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
隨著網路購物場景的發展,消費金融開始涉足電商領域,針對消費者最關注的價格因素,推出分期付款、30天無責免息等產品,分散消費者的購物壓力,刺激消費增長,尤其是中高端消費的增長。消費金融除降低消費者購物壓力刺激消費以外,還可以幫助電商企業及商家進行商品營銷。通過優惠的支付條件吸引用戶,實現用戶引流和商品導購。例如根據電商平台的行業及人群特徵,推出特定的營銷活動,用戶通過參與活動或者獲得價格優惠,或者獲得電商平台及互聯網消費金融平台的消費積分。這種營銷活動在引流、導購的同時,還可以增強用戶粘性。
互聯網消費金融在電商領域的應用,目前處於信用累積的過程,未來實現數據沉澱之後,基於個人賬戶的信用數據提供更多產品以外的增值服務,將成為其發展的一大趨勢。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
前瞻產業研究院顯示,2015年中國人民幣信貸余額達到93.6萬億,同比增長14.9%;同期消費信貸余額達到19.0萬億,同比增長23.3%。近年消費信貸余額增速顯著高於人民幣信貸余額增速。預計2019年消費信貸余額將占人民幣信貸余額總額的四分之一,並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在消費信貸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也將迎來快速增長。
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陸續有電子商務企業、在線支付企業以及P2P信貸企業加入,同時,傳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抓緊在互聯網領域的嘗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指出,2013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0億元;伴隨著京東與天貓等進入市場,2014年交易規模突破183.2億元,增速超過200%;2015年整體市場則突破了千億。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9年達到3.398萬億元的水平。
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陸續有電子商務企業、在線支付企業以及P2P信貸企業加入,同時,傳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抓緊在互聯網領域的嘗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指出,2013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0億元;伴隨著京東與天貓等進入市場,2014年交易規模突破183.2億元,增速超過200%;2015年整體市場則突破了千億。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9年達到3.398萬億元的水平。
消費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強
對消費金融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從對金融機構的定向業務支持轉而對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的全面支持。銀監會放開了消費金融公司審批的地域限制和數量限制,成熟一家,審批一家,積極推動消費金融公司設立的常態化。
消費場景日益豐富,互聯網渠道直接觸達客戶
首先,電商改變了大眾的購物習慣,消費渠道的便利性激發了小額高頻的購物需求。其次,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將互聯網的流量競爭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線下的消費場景包括3C產品、電動車、醫美、租房、培訓教育、旅遊等。
隨著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監管政策將逐步出台,行業將迎來整改。監管政策的不斷深化加強,互聯網消費金融將會兩級分化,不合規的平台將會逐步的退出市場,合法合規的平台將會以金融科技促進機構自身的發展,加強風控和定價能力為核心競爭力。未來,在場景、數據和風控基礎上持有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會促進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增長,給用戶帶來美好的消費體驗,給社會創造無限的價值。
⑵ 消費金融公司國內發展的比較好的有哪些
中郵,中銀,捷信,有用,蘇寧,佰仟等很多的,你在網路上面搜索消費金融排名全部都會出來的。
⑶ 消金領域的繁榮發展給金融科技公司什麼樣的啟示
消費領域抄包羅萬象,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消費金融時代已經來臨,大智金科作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將與同行一起繼續貫徹落實國家推進普惠金融戰略,堅持「普及大眾,惠及民生」的理念,發揮金融科技的優勢,優化產品體系和服務流程,進一步加速普惠金融戰略發展。
⑷ 近年來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呈現哪些特點
互聯網消費金融產業鏈逐步壯大
以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互聯網企業等為主體參版與構建的互權聯網消費金融產業鏈正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壯大。
1、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精神所倡導的「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為傳統的消費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
2、基於電子商務的新型消費生態正在逐步形成,豐富的消費場景和消費需求成為拉動消費金融需求的新增長點。
當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特點
1、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的信息透明度提高。
2、門檻低是當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顯著特色。
3、用戶體驗在互聯網金融消費中佔有重要地位。
4、場景化、連接化消費出現。
⑸ 消費金融未來有哪幾類發展趨勢
第一類:結合消費場景的消費金融。通過與線下的3C賣場進行合作,為消費者提供電子產品的分期付款業務,但是這種模式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說運營成本較高,對於自動化審批要求高。同時消費金融公司的運營成本高,風控難度較大,各家公司目前都通過自有的數據積累建立風控模型、拼概率、高息覆蓋高風險等方式進行經營。
第二類:直接發放個人貸款的消費金融。相比結合消費場景的消費金融,這種直接發放現金貸款的消費金融風險把控更難,一方面競爭比較激烈,而且基本也是採用大量人力進行推廣,公司運營成本較高,在加上國內的機構在實收資本的基礎上放大杠桿來吸引投資人,這樣造成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成本較高,通過放大資金杠桿進行放貸,同時也放大了經營風險。而且顧客的貸款意圖難以掌控,從而造成壞賬率過高。
