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瀘州一五六戰略的內容是什麼
瀘州計劃通過「一大戰略目標」來建設現代化的「中國酒城」。其目標包括到2016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翻番至18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翻番至10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翻番至13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翻番至130億元,以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至35600元以上。同時,農民人均純收入也將大幅提高。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瀘州制定了「五大戰略任務」,即「五個」翻番,具體指標如上所述。此外,瀘州還確定了六個戰略重點,包括發展大產業、建設大城市、構建大樞紐、繁榮大文化、推進大開放和改善大民生。
在實施過程中,瀘州將集中力量推動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首先,發展大產業,使瀘州成為一個實力更強的城市;其次,建設大城市,打造獨具魅力的城市風貌;再者,構建大樞紐,確保瀘州的交通更加便捷;然後,繁榮大文化,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接著,推進大開放,增強城市的國際競爭力;最後,改善大民生,確保市民生活更加和諧幸福。
瀘州將通過這些戰略任務和重點工作的實施,全面提升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市民的生活質量,打造現代化的「中國酒城」。這一戰略不僅將推動瀘州的經濟發展,還將促進城市的全面發展,使瀘州成為更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瀘州將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加大對產業的支持力度,提升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擴大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通過這些努力,瀘州有望在未來的幾年內實現其戰略目標,成為更加繁榮、和諧的城市。
⑵ 瀘洲的經濟發展情況
很好啊 也很漂亮
1—6月,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72.1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46.5%;同比增長15.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8個百分點,列全省第3位,增速和位次均為近十年來同期最好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3.5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57.7%;同比增長34.1%,比全省平均增速高8.6個百分點,增速列全省第3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6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56.9%;同比增長34.9%,增速列全省第8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3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48.1%;同比增長38.4%,增速列全省第6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8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48.2%;同比增長16%,增速列全省第8位。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5.8億元,同比增長38.7%,完成全年計劃的58.7%。外貿出口3210萬美元,同比增長59.9%,完成全年計劃的56.7%。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以酒業為引領的支柱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產業聚集功能和支撐作用增強。按照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優勢優先、重點突破」的要求,認真分析比較優勢,我市確定今年為「酒業發展年」,把酒業發展作為跨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出台了加快酒業發展的21條意見。釀酒業已成為全市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1—6月,全市釀酒業實現增加值23.3億元,同比增長46.5%,拉動全市工業增長15個百分點,全市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趕發展酒業的可喜局面。在抓好酒業發展的同時,化工、機械、能源等優勢產業也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1-6月,四大支柱產業實現增加值49.1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7.3%,對GDP的貢獻率達到50.9%,拉動GDP增長7.7個百分點。五大工業園區開發步伐加快,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瀘州經濟開發區、納溪化工園區、川渝經濟合作瀘州臨港示範區、茜草機械工業集中發展區1—6月完成投資6.9億元。重點工業項目進展順利。瀘州電廠基本完成安裝調試,預計兩台機組分別於今年9月和12月投產發電;500KV輸變電工程、220KV況場、震東、納溪輸變電工程正在加快建設,河西、馮嘴等4個110KV輸變電工程已核准。郎酒集團5000噸生產基地及包裝中心項目、北方公司3萬噸/年有機硅、石屏一礦等項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川天華γ—丁內酯、敘永竹漿紙一體化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向前推進。四川化工控股集團投資13億元的煤氣化中心項目已獲省發改委批准立項。
(二)投資拉動、項目驅動效果明顯,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瓶頸逐步破解。今年以來以項目為抓手,繼續實施「項目年」的各項工作,1—6月全市列入考核的62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4.9億元,同比增長115%,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37%。立足我市的區位優勢,重大進出通道建設積極向前推進。川黔、瀘渝高速公路已完成BOT招標的各項工作和初步設計,正在開展項目核准等前期工作。瀘渝高速項目公司已進行了工商登記注冊,注冊資金全部到位。隆黃鐵路納(溪)—敘(永)段已完成投資8.5億元,占總投資的58.9%;敘大鐵路經省發改委批准立項。城市交通大動脈正在加快構建。繞城公路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4.2億元,占項目總投資的45%。茜草長江大橋項目建議書已上報國家發改委,並由國際咨詢公司進行了評估,國家發改委正在進行會簽;沱江一橋復線橋可研報告已由省發改委委託省咨詢公司組織專家進行了評審。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港口建設進一步加快。瀘州水運口岸升格為國家一類口岸的各項工作已經啟動。瀘州港鐵路專用線已編制完成預可研報告,正在爭取盡快立項。集裝箱碼頭一期續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設,預計今年10月投入使用,年吞吐能力可由2.5萬標箱提高到5萬標箱;二期擴建工程已完成可研並通過審查。合江密溪溝碼頭二期工程預計今年建成投用,瀘縣神仙橋碼頭及進港路改造工程開始啟動。1—6月,瀘州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萬標箱,同比增長15.7%,創歷史新高。
