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范衛鋒為什麼投了漫成都
2016年1月,王紅在一次重要會面中遲到了。
過了約定時間十分鍾後,她從公交車上匆匆下來,趕到咖啡館,見到了素有「新媒體參謀長」之稱的高樟資本創始人范衛鋒。
那個咖啡廳離王紅家不遠,所以她沒開車也沒打車,本以為公交兩站路時間剛好,結果遇上了堵車。
「范老師那天還提前到了,當時我覺得特別不好意思,但是他很和藹可親地說沒事沒事你坐吧,還點好了咖啡。」
「結果談了不到二十分鍾,他就決定投我了。」
「投資人看人,角度真的不一樣,後來我還去問過范老師,為什麼願意投我。」
不久後,王紅創辦的成都地方公眾號「漫成都」獲得200萬天使輪投資,本輪唯一的投資方正是高樟資本。
江湖稱號:漫成都(ID:man_cheng)
公眾號簡介:深度感受這座城市的氣質,探索什麼才是讓人感到真正幸福的成都生活。
運營時間:2016年1月
粉絲數:15w
▲范衛鋒 高樟資本創始人 「漫成都」天使投資方
如范衛鋒在《新媒體十講》中所提到三重價值:信息價值、信任價值、審美價值。
什麼樣的地方號更具備投資前景?高樟資本投資的第一個都市自媒體為什麼選擇在成都?
高樟資本創始人范衛鋒向渾水講述了他對地方號投資的看法。
渾水:為什麼第一個投資的地方號選擇成都?
范衛鋒:成都是一個很特別的城市,是一個把生活和工作、歷史和現代、都市和山水結合得渾然天成的獨特城市。「窗含西嶺千秋雪」是生活和情懷,「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事業和功名。我想,高樟資本投資的第一個都市新媒體是「漫成都」,既有著偶然的機緣,也有著必然的隱喻。
渾水:未來什麼樣的地方號更有投資前景?
范衛鋒: 像漫成都這樣,能夠真正引領消費升級的,而不只是發布促銷信息的;能夠把精神和物質需求同時滿足的,而不只是沾沾自喜於虛浮的情懷和庸俗的世儈的;既會做極致的toC內容創作,又能搞深度的toB服務經營的。
人人都是自媒體。我們致力於做最專業的自媒體服務平台。
❷ 中信出版社 《新媒體十講》的圖書編輯是誰
作者:范衛鋒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08
ISBN:978-7-5086-5289-4
頁數:182頁
價格:38.00元
內容簡介
編輯
「新媒體參謀長」范衛鋒解答:媒體人如何轉型?怎麼創業?如何看準新媒體項目進行投資?
作為「新媒體的參謀長」,本書作者范衛鋒將十餘年從業親歷的經驗教訓、行業內幕串聯成冊,從定位、突破、擴張、商業模式、價值幾個方面剖析新媒體策略,解密國內媒體圈轉型、創業、投資的實操法則。案例信手拈來,觀點鞭辟入裡,打造出國內第一本由專業新媒體投資人撰寫的新媒體實戰兵法,涉及媒體人轉型、新媒體實操、媒體公關營銷、新媒體創業投資,是一本媒體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求生、突破的完美攻略。
范衛鋒,證券時報戰略部投資總監。專注新媒體投資、互聯網金融。《財富創世記》、《黑化》作者。[1]
❸ 范振鋒的個人生活
范振鋒對於自己的女助手日前不幸在一宗交通意外身亡感到失落、難過,昨日他如常返回新城電台工作時,難掩悲痛的心情。他坦言仍然未能接受痛失好助手兼朋友的事實,而短期內亦不打算再請助手。
范振鋒一面無奈說:「當日事發後5小時後,我接到她家人的來電,當聽到消息時心好亂,非常難過,自己都哭了一場。我們雖然只合作幾個月,但她很乖巧,我知她正在讀音樂課程,原本為她鋪排轉做幕後工作。」
組合double.r日前為新歌《戀愛預告》拍MV。導演邀得華裔小姐冠軍鍾嘉欣擔任女主角,Ricky(范振鋒)和Roland(梁奕倫)獲悉與靚女合作,非常興奮!拍攝當日double.r與鍾嘉欣一見如故,不時雞啄唔斷!在發型屋等埋位時,Ricky和Roland更充當發型師,手持風筒和梳,幫嘉欣設計新發型。後來各人又移師到?堂拍攝外景,由於當日天氣炎熱,身穿長袖衫的Roland熱到大汗迭細汗,全身濕透。而嘉欣應導演要求,坐在樓梯拍攝,不過事後發現所穿的白色裙,竟染了一大片啡色油令嘉欣十分肉痛。
