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需要開通新三板交易許可權後才可以交易。
自然人投資者開通新三板交易許可權的要求如下:
1、一類投資者(可交易基礎層、創新層及精選層股票):
(1)申請許可權開通前10個交易日,本人名下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200萬元以上(不含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且前30個交易日中有5個交易日(含)以上日終資產不低於200萬。
(2)具有《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投資經歷、工作經歷或任職經歷。
2、二類投資者(可交易創新層及精選層股票):
(1)申請許可權開通前10個交易日,本人名下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150萬元以上(不含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且前30個交易日中有5個交易日(含)以上日終資產不低於150萬。
(2)具有《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投資經歷、工作經歷或任職經歷。
3、三類投資者(僅可交易精選層股票):
(1)申請許可權開通前10個交易日,本人名下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100萬元以上(不含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且前30個交易日中有5個交易日(含)以上日終資產不低於100萬。
(2)具有《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投資經歷、工作經歷或任職經歷。
註:自然人投資者投資/工作/任職經歷要求為(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具有2年以上證券、基金、期貨投資經歷;
(2)具有2年以上金融產品設計、投資、風險管理及相關工作經歷;
(3)具有《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以及經行業協會備案或者登記的證券公司子公司、期貨公司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經歷。(屬於《證券法》規定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不得申請參與掛牌公司股票 發行與交易)
2019年12月27日之前已開通新三板合格投資者許可權的投資者,無需做任何操作,默認具備「一類投資者」許可權。
B. 理財產品凈值是什麼意思,理財產品凈值是什麼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回展示,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答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C. 基金有哪幾種類型,基金分哪幾種類型
一、按投資標的分
1、 股票型基金:投資標的主要為上市公司股票。股票型基金依投資標的產業,又可分為各種產業型基金。
2、 債券型基金:投資標的為債券或主要為債券。
3、 平衡型基金(Balance Fund):分散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的的共同基金。風險相對較低,績效也相對穩定。面臨市況劇烈波動,宜增持此類標的。
4、 配置型基金: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顯著改變資產配置比例。
5、 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投資標的為流動性極佳的貨幣市場商品,如365天內的存款、國債、回購等。
6、 對沖基金(Hedge Fund):
7、 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
8、 組合型基金(FOF):常言道此為基金中的基金,持有標的必須為基金,可以是股票型基金或是債券型基金,讓基金團隊去操作。
二、按交易機制劃分
1、 封閉式基金(Close-end):封閉式基金的基金單位總數是確定的,一旦發行完成,就不能再接受新的投資申購,投資者也不得要求贖回投資。
但是,投資者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買賣封閉式基金,其價格完全由買賣雙方決定,可能與基金凈值(即每一單位基金的實際價值)相差很大。投資者在證券交易所買賣封閉式基金,只需要向證券經紀商支付傭金,不需要向基金經理支付費用。
2、 開放式基金(Open-end):開放式基金可以在證券市場每個交易日收盤之後,根據投資者的需要發行新的基金單位(對於投資者來說,這種行為叫做申購),也可以根據投資者的請求,把自己管理的資金交還給投資者(對於投資者來說,這種行為叫做贖回)。
由於申購和贖回的發生,開放式基金的資產總額是不穩定的,基金經理必須隨時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新的申購或贖回的影響。為了減少這種影響,開放式基金一般規定投資者在申購和贖回的時候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某些基金為了招徠投資者,特地取消了這一費用,這種基金又被稱為不收費基金。
3、 ETF: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但申購、贖回必須採用組合證券的形式。
4、 LOF:既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也可以申購、贖回。
三、按募集方式分
1、 公開募集基金(公募):
2、 私人股權投資(私募)
四、按投資標的股票規模分
1、 大盤基金:投資於大盤股的基金。
2、 中盤基金:投資於中盤股的基金。
3、 小盤基金:投資於小盤股的基金。
五、依屬性
1、 積極成長型基金
2、 成長型基金
3、 成長與收益型基金
4、 收益型基金
5、 平衡型基金
六、其他
1、 保本基金:基金公司在基金合同中保證投資者本金安全的基金,一般都會有一定前提條件,如投資人需持有一定的期限。
2、 生命周期基金:根據基金目標持有人的年齡不斷調整投資組合的一種證券投資基金。
(3)公募基金流動性新規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的安排基金品種的比例。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基金,購買偏股型基金要設置投資上限。
2、 要注意別買錯「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偽劣產品「渾水摸魚」,要注意鑒別。
3、 要注意對自己的賬戶進行後期養護。基金雖然省心,但也不可扔著不管。經常關注基金網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時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4、 要注意買基金別太在乎基金凈值。其實基金的收益高低只與凈值增長率有關。只要基金凈值增長率保持領先,其收益就自然會高。
5、 要注意不要「喜新厭舊」,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雖有價格優惠等先天優勢,但老基金有長期運作的經驗和較為合理的倉位,更值得關注與投資。
6、 要注意不要片面追買分紅基金。基金分紅是對投資者前期收益的返還,盡量把分紅方式改成「紅利再投」更為合理。
7、 要注意不以短期漲跌論英雄。以短期漲跌判斷基金優劣顯然不科學,對基金還是要多方面綜合評估長期考察。
8、 要注意靈活選擇穩定省心的定投和實惠簡便的紅利轉投等投資策略。
D. 公募基金流動性差因為買太多權重股嗎
首先,公募基金是被要求必須有50%以上的倉位的,所以註定了,他沒法空倉回或者輕倉。會配置一些大盤答股或者權重股和符合價值投資邏輯的穩健性股票來規避部分風險。公募基金流動性也不差呀,每天都可以執行買賣交易。可以追問。
E. 理財產品和基金的區別
基金和理財有什抄么區別?
