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為投資者 如何檢查一個企業通過折舊調節利潤簡答題
作為投資者,可以通過檢查一個企業是否調整折舊的會計政策、是否調整折舊期限的會計估計等,檢查是否通過折舊調節利潤
擴展閱讀:
一、重資產企業通過調整折舊年限進行利潤修飾
2017年8月,亞泰集團發布了一則公告:《關於吉林亞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屬水泥生產行業子公司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會計估計變更的專項說明》。通過這個專項說明,可以了解到亞泰集團調整了折舊年限,並對當期利潤造成了重大影響,由於亞泰集團是重資產企業,據2016年年報,固定資產總額128億元,此次折舊年限調整,少提折舊5142萬元,相應的,在沒有任何經營改善的前提下,就能增加本年利潤5142萬元。
通過牧原股份連續五年的年報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近年來尤其是2014年以來營收、利潤雙雙暴漲,並且分析機構對其未來的發展給出了比較好的預期。而累計折舊在效益如此可觀的情況下,並沒有同樣的增幅。
是為了在效益好的時候更早的攤銷掉固定資產,為企業的未來減負,所以才將折舊年限調低么?
這樣去理解牧原股份的動機確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從其公告的數據來看:調整之後,對2017年的利潤影響只有262.13萬元,與牧原股份2016年年報中23億的凈利潤相比微不足道,調整折舊年限的做法豈不是多此一舉?
不妨假設一下,隨後的幾年內,牧原股份即將快速擴容增產,而這樣的會計估計變更,會對牧原股份未來的折舊、利潤產生重大影響—2017年牧原股份中報的固定資產總額較2016年年報增加了三分之一,達到82.3億。
三、綜合折舊率
除了發公告通過變更折舊年限來調整利潤,還有更多的企業選擇了「偷偷」調整折舊的方式,比如本文開始時筆者提到的操作,變更固定資產的分類,從而影響提取的折舊。這些五花八門的伎倆,投資者如何判斷呢?一個比較簡便的檢查手段就是「綜合折舊率」,通過計算當年提取的折舊總額和固定資產總額的比率(綜合折舊率),與以前年度進行對比,如果數值發生了重大偏差並且沒有合適理由的,通常可以認為是在折舊上做了手腳。
據Wind資訊終端提供的數據,A股上市公司中,2016年綜合折舊率較2015年變動超過30%的共有600餘家,這些公司中,除了發生大規模並購或重組的企業(因為並購時資產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綜合折舊率變動),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資產增加的情況下,綜合折舊率反而降低,這種企業通常是比較可疑的。
比如中化岩土2015年的綜合折舊率為3.13%,固定資產凈值6.4億。而在2016年的年報中,固定資產凈值增到9.6億,綜合折舊率卻降到了2.10%。固定資產增幅接近50%的情況下,2016年的折舊費用相對於2015年卻幾乎沒有變化(2015年折舊費為2008萬元,2016年折舊費為2011萬元),這樣的數據變化是值得玩味的。
我們無法肯定這些企業的財務人員一定作了假,但是數據說明了其折舊的處理是不正常的,投資者在分析基本面的時候,需要對這類企業戴上「有色眼鏡」來審查。
通過大數據篩選,除了ST類的上公司,創業板的綜合折舊率問題比較多,比如蒙草生態、蘇大維格、欣天科技、移為通信等均存在2016年年報較2015年年報綜合折舊率大幅下降的情況。這與創業板的上市條件相對寬松有關,部分事務所審計不嚴謹和監管機構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了大量「修飾」過折舊的公司上市。
㈡ 如何才能有效掌控企業的現金流
當前,中國企業更多的是通過橫向兼並,以圖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但並購之於企業絕非易事,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墮入財務黑洞。很顯然,企業控制好現金流至關重要。而李嘉誠與郭廣昌的投資戰略,正是基於要保證良好的現金流。
