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喬家大院的喬家是怎樣的一個家族
喬家的典型代表:喬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號曉池,山西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喬家第四位當家人,著名晉商,人稱「亮財主」。
喬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晉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棄文從商接手生意。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生意日漸興隆,至清末,喬氏家族已經在中國各地有票號、錢庄、當鋪、糧店200多處,資產達到數千萬兩白銀。
嘉慶二十三年,喬致庸出生於山西祁縣的一個商賈世家,父親喬全美,幼年父母雙亡,由兄長喬致廣撫育長大。少年時期因兄長病故,喬致庸棄學從商,開始掌管喬氏家族生意。在他執掌家務時期,喬氏家族事業日益興盛,成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戶。
其下屬復字型大小稱雄包頭,有「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的說法。另有大德通、大德恆兩大票號遍布中國各地商埠、碼頭。
喬致庸待人隨和,講究誠信為本、「以德經商」。喬致庸一生做出諸多善行。光緒三年天遭大旱,喬致庸開糧倉賑濟災民。光緒三十二年,喬致庸去世,終年89歲。
(1)楊氏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晉商,通常意義的晉商指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晉商也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著名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晉商人利潤的封建化,主要表現在捐輸助餉、購置土地、高利貸資本等方面。
最有名的是「匯通天下」的山西票號
山西商人資本中的貨幣經營資本形式,最著名的是票號。票號又叫票莊或匯兌庄,是一種專門經營匯兌業務的金融機構。在票號產生以前,商人外出采購和貿易全要靠現銀支付,在外地賺了錢捎寄老家也得靠專門的鏢局把現銀運送回去,不僅開支很大,費時誤事,而且經常發生差錯。
這就迫使外出經商的山西商人不得不尋求新的辦法。以後,他們調查了山西商人貿易的地點,選派精悍的夥伴,先後在天津、張家口、沈陽、蘇州、上海、廈門、廣州、桂林、重慶、長沙等地開設匯兌分號招攬生意。由於這種匯兌在此處交款,彼處用錢,手續簡單,使用方便。
所以除山西商人和其他地方商人匯款以外,還有政府及官員來托辦匯兌事宜。隨著資本的增加,通匯地點越來越大,利潤也越來越多。接著又吸收現款,發放貸款,「日升昌」的生意一派興旺。
其他山西商人也學習「日升昌」的經驗,投資票號,從而形成了著名的山西票號。
到鴉片戰爭前夕,山西票號大約有八家。鴉片戰爭後的十年內,日升昌、蔚豐厚、日新中三家山西票號在各地設立的分支機構有35處,分布在全國23個城市,除專門經營匯兌業務外,還兼營存款、放款業務,並把匯兌、存款和放款結合起來,利用承匯期,佔用客戶的現金放高利貸,得到了很高的利潤。
⑵ 楊氏宗親會基金會是個什麼機構
楊氏宗親基金會並不是個什麼基金。
⑶ 許昌是那裡
許昌市位於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歷來是群雄逐鹿,兵家必爭之地。也是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發源地和國都。三國時期,曾是曹魏古都,這里有大量代表三國文化的景點,主要景點有:關羽灞陵挑袍故事的發生地——灞陵橋、曹丞相府、春秋樓、華佗墓等人文景點。此外,位於襄城縣境內的紫雲山風景區是休閑度假、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⑷ 貴州天柱縣的歷史
天柱縣-縣城歷史 天柱縣地圖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縣,後改名,1961年復置。縣以城北柱石山「石柱擎天」得名。天柱縣縣總面積2201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326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41萬餘人,以侗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98.3%,是貴州省少數民族比例最多的縣份之一。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天柱千戶所,屬湖廣靖州衛;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縣,析會同、綏寧二縣地益之,屬湖廣布政司靖州;崇禎十年(1637年)遷治龍塘,改龍塘縣,不久回治天柱,仍復天柱縣名。清雍正五年天柱縣改隸貴州,屬黎平府;十二年(1639年)改隸鎮遠府。
