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截至2018年我國風險投資公司規模

截至2018年我國風險投資公司規模

發布時間:2021-06-08 15:48:10

A. 被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知名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我國上市公司有哪些拜託了各位 謝謝

據目前資料所知主要有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和 凱雷投資集團,其投資收益也可以,負債率不高。見如下網上摘錄: 紅杉資本創始於1972年,共有18隻基金,超過40億美元總資本,總共投資超過500家公司,20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個通過兼並收購成功退出的案例。紅杉資本作為全球最大的VC,曾投資了蘋果電腦、思科、甲骨文、雅虎和Google、Paypal,紅杉投資的公司總市值超過納斯達克市場總價值的10%。因為美國高科技企業多集中在加州,該公司曾宣稱投資從不超過矽谷40英里半徑。2005年9月,德豐傑全球基金原董事張帆和攜程網原總裁兼CFO沈南鵬與Sequoia Capital (紅杉資本)一起始創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Sequoia Capital China)。 凱雷投資集團 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是全球著名的直接投資機構,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旗下三家亞洲基金擁有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以投資於泛亞地區。凱雷集團總共擁有28隻不同類型的基金,管理著超過248億美元的資產。自1987年創立以來,已經投資130億美元,主要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用於公司並購、房產以及創業投資等。據悉,自1987年成立以來,凱雷集團已在全球125億美元的策略性投資中獲得了巨額利潤,給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5%。

B. 引入風險投資對我國企業的啟示

所謂的風險投資公司,在科學的角度,其實,並不存在幾乎是任何的風險。
就是因為懂得。真的專業知識,非凡的經理底蘊,完全的科學定義和標准,可以,100%的評價和評估對一個項目的投資成敗與否,而得出正確的結果。!

風險
唯一的存在,其實是政治和命運的安排的存在里。
由氣功大法的古代叫做神、仙、妖、魔、鬼、怪、精、罪犯的人員掌握的命線的與否。

國歌
國際歌
國法庄嚴

C. 我國上市公司有多少家參與風險投資

28

D. 5G時代的來臨對於虛擬現實行業的公司有影響嗎

2018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人工智慧+5G技術助推內容跨平台增長

中國虛擬現實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虛擬現實是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術的關鍵領域,具有產業潛力大、技術跨度大、應用空間廣的特點。目前,虛擬現實處於發展初期的部分沉浸體驗階段。

預計未來五年,變焦顯示與光波導成為熱點,顯示計算化初見端倪;注視點渲染、混合雲渲染快速升溫,端雲協同、軟硬耦合的精細化渲染成為趨勢;網聯式雲化虛擬現實加速發展,5G賦能雲VR;眼球追蹤成為焦點,多感官交互技術路徑多元化;內容交互性不斷提高,助推媒體采編播創新。

此外,以內容應用、終端器件、網路平台和內容生產為重點領域的產業生態初具規模,內容與特定平台解耦加速生態成形,人工智慧對虛擬現實的影響軌跡逐漸明晰,知識產權競爭態勢趨於激烈,規模化應用試點開始落地。

當前,我國各地積極出台虛擬現實專項政策,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技術研發缺乏針對性與原創性,對關鍵技術產業化進程敏感性不強;缺少富於產業影響力的優質內容平台,產業融合創新程度不足;應用推廣以展廳觀摩式為主,示範輻射能力不高。

針對這一現狀,我國應緊抓5G與人工智慧機遇期,突破業界慣有展廳級、孤島式、小眾性、雷同化的虛擬現實發展瓶頸,堅持走群眾路線,強化技術預研與趨勢預判,提高創新資源利用效率,開展規模化應用試點,探索具備落地潛力的解決方案,推動產業集聚融合,優化扶持政策,深化發展支撐環境,實現產業級、網聯式、規模性、差異化的虛擬現實普及之路。

內容應用成為主要增長點

虛擬現實產業鏈條長,參與主體多,主要分為內容應用、終端器件、網路平台和內容生產。其中在內容應用方面,聚焦文化娛樂、教育培訓、工業生產、醫療健康和商貿創意領域,呈現出「虛擬現實+」大眾與行業應用融合創新的特點。

全球虛擬現實市場快速發展,內容應用成為主要增長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虛擬現實(VR)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全球虛擬現實產業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其中虛擬現實市場1600億元,增強現實市場450億元。預計2017-2022年全球虛擬現實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70%,虛擬現實為占據主體地位,增強現實增速顯著。從產業結構看,終端器件領域市場份額占據首位,內容應用市場快速增長,其中工業、醫療、教育等行業應用市場規模將由2018年的8%升至2020年的19%。

此外,深入調研表明,當前「虛擬現實產業臨冬論」(2017年投資增速負增長)反映出虛擬現實發展已由概念熱炒進入理性調整階段,自2016年進入高速發展之後,全球虛擬現實風險資本市場已經針對產業鏈條開展更加審慎明確的投入。硬體終端與行業應用占據全球風險投資產業細分領域主體。

