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棗是一級的好還是三級的好
質量較好的紅棗是紫紅色的,顏色偏暗一些,有點像紅酒的顏色。並且顏色比較均勻,有光澤,很少出現深一塊淺一塊的情形。而質量稍差一點的紅棗多數是偏深紅色,表面光澤不明顯,顏色不均勻,有的表面還出現了黑色。有時紅棗的顏色不均勻可能是儲存時間太久或出蟲子造成的,我們在挑選時要注意避開這兩種大棗。
2.外形
好紅棗一般顆粒均勻,圓整,呈橢圓形或球形,表面的皺紋細淺,沒有破損現象。而劣質的棗子,大小不均勻,表面水分失去的較多果實干癟,上面的皺紋較深,有時還會出現破損。
3.切面
質量好的紅棗和質量差的切開時也是有差異的。優質紅棗切開時大多數是切面比較整齊,棗核較小,棗肉厚實,松緊度適中。吃起來一般不會卡喉。而劣質大棗一般縮水嚴重一點,切開後切面看起來會乾枯一些,還有點鬆散,棗核較大,棗肉粗糙,吃起來有時會卡喉。
4.味道
紅棗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它的味道,一般來說,優質紅棗嘗起來是香甜的,口感較好,棗肉細膩不粘牙,沒有雜味。而質量較差的紅棗吃起來感覺乾乾的不水嫩,口感不太好,甜味不足或帶有酸澀味,吃過後有時在牙齒上會留下殘渣。還有一些劣質大棗,吃起來有一種怪怪的味道。
5.手感
好的紅棗摸起來感覺堅實,肉質較細嫩,表面光滑而不粗糙。而質量較差一些的紅棗手感一般松軟,有時感覺會有些粗糙。
紅棗等級怎麼區分
紅棗從個頭和口感上來說都是一級的比較好。
從大到小分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棗是按大小分的:有特級、一級、二級、三級。一般三級是在3-3.5cm,二級是3.5-4cm,一級是4-4.5cm,4.5cm以上的一般為特級。
個頭,和飽滿度都是特級,一級的比較好,二級,三級的棗,棗本身個頭有點小,並且飽滿度不是很好,也就是果肉不多。
紅棗特級和一級的主要區別是大小。
但是紅棗分級會根據很多因素,比如同一批紅棗中,可以根據紅棗的肉質、大小、成色、味道等因素來分級。這些分級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新疆的紅棗品種繁多,每一個品種的產地商也是非常多的,所以無法有一個統一的標准。紅棗的級別通常都是商家自定的,各家有各家的紅棗,各家也有各家的分法。換句話說,商家在為紅棗分級時,考慮的因素相同,可是叫法不同。有的叫特級、一級、二級,有的叫一星級、二星級……五星級等等。
㈡ 新疆若羌紅棗的等級是怎麼區分的
新疆若羌灰棗的分級是用紅棗分級機根據紅棗的大小分級(根據紅棗的直徑),分成大特級、特級(3-4公分)、一級(2-3公分)、二級(1.5-2公分),以及篩漏棗共5個等級。
若羌紅棗以皮薄肉厚、口感甘甜、肉質細膩著稱,含熱量大,可以代糧,歷史上常作救災之用。每100克若羌紅棗含鈣100毫克、維生素31毫克、可溶性果糖85%、各種微量元素、氨基酸537毫克,可食率92.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42%。
比蘋果、桃子等高300倍左右,維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人們稱贊若羌紅棗是天然的維生素。每百克鮮棗中含蛋白質1.2克,也幾乎是鮮果類之冠。干若羌紅棗產熱量極高,每百克紅棗可產熱量約1500-1800千焦,超過葡萄乾,而且蛋白質、鈣、磷、核黃素、尼克酸的含量又高於葡萄乾。
