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央企、國企的股東收益是什麼
你好,股東權益又稱凈資產,即所有者權益。是指公司總資產中扣除負債所餘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之和,代表了股東對企業的所有權,反映了股東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股東權益又稱凈資產,即所有者權益。是指公司總資產中扣除負債所餘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之和,代表了股東對企業的所有權,反映了股東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一、計算公式
股東權益又稱凈資產,即所有者權益。是指公司總資產中扣除負債所餘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之和,代表了股東對企業的所有權,反映了股東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股東權益(即凈資產)=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二、應用法則
股東權益比率應當適中。如果權益比率過小,表明企業過度負債,容易削弱公司抵禦外部沖擊的能力;而權益比率過大,意味著企業沒有積極地利用財務杠桿作用來擴大經營規模。
三、權益內容:
1、股本
即按照面值計算的股本金。
2、資本公積
包括股票發行溢價、法定財產重估增值、接受捐贈資產價值。
3、盈餘公積
分為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按公司稅後利潤的10%強制提取。目的是為了應付經營風險。當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取。
4、法定公益金
按稅後利潤的5%一10%提取。用於公司福利設施支出。
5、未分配利潤
指公司留待以後年度分配的利潤或待分配利潤。
股東權益比率是股東權益對總資產的比率。股東權益比率應當適中。如果權益比率過小,表明企業過度負債,容易削弱公司抵禦外部沖擊的能力,而權益比率過大,意味著企業沒有積極地利用財務杠桿作用來擴大經營規模。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❷ 國有資產收益的相關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有資產管理局(辦公室、處)、人民銀行分行,國務院工交各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的有關精神,為加強國有資產收益的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收益的流失,我們制訂了《國有資產收益收繳管理辦法》,現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什麼問題,請隨時報告財政部。
附件:國有資產收益收繳管理辦法
財政部 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 中國人民銀行
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一日 國有資產收益收繳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國有資產收益的收繳管理工作,確保國有資產收益及時足額上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國有企業財產監督管理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資產收益,具體包括:
一、國有企業應上繳國家的利潤;
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家股應分得的股利;
三、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家作為出資者按照出資比例應分取的紅利;
四、各級政府授權的投資部門或機構以國有資產投資形成的收益應上繳國家的部分;
五、國有企業產權轉讓收入;
六、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股股權轉讓(包括配股權轉讓)收入;
七、對有限責任公司國家出資轉讓的收入;
八、其他非國有企業佔用國有資產應上繳的收益;
九、其他按規定應上繳的國有資產收益。
第三條 國有資產的收益的收繳管理工作,由財政部門會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
第四條 國有資產收益應按中央、地方產權關系和現行財政體制,分別列入同級政府國有資產經營預算。
第五條 國有資產收益分別下列情況收繳入庫。
一、國有企業應上繳國家的利潤,由財政部門會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根據企業情況核定收繳方案後下達執行。
二、股份有限公司分配現金股利時,應堅持同股同利的原則,國家股的持股單位不得放棄國家股的收益權。國家股股利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確認後及時上繳。
三、有限責任公司分配紅利時,國家按出資比例分取的紅利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確認後及時上繳。
四、國有企業產權轉讓收入和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股股權轉讓收入(包括配股權轉讓收入)以及有限責任公司國家出資轉讓收入,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確認後上繳。
五、其他非國有企業佔用國有資產應上繳的收益,應按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確定的比例上繳。
六、其他應繳的國有資產收益按財政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上繳。
第六條 中央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收益的收繳工作,由財政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授權財政部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負責,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負責監繳。
