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金融風險
什麼是金融風險
在對全社會的資產進行劃分中,實際資本和金融資產是兩個最基本的構成部分。一般 情況下,實際資產為其所有者或支配者提供服務流量,金融資產則為其所有者或支配者提供貨幣收入流量。貨幣收入流量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利息、股息、紅利等。
當人們用自己的貨幣以一定的價格購買金融資產時,這種金融資產提供的收入流量並不是現時的收入流量,而是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陸續實現的貨幣收入流量,因此,在這種待實現的貨幣收入流量轉化為實際貨幣收入流量時必須考慮時間因素。現實世界是個充滿競爭和意外因素的世界,一定量的金融資產在未來的時期內到底能產生多大的貨幣收入流量,還有相當的不確定性。這種預期收入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就是通常所說的金融風險。
在許多文獻中,人們都把風險等同於不確定性。事實上,風險和不確定性是有嚴格區別的兩個概念。
對於一個微觀經濟主體來說,風險是它的預期收入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而不確定性則是某種預知或控制某種不愉快事件發生的不可能性。從統計學角度看,不確定性是表現為隨機事件,它的出現一般具有偶發、突然等特點。而風險通常與收益相伴而生。例如,金融資產的投資者關於不同數值的資本收益預期的信心可以用概率來表示,可以用概率來說明這種預期的任何一個既定狀態。假定投資行為有n個可能結果,那麼,這個概率分布必定有兩個特點:一是具有平均值所代表的中心傾向;二是肯定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即離中趨勢。概率分布的中心傾就代表著投資者的預期收入值,而離中趨勢所代表的就是投資者的收益風險。用概率論的語言說,投資者的風險就是概率分布中特定的貨幣收益值與代表投資者預期的中值的背離程度,它可以用標准偏差公式來進行衡量,公式如下:
以上是資產選擇理論和金融市場理論中的風險定義。這一定義下的金融風險具有如下特點和涵義:①作為研究對象的風險特指微觀風險或個別風險;②個別風險的分析主要服務於面臨資產選擇的微觀投資主體;③在一個充分競爭的金融市場中,理性投資者可以在不同的資產選擇中對風險和收益做出估計或替代性決斷。
顯然,上述有關金融風險的傳統分析同我們這里將著力加以討論的金融風險是有嚴格區別的。
三、系統金融風險及全局性金融風險
所謂系統金融風險和全局性金融風險是相對個別金融風險或局部性金融風險而言,現 在我們所談論的、並將之作為經濟工作重點之一的問題,其所指就是這類金融風險。
從世界上一些國家的教訓看,金融危機不管由什麼原因引起,最終都表現為支付危機,即:或是無法清償到期的國外債務,或是銀行系統已不能滿足國內存款者的普遍提存要求繼而進一步導致擠提甚至是銀行破產。正是從這種基於對流動性重要程度的重視,國外不少貨幣金融理論著作都將最初的系統風險定義為支付鏈條遭到破壞或因故中斷導致的危險現象。
現在,我們在談論和使用系統金融風險概念時已經自覺不自覺第將之與"全局性金融風險"等量齊觀了。在文化發展史上,一個詞彙、一個概念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出現涵義上的些許變動是常有的事。系統金融風險之所以可以等用於全局性金融風險,我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體系的發展和進步已使得金融領域內各個行業間的連動和交互影響成為不爭的事實。例如,證券市場和信貸市場本來是金融領域中職能不同的兩個市場,但股市的大漲大跌有可能造成大量的銀行破產;反過來,一些有影響的大銀行間的並購或破產事件也可能引致股票市場行情的急劇變動。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金融領域是競爭最激烈因而風險程度也最高的領域,沒有風險就沒有金融活動,因此,想要避免金融風險是不可能的,對於決策當局來說,有決策參考意義的是關注系統金融風險或全局性金融風險。我們的報刊上常用的提法所謂"化解金融風險"實際上是一句糊塗語言,系統金融風險或全局性金融風險一直存在,個別金融風險或局部性金融風險每天都在出現,生生不息,如何化解得了?如果說"化解",只應該是化解危機,但在危機尚未出現時,我們要做的工作應該――也只能是降低系統或全局性金融風險。
那麼,系統金融風險或全局性金融風險的度量標準是什麼呢?