資本投向日趨聚焦核心技術企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2018年獲得風險投資的公司中,28%位於中國大陸,獲得25%的資金。2018年我國獲得風險投資的公司數量為44家,相比上一年77家顯著減少,但獲得資金規模從18億元增長至30餘億元,即企業平均獲得投資從兩千萬增至近七千萬元,且有十餘家公司達到億元水平,資本投向日趨聚焦於擁有核心技術的虛擬現實企業。

人工智慧+5G技術助推內容跨平台增長

報告分析指出,虛擬現實遵循先硬體後內容的發展節奏,內容跨平台趨勢助推產業生態加速成形。人工智慧對虛擬現實的影響軌跡逐漸明晰。而5G產業鏈日臻成熟,世界各國相繼制定5G相關政策推動產業發展和網路建設,支持2019年5G商用部署,2020年開始規模商用。

報告建議,我國發展虛擬(增強)現實產業要牢牢把握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的窗口期,發揮虛擬現實帶動效應強的特點,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應用示範為突破,以產業融合為主線,以平台聚合為中心,突破虛擬現實產業就事論事的發展定勢,著力構建「虛擬現實+」融通發展生態圈。

E. 我國企業投資決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我國風險投資的現狀與挑戰

摘要:風險投資是高科技發展的助推器,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我國發展風險投資20年,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處於初期階段,存在許多問題,如風投資本總量小、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資本退出機制不通暢、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專業人才等。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風險投資發展的現狀,闡述了我國風投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提出了發展我國風險投資體系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風險投資;現狀;挑戰

一、風險投資概述

1.風險投資的特徵

風險投資,是由專門人員和機構向那些剛剛成立或增長迅速、潛力很大、風險也很大的未上市新興企業長期股權融資和增值服務,培育企業快速成長,數年後再通過上市、兼並或其它股權轉讓方式撤出投資,取得高額投資回報的一種投資方式。典型的風險投資往往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1)投資對象多為處於創業期(Star-up)的中小型企業,而且多為高新技術企業。

(2)投資期限至少在3-5年以上,投資方式一般為股權投資,通常占被投資企業10%-49%的股權,不要求取得控股權,也不需要任何擔保或抵押。

(3)投資決策建立在高度專業化和程序化的基礎之上。

(4)風險投資人一般不參與被投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提供增值服務;除了種子期(seed)融資以外,一般也對被投企業以後各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予以滿足。

(5)由於投資目的是追求超額回報,當被投企業增值後,投資人會通過上市IPO、收購兼並或其他股權轉讓方式撤出資本,實現增值。

(6)風險性極高,投資失敗的可能性平均在70%左右,但一旦成功,便會獲得超額回報。

2.分類及功能

對風險投資類型的劃分有多種標准。按投入方式,可分為「杠桿式」風險投資和「權益性」風險投資,後者是國際上通常採用的投資方式。按接受投資的企業發展階段不同,可以將風投資本分為種子資本、導入資本、發展資本和風險並購資本。

風險投資的基本功能是為應用高科技成果的中小企業提供其創業和發展所必須的股權資本,風險投資的基本運作機制是由風投公司融到風險資金,投向經過謹慎篩選的風險企業或項目,培養風險企業發展壯大,實現正常的市場運作,然後撒出投資,再去尋找新的項目。由此可見,風險投資主要有資金放大器、風險調節器、企業孵化器等幾種功能。

3.風險投資的運作

風險投資主要由項目評估和選擇、談判和簽定投資協議、培育風險企業、實現投資收益等環節構成。

(1)項目評估和選擇。企業家(團隊)管理能力、產品或技術的獨特性以及產品市場大小構成了決策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派生出創投決策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決不選取超過兩個以上風險的項目。

第二定律:V=P×S×E

其中,V代表總的考核值,P代表產品市場大小,S代表產品、服務或技術的獨特性,E代表管理團隊(企業家)的素質。

第三定律:投資P值最大的項目。

(2)談判和簽訂投資協議。風險企業所關心的是有足夠的資金滿足企業運轉,確保目標利潤和企業經營權。雙方通過對風險企業未來盈利的預測來確定風險投資所佔股份,最後形成項目股權分配與投資額及對賭條款等全面細致的風險投資協議。

(3)培育風險企業。協議簽訂後,風投公司與風險企業保持密切聯系,一般通過管理報告、企業定期訪問、擔任企業董事會成員來對企業實行監控,以便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風投公司一般還會用自身的管理、法律、財務等方面專長,向風險企業提供專業咨詢等增值服務。

