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大成基金總裁

大成基金總裁

發布時間:2021-04-15 05:56:24

『壹』 請知情人詳細告知大鵬證券的始末

深圳市中院24日宣告,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破產還債。法院指定的清算組已對破產企業進行接管。這是中國內地券商破產第一案。

大鵬證券注冊資本為5億元,後增資擴股到15億元。經中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大鵬證券資不抵債金額達27億多元。

深圳中院審理查明,2005年1月14日,大鵬證券因挪用巨額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被中國證監會取消證券業務許可並責令關閉,並於1月17日委託中審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清算組,負責大鵬證券關閉後的清算工作。5月31日,中審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專項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1月14日,大鵬證券資產負債率高達185.87%,已嚴重資不抵債。 據上海證券報

http://finance.sina.com.cn/nz/dpzqxrwj/

『貳』 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介紹

竇玉明先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碩士,美國杜蘭大學MBA,中國籍。
中歐基金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權民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曾任職於君安證券有限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2000年10月—2008年8月),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2008年8月—2013年5月)。
榮獲「2011滬上十大金融創新人物」;榮獲《亞洲資產管理》(Asia Asset Management)「2012年度最佳CEO」。
2011滬上十大金融創新人物(新華社,2011)
2012年度最佳CEO(《亞洲資產管理》(Asia Asset Management))
中國最受尊敬基金公司總裁(《理財周刊》,2012)
2014滬上金融行業領袖 (新華社,2014)
2015陸家嘴金融創新人物 (第一財經、《陸家嘴》,2015)

『叄』 解植春的人物履歷

曾先後在中共中央黨校第四期正規化後備幹部培訓班及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AMP156期接受培訓學習。
歷任黑龍江省委辦公廳、政策研究室副處長、處長,中國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大連分行副行長,光大證券董事,副總裁,中國光大集團新加坡地區總部負責人,中國光大亞太有限公司(新加坡交易所上市)CEO。
先後兼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銀萬國證券公司、中國光大亞太(紐西蘭)公司、中國光大(南非)公司、中國光大亞太工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泰國向日葵公司等多家境內外企業的董事或董事長。現任光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黨委書記,兼任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董事、中國光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執行董事,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立大學富爾頓國際商業顧問委員會委員。
曾在全國各類專業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產業結構優化研究》專著一本。

『肆』 zwick 為什麼會出現離職潮

世界那麼大,他們都想「下海」看看……央行官員下海又出新案例了。

8月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即將出任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一行三會」官員「離職下海」現象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統計,2013年以來已有36位「一行三會」官員「離職下海」,涵蓋處長到副部級等各級別的官員,不過以司級和處級幹部居多。因為有官員離職未見諸報道,因此一行三會離職下海的官員數量應比樣本數量大。
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了解到,「一行三會」大多為專業技術性官員,離職後大多轉向銀行、保險、基金、證券甚至互聯網金融等機構。
從36個樣本的去向來看,共有10人離職後加入銀行,佔比27%,是最集中的去向。其次為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分別有6人、5人離職後加入。
至於「離職下海」的原因,提高收入是一個重要因素。另外,市場機構歷練、體制內晉升困難也是他們「下海」的原因。

