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學金融的大學排名
大學金融的大學排名,北京學金融的大學排名,像北大,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金融大學以北京工程大學
⑵ 北京哪所學校的金融系最好
Hollo:
北京理工大學
包括
1 會計專業(含企業會計與稅務方向)
2 財務信息管理專業
3 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
4 投資與理財專業
介紹
復旦大學1983年設立國際金融本科專業,1984年開始招收國際金融專業本科生;1992年,國際金融系成立,並成為國際金融專業碩士點;1993年,該系開始招收保險學專業本科生;1994年,該系成為國際金融專業博士點,開始招收投資學、保險學專業本科生,人事部在復旦大學設立國內第一批應用經濟學(金融學)博士後流動站;1998年,按照教育部有關高等學校專業目錄調整的要求,該系將國際金融、保險學和投資學3個本科專業合並為金融學專業;1998年,復旦大學將金融學列為全校重中之重建設的9個學科之一,加大了在經費和師資方面的建設力度;2001 年,復旦大學金融學科被教育部列為金融學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之一。因此,作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復旦大學是國內同時擁有金融學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培養資格的少數高校之一。
現有教師17名。其中,教授4名(博士生導師4名)、副教授7名,12人擁有博士學位,從事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投資學、公司金融學、金融工程等金融學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其中,該系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在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和投資學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也處於國內前列。
在教學方面,該系教師主持和參與了教育部重點課題——面向21世紀金融學教學與教材改革以及新世紀金融學教育與教學改革工程的研究與實踐,出版了國內第一套金融學專業的研究生教材。該系的教學成果以及出版的教材先後多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以及其他省部級教學獎勵。
在科研方面,該系教師主持並出色完成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基金、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上海證券交易所、交通銀行總行、中國工商銀行、上海銀行等委託的企業課題,以及福特基金會等國際合作課題,並獲得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
·金融學專業
該專業的學生能夠在東西方兩個平台自由轉換,並且賦有金融領域業務能力以及從事金融學教學與科研能力。學生須具備金融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處理銀行、證券與保險等方面業務的基本能力,熟悉國內外有關金融政策和法規,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具備突出的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技能,並能在國內外銀行、證券、保險及其他與金融業相關的各種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國際金融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投資學、公司金融學、金融工程、金融經濟學、金融史、金融法、商業銀行經營學、保險學、國際金融管理、投資銀行業務、證券投資分析、國際結算、國際保險、金融英語等。
主要就業去向:第一,外資或中資金融企業;第二,在國內外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第三,金融中介機構;第四,金融監管機構(如中國人民銀行)。從近年來的雙向選擇結果看,該專業畢業生顯示了明顯的競爭優勢,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畢業生知識面廣,專業知識扎實,適應能力強,並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⑶ 國際金融專業的可以考哪些證
金融類證書介紹
一、證券從業資格證書。此為入門證書,是進入證券行業的必要證書。共考五科:基礎,交易,發行與承銷,技術分析和基金。
二、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考試簡介