❹ 2017年,自媒體真要爆發了
最近自媒體密集上頭條,一方面各大自媒體平台紛紛進行年終總結,另一方面許多自媒體個人,回想起來自己的過去,內牛滿面,不禁尷尬萬千,也開始總結起來自己的2016年,比如我。
2016年之前的自媒體
在中國自媒體發展史上,我應該可以留下一個逗號,請原諒我用如此滄桑的辭藻形容一個新興媒體業態。
通過查看網路指數走勢,可以看到,2013年年初開始,「自媒體」三個字開始呈現緩緩增長的路線。原因很簡單:看似封閉的微信公眾號的興起是自媒體發展的主要原因。
首先,我見證了身邊無數個「屌絲逆襲」的自媒體人。
其次,我曾經細心鑽研過這個行業,3、4年前就寫出一些列關於自媒體的文章:
自媒體怎麼玩?身邊的那些案例
八大自媒體聯盟盤點 綜合細分都是王道
八大自媒體平台的使用體驗
波瀾壯闊:一個互聯網自媒體人的春節感悟
如何做才能提高微信自媒體關注量、經濟價值?
特別是《八大自媒體聯盟》這篇文章,據說當時Wemedia聯盟內部十分震驚,直接推動速途和Wemedia走上撕逼之路。不過現在都安靜消停了,兩家都悶聲掙大錢ing。
《八大自媒體平台》這篇應該是第一篇綜述「自媒體發布平台」的文章,是「自媒體人全平台戰略布局」的主要推動力,當然,後來「十大」「16大」「32大」自媒體平台綜述文章紛紛出現。
上述2篇文章雖然是簡單的盤點稿件,但是幫我自己和很多自媒體人提高了格局觀念。首次讓很多「碼字」的人知道,自媒體可以作為一個行業存在,你並不是一個孤單的個體。
前段時間聽說,某自媒體大V,把自己多年前的文章、照片,紛紛刪除,估計開始「嫌棄」過去的自己了。我也是,現在看自己3、4年前的文章,覺得很LOW、很傻很天真,但那就是過去真實的自己。
第三,我也自稱是自媒體人。
2016年的自媒體
2016年的自媒體發展可以用高潮來形容,2年前開始成立的「個體戶作坊式」自媒體,很多已經脫穎而出,躋身該領域的頭部,還有多家直接登陸新三板。自媒體的概念其實很模糊,它和新媒體營銷機構、個人光環的中小型公關公司等具有爭議,但是跑馬圈地的大好機遇,誰還有時間去BB一個概念呢?
2016年,許多自媒體羽翼豐滿,紛紛成立了集內容、市場、傳播等能力於一身的專業機構。更多的拿到了巨額融資。比如吳曉波的藍獅子基金、范衛鋒的高樟資本等很多專業投資自媒體的資方。
投資方的認可和進入,是一個行業發展潛力較大的重要象徵。
2017年的自媒體
無論是掙到錢,還是拿到融資,以後的事,在這個趨於成熟的行業,相信只有一個,快速發展。這個發展,主要體現在自媒體人對客戶的獲取、內容的強化運營以及品牌的建設這三個方面。
我認為這是2017年自媒體發展的主要基調,而且隨著資本的介入,後兩者會更加重要。
最近,有人問我:自媒體都這樣那樣了,還有機會嗎?我往往是斬釘截鐵的說:有!
對自媒體的發展持懷疑態度的人,一定沒關注我的自媒體看相關文章,或者沒有聽過我的主題分享。
我多次強調,自媒體的快速發展,背後根本是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或者說是智能手機的普及,是一個意思。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使得我們每個人無論是想要發布、閱讀,還是參與傳播,成本就是3分鍾+動動手指,這比過去減少了太多太多。過去,假如讀者只有1個億,100萬自媒體人。如今不僅市場成熟,還有8億的讀者,自媒體人有2000萬個,豈不是很符合市場規律?
所以,任何人想要做自媒體,別猶豫,馬上做。
但是記住我剛剛說的三者:強化內容,打造品牌,有投資人的話,掙不掙錢不是最重要,先虧一年也是可以。
2017年,我會更加相信:世上再無自媒體
如果還有不懂的問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