比證監會還洶涌的央行離職潮
監管機構官員下海任職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業界稱為「神仙下凡」。
一位離職後加入研究機構的央行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離職)原因很簡單,收入太低了,缺少激勵約束機制。」
「加入市場機構後收入會提高,但也不全是為了收入,可以從市場機構的角度理解政策,開拓視野。」 前述離職後加入研究機構的央行官員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現年45歲,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系研究生畢業,經濟學博士學位。劍橋
畢業後,先後在世界銀行、IMF任職。2005年4月-2009年11月,先後擔任黑龍江省招商局副局長、黑龍江省商務廳廳長等職。2009年
11-2015年1月相繼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副巡視員、副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金融發展創新與互聯網金融。
大成基金成立於1998年,是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大成基金的規模排名長期保持在業內前十名,不過2011
年,大成基金因踩雷重慶啤酒,元氣大傷,很快跌出了前十名。隨後從總經理、首席投資官、股票投資部總監,再到其他核心投研人員的連續離任,大成基金的業績
也是一落千丈,今年二季度,大成基金的規模為841.1億元,排名僅為第25名。
大成基金並不是第一次「挖角」下海官員。
2014年12月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周健男離職,出任大成基金黨委書記。2014年10月原任證監會規劃委專家顧問委員、機構部創新處負責人羅登攀出任大成基金總經理。
今年6月初,證監會還批准了5名幹部離職,包括上市部副主任陸澤峰、行政處罰委副主任張子學等2名副司局級幹部,上市部二處處長王長河、發行部二處處長蔣彥和四處處長楊郊紅等3名處級幹部。這5名幹部都是證監會的老人。
財新網報道稱,論幹部流失速度,證監會發行部較上市部更嚴重。熟悉情況的人士對財新網評論說:「發行部的處級幹部最近一年多有的出事,有的離職,有的調離,快沒人幹活了。」
來自央行的離職潮不比證監會低調。
7月15日,騰訊財經從接近央行的人士處獲悉,央行支付結算司近期迎來離職潮,8名處長中有3名同時離職,另外還有4—5名普通職員提交離職申請。早在2015年,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周金黃從央行離職,出任華瑞銀行副行長。
前述3名離職的處長分別是,清算組織監管處處長,其去向是北京地方國有投資公司;銀行卡業務管理處處長,將赴任正在籌建的票交所任副總裁;信息分析處處長,其去向是中央結算公司。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央行下屬的司局中,支付結算司最貼近市場,其分管的如第三方支付行業也最為活躍,因此,相對於其它司局,該司員工跳槽到金融機構更加容易。
此外,今年央行原貨政二司處長、青年宏觀經濟學家伍戈離職,出任了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和總經理助理。央行金融穩定局金融體制改革處李超出任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奔赴市場化機構任職。
證監系統:部分人士晉升遭遇瓶頸
6月初,證監會又批准五名幹部離職,分別是上市部副主任陸澤峰、行政處罰委副主任張子學兩名副司局級幹部,上市部二處處長王長河、發行部二處處長蔣彥和四處處長楊郊紅三名處級幹部。
此次人員調整引起了證券行業的廣泛關注,市場一致認為證監會將迎來第四波離職風潮。而上一波離職潮發生在2010年至2015年,其中僅
2014年,就有約30名處級以上幹部離職,2015年前5個月,也有6名司局級幹部離職。大多數幹部離職後投身市場機構,尤其是基金行業。
據中申網監測數據顯示,從1998年開始,超60位前官員入職公募基金,其中高管人數超過40人,擔任過基金公司總經理一職的接近
20位。去年七月份,博時基金就宣布聘任原證監會辦公室、黨辦副主任的江向陽為公司總經理。此外,原證監會國際部副主任湯曉東早在2014年就離職加入了
華夏基金。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日前離職的陸澤峰表示可能會去大學任教,更遠期則會從事並購基金相關的業務,楊郊紅也很可能在私募基金任職。
顯然,基金行業豐厚的薪酬和個人價值的增值空間吸引了大量的離職官員。「證監系統的處級以上官員離職之後,往往會進入基金公司、券商、私募等機構擔任高管,年收入可以達到幾百萬,遠遠高於在證監會系統的收入。」業內人士稱。
且早在2015年年初,前證監會主席肖鋼在內部會議上也解釋了證監會頻現離職風潮的原因,「從2014年主動離職的中青年幹部情況分析看,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關注不夠。」證監會內部管理職位有限,官員晉升比較困難,於是紛紛下海,謀求更開闊的職業機會。
銀行的日子也不好過......
事實上,傳統銀行業正在悄然發生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動,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離職、華夏銀行副行長黃老金離職,渤海銀行副行長趙世剛離職,據新華網統計,今年以來,先後至少有37位傳統銀行的高管離職,涉及的崗位有董事、行長、副行長、風險總監等,有的則是分支行行長,有的分支行行長甚至公開說,不想再回銀行,而一線員工的離職更是數不勝數。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是一個人離開,而是帶著一個團隊整體離職,多年的業務經驗,多年的風控積累,還有早已建立的客戶人脈,銀行員工像流水一樣的離開,帶走的是銀行真正的核心力量,也讓銀行業務有陷入癱瘓的可能。
銀行還是銀行,換湯不換葯,沒有資源到哪裡都是屌絲,但是,如果自己還覺得,可以在銀行可以躺著賺錢,最後一定是沒有飯吃。
硬幣的另一面是:2015年是中國監管機構被捕人數最多的一年,也是被捕級別最高的一年。在此背後,金融機構這邊,聚集了許多流失的官員、海外華爾街迴流的精英、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的本土專家。相反,監管部門的人才危機則非常嚴峻。
別急,看完這個再去賺錢!(讓賺錢變得簡單)
相信每一個投資者都有超越常人的智力,並且是經過艱苦的努力才達到今天的水平。你們比沒有投資理念的普通人擁有更多優勢,但長期來說幾乎沒有機會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如果想賺錢,一定要找到一個適合你自己的交易系統。關注「笨投資」,教你在投資中塑造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讓賺錢變得更簡單!