(4)實現投資收益。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和時機選擇,取決於風投公司整體投資組合收益的最大化。主要的退出方式有風險企業股票公開上市;其他大公司收購風險企業,把風險企業轉售給其它投資公司;執行償付協議,風險企業向風投公司回購自身股份。

二、我國風投行業的發展狀況分析

1.投資概況

我國風投行業經歷過2000、2001年的發展高峰,之後隨國內創業板暫不開設和納斯達克網路泡沫的破滅而走向低谷,直到2004年由於資本市場退出形勢的預期好轉以及網路潮的回暖,風投行業在總投資額上大幅攀升,據統計數據,中外風投機構在2004年共對253家大陸及大陸相關企業進行了投資,投資總額達12.6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投資案例數量較2003年增加43%,投資金額上升28%,風投業進人一個全面復甦和加速發展的時期。

2.行業分布分析

風投機構在選擇投資對象時通常會考慮該行業的成長性、創新性、市場前景以及具體企業的管理團隊。調查顯示,傳統製造業已經取代軟體行業,成為創投項目最為集中的行業,表明風投資本規避風險和短期盈利取向的動機顯著增強。風投資本通過參股方式,從穩定發展的傳統製造業那裡獲得股利,增加利潤流量,滿足了風投公司股東要求的一種策略選擇。

3.區域分布分析

風投資本偏重高新技術項目和經濟發達地區,主要指向上海、深圳、江蘇、浙江、北京、天津等地,其中上海的風投機構數目最多,但在資金總量上比深圳小,北京雖然機構數目較少,但管理的資金卻較多。此外,風投出現很強的區域集中特點。京津冀地區的項目投資強度最高,長三角與珠三角的差別不大,而東三省及其他地區的差別則較大。

4.階段分布分析

針對創業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的不同,其生命周期可分為五個階段,即種子期、發展期、成長期、擴張期以及成熟期。風投機構會根據企業不同階段的特點制定具體的投資對策。

國外的風投資本一般集中在發展、成長和擴展階段,向種子和成熟階段投的比例比較小,特別是在種子階段,大約只有5%。2003年以來,風投資本分布基本上是「正態分布」:中間大兩頭小。項目主要集中在成長階段,而種子階段所佔比例最少,這種趨勢與國外風投的階段分布基本一致。

5.我國風投行業投資項目退出狀況

自2003年以來,我國風投資本在退出上雖然取得可喜的進展,有多家風投機構實現了成功退出。但與國外相比,上市和被其他企業收購所佔比例明顯偏低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我國的創業板市場遲遲未開,多數風投機構投資「後撤」,即風投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和獲得穩定的回報,多選擇比較成熟、規模較大的傳統性項目。2005年以來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股改的不斷深入和登陸海外資本市場,通過IPO實現退出的較往年明顯增多,多家風投支持的中國企業在美國、香港和新加坡市場上市。

三、我國風險投資行業面臨的挑戰

1.資金規模小,來源渠道單一

風險投資的主體包括政府、金融機構、風險投資公司和天使投資者等。我國目前的風投機構主要是以政府發起創辦或由國有企業發起設立、政府參股為主體。而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風險投資主體應該是願意並且能夠承擔風險的個人、企業投入。在沒有民間資本大量參與的情況下,風投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很難有大的增長,遠遠不能滿足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需要,也達不到最佳投資組合的目的。

2.風險投資主體錯位

風投機構是風險投資市場的真正主體。它是向風險企業提供風險資本的專業的資金管理人。風投機構從風險投資者募集風險資本開始,搜尋、調查、篩選投資項目,制定投資方案,對投資進行監督、管理和必要的輔助,並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撤出投資,把本金及實現的利潤分配給投資者。

目前,我國風投主體的結構是不合理的,應逐步改變其政府主導的現狀,形成由民營主導的風險投資格局。大力發展以民營資本為主體的風險投資企業,如有限合夥制、信託基金制和公司制的民營資本主體。 轉貼於
3.風投資本的利潤實現與退出困難

高風險通常意味著高收益,而高收益的獲取和高風險的轉移,關鍵在於退出。風投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控制公司。因此,為促進風投行業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對高新科技的推動作用,必須完善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

風投資本變現回收主要有三種方式即:公開上市IPO、出售股份及因投資失敗而進行的資產清算。目前,我國風險投資仍缺乏暢通的退出途徑,主要表現在A股主板交易市場上市門檻高;缺乏健全的產權交易市場;專門為風險企業提供退出途徑的創業板市場至今尚未建立。

4.法律制度不健全

風險投資在我國早已開始實踐,但至今仍未對風投基金進行立法;由於法規建設不健全,使得社會上非法集資活動屢禁不止;在稅收上,國家雖然給高科技企業享受15%所得稅稅率的優惠政策,但對高科技企業的投資者卻沒有所得稅優惠,風險投資者在高科技企業所得的股息和紅利要雙重征稅。這種滯後的立法狀況嚴重製約了我國創業投資的運作和發展。

