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雷軍投資多看的目的是什麼

雷軍投資多看的目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8-03 07:35:42

❶ 雷軍為什麼投資小米

2010年4月,雷軍的師弟李華兵給雷軍發了一封郵件,推薦一個從德信無線出走的無線業務團隊,他們希望做一款獨立的手機硬體,得到了雷軍的支持,隨後這個團隊被更名為「小米工作室」,也就是小米公司最早的前身,而他們的計劃目標就是製作一個完全的手機體系—「小米手機」。
「做手機」的計劃目標,與小米科技的創業完全同步。這個計劃早於MIUI操作系統的開發,更早於2010年底才形成完整藍圖的類Kik通訊工具—「米聊」。也就是說,雷軍一開始就選擇了移動互聯網創業的高難度動作。
難度越高,別人就越難以復制—騰訊、阿里巴巴和都沒有直接做手機的經驗,甚至連想都沒想過。這一下,雷軍和小米科技就佔領了商業形態的制高點。
按照雷軍自己的說法,他花了這么多年測試了50多款智能手機,沒一款是真正無可挑剔的,這是他決定自己做一款手機的理由。如果這真的算個理由的話,口氣也足夠大了。

❷ 如何看待雷軍投資了這么多媒體

雷軍投資了很多自媒體,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在移動互聯網人人都可以發聲的情況下,掌握一定的話語權。

這些被直接投資的自媒體運營可能並不太受干預,但是畢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在某些事情上說話的方式稍微改一下,效果就會很不一樣。

