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首要原則是什麼?是要看清股市趨勢,得到上市公司內幕消息?是要多看新聞,抓住熱點概念?還是要抓住買賣的時機?膽子夠大?果斷出擊?一般人會覺得以上都是投資的重要原則。只要做對一條就可以賺錢。股神巴菲特,給了我們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股市最重要的原則有兩條,第一條,不要虧錢。第二條,有疑問的時候,牢記第一條。
這句話的確有點不合情理,投資有風險,股市需謹慎。政府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如果不冒風險,是不可能有好的收益的。就是巴菲特自己,那也不是百分百成功,他買過可口可樂,大賺特賺,但也買過康菲石油,大虧特虧。據我們知常容統計,巴菲特不成功的投資項目,至少佔項目總數的15%以上。如果不要虧錢作為首要原則,巴菲特就不應該投資股市,也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唯一靠投資股票成為世界第二首富的投資人。」
思想家的話,是不好理解。股市本身簡單但不容易,一兩句話實在記不清楚。但「不要虧錢」作為股市第一原則,知常容用了20年才漸漸明白其中的真意。對所有的投資者,這句話都應該時刻牢記。
「不要虧錢」,我們在股市上,要採取更注重防守的投資策略。股市機會永遠都有,牛市每七八年總會再來一次,但本錢不是永遠都有,虧50%以後,必須賺100%才能回本。所以虧錢永遠比賺錢容易。每年賺10%,本金七年就可以翻番。所以股市不在乎每次賺的多,而在於賺的穩,賺的持久。所謂世界第八大奇跡,就是復利。持續盈利,效果嚇人。
不要虧錢,在中國股市更加重要。因為中國股市更加不規范,中國股市壞人更多。看看過去20多年中國股市,太多騙子,太多黑心莊家。不過也正常,所有國家在發展初級階段都經過這種現象。現在證監會領導層,規范股市的決心非常大,事實上中國過去幾年,爆炒績差股,爆炒小盤股非常盛行。一個公司,如果爆出業績當年大幅虧損,反而股價會大漲,因為這代表公司很快就要重組了。2016以及前兩年,最好的投資策略是購買市場最爛(市值最低)的二十隻股票。持續堅持,三年復合收益可以超過100%。聽著荒唐,但這是切實的事實。可惜,不正常的現象是不可能永遠持續的,畢竟把公司做爛遠遠比把公司做好容易的多,大家爭著把公司做爛來賺大錢,每個上市公司都價值連城,這不可能持續的。最近的新都退,st欣泰被證監會強烈打壓,勒令快速退市,也許就是一個苗頭。
不要虧錢,提醒我們在購買股票的時候,要認真選擇上市公司。美國著名投資家彼得林奇舉過一個例子,我們買衛生紙的時候,還會看看雜志,聽聽別人評價,自己試用,比較比較。所花的精力遠遠超過我們買股票。買五美金的衛生紙,比買五萬美金的股票還要花更多時間精力。買股票只需要一個謠言,一個最近大幅上升的股價,甚至新聞聯播一個主席視察,就可以幾萬,幾十萬投下去,這個時候,』不要虧錢」,這四個字應該無時無刻浮現在投資人的腦海,寧可放過三千,不可做錯一個。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花在股票選擇上,就不能輕率買股票。有句俗話:「力不到不為財」。快速賺錢往往是賭場給出的有毒誘餌,快速虧錢比快速賺錢容易一萬倍。人生不是只有股市一個賺錢途徑,股市也有無數機會,只要你不要虧錢,保持穩定收益,股市會給你滿意的收益的。
不要虧錢,讓我們在股市上注重自己的風險管理,買股票,首先不要計算能賺多少,而是要計算最多能虧多少。的確股市七八年就有一次牛市,但具體到單獨的公司,可絕對不是七八年就有一個牛市,比如新都退,下一個牛市來臨的時候,他已經不在了。具體到單獨的公司,它的股價永遠是跟隨他的價值的。過去十年,漲幅最大的股票,都是基本面有大幅增長的股票。明白到不要虧錢的重要,我們必須買下次牛市來臨的時候,必須還在股市上,最好還有較好的增長。其次在漫漫熊市,唯一能安慰你的就是公司豐厚的分紅,招商銀行五年不漲,可每年都有5%,6%的股息,這樣可以大大減輕熊市的心理壓力,不要虧錢,對股民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不要虧錢,還時刻提醒我們,要給股票估值,再好的公司,也有一個估值。再好的公司,股價也不是永遠上升,牢記歷史,堅持謹慎估值。樹不會長到天上,漲的越高,跌的越慘。
不要虧錢,也有助於認清我們自己,人的頭腦有很嚴重的缺陷,比如過度自信,我們公眾號同期文章有介紹。比如損失厭惡:「好股票賺一點點就跑,壞股票套牢,反而堅決不賣。」但是研究也表明,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缺點,多些理性思維,小心謹慎,我們就可以把我們的行動模式由動物模式:「快速的,不加思考的,憑著直覺做決定。」轉為「理性模式」:「綜合思考得失,科學計算得失。」這就是諾貝爾得獎者卡尼曼的所謂「快與慢」的模式轉換。認清自我,是戰勝市場,戰勝他人的必要條件。
牢記不要虧錢,讓我們正確面對股市,面對誘惑,面對人生。
