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林廣茂做棉花期貨為什麼賺了220倍當時棉花價格不也就漲了1倍左右嗎
這次交易他承擔了很大的風險,這大概是這次交易的不好之處;
起始資專金是600萬,屬價格從16600上漲到32000,最大持倉30000手;他不斷利用浮盈加倉;才能賺220倍;當時棉花行情十分的配合,只要稍微回調大一點,這次交易的結局很可能改寫;
我們知道30000手棉花即使在最低價格16600買進,保證金也需要16600*5*30000*0.05大概為1億3000萬(起始本金只有600萬);所以他肯定利用浮盈不斷進行逆金字塔加倉,所以十分危險行情稍不配合可能會賺的很少;他說他本性好賭可見一斑;而且他也承認這次交易他一度浮虧百分之六十;我們回頭看其實這種基本沒有回調的上升行情都能浮虧這么多,也說明他的交易方法風險很大;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成功了;也不能否定我們在不知道結果之前這筆交易成功的概率;事情沒有發生不代表它發生的概率為0
Ⅱ 期貨杠桿五倍是什麼意識。做一手比如500元百分之二十。是100這個意識嗎還是說一百元翻倍到伍佰元
就是跌1個點你就要虧5個點,漲一個點你就要賺5個點,你的100元當500元用,你虧20個點就爆倉了,錢就虧完了
Ⅲ 比特幣 期貨20倍 跌多少虧完
我是行抄情分析師,我告訴你沒有這襲個說法,虧完一般是滿倉買賣,有多少錢就買多少,正常人不會這樣搞,舉個例,假如期貨你投了100塊,你用100全買那麼虧完是絕對的,但如果你買10塊的跌,結果漲了虧了20塊,漲幅不想過100塊只要你的單子不出掉再等它跌回來是不會虧的!另外你買的跌多少賺多少……這不是股票,股票只有漲才能賺,
Ⅳ 期貨是不是本身就帶杠杠的,最低是十倍,最高是20倍,最低十倍不能再搞低了嗎
期貨是5-10倍杠桿,根據商品的自身價格,現貨是5倍杠桿,最大的是黃金400倍杠桿。杠桿最低的就是5倍。
Ⅳ 期貨有20倍的杠桿嗎
交易所收經紀4% ,5%不等的保證金 杠桿:20到25倍
經紀公司收客戶8%,10%不等的保證金 杠桿:10倍不等
Ⅵ 在同花順上做原油期貨,一手保證金45126元,是不是就是加了20倍杠桿到90萬
杠桿多少來倍要看該品自種的交易保證金比例,5%的比例就是20倍的杠桿,10%則是10倍的杠桿。
例如:以2800元/噸的價格買進某小麥合約10手,一手為10噸,保證金比例為10%。則該筆交易的保證金為2800×10×10×10%=28000元,若沒有保證金制度,完成這筆交易則需要2800×10×10=280000元,所以就是10倍的杠桿。
萬一開戶
Ⅶ 期貨桿桿風險問題,10倍和20倍。
做日內交易,杠桿可以高點
4張10倍的沒什麼問題,資金利用率高
如果是做中線甚至長線
就別太過於追求高杠桿
另外你這是什麼期貨,沒有聽說過2張杠20倍的說法
是不是正規盤
Ⅷ 通貨膨脹了這么多年,為什麼從94到現在近20年,期貨商品價格指數只漲了2倍不到呢
統計口徑不一致。通脹一般是說CPI指數,比如在經濟學上超過6%就是通脹,而這個CPI統計的內商品一般是最容終消費品,例如饅頭、自行車等等。而期貨商品價格指數,統計的是初級原材料或大宗商品,就是小麥或者鋼鐵價格。一般來說,原材料價格上漲一點,通過幾個工序和流通渠道成為最終消費品到消費者手上,會成倍漲價。
總體來說,通脹是經濟學定義或者民生感覺,甚至是新聞媒體用語,反應了現象,但不太精確反應價格上漲幅度及速度。而期貨商品價格指數,則是精確反應了價格變動的時間和幅度,兩者不一致是可以理解的
Ⅸ 金融產品最多是多少倍的杠桿,是哪種產品,是期貨嗎,能達到20倍杠桿嗎
國內 期貨正規的7-15倍杠桿
外匯100~200倍不過不正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