5.缺乏風險投資專業人才

風投是跨越科技與金融兩大領域的特殊金融活動,涉及評估、投資、管理、審計和高科技專業知識等多方面學科,實踐性綜合性很強。風險投資家應該是既懂技術理論,又懂管理創新;既懂產業運作,又懂資本運營;既能深諳風險投資的職能奧妙,又能通曉國際風險資本運作規則的復合型高級人才。高素質的風險投資家是風險投資的靈魂,這正是目前我國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

四、應對我國風投發展挑戰的建議

1.擴大風險投資總量,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

根據國外成功經驗和我國發展趨勢,可從從機構投資者、國內大型企業、私人資本和政府資金等方面拓寬風投資金的來源:

2.建立一套分散風險的投資機制

可以從投資多個階段的企業並分批投入資金、組合投資、聯合投資、合同制約、管理咨詢和嚴格執行業務計劃書等方面分散風險。

3.建立創新的組織制度,培養風險投資人才

與一般公司組織形態相比較,有限合夥制能夠有效降低運作成本和代理成本,並通過適當的治理結構和各相關利益者之間一系列激勵與約束的契約安排來有效地減少代理風險。應採取多種方式培養和引進人才,在此基礎上,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

4.建立暢通的風投資本退出渠道

風投資本的成功退出不僅意味著高額回報,而且也是風險投資不斷循環的基礎。我們既要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又要立足於我國國情,在探索中建立適合我國經濟運行機制的退出模式。如國內買殼或借殼主板上市、進一步發揮二板市場的優勢、設立和發展櫃台交易和地區性股權轉讓市場、盡快開設創業板、國外二板市場或香港創業板上市、企業並購與企業回購、清算退出等,沒有退出渠道的創業投資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因此,要想實現創業投資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完善風險投資體系,保證資本退出渠道的通暢。

5.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修訂《合夥企業法》,明確規定有限合夥制為我國企業合夥的一個重要組織形式,明確對合夥人的約束和合法權益,但不應該對相關細節規定過細;修改《商業銀行法》、《保險法》、《養老基金管理辦法》,適當放寬對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限制,允許它們適度地參與風險投資。修改稅收法律制度,避免雙重征稅。

風險投資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的充分發展需要金融界、法學界、教育機構、科研機構以及中介機構等共同努力;政府要為其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擺脫行政干預,完全按市場規律辦事;加快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需要一個完整的投資體系支撐,這個體系不僅要包括健全、成熟、規范的支持系統,還要具備一套分散風險的投資機制和有效的管理機制;構建我國風險投資體系,促使風險投資進入良性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F. 2010年,我國風險投資總額、風險資本總量和環比增量各是多少

2010年中國VC/PE投資市場共披露基金359支,其中募資完成(含首輪募資完成)及開始募資基金數量分別為235支和124支;募資規模方面,募資完成(含首輪募資完成)及開始募資基金規模分別為304.18億美元及407.56億美元。

2010年新成立基金數量及目標規模相比2009年基本持平;而募資完成情況相比2009年則明顯好轉,並超過2008年182支基金募資267.78億美元的歷史高位。

募資完成(含首輪完成)基金中,成長型(Growth)基金數量佔比38%;募資規模佔比達60%,相比2009年,成長型基金募資數量及規模佔比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2010年披露VC投資案例804起,投資總額56.68億美元,均超過2007年721起案例、投資總額53.33億美元的歷史高位。

VC投資共涉及20個行業,製造業、互聯網及IT行業披露案例數量最多;互聯網行業融資總額居各行業之首,達18.31億美元,占年度創投總額的32%。

幣種以人民幣為主的中資基金創業投資案例為507起,投資總額為21.37億美元,分別佔2010年VC投資總量的63.1%和37.7%。

2010年全年披露PE投資案例375起,投資總額196.13億美元,無論是披露投資案例數量還是投資金額,均達到歷史最高,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為5230萬美元。

PE投資共涉及20個行業,製造業、能源及醫療健康行業是全年披露投資案例數量最多的三個行業;融資金額方面,食品飲料行業融資總額最高,達33.73億美元。

成長型(Growth)投資披露案例289起,投資金額107.93億美元,PIPE投資披露案例71起,佔比18.9%,投資總額達78.33億美元,佔比39.9%。

2010年VC/PE背景中國企業境內外IPO數量為220家,融資金額373.74億美元,占年度IPO總量的44.8%和35.0%。其中,152家選擇了境內上市,佔比69.1%,A股市場依然是投資機構退出的主要渠道。