㈡ 投資股票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劣勢: 只能買漲不能買跌。 交易時間短,一天只有四個小時。 T+1交易模式,隔日才能賣專出。 杠桿比例小,屬1:1交易。 信息不真實,受大戶操控影響嚴重。 風險很高,如被高價套牢資金佔用時間長,政策市場風險高,不易於防範。 中國股市都是由政府操控的,你只能跟著莊家吃一點小錢。
㈢ 股票的投資收益佔比是什麼對看盤有什麼作用嗎
肯定有用哈 可以看的虧損盈餘狀態
㈣ 股票的投資收益包括哪些
投資股票的獲利來源有二: 一是公司分配盈餘時股東所得的股利,一是股票買賣間的價差。回
一、股利
當你答所投資的公司賺錢時,會按照你持有的股份占所有股份的比例,分配利潤給你,此時你所獲得的利潤,就是股利。須注意的是,當公司不賺錢的時候,股東就可能完全領不到股利了。股利可分成兩種,一為股票股利;一為現金股利。
二、股票價差
當市場上對某支股票的需求量大於供給量時,該股票的價格就會上漲。所以,若投資人能低買高賣,就能賺取當中的差價。
這些在以後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領悟,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對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㈤ 公司股票數量和公司權益百分比那個更重要對於投資者來說
公司股抄票數量和公司權益百分比那個襲更重要?對於投股價突然大幅下跌會導致你失眠嗎?由於股票投資組合收益平衡虧損,因此在適當的資產配置參數范圍內購買的股票的損失不應該打擾你。近看,像針,像珠子,像牛毛;遠看,像細
㈥ 股票投資該佔多大比重
您好,關於股票投資的比重要根據您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承受能力強,則可以適當增加股票投資的比例,您可以找證券公司進行相關的風險測試,希望可以幫到您
基金持倉分析就是根據公布的持倉情況來分析基金的資產配置情況,後面的百分比是其占總資產的比例,需要注意,基金公布的持倉是上個季度的,不是實時的。
正因為以上幾個方面的區別,決定了基金和證券機構在操作方式上有很大不同。除了長線品種外,證券機構可以利用分支機構帳戶進行操縱股票,短期持股;而基金則因為資金量大,為進退方便,一般只持有大中盤股票。
(7)投資股市的錢佔比擴展閱讀:
選取指標:
1.選擇凈利潤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的公司。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每年主營業務增長25%,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漲幅。如果其他業務仍能保持快速發展,這說明公司未來發展速度很好。
2.業績開始出現反轉的個股也是精選個股常用的方法。例如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伊利利潤下降,被大幅度拋售,但這恰恰是底部區域。但是與此相類似的雙匯是否能重新起來,還需要繼續觀察。
3.還要看看市盈率,估值。與同行業、同類股票相比,找那些估值低的公司。
4.介入也要把握好時機。據長期觀察下來,每到3月份到4月份,是一些基金重倉股爆發的時刻。因為基金4季度報剛公布的時候,基金重倉股大都被暴露,沒有機構願意此刻拉升股票,因此,在一段時間後,當市場的目光轉向其他熱點時,這些公司可能會被拉升。
㈧ 總資產中,股票投資佔比多少才合理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理財習慣,都是把所有錢存在余額寶里,資產以萬份收益一塊多的速度緩慢增長。
其實在兩分鍾金融看來,這種投資理財觀念太保守了!就像已逝的謝百三教授曾經講過的,炒股可能會虧損,但不炒股可能窮一輩子。
當然,這里不是鼓勵大家炒股,畢竟兩分鍾金融自己都被套著!只是想說,在家庭總資產中,適當配置一些股票等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是有必要的。
至於具體配置的合理比例,也是今天要科普的一個實用定律——80定律。它是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占家庭總資產的合理比重,不高於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你今年30歲,股票可占總資產的50%,這個風險也是這個年紀能承受的,而到了50歲,則要降到30%。
當然,在實際運用80定律的時候,要活學活用,避免四個誤區。
1、總資產中,如果房產佔了比較高的比例,那麼80定律就未必適合你;
2、不能把定律當真理,死板按照(80減去年齡)進行投資;
3、不顧家庭實際情況,明明可以多投資一些在股市,卻放不開;
4、不要忽視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明明偏好低風險,卻硬著投資要投資股市。
而在兩分鍾金融看來,80定律真正傳達的是年齡與風險投資的關系,年輕時比較激進,要能承受較高風險,而隨著年齡增大,則轉向對本金保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