『伍』 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經理秀

陸文俊 先生
陸文俊先生,A股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副主席、A股基金投資總監。曾任職於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華創創投管理事務所,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東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從事行業研究和投資管理工作。2008年6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職於投資管理部,現任「銀華核心價值優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銀華和諧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王華 先生
王華先生,經濟學碩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畢業,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2000年10月進入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副總監,「銀華富裕主題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姜永康 先生
姜永康先生,碩士學位。2001年至2005年就職於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歷任研究員、組合經理等職。2005年9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銀華增強收益債券型基金」「銀華保本增值基金」基金經理。
路志剛 先生
路志剛先生,博士學位,曾任廣東建設實業集團公司財務主管,廣州證券有限公司發行部、營業部經理,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副總監,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基金經理等職。2009年1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銀華-道瓊斯88精選證券投資基金」、「銀華滬深3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LOF)」、「銀華深證100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況群峰 先生
況群峰先生,經濟學碩士。2004年4月加入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銀華優質增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金斌 先生
金斌先生,碩士學位。曾在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行業研究工作。2004年8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研究主管等職,現任研究部副總監,「銀華優勢企業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萬志勇 先生
萬志勇先生,碩士學位。曾任職於北方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從事行業研究和投資管理工作。2007年2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職於投資管理部,現任「銀華和諧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孫健 先生
孫健先生,碩士學位。曾在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從事行業研究和投資管理工作。2008年11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銀華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
齊海滔 先生
齊海滔先生,碩士學位,曾在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從事行業研究和投資管理工作,2006年6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等職,現任「銀華內需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基金經理。
楊靖 先生
楊靖先生,經濟學碩士。曾在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從事行業研究和投資管理工作。2007年11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銀華領先策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楊長清 先生
楊長清先生,碩士學歷。曾任職於長沙鐵路局擔任機械設計工程師。2003年2月加盟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市場營銷部經理、產品開發部執行主管、研究部研究員及投資管理部基金經理助理,現任「銀華-道瓊斯88精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黃瑞麒 先生
黃瑞麒先生,香港中文大學學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曾先後擔任恆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經理,法國興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基金經理等職務。於2008年8月加入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銀華全球核心優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助理,現任「銀華全球核心優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周毅 先生
周毅先生,CFA,碩士學位;畢業於北京大學,南卡羅萊納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1年證券從業經驗。歷任美國普華永道金融服務部經理,巴克萊銀行量化分析部副總裁,巴克萊亞太有限公司副董事。現任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被動及數量化投資組負責人、「銀華深證100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陸』 嘉實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的領軍人物

