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目前最好的股權私募基金是哪幾家
募股權基金顧名思義是指從事私人股權投資的基金。而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對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並以策略投資者的角色積極參與投資標的的經營與改造,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一般採取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有風險辨別和承受能力的機構或個人募集。私募股權 實際上就是英文PE的翻譯(private equity),因為在我國私募股權基本上採用合夥制的基金形式運作,所以又叫做私募股權基金。
實踐中大多稱之為PE,因為中文的說法太多,容易混淆。
私募和公募基金的區別
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
募集對象 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廣大社會公眾
募集方式 非公開發售 公開發售
信息披露 對信息披露要求較低, 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
業績報酬 除固定管理費外,還收取業績報酬費 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固定管理費
投資門檻 一般至少為100萬, 一般1000元(含)以上,
追加最低認購資金至少為10萬或10萬定投 也有100元起的
的整數倍
Ⅱ 最近一二年,中國市場上比較有名的私募案例
隨便都是,給你找幾個看看吧,呵呵
1、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掛牌,國內首支以人民幣募集的私募股權基金成立
2006年12月30日,經過一年的籌備期,中國首支在大陸境內注冊以人民幣募集資金的產業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正式在天津掛牌成立。基金以契約型形式設立,採用私募發行方式,該基金總規模為200億元,存續期15年。首期60.8億元資金已募集完畢。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亦於同日掛牌成立負責該基金的投資與管理。
目前在中國大陸直接以基金名稱注冊的產業投資基金都是基於特別批准而設立,中外合資外幣產業基金共有兩只,它們是中瑞合作基金、中國-比利時直接股權投資基金。而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是在中國注冊的第一隻契約型產業基金,也是中國第一支以人民幣募集資金的產業投資基金。
渤海產業基金的成立,打破了目前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由外資基金主導的局面,必將推動中國本土私募投資的迅速發展。
2、一系列相關法規政策出台,對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影響重大
2006年,中國政府先後發布實施了一系列法規政策,對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2006年9月8日公布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規定,外國投資者將可以有限制地對A股進行戰略性投資,並在限售期後在二級市場賣出。
中國大量優秀的A股上市公司對於外資私募股權基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這一規定為海外私募股權基金投資A股上市公司掃清了道路,擴大了基金可投資的項目范圍。新規發布後,已有一大批海外基金開始頻頻活躍於各地上市公司,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12月底,共有19家在大陸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企業獲得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PIPE),融資27.05億美元,占年度私募股權投資額的20.8%。
此外,《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主要對外資並購境內企業進行規范,並加強了對涉及外資並購行業龍頭企業或重點行業的監管和審查力度,嚴格限制了境內企業以紅籌方式在海外上市的模式,對海外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的並購投資和今後海外上市退出活動都將造成了一定障礙。
《合夥企業法》的修訂,增加了有限合夥制度,雖然不是這對私募股權及船業投資行業需求直接點明,但仍間接對我國私募股權基金按照有限合夥企業形式設立與運作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國本土私募股權投資能夠採用有限合夥這一國際通行的私募基金形式,避免了在公司制下的雙重征稅,不僅大大提高了私募股權投資的運作效率,而且也拓寬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募資渠道,將極大促進中國本土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
3、多家海外私募股權基金直接進駐中國大陸,「中國戰略」日益被重視
