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能給我提供2000--2009年世界金融服務貿易進出口數據啊。我查了WTO,UNCTAD資料庫都找不到。就要寫論文了
(金額單位:億美元,中國海關統計)
年份 總額 我出口 我進口 中方逆差
2000 31.4(↑37.4%) 14.6(↑6.2%) 16.8(↑84.8%) -2.2
2001 35.7(↑13.5%) 16.2(↑10.6%) 19.5(↑16%) -3.3
2002 52.6(↑47.5%) 20.4(↑26%) 32.2(↑65.4%) -11.8
2003 94(↑78.7%) 30.9(↑51.5%) 63.1(↑96%) -32.2
2004 133.3(↑41.8%) 42.7(↑38%) 90.6(↑43.6%) -47.9
2005 175.6(↑31.7%) 46.9(↑9.8%) 128.7(↑42.1%) -81.8
2006 234.1(↑33.3%) 57.4(↑22.4%) 176.7(↑37.3%) -119.3
2007 306.2(↑30.8%) 75(↑30.7%) 231.2(↑30.8%) -156.2
2008 285.8(↓6.7%) 90.8(↑21.1%) 195(↓15.6%) -104.2
2009 205.3(↓28.3%) 85.8(↓6%) 119.5(↓38.8%) -33.7
這是非禮賓和 我國的 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你
『貳』 商品進出口和服務進出口有什麼不同
商品進出口和服務進出口的不同點如下:
一、進出口產品不同。
商品進出口屬於有形貿易,商品需經過海關取得相關憑證,再去銀行收匯或付匯;服務的進出口屬於無形貿易,包括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築及有關工程服務,銷售服務,教育服務,環境服務,金融服務,健康與社會服務,與旅遊有關的服務,娛樂、文化與體育服務,運輸服務等。
二、提供方式不同。
商品貿易的形式是有形商品的交換活動。
服務貿易的提供方式有以下幾種方式:
1、跨境交付:指服務的提供者在一成員方的領土內,向另一成員方領土內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在中國境內通過電信、郵政、計算機網路等手段實現對境外的外國消費者的服務;
2、境外消費:指服務提供者在一成員方的領土內,向來自另一成員方的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中國公民在其他國家短期居留期間,享受國外的醫療服務;
3、商業存在:指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在另一成員方領土內設立商業機構,在後者領土內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方式,如外國服務類企業在中國設立公司為中國企業或個人提供服務;
4、自然人流動:指一成員方的服務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進入另一成員方的領土內提供服務的方式,如某外國律師作為外國律師事務所的駐華代表到中國境內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三、協調規則不同。商品進出口的調整規則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而服務進出口的調整規則是《服務貿易總協定》。
『叄』 什麼是金融貿易
金融即貨幣的資金融通,是貨幣流通、信用活動及與之相關的經濟行為的總回稱。包括貨幣的發答行與回籠,銀行的存款與貸款,有價證券的發行與流通,外匯買賣,保險與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支付與結算等。
金融涉及到金融主體、金融客體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金融主體就是在金融活動中的人和單位,包括投資者和融資者;金融客體就是人們參加交易的金融商品,包括股票、債券、期貨期權等。金融關系就是哪些人有資格發行股票等有價證券,哪些人有資格可以購買相應的金融產品。
『肆』 一國進出口業務需要怎樣的金融服務
需要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服務,我國是典型的出口信貸、保險相分離的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模式,即由中國進出口銀行辦理信貸和擔保業務,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辦理出口信貸保險業務。
『伍』 親愛的小夥伴,匯付天下跨境金融服務中,有限定是哪個海關進出口嗎
不限定的,上海、廣深、杭州、鄭州、重慶都屬於匯付天下的自貿海關模塊,所以跨境電商服務可以選擇這些海關進行商品的進出口
『陸』 關於金融服務貿易的
268.028.1 國際金融與貿易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rade )
學分數 2 周學時 2
教學目的與要求:
課程性質:非經管類文科公共選修課。本課程需要有相應的經濟學基礎知識。