天柱縣民國二年(1913年)天柱屬黔東道;十二年(1923年)直屬於貴州省;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1936年)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鎮遠專區,1956年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撤銷天柱縣並入錦屏縣,1961年恢復天柱縣。天柱人傑地靈,蘊藏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乾隆欽點翰林宋仁溥,侗族農民起義領袖姜應芳均被載入史冊,北伐名將王天培、抗日名將吳紹周名垂青史。1949年以後,天柱更是英才輩出,涌現出了張作為、滕樹嵩、粟周熊、潘年英、楊長槐、楊抱林、楊念一、楊紹櫚等蜚聲文壇的作家、畫家、音樂家。 天柱縣-人口概述 天柱縣 天柱縣轄10個鎮、6個鄉。315個村民委員會,11個居民委員會。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天柱縣總人口34830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風城鎮52194、邦洞鎮37512、坪地鎮18081、蘭田鎮26614 瓮洞鎮18013、高釀鎮27487、石洞鎮25464、遠口鎮23944、坌處鎮13902、白市鎮30607、社學鄉19478、渡馬鄉16904、注溪鄉5008、地湖鄉3899、竹林鄉13395、江東鄉15800。
2003年,天柱縣轄10個鎮、6個鄉,315個村委會、11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40.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7萬人;以侗、苗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40.2萬人,佔98.2%。人口出生率10.99‰,自然增長率5.88‰,計劃生育率93.88%。天柱縣-經濟發展 天柱縣2002年,天柱縣國內生產總值5.55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為3.42億元、0.72億元和1.4億元,增長.1.20%、9.76%和11.37%。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0%。糧食總產量12.30萬噸,油菜籽產量3680噸、烤煙產量254噸,肉類總產量1.50萬噸。除糧食因災減產4.40%外,其餘均有不同程度增產。年末大牲畜存欄8.74萬頭,生豬存欄21.96萬頭。積極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天然林更新、退耕還林都有新進展。工業總產值1.37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6075萬元,比上年增長13.6%。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原煤10.0萬噸、重晶石7.91萬噸、水泥3.24萬噸、發電量2220萬千瓦時。財政總收入4372.8萬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795 萬元,增長3.10%;財政支出1.52億元,增長18.2%。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6.06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95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4970萬元。招商引資項目25個,協議資金1.68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095.5萬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突破,天柱縣公路通車里程502千米,其中干線公路149千米,新修和改造公路52千米。興建了一批通村公路,已有224個村修通了公路,占天柱縣總村數的71.1%。水電建設成效顯著。積極爭取到山區農業綜合開發、國土整治、第四批農村電氣縣等一批重點項目,地方電網和國家電網實現完成了第一期農村電網改造。天柱縣有218個村實現了城鄉同網,占總村數的69.2%。通信發展突飛猛進,固定電話裝機2.1萬門,農村有75%的村通了電話;移動通信網已形成,行動電話用戶1.3萬戶。開通了電視電話會議系統和寬頻網際網路。城鎮供水、綠化、市場、電力、通信以及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都有所改善,縣城建成區面積拓寬4.4平方千米。天柱縣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6億元,比上年增長4.7%。社會保障事業穩步發展,最低生活保障投入215萬元,受保人員達4.2萬人次;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金投入305萬元,受保人員130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416元,比上年增長5.4%。基礎教育質量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99.4%,初中階段凈入學率由上年的77%提高到84%。小學和初中在校學生年輟學率分別比上年下降0.33和0.09個百分點。高考再創佳績,有827人被大專院校錄取,重點院校上線人數突破100人大關。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工作,有5個鄉鎮被州政府評選為科技進步先進鄉鎮。天柱縣有衛生醫療機構24個,衛生技術人員810人,病床位447張,93.3%的村建立了衛生室,農村衛生保健工作得到了加強;有文化服務設施21個,有114支業余文藝隊伍,群眾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2002年4月,天柱縣被省人民政府授予貴州省文化先進縣稱號。