(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創新融資理念,資本運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在「利用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方面進行了成功的探索。利用瀘州老窖股權分置後政府5億多股、市值150多億元的國有資本作為融資平台,通過國有股減持實現收益10.7億元,通過定向增發融資3.66億元。今年6月,瀘州老窖成功收購華西證券1.8億股的股份,成為華西證券的第一大股東,使國有資本大大增值。以興瀘投資集團為平台,國家發改委已核准我市發行7億元的企業債券,成為全省首個獲得批准發行企業債券的市州。我市首批18家酒類「小巨人」企業與瀘州興瀘信用擔保公司、農業發展銀行瀘州市分行分別簽訂了擔保貸款協議,將獲得農業發展銀行瀘州市分行的擔保貸款1.1億元。積極開展與國家開發銀行四川省分行的銀企合作,已為我市17家中小企業爭取開行貸款資金6500萬元,較好地支持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四)企業增效、財政增長、城鄉居民增收勢頭強勁,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今年以來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2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1.8億元,同比增長46.8%;實現利潤總額14.2億元,同比增長51.1%;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31.9點,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0.6個點。在全市范圍內對鋼鐵、水泥、電力、焦炭、化工5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和11家高耗能企業、22家高污染企業進行了自查,將19家工業污染超標企業納入限期治理,取締關閉死灰復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業5家。1—6月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0.53噸標煤,下降了13.9%。地方財政收入在重點企業、支柱產業的帶動下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1—6月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9.6億元,同比增長34.9%,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幾大主體稅種均實現了大幅增長,保障了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農林水利、公共服務等重點支出的需要。1—6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07元,同比增長18.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939元,同比增加223元,同比增長13%;6月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280.7元,比年初增長7.8%。
(五)抵禦自然災害和疫情襲擊,農業基礎進一步夯實。盡管今年我市遭遇了去冬今春及初夏以來的旱災、20年一遇的持續區域性特大暴雨、突發豬藍耳病疫情,但是全市農業生產形勢總體趨於穩定。1—6月全市完成農林牧漁總產值46.8億元,同比增長5%。小春生產獲得豐收。小春糧食產量26.1萬噸,同比增長4.6%;油料產量2.3萬噸,同比增長13.7%。大力推行「一村一品」、「一鄉一品」、「一縣一品」,提升農業優勢主導產業。全市甜橙基地達到19萬畝,新建林竹基地14萬畝,發展商品蔬菜37萬畝,種植優質烤煙15萬畝。500萬頭優質生豬產業化工程繼續實施,今年新完成投資4705萬元,在受到疫病影響的情況下,仍出欄生豬233.5萬頭,同比增長10.2%。
(六)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十大惠民行動」扎實推進。全市制定了惠民行動「十一五」規劃,分解落實了年度計劃,已下達「十大惠民行動」專項資金4.18億元。1—6月,75個省市十大惠民行動項目,有69個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佔全部目標的92%。就業促進行動,城鎮新增就業1.43萬人,下崗和失地無業農民再就業0.87萬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297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32%。最低生活保障行動,城市低保人均補助91.2元/月,探索建立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試點,參保人數8.43萬人,人均補助21元/月。教育資助行動,繼續實施對農村貧困學生的「兩免一補」,為56.5萬名農村學生免除了學雜費,為13.8萬名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為2.4萬名貧困寄宿生補助生活費;解決了0.51萬進城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醫療保障行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覆蓋區縣5個,參合率達到87%;探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已建成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將於8月底正式掛牌運行,全部建成後將覆蓋城鎮居民29萬人。建成規范化鄉鎮衛生院11個、甲級村衛生站500個。農村交通建設行動,已建成通鄉油路水泥路26.8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75.4公里、通村油路168.6公里。飲水安全行動,解決了5.5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完成紅層找水打井2萬口,解決了7.66萬人的飲水困難。農民工培訓行動,培訓農民工8.27萬人, 輸出農村勞動力117.27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8.26億元。農村安居行動,解決了763戶農村特困無房戶的住房問題,新建沼氣池0.88萬口。扶貧解困行動,解決絕對貧困群眾的溫飽問題5877人,改善低收入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58124人。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掛牌整治工業企業6家,城市污水收集率達到67.5%;金土地工程整理土地1.31萬畝,新增耕地0.13萬畝、基本農田0.79萬畝;鞏固退耕還林面積59.9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2平方公里。
總體來看,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良好,但是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物價上漲偏快。1—6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了4.5%,其中6月份上漲了6.1%,創2004年10月以來的新高。豬肉、油脂、鮮蛋等食品價格是影響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對居民生活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響不容忽視。原燃材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了4.5%,比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高3.9個百分點,形成「高進低出」的局面,擠佔了企業利潤。二是各種自然災害和疫病疫情交替發生,抗災減災、恢復生產的任務十分艱巨。三是節能減排壓力較大。四是安全生產仍然處於高壓態勢。對於以上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解決。
綜合以上分析,今年1—6月全市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為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下半年我市加快發展的內外環境仍然較好,工農業生產和投資、消費需求繼續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因此,下半年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初步預計,全年GDP增長將保持在15%左右,能夠超額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
⑶ 瀘州哪個區最好
在瀘州,江陽區無疑在經濟實力方面遙遙領先。作為瀘州市的核心區域,江陽區擁有更多的商業機會和繁榮的經濟活動。然而,其他區近年來也取得了不錯的進步和發展。
例如,龍馬潭區近年來在工業和服務業方面表現出色,吸引了大量的投資和企業入駐。此外,納溪區也在農業和旅遊業上取得了顯著成就,當地的風景名勝吸引了眾多遊客。
另一方面,瀘縣和合江縣則在現代農業和生態旅遊方面展現出獨特的魅力。瀘縣的農業現代化建設走在了前列,而合江縣則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旅遊資源而聞名。
總體來說,瀘州的各個區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發展方向。江陽區的經濟中心地位無法動搖,但其他區也在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無論是投資還是居住,選擇哪個區更多取決於個人的需求和偏好。江陽區適合追求經濟發展的投資者,而其他區則提供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瀘州的不斷發展,各個區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形成了一個互利共贏的局面。未來,瀘州有望在多個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發展。
綜上所述,瀘州的各個區都有其獨特的優勢,沒有絕對的「最好」,關鍵在於如何根據個人的需求和目標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