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國家科技投資

國家科技投資

發布時間:2021-01-22 20:52:26

『壹』 國家重大項目有哪些

國家重大項目主要指:

1、國家重大專項;

2、國家科技計劃中的重大項目;

3、中央財政資助的重大工程項目和產業化項目;

4、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項目。

所謂重大項目建設所包含的面很廣,基本上所有涉及投資、開發、建設等事業形式都可以說是項目建設。項目建設可分為地方重大主體建設和生活配套,這是一項事關城鎮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通常重大工程分國家級重大工程、地方重大工程。

(1)國家科技投資擴展閱讀:

國家級重大工程指一般列入國家重點投資計劃而且投資額巨大,建設周期特別長,由中央政府全部投資或者參與投資的工程,屬於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如三峽工程。

有些雖然未列入國家重點投資計劃,投資額不算巨大,但影響很大的工程項目,也是屬於國家重大建設工程項目,如國家大劇院工程。

也有些工程,雖然屬於地方政府投資,但投資巨大、影響廣泛的工程項目,如亞運工程建設,主要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資的工程,其投資計劃是經過國家批准,也屬於國家重大建設工程項目。

地方重大工程:指地方建設的工程,居住建築、公共建築(行政辦公建築、文教建築、托教建築、科研建築、醫療建築 、商業建築、觀覽建築、體育建築、 旅館建築 、交通建築、通信廣播建築、園林建築 、紀念性建築)、工業建築、以及易爆易爆場所。

『貳』 國家科技項目中的課題經費等於項目總經費嗎

首先來要區別「經費」與「投資」,源「項目總經費」與「項目總投資」。
經費一般出現在科技部門的科技項目里,投資一般出現在工信或發改部門的工業生產類項目里。
科技、工信、發改包括農業部門的資金都屬於國家財政用於扶持企業發展的無償補助資金,只是用途有所區別。科技部門資金主要用於研究項目,補助額度也就是項目課題的經費。發改、工信部門資金主要用於生產再擴大與技術升級,補助資金一般是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的10%。
總結來說,國家科技項目中的課題經費等於項目的總經費(也即國家補助的資金),但不等於項目的總投資。項目總投資包括了企業自籌資金和國家補助資金。

『叄』 知識請教,國家投資的先進科技項目很多金額巨大,不知建造一膄航空母艦要多少人

這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哪一家都或者說哪幾家單位才能完成的,涉及的人數之多是能很難想像的太多太多了,起碼得成千上萬家企業單位,你可以算一下有多少人呢?

『肆』 中國科技投資是核心期刊嗎

刊名: 中國科技投資
China Venture Capital
主辦: 中國信息協會
周期: 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版;
開本: 大16開
ISSN: 1673-5811
CN: 11-5441/N
郵發代號: 82-979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中權國科技投資
曾用刊名:中國創業投資與高科技
創刊時間:2002
是普刊
了解期刊的話你可以去:中國論文及第網 上面看看一些相關的知識!

『伍』 國家發改委中國科技投資理事會是個什麼組織

估計是個騙人的吧,沒聽說過

『陸』 全球各國家投入的研發,哪些國家投入較多

如果光是說投入研發的金額和成本的話,那肯定是中國投入得比較多,因為中國需要研發的東西很多,研究領域也比較廣,自然投入大。

『柒』 國內外科技投入機制比較與評價

(一)國外發達國家的科技投入機制給我們的啟示

通過對國外發達國家的科技投入機制進行研究,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值得借鑒的經驗:

圖2-7 各國R&D按研究類型分布情況

1.投資主體多元化

政府投入是科技投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政府科技投入佔GDP的1%成為主要發達國家的投入目標。2003年,美國聯邦政府科技投入創歷史最高紀錄,達1120.47億美元,增幅達8.6%,占政府總預算的5.2%,相當於2003 財政年度GDP的1%(楊梅,2008)。日本於2001年提出第二個科技基本計劃:保證政府科技投入佔GDP的1%,爭取5年時間研發總投入達到24萬億日元(陳少暉,2010)。

