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資產負債率高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資產流動比率越高,債權人越有保證,但流動比率過高,就會使一部分資金滯留在流動資產形態上,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
因此企業應將流動比率測定一個較為合理的界限,低於這個界限,說明資產負債率有可能會高,企業信用受到損害,再舉債會發生困難; 高於這個界限,說明一部分資金被閑置,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資金浪費。
短期借款分析:企業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企業向銀行借入資金越多,因此企業決定舉債時,首先要分析市場形勢,通過市場的經濟環境、經濟條件、經濟形勢做出是否舉債經營的判斷。市場前景好時舉債就可行,否則就不宜舉債。
其次要分析企業舉債後獲利水平是否高於借款利息水平,如果企業獲利水平高於借款利息水平,說明企業舉債經營是有利可圖的。
(1)投資價值分析資產負債率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1、負債總額:指公司承擔的各項負債的總和,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2、資產總額:指公司擁有的各項資產的總和,包括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
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標志。它包含以下幾層含義:
①資產負債率能夠揭示出企業的全部資金來源中有多少是由債權人提供。
②從債權人的角度看,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
③對投資人或股東來說,負債比率較高可能帶來一定的好處。(財務杠桿、利息稅前扣除、以較少的資本(或股本)投入獲得企業的控制權)。
④從經營者的角度看,他們最關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資金給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
⑤企業的負債比率應在不發生償債危機的情況下,盡可能擇高。
⑵ 拿到一個企業的的財務報表,從財務上如何分析這個企業是否有投資價值怎麼分析財務模型怎麼建
企業的的財務報表為:(-)資產負債表(二)利潤表(三)現金流量表(四)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五)利潤分配表(六)股東權益增減明細表(七)分部報表(八)其他有關附表。
資產負債表中看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分析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及其分布情況,據以判斷資本保值、增值的情況以及對負債的保障程度,也可計算出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了解企業的變現能力、償債能力和資金周轉能力。
企業的經營成果看利潤表,對相關的收入與費用、損失進行對比,分析企業在特定時期或特定業務中取得的成果。
現金流量表可以看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入流出的影響, 分析企業實現的利潤、財務狀況及財務管理等情況。。。。。
(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源報表統計數據測算。各行業平均利潤率測算結果如下:工業:7%;運輸業:9%;商品流通業(包括批發和零售):3%;施工房地產開發業:6%;旅遊飲食服務業:9%;其他行業:8%。
(二)分不同地區進行測算。為了慎重起見和准確掌握實際情況,選擇山西、山東、廣東、黑龍江、重慶、甘肅等6個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省市,對各行業平均利潤率進行測算。測算結果如下:工業:5%-13%;交通運輸業:9%-14%;商業(批發):4%-7%;商業(零售):4%-9%;建築業:6%-15%;餐飲業:8%-15%;服務業:9%-15%;娛樂業:15%-25%。
⑶ 知道收入和利潤怎麼測算資產負債率
資產總計是貨幣資金,固定資產,以及應收債權等所有資產類相加。
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總額)*100%
稅前利潤一般就是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之後的利潤總額。
稅後利潤就是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以後的凈利潤。具體稅率要根據利潤總額確定。
利潤在3萬以下 18%
3-10萬 27%
10萬以上 33%
⑷ 如何分析資產負債率這一指標債權人,股東,經營者對這一指標的要求有什麼區別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債權人角度:這個比率對於債權人來說越低越好。因為公司的所有者(股東)一般只承擔有限責任,而一旦公司破產清算時,資產變現所得很可能低於其帳面價值。所以如果此指標過高,債權人可能遭受損失。當資產負債率大於100%,表明公司已經資不抵債,對於債權人來說風險非常大。
股東角度:由於企業通過舉債籌措的資金與股東提供的資金在經營中發揮同樣的作用,所以,股東所關心的是全部資本利潤率是否超過借入款項的利率,即借入資本的代價。在企業所得的全部資本利潤率超過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率時,股東所得到的利潤就會加大。如果相反,運用全部資本所得的利潤率低於借款利息率,則對股東不利,因為借入資本的多餘的利息要用股東所得的利潤份額來彌補。因此,從股東的立場看,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於借款利息率時,負債比例越大越好,否則反之。
企業股東常常採用舉債經營的方式,以有限的資本、付出有限的代價而取得對企業的控制權,並且可以得到舉債經營的杠桿利益。在財務分析中也因此被人們稱為財務杠桿。
從經營者的立場看:如果舉債很大,超出債權人心理承受程度,企業就借不到錢。如果企業不舉債,或負債比例很小,說明企業畏縮不前,對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債權人資本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很差。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應當審時度勢,全面考慮,在利用資產負債率制定借入資本決策時,必須充分估計預期的利潤和增加的風險,在二者之間權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確決策。
⑸ 資產負債率是財務分析中什麼類指標,指標的含義,比率合理期間
資產負債率(Liabilityon asset ratio),又稱舉債經營比率,是期末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是評價公司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反映了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例。 資產負債率可用於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也可以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1、負債總額:指公司承擔的各項負債的總和,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2、資產總額:指公司擁有的各項資產的總和,包括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
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標志。它包含以下幾層含義:
①資產負債率能夠揭示出企業的全部資金來源中有多少是由債權人提供。
②從債權人的角度看,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
③對投資人或股東來說,負債比率較高可能帶來一定的好處。(財務杠桿、利息稅前扣除、以較少的資本(或股本)投入獲得企業的控制權)。
④從經營者的角度看,他們最關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資金給企業帶來好處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
⑤企業的負債比率應在不發生償債危機的情況下,盡可能擇高。
由此可見,在企業管理中,資產負債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看從什麼角度分析,債權人、投資者(或股東)、經營者各不相同;還要看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是頂峰迴落期還是見底回升期;還要看管理層是激進者中庸者還是保守者,所以多年來也沒有統一的標准,但是對企業來說: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是40%~60%。
這個比率對於債權人來說越低越好。因為公司的所有者(股東)一般只承擔有限責任,而一旦公司破產清算時,資產變現所得很可能低於其帳面價值。所以如果此指標 過高,債權人可能遭受損失。當資產負債率大於100%,表明公司已經資不抵債,對於債權人來說風險非常大。
資產負債率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以及企業資產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這一比率越低(50%以下),表明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
通常,資產在破產拍賣時的售價不到賬面價值的50%,因此如果資產負債率高於50%,則債權人的利益就缺乏保障。各類資產變現能力有顯著區別,房地產的變現價值損失小,專用設備則難以實現。不同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不同,與其持有的資產類別有關。
事實上,對這一比率的分析,還要看站在誰的立場上。從債權人的立場看,債務比率越低越好,企業償債有保證,貸款不會有太大風險;從股東的立場看,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於借款利息率時,負債比率越大越好,因為股東所得到的利潤就會加大。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在進行借入資本決策時,企業應當審時度勢,全面考慮,充分估計預期的利潤和增加的風險,權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確的分析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