(2)紅棗期貨交割標準是幾級灰棗擴展閱讀
新疆若羌紅棗辨別
1、看外形
正宗的若羌灰棗呈深紅色,個頭均在4厘米以下,2至3厘米居多,看起來短而粗,形態飽滿,干而不皺。非若羌產的灰棗,顏色偏黃一些,呈橙紅色,果實虛大。且形態不如若羌棗那麼飽滿。
2、嘗
肉質緊實,口感清甜。非若羌產的灰棗,口感甜中微酸。緊實度是判斷棗子好壞的最重要標准。
3、捏
用手輕捏是看是否捏到棗核。若羌棗捏不到棗核。非若羌紅棗用手輕捏便可捏到棗核,干棗很皺,保存期限短。
㈢ 紅棗怎麼分等級
從大到小分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棗是按大小分的:有特級、一級、二級、三級。一般三級是在3-3.5cm,二級是3.5-4cm,一級是4-4.5cm,4.5cm以上的一般為特級。
灰棗
1、特級灰棗:果形飽滿,具有本品種應有的特徵,果大均勻;縱徑3.7厘米,橫徑在2.6厘米徑上,單果重6.5克以上,肉質肥厚。
2、一級灰棗果形飽滿,具有本品種應有的特徵;果實縱徑3.4~3.6cm橫徑2.3~2.5cm,單果重5~6.4克,肉質肥厚。
3、二級灰棗果實縱徑3.1~3.3cm橫徑2.1~2.3cm,單果重4.1~4.9克。三級灰棗果實縱徑3cm以下橫徑2cm以下,單果重4克以下。
駿棗
1、特級駿棗果實縱徑4.7~5.0cm橫徑3.8cm,平均單果重17.3克。
2、一級駿棗果實縱徑4.3~4.6cm橫徑3.5厘cm,平均單果重15.2克。
3、二級駿棗果實縱徑3.6~4.2cm橫徑3.2cm,平均單果重14.7克。
4、三級駿棗果實縱徑3.2~3.5cm橫徑2.7cm,平均單果重5.7克。
(3)紅棗期貨交割標準是幾級灰棗擴展閱讀
新疆和田棗與其它紅棗相比,和田棗果形大、顆粒飽滿、果肉厚實、皮薄核小、營養豐富,口味更甜醇。每一顆「和田棗」都是自然精華的結晶,堪稱棗中極品。「和田棗」產自世界水果優生區的核心中央區——新疆和田。
和田位於新疆最南端,地處北緯36.6°-37.1°,是世界公認的「水果優生區域」。長達10小時的日照為和田棗提供了更充分的光合作用。
全年長達220餘天的無霜期,使和田棗的成熟期更長,鹼性沙質土壤和冰山雪水的灌溉,使和田棗的礦物質更加豐富。這里擁有最適合紅棗生長的無污染鹼性沙化土壤,充沛的光熱資源和富含礦物質元素的昆侖山冰川雪水資源。
等級劃分
三星級(三級) 大小:3.5-3.9cm長 2-2.6cm寬
四星級(二級) 大小:3.9-4.1cm長 2.6-3cm寬
五星級(一級) 大小:4.1-4.5cm長 3-3.5cm寬
六星級(特級) 大小:4.5-6.0cm長 3-3.5cm寬
灰棗形態:
果實長倒卵形,胴部稍細,略歪斜。平均果重12.3克,最大果重13.3克。果肩圓斜,較細,略聳起。梗窪小,中等深。果頂廣圓,頂點微凹。果面較平整。果皮橙紅色,白熟期前由綠變灰,進入白熟期由灰變白。
果肉綠白色,質地緻密,較脆,汁液中多,含可溶性固形物30%,可食率97.3%,適宜鮮食、制乾和加工,品質上等。出干率50%左右。干棗果肉緻密,有彈性,受壓後能復原,耐貯運。
果核較小,含仁率4%~5%。在產地,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9月中旬成熟採收。果實生育期100天左右。
樹體中等大,樹冠呈自然圓頭形。樹勢中強,成齡樹樹高6.5米,冠徑6米。棗股圓柱形,持續結果10年左右。結果齡期較早,產量高而穩定。幼樹定植後三四年開始結果,20年左右進入盛果期。成熟期忌雨,遇陰雨易裂果。
㈣ 這紅棗一級二級三級有什麼區別,怎麼分的
