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2018年全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

2018年全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

發布時間:2021-07-23 13:13:35

1. 2018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多少億元

7月16日, 國家統計局公布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內)297316億元,同比增長容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184539億元,同比增長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5531億元,同比增長9.7%。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77143萬平方米,增長3.3%。全國商品房銷售額66945億元,增長13.2%。

2. 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會出現拐點嗎市場特徵是什麼

政府「有形之手」的調控力度是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逐漸減弱的。


調控政策一直非常嚴厲的北上廣深,穩中略跌的可能性較大。

2016年漲幅較大的熱點二線城市,微跌的可能性也較大。

但在熱點二線城市中,杭州的上漲壓力最大,主要是由於2016年被壓制住了,沒有完成上漲過程。

另外,天津、武漢、成都、重慶、西安等這些弱二線城市上漲壓力也比較大,穩中略升的可能性也較大。

三四線城市分化則較為明顯。

那些處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高鐵一之內,人口和產業吸附能力較強的城市,房價走勢與二線城市基本一致。


3. 樓市「三穩」基本實現,2021調控之「弦」需時刻綳緊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回顧過去一年,樓市從「冰凍」狀態較快恢復,成為穩投資重要支撐。下半年以來,大部分區域出現了成交同比上漲。各地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調控因城施策、更加靈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基本實現。同時,市場地域分化明顯,熱點城市投機投資需求回潮。展望2021年,房價上漲壓力仍然存在,各地需嚴密監測樓市資金流向,保持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疫情後恢復較快成穩投資重要支撐

「回穩」是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面對疫情沖擊,房地產市場從「冰凍」狀態快速恢復,銷售和投資走出「谷底」,走出深「V」型走勢。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均在下半年恢復正增長。

樓市成交較快恢復。2020年1月下旬至2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樓市進入「冷凍」狀態。大多數開發商暫停銷售活動,二手房中介也停止營業。2020年前2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9.9%,商品房銷售額下降35.9%。受疫情影響,武漢、石家莊和太原等12個二線城市無成交,35個三線城市中也有超過1/3的城市無成交,全國大多數城市的房產成交量跌至冰點。

2020年3月份以來,隨著各地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新房售樓處、中介門店恢復開放,樓市呈現回暖態勢。「疫情後長三角市場率先恢復,珠三角後期發力,市場規模持續保持增長。」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說。10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與去年同期持平,住宅銷售面積增長0.8%,年內首次增速回正。11月份,商品房及住宅銷售面積增幅持續擴大。1-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50834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1.3%;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9%。

「房地產是在各領域恢復較快的行業。」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馮俊說,住宅需求具有延展性,且住房消費能力取決於居民的長期收入,疫情期間未被滿足的需求將在之後釋放,因此總的來看,疫情對房地產市場成交影響不大。

房價環比漲幅收窄。從房價變化來看,2020年4月份起,隨著樓市回暖,房價整體漲幅開始擴大,這種情況持續至7月份。8月份以來,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的漲幅持續收窄或持平。記者對數據進行梳理後發現,一二三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分別從8月份的0.6%、0.6%、1%下降到11月份的0.3%、0.1%、0.2%;二手住宅價格漲幅從8月份的1.0%、0.4%、0.6%下降到0.5%、0.2%、0.2%。

房價漲幅波動區間也在收窄:2020年前11個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波動區間在-1%到2.0%之間,2019年同期為-1%到2.8%,2018年同期為-1.1%到6.2%。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上半年,各地調控政策以穩定寬松為主,地方政府積極推地、緩解企業購地資金壓力、放寬預售條件、簡化審批程序等,供給端政策空間較大。同時,較為寬松的房貸政策對購房者形成利好,前期積壓的住房需求持續釋放,因而一度出現漲幅擴大的趨勢。2020年7月以來,深圳、杭州、寧波、東莞等熱點城市相繼出台房地產調控政策。如深圳將落戶購房年限延長到3年,並提高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加大徵收交易稅費等。