2010年投資機構通過企業IPO實現480筆退出,平均賬面投資回報率為8.06倍,相比2009年下降28.2%。

IT行業是投資機構獲得回報最多的行業,平均賬面回報率達14.62倍,其次分別是金融、化學工業、互聯網、醫療健康。

2010年共披露26起VC/PE背景企業並購案例,涉及43筆退出。其中22筆退出案例完整披露其最初投資金額及最終退出回報金額,其平均投資回報率為1.30倍。

G. 現在全中國風險投資公司有多少

據普華永道咨詢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在2018年上半年,中國公司獲得了最大的風險版基金權投資。

根據這項研究,2018年上半年,全球風險資本投資額增長了32.2%,達到990億美元。在10項最大交易中,有7項是對中國公司的投資。名單上居於首位的是中國車貨匹配信息平台滿幫集團(Manbang Group),第二季度獲得19億美元。還有其他大額交易分別是印尼(Go-JEK)、美國(優步)和新加坡(Grab)的公司。

最活躍的風險投資公司中,有5家來自美國,另外5家來自中國。

該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共進行了6611筆交易,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14%。分析師認為,金融技術、人工智慧和醫學數字技術已成為最具突破性的方向。

這一時期的1億美元以上大型投資(所謂的「超級輪」)的領先者是北美,其中有82筆交易完成。亞洲記錄有69筆交易,歐洲為14筆交易!!!!

H. 對於我國國內目前風險資本市場發展現狀的描述

值得借鑒的是,由於英德對國外投資者風險投資實施特別優惠,國外資金成為其風險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如英國1997年國外資金占其風險投資基金總資產43%,1998年為46%,1999年為44%,幾乎佔一半份額。我國在發展風險投資的過程中,可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方面利用本國資金,另一方面由政府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外風險資本。

I. 需要找關於 中國風險投資的年度融資和投資規模的數據圖表 ,找了很多地方都沒有,請問從哪裡可以找到

06年風投總量近600億 種子期融資仍顯不足

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日前發布《年中國風險投資業調研報告》,對2006年度中國風險投資業發展現狀,以及我國風險投資業的新動向進行闡述。報告顯示,2006年我國風險資本總量超過583.85億元人民幣,金額和增幅均創歷史新高,但仍存在種子期項目融資水平依舊不足的問題。同時,2006年傳統行業實現了對以互聯網、軟體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的強勢沖擊,一舉成為風險資本的寵兒。但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種「風向」轉變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

中國風險資本與投資總量齊創新高,增速創下歷史紀錄

本次調研結果顯示,截至2006年底,我國風險資本總量超過583.85億元人民幣,比2005年底的441.29億元高出32.31%;2006年高達240.85億元的新籌資風險資本規模,比2005年對應的195.71億元增加了23.06%。2006年度中國風險投資總量再創歷史新高,143.64億元的投資總額,比2005年增加22.17%。2006年風險資本與投資總量的增長率均超過20%。

海外風險資本與投資占據半壁江山,本土邊緣化趨勢未改

從調研結果看,雖然制約「紅籌上市」路徑的政策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其並未動搖海外風險資本堅定的中國戰略。在2006年新籌集的風險資本中,超過一半的風險資本來源於海外,所佔比例高達65.1%,正是由於近年來大量海外風險資本的湧入,風險資本管理規模中,海外資本所佔比例從2003年的5%,激增至2005年的33.9%,2006年更是接近50%,達到43.7%,海外資本占據中國風險資本半壁江山的局面日益顯現。

對調研投資總量的分析可以看出,由外資機構主導的投資額超過109.29億元,占總投資額的76.1%,本土機構主導的投資總量僅為34.34億元,佔23.9%。

傳統行業強勢分解IT行業,已成為風險投資的寵兒

與往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06年,傳統行業實現了對以互聯網、軟體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的強勢沖擊,一舉成為風險資本的寵兒。調查顯示,2006年度有16.2%的風險投資項目屬於傳統行業,該行業吸收了20.57億元的風險資本,所佔比例上升至14.3%,僅次於IT行業。而本年度22個實現IPO的風險投資企業中,就有6個屬於傳統行業,也僅次於IT行業的IPO案例數。傳統行業不僅在風險資本融資額還是在IPO方面都與IT行業形成抗衡,對其進行強勢分解。

北京和上海引領中國風險投資發展的趨勢持續鞏固

從調研的投資總量看,2006年投資於北京的風險金額最多,所佔比例達到34.8%,並且逐年增加;上海的投資金額比例也比2005年有所增加,其比例達到24.8%,緊隨北京,列全國第二。

北京地區風險資本總量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佔全國風險資本總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從2003年的15%上升到2004年的23%、2005年的33%以及2006年的45.5%。上海地區2006年的風險資本量僅次於北京,佔全國資本總量的15.6%。