❸ 看雷軍如何用200萬變成20億,這是他最成功的一次天使投資

雷軍和小米手機的每一次亮相,都少不了這些平台的大佬公開站台和私下助力,他們是雷軍的投資對象,范圍涵蓋宣傳線、電商線、入口線、社區線和軟體線,它們借力打力、兄弟齊上陣,而小米的定義,從一個賣手機的公司,變成一種生態。以下為虎嗅分析全文: 從萬人空巷到期貨售賣,從首發雙核到死機重啟,從小米模式到過度營銷,雖然間雜著捧與罵,但伴隨著超過400萬台手機銷量的記錄,小米科技這個品牌已經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浪潮中崛起最快的一個角色。 雷軍曾公開有類似的說法,小米將是他作為企業家的最後一戰。既如此,雷軍畢其功於一役、將前20年所有對商業的經驗、領悟、資源都投入到小米身上,都非常自然。 而他最直接的借力,就是他投資過的一系列公司。 我們還記得一年多以前小米手機首發時現場播放的那段視頻嗎?視頻里,雷軍投資公司的幾大CEO齊齊現身,力挺雷軍與小米。他們包括凡客誠品CEO陳年、UCWEB首席執行官俞永福、多玩游戲總裁李學凌、尚品網創始人趙世誠、拉卡拉CEO孫陶然、樂淘網創始人畢勝他們為了表示對小米的祝福,統一做出一個舉動,把手裡的舊手機一齊摔在地上,大部分為iPhone。 這段視頻不僅僅是個一笑而過的表演,更像是個暗喻,喻示著雷軍的小米征程註定將跟這些雷軍系公司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分之不開。 本文力圖通過梳理總結小米與雷軍系公司在經營層面的合作、以及分析資本層面合作(可能性),進行這么一種觀察:小米,正逐漸從雷軍的一枚心愛棋子,變成一個棋盤;小米的定義,從一個賣手機的公司,變成一種生態。 生態!雷軍反復說的“市夢率”,即蘊含此意。小米,怎麼可能以純手機公司去IPO、去滿足投資人當下對它的估值? 在我們去分析雷軍怎麼以小米為核心、去進行旗下資產互助,有效盤活自己的每一寸資本版圖時,不得不折服於雷軍敏感的商業嗅覺與頭腦。(整合)這事之所以沒有在其他天使投資人或企業家那裡發生,是因為絕大多數人沒有像雷軍那樣,一開始對移動互聯網就進行了全鏈條的投資布局。 所以,下面讓我們從復盤雷軍的布局線開始。 雷軍的布局線 “人靠譜比什麼都重要。”這是雷軍對於自己投機理念詮釋最多的一句話,當然還有另一句話就是:“天使投資的本質是投熟人,人不熟不投,因為這樣可以降低投資的成本。” 難道雷軍真的只是在投“人”么?我們看下他都有什麼樣的投資布局: 第一條,宣傳線: 投資資深媒體人林軍的線上媒體專注移動互聯網報道的雷鋒網,以及線下的社交會議組織長城會(即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的主辦方); 第二條電商線: 凡客誠品、樂淘、尚品網; 第三條入口線: 移動互聯網入口UCweb、線下支付入口拉卡拉、語音入口YY/瓦力語聊/iSpeak、多看; 第四條社區線: 旅人網、好大夫、多玩、樂訊、太美; 第五條軟體線: 金山、可牛、喜訊無線。 最後,他自己出山做了硬體公司 小米。(本來想投魅族的) 可以看出,雷軍的投資原則遠不止是“投資熟人”這么單一,還有其對移動互聯網“卡位”的訴求。其布局的完整性遠超同樣布局廣泛的老對手周鴻禕,甚至連以廣撒網而聞名的蔡文勝都在布局的系統性上略輸一二。 如此的布局,難道對於雷軍僅僅是個巧合么?至少在小米手機的營銷路上,雷軍系下屬各個公司借力打力、兄弟上陣的故事一直層出不窮,著實值得一審。 雷軍系相互借力 —雷鋒網、長城會:小米的捧哏與逗哏 雷鋒網的創始人林軍,從不掩飾他與雷軍的友好,在其著書的《沸騰十五年》中就曾將雷軍“互聯網還遠沒有達到它應有的高潮,移動互聯網會創造更多更大的奇跡,林軍,你信不信?”,這句對於移動互聯網的判斷放在了非常顯著的位置。 