應當說,人們之所以關心系統金融風險問題,原因就在於系統金融風險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轉化為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如果引發社會政治危機,就不僅會對統治者的政權構成威脅,還會導致經濟發展的停滯或嚴重倒退。從這個意義說,討論金融風險的度量標准問題實質上是在解決金融危機的預警問題。
在1997年7月以來出現金融危機的國家中,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四個東南亞國家大體屬於同一類型,韓國、日本、俄羅斯各屬於一個類型,而1999年1月剛剛出現金融動盪的巴西又屬於另一個類型。泰國等國的金融危機的爆發帶有突然性,不僅這些國家的政府沒有準備,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性金融機構事先也沒有料到。在世界經濟學界,曾作出這些國家將出現金融危機預言的――據我所知――僅美國的經濟學家克魯格曼一人。克魯格曼判斷的依據是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雖然大量吸收國外資本,但國外資本的短期資本比重過高,而且,這些國外資本並沒有在提高這些國家的資本形成率和技術成果轉化方面發揮作用,卻大量第流入了股票市場和房地產領域,因而經濟體系中蘊含了危機因素。1999年巴西金融動盪與泰國等發生金融危機國家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巴西政府早在1998年下半年就有了思想准備和應急安排,並且,巴西的金融動盪早在東亞金融危機出現不長時間以後就已在許多經濟學家預料之中了。這些經濟學的判斷依據就是巴西的一些重要經濟指標與某些國家在危機突發之前的同類指標已極為相象。由此可見,金融危機決不是有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它在爆發前表現在經濟體系中潛藏的金融風險總要體現在一定的指標或金融經濟運行間的結構性矛盾上。
金融風險,是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決策失誤,客觀情況變化或其他原因使資金、財產、信譽有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一家金融機構發生的風險所帶來的後果,往往超過對其自身的影響。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金融風險的主要表現
(一)風險可能來自借款人不履行約定的還款承諾。
(二)風險可能來自金融機構支付能力的不足。
(三)風險可能來自市場利率的變動。
(四)風險可能來自匯率的變化。
(五)風險可能來自國家宏觀經濟金融決策的不適時宜或失誤。
(六)風險可能來自金融機構重要人員的違規經營。
(七)風險可能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形勢變化。
(八)風險可能來自金融衍生產品的過度使用。
(九)風險可能來自金融機構的過快發展。
B. 國際金融風險的國際金融風險的管理
國際金融風險管理是指各經濟實體在跨國籌集和經營資產(主要指內貨幣資金)的過程中,容對國際金融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有效地控制與處置金融風險,用最低成本即最經濟合理的方法,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國際金融風險管理既包括各涉外經濟主體所採取的防範措施;也包括各國監管機構所採取的一系列監管措施;更有國際間、國際組織等的相互協調。
C. 金融領域的風險有哪些
金融業指的是銀行與相關資金合作社,還有保險業,除了工業性的經濟行為外,其他的與經濟相關的都是金融業。
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金融無處不在並已形成一個龐大體系,金融學涉及的范疇、分支和內容非常廣,如貨幣、證券、銀行、保險、資本市場、衍生證券、投資理財、各種基金(私募、公募)、國際收支、財政管理、貿易金融、地產金融、外匯管理、風險管理等。
D. 國際金融風險的介紹
所謂國際金融風險,是指在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融資過程中,由於各種事先無法預料的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使參與主體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一定的偏差,從而有蒙受損失和獲得額外收益的機會或可能性。
E. 金融系統風險包括什麼
"系統風險"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1、描述投資的總風險中不能用投資組合的方法分散掉的部分.系統風險之所以不可規避,是因為它來源於經濟中影響眾多投資的收益的因素.例如,許多投資的未來收益依賴於國民經濟的狀況、中央政府的財政政策、利率水平、經濟中廣泛使用的商品的價格等因素.因為系統風險不能規避,所以投資者需要得到補償作為承受系統風險的代價.投資總?.....
查看全文
"系統風險"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系統風險是指某一股票的收益隨著整個市場的平均收益而變動的部分.非系統風險是指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差距,不能由市場因素所解釋,只能由公司的基本面來解釋
文獻來源
2、所謂系統風險,是指對所有從事某一技術創新活動的企業均產生影響的風險因素,如政策變動,進口沖擊,消費者需求變化,原材料價格上漲等產生的風險
文獻來源
3、系統風險是指那些影響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風險.而非系統風險是指發生於個別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風險.系統風險會影響幾乎所有的證券,使證券市場收益率發生變化,但每一種證券受系統風險影響的程度並不相同
文獻來源
4、再從投資風險上看,投資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是指由國家政策、經濟周期、利率等宏觀因素對所有的投資收益產生影響的風險.非系統風險則指對某個行業或個別公司的投資收益產生影響的風險
文獻來源
5、對市場內所有投資項目產生影響,投資者無法避免或消除的風險稱為系統風險.而只對個別項目產生影響,可以由投資者設法避免或消除的風險統稱為非系統風險
文獻來源