有線電視節目增加到了6套,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分別為83%和88%。2002年,天柱縣圍繞富民強縣建市的目標,以財源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為重點,實施科教興縣、開放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工業化和市場化,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經濟、發展小城鎮、扶貧開發、非公有制經濟等方面新的突破,發展以開發水資源為主的能源工業、以加工重晶石為主的礦產品加工業、以人工種草為主的畜牧業、以臍橙和油茶為主的林果業、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鄉鎮工業,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天柱縣-行政區劃 天柱縣轄10個鎮、6個鄉:
鳳城鎮、邦洞鎮、坪地鎮、蘭田鎮、瓮洞鎮、高釀鎮、石洞鎮、遠口鎮、坌處鎮、白市鎮、社學鄉、渡馬鄉、注溪鄉、地湖鄉、竹林鄉、江東鄉。天柱縣行政區劃 天柱縣-歷史名人 王天培 王天培:
王天培(1888年-1927年),男,原名王倫忠,號植之,貴州天柱執營人。其父王大瀛曾任清朝"綠營兵"都司。王天培少年時代進私熟讀《五經》。清末廢科舉,始進天柱縣官立小學就讀,繼進貴陽陸軍小學堂學習。1909年入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堂。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擔任宣傳工作。1912年進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深造。1914年畢業分回貴州,歷任黔軍見習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等職。
詳細參見:王天培楊長槐:
楊長槐筆名乎石,貴州天柱人,1938年生,1963年於貴州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畢業,師從貴州老一輩畫家宋吟可、孟光濤、王漁父等,工作後在貴州美協長期從事山水畫創作和美術組織工作。其作品主要以貴州山川風物為題材,其代表作有《一江春水來》、《醉玉滿春》、《侗鄉煙雲》等。
詳細參見:楊長槐
吳紹周:
吳紹周吳紹周(1902年-1966年)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兼八十五軍軍長。派名吳見 登,字子斌,苗族,光緒二十八(1902年)二月生於天柱縣瓮洞鎮客寨村。
詳細參見:吳紹周 姜應芳:
姜應芳(1833年-1862年)侗族農民起義軍首領。道光十三年(1833年)五月端陽出生在天柱縣邦洞鎮坌溪寨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嫉惡如仇,具有俠義肝膽。在反抗清朝封建統治的過程中,他英勇善戰,沖鋒陷陣,威震敵膽。道光二十年(1840年)其父姜老毛被地主胡興發勾結縣官潘光泰以拖欠「皇糧」為由,被囚死於獄中。
詳細參見:姜應芳天柱縣-文化概況 天柱縣天柱屬北部侗族方言區,繁衍於此的北部侗苗人民一直傳承著重教興學的傳統,因而文化教育較為發達,素有「文化縣」之稱。在歷史文化、名勝古跡中,這里擁有黔湘北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古建築——家祠。這些家祠主要分布於清水江下游的天柱縣境內。天柱家祠文化極其深厚,建築典型、歷史悠久,頗具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其中遠口吳氏總祠、白市楊氏先祠,建築規模宏偉,牆上雕畫藝術精湛;坌處三門塘劉氏宗祠更是異彩紛呈,成為民族文化之迷。充滿神奇色彩的清水江下游家祠群,已成為天柱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和魅力獨特的風景線。天柱縣家祠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7座。天柱縣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0處。三門塘民族文化村、遠口吳氏總祠、王天培將軍故居正在申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柱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侗家人人會唱歌」,侗族民歌源遠流長。無論逢年過節、喜訂豐收、婚喪嫁娶、宗教禮儀,都要以唱歌來慶祝。侗族民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北部地區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邊歌、好事歌、伴嫁歌等。玩山、趕歌場是侗族青年男女主要娛樂和建立婚姻家庭的主要途徑。竹林的阿婆坳、坌處的平芒、三門塘至今仍保持趕歌場的傳統。其景況熱鬧非凡,真如是「歌的海洋」。
天柱縣文化單位有縣文化廣電視局為行政管理部門。其系統的下屬單位有:文化館、文工隊、圖書館、文物管理所、電影公司、新華書店、文化廣播電視科稽查隊、廣播電視站。投資400餘萬元的縣宣傳文化中心正在建設之中。各鄉鎮都有文化服中心。天柱縣有村級文藝(腰鼓)隊187支。天柱縣城鄉群眾文化活動頻繁開展。呈現出異常火爆的場面。二00二年四月,天柱縣被貴州省人民政府授予「文化先進縣」稱號。
⑸ 哪裡有 巴菲特08年致股東信 中文版 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說 巴菲特致中國股民的信 ?