每當小米發布或是將要發布新手機的時候,雷鋒網總是作為排頭兵將消息放出,甚至在10月28日就用《小米3 概念機來了》這樣噱頭標題,為10月30日將要發布的小米2手機造勢。如果在雷鋒網搜索關鍵詞“小米”二字,更可以看到一個遠高於同類品牌的曝光數量。 長城會,則給雷軍與小米提供了在移動互聯網同行、投資人創業者面前正面曝光的線下平台。 長城會是這樣介紹自己的:“長城會致力於打造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移動互聯網商務平台。長城會通過發展會員網路、舉辦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每月定期組織行業活動、創辦移動互聯網垂直媒體等方式。”每年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是科技圈人士對長城會最直接的印象,今年的GMIC創紀錄在北京、矽谷各辦一場,可以說是開創了國內TMT領域會議邁出國門的先河。 看一下小米科技在兩次GMIC上的亮相。今年5月在北京GMIC2012上,雷軍占據了整個大會一頭一尾兩個最據“卡位”意義的對話與演講機會。作為長城會董事長,他出場的姿態與演講內容卻沒有什麼“東道主”意味,95%的重心是放在對小米的宣講上。小米科技的總裁林斌也同樣出現在了其中的一次圓桌會議中,至於今年10月在矽谷舉辦的的GMIC-SV,小米科技同樣也占據了會議第一天上午兩個最重要的演講/圓桌位置。 同樣隸屬雷軍系UCweb亦在長城會的歷次會議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展位曝光和演講機會,這也是雷軍系宣傳協同效應的有效擴散。 —金山UCweb凡客:小米互助會 小米手機的營銷更是與雷軍投資系中公司們得到了最有效結合,其中金山、凡客以及UCweb無疑是其中的代表。 先看看小米手機為的盟友們帶來了什麼?在小米手機預裝的軟體的清單中可以看到,金山詞霸、多看、米聊、凡客、樂淘、金山快盤、YY語音、WPS等多款雷軍系公司的軟體已經內置在MIUI中,單憑次一項就足以為這些軟體公司帶來以百萬計的安裝量,按照目前安卓渠道市場1.5-2.5元/個的CPA費用來算,傍上小米這顆大樹後,單純的市場費用節省就可以達到數百萬元。 自然,這些公司也理應為小米貢獻營銷資源。作為雷軍的最忠實的擁躉,現任金山網路CEO的傅盛最喜歡在微博中公開為小米搖旗吶喊,就在國慶期間,更是放出人“為金山網路員工沒人發送一台小米2作為雙節福利”的消息。 除了直接為小米帶動手機銷量外,金山網路在軟體上的積累,也幫助小米在雲端的需求打下了基礎金山快盤直接為每一部小米手機提供了15G的雲存儲空間。 此外,作為金山體系中在移動互聯網布局最廣的子公司,未來通過小米手機這個入口將移動游戲產品快速變現,其中的運營分成無疑將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最成功的案例。 一位觀察者談到金山和小米的關系時如是說: 如果你是金山游戲的玩家會發現,金山所有游戲中的大獎都是小米手機,公開資料顯示金山采購了800萬元的小米手機以及配件。除了帶動小米手機銷量這層意義外,金山游戲的活動宣傳也擴大了小米手機的知名度。這一招也是用的恰到好處,游戲中本來就需要用獎品,而手機又屬於大眾消費品,兩者搭配非常合適。 金山之外的凡客誠品,也是雷軍系中對小米互助營銷最積極的一位。連續多次的“限量銷售小米手機”,不僅增加了小米品牌的曝光度,更是通過變相倒流量,為凡客帶去了超百萬的用戶PV,考慮到凡客誠品消費者和小米手機用戶重合度有限,但是消費能力卻在一定程度上吻合,通過幾次的小米手機銷售活動,無疑為此前現金流吃緊的凡客省去了數百萬的推廣成本。 