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投資業務的內部控制設計

投資業務的內部控制設計

發布時間:2021-07-22 22:37:58

1. 證券公司直接投資業務規范的第四章 內部控制

第三十一條證券公司應當建立健全利益沖突識別和管理機制,及時、准確地識別證券公司的證券承銷與保薦、財務顧問、自營、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等證券業務與直接投資業務之間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評估其影響范圍和程度,並採取有效措施防範利益沖突風險。第三十二條證券公司與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直投基金之間應當建立有效的信息隔離機制,加強對敏感信息的隔離、監控和管理,防止敏感信息在證券業務與直接投資業務之間的不當流動和使用,防範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風險。第三十三條證券公司與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直投基金之間,應當在人員、機構、財務、資產、經營管理、業務運作、辦公場所、信息系統等方面相互獨立、有效隔離,確保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直投基金獨立運作。第三十四條證券公司應當加強人員管理,防範道德風險。證券公司人員不得在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直投基金兼任高級管理人員或直投從業人員,不得以其他方式違規從事直接投資業務。證券公司存在利益沖突的人員不得兼任上述機構的董事、監事、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其他人員兼任上述職務的,證券公司應當建立嚴格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防範可能產生的利益沖突和道德風險。第三十五條證券公司應當認真履行股東職責,加強對直投子公司的管理。證券公司應當督促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合規管理制度;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違規經營導致的證券公司聲譽風險。第三十六條證券公司應當建立對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內部控制制度和合規管理制度有效性的評估機制,並建立和落實嚴格的內部責任追究機制。第三十七條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設立或管理的不同直投基金之間應當在人員、機構、財務、資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相互獨立。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應當確保尚處在投資階段的自有資金和直投基金之間以及不同的直投基金之間,至少在投資領域、投資策略和投資區域中的某一個方面存在明確的區分。第三十八條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直投基金、直投從業人員在處理與客戶之間的利益沖突時,應當遵循客戶利益優先的原則;在處理不同客戶之間的利益沖突時,應當遵循公平對待客戶的原則。第三十九條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的投資管理團隊對自有資金或直投基金投資的項目進行跟投的,應當對自有資金或直投基金投資的所有項目進行跟投,且投資管理團隊的投資額與自有資金或直投基金的投資額之間的比例應當在所有項目上保持一致,投資管理團隊的投資價格與自有資金或直投基金的投資價格應當在單一項目上保持一致。第四十條直投子公司及其下屬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文檔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盡職調查報告、項目評估材料、投資決策記錄、董事會決議等重要投資文件。

2. 投資銀行業務為什麼要進行內部控制

是為了控制風險
投資銀行部門應當遵循內部「防火牆」原則,
建立有關隔離制度,做到投資銀行業務與經紀、自營、受託投資管理、證券研究相結合。

3. 固定資產業務內部控制設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 首先要造冊登記,一定要做到登記的固定資產與實物能對上。登記的內容一般包括:名稱,規格,生產廠商,有無隨同資料(說明書及合格證明等),設備編號(有出廠編號及公司進行控制的編號),購入使用時間.並對登記完的每台設備建立檔案。檔案中的內容一般也包括登記時的內容(公司對設備的編號應與檔案中的設備編號一致)。

  2. 然後要軟體管理,也可利用財務軟體。也可自行設計。主要是便於日常管理.為了確保資產的安全性。

  3. 最後一點就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核實。每年至少一至兩次。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1. 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2. 使用壽命超過一個自然年度

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 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 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4. 如何進行貨幣資金業務內部控制制度設計

貨幣資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控制風險最高的資產,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大多數貪污、詐騙、挪用公款等違法亂紀的行為都與貨幣資金有關,因此,必須加強對企業貨幣資金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確保經營管理活動合法而有效。

一、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目標及環境

1. 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目標。內部控制目標是企業管理當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根本出發點。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目標有四個:①貨幣資金的安全性。通過良好的內部控制,確保企業庫存現金安全,預防被盜竊、詐騙和挪用;②貨幣資金的完整性。即檢查企業收到的貨幣是否已全部人賬,預防私設「小金庫」等侵佔企業收入的違法行為出現;③貨幣資金的合法性。即檢查貨幣資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國家財經法規,手續是否齊備;④貨幣資金的效益性。即合理調度貨幣資金,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