京滬兩地不僅在資本額合計比例還是投資額合計比例,均佔全國的60%。

種子期項目融資水平依舊不足

從調研結果看,有69%的投資項目數屬於擴張期和成長期,且成長期的項目數比例延續2005年的增長趨勢,比例值升至49%。種子期項目數比例與2005年保持一致,仍然沒有扭轉前三年調研結果中出現的逐年比例下降的態勢。雖然《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的正式實施已經掀起設立政府引導基金扶持種子期項目的浪潮,但是從目前的調研結果看,效果還沒顯現出來,種子期項目融資水平依舊不足。

資本市場在風險投資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現

調研結果顯示,有62%的項目退出方式為股權/股份轉讓,低於2005年的七成,通過資本市場實現退出已升至32%。資本市場在風險投資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現。隨著2006年6月份深圳中小企業板實現全流通後的上市「開閘」,以深圳同洲電子登陸中小企業板並融資3.5億元為標志,拉開風險投資國內資本市場退出的序幕。

截至2006年底,已經有5家風險投資企業在深圳中小企業板實現IPO,占本年度22個風險投資企業IPO案例數的27.73%。調研中,有50%風險投資經理認為中小企業板的「開閘」將極大推動風險投資通過國內上市退出。而已經生效的美國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也將助推風險投資企業選擇國內資本市場作為風險投資退出市場。

研究員稱:風投「轉向」存在風險

調研結果顯示,在2006年度的風險投資項目中,投向IT行業的項目數有121個,投資額為63億元,分別占總項目數和總投資額的32.7%和43.88%;總投資項目數的16.22%屬於傳統行業,其吸收高達20.57億元的風險資本,占年度總投資額的14.32%,僅次於IT行業吸收的風險資本規模,成為繼IT行業外的最大贏家。在上市退出方面,對2006年度22家在海內外資本市場上完成IPO的風險投資企業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有6家(佔27.27%)屬於傳統行業,超過IT行業的IPO家數(5家,佔22.73%)

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研究員林良鐿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傳統行業逐漸成為風險投資的寵兒,其中也存在相當大的市場風險。風險投資可以說就是隨高科技創新發展應運而生,與高科技創新行業是天然交織在一起的。如果過多的風投採取跟風的形式,片面誇大或只注重利益方面而盲目跟進傳統行業,這不僅不利於傳統行業的發展,而且本身對中國風投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此外,如果風投過分地「寵愛」傳統行業,很有可能將風險投資引向產業投資,而後者也就是一般的私有權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通常簡稱VC)不等同於PE。從發達國家實踐經驗可以看出風險投資的重要作用,中國需要發展更多的風險投資來服務於經濟增長模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看看這里 http://www.cvcri.com/index.asp

J. 我國企業投資決策現狀

我國風險投資的現狀與挑戰

摘要:風險投資是高科技發展的助推器,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我國發展風險投資20年,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處於初期階段,存在許多問題,如風投資本總量小、資金來源渠道單一、資本退出機制不通暢、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專業人才等。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風險投資發展的現狀,闡述了我國風投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提出了發展我國風險投資體系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風險投資;現狀;挑戰

一、風險投資概述

1.風險投資的特徵

風險投資,是由專門人員和機構向那些剛剛成立或增長迅速、潛力很大、風險也很大的未上市新興企業長期股權融資和增值服務,培育企業快速成長,數年後再通過上市、兼並或其它股權轉讓方式撤出投資,取得高額投資回報的一種投資方式。典型的風險投資往往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1)投資對象多為處於創業期(Star-up)的中小型企業,而且多為高新技術企業。

(2)投資期限至少在3-5年以上,投資方式一般為股權投資,通常占被投資企業10%-49%的股權,不要求取得控股權,也不需要任何擔保或抵押。

(3)投資決策建立在高度專業化和程序化的基礎之上。

(4)風險投資人一般不參與被投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提供增值服務;除了種子期(seed)融資以外,一般也對被投企業以後各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予以滿足。

(5)由於投資目的是追求超額回報,當被投企業增值後,投資人會通過上市IPO、收購兼並或其他股權轉讓方式撤出資本,實現增值。

(6)風險性極高,投資失敗的可能性平均在70%左右,但一旦成功,便會獲得超額回報。

2.分類及功能

對風險投資類型的劃分有多種標准。按投入方式,可分為「杠桿式」風險投資和「權益性」風險投資,後者是國際上通常採用的投資方式。按接受投資的企業發展階段不同,可以將風投資本分為種子資本、導入資本、發展資本和風險並購資本。

風險投資的基本功能是為應用高科技成果的中小企業提供其創業和發展所必須的股權資本,風險投資的基本運作機制是由風投公司融到風險資金,投向經過謹慎篩選的風險企業或項目,培養風險企業發展壯大,實現正常的市場運作,然後撒出投資,再去尋找新的項目。由此可見,風險投資主要有資金放大器、風險調節器、企業孵化器等幾種功能。

