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指數基金定投怎麼買
指數基金定投最佳的買入方式是找到基金對應的指數,然後根據指數的走勢進行定投以及買入賣出操作。通常情況下,指數基金裡面的股票都是根據指數權重進行配置的,因而若是某行業長期向下是夕陽行業,那麼我們指數最好還是不要定投。對此最佳的指數基金就是買入那些中長期盤整向上的相關指數基金。
在進行指數基金定投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這么操作。首先找准市場上長期向上的指數,其次是找尋相關的指數基金,最後是比對指數基金的費率,最終實現定投買入基金。
(1)指數基金金定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從本質上看,指數型基金實質上是一種股票型基金。因為大部分資金也是投資於股票。因此指數型基金的波動受到股票市場的影響較大。尤其是在大盤由牛轉熊的時候,各大指數集體下跌。指數型基金在此時也難逃劫難,如果在這時進場。那麼將面臨虧損的局面。
在建倉指數型基金的時候,一定要跟隨股票市場的行情進行操作。在市場低迷的時候進行定投,在市場火熱的時候出場。這樣才能保證基金的盈利。避免風險的發生。
2. 為什麼定投指數基金能賺錢
這是基金特性決定的,基金比較適合長期定投,你要說多久時間,至少是3-5年一周期,我通過長期持有定投基金,100%的收益不是什麼難事!選擇基金定投,首先要明白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通過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還有一點就是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基金本來就是追求長期收益的上選。如果是定投的方式,還可以抹平短期波動引起的收益損失,既然是追求長線收益,可選擇目標收益最高的品種,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本來就優選了標的,具有樣板代表意義的大盤藍籌股和行業優質股,由於具有一定的樣板數,就避免了個股風險。並且避免了經濟周期對單個行業的影響。由於是長期定投,用時間消化了高收益品種必然的高風險特徵。
建議選擇優質基金公司的產品。如華夏,易方達,南方,嘉實等,建議指數選用滬深300和小盤指數。可通過證券公司,開個基金賬戶,讓專業投資經理為你服務,有些指數基金品種通過證券公司免手續費,更降低你的投資成本。
不需要分散定投,用時間復利為你賺錢,集中在一兩只基金就可以了。基金定投要選後端收費模式,分紅方式選紅利再投資就可以了!
3. 哪種指數基金適合長期定投
我們其實可以設身處地來思考一個命題:公司究竟怎樣才能賺錢?
首先我們的客戶得有需求,剛需或者是改善性需求。
其次我們的產品或者服務要能夠持續滿足他們的需求。
如果客戶的需求不穩定,我們就會飢一頓飽一頓。
比如很多券商,牛市的時候車水馬龍,熊市的時候門可羅雀,靠天吃飯非常嚴重。
那客戶需求穩定,我們就能賺錢了嗎?有時候也不一定。產品還要有足夠的壁壘。
因為產品是同質化的,如果我們的產品和別人家的產品其實沒什麼區別,最終競爭就會導致價格戰,將利潤空間吞噬掉。
例如智能手機行業,很多智能手機生產商都是微利。
客戶需求穩定,我們的產品也有別人模仿不了的優點,我們就一定能賺到錢了嗎?其實也不然。還要賺到錢就能揣到口袋裡,不用再花出去。
有的企業天生就需要再投入巨資用於維護以保證穩定的生產,賺到的錢如果不再投入,企業就經營不下去,這時候我們賺到的錢其實也不屬於自己。
例如某些高污染的重工業,不注重風控的金融業,運營商等,即使前期賺到大錢,後期也會再投入出去。
所以,市場需求穩定,企業有護城河,利潤率能夠保證,並且再投資需求小,只有容易形成這些條件的行業,才是男神行業,才能比較容易的賺錢。
消費行業和醫葯行業就是天生符合這些條件的男神行業!