「收緊調控政策的城市,共同點是市場熱度高、房價明顯上漲,出現了炒作氛圍。」招商證券認為,縱觀全年,多地政府出台房地產支持政策以對沖疫情帶來的風險,體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是雙邊區間管理。這再次向市場發出信號:「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大框架不會變。

此外,房地產仍是穩投資的重要支撐。2020年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9492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1-10月提高0.5個百分點,已保持連續六個月同比為正的態勢。

從三大領域投資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明顯高於基礎設施投資的1.0%和製造業投資的-3.5%。「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呈現穩中向上的良好勢頭,但還未達到2019年10%左右的增速水平,在經濟逐步復甦下,房企投資增速仍有上升的空間,仍是2020年經濟穩增長的主引擎。」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說。

因城施策更加靈活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

2020年,各地房地產調控力度不放鬆,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不變,銀保監會、央行、住建部等部委多次召開會議強調保持樓市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7月以來,中央多次召開會議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同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制度,下半年房地產金融監管整體呈現逐漸收緊態勢。

同時,在「房住不炒」指導下,地方政府因城施策更加靈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基本實現。2020年下半年以來,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有所降溫,搖號搶房等現象有所減少,房企盲目舉債擴張有所緩解。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等業界人士認為,房價暴漲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未來房子是保值品,但不是回報高的投資品」。

但影響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因素並未完全消失。一是房價上漲壓力仍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全國土地均價為6746元/平方米,同比漲幅達到22.5%。前11個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5.2%,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增長16.1%。「一降一升」,傳導出未來房價可能承受上漲壓力。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城鎮化背景下,房價上漲的內在動力仍然存在,而房屋投資屬性還難言完全解除,因此今年房價仍有上漲壓力。

二是部分城市房地產資產泡沫風險隱現。近來,深圳等城市由於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倒掛,樓市出現「打新熱」,引發各界對樓市泡沫加劇的擔憂。同時,各路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的沖動仍然強烈,部分區域「經營貸」有卷土重來跡象,或擾亂住房和金融市場。有購房者反映,近幾個月收到多家銀行發來的可辦理房產抵押貸信息,年化利息3.75%,遠低於房貸利率。「如果買房的話,肯定不會用自己的錢,現在『經營貸』利率這么低。」一名企業負責人說。

三是難改土地財政路徑依賴。地方發展依賴房地產的情況難以在短期內徹底改變,不排除有些地方政府依舊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通過推高地價來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中信證券研究部分析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9360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年土地出讓金的增速可能高於前三季度增長。「通過總結各地政府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計劃,我們發現即使在疫情影響沒有充分顯現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也需要更多的土地出讓金。」

2021調控之「弦」需時刻綳緊

2020年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穩定,但市場不乏「暗流」,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仍需合力夯實。

熱點城市調控不可放鬆。在新型城鎮化持續推進背景下,人口及土地等關鍵要素資源將加速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聚集。值得關注的是,重點城市商品住宅市場規模已基本恢復,部分城市住宅銷售價格出現過快上漲苗頭,尤以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量價上行特徵最為突出。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2020年1-11月,長三角、珠三角新建住宅價格累計漲幅較去年同期均明顯擴大,其中長三角累計漲幅為近四年同期最高水平。在土地市場上,2020年一線城市推地量及優質地塊推出量增加,帶動了樓板價結構性上漲。

丁祖昱表示,從土拍市場來看,城市分化也非常明顯。土地成交金額前30位的城市,佔全部城市土地總成交額的「半壁江山」,成交面積佔比29%。「2020年是近五年來全國土地出讓分化最嚴重的一年,開發商把50%的錢投到了30個城市中。」

此外,還要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表文章指出,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丁祖昱認為,2020年8月出台的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讓房企資金壓力驟升。「房地產依賴金融,但是『三道紅線』政策出現之後,房企的融資流、現金流可能變負,這對所有地產公司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因此一部分企業出現了債券違約、信用違約等現象。2021年房企最難和最大的挑戰,是在資金上的挑戰。」