第七條 地方國有資產收益的收繳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辦法並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制定。報財政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備案。
第八條 國有資產收益預算科目使用國家預算收支科目中的「國有資產經營預算收入」類的有關科目。
第九條 上繳國有資產收益,使用「一般繳款書」,繳款書各欄的填寫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金庫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辦理。繳款書中的「財政機關」欄填寫同級收款的同級財政機關名稱。繳款書第四聯回執聯由國庫收款蓋章後按日退同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繳款書第五聯報查聯,國庫收款蓋章後退同級財政部門。
第十條 國有企業上繳國有資產收益採用按月預繳、全年清算的辦法,其他國有資產收益(第二條二至九款)在確定後十日內入庫。
第十一條 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有資產收益收繳部門應按月(季、年)編報國有資產收益匯總表,報送財政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
第十二條 國有企業及非國有企業應按規定將國有資產收益及時足額入庫,凡拖欠、挪用、截留及私分國有資產收益的,按照《關於違反財政法規處罰的暫行規定》及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三條 列入同級政府預算的國有資產收益,用於國有資產再投資,調整產業結構,補充國有企業資本金,增購有關股份公司的股權及購買配股等。
第十四條 本辦法發布前,有關國有資產收益收繳管理辦法和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准。
第十五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❸ 國有資產收益的內容是什麼
國有資產收益主要包括:
1、股息、紅利收入,股息紅利收入,指實行國有資產股份制經營方式中,國有股份在一定時期內根據企業經營業績為國家財政提供的收入。
2、上繳利潤,上繳利潤,是國有企業將實現利潤的一部分按規定,或根據承包合同,上繳國家財政,是國有產權在經濟上的體現。上繳利潤的真正來源,是企業職工在剩餘勞動時間里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價值。
3、租金收入,租金收入,是指租賃經營國有資產的承租人按租賃合同規定,向國家繳納的租金。租金是承租人有償使用、支配國有資產的報酬。
4、其他收入形式,除以上幾種最常見的國有資產收益形式外,還有一些其他收入形式,如資源補償費收入、資產佔用費收入、國有股權證轉讓收入、國有資產轉讓收入等等。
❹ 什麼是國有資產經營收益
國有資產的經營收益及其表現形式
國有資產的經營收益是指國家憑借歸國有資產的所有權,從國有資產經營收入中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其來源是國有企業或國家參股企業的勞動者在剩餘勞動時間內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價值。目前我國國有資產的收益表現為:股息、紅利收入、上交利潤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收入形式等。
❺ 什麼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指標體系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是指企業考核期末扣除客觀因素後的所有者權益同考核期初所有者權益的比率。資產保值增值率=期末凈資產總額/期初凈資產總額X 100%
正確計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的關鍵有兩點,一是合理確認期初凈資產總額;二是合理確認期末凈資產總額。
(一)合理確認期初凈資產總額。
企業開展經營,期初凈資產總額代表的應該是企業在考核期內從事經營的「原始資本」,即實際從事經營的可控資本。
(二)合理確認期末凈資產總額。
關於指標中的期末凈資產總額,它反映的應該是企業在考核期內的經營成果即所有者權益的積累。
(5)國資委投資收益率擴展閱讀:
在計算期末凈資產總額時,有些因素通常需要剔除。應剔除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因投資者對企業的投資增加的資本金;
2、因國家專項撥款、各項建設基金增加的資本公積;
3、由於國家對企業實行先征稅後返還辦法增加的資本金或資本公積金;
4、按規定進行資產評估,評估增值或減值所造成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
5、企業接受捐贈增加的資本公積;
6、其它非正常性變動造成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
❻ 國有資產收益的簡介
國有資產收益,是指國家憑借國有資產所有權獲得的各種不同形式收益的總稱。
目前,國有資產收益的形式與數量,主要取決於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與經營方式。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在中央與地方之間,及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劃分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建立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機構與體系的一項根本制度。
國有資產經營,是指國有資產的所有者和代理人為了保證國有資產的優化配置、合理利用,提高運行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充分發揮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而進行的一系列籌劃、決策活動。
❼ 國有企業凈利潤按20%上繳國資辦投資收益,會計賬務怎樣處理
1、分配時:借: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利潤
2、上交時:借:應付利潤
貸: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