2.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環境。所謂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環境是對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有重大影響的因素的統稱。控制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企業內部控制能否實施或實施的效果,影響著特定控制的有效性。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環境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管理決策者。管理決策者是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環境中的決定性因素,特別在推行企業領導個人負責制的情況下,管理決策者的領導風格、管理方式、知識水平、法制意識、道德觀念都直接影響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執行的效果。因此,管理決策者本人應加強自身約束,同時通過民主集中制、黨政聯席會等制度加強對其的監督。

(2)員工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在內部控制每個環節中,各崗位都處於相互牽制和制約之中,如果任何一崗位的工作出現疏忽大意,均可以導致某項控制失效,比如,空白支票、印章應分別由不同的人保管,如果保管印章的會計警惕性不高,出門不關抽屜,將使保管空白支票的出納有機可乘。由此造成出納攜款潛逃的案件也屢見不鮮。

(3)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評價的一種活動,內部審計可協助管理當局監督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能及時發現內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內部審計力度的強弱同樣影響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效果。

影響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環境因素還很多,如組織練楓、管理控—甸1玄法\授權租分配責任的方法等等—。要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就必須改善其控制環境。

二、貨幣資金內部控制設計

1,貨幣資金完整性控制。貨幣資金完整性控制的范圍包括各種收入及欠款回收。具體地說,是單位特定會計期間發生的貨幣資金收支業務是否均已按規定計入有關賬戶。通過檢查銷售、采購業務或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的收回和歸還情況,或余額截止日後人賬的收入和支出,查找未人賬的貨幣資金。其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發票、收據控制。發票、收據控制是利用發票、收據編號的連續性,核對收到的貨幣資金與發票、收據金額是否一致,以確保收到的貨幣資金全部人賬的一種完整性控制手段。發票分類很多,例如增值稅發票、運輸發票,因為這兩種發票涉及國家稅收,且有國家稅務機關負責監督檢查,因此涉及這兩種發票的貨幣資金收入一般較完整。但目前餐飲服務業等發票及收據管理較混亂,給控制設計增加了難度,如企業違規開具「大頭小尾」、「小頭大尾」發票,多給、不給客戶餐飲發票,空白收據、發票到處可買,自製收據,收據不連號或五號,或以白條代替收據等。因此,對於發票、收據必須加強其印、收、發、存的管理,建賬核算。在此基礎上,利用這類發票的連續編號,設計一崗位,負責其存根聯與人賬的記賬聯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核對工作,及時發現其中的錯弊。

(2)銀行對賬單控制。銀行對賬單控制是利用銀行對賬清單與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進行核對,以確保銀行存款存在性與完整性的一種控制方法。通過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可以發現未達賬項,分析其原因,發現其是否存在錯弊。

(3)物料平衡控制。物料平衡控制是利用物質不滅定律,復核主要原材料在生產、銷售過程中,量上是否平衡,以確保生產資金完整性的一種控制方法。這種控制方法主要適用於生產、加工行業…… (4)業務量控制。業務量控制是根據某項業務量的大小,來復核其貨幣資金完整性的一種控制方法。比如,旅館可以按客房記錄的業務量,汽車運輸可以按台班記錄的業務量,復核其貨幣資金收入。

(5)往來賬核對控制。往來賬核對控制是通過定期與對方核對往來賬余額,及時發現挪用、貪污企業貨幣資金等違法行為,以評價清欠貨幣資金是否及時人賬或貨幣資金還欠是否真實的一種控制方法。特別應注意對於已作壞賬處理的應收賬款,了解是否有收回款項不入賬的情況。

2.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的范圍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由於應收、應付票據的變現能力較強,故也將其納入貨幣資金控制范圍內。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賬實盤點控制。賬實盤點控制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對貨幣資金進行盤點,以確保企業資產安全的一種常見的控制方法,如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賬實盤點按盤點的時間分為定期盤點與不定期盤點,但不定期盤點的控制效果通常比定期盤點好,不定期盤點的主要特點就是突擊性強,會給貨幣資金相關崗位產生一種無形的、無時無刻、無不存在的壓力。

(2)庫存限額控制。庫存限額控制是利用核定企業每日貨幣資金余額,超過庫存限額的貨幣資金送存銀行或匯交某一銀行賬戶,從而降低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風險的一種方法。利用此方法還能高度集中貨幣資金,統籌使用,特別適用於貨幣資金短缺的企業。