棗是按大小分的:有特級、一級、二級、三級。一般三級是在3-3.5cm,二級是3.5-4cm,一級是4-4.5cm,4.5cm以上的一般為特級。
和田棗等級劃分
三星級(三級) 大小:3.5-3.9cm長 2-2.6cm寬
四星級(二級) 大小:3.9-4.1cm長 2.6-3cm寬
五星級(一級) 大小:4.1-4.5cm長 3-3.5cm寬
六星級(特級) 大小:4.5-6.0cm長 3-3.5cm寬
(4)紅棗期貨交割標準是幾級灰棗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棗生長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1]屬於喜溫果樹,產區年均溫15℃左右,芽萌動期溫度需要在13-15℃,抽枝展葉期溫度在17℃,開花坐果期溫度在22-25℃,果實成熟期溫度要在18-22℃。棗樹耐旱、耐澇性較強,但開花期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否則不利授粉坐果。另外,棗喜光性強,對光反應較敏感,對土壤適應性強,耐貧瘠、耐鹽鹼。但怕風,所以在建園過程中應注意避開風口處。
繁殖方法
繁殖以分株和嫁接為主,有些品種也可播種。
嫁接
嫁接方法主要有木質芽接和枝接(枝接多採用皮下接)。其嫁接技術要點,歸納起來為六字要領:「鮮」,接穗保持新鮮,無失水。「平」,接穗削麵要平。「准」,接穗和砧木形成層要對准。「緊」、接好後要纏嚴綁緊。「快」操作速度要快。「濕」、嫁接後要埋土或套塑料袋保持濕度。同時在嫁接前5-7天,對砧木苗圃進行灌水,使易於離皮。
斷根
選擇優良品種的自根植株,發芽前在樹冠外圍挖寬30-40厘米以下、深50厘米左右的溝,切斷直徑2厘米以下的根,在斷根溝內施有機肥料,隨即回填。生長季節可發出根櫱苗,第二年春季挖出根櫱苗,採用ABT生根粉或其它激素處理,歸圃栽植,培育壯苗。
根插
在秋末結合秋耕從健壯棗樹上采根,剪成長20-30厘米,直徑1-4厘米的根穗,在地窯內藏沙。第二年春季開溝育苗,根穗以傾斜45角插入溝內,上露地面2厘米,插後隨即澆水。根穗採用生根激素處理,塑料薄膜覆蓋,其效果更好。
組培
截止到2008年甘肅省在組培育苗方面均取得了成效。甘肅農業大學園藝系在武威、景泰、酒泉等地的科研推廣部門已具備生產組培育苗的技術、設備和條件。
對棗離體快繁的若干因素分析研究,選出了最適其離體快繁的外植體-早春水培的嫩枝莖段,啟動培養基為H94+IBA0.1毫克/升+NG15毫克/升的固體培養基中加H66營養液的固液兩相培養。繼代培養基為H66+NG20毫克/升+IBA0.1毫克/升,繼代培養30天,平均增值系數為4。生根培養基為H94+NG3-8毫克/升+IAB0.1毫克/升,生根率為90%。在組織培養室內培養20天後,置於日光溫室再培養10天左右,然後打開瓶塞煉苗3-4天,用青河沙過渡移栽法移栽,成活率可達96%。
當試管苗在生根培養基上生長20天左右,苗高達到4-6厘米,有三條以上的根時,置於日光溫室再培養10天左右,打開瓶塞煉苗3-4天,移植在已消毒的苗床上(苗床做法同實驗方法內綠枝扦插苗床做法),移植深度3厘米,成活率可達96%。
以組培苗根系作扦插材料易成活。而大田扦插,條件苛可,粗度要達到1厘米以上,長15-20厘米,即使生根劑處理生根率也很低。
㈤ 求紅棗的等級規格
國家標准 紅棗
本標准適用於收購和銷售的小紅棗、大紅棗等品種的干制紅棗。
1 分類和品種
1.1 小紅棗
金絲小棗、雞心棗等。
1.2 大紅棗