02
消費行業
消費行業需求非常穩定,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經濟狀況,衣、食、住、行都是剛需中的剛需;而且消費企業一旦形成品牌價值,其實是可以獲得非常高的利潤率並且產生源源不斷現金流的,再投資需求也不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茅台,完全是坐地收錢啊!
消費行業的整體表現非常棒,我們用數據說話,
以中證行業指數為例,中證800行業指數由中證800指數樣本股中的十大行業股票組成,代表A股市場80%以上的市值,是衡量A股行業表現的最佳指數,其中就包含了醫葯和消費,
03
醫葯行業
醫葯行業需求同樣非常旺盛和穩定,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偶爾有點小感冒啥的,感觸最深的就是優質醫療資源的嚴重匱乏,無論何時醫院總是摩肩擦踵,一號難求;在目前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老百姓對醫療資源的消費需求將更加迫切,國民經濟的發展對醫療保健的消費能力也將大幅提升。
而且醫葯行業對研發、創新等具有較高行業壁壘,相比其它行業具有天然的護城河優勢,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凈利潤。
4. 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哪一個更適合定投
2007年,股神巴菲特曾經發起了一場時間跨度為10年的賭約:2008.1.1~2017.12.31的十年間,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將超過對沖基金的表現。賭注為50萬美金。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指數是什麼意思了。我們上大學的時候都要算GPA(加權平均績點),指數中的股票就像不同科目一樣,每隻股票的在指數中佔比不同(每門課程學分不同),價格不同(分數有高有低),換算到指數的時候要先加權再求和(GPA=Σ學分 *單門課程績點/總學分)。
平常支付寶首頁給我們推薦的大多是「主動型基金」,具體要買哪些股票或是債券,是由基金經理決定的,於是收益也取決於基金經理的能力;
而指數基金的業績和基金經理沒多大關系,可能有很多家基金公司都追蹤同一指數,但是這些指數基金收益差別不會特別大的。
5. 指數型基金真的適合定投么
看你我個人如何看了~我個人不支持做指數基金的定投,也許上半年比較適合做,但是下半年就不一定適合做這樣的定投了。定投我們都說是長期的,如果向這樣的一個行情,上半年定投指數合適,下半年定投別的合適,那你做定投不是要換來換去了嗎?很不方便嗎?
基金定投本來想的就是長期,如果這樣的一些變化你可以考慮一下還適合不適合做定投。
定投哪些適合,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看,比如:股票型(風險大些)、混合型(風險相對小些)。
6. 指數型基金我設置了每周一定投,是不是不用管它了,定投時間越久收益越高吧
指數基金理論上是最適合定投的,但也不是定投以後放任不管了,因為你定投的基金跟蹤的是某種指數,該指數漲跌就關繫到你的收益,如果你剛開始定投,投入的資金比較少就無所謂,當你定投的資金比較大了,那就要注意了,特別是達到你的定投目標的時候,就可以贖回了,定投時間長短不能代表你的收益多少,也許你定投幾年以後還有可能是虧損的,不是時間長了收益就高,看你定投的指數是主題類指數基金,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7. 指數基金定投,本金准備多少比較合適
對於普通基金來說,它屬於細水流長型投資產品,需要通過時間的積累來穩步成長。所以用來投資基金的資金,一定是生活開銷和保障外的資金。
我們一定要把「保障,現金,儲蓄,增值」四個資金功能區做好,切忌把應急金拿去儲蓄增值,也不應該把儲蓄的錢拿去增值。
2、看時間:運作時間最好超過3年的,非定期開放的,可以隨時申贖的。
3、看基金錶現:選近一年平穩增長的,收益比較好的。
4、看基金經理:更換頻率(不要經常更換),因為指數基金是完全被動的,所以指數基金是不需要看最大回撤率了。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磨刀不誤砍柴工,投資之前先學習一下理財知識,了解清楚再進行投資更好。