1、 投資襲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種理財方式,投資市場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F. 公募和私募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公募和私募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募集方式
公募,是通過公開發售來募集資金的;
私募,是通過非公開發售來募集資金的。法律嚴格規定,私募是不能公開宣傳來募集資金的,像我們經常在外看到那些滿大街張貼的宣傳產品的海報,都是違規的行為。
2、募集對象及門檻
公募,募集對象為廣大社會公眾,無人數限制,也無投資門檻。
私募,募集對象為少數的合格投資者,擁有300萬金融資產證明或最近三年50萬以上收入證明,而且每隻基金都有人數上限,個人投資門檻在100萬以上的。
3、產品規模
公募,產品規模通常為幾億元,甚至百億級的,規模是較大的。
私募,相對公募來說就小的多,一般為幾千萬,或十幾億,但操作就更為靈活。
4、信息披露
公募,關於投資的標的,投資組合,產品凈值等都要求進行嚴格的披露。
私募,對以上這些無明確的要求,只對購買該產品的投資者進行適當的凈值披露,保密性就比較強。
5、投資限制
公募,無論是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都有較為嚴格的限制;
私募,投資方面相對來說就比較的靈活,可空倉也可滿倉,且可參與股票、股指期貨、商品期貨等多種金融品種的投資。
6、追求目標
公募,主要是靠收取「管理費」維持運作,旱澇保收。規模夠大,基金經理就很難賺錢,和投資者的利益不完全一致。
私募,基金經理主要是靠「業績提成」生存,與投資者共進退。投資者吃上飯了,管理人才能有粥喝。
(6)公募基金流動性新規定擴展閱讀:
一、概念
1、公募基金是受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在法律的嚴格監管下,有著信息披露,利潤分配,運行限制等行業規范。
2、私募基金私募是相對於公募而言,是就證券發行方法之差異,以是否向社會不特定公眾發行或公開發行證券的區別,界定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
二、基金的分類知識
1、基金按是否面向一般大眾募集資金分為公募與私募,按主投資標的又可分為證券投資基金(標的為股票),期貨投資基金(標的為期貨合約)、貨幣投資基金(標的為外匯)、黃金投資基金(標的為黃金)、FOF
2、私募fund of fund(基金投資基金,標的為PE與VC基金),REIT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產投資基金,標的為房地產),TOT trust of trust(信託投資基金,標的為信託產品),對沖基金(又叫套利基金,標的為套利空間),以上這么多基金形態,很多都是西方國家有,在中國只有此類概念而並無實體(私募由於不受政策限制,投資標的靈活,所以私募是有的)。
中國所謂的基金准確應該叫證券投資基金,例如大成、華夏、嘉實、交銀施羅德等,這些公募基金受證監會嚴格監管,投資方向與投資比例有嚴格限制,它們大多管理數百億以上資金。
3、私募在中國是受嚴格限制的,因為私募很容易成為「非法集資」,兩者的區別就是:是否面向一般大眾集資,資金所有權是否發生轉移,如果募集人數超過50人,並轉移至個人賬戶,則定為非法集資,非法集資是極嚴重經濟犯罪,可判死刑,如浙江吳英、德隆唐萬新、美國麥道夫。
4、中國的私募按投資標的分主要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經陽光化後又叫做陽光私募(投資於股票,如赤子之心、武當資產、中鑫私募聯盟、星石等資產管理公司)
私募房地產投資基金(如星浩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即PE,投資於非上市公司股權,以IPO為目的,如鼎輝,弘毅、KKR、高盛、凱雷、漢紅)、私募風險投資基金(即VC,風險大,如聯想投資、軟銀、IDG)
公募基金如大成、嘉實、華夏等基金公司是證券投資基金,只能投資股票或債券,不能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不能投資房地產,不能投資有風險企業,而私募基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