趙學軍,博士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總裁嘉實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長嘉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長嘉實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長、總裁趙學軍博士現任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董事會董事,中共黨員。趙學軍博士擁有超過20年的金融管理、資本市場運作和公司治理經驗。他自2000年10月起即擔任嘉實基金總裁,是行業內任職期限最長的元老級CEO。趙學軍博士於2005年開創性的為嘉實基金引進了國際和國內一流的戰略合作者並建立了科學的、市場化的、高效的公司治理結構,使其從行業內最弱小的公司發展成為行業領先的、並在諸多業務中創新的、各類資產規模合計近5000億元的資產管理公司。在加入嘉實基金之前,趙學軍先生曾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並在商品期貨、商品交易所、進出口公司擔任管理職位。 趙學軍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目前同時擔任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兼職副會長、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專家理事。

『柒』 楊赤忠在幾家基金公司待過

楊赤忠先生,40 歲,中國國籍研究生學歷。歷任深圳四海電腦技術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深圳藍天基金管理公司證券投資部經理,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總監、基金經理,光大證券證券投資部總經理等職。現任光大證券助理總裁、研究所所長、大成基金董事。

『捌』 曾北川結束掛職到那裡上任

回到原來的工作單位或另有提拔任用。
2016年1月12日,柳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決定:接受曾北川辭去柳州市副市長職務的請求報柳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備案。
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資料顯示,辭任柳州市副市長的曾北川,1963年3月生,曾任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黨委委員,2013年10月掛任柳州市委常委、副市長。
曾北川簡歷

曾北川,男,漢族,1963年3月生,四川人,198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8月參加工作,北京經濟學院城市經濟與管理系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國際金融學博士,高級工程師。
1981.09--1986.09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建築結構專業本科生
1986.09--1989.08北京經濟學院城市經濟與管理系經濟學專業研究生
1989.08--1992.06建設部中國城鄉建設發展總公司項目經理
1992.06--1994.03中國建設銀行總行房地產信貸部房地產信貸項目經理
1994.03--1996.09國家開發銀行國際金融局信貸一處信貸項目經理
1996.09--1998.05國家開發銀行國際金融局綜合計劃處副處長
1998.05--2000.12華夏銀行北京管理部副總經理
2000.12--2001.10華夏銀行北京管理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
2001.10--2003.02華夏銀行總行營業部常務副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正分行級)
2003.02--2006.10華夏銀行總行稽核部總經理、監事會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
(其間:2001.09--2005.06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國際金融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
2006.10--2008.04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市場拓展部總經理
2008.04--2008.07人保金控籌備組成員
2008.07--2009.11中國華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新華聞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裁、黨委書記
(其間:2008.08--2009.11兼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09.01--2009.11兼任中泰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董事長)
2009.11--2013.09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黨委委員
2013.09--2013.10人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黨委委員,廣西柳州市委常委(掛任)
2013.10--2016.1廣西柳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掛任)
2016.1 不再擔任柳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玖』 大成基金周健男去了哪裡

現在是光大證券的執行總裁哦~

『拾』 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在中國股市翻雲覆雨。大浪淘沙下來的都是身經百戰的英雄。既造就了徐翔、常士杉、王濤等一批草根英雄,也產生了以李旭利為代表的悲劇人物。

通過中國私募基金行業進行了系統性梳理,目前將國內私募基金經理人按照出身劃分為四大派別,為「公募派」、「券商派」、「媒體派」和「民間派」四類。

公募派——曾經滄海難為水

創立自己的私募基金品牌是很多公募基金從業者的夢想。很多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人不甘於公募基金的束縛,選擇創立或加入私募基金。