現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現金的同時,盡可能節約現金,減少現金持有量,而將閑置的現金用於投資,以獲取更多的投資收益。換言之,企業應該在降低風險與增加收益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以確定最佳現金流量。
那麼,如何才能掌控企業的現金流?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要有穩定的收入。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管理現金將無從談起。那如何才能獲得穩定的收入?穩定收入的取得是從降低風險開始的,在這一點上李嘉誠的投資戰略堪稱楷模。
投資回報期不同的業務
李嘉誠的思路是:不同的業務有著不同的回報期,對當前經濟狀況敏感度也不同。通常回報期短的業務,對當前經濟狀況較為敏感,這些業務的好處是在經濟好的時候抓住時機獲得較豐厚的利潤,而現金流量也比較連續,例如:零售和酒店。通常回報期長的業務,受當前經濟狀況影響較低,這些業務的好處是收入穩定,但資本投資較為巨大,例如:基建和電力。
如果公司的業務大部分是回報期短的業務,盈利波動就會非常大。如果公司的業務大部分是回報期長的業務,資金迴流會比較慢,而且因為資本投資較為巨大,容易出現資金周轉不靈的風險。最理想的是將不同回報期的業務進行組合,以實現回報期上的風險分散。
通過收購穩定回報業務,也能將盈利波動幅度降低,從而達到平滑盈利的效果。除此之外,穩定回報項目還有其策略性的一面,例如:它能提供穩定現金流,有助於集團內其它業務的發展,再者它能降低遇到困境時出現財務或資金困難的機會。
投資不同地域的業務
為了獲得穩定的投資收入,李嘉誠採取了分別投資於不同地域同一業務的方式。比如「和記黃埔」的貨櫃碼頭業務。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此項業務便開始不斷向海外擴展。集團於1991年收購了英國最繁忙的港口菲力斯杜港,邁出了全球化拓展的第一步。
貨櫃碼頭業務的總收入能保持穩定增長,主要原因在於其港口業務分散在不同地區,無論集團面臨什麼樣的經濟大環境,各港口受影響程度都不盡相同。所以,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好、盈利增長快的地區往往可以支持表現相對較差、盈利增長緩慢甚至呈負增長的地區,使碼頭業務的整體盈利始終保持正增長。
採用增資方式投資
李嘉誠的投資堪稱楷模,而一些國內企業的做法也值得借鑒,復星集團就是一例。而復星投資的核心,就是現金流的平衡。
2003年,復星巨資要約收購「南鋼股份」,則體現了其操控現金流的高超技藝。這次收購簡單來講,就是復星出現金,南鋼集團出資產,雙方成立合資公司,由復星控股。然後通過增資,合資公司收購「南鋼股份」。經過這樣安排,收購資金仍掌握在復星手中。
為緩解出資壓力,復星分兩步走:「先設立、後增資」。第一步,復星三家關聯公司以現金出資6億元,南鋼集團以一些經營性資產出資4億元,成立合資公司「南鋼聯合」。第二步雙方同比例增資,復星仍以現金增資,南鋼集團則以「南鋼股份」股權增資。
採用控股方式投資
除了主張用增資方式收購以外,復星還有一個主張,就是控股。還以收購南鋼為例:南鋼集團以「南鋼股份」股權增資,需經政府批准。而審批需要時間,況且先期成立的合資公司已由復星控制,所以復星第二步增資所需的現金就可通過各種融資安排來實現。另外,根據合資協議,為了「南鋼聯合」的增資收購,復星需要先期繳付2.1億元。加上事先設立合資公司的6億元資金,復星共出資8.1億元就達到收購的目的,而且作為控股股東,這8.1億元還在復星控制之中。
合資公司的最終注冊資本是27.5億元,27.5億元的60%是16.5億元。這樣,一個需出資16.5億元的合資計劃,在精巧安排下,只需要8.1億元的初期出資即可實現。
現金流的行業戰略