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 簡稱CIIA)考試是由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協會(ACIIA)為金融和投資領域從業人員量身訂制的一項高級國際認證資格考試。通過CIIA考試的人員,如果擁有在財務分析,資產管理和/或投資等領域三年以上相關的工作經歷,即可獲得由國際注冊投資分析師協會授予的CIIA稱號。自CIIA考試於2001年正式推出以來,全球已經有5000多人參加了終級考試,迄今為止,2800多名專業人士已經獲得CIIA稱號。隨著各個區域和國家/地區協會的推廣,CIIA將會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參考,並擴大其在國際范圍內的影響;一個更加廣泛的全球CIIA聯盟也將逐漸形成。
三、CFA概況介紹 CFA是「注冊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也稱「特許金融分析師」),它是證券投資與管理界的一種職業資格稱號,由美國「注冊金融分析師學院」(ICFA)發起成立。
最值錢五大證書
最值錢五大證書之財會篇國際注冊會計師資格(ACCA資格)
如今的會計行業早已不是拿著算盤打天下的賬房先生了。電算化是必備的武器,而本土的上崗證對會計師而言就像身份證那樣平常:沒有,則立即驅逐出境;有了,也難保擁有一方沃土。於是,一大批新生代的會計師們不辭辛勞地湧入了考「洋」證書的行列。
說起會計行業的職業資格考試,除了國內的注冊會計師CPA外,還有5種國外認證的會計師資格證書: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認證),AIA(國際會計師專業資格證書),CGA(加拿大注冊會計師),CMA(美國管理會計師考試)和CTA(澳大利亞公證會計師考試)。每張證書適應的國家和教學、考試內容都有一定區別,用來適應不同國家的會計制度。其中叫得最響的非ACCA莫屬。
ACCA在國內已經被約定俗成地稱為「國際注冊會計師」,實際上是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縮寫,它是英國具有特許頭銜的四家注冊會計師協會之一,也是當今最知名的國際性會計師組織之一。具備ACCA資格就擁有了打開這一職業發展之門的金鑰匙,因此又被稱為「國際財會界的通行證」。
ACCA以其全球公認、國際推崇而令人神往,但又以全英文考試難度大、綜合能力要求高而令人生畏。它共分為三個階段14門課程,每次考試最多隻能報考4門,學員只要在注冊後10年內完成所有考卷就可以獲得ACCA的資格認證。所以,按最理想化的方式計算,通過所有的14門考試,花上將近3年時間也就夠了,而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由於是全英語教材,對中國學生而言,語言關就將很多人攔腰截住,而且從第二階段開始難度大幅提高,再加上ACCA苛刻的考試方式,很多人在這一關口竹籃打水一場空,人力物力消耗甚大,七八年無功而返的大有人在。
有資料顯示,自ACCA在國內啟動以來,到2001年中國內地僅有2800人注冊成為ACCA的學員,到目前也不到1萬人。而據有關人士估計,我國大約需要35萬名注冊會計師。需求缺口的巨大,加上ACCA本身「十年磨一劍」的含金量,使ACCA的會員大多身價不菲。中國內地獲得ACCA資格的第一人吳衛軍,就進入了國際著名的普華永道公司,並用了5年時間從高級經理提升到合夥人的位置,成為國內會計界的風雲人物。
據估計,目前持有ACCA證書的人員普遍年薪在40萬元左右,最高年薪已逾百萬元。在未來的10年我國需求的15類人才排行榜中,注冊會計師位居榜首,尤其是熟知專業業務和國際事務的人才更為搶手。
最值錢五大證書之財會篇 IT審計師資格(CISA資格)
作為國內IT業的一員新貴,信息系統審計師(CISA)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在國外,CISA證書早已同MCSE、CCEP等證書一樣,成為追求高薪的人們爭相追捧的對象了。
CISA是國際注冊信息系統審計師的簡稱,又稱IT審計師,是由信息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ISACA授予的一種職業資格。未來審計行業和審計技術的發展動力將主要來自於信息系統審計的發展,這一觀點已經逐漸成為國外會計、審計界的一個共識。會計公司以及整個社會對信息系統審計師需求量將成倍地增長,信息系統審計師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在國外一些大型會計公司中已經出現了沒有CPA資格的合夥人,他們持有的專業資格就是CISA。
CISA的考試包括信息系統的安全與控制實務、信息系統的完整、保密和有效及信息系統軟體的開發、取得與維護等五個方面,試卷的問答全部採用英文。目前參加一次CISA的考試,報名費與培訓費用在5000元左右。
目前通過CISA認證在全球有2萬人,中國內地不超過10人,而且全部都在國際五大會計公司、專業咨詢機構和著名跨國公司擔任要職,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里還沒有CISA。據專家介紹,CISA目前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最搶手的高級人才之一,在中國也正悄悄走熱。
國際審計師在中國一直處於嚴重缺乏的狀態。盡管國家目前還禁止國外會計師事務所進入國內企業的年度報表審計市場,但每年國際五大會計公司從中國的會計審計包括企業海外上市的承銷、推廣和ERP服務中獲取幾十億美元的收入,IT審計業務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比重在不斷加大,而國內的會計審計行業在此項服務上的表現卻幾乎為零。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擁有CISA證書,將成為「魚躍龍門」的重要資格。
最值錢五大證書之保險篇北美精算師資格(FSA資格)