第三類:校園市場分期。校園市場分期基本可以定位為校園電商平台,因為給學生放貸存在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學生並無收入來源,存在還款能力的問題,而且學生放貸學生一旦出現壞賬基本都要父母進行代償,如果一旦出現集體事件,國家肯定會立馬禁止,這樣增加了金融公司的經營風險,目前很多公司基本定位為電商平台的消費賒賬服務,這樣避免法律風險,通過低利率和商品差價來維持企業發展,通過獲取用戶數據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⑹ 捷信金融在中國發展的願景是什麼
捷信中國始終堅信應與中國一同成長,在不斷發展自身做國內最 好的消費金 融公司的同時,也積極擔當起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捷信在中國發展的願景是堅持用好的企業文化建設團隊,外塑品牌
⑺ 金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金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互聯網消費金融定義及范圍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指,藉助互聯網進行線上申請、審核、放款及還款全流程的消費金融業務。廣義的互聯網消費金額包括傳統消費金融的互聯網化,狹義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僅指互聯網公司創辦的消費金融平台。
隨著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消費金融正在從傳統的高收入人群和大額低頻次消費場景向中低收入人群及小額高頻次消費場景迅速拓展。傳統消費金融主要專注於買房、購車等大額低頻次消費場景,且用戶大部分為凈值較高人群,對學生、農民、藍領等收入較低人群則覆蓋較少。
隨著近年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大數據徵信技術的創新,消費金融正在向大眾的日常生活快速滲透,目前正在向大學生、藍領群體等以及
3C數碼產品、旅遊、餐飲等小額高頻次消費場景迅速拓展。
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模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於消費的需求也不斷的增長,尤其對於醫療、旅遊、越來的服務要求不斷在增加,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型的銷售模式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從而帶動了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模達到4.20萬億元,目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滲透率約在20%至30%左右,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依然是一片藍海,預計2018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達到9.21萬億元。
互聯網消費金融在電商領域的應用,目前處於信用累積的過程,未來實現數據沉澱之後,基於個人賬戶的信用數據提供更多產品以外的增值服務,將成為其發展的一大趨勢。
政策積極信號不斷釋放,多方勢力加速布局
從政策層面來看,2016年將成為互聯網金融監管元年,尤其是2015年以來P2P爆發出來的重大風險使得監管已經迫在眉睫。與2015年兩會中提出「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相比,2016年兩會提議更多趨向行業立法和政策監管。在互聯網金融加強監管的同時,大力鼓勵消費金融的發展則成為另一個主旋律。在2015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消費金融的市場准入,2015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訓新供給動力指導意見》,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范圍推廣到全國,
從最高層面為消費金融釋放出了巨大的積極信號與政策紅利。
消費金融是銀行零售轉型的首選
近年來,受經濟周期性運行的影響,我國各行業企業經濟效益普遍下滑,對公業務面臨較大困難,各家銀行紛紛提出零售轉型的戰略。零售轉型有助於節約銀行資本,同時獲取更高的收益率並降低不良貸款率。
根據銀監會 2012年頒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在使用權重法計算信用風險加權資產時,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為50%,對個人其他債權的風險權重為75%,均低於對一般企業債權的100%的風險權重。上市銀行中,除了五大行和華夏銀行,其他各家銀行今年均公布再融資預案,這體現出各家商業銀行均面臨較大的資本壓力,發展零售信貸業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面臨的資本約束。
我國消費金融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參與主體逐漸增多
商業銀行藉助專營機構與特色網點、網上銀行、移動服務、信用卡等多渠道的服務手段,加大對新消費信貸領域的支持;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增加至22家,另有8家處於申請及籌備中;互聯網電商平台、細分領域垂直場景方積極將消費金融產品嵌入消費場景,並不斷積累徵信數據;
互聯網金融平台,如P2P 網貸、小貸公司等也積極切入消費金融,提供類消費金融貸款。消費金融藉助互聯網渠道和模式,服務人群不斷擴大,包括農民工等流動人口以及大學生等中低端無卡群體因此獲得金融服務。
但我國個人徵信體系建設不完善,消費金融風控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消費金融規模的擴張,服務人群的下沉加劇了消費金融平檯面臨的壞賬風險。
消費金融公司:現有業務模式受眾較小,亟待豐富創新自身服務模式
消費金融公司行業基本客戶定位為中低收入群體,審核標准一般比銀行的更為寬松,貸款額度也更高。消費金融公司的服務與銀行的個人信貸業務同質化嚴重,但整體實力和消費者接受程度與銀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中北銀消費金融公司業務規模最大,形成了教育培訓類、手機通訊類、白色家電類、裝修裝飾類、婚慶嬰幼類五大貸款渠道體系。而非銀系消費金融公司則以「消費」為出發點,利用商家的天然優勢,相對而言更了解消費者需求。主要客群為低收入階層,以耐用消費品貸款為主。非銀系消費金融公司以海爾消費金融和蘇寧消費金融為代表。
電商平台:用戶覆蓋優勢明顯,業務創新及大數據等實力突出
電商平台的消費金融模式主要依託於自身的互聯網平台,面向自營商品及開放電商平台商戶的商品,提供分期購物及小額消費貸款服務。審批流程便捷高效,部分採用授信額度的方式,不需要逐筆審核。由於電商在互聯網金融、網路零售、業務創新、大數據等領域均具有較明顯的優勢,因此在消費金融行業綜合實力最強,未來也將引領市場的發展趨勢。螞蟻花唄和京東白條是典型的電商平台消費金融產品。
⑻ 哪些情況會限制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
據報道,日前相關機構發布的《2017年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2~2016年,我國消費信回貸余額呈現不斷上升的答趨勢,但是目前不少金融公司資金成本居高不下,由於受成本高的限制,紛紛尋各路資金「開源節流」。
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可以出台響應的政策,保證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和運營!
