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國際舊秩序有改變嗎
戰後國際經濟舊秩序是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處於無權地位的情況下,按照發達資本主版義國家的意志和權需要建立起來的.其主要內容和特徵是:以不合理分工為基礎的國際生產體系,以不等價交換為特徵的國際貿易體系,以國際壟斷資本占據支配地位的國際金融體系,以及受少數發達國家控制的國際經濟機構,即資本主義在國際生產和流通領域里的壟斷.戰後國際政治舊秩序的基本特徵是:大國推行強權政治,支配國際事務,干涉他國內政,插手地區沖突,建立軍事集團,開展軍備競賽等,主要表現為「強權即公理」.
2. 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會對國際金融秩序帶來什麼革新
觀點如下(僅供參考):
一、亞投行將重塑國際金融秩序。內
二、亞投行容的建立,必然會降低亞洲發展中國家對美國的依賴度,而眾所周知,「誰控制了資金,誰就控制了一國發展」,因此美國金融霸權地位的削弱也可能會對其重返亞太、推進其「再平衡」戰略產生不利的影響。
3. 二戰後國際金融秩序的特點
宏觀調控政策,馬歇爾計劃。
4. 國際舊秩序經歷了哪幾個時期其實質是什麼
經歷了三個時期。
1、蘇聯解體後美國獨孤求敗時期1991年——2003年
2、反恐戰爭後中國崛起時期2003年——2011年
3、美國開始遏制中國崛起的時期2011年——今。
實質是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
國際舊秩序是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處於無權地位的情況下,由少數大國按照發達國家的意願和利益建立起來的。戰後一直延續到現在還沒有根本改變。
國際舊秩序以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剝削掠奪為基本特徵。
它包括國際政治舊秩序和國際經濟舊秩序。國際政治舊秩序的具體表現是:在國際關系中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富壓貧,大國、強國依仗優勢的經濟軍事實力,推行「炮艦政策」,無視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干涉別國內政,踐踏他國主權,追求控制、支配其他國家的權力。
它的實質是維護超級大國的霸權地位。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具體表現是:國際生產體系中的不合理的國際分工;國際貿易體系中的不等價交換;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不平等地位;以及技術轉讓中的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等。它的實質是維護壟斷資本的國際剝削。
(4)國際金融秩序變化擴展閱讀:
國際新秩序
我們主張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立國際新秩序必須以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和主權國家平等為前提,因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礎。
它的基本內容是:各國政治上應相互尊重,共同協商,而不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經濟上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而不應造成貧富懸殊;文化上應相互借鑒,共同繁榮,而不應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應相互信任,共同維護,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爭端,而不應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斗爭是長期的、復雜的,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基本動力。中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中應當而且也可以做出較大的貢獻。
5. 當今的全球治理秩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當前,全球治理結構出現了新態勢,表現在全球治理機制日益碎片化,全球治理主體日回益多元化答,全球治理價值日益分散化及全球治理結果日益模糊化。其中,作為治理主體之一,新興大國的群體性崛起對治理結構變遷的影響最為關鍵。全球治理結構的新境況對既有的國際秩序產生了嚴重沖擊,體現在大國主導的秩序結構變遷、國際組織數量和范圍的擴散、國際法規則功能與價值領域的擴大以及國際事務協同解決的增加等方面。中國與國際秩序的關系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更受關注,通過探討新時期中國的全球治理主張,有助於從容應對處於演進中的國際秩序。改革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稀釋西方發達國家長期主導的權利。
