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1-07-22 23:36:44

Ⅰ 》知識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區別

Ⅱ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區別

一、適用范圍不同:

1、成本法適用的范圍(注意變化的部分)

(1)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與舊准則不同)

(2)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2、權益法適用的范圍

(1)共同控制;(2)重大影響。

兩種方法的比較:

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資成本,受資企業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一般不做調整。

權益法注重受資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只要受資企業的所有者權益變動了,投資企業也隨之進行調整。

二、核算不同:

投資單位採用成本法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受被投資單位盈虧和其他權益變動的影響。只有在被投資單位分配現金股利的時候,才確認投資收益,相應的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受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因為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需要根據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進行調整的。只要所有者權益發生變動,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就要相應的進行調整。所以在被投資單位實現盈利的時候,所有者權益的留存收益增加了,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要調增,確認投資收益,發生虧損時,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在被投資單位分配現金股利的時候,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減少了,所以要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確認應收股利。被投資單位其他權益發生變動時,也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判斷成本法核算還是權益法核算主要有兩條途徑,首先第一條是題目給出投資企業對於被投資企業的影響:

成本法:投資方對被投資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應該採用成本法;投資方能夠控制被投資方,也應該採用成本法;

權益法:投資方對於被投資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應該用權益法;

第二條途徑是給出持股比例:

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應該採用成本法核算;

權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間(包括20%和50%)應該採用權益法核算。

第一條途徑高於第二條途徑,也就是比如說題目中給出了持股比例為25%,同時又給出了對被投資方不具有重大影響,那麼,就不能按照持股比例採用權益法,而應該按照實際影響採用成本法。

成本法下,被投資方宣告現金股利是投資前的: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成本法下,被投資方宣告現金股利是投資後的: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成本法下,實現凈利潤或凈虧損不做會計處理。

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宣告分配投資前的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宣告分配投資後的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或凈虧損)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或作相反分錄)

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外的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與權益法核算時,對於初始投資、持有期間、以及處置時都是如何核算的?

(1)採用成本法核算:

<1>取得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

應收股利(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股利)

貸:銀行存款

<2>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實際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3>處置時:

借:銀行存款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已計提的減值)

貸: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

應收股利(尚未領取的)

投資收益(差額,或借記)

(2)採用權益法核算:

<1>取得時:

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公允價值份額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貸:銀行存款

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公允價值份額時 :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公允價值份額)

貸:銀行存款

營業外收入(差額)

<2>持有期間:

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被投資單位發生凈虧損: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零為限)

被投資單位以後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或成本

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或相反分錄)

<3>處置時

借:銀行存款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以計提的減值)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損益調整(或借記)

——其他權益變動(或借記)

應收股利(尚未領取)

投資收益(差額,或借記)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或相反分錄)

具體請參考:http://bbs.chinaacc.com/forum-2-13/topic-2247167.html

Ⅲ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有何區別

區別一:適用范圍

一是成本法是兩頭,權益法是中間。

權益法:適用情況是對合營、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適用情況是對能夠實施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二是對「四無」企業,「四無」企業,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這種情況一般是買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佔20%以下,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 在公開市場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

而公允價值可以可靠計量的,則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准則來處理。

區別二:對投資收益的處理

成本法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收付實現制,不管其是盈利還是虧損,被投資企業宣告發股利的時候才確認投資收益。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除非增加或減少了投資,不然一般不會調整。

權益法對應地可以理解成是權責發生制,只要被投資企業年終有了利潤,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額按比例確認投資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然如果和聯營、合營企業有內部交易的話還要抵消。

(3)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擴展閱讀

1、成本法會計處理

被投資單位宣告或派發股利時

宣告時:

借:應收股利

貨:投資收益

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貨:應收股利

2、權益法會計處理

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一損益調整

貨:投資收益

收到分紅時:

借:銀行存款

貨:長期股權投資一損益調整

Ⅳ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和權益法各自的適用范圍是什麼

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的適用范圍:

1、權益法適用情況是對合營、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2、對投資收益的處理

權益法對應地你可以理解成是權責發生制,只要被投資企業年終有了利潤,不管其分不分,我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額按比例確認投資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3、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1、成本法適用情況為能夠實施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2、成本法你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收付實現制,被投資企業宣告發股利的時候我才確認投資收益,不管其是盈利還是虧損。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除非增加或減少了投資,不然一般不會調整。

3、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

(4)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擴展閱讀:

長期股權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視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長期持有

長期股權投資目的是為長期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並通過所持有的股份,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改善和鞏固貿易關系,或持有不易變現的長期股權投資等。

利險並存:獲取經濟利益,並承擔相應的風險。

長期股權投資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資單位生產的產品為投資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場上這種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且不能保證供應。

Ⅳ 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

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
適用范圍不同
成本法:適用情況是對能夠實施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權益法:適用情況是對合營、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對投資收益的處理不同
成本法你可以簡單理解成是收付實現制,不管其是盈利還是虧損,被投資企業宣告發股利的時候才確認投資收益。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除非增加或減少了投資,不然一般不會調整。權益法對應地可以理解成是權責發生制,只要被投資企業年終有了利潤,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額按比例確認投資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然如果和聯營、合營企業有內部交易的話還要抵消。

Ⅵ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有什麼區別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區別:
權益法:適用情況是對合營、聯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核算屬,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適用情況是對能夠實施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除非增加或減少了投資,不然一般不會調整。權益法下,只要被投資企業年終有了利潤,宣告分派股利,都按照享有的份額按比例確認投資收益,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然如果和聯營、合營企業有內部交易的話還要抵消。

Ⅶ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區別

一: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
成本法的成本是實際支付的相關的費用,稅金用其他必要的支出版.
權益法的成本是采權用實際的成本與可享有的企業的可辯認的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高低來確定的.如果是成本低,則高於成本的可享有的部分被計入營業外收入.
二:宣布的股利應該計入的科目:
相同點:如果是在取得後宣告得到的取得前的現金股利的分配時,成本法和權益法均應沖減成本.
不同點取得後的現金股利的分配)成本法應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權益法則應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權益法中股票股利只計入備查薄)
三:取得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在利潤或凈虧損:
成本法不處理
權益法下則把利潤確認為投資收益.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虧損則反之.
四: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
成本法不處理
權益法則是借記或貸記: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另一方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五,處理的方式:
成本法是只有成本和投資收益的計入.和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權益法則涉及到成本,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和投資收益,另個還需將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

閱讀全文

與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服務流程 瀏覽:945
天天基金固收理財回虧損本金 瀏覽:679
人民幣原油期貨怎麼樣了 瀏覽:855
公款購買理財 瀏覽:270
永安期貨停牌最新消息 瀏覽:874
融資融券交易規則 瀏覽:81
融資融券對大盤 瀏覽:213
燃料油各類價格 瀏覽:998
投資幾個心理階段 瀏覽:542
資金暫借屬於關聯方交易嗎 瀏覽:358
工商銀行買外匯嗎 瀏覽:712
萬達股票跌停 瀏覽:627
黑馬股票網 瀏覽:758
馬鋼股票的發行價是多少 瀏覽:242
低工資理財 瀏覽:586
理財需趁早 瀏覽:893
理財師登陸 瀏覽:524
上班族小額理財 瀏覽:753
金蛋理財提現 瀏覽:397
正確投資理財項目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