基本內容:國際金融與貿易是既有聯系又獨立的學科,作為文科學生學習與掌握關於世界經濟基礎知識的一門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兩大部分: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一、國際貿易方面:①國際貿易產生與發展的一般規律,特別是國際商品流動的一般規律;②國際貿易的理論與學說;③對外貿易政策、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和原則;④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特點。二、國際金融方面:①開放經濟條件下,各國貨幣之間的關系及其對經濟的影響;②外匯供求及相對價格——匯率問題;③外貿信貸與國際信貸;④國際金融體系。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文科其他專業的學生對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有基本的了解,拓寬知識面,加深學習本專業以及經濟學其他課程和專業知識的基礎。
基本要求:理解與掌握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概念,要求比較系統地了解國際貿易與金融發展的一般規律,能夠運用學到的理論和專業知識分析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現狀和貨幣金融的狀況,分析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與貿易關系。
教學方法:以課堂講解為主,結合課堂討論,期末考試或課程論文。
參考教材:
1、 鄒根寶主編:《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 年 月
2、 陳同仇 薛榮久主編 《國際貿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版
3、 姜波克主編:《國際金融新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版
4、 殷醒民編著 《國際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教學內容:
第一章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
第一節 國際貿易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國際貿易的基本統計
第三節 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
第二章 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
第一節 國際分工
第二節 世界市場
第三節 國際價值和世界市場價格
第三章 國際服務貿易
第一節 國際服務貿易的定義與特徵
第二節 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和原因
第三節 國際服務貿易的形式
第四章 對外貿易政策
第一節 對外貿易政策的類型與演變
第二節 自由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保護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
第五章 關稅與非關稅措施
第一節 關稅概述
第二節 關稅的分類
第三節 非關稅措施概述
第四節 非關稅措施分類
第六章 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
第一節 關貿總協定概述
第二節 世界貿易組織
第三節 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
第七章 國際收支
第一節 國民收入帳戶
第二節 開放經濟下的國際收支帳戶
第八章 外匯市場與匯率
第一節 外匯和外匯市場
第二節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
第九章 外貿信貸和國際信貸
第一節 外貿信貸
第二節 國際信貸
第十章 國際金融體系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系
第二節 國際金融機構
編寫者:羅秀妹(副教授) 編寫時間:2003年6月
『柒』 金融、經濟、貿易的區別
金融、經濟、貿易的區別如下:
1、含義不同
金融 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匯兌的往來等經濟活動。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金融是人們在不確定環境中進行資源跨期的最優配置決策的行為。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經濟就是對物資的管理,是對人們生產、使用、處理、分配一切物資這一整體動態現象的總稱。
這一概念微觀的指一個家庭的家務管理,宏觀的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在這一動態整體中,包括著人類的生產、儲蓄、交換、分配的各項活動,生產是這一動態的基礎,分配是這一動態的終點。