(3)實物隔離控制。實物隔離控制是採取妥善措施確保除實物保管之外的人員不得接觸實物的控制方法。比如,現金只能由出納保管,銀行承兌匯票也只能由一人專管,否則將導致責任不清,不法分子很可能會混水摸魚,侵佔貨幣資金。同時還應採取選擇合格的保險箱、選擇安全的場所等保障措施,以確保貨幣資金實物安全。

5. 企業應如何設計無形資產業務內部控制

無線資產的取得、使用、保護、攤銷、處置,看《內部控制應用指引》,全有

6. 簡述內部控制制度的要素、設計和實施應遵循的原則

簡述內部控制制度的要素、設計和實施應遵循的原則
一、系統完整原則
內部控制是一個全方位的整體,它滲透於企業經營活動整個過程並貫穿於經營活動的始終。系統完整原則要求:在設計內容上,必須突破會計控制的局限,在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中,結合治理層面和管理層面去構建內部控制,以確保管理層能有效地付出管理活動、能有效地利用企業資源,員工有效地從事具體業務的操作,信息使用者能獲得相關、可靠的企業信息。在設計對象上,內部控制制度應該包括對人的約束和激勵、各項業務活動的控制。在設計流程上,既應考慮各流程中的風險控制點,又應考慮各控制要素、控制過程之間的相互關聯,使各業務循環或部門的子控制系統有機構成企業的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系統,保證企業經營活動在預定的軌道上進行。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還應關注制度的嚴謹性和完善性,講究控制實效,把握控制要點,全面、准確地對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做出有效的控制。
二、成本效益原則
成本效益原則,指為進行控制而花費的成本與缺乏控制時所遭受的損失比較,當控制的效益大於成本時,則該項控制措施才是可行的,否則就是不可行的。控製成本包括便於歸屬計量的直接成本和不便於歸屬計量的間接成本,控制效益包括短期效益、長期效益、企業自身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在實際中,有些工作的效益是難以用金額表示的,但執行該控制有利於企業各項控制目標的實現,如員工職業操守的培養、經濟項目的審核程序、信息的反饋等等。貫徹成本效益原則要求: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時,應根據企業經營業務的特點、規模的大小、具體的管理情況,既要考慮控制設計成本、執行成本和修訂成本,又要考慮企業整體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既要把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全面置於經濟監控之中,又要對經營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環節實行重點控制,力爭以最小的控製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
三、目標導向原則
目標是控制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控制的最高宗旨就是實現預定的目標。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終極目標是確保企業系統的整體有效性。目標導向原則指企業應根據控制目標設計內部控制過程。基於企業整體效率視角的內部控制的目標分為兩個層次:企業內部治理控制目標——確保董事會在公司中的作用及對公司和股東的受託責任;管理控制目標——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率和效益。實現治理控制目標主要採用股東會、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總經理的監督與控制機制;工資合約、收入分配合約對受託者的激勵機制。管理控制目標主要通過高層戰略目標的分解、管理過程的控制實現。也就是說,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企業要制定近期的財務目標、營業目標、投資目標、研發目標等二級目標;在各個二級目標下,確定具體的控制子目標。在目標的執行過程中,要定期進行檢查和考核、分析執行結果與計劃產生偏差的成因,並向有關部門提出改進控制的建議,以進一步提高內控水平、更好地實現內控目標。
四、有效控制風險原則
風險是指遭受損失、傷害、不利或毀滅而未能達到目標的可能性。企業面臨的風險包括來自政治、經濟、文化與自然等方面的外部風險和戰略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具體業務風險等。有效控制風險原則指企業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時,應密切關注實施主體使命、具體目標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有針對性地設計內部控制措施,使風險降低到企業可以忍受的合理水平。有效控制風險原則要求:管理當局應採取恰當的程序去設定支持主體使命的目標,識別影響目標實現的各種風險並進行評估,在企業願意承受的風險水平和所能接受的目標偏離程度的基礎上,採取迴避、承擔、降低和分擔的風險應對措施,使企業目標順利得以實現。在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管理當局應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建立系統、有效的風險管理和控制系統,最佳地分配控制資源,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保持企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五、合規性原則
合規性原則指企業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要求。合規性是企業從事經營、創造價值、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前提,是一種約束性條件。合規性原則要求: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時,企業既要遵循一般法律法規,如公司法、稅法、合同法、會計法、企業會計准則、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又要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和性質,遵循行業內部控制規范,如上市公司治理准則、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控制指導意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等等。
六、適合控制環境原則
從系統論角度看,內部控制是一個系統,系統和包圍該系統的環境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系統適應環境是系統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構建內部控制體系關注企業內外環境非常重要。內控環境主要包括:企業價值觀、經營理念、經營特徵、組織結構、人事政策、業務流程、信息技術等內容。適合控制環境原則要求:企業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對涉及的環境因素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只有控制措施過程、機制及氛圍與所處環境相適應,才能實現較為理想的控制效果。如,在信息化程度低的企業,應對各種風險的內控制度基本是依靠員工的素質和誠信、牽製法則、監督與問責機制;在信息化程度高的企業,內控制度除依賴以上理念和方法外還需考慮信息系統規劃建設的治理風險、信息系統運轉的不穩定性風險、軟體中內控機制的漏洞風險等。
七、靈活性原則
靈活性原則是指進行內部控制設計時應根據不同的控制類型靈活採用不同的策略。按事件和風險是否有規律可循,控制可分為結構化控制、半結構化控制、非結構化控制。結構化控制的控制啟動時機、控制方法、控制步驟是完全確定的,一般使用技術性控制方法;非結構化控制是指由於無法預知事件和風險出現而不能確定控制的時機、方法和步驟,一般使用管理性控制方法;半結構化控制是指事件和風險的出現有一定概率,無法確定控制的時機,但控制方法和控制步驟是確定的,一般使用技術控制和管理性控制相結合的方法。以控制時序為標志,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後控制。事前控制是指企業單位為防止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在應用時發生偏差,而在行為發生之前所實施的內部控制,事前控制多數是屬於非結構化控制。事中控制,是指企業單位在運營過程中針對正在發生的行為所進行的控制,事中控制則是半結構化控制。事後控制一般是結構化控制。
八、責權利相結合原則
責權利相結合原則,即權力和責任相匹配、收益與業績相聯系,指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時,企業必須明確各責任主體(經營者、管理者、員工、部門)的責任,賦予該主體完成其責任所必需的許可權,並根據該主體的責任完成情況分配收益。責任產生壓力,使管理者和員工產生責任感;權利使管理者有辦法來完成責任,並產生一種光榮感和責任心;利益產生動力,能把管理者與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責權利相結合原則要求:企業應對不同的責任主體規定作業任務、職責許可權、操作程序和處理手續,制定相應的、科學嚴格的考核標准,並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獎勵和懲罰,以實現約束和激勵相統一,促使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實施。