由於中國私募股權投資領域屬於新興市場,在這一產業,外資一直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過去大部分海外私募股權基金僅在香港或環中國周邊地區設立總部或辦公室,作為其投資中國大陸的橋頭堡。然而,在近幾年特別是2006年,多家海外私募基金直接在中國大陸設立常駐辦公室。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止2006年底,有29家私募股權基金將辦公室設立在北京;23家私募股權基金在上海設立辦公室,深圳有2家。
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加上巨大而又穩定的市場消費潛力和日益改善的投資環境,使得私募股權基金對「中國戰略」日益重視,紛紛在中國大陸設立常駐辦公室,方便投資中國企業。
4、亞洲(包括中國大陸)私募股權基金募資活躍,可投資中國資金比例增加
2006年,海外私募股權機構紛紛加快了投資中國的戰略准備,有多支針對亞洲(包括中國大陸)的海外私募股權基金成功募集,其中對於投資中國的資金比例相比以前也大幅攀升。如凱雷成立第二支亞洲區(日本除外)的凱雷亞洲基金II,募集資金18.00億美元;安博凱(MBK PARTNERS)為旗下的北亞收購基金 (North Asia Buyout Fund) 成功籌得了15.60億美元以及中國渤海產業投資基金首期募集60.8億元人民幣等。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06年12月,有40支可投資於中國大陸地區的亞洲私募股權基金成功募集,募集資金高達141.96億美元,下半年資金募集金額增長尤為迅猛,募集資金高達95.65億美元,比同年上半年募資金額增長106.5%。這充分表明中外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亞洲和中國市場的信心,充裕的資金也為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本基礎。
5、產業投資基金試點先行,本土機構爭相涉足私募股權基金行業
2006年中國出台的「十一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快產業基金試點。今年首個中資產業基金試點-天津渤海產業基金獲得國家批准成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時間全國各地興起了一股申報產業基金試點的熱潮。據估計,中國目前有十餘家產業投資基金正在申報成立。
另一方面,今年多支由中國本土機構發起的私募股權基金也成功募集,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有6支由中國本土機構發起設立的私募股權基金(包括渤海產業基金)成功募集,募集金額達到15.17億美元,占整體募資金額的10.7%,平均每支本土基金的募資額達到2.53億美元。這與中國當前對產業投資基金的積極試點和本土機構設立私募股權基金的熱情息息相關。隨著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政策法律環境的不斷完善,2007年,中國大陸將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由本土機構發起設立的私募股權基金。
6、中國市場成為亞洲最活躍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總額創新高
2006年,私募股權基金在中國大規模的投資案例頻頻見諸報端。高盛集團以私募股權形式投資25.8億美元購買中國工商銀行5.75%的股份成為本年度中國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事件。其他如蘇格蘭皇家銀行投資湖南瀏陽生物醫葯園,高盛聯合鼎輝競購雙匯發展,漢鼎亞太聯合德意志銀行旗下機構PREEF投資希爾頓中國區酒店,渣打、華平等投資綠城等大規模私募股權投資案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06年12月底,中外私募股權基金共對129家大陸及大陸相關企業進行了投資,參與投資的私募股權機構數量達到75家,投資總額達到129.73億美元。
7、傳統行業領跑投資,房地產業最受青睞
2006年,傳統行業成為私募股權投資的重點領域,無論從投資案例數量還是投資金額方面來說,傳統行業的投資都排名第一。2006年1-12月傳統行業共發生73起私募股權投資案例,占年度投資案例總數的56.6%;該行業投資金額為65.13億美元,占年度總投資額的50.2%。
私募股權基金對傳統行業的投資中,中國的房地產業最受基金青睞。2006年,世貿房地產、上海復地、綠城中國、首創置業、陽光100等國內多家房地產企業紛紛獲得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06年12月,房地產行業共有31個私募股權投資案例,占傳統行業投資案例總數的42.4%,投資金額達30.37億美元,占傳統行業總投資金額的46.6%。
8、成長資本領舞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收購案例逐漸增多
在歐美發達的私募股權市場,並購投資往往占據了非常顯著的份額;而在中國的私募股權市場上,則是成長資本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06年1-12月,屬於成長資本的投資共有66起,投資金額達28.57億美元,占年度投資案例總數的51.2%。
2004年5月,新橋資本收購深發展銀行是人們記憶中第一起外資收購基金成功收購中國企業案。到了2006年,這樣的案例更多的涌現出來,如CCMP收購武漢凱迪電力環保公司70.0%股權,PAG取得好孩子集團67.5%的控股股權,華平聯合中方合作夥伴收購山東中軒98%的股份,CVC 收購吉象木業85%股權等。據清客研究中心統計,截止12月底,私募股權基金收購未上市企業控制權案例達到12起,投入收購資金高達23.68億美元。