6. 如何認識當前的國際秩序極其發展變化
①多極化是指一種趨勢,一個動態發展過程。到目前為止,多極化並沒有定型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就當今世界實際情況來看,國際政治關系中存在美國、日本、西歐、中國、俄羅斯五個力量中心。五個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各個地區和許多國家。五個力量中心之間存在的相互競爭、相互制約的關系,使軍事霸權主義受到更多的制約和限制,有利於世界的安全與穩定。但是多極化趨勢與美國單極霸權企圖之間的斗爭遠未結束,反而愈演愈烈;②世界多極化中的任何一「極」或者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國際政治影響力,這兩者通常是相輔相成的,構成了綜合國力的兩大方面。所以對多極化可以主要從經濟上實力的增強和政治上國際影響力的提高兩個側面去理解;③多極化趨勢的出現主要包括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實力的相對衰落趨勢,歐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態勢和中國、第三世界國家興起的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西歐、日本隨著經濟實力與美國的差距逐步縮小,在政治上對美國的離心傾向也在不斷加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壯大並走向聯合。
中國是未來世界上極具潛力的一極。我覺得未來超級大國的形成,非要有遼闊的國土和戰略縱深,礦產資源,以及一定數量上的人口。從這兩點來說,英國,法國等傳統大國在未來的地位是危險的,同時美國將繼續延續超級大國的地位。未來可能成為超級大國的有: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歐洲或許會繼續一體化,直到瓦解各個國家的主權形成類似前蘇聯(僅僅是國家組成形式並不是社會經濟摸式)的單一國家歐洲共和國,如果歐盟可以高度聯合到這一程度的話,他在國際上的地位還是很高的。而且這些潛在的超級大國在各地區分布較為均勻,各個大國的勢力范圍都不相同,重疊。中國將是未來西太平洋及東南亞的霸主。多極化給中國帶來的好處是可觀的。可以打破美國的封鎖,各個大國互相制恆,歐洲和印度都不希望受制與美國,於是與中國的交往是必須的~
7. 現在國際金融秩序是什麼樣的大神們幫幫忙
主持人:今天走進我們演播室的是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平新喬教授。平教授,剛剛新聞中溫總理提出來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包括我們對未來在華盛頓舉行的全球的金融峰會上都有這個,您覺得我們能建立起來嗎?如果建立起來會是什麼樣的? 平新喬:這個問題歐洲也提出來了,我們也提了好長時間了,與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不合理有關系,因為現在美元在70年代初,美元的霸權地位很強勢,美元也是世界貨幣的主要結算者。美元的霸主地位使美元會疲軟,美國讓各個國家來買單,有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在過去30年並沒有解決,依然是美國通貨膨脹,美國赤字,讓世界各國來買單,美元這幾年疲軟,新型的市場國家也提出來了,甚至日本都不買。所以從長遠來講,應該讓世界貨幣多元化。比如說歐元現在也可以和美元抗衡,亞洲國家有沒有這個可能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裡面我們的表決權會不會有呢? 主持人:好的,我們相信不受約束的美元能夠得到有效的制衡。謝謝。 主持人:平教授,您覺得剛才我們節目中提到的,中國的A股市場現在看起來越來越和國際接軌了,以前總說影響中國A股80%的因素來自於對國內經濟的不確定性判斷,現在似乎越來越多的是國際因素了。您認同這樣一種判斷嗎? 平新喬:這個事情的聯系可能是有的,我覺得我們現在接觸1800點的事,還是流動性的問題,就是信心問題。美國股票跌到十年以前了,我們1800點還是兩年半以前的水平,八年以前我們是1000點以下。指數跌到1800點,應該是我們的市場已經離開了我們的基本面,那就是我們的股市不正常了。這個事情是我們講的黑洞,就是大家都看跌,本來說股市上漲和交易量是反向的,股市價格高賣的多,股市價格低,我買進的多,可以抵制價格變化。當人民恐慌的時候,跌的時候大家都拋,價格就出現不連續的直接下降。 