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鐵礦期貨歷史最高價

鐵礦期貨歷史最高價

發布時間:2021-04-14 21:32:43

⑴ 世界三大鐵礦石巨頭介紹

世界三大鐵礦石巨頭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和英國力拓集團,介紹如下:

1、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簡稱「Vale」,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成立於1942年6月1日,該公司的鐵礦石產量占巴西全國總產量的80%。鐵礦資源集中在「鐵四角」地區和巴西北部的巴拉州,保有鐵礦儲量約40億噸,其主要礦產可維持開采近400年。

2、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簡稱「BHP BILLITON」,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以經營石油礦產為主,成立於1885年,總部在墨爾本,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礦山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地區,主要產品有鐵礦石、煤、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

3、英國力拓集團簡稱「Rio Tinto」,是全球最大的資源開采和礦產品供應商之一,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成立於1873年,集團總部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主要產品包括鋁、銅、鑽石、能源產品、金、工業礦物和鐵礦等。

(1)鐵礦期貨歷史最高價擴展閱讀

世界三大鐵礦石巨頭逐步增加了與中國的合作,在中國開展業務。

2010年03月19日,中國鋁業公司宣布與力拓成立合資公司,聯合開發力拓持有的位於西非幾內亞的世界級鐵礦西芒杜項目,該項目每年產能將不低於7000萬噸。2013年3月26日上午,力拓精煉礦亞洲技術中心在中國蘇州園區舉行開業典禮。該技術中心也是力拓集團在中國的首家研發中心。

2008年01月27日,巴西淡水河谷礦業公司宣布,在珠海建立一個新的球團礦廠,2016年3月18日,巴西淡水河谷在北京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簽署長期運輸協議。根據協議,在未來的27年中,中國礦運將每年承運淡水河谷發運的鐵礦石約1600萬噸。

必和必拓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礦產品供應商之一。如今中國是必和必拓鐵礦石和氧化鋁的重要市場,占我們約20%的氧化鋁銷售,約40%的鐵礦石銷售。其它一些重要的產品還包括銅、鎳、鉻、煉焦煤和錳。

⑵ 2008年中國鐵礦石價格

2008年3月10日我國部分地區鐵礦石價格如下:

單位:元/噸

----------------------------------------------------------------------

品名 遼寧精粉 遼寧精粉 遼寧精粉 河北精粉 河北精粉 山東精粉

品位 66%(濕) 65%(濕) 66% 66% 66% 65%

----------------------------------------------------------------------

價格 1150-1160 1180 1450 1600-1620 1530 1700-1720

漲幅 - - - - - -

產地 北票 弓長嶺 撫順 唐山 邯邢 魯中、金嶺

----------------------------------------------------------------------

----------------------------------------------------------------------

品名 山西精粉 安徽球團 安徽精粉 江蘇精粉 廣東精粉 湖北精粉

品位 64%(濕) 62% 64% 65% 65% 63%

----------------------------------------------------------------------

價格 1180 1850 1600 1620 1020 1410

漲幅 +30 - +50 - - -

產地 代縣 安慶 繁昌 鎮江 懷集 大冶

----------------------------------------------------------------------

註:遼寧北票、弓長嶺、邯邢、懷集為出廠不含稅價

⑶ 鐵礦石期貨升一個點賺多少錢

1手一個點是100元,因為鐵礦石報價單位為:元/噸,1手為100噸。

⑷ 鐵礦石普氏指數歷史最低

你好,今天的普氏指數是88,是近兩年的最低點,但不是歷史最低。

歷史上內普氏指數最低點是在容08年11月4號,只有55。
2008-10-29 57.50

2008-10-30 57.50

2008-10-31 57.50

2008-11-4 55.00

2008-11-5 56.00

2008-11-6 60.25

2008-11-7 60.25

2008-11-10 62.50

09年最低點57.5,在3月20。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⑸ 鐵礦石暴漲多少

據央視財經報道,11日鐵礦石主力合約的期貨價格一度突破千元大關,漲到每噸1042元,日內最高漲幅9.92%,創下上市以來最高價格,鐵礦石現貨價格也已經站上千元大關。價格已突破歷史高點,據了解,一些貿易商現在都不敢拿貨了,恐高情緒濃厚,生怕價格會突然調頭向下。

在調查中發現,此輪鐵礦石價格上漲主要原因是市場貨源緊缺。全球4大礦山不同程度出現供應偏緊的局面,同時南非秘魯等鐵礦石供應國上半年均因為疫情原因短期停產增量有限。

同時近期美元持續貶值,海外通脹情緒推高了大宗商品價格。而面對高企的原材料價格,鋼鐵企業面臨巨大成本壓力,眼下進入冬季,市場需求已經出現大幅下滑,面對高額的成本,企業也開始選擇國內礦石平抑進口礦石的價格。