精算師的職業生涯被喻為「金領中的金領」。因為在發達國家,精算師既是商業保險界的核心精英,又可在金融投資、咨詢等眾多領域擔任要職。
所謂精算,是對未來不確定風險因素進行評估。精算師是保險公司核心部門的核心人才,有著極高的地位、權力和職責。精算師的工作包括新保險產品開發設計、產品管理和財務管理等。其地位非常重要,甚至有的公司總經理就是一位精算師。因此,精算師代表著財富、權力和專業水準。
我國現有四大保險精算師考試體系:中國保險精算師、日本保險精算師、英國保險精算師、北美保險精算師。其中,中國精算師是國家惟一承認有簽署我國壽險公司精算報告資格的精算師。而北美精算師資格(FSA)則是最具權威的精算師認證體系。
由普通的精算人員成長為精算師的道路漫長而艱苦。在美國,要通過精算師資格考試,平均需要5-7年的時間。我國在1998年以前沒有自己培養的精算師。1998年,友邦保險上海公司誕生了第一位中國精算師,到2002年,我國已有了10位精算師,近50位準精算師。
一般精算師資格考試分為准精算師考試和精算師考試兩部分。據介紹,目前北美精算協會的資格考試科目有9門,考試時間在3、4個小時到6個小時不等。參加資格考試最低的一門考試科目也需要100美元,總計大約需要3000多美元。
一門考試6個小時,聽起來是非常「殘酷」的,但考試還只是資格認證的一部分,考生還必須參加協會組織的足夠的培訓,並撰寫報告。其中,專業職業道德培訓是非常嚴格和重要的一環。
考下精算師的資格需要經過漫長而持久的努力,而一旦取得精算師資格,他們往往被任命重要的職務。記者從保險行業內了解到,一般中國本土的精算師年薪在20萬至40萬元之間,海歸或洋精算師的身價一般都在百萬元之上甚至更高。在香港,一名精算師的年薪最少也要10萬美元。
我國保險業培養的第一位FSA,是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的周衛東,他經過6年的努力,於2002年獲得了北美精算協會的正式會員資格,是中國的第10位FSA。
由於精算人才緊缺,現在各大人壽保險公司中,總精算師、副總精算師大多由海外歸來的國際精算師擔任。據專家預測,我國未來十年急需5000名精算師。
最值錢五大證書之金融篇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CFA資格)
特許金融分析師(CFA)都是一些受過良好教育和專業訓練,具有優秀金融理論素養的金融人才,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對持有這一認證的人士求賢若渴,這一類金融人才在金融領域十分搶手。
據了解,CFA是由美國投資管理與研究協會(AIMR)於1963年開始設立的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證書考試。這一考試每年舉辦一次,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考試之一。金融分析師資格考試被稱作「全球金融第一考」。據了解,特許金融分析師是當今世界證券投資與管理界普遍認可的一種職業稱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獲得CFA資格幾乎是進入投資領域從業的必要條件。由於素質要求極高,40年以來,全球至今只有不到4萬人通過考試成為金融分析師。中國內地目前只有不到10人擁有CFA資格。
要成為一名CFA,必須經過美國投資管理與研究協會命題、組織的全球統一考試。分初、中、高三個等級。每年每人只能報考一個等級。考試注重能力,包括案例研究、論文和應用。對中國考生來說,涵蓋了十多個學科領域的考試范圍讓人卻步;此外,建立在實際工作經驗之上的論文和應用類考試題目,將會把相當一部分具有中國特色的死記硬背類考生拒之門外。而只有通過全部三個級別的考試,且有3年金融從業經歷者才能最終獲得資格證書。
一位在銀行工作的考生告訴記者,參加CFA考試的投入很大,報名費就要400-900美元不等,加上原版的教材資料費、培訓費,平均考一次就得花掉兩三萬元。但回報也極高,獲得CFA資格者在收入方面明顯優於同行。目前,全球特許金融分析師的平均年薪是17.8萬美元。而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的年收入則是19萬美元,比哈佛的MBA還要高出近5成。在我國香港,CFA的年均收入也達到13.6萬美元。
目前中國的高級金融人才奇缺,金融分析師更是存在巨大供需缺口。以上海為例,未來兩年,上海對CFA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上海擁有的CFA只有30人。2001年,整個上海409名考生中,只有2人取得了資格證書。而一旦成為CFA,便會變得炙手可熱,受到多家金融機構爭搶,年薪也很高。正是在這種高薪的刺激下,國內的特許金融分析師的報考熱不斷升溫,報考人數逐年遞增。
最值錢五大證書之金融篇注冊金融策劃師資格(CFP資格)
注冊金融策劃師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是國際上金融服務領域最權威的個人理財職業資格。為客戶進行理財的理財規劃師,主要是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與風險偏好,關注客戶的需求與目標,以「幫助客戶」為核心理念,採取一整套規范的模式提供包括客戶生活方方面面的全面財務建議,為他尋找一個最適合的理財方式,包括保險、儲蓄、股票、債券、基金等,以確保其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CFP資格的考核內容涵蓋了106門學科的內容。候選CFP需要通過教育、考試、經驗和職業道德等多方面的考核,才能成為真正的CFP。取得這個資格會在理財規劃行業中得到廣泛認可和尊敬。
