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低估基金
如何看低估的基金?我們可以根據PE和PB來看
①PE指市盈率(TTM),PE(TTM)=∑成分股市值/∑成分股凈利潤(TTM)。數值越低,一般認為估值越低;
②PB指市凈率(MRQ),PE(MRQ)=∑成分股市值/∑成分股凈資產,數值越低,一般認為估值越低;
③PE百分位代表當前PE在選定區間所處的水平,假設PE百分位為10%,表示只有10%的時候比當前市盈率低(那就說明目前市盈率較高,估值相對來說就高),百分位基於指數近10年PE數據計算,若不滿10年則採用全部歷史數據,PB百分位同理;
PE百分位適用於盈利穩定的行業,比如中證500、滬深300、上證50等
PB百分位適用於周期性行業或盈利不穩定的行業,比如中證銀行
附:以下為了分析方便,將PE(PB)百分位統一寫成PE百分位
二、PE百分位為何不靠譜
從大的經濟形式來分析:早期中國有人口紅利,用便宜的單位產能對外輸出產品,因此GDP增速動輒十幾個點,隨之而來的是A股PE普遍在30倍以上。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出口、內需漸漸乏力,經濟開始出現下滑,A股PE也在下降。
世紀90年代,當時上證指數市盈率動輒幾十上百倍,同期GDP增速勢頭也很猛,保持在12-14%左右。最近幾年上證指數的PE只有12倍左右,年GDP增長也只有6%出頭。
因此如果從PE百分位數據來看,我們的上證指數從2000年至今(時間間隔是近20年),絕大多數時間都處在相對低估階段,這顯然不科學。
總結一下是:由於加入了經濟增長太快的異常數據,導致現在的PE百分位估值偏低,這個數據並沒有反映上證指數的真實估值
基於數據分析的原則:只有可以為行動提供借鑒的數據才是有用的數據。於是判定這個數據並不可取
❷ 怎麼判斷基金現在是低估值還是高估值
判斷不了。這個只能靠猜!
❸ 基金估值和凈值差距很大怎麼回事
因為估值只是根據一個季度基金經理的持倉數據,但基金經理調倉了,調倉數據並沒有每天更新,所以調倉後的實際情況跟依據季度的調倉數據而估算的凈值是有偏差的,而調倉幅度大偏差也大。
❹ 基金估值是什麼,怎麼看基金估值是不是處於低位
估值這個東西就像房子,比如A房評估價1萬一平,B房評估價1.5萬一平,C房評估價2萬一平;那麼A房現在市價是7000一平,B房市價還是1.5萬一平,C房3萬一平,A房就是低估,B房就是合理,C房就是高估,或A房就像現在的金融行業,B房是消費行業,C房是新能源車行業。
那市盈率是什麼?買下A房,它會產生各種回報,大約10年收回成本,B房30年,C房50年,綜合考慮下來,你會買哪種房?
近期我在說價值重估,什麼是價值重估?
好比2020年的防疫概念,很多公司的估值或市盈率拉低了好多,因為去年全年業績爆發,但今年呢?肯定沒有去年那樣的爆發力,所以要進行價值重估;
市盈率分靜態、動態、滾動市盈,我們只講或只看動態市盈,動態市盈一個季度變一次(平時會跟著股價變動而變動,上漲變高、下跌變低),比如某公司一季報凈利潤10億,那麼基數就是40億,市值1000億的話,動態市盈就是25倍,如果中報凈利潤是30億,就是30除以2乘以4基數60億,動態市盈16.66倍;
那麼防疫概念,今年的基數肯定很低,所以估值會大幅上調,去年一季報10億,今年一季報可能只有2、3億,基數低,市盈率就會變高,或許現在某公司動態市盈是20倍,到了一季報之後可能就會變成50甚至更高!
很多公司是周期性的,所以要去研究它的業績周期,你才知道下個財報市盈率是上調概率大還是下調概率大,下調換來上漲,上調換來下跌,養殖業、科技今年都要價值重估,只有等一季報之後,真實的市盈率才會呈現出來。
❺ 支付寶上怎麼看基金估值是高還是低
支付寶的螞蟻財富裡面就有,看基金的高低估值沒什麼意義。
❻ 怎麼才能知道這只基金是低估值了在哪裡看
你要看它的吃雞吃雞金的凈值是多少啊?然後在低估的話就要看,這個時候的大盤是不是在低位?
❼ 基金估值高好還是低好
基金估值高好,還是估值低好,我覺得基金還是估值低比較好,因為估值低他的價格比較便宜,這個時候買進來來才能夠獲利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