灰棗、元紅、木棗、板棗、郎棗、圓鈴棗(核桃紋棗、紫棗)、長紅棗、贊皇大棗、靈寶大棗(屯屯棗)、壺瓶棗、相棗、駿棗、遍核酸棗、婆棗、大荔圓棗、晉棗、油棗等。
2 等級規格
2.1 小紅棗等級規格質量如下:
AAA 果形和個頭:果形飽滿, 具有本品種應有的特徵, 個頭均勻, 金絲小棗每公斤果數不超過300粒。
品 質:肉質肥厚, 具有本品種應有的色澤, 身干, 手握不粘個, 雜質不超過0.5%。
損傷和缺點:霉爛、漿頭, 無不熟果, 無病蟲果, 破頭、油頭兩項不超過3%。含水率:金絲小棗不高於28%
AA
果形和個頭:果形飽滿, 具有本品種應有的特徵, 個頭均勻, 金絲小棗每公斤果數不超過360粒。雞心棗每公斤果數不超過620粒。
品質:肉質肥厚, 具有本品種應有的色澤, 身干, 手握不粘個, 雜質不超過0.5%。雞心棗允許肉質肥厚度較低。
損傷和缺點:無霉爛、漿頭, 無不熟果, 無病果, 蟲果、破頭、油頭三項不超過5%。
含水率:金絲小棗不高於28%,雞心棗不高於25%。
A
果形和個頭:果形良好, 具有本品種應有的特徵, 個頭均勻, 金絲小棗每公斤果數不超過420粒。雞心棗每公斤果數不超過680粒
品質:肉質肥厚, 具有本品種應有的色澤, 身干, 手握不粘個, 雜質不超過0.5%。( 其中病蟲果不得超過5%)
損傷和缺點:無霉爛、漿頭, 病蟲果、破頭、油頭、干條四項不超過10%。
含水率:金絲小棗不高於28%,雞心棗不高於25%。
2.2 大紅棗等級規格質量如下:
AAA :果形和個頭:果形飽滿, 具有本品種應有的特徵, 個大均勻
品 質:肉質肥厚, 具有本品種應有的色澤, 身干, 手握不粘個, 雜質不超過0.5%
損傷和缺點:無霉爛、漿頭,無不熟果,無病果,蟲果、破頭兩項不超過5%
含水率:不高於25%
AA
果形和個頭:果形良好,具有本品種應有的特徵,個頭均勻
品質:肉質肥厚, 具有本品種應有的色澤, 身干, 手握不粘個, 雜質不超過0.5%
損傷和缺點:無霉爛,允許漿頭不超過2%,不熟果不超過3%,病蟲果、破頭兩項各不超5%含水率:不高於25%
A
果形和個頭:果形正常,個頭不限
肉質肥瘦不均 ,允許有不超過10%的果實色澤稍淺, 身干, 手握不粘個, 雜質不超過0.5%
損傷和缺點:無霉爛,允許漿頭不超過5%, 不熟果不超過5%,病蟲果、破頭兩項不超過15%(其中病蟲果不得超過5%)
含水率:不高於25%
註:① 大紅棗品種繁多,各品種間個頭大小差異較大,每公斤果數不作統一規定,各產地根據當地品種的特性,可按等級自行適當規定。
② 含水率的高低表示身乾的程度,可作為制定等級標樣時身乾的根據。
③ 在執行標准中,果形、個頭、品質和含水率應按標准規定內容執行。但損傷和缺點可因調運路程遠近或貯存時間長短,比照標准規定適當放寬3~ 5%。
3 檢驗規則
3.1 同品種、同等級、同產地、同一批交售的紅棗作為一個檢驗批次。
3.2 抽樣方法
3.2.1 抽取檢驗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應在全批貨物的不同部位按規定數量抽樣,樣品的檢驗結果適用於整個抽驗批。
3.2.2 每批紅棗的抽驗數量見表 3。
表 3
每 批 件 數
抽 樣 件 數
100
每100件抽驗5件,不足100件者以100件計
101~500
以100件抽驗5件為基數,每增100件增抽2件
501~1000
以500件抽驗13件為基數,每增100件增抽1件
1000以上
以1000件抽驗18件為基數,每增200件增抽1件
3.2.3 如在檢驗中發現問題,需要擴大檢驗范圍時,經交接雙方同意,可以酌情增加抽樣數量。
3.3 取樣