公募派私募基金掌門人中,從業最資深的當屬柏坊資產龍小波,其曾任大鵬證券副總裁和大成基金的首任總經理。不過,柏坊資產旗下產品在A股市場中表現平平。此外,莫泰山和余路明也是為數不多的轉做私募的基金公司老總,「私奔」之前兩人分別擔任交銀施羅德基金和華商基金的總經理。

2012年成立千合資本的王亞偉是公募派中最大牌的基金經理,此前被稱為公募基金經理中的「一哥」。

公募派的優勢在於其經歷過正規軍的磨礪,熟悉公募的投研體系以及渠道關系。不過,這同時也成為了少數公募派基金經理的制肘。「曾經滄海難為水」,失去了公募基金強大的投研平台,不少基金經理業績大失水準。

券商派——橫看成嶺側成峰

券商出身的私募基金經理風格差異較大,但普遍比較靈活,且注重實戰,交易型選手較多。目前分為「大鵬系」、「蔚深系」、「君安系」等門派。

「大鵬系」以金中和投資的曾軍、萬利富達的胡偉濤為代表;「蔚深系」以龍騰資產的吳險峰、開寶資產的李艾峻、景良資產的廖黎輝為代表;「君安系」則以天馬資產的康曉陽、東方港灣的但斌、尚誠資產的肖華等。可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總體來看,券商出身的私募基金數量較多,雖然目前整體缺少超大規模的私募基金,但其中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中大型私募基金數量較多。如果考慮到交易的活躍度,其影響力並不遜色於公募派。

媒體派——莫謂書生空議論

媒體派私募也是近些年崛起的一股新勢力。媒體派私募基金經理的代表人物有龍贏富澤的童第軼、財富成長的唐雪來、彤源投資的李威等。

盡管和公募派、券商派相比,媒體派私募的整體實力還比較弱小,但不可否認與民間派相比,媒體派私募也具有自己的優勢。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媒體的角度審視上市公司可能發現普通的研究員所無法發現的機會或者風險。此外,由於證券類媒體常年和上市公司打交道,財經記者大都和企業高管私交頗深,這為其轉型資產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行業背景。

民間派——英雄不問出處

私募基金行業另一股重要的力量是民間派私募,這也是私募基金行業中最為魚龍混雜的群體。其中,既有像澤熙投資徐翔這樣的行業翹楚,也有凈值多年徘徊在3毛錢之下的「民間股神」。既有世通資產常士杉這樣的「黑馬」,也有林園這樣愛出風頭的「另類」。

其實,私募基金行業正是這樣的一個江湖,只有你有才華、有能力,都可以在這樣的舞台上表演一番。大浪淘少、橫刀立馬,是金子總會閃光。

最執著的私募基金經理——但斌

「是你讓我看透生命這東西,四個字堅持到底……」東方港灣的掌門人但斌可謂是最執著的私募基金經理,長期以來對茅台的不離不棄,即使在白酒行業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也不斷發微博力挺茅台。看來,但斌既是最執著的私募基金經理,也是最喜歡做「股評」的基金經理。不過,面對「說的不做、做的不說」的行規,但斌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真正定位。

最遺憾的私募基金經理——王貴文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2008年,王貴文作別嘉實基金、投身私募。這位昔日的明星基金經理可謂是「生不逢時」。盡管在2010年,王貴文旗下的產品還位居當年三甲,卻難以改變最終清盤的命運。王貴文最終選擇淡出私募行業,並稱「此次別過,今世不再來」,內心的遺憾或許只有當事人心中才能體味。

最悲劇的私募基金經理——李旭利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少年得志的李旭利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落得身陷囫圇的結局。轉投私募的李旭利原本想要大幹一場。卻因「老鼠倉」事件,不得不過早的終止了自己充滿悲情的投資生涯。據說,在庭審時,李旭利依舊保持昔日的孤傲。面對法官,他說自己其實不太看得上其他基金經理的水平。