3.風險投資的運作

風險投資主要由項目評估和選擇、談判和簽定投資協議、培育風險企業、實現投資收益等環節構成。

(1)項目評估和選擇。企業家(團隊)管理能力、產品或技術的獨特性以及產品市場大小構成了決策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派生出創投決策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決不選取超過兩個以上風險的項目。

第二定律:V=P×S×E

其中,V代表總的考核值,P代表產品市場大小,S代表產品、服務或技術的獨特性,E代表管理團隊(企業家)的素質。

第三定律:投資P值最大的項目。

(2)談判和簽訂投資協議。風險企業所關心的是有足夠的資金滿足企業運轉,確保目標利潤和企業經營權。雙方通過對風險企業未來盈利的預測來確定風險投資所佔股份,最後形成項目股權分配與投資額及對賭條款等全面細致的風險投資協議。

(3)培育風險企業。協議簽訂後,風投公司與風險企業保持密切聯系,一般通過管理報告、企業定期訪問、擔任企業董事會成員來對企業實行監控,以便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風投公司一般還會用自身的管理、法律、財務等方面專長,向風險企業提供專業咨詢等增值服務。

(4)實現投資收益。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和時機選擇,取決於風投公司整體投資組合收益的最大化。主要的退出方式有風險企業股票公開上市;其他大公司收購風險企業,把風險企業轉售給其它投資公司;執行償付協議,風險企業向風投公司回購自身股份。

二、我國風投行業的發展狀況分析

1.投資概況

我國風投行業經歷過2000、2001年的發展高峰,之後隨國內創業板暫不開設和納斯達克網路泡沫的破滅而走向低谷,直到2004年由於資本市場退出形勢的預期好轉以及網路潮的回暖,風投行業在總投資額上大幅攀升,據統計數據,中外風投機構在2004年共對253家大陸及大陸相關企業進行了投資,投資總額達12.6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投資案例數量較2003年增加43%,投資金額上升28%,風投業進人一個全面復甦和加速發展的時期。

2.行業分布分析

風投機構在選擇投資對象時通常會考慮該行業的成長性、創新性、市場前景以及具體企業的管理團隊。調查顯示,傳統製造業已經取代軟體行業,成為創投項目最為集中的行業,表明風投資本規避風險和短期盈利取向的動機顯著增強。風投資本通過參股方式,從穩定發展的傳統製造業那裡獲得股利,增加利潤流量,滿足了風投公司股東要求的一種策略選擇。

3.區域分布分析

風投資本偏重高新技術項目和經濟發達地區,主要指向上海、深圳、江蘇、浙江、北京、天津等地,其中上海的風投機構數目最多,但在資金總量上比深圳小,北京雖然機構數目較少,但管理的資金卻較多。此外,風投出現很強的區域集中特點。京津冀地區的項目投資強度最高,長三角與珠三角的差別不大,而東三省及其他地區的差別則較大。

4.階段分布分析

針對創業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的不同,其生命周期可分為五個階段,即種子期、發展期、成長期、擴張期以及成熟期。風投機構會根據企業不同階段的特點制定具體的投資對策。

國外的風投資本一般集中在發展、成長和擴展階段,向種子和成熟階段投的比例比較小,特別是在種子階段,大約只有5%。2003年以來,風投資本分布基本上是「正態分布」:中間大兩頭小。項目主要集中在成長階段,而種子階段所佔比例最少,這種趨勢與國外風投的階段分布基本一致。

5.我國風投行業投資項目退出狀況

自2003年以來,我國風投資本在退出上雖然取得可喜的進展,有多家風投機構實現了成功退出。但與國外相比,上市和被其他企業收購所佔比例明顯偏低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我國的創業板市場遲遲未開,多數風投機構投資「後撤」,即風投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和獲得穩定的回報,多選擇比較成熟、規模較大的傳統性項目。2005年以來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股改的不斷深入和登陸海外資本市場,通過IPO實現退出的較往年明顯增多,多家風投支持的中國企業在美國、香港和新加坡市場上市。

三、我國風險投資行業面臨的挑戰

1.資金規模小,來源渠道單一

風險投資的主體包括政府、金融機構、風險投資公司和天使投資者等。我國目前的風投機構主要是以政府發起創辦或由國有企業發起設立、政府參股為主體。而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風險投資主體應該是願意並且能夠承擔風險的個人、企業投入。在沒有民間資本大量參與的情況下,風投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很難有大的增長,遠遠不能滿足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需要,也達不到最佳投資組合的目的。

2.風險投資主體錯位

風投機構是風險投資市場的真正主體。它是向風險企業提供風險資本的專業的資金管理人。風投機構從風險投資者募集風險資本開始,搜尋、調查、篩選投資項目,制定投資方案,對投資進行監督、管理和必要的輔助,並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撤出投資,把本金及實現的利潤分配給投資者。