前文中提到,零售和酒店等行業的現金流比較連續,也是一種投資的好選擇,具體說來,這就是掌控現金流的行業戰略。近年來一些有實力的大企業投資流通業,就是沖著現金流去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行業,也有充沛的現金流量,比如旅遊業。德隆就把旅遊業作為自己的主導產業來發展,除了因為新疆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外,就是看好了旅遊業的運營模式。這種資金停留的時間差,可以為企業運作提供廣闊的空間。
㈢ 復星系的歷史
1992年,郭廣昌與復旦大學的同學,出資3.8萬元人民幣,一起創辦了一家市場調研機構——廣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994年8月開始開展房地產開發業務,12月通過復星醫葯開始開展醫葯業務 (當時公司名為復星實業) ;
1998年:7月復星醫葯成為上交所上市公司,8月復地成立(當時公司名為上海復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2000年:8月復星醫葯完成2250萬股的A股配股,10月投資友誼復星;2002年:8月投資建龍集團,11月成為豫園商城單一最大股東;2003年:1月復星及建龍集團投資寧波鋼鐵,同月投資國葯控股,3月成立南鋼聯,5月德邦證券成立,10月復星醫葯發行9.5億元人民幣可轉債;2004年2月復地成為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4月投資招金礦業;
2004年,復星國際(Fosun International)在香港創辦;
2005年:1月南鋼股份完成1.2億股A股增發,3月復地完成1.466億股H股配售; 2006年:啟用新品牌和品牌標識語——匯聚成長力量,4月復地完成 1.759億股H股配售,12月招金礦業成為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2007年:投資華夏礦業;
2007年7月16日,復星母公司復星國際(00656.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2010年,出資收購了地中海俱樂部7.1%的股權,這是中國上市企業首次直接控股法國上市公司。
2012年,與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合資創辦復星保德信人壽。此外,對中國最大的民營銀行——民生銀行(Minsheng Bank)進行投資。
2014年,以10億歐元的競標價購得葡萄牙最大的保險集團Caixa Seguros 80%的股權。其他的投資項目包括馬來西亞連鎖餐廳——食之秘(Secret Recipe)以及美國電影製作公司Studio 8。對地中海俱樂部提出新一輪收購報價。
㈣ 我想要一份關於股票藍籌股的排名情況,對於股票的投資也許有用。
股票名稱 主營行業 中信證券 信託及證券 招商銀行 銀行 民生銀行 銀行 萬科A 房產開發銷售 寶鋼股份 鋼鐵 長江電力 電力 中國聯通 通信 中國石化 煉油 中國平安 金融 中國人壽 其他服務 五糧液 釀酒 S深發展A 銀行 華能國際 電力 浦發銀行 銀行 上海機場 機場服務 大秦鐵路 貨運 中國銀行 金融 貴州茅台 釀酒 遼寧成大 商貿 上港集團 港口 武鋼股份 鋼鐵 雅戈爾 服裝 申能股份 電力 蘇寧電器 商業 振華港機 機械製造 中興通訊 通信 亞泰集團 綜合 上海汽車 汽車製造 煙台萬華 其他化工 包鋼股份 鋼鐵 華夏銀行 銀行 太鋼不銹 鋼鐵 邯鄲鋼鐵 鋼鐵 吉林敖東 中成葯 東方集團 綜合 鞍鋼股份 鋼鐵 華聞傳媒 管道燃氣 中集集團 其他機械 東方明珠 傳播娛樂 首創股份 其他公用事業 美的電器 大家電 國電電力 電力 瀘州老窖 釀酒 華僑城A 旅行社 百聯股份 商貿 興業銀行 銀行 攀鋼鋼釩 鋼鐵 泰達股份 綜合 方正科技 計算機硬體 海油工程 機械製造 格力電器 小家電 唐鋼股份 鋼鐵 原水股份 城市供水 歌華有線 傳播娛樂 中國國航 空運 天津港 港口 伊利股份 畜產品加工 馳宏鋅鍺 有色金屬 中金嶺南 有色金屬 金融街 房產開發銷售 鹽湖鉀肥 礦產資源開采 四川長虹 大家電 宏源證券 信託及證券 *STTCL 電子信息 梅雁水電 綜合 申華控股 綜合 