8. 指數基金定投怎麼買
購買指數基金定投需仔細對比目標指數基金在歷史上的回報率,和指數化投資所能取得的理論回報率之間(一般是包含股息的全收益指數)的差異。
對於這種差異的比較工作來說,並不是說指數基金的回報高於指數化投資目標收益就是好、低於就是不好,而是要搞清楚許多細節和這兩者之間有多大的差別。在仔細分析了以上一系列問題以後,投資者才能做到對指數基金的回報率心中有數,從而能夠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
需要指出的是,發現指數基金的回報率和指數化投資預期回報率之間的差異,並不是決定是否投資指數基金的唯一條件。在有些情況下,比如在跨境投資中,如果目標資產非常優秀,而指數基金的回報率會比預期的回報有一些損耗。
只有通過這樣細致的工作,才不至於在投資了指數基金以後,才發現回報率和指數化投資的預期回報率並不相同。
(8)指數基金金定投擴展閱讀:
所謂「指數化投資」,指的就是不進行人工主觀的判斷,投資於某一個指數類別的資產,比如股票、債券等等。指數化投資希望以放棄人工選擇為代價,獲得這類資產的平均收益。
繼成熟市場之後,指數化投資開始在中國資本市場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重視。拋開指數化投資是否是最適合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方法不談,投資者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即購買指數基金和指數化投資之間,往往會有一定的、有時候甚至是不小的差異。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指數化投資的目標要求,應該是取得目標資產的平均回報率,或者在盡量減小摩擦成本的努力之下,盡量接近目標資產的平均回報率。。
9. 那麼什麼樣的指數基金適合長期定投呢
辨險識財認為:在定投標的的選擇上,最好選擇被動指數基金。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為主動型基金經理變更帶來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股票型指數基金具有平均性、永續性和周期性三大特點。
1、指數長期趨勢向上
定投最終的收益來源於指數長期向上,長期趨勢向下的指數定投是無效的。從該原則出發,寬基指數則相對容易一些,比如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等。
2、指數波動率不宜太小
一般定投的目的,正是因為基金的波動大,投資者難以把握,才需要通過定投從時間上攤薄成本,如果波動率太小,那麼這一功能不能有效發揮。
3、指數具有明確的代表性
指數最好對某個市場、板塊、風格、行業或主題有較強的代表性。
例如,希望通過定投上證綜指產品來追求A股市場平均收益就不是一個好選擇,比如偏好藍籌風格的,可以選擇滬深300指數,偏好中小盤風格的,可以選擇中證500指數或者創業板指。
4、指數應為非強周期性品種
定投選取的指數周期性不能太強,強周期指數以輪動收益為主,長期不一定有向上的趨勢。
10. 為啥都說指數型基金更適合定投
指數基金是指跟蹤某一指數的基金,用滬深300為例,滬深300指數裡面的樣本數是300隻股內票,所以滬深300指數基金就通容過購買這300隻股票,用來跟蹤指數。如果滬深整體行情好,滬深300指數基金就會上漲,如果整體行情跌,基金就會下跌,它與滬深300指數緊緊聯系在一起。所以說指數基金有著較少的人為干預,它跟著市場走,堵得是國運。
像指數基金這種波動比較大的基金,就非常適合用來定投了。
至於如何挑選指數基金?
1、選類型:綜合型指數基金覆蓋了各行各業,風險集中度比較低。行業型指數基金影響因素相對單一,風險集中。
所以相對行業型指數基金,推薦綜合型的指數基金。當然,一定要選行業指數基金的話,就選擇那些受經濟影響比較低的行業。
2、看時間:運作時間最好超過3年的,非定期開放的,可以隨時申贖的。
3、看基金錶現:選近一年平穩增長的,收益比較好的。
4、看基金經理:更換頻率(不要經常更換),因為指數基金是完全被動的,所以指數基金是不需要看最大回撤率了。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磨刀不誤砍柴工,投資之前先學習一下理財知識,了解清楚再進行投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