不少業界專家建議,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強化房地產金融監管,防止房地產市場過度金融化。藍綠雙城董事長曹舟南認為,堅決貫徹「三道紅線」等措施,有利於保持全國房地產調控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實現「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的重要措施。

(文章選自澎湃新聞網)

4. 2017年房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均刷新紀錄了嗎

據報道,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不過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均刷新紀錄。

從銷售情況看,12月單月銷售額刷新了新月度的歷史紀錄。12月房地產商品房銷售面積2.2億平方米,銷售額1.8萬億元,12月銷售額刷新月度紀錄主要是因為二三線城市的助推,從全年整體情況看,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刷新歷史紀錄。其中,房地產商品房銷售面積第一次突破16億平米,銷售額第一次突破13萬億。

分析人士表示,2017年開發投資表現總體不錯,2017年全年投資規模同比增幅為7%,不高也不低,恰是房地產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理想數據,這個指標既為2018年補庫存創造了較好的機會,同時也反映了房企在樓市調控下依然看好房地產市場。

希望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可以取得更顯著的效果!

5. 中國十大房地產開發商分別是

2018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榜單前三強仍由恆大、碧桂園、萬科占據。

其中,回恆大集答團繼續位列榜首,碧桂園、萬科分列榜單第二、三位。融創、保利、中海、龍湖、新城、華潤和富力分列四到十位。

與上一年的測評相比,十強房企除了個別名次調整,總體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融創藉助其收並購優勢、充足的可售貨源、良好的項目品質位列榜單第五名,較上年上升了3個位次。

在20強中,萬科、碧桂園、保利、綠地、中國海外、龍湖、富力、華潤、金地、世茂等10家企業連續10年排名進入前20,品牌實力保持強勁。

從近十年500強測評成果來看,百強變動相對較大。其中,有25家企業連續10次進入百強;入百強次數達9次的企業數量為4家;入百強次數為8次的企業數量為8家;入百強次數為7、6、5、4、3、2次的企業數量分別為10、11、11、5、8、15家;另外有12家企業首進百強。

6. 中國房地產市場現狀

(一)全國房地產發展狀況
1、全國房地產市場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房地產投資增速將略有減緩。在政府控制房價、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加強土地控制、信貸控制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陸續出台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過度的投資沖動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對土地與房屋開發投資的增速也將相應減緩。與此同時,加息、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等措施所導致的房地產開發貸款與消費貸款增速的放緩將直接影響房地產開發的規模和施工、竣工速度。因此從整體上看,如果國家針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政策落實到位,未來2—3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將略有減緩,但估計不會低於20%。
市場供求不平衡矛盾將繼續存在。近年來針對房地產的宏觀調控政策中影響需求變動的因素主要有:上調銀行存貸款利率、控制二次購房與投機性購房、控制拆遷規模等。但是,由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不斷刺激「熱錢」湧入我國,且大部分流入了房地產領域,未來2-3年我國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性需求仍將有所提高。
房地產價格將保持上升趨勢。從對供求關系的分析可以判斷,未來2—3年我國房地產價格仍將保持上升的趨勢,原因是:
第一 房地產市場供求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特別是需求將繼續迅速增長的趨勢)必然反映在房價的持續增長上;
第二 近年來地價、建築材料、商品房品質提高所帶來的開發成本增加將推動房價上漲;
第三 從經濟學理論來看,房價的運動趨勢和國民經濟增長率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正相關。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居民收入持續增加、除非遭遇金融危機,經濟增長趨勢被迫中斷,否則房價的運行趨勢只會上升,而不可能下降。
普通住房供應量將上升,高檔住宅供應量將減少。為了合理引導住房建設與消費,國家在規劃審批、信貸、稅收等方面對中小套型、中低價位的普通住房給予了優惠的政策支持,並明文規定了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的具體標准。未來2—3年,隨著各地房地產宏觀調控細則的相繼出台,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經濟適用房與廉租房的供應將有所增加。
東部地區仍將是投資的主要區域,中西部地區將保持較快投資增速。東部地區在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的佔比將繼續下降,中、西部地區將繼續保持較快的投資增速,在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的佔比將有所提高。
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產重組將向縱深推進。部分開發企業將轉移戰線,大力開拓東部二、三線城市市場,並逐漸向全國延伸,從而帶動這些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7. 2018前兩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了多少