上文提到的細心觀察者更表示:“小米1S青春版的發售頁面上也是有凡客的廣告,而且小米手機在微博上的轉發活動也是由凡客提供的獎品。” 在長城會中布有巨大展台的UCweb同樣是小米手機互助營銷的典型,翻開“UC優視”的官方微博你可以發現,從UC8.1版瀏覽器推出開始,到UC公司8周年紀念,這其中每一次轉發送獎活動,獎品無一不是小米手機以及有優先訂閱權的F碼。 最近,正值小米2的推出,UC公司亦發布了名為《小米手機2代專版UC瀏覽器正式發布》的公關稿。 從YY到多看:小米局資本級的遐想 在營銷層面的互助,能帶動的也只是小米產品有限的銷量,而這種銷量根本無法為公司的估值帶來充足的想像空間。 硬體競爭非常激烈。隨著華為“榮耀”四核新機的發布,和聯想K860的橫空出世,使得小米2無論從配置還是價格,都無法如小米1代那般成為某一產品區間的獨享著,想必這是雷軍會預估到的,更是那些投資者會預估到的。如此看來,沒有了產品優勢,在軟體上也無獨到建樹的小米,在現行體系下遠無法承擔起 40億美元估值重任。 那我們的推斷就來了:接下來,小米與雷軍系公司會一些業務乃至資本層面的整合嗎?讓“小米”的內涵成為一種生態而非僅是手機? 7月份時,業界一度傳出YY和米聊可能合並的消息,當時曾有《YY和米聊合並?我看行!》一文中對兩塊業務合並的意義進行了評估。如今,YY將獨立上市,但今後它與米聊業務整合這條路並未堵死。YY在移動端上的表現非常匱乏,米聊在策略上也需要出奇兵才能掙脫如今不死不活的境地,兩者如能融合,或能相互借力。雷軍與李學凌在YY里持有相等的股份,在利益上是高度一致的。上完市融到錢的YY,會促成此事發生嗎? 再看看小米將與多看。小米與多看在機頂盒研製上深度合作,已眾所周知。 多看科技今年5月在水木社區中發布的招聘啟事如下: “公司並已獲得雷軍等初期1000萬美元投資,並稱已承諾的後續投資達一億美金。多看科技與小米科技是兄弟公司,必要時可以與小米共享源代碼、供應鏈等各種資源。” 不僅可以與小米公司共享源代碼和供應鏈,更可能獲一億美元的投資!多看憑什麼和小米共享源代碼,又是誰來投這一億美元? 按常理來講,融資千萬美元的公司,估值也僅僅是5000萬美元左右,但居然在招聘啟事中就敢誇下海口說可能獲投一億美元。回頭看看如今小米將要與多看合作推出的小米機頂盒,以及未來智能電視的發展潮流與在小米科技中的位置,不僅讓人發問:難道小米會將多看吞下,實現資本層面的合作? 多看一直在做的電子閱讀,是個慢生意。經過這兩年的積累,多看在電子閱讀技術、內容上都有了一定積累,接下來還可能做硬體閱讀器。但亞馬遜 Kindle進中國是這兩年早晚的事,一旦Kindle進入,多看以目前的積累與實力,很難招架得了,在電子閱讀市場仍然可以個性化生存,但是在成長空間與增長速度上都會很吃力了。與其這樣,不如投奔小米,為其提供相關技術與內容,這絕對是目前單純的手機公司小米所需要的。在資本方面,多看目前的股東結構相對單純,透露出來的外部股東僅有雷軍、徐小平等,也利於結合。 如果多看將來會與小米深度整合,那麼雷軍與亞馬遜還真有緣份。當年將卓越賣給亞馬遜,雷軍遂得以變現,有資本進行天使投資。然後一路投了做了凡客、多看、小米及一系列公司硬、軟、渠道公司。亞馬遜則從電商渠道出發,向硬、軟體沿伸,成為一個生態王國。亞馬遜靠自己做做成一個生態,雷軍則以其不斷的投資與整合,隱隱變成一個中國的、類亞馬遜的生態,再度與亞馬遜在中國碰面(只是主戰場不是電商戰場不過以後凡客會不會和小米還有深度合作呢?)。 如此說來,雷軍不應叫雷布斯,而是“雷索斯”。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而正經的事正在發生,就是:雷軍系的整合還會持續進行,小米不僅僅是雷軍的好生意,更是雷軍系的好生意。