9、私募股權退出持續活躍態勢,回報良好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年度調查,共觀察到33起私募股權基金退出事件,如漢鼎亞太退出北京美大,華平退出亞信,3i退出分眾傳媒等案例均給私募股權基金帶來了良好的投資回報。
2006年,共有23家私募股權機構支持的企業實現IPO,退出活動十分活躍。
2006年,中國銀行相繼在香港主板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行上市前,引入了4家私募股權投資機構:RBS China、亞洲金融私人有限公司、瑞士銀行以及亞洲開發銀行,分別投入30.48億美元、15.24億美元、4.92億美元和7,374萬美元。中行上市後,按A股發行價計算,這4家投資機構大約獲得2.6倍的投資回報。
2006年9月,邁瑞公司作為中國第一家在紐約交易所IPO的生物/醫葯企業,總計發行2,000萬股美國存托股份,上市前,邁瑞獲得高盛集團約2,780.47萬美元的注資。上市後,按照發行價計算,高盛獲得約4.4倍的投資回報。
良好的投資回報和中國退出環境的逐漸改善將加強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信心。預計在2007年,私募股權基金支持的企業IPO退出案例數將超過今年。
10、外資並購引發關注,經濟安全成關鍵詞
隨著近幾年國內法規、政策等方面發生變化,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的並購成為新的潮流。凱雷並購徐工,這起商業性質的案例在成為今年中國並購的關鍵詞,該案例會同幾起同樣倍受關注的外資並購事件在2006年引發了一場關於外資對產業的滲透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的大討論。今年8月,商務部聯合國資委、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證監會和外管局正式發布《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對外資並購問題引發經濟安全問題作出回應,規定明確要求「今後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並取得實際控制權,涉及重點行業、存在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因素的,當事人應向商務部進行申報」。
目前外資並購占外商直接投資的比例並不大,據商務部統計,不超過7.0%。商務部稱,制定外資並購國內企業的規章並非限制引資,而是要繼續擴展利用外資的渠道。預計在2007年,由於全球資本流動性過剩,以及中國企業的良好投資價值,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的並購中國企業案例將繼續增加。
資料來源:清科創業投資研究中心
Ⅲ 國內著名的私募股權基金有哪些
「私募融資抄問答」專襲欄 答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四種: 一是專門的獨立投資基金,擁有多元化的資金來源;二是大型的多元化金融機構下設的投資基金;三是關於中外合資產業投資基金的法規出台後,一些新成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四是大型企業的投資基金,這種基金的投資服務於其集團的發展戰略和投資組合,資金來源於集團內部。> 相關專題:私募基金頻道私募基金2009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Ⅳ 中國有哪些私募股權投資公司
比較出名的有紅杉資本、鼎輝投資、軟銀中國等,聖捷投資近幾年發展比較快
Ⅳ 私募股權的私募股權排名
姚剛:努力改變A股以散戶為主的股市結構
中國的股市有什麼特點呢?首先是股東結構。從持股結構來看,我們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我指的機構投資者是一般法人,大多數是企業法人,持有58.2%的市值,個人持有26%的市值。機構投資者大部分是產業資本,它們是最大種類的股東。還有一類是專業機構投資者,就是靠投資為生的機構,在中國比如證券投資基金就是最大的專業機構投資者,社保基金、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企業年金、養老金等,這些投資於資本市場、靠這個來做主業的機構,就叫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的15.4%。
中國的基金持股比重最高曾經超過30%,現在只有15%。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足夠大,不是哪幾個機構能夠操縱的了,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市場。
私募融資會有很大的空間。我們過去主要是公募融資,公開發行股票,公開發行債券,按照傳統的監管理論,監管部門主要監管公開發行或者公開募集的行為,只有涉及公眾利益,政府才會監管,這是金融監管的基本理論。金融危機後,監管部門突然發現私募領域規模龐大,美國金融資產持有14%是私募股權。私募雖然是向特定的對象、有風險識別能力的主體來發行證券,但是當私募足夠大會導致系統性風險的時候,政府也要監管。當年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一個私募對沖基金破產了,幾乎把美國整個金融體系拖垮,美聯儲召集很多機構來救它。
私募是為有錢人設計的產品,大部分國家,都是20%的人持有80%的社會財富,20%的人持有80%的存款。中國的理財產品中80%以上都是私募產品。我們過去習慣於公募,今後我們要重視私募融資。中國證監會2012年推出了中小企業私募債,我們設計制度時專門設定證監會不再審批,完全由中介機構自己去找對象,找發債主體,找銷售主體。
