A. 蕪湖市暫停投資類公司注冊
金融類,不是投資類
B. 全國暫停「金融」類注冊,投資類公司要被封殺了嗎
前期發展速度過快來,良莠不齊、投源機類、鑽政策空子的多。現在進入規范化、質量競爭階段,是各個公司加強內功走可持續發展的時候。 來自職Q用戶:周先生
利益集團的重新洗牌和再次分配!僅此而已! 來自職Q用戶:吳先生
C. 廣州停止注冊金融類公司了,全國還有哪裡能注冊
目前能夠注冊的地方很少,據說現在杭州還能夠注冊,但是具體的呢要咨詢當地的工商局吧!
D. 投資類公司停止注冊了么
是的。全國各地陸續開始禁止互聯網金融類、投資類公司的注冊。但因上頭具體文件並未對外公開,各地工商登記機關為了嚴控風險正低調暫停對投資類公司登記注冊的審批,未出明確意見的地方基本上也實質性暫停了對投資類公司的登記注冊審批。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等十七部門內部文件《關於印發開展互聯網金融廣告及以投資理財名義從事金融活動風險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工商辦字(2016)61號)的要求,未獲得金融部門審批意見之前,非金融機構在核准名稱中不得使用「交易所、交易中心、金融、資產管理、理財、基金、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財富管理、股權投資基金、網貸、網路借貸、P2P、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支付」等字樣;已辦理名稱核准業務的暫停辦理開業登記;暫停增加上述經營范圍。
注冊投資管理公司所需要提供的材料:
1、申請表原件
2、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復印件
3、實際控制人的身份證明復印件及情況說明原件
4、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及風控制度復印件
5、公司章程或合夥協議復印件
6、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簡歷、身份證明、相關從事資格證明文件復印件
7、企業注冊地址證明和實際辦公地址的租賃合同復印件(屬於私募投資基金的,可提供其管理人的租賃合同)
8、相關監管部門的批復或許可文件復印件(金融類企業需提交)
9、可行性研究報告原件(金融類企業需提交)
10、其他應提交資料
11、風險提示書原件
12、資金募集、管理合法合規承諾函原件
13、資金募集說明書復印件
14、私募投資基金應於成立之日起三個月內提交與區內託管機構簽訂的資金託管協議復印件
15、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的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16、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已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的查詢文件復印件
E. 為什麼金融類公司全國停辦
從2016年1月份全的投資類公司就已經停止辦理了,金融局整治的國內金融市場。
F. 金融類公司還能注冊么
2016年1月份開始政策改變,全國的投資類金融類公司都停止審批專注冊了,金融屬局整治國內金融市場正規化。如果您想擁有金融信息服務公司有兩個選擇,一是收購一家金融信息服務;二是金融局或地方金融辦同意設立批復,然後新審批一家。
G. 投資金融類公司注冊需要什麼材料大概要多久
您好,投資公司是一種金融中介機構,它將個人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投資於眾多證券或其他資產之中。主要有公司股東、監事、董事、公司名稱、經營范圍、注冊資本、注冊地址、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等。
注冊投資有限公司需要具備條件:1、公司股東一個及以上股東。一位股東投資成立的公司屬於一人有限公司,也可以是二位或以上的股東投資注冊公司。
2、監事可以設監事會(需多名監事),也可以不設監事會,但需設一名監事。一人有限公司,股東不能擔任監事;二人及以上的股東,其中一名股東可以擔任監事。
3、公司注冊資本 注冊公司時,必須要有注冊資本。投資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00萬以上(投資管理公司根據注冊性質不同要求資本金,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以上(2個股東以上為3萬,一個股東需10萬以上)
4、公司名稱注冊公司時,首先要進行網上注冊核准公司名稱(用戶名必須是擬設立企業的自然人股東之一或法人股東的職工),需提交多個公司名稱進行查名。
5、公司經營范圍
注冊公司時,經營范圍必須要明確,以後的業務范圍不能超出公司經營范圍。可以將現在要做的或以後可能要做的業務寫進經營范圍。經營范圍字數在100個字以內,包括標點符號。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為我們點贊及關注我們,謝謝。