❹ 雷軍投資風格

一、介入很早,而且一般是自己覺得某個想法比較好去找一個合作夥伴來投資,更像一個創業者身份的投資人;二、苦練了內功的人找到雷軍,雷軍與對方一起研究方案,然後雷軍掏錢注冊再開始運作;三、一般只投熟人,不熟不投;四、投資判斷主要看人和團隊;五、不是專職職業天使投資人,天使投資只是業余之外做的事。
徐小平我人生的樹枝上,掛滿了因為信任
滋長的甜美果實
我有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只要創業者不死心,人不死,不放棄,總能成功。但是如果做人失敗,別人對你死心了,那你也不行。我做了五年創投,有一個經驗:事可以失敗,做人不能失敗。創業是極其艱苦的過程,只要你做人不失敗,周圍的朋友、親戚、投資者、合夥人,其實還會和你一起奮斗,一起走下去。幾個著名的故事都是創業者兩三次失敗了,錢燒光了,合夥人崩潰了,但是繼續堅持下去,繼續尋找投資,最後獲得成功。
我覺得自己天生擁有信任他人的能力。有時候「輕信」也許會帶來損失,但我總會告訴自己:我人生的樹枝上,掛滿了因為信任滋長的甜美果實。少數苦果難掩滿園豐碩——在人際關系中,信任就像春風,只要你浩盪地吹拂,定能化開千年冰封,催開萬紫千紅。
創業者必須天天在一起。有家創業公司,創始人一個在國外,一個在國內,遙控著做了三年,沒有起色。我說:創業就必須高度集中,天天廝磨在一起,絞盡腦汁想方向、想方案,逢山開山,遇水涉水,即使互相爭吵,往往也能吵出靈感和突破來。
最好的創業團隊,應該是兩三位為了理想敢於冒險者。等待條件再創業,說明創業時機還沒到來。天使投資風險極大,創業者自己敢於冒險,展示的是信心和決心,更容易打動投資人。
創業者需要很多素質,其中三點必不可少:1.必須有誠信(integrity);2.必須有承諾(commitment);3.必須有堅持(persistenc)。誠信不用說;承諾是義無反顧的投入,心有二用者絕不要創業;堅持,即到了黃河也心不死,不斷摸索調整,失敗了就再來,成功總有可能。
最近和一家VC的朋友往來很多,我發現我們在決定投資時的思維方式真不一樣。我基本只看這個想做這件「事」的「人」,而VC更關注這個「人」做出來的「事」。重點不一樣。
天使階段只有夢,沒有數字,所以,只能看人。
遇到幾個創業者,在股權結構上,一開始就讓投資人佔了控股權,喪失了事業的控制權,公司做起來後,卻被投資人趕走了。創業,本來就是為了做自己命運的主宰,卻把控制權拱手送人,真搞不明白。即使你不得不融資,也必須像劉強東那樣,股份讓多少都可以,但一定要保留投票權。
前幾天,有個創業項目要我投資,但不肯給我商業計劃書,因為他怕「泄密」。我說:信任力也是一種能力。如果你連我都不信,你還能信誰?學生熱烈鼓掌。信任人的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