如果不是 就是你上面的這封`
⑹ 請問楊氏模量的單位是什麼啊,謝謝了
Pa、Mpa、Gpa。
楊氏模量的因次同壓強,在SI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為Pa也就是帕斯卡。但是通常在工程的使用中,因各材料楊氏模量的量值都十分的大,所以常以百萬帕斯卡(MPa)或十億帕斯卡(GPa)作為其單位。
楊氏模量為描述固體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物理量。當一條長度為L、截面積為S的金屬絲在力F作用下伸長ΔL時,F/S叫應力,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截面積所受到的力;ΔL/L叫應變,其物理意義是金屬絲單位長度所對應的伸長量。
(6)楊氏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楊氏模量的測定對研究金屬材料、光纖材料、半導體、納米材料、聚合物、陶瓷、橡膠等各種材料的力學性質有著重要意義,還可用於機械零部件設計、生物力學、地質等領域。
彈性材料承受正向應力時會產生正向應變,定義為正向應力與正向應變的比值。公式記為E=σ/ε,其中,E表示楊氏模數,σ表示正向應力,ε表示正向應變。楊氏模量大,說明在壓縮或拉伸材料時,材料的形變小。
模量的性質依賴於形變的性質。由上式可見,要想提高零件的剛度EA0,亦即要減少零件的彈性變形,可選用高彈性模量的材料和適當加大承載的橫截面積,剛度的重要性在於它決定了零件服役時穩定性,對細長桿件和薄壁構件尤為重要。
⑺ 請問一下各位前輩企業並購都注意哪些事項
企業並購,即兼並與收購,是企業實現擴張和增長的一種方式,是現代企業發展戰略中非常重要的戰略之一。一般以企業產權作為交易對象,並以取得被並購企業的控制權作為目的,以現金、證券或者其他形式購買被並購企業的全部或者部分產權或者資產作為實現方式。企業並購實施後,被並購企業有可能會喪失法人資格,或者被並購企業法人資格保留,但是其控制權轉移給並購方。並購的實質是取得控制權。隨著國家一系列關於企業並購的法律法規的出台,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我們國內企業產業分散、規模過小、競爭力弱的狀況迫使政府和企業都在考慮如何把企業做大做強、如何能佔領市場,如何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最終的選擇必然是戰略並購和產業整合。企業並購後可以產生協同效應,可以合理配置資源,可以減少內部競爭等多方面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優勢,但也存在大量風險,尤其財務風險最為突出。
1 風險分析
1.1 融資風險 企業並購往往需要大量資金,如果企業籌資不當,就會對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財務杠桿產生不利影響,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同時,只有及時足額的籌集到資金才能保證並購的順利進行。按籌資的方式不同,可分兩種情況:
1.1.1 債務性融資風險 我國企業通過負債籌資的方式一般為長期借款,但我國的金融政策較為嚴格,規定銀行信貸資金主要是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的不足,沒有進行企業並購的信貸項目。另外,企業兼並風險大、資金需要量也大,商業銀行難以支持。另一種負債籌資的方式是發行企業債券,利用債券籌資的優點是資金成本較低,利息可以在稅前列支,保證股東的控制權,而且可以發揮財務杠桿作用,但債券籌資也存在以下缺點:籌資風險高,債券有固定的到期日,並需定期支付利息;限制條件多,籌資時間長,籌資額有限。不利於企業抓住時機,及時並購。
1.1.2 權益性融資風險 發行普通股是企業籌集大量資金的一種基本方式,而且所籌資金沒有固定利息負擔,沒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償還,籌資風險小。但我國對股票融資的要求非常嚴格,企業如想實現股票融資,需要的時間跨度長,不利於搶占並購時機,而且股票融資也有以下缺點:①資金成本高,主要是股利要從凈利潤中支付,而債務資金的利息可在稅前扣除;②容易分散控制權,利用普通股籌劃資,出售了新股票,引進了新股東,容易導致公司控制權分散;③無法享受納稅利益;④現金股利支付壓力大,股票股利支付會導致每股收益下降、每股市價下跌。所以利用股票融資實現企業並購,給並購方帶來的風險也是不可估量的。
1.2 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資產不實風險 由於並購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有時並購方看好的被並購方的資產,在並購完成後有可能存在嚴重高估,甚至一文不值,從而給並購方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由於我國企業並購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評估指標體系,其相關的規定也多為原則性的內容,可操作性並不強。並購過程中人的主觀性對並購影響很大,並購並不能按市場價值規律來實施。企業並購,本質也是一種商品的交換關系,對於交易雙方來說需要有靈通的信息,需要有人做促進工作,所以需要建立服務於並購的中介組織,降低並購雙方的信息成本且對並購行為提供指導和監督。