企業逐漸成為科技投入的投資主體。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等國家的企業投資高於政府投資10個百分點以上(楊梅,2008),企業為了提高核心競爭能力,不斷增強科技投入力度,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高投入與高回報的良性循環機制有效刺激了企業科技投入的積極性(祝健,柴宇平,2006)。

由於科技的研究與開發風險性較高,一般銀行對於提供貸款方面限制很多。為此,很多國家都採取了提供政府信貸、信貸擔保,建立專門的科技信貸銀行,發行高新技術債券等金融措施籌集資金(楊梅,2008)。另外,風險投資以其獨特的運行方式和規避風險的有效性應運而生,為社會資金進入高科技產業架起了一座橋梁,推動高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目前在美國共有約1000家風險投資公司,它們的資金主要投向高科技企業(祝健,柴宇平,2006)。

此外,大學的科技投入、海外投資、個人投資等也都是科技投入的廣泛來源。

2.投資方向戰略化

科技投入要根據國家的發展戰略進行合理規劃。美國科技投入的目標是,強調全面領先,保持在所有科學知識前沿的領先地位;德國強調發展尖端技術,確定了4個投入目標,即原始創新的目標、全國均衡發展的目標、高技術領先的目標、技術尖端的目標;日本和韓國強調發展產業共性技術;印度與巴西則強調局部領先,資金主要流向工業領域。

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個階段中,基礎研究階段由於較高的風險性以及外部性,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支持。此外,基礎研究的特殊性還需要科技投入的長期性以及集中性,這樣才能較好地保證項目順利進行,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即使像日本、韓國這樣以技術應用和技術引進為發端的國家,也開始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要性,並把自主創新作為爭奪未來產業高地的重要武器(陳少暉,2010)。

在研究領域方面,科技投入也應該依據國家戰略而有不同側重。2001年日本政府科技投入預算中,生命科學投入增長16.7%,環境科學投入增長18.7%;美國先後把新型材料、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列為戰略技術,其超強、超前的投入對美國科技的全面領先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印度根據自身特點確定以軟體技術為戰略技術、軟體產業為戰略產業,對發展本國經濟起到了龍頭作用(楊梅,2008);從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政府科技投入分布上看,在非國防領域,其資助重點是醫療保健和環保,這兩個領域的研發投入占政府研發投入的比例逐年上升(陳少暉,2010)。

3.注重成果轉化

近年來,發達國家不僅十分重視科技投入,推動科學技術進步與發展,而且也十分重視科技發展與經濟發展二者的聯系,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有利於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從而更進一步促進科技進步,實現良性循環(廖添土,2007)。

4.立法保障

發達國家注重通過立法保障科技投入。美國《小企業投資法》幫助小企業獲得補充的股東資本和長期貸款資金,《小企業創新發展法》、《加強小企業研究與發展法》、《聯邦技術轉讓法》等立法,都激勵著中小企業R&D的投入(李松濤等,2000)。英國政府實施「對創新方式的資助計劃」,通過《企業擴展計劃法》等立法,對科技研發在稅收上給以優惠。法國於1983年制定的《技術開發投資稅收優惠制度》明確規定:凡R&D投資比上年增加的企業,可免繳投資額25%的企業所得稅;1985年通過的《特種投資貸款法令》,要求政府以低息貸款支持中小企業的科技研發。義大利《扶植中小企業創新與發展法》明確規定:凡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創新投資,均可享受優惠(杜偉等,2004)。

5.政策支持

政府採取財稅、金融、政府采購等政策,對科技資源進行合理優化配置。比如,對風險投資、研究開發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高新技術產業少征稅等。此外,美國等國家規定了研究開發所用的儀器設備和科研用房等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以免徵房地產等稅。韓國稅法還鼓勵科技成果轉讓,轉讓或租賃專利、技術或新工藝所得收入可減免所得稅(楊梅,2008)。有的國家為鼓勵企業從事技術研發和使用國產技術,還開征了技術開發專項稅。如1986年,印度政府對企業界引進國外技術徵收占引進費用5%的稅,並用這項稅收建立創業投資基金,促進和加速國產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陳少暉,2010)。