❺ 創辦小米時,強強聯合,為什麼雷軍一直可以占絕大多股份

因為在小米創辦的時候,雷軍的職位就已經很高了,而且這些年他為公司做的投入和貢獻都很多,而且他懂得引入投資稀釋股權,所以雷軍能夠一直占據絕大多數股份。小米的創始人有七位,雷軍就是其中一位。這幾位創始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人,但是如果和雷軍相比的話,其實還是略微差了一些。

雷軍能夠在公司缺錢的時候,也不去售賣股權,而是拉投資。之後有了錢,還可以繼續拉投資。這讓雷軍可以一直保有股權,而且也不會在後期被其他人奪權。

❻ 雷軍投資多看的目的是什麼

我發現我回答問題老會走題。我要反省我這個毛病,答案重新梳理一下。
關於為什麼投資多看:其實多看,在早期遊走在灰色地帶,一個靠破解Kindle系統起家的東西,在中國這個特殊的環境里,這么做就是可以有機會。而且投資多看的時候,正好是漢王瞎折騰創業板,搞亂電子書的年代。至少在當時,雷老闆和其他投資人們一樣,覺得搞電子書是有前途的買賣,漢王在二級市場100多塊的股價就是明證。而且2010年盛大文學的線上版權,線下硬體結合的商業模式已經擺在那裡,漢王也在瘋狂的搞閱讀,還有中移動的閱讀基地等,整個閱讀產業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如果切入這個市場,無論如何都是有機會的。
雷軍和王川都知道,自己沒錢,沒法和一個中國上市公司(漢王),一個美國上市公司(盛大)比,他們有錢砸硬體,那他們只好折騰系統,只要系統好,Free,未來一定有機會。這種思路,雷軍早就用在了MIUI和米聊上面。
但其實,上面我分析的這些都是扯逼蛋,代表著二逼互聯網分析師們的二逼分析結論,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王川是雷軍的好朋友,且被雷軍認為是可以用來布局的操盤手之一。有時候我真心說一句,我們有時候不要站在一個現有的狀況下去分析,光看到人前的光芒,卻走不進他背後的黑暗,那你永遠搞不清楚黑暗裡的真相。光看到雷軍系耀眼的所謂布局,卻看不到這些耀眼的人背後的累累屍骨。我個人認為,雷軍比橋爺在戰略方面更為務實。橋爺是自己想像一張網,然後讓一群打工的經理人去做,這幫經理人只知道橋爺的想法,不知道具體怎麼干,所以這幾年盛大越來越迷茫。而雷軍找來的都是創業集團軍,各個都是獨當一面的老闆級選手。他不像橋爺那麼去幻想做一個帝國,而是有什麼能做的,先做起來,有什麼能收的,先收進來,看一段時間自然就成了二逼分析師筆下的雷軍系了。
但是,大家只看到了雷軍系裡這些閃耀的恆星,卻沒看到恆星背後那暗夜中那些沒有光亮的行星甚至是隕石。我從不認為雷軍在2009-2011年期間進行了廣泛的布局,我只是認為他把能團結起來做事的人都團結起來了而已,而恰巧這些人都是做互聯網的,而互聯網業務本身都是相通的,所以就成了所謂的雷軍系。如果雷軍的朋友們有做互聯網的,有做先進製造的,有做醫葯的,那同樣也可能成功,但那不成為一個系統。
於是,老陳興沖沖的帶著王春煥,姜曉宜,李紅義八大金剛重新上路,在南三環一個破樓里開始他第三次創業,這個公司叫凡客誠品。
這時候,雷軍確實沒有建議老陳做B2C,他們把最早的20萬投給了讀者,並且打算做目錄銷售。然後一幫人在南三環開始幹活的時候發現,完蛋了,這幫人都是做供應鏈的,沒有一個懂服裝,傻逼了...... (於是乎,各位看官,你們會投一個沒有懂服裝的團隊做的服裝項目嗎?不會吧,但是雷軍會,因為他相信陳年和卓越團隊)
於是乎,陳年去無錫挖了一個牛逼的服裝業大牛來負責產品。於是乎,凡客就這么開始了。在此期間,雷軍給與陳年的是無盡的鼓勵,甚至還客串了在DM里的男模,照片非常有型,這么多年,我認為雷軍最帥的不是小米時期的照片,而是當年為初生的凡客拍的廣告。
然後,凡客遇到了很多困難,包括頭幾批產品被投資人狂批,甚至包括有個投資人把衣服扔到了陳年和某姑娘的臉上,罵他們不專業。
那麼,試想一下,各位看官,你們會投這么一個看上去不專業的團隊嗎?但是雷軍會,因為他相信這個團隊一定會做點事出來。
好了,小結一下,雷軍投資凡客的案例可能比投資多看更有研究價值,在凡客早年遭受的磨難里,雷軍始終百分之一百的相信陳年團隊,這就是他的投資哲學。
上述內容,與事實可能有幾個字的出入,我憑凡客某創始人的內部泣血痛說革命家史的報告強行默寫下來的,各位看官不用跟我勘誤了。
1. 沒有懂服裝的創始人(不會投)
2. 大多數人只懂供應鏈,不懂產品和技術(不會投)
3.沒有營銷大牛,當年也沒有微博這種可供小米刷屏的工具(不會投)
4. PPG當時已經出問題了(不會投)
所以,對於題主的答案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人!換句話說,不鬧太套的團隊,可能才是靠譜的團隊,至今為止,凡客幾大創始人都是隱秘在幕後極少露面,除了凱西擔任V+總裁期間不得已露面。凡客的二當家是誰?你們知道嗎?雷軍為什麼投資多看?因為王川是他的好朋友,且被他認為可以用來布局的靠譜的熟人,至於多看做什麼,做成什麼樣,這不重要。人靠譜,這已足夠!即便王川做出來一個少看,跟尼瑪電子書和盒子沒有蛋毛關系,也有可能大紅大紫,因為雷軍就認定這個人了,這邏輯就是這樣。這兩人當年談投資的時候哪能像算卦先生一樣算那麼多未來,沒有時間做白日夢。所以,事情就是這么簡單。而且即便掛了,那也是雷軍無數天使項目合理折損范圍內的一個而已。天使項目是允許比較高的死亡率的,而以雷軍的成功率,死掉一兩個多看根本不算個事。下面是我們在投資實務中對人的感受:從我們的實務來看,投資看人,比做任何盡職調查都重要,這是項目成功最最關鍵的一個因素。行業環境適應性,戰略規劃和戰術執行力,財務管理能力,團隊凝聚力,這一切的背後,都是人。我們也有過完全失敗的案例,而敗掉的根本原因,恰恰正是人。
曾經有個優秀的團隊,我們在做盡調之前直覺他們確實不錯,但沒有深切感受。我們按照工作計劃,對他們說,在我們進場工作之前希望能多多配合。等我們第三天進場的時候,團隊已經把盡調需要的所有資料准備完畢,那可是滿滿一個屋子的資料,以及所有需要盡調的客戶聯系方式全部交給我們,甚至還包括建議我們獨立調研的方向和獨立征詢的機構和專家名單。以我們估計,完成這些准備工作可能需要兩星期,而團隊只用了兩天兩夜(確實他們是48小時沒怎麼休息)。
這才是我們需要的人,靠譜的人啊!

❼ 多看閱讀為什麼要賣給小米

首先,從來沒有「小米閱讀」這個東西,小米的閱讀業務一直都由多看閱讀團隊負責(包括多看閱讀和小米小說兩大方向)。
其實題目這么問更合適:為什麼多看團隊需要整合進入MIUI?
答:純屬正常業務調整,為的是大家做事更方便。

背景1:小米為什麼收購多看
原因很簡單:打造生態鏈。無論手機還是Pad,閱讀都是硬需求,而多看是一個合適的對象。閱讀、電視本就是公司兩大方向,這也是多看品牌的含義。此外我的看法是,多看本身就是雷老闆的戰略布局之一,不收購簡直沒天理。