1.3 反收購風險 如果企業並購演化成敵意收購,被並購方就會不惜代價設置障礙,從而增加企業收購成本,甚至有可能會導致收購失敗。如被並購方回收股票、實施「毒丸計劃」等反收購手段。1984年外號「金融鱷魚」的戈德史密斯准備收購美國排名前400位的克朗公司,克朗公司採取的就是「毒丸計劃」:一是壓低股息,讓收購方無利可圖:二是宣布新股東沒有選舉權,董事會每年最多更換1/3,任何重大決定須經董事會2/3票通過,讓收購者無權控制人公司;三是公司高級負責人離職時須支付其3年工資和全部退休金,總計1億美元,公司骨幹離職時須支付其半年工資,總計3000萬美元,這將使收購者背上沉重財務包袱。雖然戈德史密斯最終成功收購了克朗公司,但他上任伊始即刻宣布取消「毒丸計劃「。
1.4 營運風險和安置被收購企業員工風險 企業完成並購後,可能並不會產生協同效應,並購雙方資源難以實現共享互補,甚至會出現規模不經濟,整個企業反而可能會被並入企業拖累。而且並購方往往會被要求安置被收購企業員工或者支付相關成本,如果並購方處理不當,往往會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增加其管理成本和經營成本。甚至可能出現技術人才流失,管理人員罷工的危險。哈佛大學學者波特說,最明智的收購為了「填補空白」,如一家公司為增強其生產線或擴大銷售地盤而收購另一家公司。「全球化」收購,如為了把公司的重要業務擴展到其他國家所作的收購,也可能起作用,但文化和語言的障礙將損害這樣的兼並。另外,為了壟斷市場,直接競爭者之間的兼並,如把龐大的銀行及其重復的分支機構聯合起來,也通常具有成效。進行企業並購一般有兩大陷阱:首先,對並購考慮不周,把並購的可能獲利建立在不可靠的設想上,並為並購付出高額費用,即使一切順利,日後公司也是難以收回投資。其次並購以後,良好的結合能使一項糟糕的兼並絕境逢生,糟糕的經營卻往往使良好的開端遭到失敗。
2 企業並購時採取相應對策降低風險
為了避免上述風險,或者盡可能的降低風險,企業在並購時應從以下方面採取對策:
2.1 並購前,①合理確定目標企業的價值,降低估價風險。信息不對稱是產生目標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的根本原因,因此,並購企業應在並購前對目標公司進行詳盡的審查與評價。並購方可以聘請投資銀行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進行全面策劃,對目標企業的產業環境,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對目標企業的未來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預期。並購公司可根據並購動機,選擇不同的定價方法;並購公司也可綜合運用定價模型,如將清算價值法得到的目標企業價值作為並購價格的下限,將現金流量法確立的企業價值作為並購價格的上限,然後再根據雙方的討價還價在該區間確定協商價格作為並購價格。②小心被並購方財務報表上的陷井,多留意表外內容,是否存在未決訴訟、大宗擔保等預計負債,主要設施、關鍵設備是否被抵押等,以防資產不實風險。③在合理安排資本結構的前提下,採取多渠道融資,除銀行貸款外,企業要積極運用票據、債券、信託、融資租憑、售後回租等方式,應盡量避免「短融長投」,旨在防範融資風險。
2.2 並購中,一旦確定目標企業,看準時機,則要該進則進,該退則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宜戰線過長,耗時費力,虛增並購成本,更有甚者,給「白衣騎士」們鑽了空隙,功虧一簣。所以要看準目標,果斷出擊,速戰速決,一舉成功。1993年香港長江實業與中泰攜手合作,以各佔一半股權的協議,提出聯手收購美麗華酒店,但以失敗告終。其間固然有大股東楊氏家族的拒絕態度,恆基集團的中途插入,正是充當了「白衣騎士」作用。利用自己的雄厚實力,與收購方展開爭購,最後爭購成功,保住了美麗華酒店。
2.3 並購後,則主要防範營運風險和員工的安置風險。企業並購無論是橫向並購、縱向並購還是混合並購,目的都是要在並購後能夠產生協同效應,產生更大的效益。首先要深度融合,從生產、技術、資源、市場等方面徹底融合,進行總體布局,產生規模效應。其次文化理念統一,並購企業和被並購企業在並購前的發展目標、崗位要求、管理方法都不一樣,並購後要統一到一個方向上來,為同一個目標奮斗。第三妥善安置員工。企業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對被並購企業與並購企業的員工一視同仁,給予相同的福利待遇和政治待遇,會激發被並購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並購工作能得到廣大員工的支持,並購後的效益也就指日可待了。2008年的河南永煤集團、鶴煤集團、焦煤集團、中原大化、省煤氣公司實現的強強聯合,組成的河南煤業化集團公司就是實行深層融合,重新板塊劃分,實施「六個統一」,發展為河南省最大最強最具活力和成長性的工業企業。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史蒂格爾教授在研究中發現:世界最大500家企業全是通過資產連營、兼並、收購、參股、控股等手段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一個企業如果只靠自己緩慢的資本積累,做大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企業要做大做強,並購是必經之路,合理估計並購風險,盡量減少並購成本,獲得最佳並購效益,盡快讓我國企業上層次、上規模,增強實力,才是應對當前國際經濟危機的上上策。
⑻ 區塊鏈對金融業有什麼影響
私有鏈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金融機構的效率、安全和欺詐問題,但是這種改變是日積月累的。私有鏈並不會顛覆金融系統。可是,公有鏈有潛力通過軟體取代傳統金融機構的大多數功能,從根本上改變金融體系的運作方式。比如火幣就有啟動公鏈項目Huobi
Chain,力圖打造下一代的自金融系統。
⑼ 浙江省江山市市情
估計很難買到!現在學校里發的鄉土教材就有這樣的內容的.