青島海爾 大家電 華菱管線 鋼鐵 同方股份 計算機硬體 西山煤電 煤炭開采 三一重工 機械製造 福耀玻璃 玻璃 粵電力A 電力 亞盛集團 農產品加工 廣州控股 電力 鋅業股份 有色金屬 S大商 商貿 金地集團 房產開發銷售 西飛國際 飛機製造 招商地產 港口 中華企業 房產開發銷售 宏達股份 有色金屬 深能源A 電力 滬東重機 機械製造 巴士股份 客運 中信國安 電子信息 中色股份 建築 中聯重科 機械製造 火箭股份 其他機械 S南航 空運 一汽轎車 汽車製造 保利地產 房產開發銷售 中化國際 外貿 S上石化 煉油 葛洲壩 建築 大眾公用 綜合 海欣股份 其他日用輕工 銅都銅業 有色金屬 中海發展 海運 雲南銅業 有色金屬 國投電力 煉油 中糧地產 房產開發銷售 金發科技 塑料 張江高科 開發區 海螺水泥 建材 福建高速 公路橋梁 華聯控股 紡織原料 深圳機場 機場服務 生益科技 電氣材料 紫江企業 印刷包裝 贛粵高速 公路橋梁 安陽鋼鐵 鋼鐵 新興鑄管 鋼鐵 陸家嘴 開發區 天威保變 電力設備 白雲機場 機場服務 豐原生化 生物製品 華聯綜超 商業 浙大網新 電子信息 神火股份 煤炭開采 湖北宜化 化肥 華泰股份 造紙 長安汽車 汽車製造 江淮汽車 汽配 馬鋼股份 鋼鐵 江西銅業 有色金屬 鐵龍物流 貨運 新安股份 非醫用葯 燕京啤酒 釀酒 錫業股份 有色金屬 中遠航運 貨運 新世界 商貿 江蘇陽光 紡織原料 韶鋼松山 鋼鐵 第一食品 商貿 五礦發展 外貿 承德釩鈦 有色金屬 雲鋁股份 有色金屬 鹽田港 港口 S愛建 綜合 同仁堂 中成葯 東風汽車 汽車製造 華電國際 電力 東方鍋爐 其他機械 雲南白葯 中成葯 吉恩鎳業 有色金屬 復星醫葯 生物製品 山東海化 其他化工 S雙匯 食品 晨鳴紙業 造紙 通寶能源 煤炭開采 S深寶安A 綜合 沈陽機床 機械製造 海虹控股 電子信息 柳工 機械製造 山東高速 公路橋梁 山推股份 機械製造 星新材料 其他化工 風華高科 電子元器件 中金黃金 有色金屬 東方電子 計算機硬體 特變電工 電力設備 上海機電 大家電 用友軟體 計算機軟體 萬向錢潮 汽配 開灤股份 煤炭開采 威孚高科 機械製造 華北制葯 西葯 桂冠電力 電力 大同煤業 煤炭開采 蘭花科創 煤炭開采 電廣傳媒 傳播娛樂 冀東水泥 建材 廣匯股份 建材 津濱發展 開發區 長城開發 計算機硬體 吉電股份 電力 大顯股份 電子元器件 *ST大唐 通信 雲天化 化肥 建發股份 商貿 北京城建 建築 農產品 其他農業 濟南鋼鐵 鋼鐵 隧道股份 建築 豫園商城 商貿 寶鈦股份 有色金屬 南鋼股份 鋼鐵 東方電機 電力設備 重慶啤酒 釀酒 現代投資 公路橋梁 上海建工 建築 中儲股份 倉儲 東軟股份 計算機軟體 強生控股 客運 中原高速 公路橋梁 S山東鋁 有色金屬 水井坊 釀酒 金牛能源 煤炭開采 南京水運 貨運 航天機電 儀器儀表 韶能股份 電力 國陽新能 煤炭開采 外運發展 空運 北大荒 農產品加工 長航鳳凰 其他化工 張裕A 釀酒 小商品城 商貿 天壇生物 生物製品 青島啤酒 釀酒 中科三環 有色金屬 上海醫葯 西葯 皖通高速 公路橋梁 漳澤電力 電力 杉杉股份 服裝 包頭鋁業 有色金屬 佛山照明 其他日用輕工 安徽合力 汽車製造 浦東金橋 開發區 S蘭鋁 有色金屬 上海航空 空運 許繼電氣 電力設備 航天信息 電子信息 綜藝股份 綜合 上海能源 煤炭開采 內蒙華電 電力 瀘天化 化肥 兗州煤業 煤炭開采 徐工科技 機械製造 山東黃金 有色金屬 東莞控股 小家電 上實發展 鋼鐵 安泰科技 新材料 萊鋼股份 鋼鐵 雙鶴葯業 西葯 上海貝嶺 電子信息 大族激光 電子元器件 S阿膠 中成葯 錦江股份 酒店 海南航空 空運 天士力 中成葯 廣電電子 電子信息 南玻A 玻璃 一汽夏利 汽車製造 酒鋼宏興 鋼鐵 江蘇吳中 服裝 廈門鎢業 有色金屬 山西汾酒 釀酒 廣電信息 大家電 中材國際 建築 洪都航空 飛機製造 東方鉭業 有色金屬 巨化股份 化肥 中國國貿 商貿 遼通化工 化肥 長城電腦 計算機硬體 中信海直 空運 鄭州煤電 煤炭開采 澄星股份 紡織原料 北新建材 建材 江鈴汽車 汽車製造 創業環保 環保 中科英華 新材料 上海電力 電力 海信電器 大家電 平高電氣 儀器儀表 中國衛星 旅遊勝地 光明乳業 畜產品加工 沈陽化工 其他化工 西寧特鋼 鋼鐵 士蘭微 電子元器件 楚天高速 公路橋梁 *ST東方 電子信息 海正葯業 西葯 錦州港 港口 烽火通信 通信 石油濟柴 機械製造 中視傳媒 傳播娛樂 新大陸 電子信息 華勝天成 計算機軟體 深深房A 房產開發銷售 S儀化 化纖 深赤灣A 港口 廣州葯業 中成葯 S三星 大家電 大冶特鋼 鋼鐵 本鋼板材 鋼鐵 上海梅林 食品 申通地鐵 其他公用事業 寧波富達 小家電 深高速 公路橋梁 華海葯業 西葯 宇通客車 汽車製造 長春燃氣 管道燃氣 天利高新 其他化工 航天電器 電子元器件 寧滬高速 公路橋梁 上電股份 電子元器件 同洲電子 電信與計算機 中工國際 外貿