(二)我國科技投入機制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我國科技投入情況進行分析,與國外發達國家進行對比,可以發現我國科技投入機制仍存在以下問題:

1.缺乏明確的戰略

雖然我國確定了「科教興國」戰略,但並沒有清晰的科技投入戰略,對於不同科技投入主體、不同科技投入客體、研究類型等方面的比例也並未有明確的范圍,重大科技項目投入在國家發展規劃中也沒有較為確定的渠道(賈康,2006)。

2.科技投入強度弱

近年來我國R&D投入總量不斷增長,但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2005年我國R&D經費投入總量僅為美國的9.57%(廖添土,2008)。R&D/GDP值象徵一國在經濟發展中的科技投入強度,是進行科技投入強度國際比較時普遍採用的指標。經濟發達國家投入強度均在2%~3%(程文欣,劉敏,2007),2005年我國R&D強度為1.34%,而瑞典的R&D強度達到4.25%,是我國的3倍多(廖添土,2008)。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R&D強度仍處於較低位置。

3.多元化投入機制不完善

發達國家R&D經費的絕大多數來源於企業,我國2009年的 R&D經費來源中,有71.7%來自於企業,與發達國家基本相當,但政府的R&D投入比重相比較歐美老牌發達國家而言相對偏低。此外,我國其他渠道的資金來源僅佔到4.8%,遠低於其他國家。我國R&D經費來源渠道還較為單一,有待進一步拓展。

4.人力投入不足

從相對量上來看,發達國家如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等,每萬人勞動力中從事R&D的人數基本在100~120人之間,我國2009年只有40人,不僅遠遠落後於這些發達國家,與很多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5.基礎研究投入比例低

基礎研究是高新技術和經濟發展的源泉,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最高水平的標志(李博,2009)。我國基礎研究科技投入不足,2009年基礎研究的投入只佔總投入的4.7%,其他國家這一比重都保持在15%以上,我國的基礎研究領域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廖添土,2008)。

6.科技產出轉化率低

目前我國的科技成果產業化率僅為3%左右,轉化速度也較慢(高思中,2006),主要是因為當前我國的研究部門之間自成體系,缺乏總體的規劃,導致重復建設很多;研究部門與企業之間的結合並不緊密,科技和經濟聯系不緊密,導致成果研發和成果應用分離,科研成果無法進入應用領域,從而無法實現經濟價值。此外,科技投入在使用過程中實行的是粗放績效考評,問責機制薄弱。

『捌』 中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峰會何時在北京舉行

中國國家科技成果來轉化投資自峰會 7 月27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以「服務國家創新戰略,聚焦科技成果轉化」為主題,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聚社會力量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成果產業化,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國投創業總經理高愛民表示,為更好推動「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資金鏈」,國投創業以市場化方式融合創新資源,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在推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成果應用及產業化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充分彰顯出「基金國家隊」的使命與擔當。

『玖』 中國科技投資雜志是什麼級別期刊

不是08北大核心,我空間有北大和南大核心目錄,如果需要自己去找找下載。總有作者問我,我就放到威盤了,下載共享方便,這個期刊是國家發改委主管的國家級期刊而已,普刊

閱讀全文

與國家科技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女銷售 瀏覽:174
080012基金虧損多少 瀏覽:180
投資最終結果盈和虧或平 瀏覽:318
投行融資案例 瀏覽:41
民生貨幣理財 瀏覽:516
如何看股票的資金流入 瀏覽:18
中投屆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8
合夥企業從事股權投資 瀏覽:177
一元人民幣等於多少捷克錢幣 瀏覽:66
貸款承諾函贖樓 瀏覽:764
32新加坡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9
新興籌管股票 瀏覽:267
一百塊錢人民幣可兌換多少港幣 瀏覽:328
005449基金贖回有費用嗎 瀏覽:135
中國最可能上市的期貨公司 瀏覽:87
天圖資本投資騙局 瀏覽:487
外匯戶頭是 瀏覽:3
690捷克克朗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9
襄陽外匯控流出 瀏覽:542
指數基金一定拆分嗎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