H. 最近想注冊一個金融公司,都說金融公司比較難注冊,不知道有沒有能注冊得下來的代理公司推薦呢謝謝了!
深圳地區我司就可為您辦理妥當
I. 為什麼要暫停P2P平台注冊
眾所周知,《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出台之後,各地對於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監管開始加勁了,雖然有18個月的整改期限,但顯然各地在執行政策的力度上有所不同,限制新公司的注冊是不是也是在把握不準方向的情況下的一個權宜之計。尤其是隨著年根的臨近,互聯網金融平台本來也有在年根兒進行「捲款」失蹤的先例。既然市場不太「安定」,那麼暫時進行限制,也可以規避一些風險 列:易港金融。
當然,這也僅僅是一種臆測。畢竟多地都進行了相應的限制,也不能說明各地都存在著「懶政」行為吧?那麼,如果限制注冊的「時限」拉長,對現有平台其實也是一個潛在的利好。只是目前還難以確定限制注冊會持續多久,此外,對於現有平台而言,這或許是一個小小的「喘息」之際,這樣也可以更加精心地思考下一步應該如何做?起碼18個月的時限,是必須充分利用進行「整改」的,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規避風險,更主要的是按照《徵求意見稿》規定的那樣,平台要單純成為一個信息中介撮合機構,去擔保,去理財,去自融,去資金池等等都需要規避。
十二條禁止性行為對於現有的平台而言,都需要逐條進行梳理,並做出整改,這應該是一個底線,不能突破。此外,市場還有消息稱,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門已經下發通知,要求下架所有跟民間融資相關的廣告。包括但不限於P2P、理財廣告等等。這其實也是一個信號。不過筆者前不久在所居城市還發現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某某寶)在進行線下地推,掃二維碼送熱水器等活動,吸引一些上年紀的人掃碼關注。
那麼在暫停互聯網金融平台注冊之後,市場又會有什麼預期呢?我們揣測有幾方面的可能:一是互聯網金融發展還將繼續推進,雖然監管的力度在加大,但最終的發展是希望朝著良性的方向運作,這是基礎,也是最終的目標,因此不會因噎廢食。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中,監管的力度會穩扎穩打,這一點從《徵求意見稿》的出台就可以窺得一斑。在規范中求發展將成為必然。
二是如何創新?這對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參與者都是一次新的挑戰和考驗,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如何創新,如何迎合用戶和市場的信心?更主要的是,真正能夠給投資人帶來價值,又能給借貸人帶來一解資金難題的渠道,而且如何控制風險,這是最終的紅線,如果出現本金損失,那麼投資人的資金就會受損,由此帶來的就是不信任,以及參與的熱情銳減。這是一個兩難的衡量。平台雖然目前被要求只做信息「勾兌」,不允許擔保等等,不過目前的市場透明度,投資人在不能明確知道自己的資金是不是被可靠地「投出去」,並且預期回報能得到相對保障的情況下,也很難激發他們的投資熱情,尤其是國內投資互聯網金融平台的「小白」用戶很多,對於風險承受能力都存在著一定的盲區,甚至想當然地認為就是類似於銀行理財模式,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判斷,對於風險的承擔能力也缺乏較強的市場教育。
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並非是借貸雙方的糾葛,很多時候恰恰是平台自身「深陷其中」,結果造成投資人在「標的」出現問題之後,首當其沖地就是拿「平台」撒氣,並且迫切希望平台兜底,而一些問題平台自身的違規和違法,捲款跑路不斷,也是瞄準了有空子可鑽。當平台真正作為單純的中介存在的時候,借貸雙方才是真正的主體。只是這個過程相對要「漫長」一些,尤其是在國內的投資環境下,如何讓投資者獲得更加准確的判斷,並由此做出相對正確的投資策略,對於平台來說,其實也是責無旁貸的。當然也不排除平台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擔保或者進一步的風控。
三是平台的擴大和融資能力會如何演變?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在2016年將異常受到關注。一方面是,是不是還如之前的野蠻生長那樣吸引到大量的風險資金的垂青,包括上市公司,國資企業等等的入資,這或許是未來的一個看點。不過,有一點需要留意的是,據調研公司CB Insights和審計與咨詢服務公司畢馬威(KPMG)最新聯合發布的報告稱,去年上半年全球風險投資十分活躍,但隨後的中國股市動盪影響了投資者的積極性。「風險投資急劇下滑在亞洲體現的最為明顯,尤其是中國和印度,風險投資額顯明顯低於前幾個季度。」在亞洲,去年第四季度的風險投資交易數量環比下滑了32%。中國市場的風險投資規模為72億美元,環比下滑29%。
另一方面就是市場的整合和兼並會不會出現,力度有多大?這也是值得關注的地方,此外進行IPO上市融資的企業估計也會進一步加大,尤其是在國內資本市場,包括新三板等上市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會增多,畢竟融資發展也是一種迫切的需求。只是在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存量還普遍不低的情況下,如何整合也是值得關注的。
J. 現在投資金融類公司是不是真的不能注冊了
是的,現在不允許注冊了,所以很多的金融公司都是在證券公司下面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