3.3.1 取樣數量:在抽扦包件中,於每件的上、中、下三部共抽取樣品300~500g,將全部樣品充分混合後,從混合樣品中按100件以內者取15kg,101~500件取2kg,501~1000件取3kg,1000件以上者取4kg。但經雙方同意可酌情增減。
3.3.2 取樣方法,將每件按規定取出的樣品,傾置於潔凈的鋪墊物料上,充分混合後,以四分法分取需要數量的樣棗,裝入樣品袋(桶)供檢驗用。
3.4 產地分散個體戶交售的紅棗,可以在收購時按交售量隨機取樣,但必須按規定的等級品質分等驗收。
3.5 經檢驗不合本等級規定品質條件的紅棗,可按其實際品質定級驗收。如交售或調出單位不同意變更等級時,可進行加工整理後再重新扦樣檢驗一次,以重驗的檢驗結果為准。
3.6 檢重:雙方交接時,每件包裝凈重應和規定重量相符。
3.7 包裝檢查在扦樣時間同時進行,對不符合規定的包裝容器和包裝方法,應局部或全部予以整理。
4 檢驗方法
4.1 等級規格檢驗
制定標准樣品:各產地在開始收購以前,可根據本標准規定的等級質量指標制訂各品種紅棗等級規格標准樣品,作為收購和調撥中掌握驗級的依據。紅棗身干程度應不超過標准規定的含水率。
4.1.1 果形及色澤:將扦取的樣棗,鋪放在潔凈的平面上,用肉眼觀察樣棗的形狀和色澤,記錄觀察結果,對照標准樣品和標准規定作為評定的依據。4.1.2 個頭:抽樣棗中按四分法取樣1000g,注意觀察棗粒大小及其均勻程度。如有粒數規定者,須查點棗粒的數量,按數記錄。並檢查有無不符合標准規定的特小棗。
4.1.3 肉質:紅棗果肉的干濕和肥瘦程度,以制訂的標准樣品為比照根據。如雙方對感官檢驗結果存在分歧時,可按本標准規定的含水率和參考指標,測定紅棗水分或可食部分的百分率,作為評定的最後根據。
4.1.4 雜質:原包檢驗,開驗件數可低於規定的揀樣件數,檢驗時將紅棗倒在潔凈的板或布上,用肉眼檢查沙土雜質,連同袋底存有的沙土一起稱重。按式(1)計算其百分率。
土雜質重量
雜質 (%)=━━━━━━━×100………………………………(1)
樣棗重量
4.1.5 不合格果: 於混合的棗樣中,隨機取樣1000g,用肉眼檢查,根據標准規定分別揀出不熟果、病蟲果、霉爛及漿頭果、破頭、油頭以及其他損傷果,記錄粒數。按式(2)計算各項不合格果的百分率。單項不合格果重量,g
單項不合格果,(%)=━━━━━━━━━━×100 …………(2)
試樣重量,g
各單項不合格果百分率的總和即為該批紅棗不合格果的總百分率。
4.2 含水率檢驗
4.2.1 快速測定法
4.2.1.1 主要設備:紅棗電子水分測定器。
4.2.1.2 測試方法
從檢驗等級規格的紅棗樣品中,選取個頭大小,干濕程度具有代表性的紅棗50粒,作為測定含水率的棗樣。測定時先按儀器使用說明將儀器的測頭和機體連接起來,開啟電源,校正零點,然後逐個進行檢測,記錄下儀器指示的含水率,綜合全部測試數據計算平均含水率。
4.2.2 甲苯蒸餾法
4.2.2.1 樣品制備
稱取去核紅棗250g,帶果皮縱切成條,然後橫切成碎片(每片厚約0.5mm),混合均勻,作為含水率的測試樣品。
4.2.2.2 儀器及用具
a. 水分蒸餾器:包括40cm直形迴流冷凝管、蒸餾液接收管(10ml,1/10ml刻度,內徑1.6~1.7cm)連同500ml的圓底燒瓶。
b. 天平:感量1/100g。
4.2.2.3 試劑:純甲苯(沸點100~111.5℃)。
4.2.2.4 測試方法:准確稱取試樣25~30g,投入燒瓶,加甲苯100~120ml(以浸沒樣品為度),徐徐加熱,視蒸餾液滴數的快慢適當控制熱度。經循環蒸餾2h,靜置冷卻後用甲苯沖洗接受管壁附著的水滴,再繼續加熱至管內水分容量顯然不增加時為止。冷卻後記錄接受管底部的水分容量(平視管內甲苯弧形底面的線)。按式(3)計算含水率:
水分容量,ml
含水率(%) =━━━━━━×100……………………(3)
試樣重量,g
註:① 如要求精確,可將水分容量×水在室溫的密度。② 平行試驗的容許差為0.5%,取其平均值,計算至小數點後二位。
5 包裝標志
紅棗可用麻袋、尼龍袋、紙箱或塑料箱包裝,袋裝每件凈重40~60kg,箱裝每件凈重15~25kg。
5.1 麻袋、尼龍袋
5.1.1 盛裝紅棗的麻袋或尼龍袋必須編織緊密,質地堅實,清潔衛生,乾燥完整,無毒性,無異味,無蟲蛀、腐蝕、霉變等現象。
5.1.2 凡裝過農葯、化肥、化學製品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包裝袋,不能回收後重復使用包裝紅棗。
5.1.3 麻袋、尼龍袋裝果後,須用拉力強的麻繩或其他封包繩封合嚴密,搬動時不能使紅棗從隙口漏出。
5.1.4 包裝袋外應系掛卡片或打上印色,標明品名、等級、凈重、產地、包裝日期、封裝人員或代號,並將同一內容的卡片一張裝入袋內。每一包裝袋只能裝同一品種、同一等級的紅棗,不得混淆不清,標志字跡應清晰無誤。
5.1.5 同一批貨物各件包裝的凈重應完全一致,並採用不同顏色的封包繩作為等級的辨識標志,特等為藍色、一等為紅色、二等為綠色、三等為本色。
5.2 紙箱、塑料箱
5.2.1 紙箱用瓦楞紙板製成,塑料箱用無毒的塑料板製成,必須清潔完整,內襯包裝紙,包裝牢固。
5.2.2 紙箱、塑料箱的規格尺寸按內外貿易習慣和要求適當採用,暫不作統一規定。
5.2.3 紙箱、塑料箱的材料必須堅實耐用,製成包裝箱後應達到負壓200kg,12h無明顯變形現象。
5.2.4 箱外必須印刷或貼上品名、等級、凈重、產地、包裝、日期、封裝人員或代號與商標標志。
6 運輸與保管
6.1 紅棗干制後應除去沙土雜質,挑選分級,按品種、等級分別包裝、分別堆存。
6.2 紅棗在存放和運輸過程中,嚴禁雨淋,注意防潮,堆放紅棗的倉庫地面應鋪設木條或格板,使通風良好,防止底部受潮。
6.3 紅棗在裝卸與堆存時不得踩踏包件或在包件上坐卧。
6.4 儲存紅棗的庫房中,嚴禁其他有毒、有異味、發霉以及其他易於傳播病蟲的物品混合存放。
6.5 紅棗入庫後要在庫房中加強防蠅、防鼠措施。
附錄A
紅棗主要理化成分參考指標
(補充件)
A.1 可食部分:不低於90%(按標准含水率換算)。檢驗方法:稱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棗200~300g,逐個切開將棗肉與棗核分離,分別稱重,按下式計算可食部分的百分率:果肉重量,g
可食部分(%)=━━━━━━━×100
全果重量,g
A.2 含水率:按標准規定金絲小棗不高於28%,大棗、雞心小棗不高於25%。
檢驗方法:詳見本標准第5章檢驗方法中的規定。
A.3 含糖量:70~80%或以上(以可食部分干物質計)。
檢驗方法:應用斐林試劑分析法。
A.4 含酸量:品種間差異較大,金絲小棗0.4~1.0%,雞心小棗1.0~1.5%,山西木棗、佳縣長棗2.0%以上,其他大棗1.0~2.0%(以可食部分干物質計)。
檢驗方法:應用鹼滴定法。
A.5 維生素C,不低於10mg 果肉100g。
檢驗方法:應用碘滴定法。
附 錄 B
在關用語的解釋和說明
B.1 紅棗:由充分成熟的鮮棗,經晾乾、曬干或烘烤乾制而成。果皮紅至紫紅色。
B.2 品種特徵:指紅棗各品種干後的特徵,如果實形狀、個頭大小、色澤濃淡、果皮厚薄、皺紋深淺、果肉和果核的比例以及肉質風味等。
B.3 色澤:紅棗的色澤是鮮棗經干制後的自然色澤,皆為紅色。但由於鮮棗的品種不同,成熟度不同和加工環境的影響,致紅色程度有所差別,有紫紅色、鮮紅色、淡紅色。