在一定程度上,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CFP人數的多少,代表著該國理財規劃業的發展程度。在世界范圍內,美國和加拿大擁有CFP資格的人數是最多的,分別佔CFP總人數的60%和20%。一個國外的CFP年收入都在10萬美元以上。
目前,中國內地並不是美國理財規劃協會會員,因而並不能舉行CFP的考試及注冊程序等;CFP在內地實際上還沒有。但平安保險公司去年引進了國外關於理財規劃的理念,並在北京推出了50名個人理財規劃師。雖然這些理財規劃師與CFP的標准相差很遠,但一經亮相便凸顯廣闊的市場前景。
一家理財網站的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人中,78%的願意接受專家顧問的理財意見,25%的願意委託理財,50%以上的願意支付顧問費。由此可見,隨著人們收入增加,投資意識增強,人們對理財規劃的需求日趨旺盛,理財規劃師將大有作為。
閃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以上提到的「最值錢五大證書」,都是實打實的國際標准,而且就業前景絕對不可限量。但目前國內也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資格認證,打的都是國際認證的牌子,但考生花費了高額報名費和培訓費後,證書卻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認可,薪水也沒有因此而增加。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有一點是必須明確的,證書固然重要,但在現在的老闆眼裡,員工的能力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所在,否則,就是有再多的證書,也一樣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⑷ 北京天和金融是否非法集資
1、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專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屬的行為。
2、法律依據: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⑸ 國際金融屬於經濟類專業嗎為什麼報考北京市公務員說專業不符呢!急
查《專業指導目錄》
02 學科門類:經濟學
0201 經濟學類
020101 經濟學
020102 經濟統計學
0202 財政學類
020201K 財政學
020202 稅收學
0203 金融學類
020301K 金融學
020302 金融工程
020303 保險學
020304 投資學
0204 經濟與貿易類
020401 國際經濟與貿易
020402 貿易經濟
十一、財政金融類
財政、稅務、金融管理與實務、國際金融、金融與證券、金融保險、保險實務、醫療保險實務、資產評估與管理、證券投資與管理、投資與理財、證券與期貨
屬於財政金融類,不屬於經濟類。
⑹ 北京金融學院都有什麼專業
在校生連續就讀本科,學制四年
專業有:金融學
會計學
工商管理
社會工作
行政管理
專科專業:
學制三年
金融管理與實務
金融與證券投資
商業銀行
金融與財務
貨幣銀行學
財務會計
會計與審計
會計統計核算
網路編輯
網站開發
網頁設計
市場營銷
⑺ 關於北京國際金融學院
學校倒閉了 校長是騙子 我老公就在那上的
⑻ 國際金融專業怎麼樣
國際金融專業 很牛!
金融學王牌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的整體實力最強,各個分科目實力平均;
北京大學側重金融管理;
廈門大學側重貨幣銀行、金融工程;
復旦大學是僅次於人大的金融綜合性大學,尤其是國際金融表現突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金融專業實力強,十分注重抓英語;
南開大學的保險精算全國最好;
中央財經大學具有區位優勢,有好的學校條件;
湖南大學是全國最早引入保險精算的學校;西南財經大學該專業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西安交通大學該專業為中國人民銀行直屬院校重點專業;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科在全國的金融教學和學術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聲望和較大的影響;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金融證券實力強大,是國內研究方向最齊全,專業最全的學科;
清華大學金融工程、微觀金融走在我國最前列。
學習內容
金融學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方向有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證券投資、投資項目評估、投資銀行業務、公司金融等。
就業方向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
⑼ 北京 金融專業 學校排名
首先,單單是指金融專業的話,首選人大金融不解釋啊。
然後,清華北大的光華經管這個也是不用解釋了吧。
還有中央財經大學和北京對外經貿都是金融名校,任意一所能進去都算是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