目前,我國風投主體的結構是不合理的,應逐步改變其政府主導的現狀,形成由民營主導的風險投資格局。大力發展以民營資本為主體的風險投資企業,如有限合夥制、信託基金制和公司制的民營資本主體。 轉貼於
3.風投資本的利潤實現與退出困難

高風險通常意味著高收益,而高收益的獲取和高風險的轉移,關鍵在於退出。風投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控制公司。因此,為促進風投行業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對高新科技的推動作用,必須完善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

風投資本變現回收主要有三種方式即:公開上市IPO、出售股份及因投資失敗而進行的資產清算。目前,我國風險投資仍缺乏暢通的退出途徑,主要表現在A股主板交易市場上市門檻高;缺乏健全的產權交易市場;專門為風險企業提供退出途徑的創業板市場至今尚未建立。

4.法律制度不健全

風險投資在我國早已開始實踐,但至今仍未對風投基金進行立法;由於法規建設不健全,使得社會上非法集資活動屢禁不止;在稅收上,國家雖然給高科技企業享受15%所得稅稅率的優惠政策,但對高科技企業的投資者卻沒有所得稅優惠,風險投資者在高科技企業所得的股息和紅利要雙重征稅。這種滯後的立法狀況嚴重製約了我國創業投資的運作和發展。

5.缺乏風險投資專業人才

風投是跨越科技與金融兩大領域的特殊金融活動,涉及評估、投資、管理、審計和高科技專業知識等多方面學科,實踐性綜合性很強。風險投資家應該是既懂技術理論,又懂管理創新;既懂產業運作,又懂資本運營;既能深諳風險投資的職能奧妙,又能通曉國際風險資本運作規則的復合型高級人才。高素質的風險投資家是風險投資的靈魂,這正是目前我國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

四、應對我國風投發展挑戰的建議

1.擴大風險投資總量,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

根據國外成功經驗和我國發展趨勢,可從從機構投資者、國內大型企業、私人資本和政府資金等方面拓寬風投資金的來源:

2.建立一套分散風險的投資機制

可以從投資多個階段的企業並分批投入資金、組合投資、聯合投資、合同制約、管理咨詢和嚴格執行業務計劃書等方面分散風險。

3.建立創新的組織制度,培養風險投資人才

與一般公司組織形態相比較,有限合夥制能夠有效降低運作成本和代理成本,並通過適當的治理結構和各相關利益者之間一系列激勵與約束的契約安排來有效地減少代理風險。應採取多種方式培養和引進人才,在此基礎上,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

4.建立暢通的風投資本退出渠道

風投資本的成功退出不僅意味著高額回報,而且也是風險投資不斷循環的基礎。我們既要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又要立足於我國國情,在探索中建立適合我國經濟運行機制的退出模式。如國內買殼或借殼主板上市、進一步發揮二板市場的優勢、設立和發展櫃台交易和地區性股權轉讓市場、盡快開設創業板、國外二板市場或香港創業板上市、企業並購與企業回購、清算退出等,沒有退出渠道的創業投資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因此,要想實現創業投資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完善風險投資體系,保證資本退出渠道的通暢。

5.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修訂《合夥企業法》,明確規定有限合夥制為我國企業合夥的一個重要組織形式,明確對合夥人的約束和合法權益,但不應該對相關細節規定過細;修改《商業銀行法》、《保險法》、《養老基金管理辦法》,適當放寬對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限制,允許它們適度地參與風險投資。修改稅收法律制度,避免雙重征稅。

風險投資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的充分發展需要金融界、法學界、教育機構、科研機構以及中介機構等共同努力;政府要為其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擺脫行政干預,完全按市場規律辦事;加快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需要一個完整的投資體系支撐,這個體系不僅要包括健全、成熟、規范的支持系統,還要具備一套分散風險的投資機制和有效的管理機制;構建我國風險投資體系,促使風險投資進入良性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閱讀全文

與截至2018年我國風險投資公司規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北京銀行貸款會下批款涵嗎 瀏覽:498
央企改革基金能買嗎 瀏覽:537
跟蹤中證信息指數基金 瀏覽:721
千萬科技資金流向 瀏覽:317
基金如何平衡組合 瀏覽:162
理財專修學院 瀏覽:200
理財用什麼軟體好 瀏覽:999
創匯通理財 瀏覽:459
甘肅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38
聯合貸款信息安全管理辦法 瀏覽:371
正規黃金白銀投資咨詢平台 瀏覽:208
信託好么 瀏覽:963
工銀添益工銀瑞信添益快線貨幣基金 瀏覽:300
中國投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784
5元埃及磅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81
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是指 瀏覽:685
銀河證券資金賬戶前4位 瀏覽:882
2019年4月26號台灣黃金價格 瀏覽:578
多家信託公司 瀏覽:866
期貨價格不斷的突破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