B.4 個頭均勻:同一批紅棗的個頭大小基本上一致稱為均勻,檢驗時以單果重之間相差不超過平均果重±15%為掌握幅度。
B.5 肉質肥厚:指紅棗的可食部分,必須達到90%以上者為肉質肥厚,雞心棗應不低於84%。
B.6 身干:指紅棗果肉的乾燥程度,與棗果的含水率密切相關,凡棗的果肉含水率金絲小棗不超過28%,大棗及雞心棗不超過25%者可認為身干。含水率較低的紅棗對品質並無影響。
B.7 雜質:紅棗中的雜質主要是在晾曬過程中混入的,雜質有沙土、石粒、枝梗、碎葉、金屬物及其他外來的各種夾雜物質。B.8 無霉爛:指紅棗沒有霉味、酒味、腐味和酵母菌、黴菌等微生物寄生的痕跡。
B.9 漿頭:指紅棗在生長期或干制過程中因受雨水影響,棗的兩頭或局部未達到適當乾燥,含水率高,色澤發暗,進一步發展即成霉爛棗。漿口棗已裂口屬於爛棗,不作漿頭處理。
B.10 不熟果:未著色的鮮棗干制後即成為不熟果,顏色偏黃,果形乾瘦、果肉不飽滿,含糖量低。
B.11 干條:指由混雜在鮮棗中的不成熟果實乾燥而成,色澤黃暗,質地堅硬,沒有食用價值。
B.12 破頭:由於生長期間自然裂果或機械擠壓,而造成紅棗果皮出現長達果長1/10以上的破口,凡破口不變色、不霉爛者稱破頭。
B.13 油頭:由於在干制過程中翻動不勻,棗上有的部分受溫過高,引起多酚類物質氧化,使外皮變黑,肉色加深。
B.14 蟲果:俗稱蟲眼,系桃小食心蟲為害的結果,在紅棗的頂部或胴部存有一個直徑1~2mm的脫果蟲口,在果核外圍存有大量沙粒狀的蟲糞,味苦,不適於食用。
B.15 病果:棗果有兩種主要病害:
B.15.1 黑鐵頭病:此病河南稱燒茄子病,河北稱霧操病,罹病的紅棗頂部呈現黑色病塊,表面有密集的針點突起,病皮下的果肉呈粉紅色,質硬,干如木塊,有苦味,病塊常佔全果的1/4~1/2。
B.15.2 棗果潰瘍病:為棗果在生長期中的細菌性病害,在紅棗果皮上散生直徑約2mm左右的黑色病斑,呈橢圓形或圓形,稍凹陷,光滑,有光澤,病部深及皮下1~2mm,色淺紅,味苦,影響紅棗品味。
㈥ 灰棗分級標准
灰棗也稱為若羌灰棗,果實呈長倒卵形,果皮為橙紅色,核小肉厚,吃起來比一般的紅棗要甜,產於中國新疆若羌和河南新鄭。灰棗得名是因為若羌棗在成熟變紅之前,通體發灰,好似掛了一層霜,所以得名「灰棗」。果實性狀果實長倒卵形,胴部稍細,略歪斜。平均果重12.3克,最大果重13.3克。果肩圓斜
㈦ 灰棗幾星的好啊分星還是級別啊
灰棗
都是分級別的,特級
一級
二級
三級
皮皮
這樣的,分星級是極少商家的叫法,我們種植都是分等級的,需要灰棗可以聯系我一下,內信我就行
㈧ 紅棗的級別 星級
從大到小分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棗是按大小分的:有特級、一級、二級、三級。一般三級是在3-3.5cm,二級是3.5-4cm,一級是4-4.5cm,4.5cm以上的一般為特級。
星級:
三星級(三級) 大小:3.5-3.9cm長 2-2.6cm寬
四星級(二級) 大小:3.9-4.1cm長 2.6-3cm寬
五星級(一級) 大小:4.1-4.5cm長 3-3.5cm寬
六星級(特級) 大小:4.5-6.0cm長 3-3.5cm寬
(8)紅棗期貨交割標準是幾級灰棗擴展閱讀:
紅棗的品種:
1、阜平大棗
阜平大棗屬婆棗,是全國700多個品種中干食最為優良的品種之一,它具有個大(平均單果重8~10g、皮薄、 肉厚、核小(核肉比為1:18)、可食率高(98%),干棗含糖量 高(67%左右)等特點。阜平大棗在脆熟期VC含量高達600mg/100g,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此外阜平大棗還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
