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是靠什麼來賺錢的
銀行主要的賺錢途徑是靠存貸款的利息差,就是你存款的時候,存款利息是比較低的,銀行用你存的錢在貸出去,貸款的利息比較高,從中銀行獲取利益!此外還有手續費,如你的匯款手續費等
2. 銀行靠什麼賺錢
1、個人把錢存到銀行,銀行把錢存到央行,二者利息有差價,銀行賺取差價。版
2、銀行貸款利息權收入。
3、銀行辦理代收電話、煤氣等費、代發工資等收費。
4、基金、保險、國債收取代銷售費。
5、各種業務的手續費。
6、信用卡利息、年費等。
7、刷卡從商家那裡收取的POS機器使用費。
其他還有各種各樣的金融咨詢、銀行合作、國際合作、項目合作、融資投資等。
3. 那些金融中介公司是如何與銀行合作放款的呢
金融中介公司主抄要是和銀行合作,由中介辦理貸款放款的時間和額度會更有保證。
很多銀行的貸款個人也可以去申請,但是流程很麻煩。通過中介的話,這些事都由中介來處理會方便些,但是中介辦理的話就要收相關的費用。
中介公司不受理任何形式的現金業務。旨在幫客戶尋找銀行或小貸公司等金融產品的對接匹配,主要收入為中介費。此種公司基本無風險,客戶如果出現不良也沒他們什麼事,錢一收屁股一抬責任退了個干凈。和其他行業的中介一樣,玩的就是信息不對稱。
4. 銀行靠什麼賺錢
靠利息差額來掙錢 只是最傳統的源一種方式!實際上就是是通過信貸業務贏利!
其他還有:
1、一些綜合性銀行,又稱「金融超市」,向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包裹財務、審計、投資、並購、上市等等,然後收取傭金。如花旗、摩根大通等。
2、非信貸業務銀行。通過如資金管理、證券服務、基金託管等,也是收取傭金為主要。著名的代表有瑞銀集團、紐約銀行等。
3、投資銀行。他們專注於某個或者某幾個行業,選定一些項目,追求高的投資匯報率。有專業的經營團隊(財務、投資、品牌、市場營銷、生產運作、人力資源、法律等等)。
我國的金融業非常落後,銀行的盈利模式單一,利潤基本上都來自於傳統存貸業務的利差,且對存貸利差的依賴很大。
5. 銀行靠什麼盈利為目的銀行主要靠什麼來賺錢
簡單單的說就是銀行把儲蓄的錢,去放貸款,賺錢利息差!
6. 金融機構是怎樣一個機構,他們是怎麼賺錢的
金融機構是指從事金融服務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其盈利的模內式都是通過為客戶提供金容融服務來收取服務及相應的費用的;
金融機構,是指專門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中介組織。我國的金融機構,按地位和功能可分為四大類:
貨幣當局,又稱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
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又分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合作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
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合作社及農村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中心,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公司,財務公司,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
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包括外資、僑資、中外合資的銀行、財務公司、保險機構等在我國境內設立的業務分支機構及駐華代表處。
7. 銀行靠什麼掙錢啊
金融是經濟的核心,銀行、保險、證券共同構成我國的主要金融體系。
銀行掙錢專(利潤或效屬益)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一是存貸款利差(一般要達到60%以上),比如10000元的存款,按目前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算,存夠整一年到期利息是414元,還要減去5%的利息所得稅,就是393.3元,而同期貸款則一般不會少於1000元,有的貸款利息甚至超過2000元(各行利率有所不同)。二是服務收入,銀行一般提供各類代理業務,比如代銷基金,代發售國庫券等),這項收入在銀行的總收入中目前比例一般都不會超過40%,但增長很快,國外有的銀行高達80%以上。三是投資收入,銀行一般都進行短期投資,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另外還有其它收入,但這些比例一般都不高!不知滿意否?