背景2:多看閱讀走到「十字路口」
作為多看閱讀的老猿工,看到這篇破綻百出的文章實在忍無可忍,連code都碼不下去了,必須要逐個吐槽來平復心情:

(引用原文+事實吐槽)
辦公地點從位於北京北五環外的媒體村搬到了上地萬科五彩城
不是上地萬科五彩城,是華潤五彩城。華潤置地淚流滿面。

據透露,小米的工作節奏一直「早十晚十」,為的是「讓大家時刻保持創業的心態」。在並入小米 MIUI 之後,多看閱讀原本「早九晚六」的作息,也可能會被延長。
原本也沒有早九晚六好嗎,不要把過去三年夜色中辦公室里辛苦工作的研發、編輯、內容團隊身影當成鬼影。

多看閱讀的 App 應用一度在很多應用商店被下架或不允許推廣。這些應用商店給的理由很簡單 :「多看是小米的公司,跟我們是競爭關系」。
連小米系統都上其他商店了,多看閱讀為什麼會被「其他商店」下架?

另一個風險就是多看閱讀這個好不容易做起來的品牌將會被削弱,被出版人所推崇的精緻的排版和極致的體驗,會不會一去不回?
答案幾乎是肯定的。據了解,新的業務團隊已經決定放棄原來的高要求,要在內容數量上有大的拓展。
1. 去你的,精緻排版和極致體驗我們會做得更加極致。
2. 對於閱讀業務來說,內容就是命門。我們對排版品質的要求絕不會降低,內容數量也要火箭般提升。後面我們會陸續開放一些工具和系統,幫助整個數字閱讀的內容商們更多、更快、更好地製作內容。

無奈之下,多看閱讀從去年開始接入原創內容,並為此成立了原創的商務團隊。
但很遺憾,多看閱讀沒有等到收獲的那一天。小米小說的 App,正是由MIUI團隊在實際運營,這次的整合也基本上是由小米小說團隊主導完成。
什麼叫做無奈之下?我們其實是歡天喜地開創原創品類好不好!原創用戶需求擺在那裡,我們實在「不好意思」不做。
再次強調,沒有所謂的「小米小說團隊」,多看閱讀和小米小說的過去、現在、將來都由多看團隊負責。
再吐槽下「無奈之下」這種煽動情感的詞彙,特么業務方向的抉擇又不是一夜情後女方帶著化驗單來逼婚。

關於整合
或許連多看科技原副總裁胡曉東自己也沒有想到,在他離開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里,多看內部就迎來一次大的格局調整……
副總裁胡曉東離職投奔阿里,似乎是導致小米加速整合多看的導火索。
整合取決於老闆們的規劃。單個員工離個職就引發整合,你特么逗我呢?胡總之前負責商務關系,當時他離職的原因是創業(去了阿里),在離職之前整合就已經確定了。

裁員、分流,核心員工被整合進小米閱讀,多看正遭受創立三年來最大的一次震盪。
就算小米要通過整合來打造一個真正的小米閱讀,也並不妨礙多看閱讀作為一個品牌的存在。
從短期來看,多看閱讀還會堅持一段時間,畢竟這是一個較為成熟的品牌。但從長期來看,多看閱讀被小米閱讀取代,似乎已是必然。
Again,從來沒有一個叫小米閱讀的東西或者團隊,閱讀業務一直由我們多看閱讀團隊負責,且我們會長期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更加努力。剛發布的小米平板鄭重其事地推介閱讀,書城兩周年活動紅紅火火,後續將會爽翻你的超大型活動(請大家拭目以待),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一部分多看閱讀的人員進入了 MIUI 團隊,而剩下的一部分人,公司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
據消息人士透露,小米總部收購多看後,對多看的業務發展並不滿意。此舉既是內部業務的調整,也意在加強對多看閱讀團隊的控制。
如果一直保持這樣的投資關系,多看科技可以在其中選擇性博弈,把握自己的發展方向……雷軍收購多看科技的計劃里,最吸引雷軍的或許並不是閱讀,而是多看科技在過去兩年中在硬體尤其是互聯網電視方面的探索。
盡管從人員規模上看,多看閱讀選擇進入MIUI 的人佔了多數,但從 MIUI 的部門架構和人員設置上看,多看閱讀有淪為「二等公民」的跡象。
一並澄清:如前所述,這次就是正常的業務調整。與MIUI大團隊整合這個事情,川爺也和團隊骨幹有過溝通,充分尊重員工意願。最後,絕大部分員工選擇繼續做閱讀,也有人選擇視頻或去MIUI其他團隊,也有人選擇離開。
合並到MIUI後,多看閱讀依然是一個獨立的業務,團隊也保持與之前一樣的架構。這里簡單說下MIUI的架構,洪峰-->業務團隊-->個人,非常扁平。我們神經強健,沒有什麼「二等公民」的感受。也許作者的「二等公民」指的是我們的工作樓層(我們在B1,路由器團隊在我們隔壁)?