貿易,是指買賣或交易行為的總稱,通常指以貨幣為媒介的一切交換活動或行為。其活動范圍,不僅包括商業所從事的商品交換活動,還包括商品生產者或他人所組織的商品買賣活動;不僅包括國內貿易,還包括國與國之間的國際貿易。
在古代市場上,不僅有物質商品貿易,還有奴隸貿易。在現代市場上,除了有形的商品貿易外,還有技術、資金、信息、勞務,以及保險、旅遊等無形的貿易活動。
2、范圍不同
貿易和金融學僅僅是經濟學中的一小部分。經濟比作人的身體的話,金融就是經濟的血脈。它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相關方面。經濟的好壞可以從金融市場的情況作出一定的判斷,經濟需要金融的流通才能汲取營養,獲得運轉的動力。
經濟學包括了大量的專業,金融學,保險學,統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等。金融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它的許多分析都是建立在經濟學的基礎上的。經濟學偏理論研究,金融學的應用型比較強,金融學研究貨幣,基金等交易變數函數符號,經濟學除了研究以上的部分外,還研究整個社會。
3、側重點不同
經濟學側重於理論,金融學側重應用。通俗的說,金融學是學股票,債券,期貨等實踐強的學科,而經濟學側重與學供給,需求,經濟發展,消費者理論等理論知識。
而貿易的核心是交換。交換,是交貨與付款兩對立流程的統一。在自由平等的正常主體之間,交換遵循的原則是等價和同步。同步交換,就是交貨與付款互為條件,是等價交換的保證。
(7)金融服務進出口擴展閱讀:
金融的構成要素有5點:
1、金融對象:貨幣(資金)。由貨幣制度所規范的貨幣流通具有墊支性、周轉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貸為主的信用方式為代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一般是信用關系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的契約文書等。包括直接融資:無中介機構介入。間接融資:通過中介機構的媒介作用來實現的金融。
3、金融機構:通常區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4、金融場所:即金融市場,包括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等等。
5、制度和調控機制:對金融活動進行監督和調控等。
各要素間關系:總體講各要素是既相對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金融對象、金融場所為金融體系硬體要素,金融方式、制度和調控機制為金融體系軟體要素,金融機構為其綜合要素;
具體講金融活動一般以信用工具為載體,並通過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來實現貨幣資金使用權的轉移,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在其中發揮監督和調控作用。
『捌』 什麼是金融貿易詳解
貿易金融
一種金融服務更多義項
語音播報,能聽的網路! 立即收聽
貿易金融是伴隨著貿易發展而出現的,貿易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甚至最初的商品交換時期。它最初始的業務僅是為各國貿易商的貿易活動提供匯兌和支付,之後逐步擴展到與貿易相關的資金融通、現金流管理等。先期銀行為企業提供的貿易服務主要集中在匯款、信用證和托收等傳統結算方式,貿易融資的形式以最基本的押匯為主。
「貿易金融」的起源
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在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下,世界分工模式發生深刻變革,貿易金融從提供貿易結算與融資等基礎服務進入了綜合金融服務階段。
「貿易金融」的內涵
貿易金融是銀行在貿易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基礎上,為國內或跨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提供的貫穿貿易活動整個價值鏈的全面金融服務。它包括貿易結算、貿易融資等基礎服務,以及信用擔保、保值避險、財務管理等增值服務。
具體來說,第一,貿易結算仍是最基礎的貿易金融業務,促成企業交易,降低成本。為企業提供國內和跨境的交易結算,仍是銀行貿易金融服務的起點和最重要內容之一。這樣的服務使得完全陌生的兩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藉助於銀行的中介作用而發展成為交易對手。