滿意請採納
㈤ 如何找出好股票的五個技巧
方法一:破凈股投資。可能很多價值投資者不同意,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在A股投資破凈股依然是有效的方法。其內在的原因我之前已經敘述過:A股市場受政策影響大,良莠難分。在美國或者香港,你要擔心碰到地雷或老千股,股價跌到0;而A股不必過分擔心,跌破凈資產就是撿煙蒂的機會,即便不賺錢,但保住本金的概率很大。
思考:1,如果能夠在熊市裡,以便宜的價格買到一家財務狀況健康的公司,除非基本面出現變化,否則千萬別賣出。2,不可盲目選擇破凈股,要結合公司所處的行業狀況、股息率、管理層是否增持或回購股票等綜合考慮。我個人感覺,如果破凈股同時還能滿足管理層增持或回購、股息率在5%以上(如果有10%就太好了)、業績不虧損這幾個條件,買進賺錢的概率比較大。
假如買到了爛公司,如買入棲霞建設(600533,股吧)和南鋼股份,這兩個案例現在來看並不算成功,但時間退回到2008年,我的買點基本上就在底部區域。棲霞建設從凈資產附近的2元左右,一直買到4塊,南鋼股份的買入價格在2塊多,兩家公司在一年內漲到了8塊多。我並沒打算長期持有這兩家公司的股票,棲霞建設在8元左右賣出,南鋼股份在6元左右賣出。
思考:1,偉大都是後來才知道的。當你買進的時候,並不能確定他們一定偉大。如果你不幸買到了一家爛公司,價格就非常重要了—便宜的價格使你還有可能全身而退。2,周期性行業的破凈股要當心,政策不再眷顧的時候,它們比你想像的調整時間更長、幅度更大。3,即便不滿倉,也不要錯過行業龍頭公司跌破凈資產的買進機會。4,不要教條於財務指標,你要了解的是商業本身,還沒聽說過哪個財務專家成為股神。
方法二:尋找「催化劑」業績股。投資好公司是理性投資者的夢想。長久來看好公司的價值應該能得到體現。但在股票市場,不僅僅是A股,全世界都一樣,股票的催化劑能夠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兌現價值。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你不一定要尋找穿越時間周期的永恆,只要發現價值、兌現價值就可以了。
白馬股也瘋狂。思考:1,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白馬股如果有一些潛在的催化劑概念,則更能充分挖掘出它的價值。2,時間不等人,催化劑能及時兌現股票價值。價值投資者最大的毛病就是太理想化。隨著時間推移,很多股票的基本面都會發生改變,那時候的投資價值就改變了。3,我喜歡的催化劑投資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也就是說,公司有催化劑最好,沒有催化劑股票也不至於跌入地獄。4,成功的投機也需要超出常人的耐心。普通投資者沒有內幕消息來源只能靠一些公開信息做判斷,有時候市場不會立馬爆炒一些消息,因為覺得時間可能太長了,投資者恰恰可以耐心地抓住這些機會。5,注意觀察上市公司的動向,那些欲蓋彌彰的動作是你發財的好機會。
思考:1,普通投資者選擇「催化劑」業績股的好處在於:如果催化劑兌現,「催化劑」業績股能夠很快一飛沖天,兌現價值;反之,如果催化劑沒有兌現,業績表現和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依然能夠保證公司不會跌入地獄。2,將來必然發生的事情,要足夠耐心地等待。你賺到的是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的錢。3,如果你想在A股賺大錢,了解他們的集團公司吧!