2、和田紅棗
新疆和田地區的和田紅棗。和田紅棗的營養和保健價值極高。它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纖維素;紅棗營養十分豐富。維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 茅,每百克含量達0.1~0.6克,比蘋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維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人們稱贊棗是「天然的維生素丸」。
人們歷來就把紅棗視為極佳的滋補品。紅棗不但是美味果品,還是滋補良葯,有強筋壯骨、補血行氣、滋頤潤顏之功效。
3、大荔冬棗
大荔冬棗,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特產,大荔冬棗生產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514毫米,無霜期212天,區域內地勢平坦,土壤類型以粘質壤土為主,有機質豐富,保墒性能好。大荔冬棗肉細嫩,果肉乳白色,口感細嫩酥脆;味香甜。
㈨ 朋友們,紅棗一級和二級的區別是。
1、果肉重量不同:
一級棗單果應達到平均果重或略高,果個均勻,果實飽滿,表面基本無皺,色澤純正,無顏色不勻現象,無霉爛果、漿爛果,機械損傷果及病蟲果小於25%。
二級棗單果重略低於該品種重,不低於平均單果重的10%,果肉較厚,表面皺折較淺,色澤純正,果色基本純正一致,無霉爛、漿爛現象,機械損傷果及病蟲果小於25%。
2、味道不同
一級棗嘗起來是香甜的,口感較好,棗肉細膩不粘牙,沒有雜味。而二級棗棗吃起來感覺乾乾的不水嫩,口感不太好,甜味不足或帶有酸澀味,吃過後有時在牙齒上會留下殘渣。還有一些劣質大棗,吃起來有一種怪怪的味道。
(9)紅棗期貨交割標準是幾級灰棗擴展閱讀:
1、生吃時,棗皮易滯留在腸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棗時應細細咀嚼。
2、棗皮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燉湯時應連皮一起烹調。
3、棗雖然可以經常食用,但一次最好別超過20枚,吃得過量會有損消化功能,引發便秘。
4、腐爛的大棗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爛棗會出現頭暈、視力障礙等中毒反應,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要特別注意。
5、紅棗具有補血的效果,一般認為最適合女性食用,但有些情況下卻並非如此:月經期間有眼腫或腳腫、腹脹現象的女性不適合吃紅棗,否則水腫的情況會更嚴重;體質燥熱的婦女不適合在月經期吃紅棗,否則會造成月經量過多。
㈩ 紅棗等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如何評定
紅棗分為灰棗和駿棗
灰棗一般分級都是以數字代表的,特級灰棗是最大個頭的以此類推
灰棗的特級是口感果形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