中小企業私募債效果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企業、地方政府熱情百倍,中小企業私募債沒有融資門檻,但是它是一個私募市場,只有有承擔風險能力的合格投資者才能買中小企業私募債。大力發展私募市場,有助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Ⅵ 股權投資機構100強名單
這個去搜一下就能知來道,不過現在騙子源很多的,投資還是要到一些正規合法的地方,例如騰訊眾創空間 證監會指出,股權眾籌融資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公開小額股權融資的活動,具有「公開、小額、大眾」的特徵。這就明確了股權眾籌並不等同於私募股權融資,其在法律性質是公開發行證券,屬證券法規制范圍,從事股權眾籌活動須通過證監會審批認證及牌照管制。現在,未經審批的機構平台使用「股權眾籌」的字型大小或宣傳語設立投資騙局,已屬於非法發行證券行為。
Ⅶ 中國私募有哪幾位大佬
在股民的印象中,「私募高手」頗有些武俠小說中世外高人的意味,他們身手不凡,異常低調,神龍見首不見尾,更是斷然不可能將自己的獨門秘笈廣而告之。然而,他們又從來都是市場追逐的焦點,其投資思路和持倉不斷被市場拿來研究、跟蹤。
私募前十大佬:
1、趙軍
所在公司:淡水泉(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7年6月
坐標:北京
公司資產管理規模 (AUM):超過200億元
2、孟力
所在公司:富恩德(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9年
坐標:北京
公司AUM:約20億元
3、王小剛
所在公司:上海鼎鋒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7年11月
坐標:上海
公司AUM:約120億元,王小剛管理7-8億元
4、楊定光
所在公司:興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年份:2014年6月
坐標:上海
公司AUM:股票多頭策略244億元
5、李華倫
所在公司:朱雀股權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7年7月
坐標:上海
公司AUM:約150億元
6、李鵬
所在公司:廣東瑞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7年9月
坐標:廣州
公司AUM:10億元
7、蔣彤
所在公司:景林資產管理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4年6月
坐標:上海
公司AUM:國內二級市場AUM約100億元,蔣彤單獨管理約30億元、聯合管理約16億元
8、陳宇
所在公司:北京神農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9年
坐標:北京
公司AUM:30億元
9、程義全
所在公司:上海理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7年6月
坐標:上海
公司AUM:100億元
10、顏克益
所在公司:上海大朴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12年1月
坐標:上海
公司AUM:25億元
11、吳偉志
所在公司:深圳市中歐瑞博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7年
坐標:深圳
公司AUM:30億元
12、劉睿
所在公司:西藏中睿合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9年
坐標:成都
公司AUM:27億元
13、余定恆
所在公司:深圳市翼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6年11月
坐標:深圳
公司AUM:40億元
14、李澤剛
所在公司:北京和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09年
坐標:北京
公司AUM:150億元
15、辛宇
所在公司:北京神州牧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11年12月
坐標:北京
公司AUM:70億元
16、欒鑫
所在公司:易鑫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11年
坐標:上海
公司AUM:超過30億元
17、盧柏良
所在公司:深圳道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11年
坐標:深圳
公司AUM:約5億元
18、鞏懷志
所在公司:華夏未來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創辦時間:2013年6月
坐標:北京
公司AUM:30億元
Ⅷ 十大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回基金、匯添富基金答
1、華夏基金:華夏基金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的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其公司以專業、嚴謹、多元化、綜合性、全能化著稱。
4、博時基金:博時基金的投資理念是「做投資價值的發現者」,始終堅持價值投資理念,「買市場里便宜的東西,買價值低估的東西。」
5、匯添富基金:匯添富基金是一家高起點、國際化、充滿活力的基金公司,奉行「正直、激情、團隊、客戶第一、感恩」的公司文化,致力成為高質量的「快樂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