6、農信社金融資產風險是指因各種原因使農信社本金或收益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它分為兩類:一是因外生不可抗力引起的農信社無法控制的風險,稱為系統風險.另一類是因農信社管理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可控制的風險,稱為非系統風險
文獻來源
7、系統風險是指因一些無法預先估計、突發性的事件而阻礙建設項目正常進行如戰爭因素、災難性風暴、經濟持續衰退等它們肯定會影響財政等各類資金的供應和整體工期計劃
文獻來源
8、系統風險是指某種證券的價格變動與整個市場的變動相一致,其價格與大多數證券的價格一起上升或下降,它們受到共同的市場因素的影響,經濟的、政治的以及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是導致系統性風險的根源
文獻來源
9、而系統風險則主要是指企業中輔助技術容量、組織結構風險、意識風險等.由於系統風險是與企業本身相關的因此它不能夠通過產品組合加以分散非系統風險是與單個產品風險相關的風險是可以分散的
文獻來源
10、系統風險是指銀行會計計算機系統本身由於軟體性能不夠完善硬體質量不夠可靠軟體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嚴密等原因造成的風險
文獻來源
11、所謂系統風險是指任何同類或同性質的經濟活動都會面臨的那一部分風險.而非系統風險則是該經濟活動自身所涉及的獨立的風險.風險資本所面臨的系統風險來源於技術創新過程的不確定性
文獻來源
12、所謂系統風險是指由所有的信用發行人(或借款人)共同面臨的風險因素引起的風險,如經濟的景氣狀況,借款人的信用意識等
文獻來源
13、系統風險是指存在於市場本不同時段的「排行榜」.另一種方法是此外,基金可以按照其組合的構身,與單個證券的質地無關,不能夠基準比較法,即將某隻基金的收益率建方式劃分為主動投資型和被動投資通過分散化投資來消除的風險
文獻來源
14、系統風險是指由於電子貨幣本身的原因而造成的政策風險、貨幣風險、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2
F. 國際金融活動中有哪些風險
比一般的金融活動多一個匯率風險
G. 簡述國際金融風險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額 國際金融的內容很多:有利率、期貨、匯率、國際投資、貿易等
發生風險可能是系統性風險 也可能是非系統性風險
H. 金融風險的分類有哪些
你好,金融風來險主要包括信用風險、源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信用風險是指債務人或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或信用質量發生變化,影響金融產品價值,從而給債權人或金融產品持有人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在證券市場中因股市價格、利率、匯率等的變動而導致價值未預料到的潛在損失的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因市場成交量不足或缺乏意願交易的對手,導致未能在理想的時點完成買賣的風險。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員工、信息科技系統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
I. 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有哪些
主要有五大風險:
美國不確定性風險——美國經濟金融的影響力使其前景格外引起關注,並將影響
國際金融市場較大的波動,尤其是美元資產的縮水,可能導致全球交易、結算和儲備系統的大調整,不利於金融穩定突出;而從國內看,美元貶值由於經濟恢復和結構性均衡,但不利於經濟信心維持。美元波動將會引起恐慌性反應,金融市場價格波動將會加大,進而不利於全球經濟復甦和穩定。而從當前形勢看,美國經濟前景難以確定,經濟政策和理念的變化將是美國經濟難以預測的重要因素,而經濟政策抉擇時機與理念的變化,將可能使美國經濟最終出現實質的變化,甚至惡化。
金價上漲恐慌性風險——從目前趨勢看,國際金價面臨進一步上揚的空間,甚至預測金價將可能達到350美元的水平,國際政治與軍事矛盾潛在惡化的可能以及突發事件的難以預測都將是金價上漲的依託;尤其是美國經濟不確定和美元超值風險都將是金價上揚的推力與依據,從而對市場心理恐慌具有重要影響,形成進一步刺激金價的重要因素。
油價不定性風險——從石油價格水平趨勢看,產油國與消費國之間的摩擦以及國際政治軍事爭端的連續不斷,都是油價不確定的因素;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復甦的需要,油價可駕馭更為艱難,可能成為全球經濟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的不確定因素,並將對主要貨幣國的經濟環境具有負面影響與打壓,歐元區更為突出,歐元區通貨膨脹再度上升的壓力依然較大,並將直接加大匯率信心心理的波動與調整;而對於美國而言,在經濟不確定中經濟風險有所上升的形勢下,油價的上漲也將使美國經濟政策難以駕馭。油價再上30美元的水平不僅具有可能,而且也將是再度沖擊經濟金融政策的調整與變化的重要因素,對利率、匯率和股價等宏觀和微觀經濟波動與難以駕馭影響將更為直接。
利率差異波動性風險——全球利率水平的差異與不同步將是未來匯率水平和投資組合波動與調整的關鍵因素,利率調控的駕馭將直接影響和左右資金流動趨勢、方向與結構的變化,對美元的減弱、對歐元的傾斜以及對日元的難以定奪將使匯率和股價水平加大波動幅度,波動區間將難以預測且超出預期。尤為值得關注美聯儲關於改變永久性貼現率結構的建議,主旨是改變以往聯邦基金利率高於貼現率的狀況,使貼現率高於聯邦基金利率,以刺激存款機構、聯邦儲備體系在美國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最終穩定經濟。美聯儲這項可能實施的改革將會對美國金融市場,尤其是美國經濟產生重要影響,並對匯率具有直接牽動;而當前美聯儲利率調整的時機抉擇對匯率的影響至關重要。而利差將形成國際資本流動格局的較大調整與變化。
金融格局潛在調整風險——隨著美歐日三種主導貨幣匯率的價格變化,尤其是歐元上升的加快,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將面臨提前的挑戰與修正。國際資本流動向歐元區間的加大,可能將導致資產信心和份額的調整,而目前美元貶值趨勢對與美元相掛鉤的機制沖擊將會加大,美元與歐元雙匯率機制將可能成為新的選擇與更新。從中長期看,美歐金融均衡性將會逐漸顯現,對美元沖擊明顯,對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具有影響與沖擊,但對金融均衡與風險規避十分有益,有利於國際金融公平、合理氛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