在多看閱讀與小米的融合過程中,原來的計劃至少還需要維持現狀一到兩年
我也算多看資深消息靈通人士了,竟然不知道「原來的計劃」是啥。真不知道啊,求明燈啊!

其他槽點
據消息人士透露,MIUI負責與多看閱讀團隊溝通的代表曾表示 :「多看閱讀從根本上是一個失敗的產品,追求極致的體驗卻沒有獲得極致的收益,圖書品種少得可憐,上線進度慢得要命……」
在我旁邊MIUI負責溝通的代表同學從上午開始情緒就十分不穩定,表示非常十分希望會會這個「消息人士」or「內部人士」。另外如果真的是作者說的這樣,不知道MIUI為啥會接收這個業務,洪幫主瘋了?

站在小米的角度,多看閱讀三年級還沒達到及格線。三年多時間才積攢了900多萬用戶。
當同為業內翹楚的掌閱(iReader)裝機量過億時,多看閱讀的用戶數只有區區幾百萬。
具體數據問題我就不說了,其他同學已經吐槽很多了,但是拿裝機量和用戶數做對比,這也太扯了。

總結
上面也吐了這么多槽,這篇不靠譜「文章」裡面其他的部分也不多說了,其他答案裡面的用戶、同事和路人也說的夠多的了,公道自在人心。但是最後我還是想再吐個槽!作者作為一個只在多看工作一個月、沒有在MIUI工作過、寫文章不署真名的人,不知道從哪兒整來這么多勁爆的「內幕消息」?我只能呵呵了,表揚下作者的想像力不錯。

❽ 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前是做什麼的

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前主要從事以下工作:

1、 他在大學時,創辦三色公司

雷軍在大學時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在武漢大學,他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他僅用兩年的時就修滿了學分,為了保持成績優異,他有時候連午覺都不睡。

在他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雷軍就和他的三個同學一起創業創立了三色公司,其主要項目是編寫軟體,由於當時競爭非常激烈,三色公司屢遭阻擊,由於價格優勢不明顯,而且沒有充足的資金,公司最終破產。

2、在金山工作16年

在1992年的時候,雷軍加盟金山公司。在1998年8月時,他正式擔任金山公司的總經理。可以說他在金山公司度過了他職業生涯中最長的一段時期,工作之久達16年,最終帶領金山上市。

3、創辦卓越

在1999年,金山創辦了卓越網,他主要經營圖書及音像製品,雷軍擔任董事長,卓越網在當時還和當當網並列成為中國的兩大網上購物商店。在2004年,卓越網被亞馬遜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之後就是我們熟悉的亞馬遜中國。

4、 投資UC凡客YY

當年他辭去金山董事長的職務,他開始投資一些項目,比如UC、YY。凡客是雷軍很少投資失敗的產品,據說總共賠了200多億,在小米發布會上,我們時常能看到雷軍穿著凡客的襯衫,牛仔褲等。

5、創辦小米,成為人生贏家

在2007年金山上市以後,雷軍又投資了許多成功的項目,這使他積累了一些資金,然而這時就缺一個東西,那就是親自創辦一家公司。在2010年4月,雷軍邀請了七位合夥人,一起成立了小米公司,主要方向是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市場,

❾ 小米創始人雷軍作為什麼投資過多家創新性企業

為了小米生態鏈,從手機到平板,電視,路由,智能穿戴,攝像頭,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現在和美的在聯合制智能空調,和李寧制智能跑鞋。也就是雷軍希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米都可以實現。

閱讀全文

與雷軍投資多看的目的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