7. 企業進行收入業務內部控制方法的設計

(1)將涉及企業收入的銷售、信用管理、發貨、會計等部門的相應崗位進行適當的職責分離,有助於防止各種有意或無意的錯誤發生。(2)正確的授權審批。在銷貨發生之前,賒銷數額應得到正確審批;沒有經過審批的銷售,不得發出貨物;銷售價格、銷售條件、運費、折扣等必須經過審批。(3)充分的憑證和完備的記錄手續。(4)銷貨憑證必須預先進行編號。(5)按月寄出對賬單。(6)設置必要的內部核查程序對銷貨業務的處理和記錄進行核查。

8. 投資循環的內部控制分別包括哪些主要環節

投資循環的內部控制分別包括哪些主要環節?如何進行控制測試?
答:投資業務的內部控制主要環節有:合理的職責分工制度、健全的資產保管制度、詳盡的會計核算制度、嚴格的記名登記制度、完善的定期盤點制度。
投資業務的內部控制測試的主要程序有:了解投資循環的內部控制;抽取與投資業務有關的會計記錄;審閱內部審計人員或其他被授權人員的定期盤核報告;分析投資業務管理報告;評價投資循環的內部控制等。

閱讀全文

與投資業務的內部控制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服務流程 瀏覽:945
天天基金固收理財回虧損本金 瀏覽:679
人民幣原油期貨怎麼樣了 瀏覽:855
公款購買理財 瀏覽:270
永安期貨停牌最新消息 瀏覽:874
融資融券交易規則 瀏覽:81
融資融券對大盤 瀏覽:213
燃料油各類價格 瀏覽:998
投資幾個心理階段 瀏覽:542
資金暫借屬於關聯方交易嗎 瀏覽:358
工商銀行買外匯嗎 瀏覽:712
萬達股票跌停 瀏覽:627
黑馬股票網 瀏覽:758
馬鋼股票的發行價是多少 瀏覽:242
低工資理財 瀏覽:586
理財需趁早 瀏覽:893
理財師登陸 瀏覽:524
上班族小額理財 瀏覽:753
金蛋理財提現 瀏覽:397
正確投資理財項目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