第二,貿易融資是貿易金融的核心。貿易融資總是與貿易相伴而行,為貿易活動中的各方提供資金支持。在貿易過程中,貿易融資發揮著潤滑劑和催化劑的作用。近年來,針對國際貿易發展呈現的新特點,商業銀行研發、創新、推廣了許多新的貿易融資產品,包括福費廷、保理、應收賬款質押融資、信保融資、訂單融資、貨押融資、風險參與、貿易融資與資金產品組合等。這些貿易融資新產品不僅推動了銀行服務能力和內部風險控制方式的變革,而且有助於企業降低成本、減少存貨、擴大銷售、加快資金周轉,為世界經濟和貿易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信用擔保、避險保值、財務管理是銀行為貿易參與方提供的增值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信用擔保是銀行為貿易參與方提供以信用增強為主要目的的服務,在幫助買賣雙方建立互信、促成交易方面作用明顯;避險保值是在商品價格、利率、匯率波動日趨頻繁的市場環境下,銀行幫助客戶有效規避風險的專業服務;財務管理則是針對產業鏈中一些大型企業的財務集中、資金歸集、財務管理外包等需求而提供的增值服務,包括應收賬款管理、財務報表優化、現金管理等眾多內容。這些服務進一步豐富了貿易金融服務體系。
「貿易金融」的特徵
貿易金融作為銀行公司金融中一個相對獨立的業務體系,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是服務對象特定。貿易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是商業銀行的基礎性業務,本質是為商品和服務交易提供支付、結算、信貸、信用擔保等服務,這些服務緊緊圍繞「貿易」這一實體經濟活動。正是基於這一特點,貿易金融的發展和創新不會像金融衍生品一樣成為純粹的虛擬金融業務,也不會因為過度的杠桿效應形成泡沫和危機。
二是債務自償性,風險相對可控。所謂自償性,就是銀行根據企業真實貿易背景和上下遊客戶資信實力,以單筆或額度授信方式,提供銀行短期金融產品和封閉貸款,以企業銷售收入或貿易所產生的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直接還款來源,而不是完全依賴授信到期階段企業的綜合現金流。貿易融資自償性的關鍵點在於,銀行依託對物流、資金流的控制,或者對有實力關聯方的責任和信譽捆綁,在有效控制授信資金風險的前提下進行授信,從而從本質上改變了銀行的審貸理念和信貸方式,這對於原先因為不能提供有效抵押擔保品而難以從銀行獲得流動資金貸款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獲取資金支持的新途徑。此外,貿易金融業務周期短、流動性強,銀行的放款與回收時間通常少於180天,如果客戶不能償還,銀行可以很快察覺並採取補救措施。
三是綜合性強,收入來源多樣化。貿易金融兼具中間業務與資產業務特點,既涉及表外業務又涉及表內業務。商業銀行的貿易金融收益主要來自於三方面:一是貿易融資的直接收益,即利息凈收入。二是中間業務收益,包括手續費收入、匯兌收入等。三是資金交易的傭金收入,進出口商為了避免匯率和利率波動的風險,可能要通過銀行做一些保值性的外匯交易,如掉期、遠期和期權等,銀行從中獲得資金交易的傭金收入。此外,還有其他隱性收益,銀行可以以貿易金融業務為紐帶與企業建立更密切的關系,向企業出售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服務,從銀行對企業的全方位服務中獲得價值補償。
四是貿易金融業務適合中小企業。貿易金融以特定交易為服務對象,可憑特定交易過程產生的應收賬款或物權作為質押對企業授信,從而可以大大降低對客戶的授信准入門檻,對於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問題十分有效。另外,信用證、保函、保理等貿易金融產品因有銀行信用介入,對中小企業有較強的信用增強作用,有助於中小企業提高談判地位,充分利用賒銷等方式擴大銷售規模。
貿易金融的趨勢
新形勢下貿易金融業務發展的特徵全球化推動貿易金融向縱深發展
貿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屬性,決定了有更多的中小企業
『玖』 求金融數據 浙江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 歷年美元匯率 最高限度追加分數
這些在國家統計局可以找到一部分數據。
http://www.stats.gov.cn/tjsj/
至於匯率的數據,一般大型財經網站上都會有介紹的。
比如新浪財經。
『拾』 國際貿易和金融有什麼區別
二者區別很多,具體如下
概念上的區別
國際貿易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專和服務交易,一屬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
國際金融就是國家和地區之間由於經濟、政治、文化等聯系而產生的貨幣資金的周轉和運動。
學科構成的區別
國際貿易: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概論、政治經濟學等
金融:國際收支、外匯與匯率、外匯管理、國際儲備、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國際貨幣體系、外匯交易(包括國際衍生產品交易)、國際結算、國際信貸、國際證券投資和國際銀行業務與管理等等。
主要操作內容
貿易是有錢有貨,是對錢貨交易的操作
金融主要是管理錢財,是對金錢的操作管理。
工作內容上的不同
國際貿易主要是實踐從事經營性的商務活動,是傳統意義上的買賣、交易過程
金融主要是幕後操作,對金錢的觀察、操作,更加傾向於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