⑼ 消費金融公司有前景嗎
隨著網路購物場景的發展,消費金融開始涉足電商領域,針對消費者最關注的價格因素,推出分期付款、30天無責免息等產品,分散消費者的購物壓力,刺激消費增長,尤其是中高端消費的增長。消費金融除降低消費者購物壓力刺激消費以外,還可以幫助電商企業及商家進行商品營銷。通過優惠的支付條件吸引用戶,實現用戶引流和商品導購。例如根據電商平台的行業及人群特徵,推出特定的營銷活動,用戶通過參與活動或者獲得價格優惠,或者獲得電商平台及互聯網消費金融平台的消費積分。這種營銷活動在引流、導購的同時,還可以增強用戶粘性。
互聯網消費金融在電商領域的應用,目前處於信用累積的過程,未來實現數據沉澱之後,基於個人賬戶的信用數據提供更多產品以外的增值服務,將成為其發展的一大趨勢。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
前瞻產業研究院顯示,2015年中國人民幣信貸余額達到93.6萬億,同比增長14.9%;同期消費信貸余額達到19.0萬億,同比增長23.3%。近年消費信貸余額增速顯著高於人民幣信貸余額增速。預計2019年消費信貸余額將占人民幣信貸余額總額的四分之一,並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在消費信貸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也將迎來快速增長。
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陸續有電子商務企業、在線支付企業以及P2P信貸企業加入,同時,傳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抓緊在互聯網領域的嘗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指出,2013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0億元;伴隨著京東與天貓等進入市場,2014年交易規模突破183.2億元,增速超過200%;2015年整體市場則突破了千億。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9年達到3.398萬億元的水平。
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保持快速增長原因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保持快速增長的原因在於,參與主體從原有的P2P為主導的消費金融市場,拓展到目前以電商生態為基礎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參與主體的數量和類型較2013年有明顯突破;
其次,以網路購物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市場持續高速增長,用戶消費需求和能力進一步提升,消費渠道進一步拓寬;最後,互聯網金融在2013年開始進入真正的爆發期,2014年則延續了2013年的強勢表現,在理財、投資以及信貸領域均有突破。
實際上,自2014年開始,電商生態的消費貸款在互聯網整體消費貸款的比例開始迅速攀升,艾瑞咨詢預計,在2016年該項業務將成為互聯網消費金融中最主要的商業模式。
技術創新,互聯網釋放消費金融需求
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對用戶行為習慣造成了顛覆性的變革,大數據技術解決了消費金融領域風控的效率瓶頸。同時,隨著
2015年央行向8家私營機構發放個人徵信業務試點許可,個人信用評價體系不斷完善。通過分析消費者在互聯網上留下的瀏覽、購物、社交等多維度數據,可以更好地覆蓋以往央行徵信體系覆蓋不到的長尾人群。近年來,互聯網消費金融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0%以上,在個人徵信業務許可的當年更實現了546%的增長。
另外,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也使得消費金融擺脫了固定場所的限制,移動端成為消費金融的重要陣地,2017年移動消費金融用戶滲透率達到了15.9%
消費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強
對消費金融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從對金融機構的定向業務支持轉而對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的全面支持。銀監會放開了消費金融公司審批的地域限制和數量限制,成熟一家,審批一家,積極推動消費金融公司設立的常態化。
消費場景日益豐富,互聯網渠道直接觸達客戶
首先,電商改變了大眾的購物習慣,消費渠道的便利性激發了小額高頻的購物需求。其次,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將互聯網的流量競爭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線下的消費場景包括3C產品、電動車、醫美、租房、培訓教育、旅遊等。
隨著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監管政策將逐步出台,行業將迎來整改。監管政策的不斷深化加強,互聯網消費金融將會兩級分化,不合規的平台將會逐步的退出市場,合法合規的平台將會以金融科技促進機構自身的發展,加強風控和定價能力為核心競爭力。未來,在場景、數據和風控基礎上持有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會促進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增長,給用戶帶來美好的消費體驗,給社會創造無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