⑽ 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小小講解員文化知識問答題
1、湘湖最早的歷史文獻,目前所見到的為_____許景衡所撰的《方文林墓誌銘》。
A、宋 B、明 C、清
2、湘湖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城湖。而最早見於史書的關於西城湖的記載的是北魏酈道元的_____ 。
A、《再續行水金鑒》 B、《水經注》 C、《地理志》
3、現存最早的明_____《蕭山縣志》在第一卷•山川和第二卷•水利兩處記述了湘湖,清康熙和清乾隆年間修的《蕭山縣志》、民國《蕭山縣志稿》等志書也對湘湖有所記述,而且越來越翔實。
A、萬曆 B、嘉靖 C、景泰
4、在湘湖的歷史上有三本專業志——清初毛奇齡所撰的_____三卷、清中葉於士達所編的《湘湖考略》和民國時周易藻所編的《蕭山湘湖志》。
A、《湘湖記略》 B、《湘湖記》 C、《湘湖水利志》
5、北宋政和二年,在縣令_____的主持之下「以山為界,築土為塘」,建成一個人工湖,這就是後來的湘湖。
A、楊時 B、魏驥 C、朱筠
6、越州永興(今蕭山)人_____生性曠達豪放,好飲酒,常與李白、李適之、汝陽王李進、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稱「醉八仙」。
A、杜甫 B、張夏 C、賀知章
7、漢末童謠曰:「天子當興東南三餘之間」。「三餘」之中,_____即蕭山。
A、余暨 B、餘姚 C、餘杭
8、孫權黃武年間,改余暨為永興,屬會稽郡。唐_____,改永興為蕭山,沿用至今。
A、天寶元年 B、 貞觀元年 C、聖歷五年
9、蕭山自西漢建縣,至1988年1月1日撤縣設市,歷經_____余年,其行政區劃屢有變更。
A、1000 B、2000 C、3000
10、蕭山位於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南緣,地形類型多樣,以_____為主。
A、山林 B、盆地 C、平原
11、_____是春秋時越國薴蘿人。「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就是她浣紗的經典傳說。
A、西施 B、王昭君 C、貂蟬
12、南朝江氏舍宅建寺。南宋書法家_____ 因此而題匾「江寺」,遂有江寺之名,現為蕭山縣級文保單位。
A、張即之 B、王安石 C、趙孟
13、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樓塔《細十番》始於明朝洪武年間,由明代宮廷御醫_____從宮廷帶入民間。
A、樓鄯 B、樓晉 C、樓英
14、20世紀60年代起,湘湖附近陸續興建起許多磚瓦廠,傳統的以湘湖_____為原料的磚瓦業普遍發展。
A、淤泥 B、粘土 C、黃土
15、2006年5月28日,跨湖橋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_____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A、第一批 B、第二批 C、第六批
16、_____,「跨湖橋考古學術研討會暨《跨湖橋》考古報告首發式」在蕭山舉行,國內考古界權威人士鄭重地向新聞媒體宣布了「跨湖橋文化」的命名。跨湖橋文化的命名,標志著一個嶄新的考古學文化概念正式誕生。
A、2006年12月 B、2005年12月 C、2004年12月
17、明代學者劉宗周有撰聯:「此地曾傳嘗膽事,我來猶憶卧薪人。」此地是指_____。
A、查浦 B、一覽亭 C、老虎洞
18、春秋末期,湘湖一帶屬於_____疆域,是吳越相爭的主戰場之一。
A、吳國 B、楚國 C、越國
19、湘湖建成之後,作為一個人工湖泊,蓄洪防旱,灌溉周邊九鄉農田。每畝田納原糧七合五勺,稱「_____ 」。
A、均包湖米 B、方田均稅 C、攤丁入畝
20、湘湖,隔_____與西湖南北對稱,被稱為西湖的「姐妹湖」,是「人間天堂」又一顆明珠。
A、西小江 B、浦陽江 C、錢塘江
21、「翻九樓」是蕭山的所前、_____ 一帶流傳的一種民俗活動。已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A、浦陽 B、瓜瀝 C、南陽
22、以下蕭山名人中_____曾奉調應召參與《永樂大典》的纂修工程。書成還任,薦任太常博士。
A、趙綸 B、單道 C、魏驥
23、來裕恂民國《蕭山縣志稿》記載的寺廟宮觀達306座,佛教建築佔293座。正如_____所稱「吳越多淫祠」。
A、《戰國策》 B、《越絕書》 C、《論語》
24、浣紗溪畔有范蠡庵、起步廟。范蠡庵鄉人稱_____,以范蠡在此訪得西施,有功於越,鄉人思之,故名。
A、娘娘廟 B、日思庵 C、後江廟
25、航塢山,又名龕山,位於瓜瀝鎮,與錢塘江遙遙相對,山勢險峻。是蕭紹平原上的一座「名山」,山上有宋代_____ ,香火鼎盛,遊客如雲。
A、白龍寺 B、白馬寺 C、安山廟
26、跨湖橋遺址位於蕭山城區西南約_____的城廂街道湘湖村。遺址西南約3公里為錢塘江、富春江與浦陽江三江的交匯處,在此形成曲折之形,往北再折向東流入東海。
A、400公里 B、40公里 C、4公里
27、明代_____有《題湘湖圖》詩雲:「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無風波浪起;明窗曉晴圖畫開,興入湘湖三百里。」
A、朱元璋 B、劉伯溫 C、常遇春