主持人:一種惡性循環。 平新喬:流動性非常少了,這就叫流動性黑洞。 主持人:今天早上我聽周連慶先生說現在市場上說急需資金來提高信心。 平新喬:省市這一級可以藉以政府為依託的基金,可以做引導性的,可以做創投,可以做風投,可以多提供流動性。我們9月份和10月份,央行和各個部委的聯合行動,實際上也是增加流動性。我覺得我們這件事情,中國流動性短缺的問題比美國早,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判斷流動性泛濫,但其實我們的流動性從去年底就開始了。股票下跌大家都拋,這種情況一直沒有引起重視。我想10月份我們已經比歐美好多了,我們跌幅比他們小,我們波動幅度比他們小。但影響還是存在的。 主持人:好,謝謝。 制止主持人:平教授,我們最近聽到不少可能降息的消息,您覺得有沒有可能出現第二次全球聯手降息的情況。 平新喬:這可能性還是有的,美元利率下調,人民幣這兩年的利率是走高的,最近也出現了兩次下調。降息主要的作用是為了阻止金融風暴轉向世界經濟。降息對救市,對防止恐慌的作用很小,降息主要是阻止金融風暴蔓延到經濟,因為它是企業的信用鏈,信用鏈好就多,否則融資成本上升。為什麼?股市上融資,拿A股來說,新的企業上市發債就很困難。企業主要靠銀行,靠革命群眾的金融手段,這個時候降息對企業界的信心有很大好處。 主持人:今天早上我也請教了夏丁老師,夏老師說現在降息的幅度每次都比較小,各國政府,包括咱們自己,不如考慮如果看準了,乾脆一次到位。您覺得這種建議合理不合理? 平新喬:一步到位的好處是可以防止套利,但它的問題是銀行板塊受的影響非常大。降息,雖然調了七個基點,但是一定會影響銀行少了8個到10個基本點,從三點幾降到二點幾。那銀行業,銀行整個產業08年的利潤就會影響三的五個百分點。那麼這個影響銀行了股票了,影響了銀行的盈利。你看今天的股市,銀行是上去了還是下來了,這個蠻敏感的,你要考慮到我們中國銀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主持人:好的,稍候我們繼續請教平新喬教授。 主持人:平教授,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鄧小平曾經說過現代經濟的核心就是金融。所以我們最近談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關系,可以從中推導出當核心出現了問題,實體經濟受到的影響幾乎是瞬間的。而這種瞬間影響對中小企業來說風暴來得尤其猛烈。我們現在有沒有經驗可以從別的國家借鑒,怎麼重鎮中小企業的信心,我們能為中小企業做些什麼? 平新喬:我們已經做了,從「9.11」開始中國出口退稅,免了小企業的注冊資金,就是每個月交一千多塊錢的費,那一年接近兩萬塊錢呢,民營企業每個月的費免掉了,這相當於免稅。出口退稅也和中小企業有關系了,如果救中小企業的話,那中國還是要靠大企業,大企業如果垮了,比如鞍鋼,鋼鐵的訂貨下降,鋼鐵的出口下降了,中國的產業鏈是大企業帶中企業,帶小企業。如果大企業出問題,那小企業的問題會很厲害,直接救小企業不見得太有效。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鋼鐵企業,提到鞍鋼,您是不是暗示這場危機對歐美實體經濟的影響最初在汽車行業,人們普遍預測接下來影響的是鋼鐵行業? 平新喬:房地產、汽車都要用鋼,下面就是煤。煤,咱們國內的煤產業還是不錯的,國際上煤價下降,海長運輸量下降了。運輸量下降造成了國際上的運費大幅度下降。煤價下降,加上國際上的運費下降,使我們中國企業用國外的煤來生產的價格,可能低於國內的煤炭企業,秦皇島的煤價。這種效應都是連鎖的,很多企業都和基本產業鏈有關系。我就是說首先要救大動脈,中小企業是小動脈,小血脈,大動脈不能出問題,小血脈我們一定要救,但是要重要的是經濟穩定,要抓主要矛盾大企業,基礎行業。所以國家應該啟動大的項目。
採納哦
8. 為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國際社會採取了哪些措施
1.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2,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3,建立了關貿總協定.
謝謝採納,非常高興為你解答
9.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時一般會有哪些表現目前國際金融秩序重建的黨務之急是什麼
金融危機一般表現主要是:經濟過熱、資產價格(股票、房地產)泡沫嚴重、投機盛行、金融行業風險業務佔比過大、以及經濟嚴重的不平衡(比如對美元和美國市場的嚴重依賴、國際貿易不平衡、產業發展的不平衡、貧富分化、發展中國家被邊緣化等)。
金融重建,首先當然還是解救陷入困境的大型金融機構、避免嚴重影響實體經濟、進而恢復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其次是對金融風險監管體制和機制進行必要的改革;最後是改變世界經濟不平衡現狀提供金融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