(5)鐵礦期貨歷史最高價擴展閱讀:

中鋼協近期針對鐵礦石價格上漲有過三次新聞:

第一次是12月6日, 中鋼協表態認為,近期鐵礦石價格大漲偏離供需基本面,存在貿易商招標異常助推指數上漲、期貨市場臨近交割月多頭逼倉等人為製造市場緊張行為,呼籲相關監管部門盡快介入。

第二次是12月10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與必和必拓鐵礦全球營銷副總裁Rod Dukino、鐵礦全球營銷高級經理Rohan Roberts、中國區總裁王躍奎等舉行視頻會議,就上周五鐵礦石價格單日上漲7.5美元/噸的情況進行了詢問,必和必拓進行了解釋和說明,並表示願意與鋼鐵協會加強溝通與交流,共同促進鐵礦石市場的公開、透明。

第三次是11日下午,這一次中鋼協採取行動,組織中國寶武、沙鋼、鞍鋼、首鋼、河鋼、建龍等鋼鐵企業召開鐵礦石市場座談會,就近期市場運行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⑹ 請問國內期貨所有商品的歷史最高價和最低價

用文華財經縮小了看,一目瞭然。
真是懶死了。

⑺ 為什麼進口鐵礦石價格在2005年漲幅最大

首先,背景:
據2004年在上海舉行了的中國重點項目成果展覽會上,中國的鋼材消費量在這12年來增加了5.8倍。
1991年,中國的粗鋼鐵生產量7100萬噸,2003年時,增長到4.13倍的2億2234萬噸,且每年平均增長在1261萬噸,大體上滿足了給國民經濟成長的鋼鐵需要。
1991-2003年的12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產值(GDP)是共計70兆的8,600億元,同期鋼材消費量為16億3500萬噸,但自給率僅為14億6200萬噸,自給率為86.36%,留下來的10.64%只能依靠進口。

原因:
世界鐵礦石需求的75%由澳大利亞的BHP (比利頓)BILLITON公司,英國的Rio Tinto公司,以及巴西的CVRD公司提供。這3家企業,每年都會和全世界購買他們企業鐵礦石的鋼鐵公司簽訂1年的合同,以調整礦石價格。
中國2005年間的鐵礦石進口量大概在3億噸,佔全世界的40%,中國政府及企業也把自己的大量采購看成是與3大公司交涉的王牌。但是忽略了一個因素,那就是鐵礦石產量。中國的鐵礦石需要呈年年增長的趨勢,然而優質鐵礦石的生產量並不是一下就能提起來的。鐵礦石的增產需要修建鐵路,港口,採掘場。。。等等,這些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投入,這個是3大公司不讓步的理由之一。再有,中國公司與政府相持不下的時候,世界上的其他的鋼鐵公司相繼接受了3大公司的價格要求,最後變成了把中國企業孤立起來的局面,再考慮到再拖延時間的話可能會影響到鐵礦石的供求量的問題,所以中國企業也只能讓步,接受了價格上漲71.5%的要求。

總的來說,一是鐵礦石的買者與賣者之間的交涉原因,但主要原因還是中國的鐵礦石需要的高漲,以及國內鐵礦石生產量的不足所引起的。

⑻ 中國期貨鐵礦石價格走高是錢送給外國人嗎

原本中國沒有鐵礦石,還有原油的定價權。以前都是新加坡鐵礦期貨走勢。現在我們中國也有了鐵礦石的期貨走勢。當然就按我們的走勢來做定價。市場有需求。價格才會走高。這種是供需關系。和送錢不送錢倒是沒有多大關系。

⑼ 鐵礦石多少錢一噸

12月7日鐵礦石價格一度升至1485元/噸 數據顯示,國內鐵礦石價格再創歷史新高。本周唐山產含量66%的鐵礦石價格為每噸1445元,同比上漲740元,漲幅為105%。

閱讀全文

與鐵礦期貨歷史最高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外匯交易培訓 瀏覽:699
黃金價格4月3日 瀏覽:735
什麼貸款軟體可以當天放款 瀏覽:748
匯添富科創解凍資金好久到賬 瀏覽:546
股票知識知乎 瀏覽:813
北京專業珠寶翡翠小企業貸款2016 瀏覽:935
富國中證指數分級基金凈值 瀏覽:196
通過c輪融資 瀏覽: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穩健 瀏覽:286
融資平台融資模式 瀏覽:321
中國黃金集團投資公司 瀏覽:937
如何把握股票時間和價格關系 瀏覽:459
燃油價格和PTA有關聯嗎 瀏覽:958
銀融國際融資公司 瀏覽:966
2019年5月22日紙黃金價格 瀏覽:478
後門融資假說 瀏覽:367
中國銀行理財很低 瀏覽: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夥企業 瀏覽:683
金易國際期貨平台 瀏覽:397
做醫葯理財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