據報道,日前發改委負責人表示,今年前兩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83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9個百分點。這一增速甚至創下最近三年來的新高。

對於投資的增長趨勢,加快推進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政策的落實落地;前期土地的成交面積還保持一定的增長;一線城市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還會有計劃地推出一些土地的供應。

希望2018年樓市可以保持穩定健康發展!

8. 投資金額數據,去哪裡可以查到相關信息

您好,請問您需要了解的是我國2018年的投資金額嗎?如果是的話,可以在國家統計局的公開數據中查看。
據了解,2018年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35636億元,比上年增長5.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
其中,民間投資394051億元,增長8.7%,比上年加快2.7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
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2.9%,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投資增長6.2%,加快3.0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9.5%,加快4.7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投資增長5.5%,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分別增長16.1%和11.1%,分別比製造業投資快6.6和1.6個百分點。
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與上月環比增長0.42%。
全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0264億元,比上年增長9.5%。
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1654萬平方米,增長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2%。
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49973億元,增長12.2%,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4.7%。

9. 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概況

目前 200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業景氣指數隨著房價的持續高漲而呈現走高的趨勢。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竣工面積、土地開發面積、新開工面積等指標增幅都有較大回落,政府對土地資源的控制,導致人們對土地這種稀缺資源的升值預期空前高漲,無論出於投資或自住,業主都樂意盡快掏錢購買。
2006年1-7月中國房地產開發綜合景氣指數為103.51,房地產開發投資指數為101.52,土地開發面積指數為100.99,銷售價格指數為109.54。
2006年1-7月中國完成開發土地面積12731.1萬平方米,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1.8%,全國完成購置土地面積18520.1萬平方米,與200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8%。
2006年1-7月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9411.5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24%,中國東部地區房地產投資額為6125.6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20%。中部地區的房地產投資額為1621.6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35%。西部地區的房地產投資額為1664.3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30.1%。
2006年全國土地交易價格指數(工業倉儲用地)第一季度的價格指數為104.5%,而全國土地交易價格指數(商業、旅遊、娛樂用地)第1季度的價格指數為107%。
2006年1-7月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完成額為1126.7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15.6%。辦公樓投資完成額為413.4億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13.6%。
隨著以美式摩爾為代表的大型綜合購物中心落戶北京、深圳等大中城市,中國零售業全面對外開放,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已經或計劃建設大型的購物中心,這就為商業地產商的發展留下了巨大市場發展空間。商業地產作為一種不同於傳統的商鋪租賃形式、以全面融合地產業與商業為特色,正悄然成為房地產市場的新寵兒。中國商業地產將掀起新一輪的投資熱潮,商鋪地產、購物中心地產、酒店地產、寫字樓、工業地產都將成為未來商業地產投資的亮點。

閱讀全文

與2018年全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幾個心理階段 瀏覽:542
資金暫借屬於關聯方交易嗎 瀏覽:358
工商銀行買外匯嗎 瀏覽:712
萬達股票跌停 瀏覽:627
黑馬股票網 瀏覽:758
馬鋼股票的發行價是多少 瀏覽:242
低工資理財 瀏覽:586
理財需趁早 瀏覽:893
理財師登陸 瀏覽:524
上班族小額理財 瀏覽:753
金蛋理財提現 瀏覽:397
正確投資理財項目 瀏覽:876
貸款融資性保函 瀏覽:58
融資融券轉入 瀏覽:336
什麼是銷售融資 瀏覽:418
直接融資怎麼計算 瀏覽:497
融資融券股票市值 瀏覽:540
波動幅度大的指數基金 瀏覽:493
快錢包萬達理財客服 瀏覽:253
ipo融資規模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