28、跨湖橋遺址的第二次搶救性考古發掘從2001年的5月正式開始,至_____底結束。發掘面積為300多平方米。
A、7月 B、8月 C、9月
29、跨湖橋時期已經出現了家養_____,這是國內目前發現的最早的。
A、羊 B、牛 C、豬
30、跨湖橋遺址發現的木弓作為弓的特徵十分明確,弓柎完整,特別是採用_____的邊材料製作,外捆紮樹皮增加其強度,說明當時的製作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被國外學者稱之為「中國第一弓」。
A、松木 B、桑木 C、柳木
31、傳說_____ 死後成了潮神,每當他發怒時,就乘著素車白馬,在錢塘江中奔騰吼叫。從此,錢塘江潮水大發,波濤翻滾,怒浪洶涌。
A、伍子胥 B、范仲淹 C、屈原
32、越王城遺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當年句踐屯兵抗_____的重要軍事城堡。
A、楚 B、吳 C、秦
33、跨湖橋遺址出土的獨木舟,用整段_____挖掘而成,經測定是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
A、馬尾松 B、水杉 C、花梨木
34、1960年,「湘湖旗槍」改名「湘湖龍井」。1966年,復名「湘湖旗槍」。1980年,省物價委員會和省供銷社聯合命名「湘湖旗槍」為「_____」。
A、西湖龍井 B、浙江龍井 C、湘湖龍井
35、以下湘湖特產中,宋時為貢品的是_____。
A、蒓菜 B、櫻桃 C、菱角
36、《蕭山縣志》載:「楊梅主要產區在_____和湘湖附近山坡,已有800餘年栽培歷史。」
A、浦陽鎮 B、所前鎮 C、進化鎮
37、清乾隆年間,_____《孫氏宗譜》創錄了湘湖八景。
A、小湖孫村 B、孫家村 C、湖裡孫村
38、_____坐落在壓塢山南側。《蕭山湘湖志》記載,該寺咸豐辛酉年被毀,同治年間重建,民國12年重修。
A、湘雲寺 B、東殿寺 C、蓮華寺
39、_____位於史家橋村,明嘉靖四十年奉旨赦建,以表彰本鄉11人中舉甲科。
A、節孝承恩坊 B、湖中雙鳳坊 C、甲科濟美坊
40、關於蕭山縣境范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_____《嘉泰會稽志》,當時全境東西寬六十二里,南北長九十里。
A、北宋 B、南宋 C、明
41、位於最西端的蕭山、富陽兩地交界處,主峰海拔744米的_____是蕭山最高峰。
A、老虎洞山 B、船塢山 C、航塢山
42、_____時,西興、坎山等地,為吳越國王錢鏐的屯兵處。
A、 春秋戰國 B、 五代十國 C、三國
43、蕭山歷史悠久,商、周時期,已有部落和村莊。春秋戰國時,為越國屬地。西漢時,始建縣,屬_____ 。
A、臨安府 B、紹興府 C、會稽郡
44、中國宋代瓷器生產,以汝窯、_____、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產品最為有名,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
A、官窯 B、壽州窯 C、霍窯
45、作為近代傑出畫家,_____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英國《畫家》雜志認為他的藝術造詣與西方梵高相若,在19世紀中為最具有創造性的宗師。
A、任熊 B、任薰 C、任伯年
46、1841年9月英軍進攻浙江定海,定海鎮總兵_____ 、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壽春鎮總兵王錫朋率部血戰,先後陣亡。史稱定海三總兵。
A、關天培 B、餘步雲 C、葛雲飛
47、蕭山最早的金融機構是錢庄,而最早的錢庄為臨浦_____,創辦於清光緒二十四年。
A、泰孚錢庄 B、源泰錢庄 C、道源錢庄
48、跨湖橋遺址原是城廂磚瓦廠取土工地,磚瓦廠從_____起就在這里挖土燒磚。
A、19世紀70年代 B、20世紀70年代 C、20世紀80年代
49、_____,蕭山市文管辦接到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蕭山分校來電,反映該校學生鄭苗在湘湖撿到幾件出土文物。6月1日,工作人員前往實地調查。10月10日到12月11日,省考古所與市文管辦聯合進行了第一次發掘。
A、1990年5月30日 B、1995年5月30日 C、2000年5月1日
50、橡子窖藏發現於跨湖橋遺址1990年第一次發掘區,共有_____。坑內都存有大量的橡子。
A、1處 B、2處 C、3處
51、在跨湖橋遺址出土陶器中,品種分為黑陶、灰陶和_____三類。生活用具主要有釜、罐、缽、盆、盤、豆六類,另有器蓋、支座及少量不明器物。
A、白陶 B、紅陶 C、彩陶
52、跨湖橋遺址共出土完整石器_____,主要有石錛、石斧、石鑿、磨石、石銼、石鏃、璜形飾件等,功能包括生活用具、生產工具、狩獵器具等。
A、15件 B、35件 C、135件
53、石鏃是一種_____,出土3件。其中有一件青灰色石料,殘長3.3厘米、翼寬1.35厘米。形如柳葉,鋌部及鋒尖均已殘損。
A、生活用具 B、狩獵器具 C、生產工具
54、跨湖橋遺址共出土木器_____,主要有錐、盤、勺、鏟、鏃、叉、弓、槳、浮標、梯、器柄等,另有一些不名器物,包括砣形器、槌形器、管形器、尖槽形器、鏟形器、啞鈴狀器、凹形器等。
A、12件 B、26件 C、126件
55、_____是用動物肢骨鋸切磨製而成的。形態圓潤,尾端均有對穿孔。