最大起大落的私募基金經理——羅偉廣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私募基金經理羅偉廣在2009年一戰成名,新價值規模也迅速壯大。然而,此後羅偉廣的投資旅程卻始終不順利。2012年,更是有多隻產品排名靠後。面對這樣的大起大落,這位明星私募基金經理難免會有英雄氣短的感受。

最有哲理的私募基金經理——康曉陽

「我想我是一個哲學家,可以參透孤單的假相……」如果說哪位私募基金經理最喜歡在微博上為粉絲熬制「心靈雞湯」,非康曉陽莫屬。盡管業績並不突出,但康曉陽大師一般的口吻的確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畢竟這是一位老牌私募基金經理了,聽聽他的話總會有些幫助的。

最神秘的私募基金經理——徐翔

「帶著一絲絲神秘的你,可能想著同樣的事情,背後的你是什麼表情……」漲停敢死隊出身的徐翔,通過成立澤熙投資實現了陽光化。然而,與其他私募基金經理相比,徐翔行事過於低調,卻往往成為市場追逐的對象。對此,徐翔也感覺很冤枉。然而,從重慶啤酒到酒鬼酒,這些問題股中都不乏徐翔的身影,這又怪得了誰呢?
勤奮和專注是徐翔最大的特點,也是他成功的關鍵。
2015年11月1日,因涉嫌違法犯罪,徐翔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一時令人唏噓。

最受爭議的私募基金經理——呂俊

「就算緣份到了盡頭,無力再挽留,我們還可以是朋友……」私募基金合夥人不乏分家,但大多數會是和平分手,諸如但斌和鍾兆民(專欄)。然而,像呂俊和姜廣策這樣鬧得不可收拾的卻很少出現。或許,是性格決定命運吧。即使在圈內,呂俊夫婦恐怕也是最受爭議的私募基金經理了。

最大牌的私募基金經理——王亞偉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對於王亞偉而言,這一天或許等待得已經太久了。曾經的公募基金經理「一哥」轉投私募,無疑是最大牌的基金經理。產品募集金額之大、投資門檻之高都刷新私募基金行業記錄。至於王亞偉的業績是否還會像在華夏基金時候那般優異,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最另類的私募基金經理——林園

「玩世不恭,也許有點與生俱來……」草根出身的林園是私募基金經理中的另類,不管是在台上還是台下,林園經常會露出那種玩世不恭的壞笑。林園愛出風頭,經常上電視,從不諱言自己喜歡美女。和但斌一樣,林園偏愛茅台,而他的業績似乎也隨著茅台的波動而波動。

最美麗的私募基金經理——楊玲

「你的美,無聲無息,不知不覺讓我追隨……」一直以來,私募基金行業被看作男性的天下,畢竟資本市場博弈的殘酷不亞於戰爭。而黃明皓、楊玲等人的出現給這樣一個行業帶來了幾許的亮色。江暉的搭檔、星石投資總裁楊玲經常出席各大投資論壇,以其優雅的舉止、流暢的演講受到業界好評和關注。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於不善言辭的江暉也是一個十分有益的補充。

閱讀全文

與大成基金總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北京銀行貸款會下批款涵嗎 瀏覽:498
央企改革基金能買嗎 瀏覽:537
跟蹤中證信息指數基金 瀏覽:721
千萬科技資金流向 瀏覽:317
基金如何平衡組合 瀏覽:162
理財專修學院 瀏覽:200
理財用什麼軟體好 瀏覽:999
創匯通理財 瀏覽:459
甘肅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38
聯合貸款信息安全管理辦法 瀏覽:371
正規黃金白銀投資咨詢平台 瀏覽:208
信託好么 瀏覽:963
工銀添益工銀瑞信添益快線貨幣基金 瀏覽:300
中國投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784
5元埃及磅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81
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是指 瀏覽:685
銀河證券資金賬戶前4位 瀏覽:882
2019年4月26號台灣黃金價格 瀏覽:578
多家信託公司 瀏覽:866
期貨價格不斷的突破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