8. 金融的是靠什麼賺錢希望多舉例。
做一個簡單的補充,一家之言,希望業內人士可以互相探討。
從收入來源的角度,銀行的收入主要在於利差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利差收入不只存貸利差一項,以下會細說。中間業務收入的概念比較寬泛,至今沒有統一的標准。
1、利差收入。先從支出說起,銀行的利息支出方為客戶存款利息和市場化資金利息支出,一般存款付息率在2%左右(各大行年報都有數據),市場化資金利息支出期限不同差異較大,一般都以同期限SHIBOR利率上浮加點。
利息收入方主要為存放央行利息收入、債券利息收入、市場化資金利息收入和貸款收入。存放央行主要為法定準備金和一般准備金,利率為1.62%,所以存放央行的資金其實為虧本經營,但限於18%左右的准備金政策要求以及日常保支付需求,銀行必須要有足夠資金存放在央行;受制於存貸比限制和資金充足率的管制銀行的大量資金都配置在國債和金融債里,國債和金融債的利率雖然只有3% 到4.5%不等,但出於較低的風險資產佔用和同業間的關系維護,一般大家都會給個面子購買;市場化資金利息收入就是同業存放、同業代付、買入返售等業務的利息收入,要是具體展開都很有門道,但很多同業業務的開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繞開存貸比的限制以及將表內業務表外化,所以監管機構一直比較關注各大銀行此類業務的規模;貸款利息收入確實是國內銀行業的主要的收入來源,但貸款規模根據銀行的性質不同一般有65%和75%之間的存貸比比率限制,貸款利率上一般為央行基準利率上下浮,上市銀行貸款利息一般為6.4%到7.5%之間。
根據上述描述我們可以簡單做個模型,假如一個銀行存款為100元,其中會有18元存放央行,70元左右發放貸款,剩下的12元買債券,同時假設存款付息率為2%,貸款利率6.5%,債券收益率3.8%,可以得出銀行的利潤為2.3元。如果把元的單位改成萬億元,銀行的利潤就成為2.3萬億了,所以在利差管制的前提下,近年銀行利潤的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貨幣供應量的擴張。
2、中間業務收入沒有統一的概念,一般不產生利差收入的業務收入都統稱為中間業務收入。銀行在金融行業的地位之所以難以取代就是因為銀行最基本的職能-支付結算及代理記賬業務。由此衍生出龐大的客戶群體,只要有客戶基礎,你就可以雁過拔毛處處「收費」。一般上市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在總收入佔比為15%到25%之間吧,普遍認為中間業務收入佔比越高銀行的業務發展模式越好。
以上只是從收入來源的表面分析,若是深入銀行結構內部,會發現銀行之所以賺錢還是因為「拿別人的錢賺錢」。銀行的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其實與別的行業相比並不佔優,但銀行除了自有資本金外,主要還是通過吸收低成本的客戶資金然後高收益的運用來賺取收入的。假設真是放開銀行金融牌照,民間資本要是完全用自有資金運作銀行其實相對於別的凈資本收益率較高的行業並不賺錢。所以我們現在觀察銀行業是否會開放與其觀察是否允許民資設立和注資銀行,不如觀察政策上對於民資設立的銀行能夠允許在凈資本的基礎上發行多大量級的債券。
9. 銀行是靠什麼賺錢的
銀行的盈利渠道分別是貸款、銀行類保險、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金融機具的銷售、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對沖業務、票據業務等。
它是銀行業務經營的財務成果,是銀行本身經濟效益的綜合性指標,也是國家積累的主要來源之一。各項收入包括營業收入、金融機構往來收入、營業外收入;各項支出包括營業支出、金融機構往來支出、企業管理費用、業務費支出等
中國的大部分銀行的盈利比例為:
貸款30%,銀行類保險10%、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10%、金融機具的銷售5%、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30%、對沖業務5%、票據業務10%等。
國外銀行的盈利比例為:
貸款15%,銀行類保險15%、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15%、金融機具的銷售10%、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35%、對沖業務5%、票據業務5%等。
(9)與銀行合作的金融公司靠什麼掙錢擴展閱讀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指資本家投資經營銀行業而獲得的利潤。其來源是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剩餘價值。
資本家投資經營銀行業,主要是從事貨幣資本的借貸,充當信用的中介人,並從事有關貨幣收付、結算、保管等業務。其目的是為了獲得利潤。
銀行資本家把貨幣資本貸放給職能資本家。職能資本家利用貸款經營生產或商業獲得平均利潤以後,按照一定的利息率把平均利潤分割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作為企業主收入,一部分作為利息支付給銀行資本家。由於銀行資本家貸出的貨幣資本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以存款形式吸收的職能資本中暫時閑置的貨幣資本,以及社會各階層的儲蓄,銀行資本家也須對這些存款支付一定的利息。
在一般情況下,存款利息率低於放款利息率。其差額便成為銀行利潤的重要部分。具體說來,銀行的全部利潤由下列各項構成:
①銀行用自有資本放款與投資所得的利息和股息;
②銀行用借入資本放款所得的利息與這些存款利息之間的差額;
③銀行用借入資本投資所得的股息與這些存款利息之間的差額;
④銀行買賣有價證券和外匯所得的利潤;
⑤銀行經營匯兌、信用證等中間業務所得的手續費。從銀行總利潤中,扣除銀行經營業務方面的支出,如職工工資、房屋修繕費、文具費、郵電費等等之後,便是銀行的純利潤。
銀行利潤的源泉同產業利潤、商業利潤一樣,也來自僱傭勞動者所創造的剩餘價值,是剩餘價值一部分的轉化形式。它體現著資本對僱傭勞動的剝削關系。
10. 金融業靠什麼賺錢
這個抄問題我也想知道,這里有一襲個我自己的理解的模型。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哈。
金融業約等於一個集資產業,就是將老百姓的多的錢全部收上來存好。借給投資商··(在這其中獲利)說白點就是貸款。 投資商加大生產,一般面刺激消費。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投資商賺來的錢還銀行(部分),人們更努力的工作。因為人人都想用更好的產品。投資商看見消費潛力。加大投資···
總結一下:金融業做的事情就是當以中介將你多的錢借給投資商。投資商用你的錢做產品賣你東西。你為投資商工作為買他們的產品。(我是大概說一下。基本模型我是這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