A、骨針 B、骨笄 C、骨叉
56、彩陶是跨湖橋文化最重要特徵之一,_____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尚無其他遺址出現如此豐富的彩陶。
A、中國 B、中原地區 C、東南沿海地區
57、跨湖橋遺址2002年發現的 「獨木梯」是_____存在的一種間接證明。
A、土牆式建築 B、洞穴式建築 C、干欄式建築
58、跨湖橋遺址考古發現,距今7000-8000年前_____時代早期,蕭山已有人類活動。
A、舊石器 B、新石器 C、青銅器
59、跨湖橋遺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_____之間有一座跨湖橋而命名。
A、錢塘江 B、中湘湖 C、下湘湖
60、2003年5月,在湘湖區域發現了與跨湖橋遺址同類型的_____。
A、河姆渡遺址 B、下孫遺址 C、馬家浜遺址
61、在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後,省考古所與_____聯合組成考古隊,仍由省考古所蔣樂平任領隊,對下孫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掘工作從2003年11月開始,至2004年1月結束。
A、蕭山圖書館 B、蕭山文化館 C、蕭山博物館
62、下孫遺址與跨湖橋遺址直線距離僅_____,均因海浸而遭廢棄。遺址上部的潮間帶、潮上帶為特徵的海相沉積一致。
A、1000米 B、3000米 C、2000米
63、下孫遺址陶器相對單調,外觀比跨湖橋遺址的陶器差,陶衣褪色嚴重,不見_____。這可能是保存的環境條件不同所致。
A、彩陶 B、黑陶 C、灰陶
64、洪武九年,知縣張懋在湘湖畔造了一座祠,以紀念湘湖的創建人及保護人,春秋祭祀,名為「_____ 」。
A、楊氏祠 B、顧沖祠 C、四長官祠
65、《湘湖——九個世紀的中國世事》一書由_____學者蕭邦齊所著。
A、美國 B、法國 C、義大利
66、魏驥墓位於石岩鄉_____。魏驥,字仲房,號南齋,官至南京吏部尚書。他對湘湖水利建設多有貢獻,並著有《蕭山水利事述》。
A、戚家塢 B、青山張 C、湖山村
67、勾踐是_____後裔。春秋末期越國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因「卧薪嘗膽」而名垂千古。
A、大禹 B、殷紂 C、嫘祖
68、越國遭受戰爭創傷,田地荒蕪,人口減少,生產受到很大破壞。為使國家富強,勾踐採納了范蠡、文種提出的「_____」之策。
A、三年生聚,三年教訓 B、五年生聚,五年教訓 C、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69、公元前496年前後_____入越,輔助句踐廿余年,終於使句踐滅吳。又以「大名之下,難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
A、文種 B、范蠡 C、西施
70、清人王勉《湘濱秋泛》詩雲:此中暢得遊人意,湫口窯頭都作記。借問霜天何處鍾,船娘遙指楊岐寺。」 即詠 _____ 。
A、楊岐鍾聲 B、橫塘棹歌 C、山腳窯煙
71、一覽亭旁的先照寺,系 古剎。每當旭日東升,萬道霞光首先照亮古寺的黃牆飛檐。「旭日之光先照此寺」,寺名由此而來。
A、北宋 B、南宋 C、隋唐
72、位於石岩山巔的一覽亭,是全景式觀賞湘湖和錢塘江的最佳位置。登亭西望,千頃湘湖盡收眼底,兩岸青山歷歷在目。此景名為_____。
A、城山懷古 B、跨湖夜月 C、覽亭眺遠
73、明朝嘉靖年間,孫學思榮升中書舍人。嘉靖三十三年(1664),他為了便於湖西的孫氏與湖東的_____兩姓往來,在湖上造了一座橫穿湖面的跨湖橋。
A、王氏 B、張氏 C、吳氏
74、明清以降,臨浦一直是蕭紹平原的重鎮。民國時期為浙江省四大名鎮之一(塘棲、南潯、蘭溪、臨浦),素有「_____」之稱。
A、十里鋪 B、水市 C、小上海
75、毛奇齡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儒科,授翰林院檢討、國史館纂修等職,奉命撰寫_____。
A、《宋史》 B、《明史》 C、《清史》
76、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是一座綜合反映跨湖橋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的專題類博物館。_____9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
A、2007年 B、2008年 C、2009年
77、東方文化園位於義橋鎮楊歧山麓。園區以周易八卦布局,儒、_____ 、道三家同構建築。
A、法 B、墨 C、釋
78、首屆中國國際跨湖橋文化節將於2010年_____舉行。
A、7月18日 B、8月18日 C、9月18日
79、2004年6月5日,在休博會國內重點城市合作會議上,_____正式成為休博會的首位形象大使。
A、楊瀾 B、姚明 C、劉翔
80、蔡東藩寫_____的時候,社會上未見有民國史的書籍,而他則敢於撰寫,並對清廷之腐敗,予以抨擊。從此可以看出他的膽識和才能。
A、《民國通俗歷史》 B、《民國歷史扼要》 C、《民國通俗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