方法三:套利與博弈。套利是一種充滿智慧的投資方式,它通過合理利用游戲規則去賺取大概率的收益。這也是格雷厄姆最喜歡的投資方式之一。在A股,大部分套利都是來自於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的博弈。
思考:1,A股最好的套利機會出現在上市公司管理層不得不這么做的時候。回過頭來看攀鋼釩鈦(000629,股吧)成功了,套利者也成功了,留給二級市場股民的則是一地雞毛。2,記住,上市公司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掏出真金白銀,為了不掏錢,它可以拿大把的資本收益跟你交易。
方法四:投資熟悉領域的公司。普通投資者最能夠實現逆襲的財富之路,因為個人能力圈不同。
思考:1,你親身經歷體驗的東西,也許就是資本市場的第一手信息;2,如果發現了好東西,還沒有機構進入,出手一定要快。移動互聯網時代,沒有秘密可言;3,不要相信機構,他們都是馬後炮;4,體驗產品只是第一步,你要了解商業和市場,弄明白背後的原因;5,尋找那些被市出略的冷門股吧!
方法五:投資可轉換債券。國內的可轉債大部分利息收入極低,投資者通過利息獲取良好回報是不可能的。對於保守的投資者來說,可轉債是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的選擇,進可攻,退可守。股價低迷時,可轉換債券的跌幅往往要小於股票,而股價暴漲時,可轉換債券又可以轉股賺取收益。
在2006~2007年及2009年,轉債指數的年漲幅分別為42%、108%和46%,持券待漲策略取得了豐厚回報。例如,今年二季度以來逆周期的電力股票趨勢向好,國投轉債跟隨國投電力(600886,股吧)(600886 ,,,)正股漲幅較高,二季度至今漲幅超過18%,為債券類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回報。
而在股市低迷的時期,轉債可以博弈向下修正轉股價,所以熊市下跌幅度也相對正股要校在股市下跌時期,深度價內的轉債可能觸發向下修正轉股價條款,發行人為促轉股或避免回售,可能選擇向下修正轉股價,轉債價格將因此得到提升。2008年熊市時期,轉債市場依託下修條款的支撐,跌幅為32%,遠好於滬深300指數66%的跌幅;2004年至今,轉債市場的累計回報(148%)高於股票市場(83%)和債券市場(34%),充分體現出轉債進可攻、退可守特點。
投資啟示:1,如果我想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但又擔心大勢不好,我會重點觀察可轉換債券。2,如果我想買入公司的可轉債跌破了100元面值,我會特別興奮。3,該可轉債最好有轉股價修正條款和回購條件。4,由於轉股價下調只能到凈資產,正股在凈資產附近的公司要特別注意。
㈥ 鋼鐵股票有哪些
有股票的鋼鐵公司:
1、000569 ST長鋼 、000629 攀鋼鋼釩 、000708 大冶特鋼 、000709 河鋼股份 、000717韶鋼松山、000761 本鋼板材 、000778新興鑄管、000825太鋼不銹、000890 法爾勝 、000898鞍鋼股份、000932 華菱管線 、000959首鋼股份;
2、600005武鋼股份、600010 包鋼股份 、600019 寶鋼股份 、600022 濟南鋼鐵 、600102 萊鋼股份 、600117西寧特鋼、600126 杭鋼股份 、600165 寧夏恆力 、600231 凌鋼股份 、600282 南鋼股份 、600307 酒鋼宏興 、600357 承德釩鈦等。
國海證券分析師譚倩表示,上周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開始正式限產,受限產邊際放鬆影響,不同品種鋼材價格出現回調。但今年限產是燒結、轉爐、高爐等全環節限產,去年只有高爐限產,實際供給增加有限。
目前鋼鐵板塊基建補短板、地產高周轉需求韌性強、製造業投資趨穩的總體需求邊際好轉的中期邏輯仍然成立。且微觀表現優異、經過前期調整,優質個股PE估值再次回到3-4倍區間,估值與業績匹配良好。
同時申萬宏源證券也提示,限產邊際影響減弱,預計鋼價將出現回調。採暖季限產被非限產區增產抵消,預計產量將明顯高於去年採暖季水平,四季度難以出現供給緊缺局面。基本面走弱後股價難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