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法定代表人:何建雄
成立日期:2014-11-05
注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7178395836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人員規模:100-500人
企業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23號
經營范圍:境內外項目、股權、債權、基金、貸款投資;資產受託管理、投資管理。(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2. 猛獁梧桐樹證券投資基金是什麼鬼
和外匯管理局旗下的《梧桐樹投資》沒有關系,一個是外匯管理局旗下的投資平台,一個是私募
3. 梧桐樹鎖定銀行業跟還是不跟
根據三季報信息,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責任公司及其旗下的北京鳳山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坤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現身1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三劍客」持倉情況較半年報發生較大變化,包括退出8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新進2家,對6家銀行的持股量保持不變。在持倉偏好方面,梧桐樹鎖定銀行業 ,坤藤偏愛地產股。
最值得關注的是,銀行股是梧桐樹的最愛,梧桐樹仍保留在興業銀行 、 農業銀行 、 交通銀行 、 工商銀行 、 浦發銀行 、 中國銀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與半年報相比倉位未發生變化。
在中國A股市場,一個風向是投資者特別是散戶投資者善於、樂於、絞盡腦汁追隨「莊家」和資本投資的腳步。從去年股災以來,尋求中金、證金以及外匯局旗下的主權投資基金投資的股票更是達到瘋狂與痴迷的地步。
三季報出來後,結果是梧桐樹偏愛銀行股,那麼投資者跟還是不跟?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僅從梧桐樹投資的銀行股看,工商銀行 、 農業銀行 、 中國銀行 、 交通銀行 、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前三季凈利位居行業前十位。必須聽明白啊,是行業首位。那麼,銀行業整體利潤如何呢?
銀行業「暴利」時代或已終結。今年前三季度,16家上市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2.1%,增速較中期的2.42%下滑0.3個百分點,其中四大國有銀行凈利潤增速已降至零時代。也就是說,梧桐樹投資的凈利居行業首位的銀行,只是瘸子里挑將軍而已。與此同時,截止9月末,16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累計達9079億元,逼近萬億規模,與今年上半年相比增長6.9%;不良率為1.52%,與6月末相比上升7個基點。銀行業利潤下滑,不良貸款攀升,成為兩大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宏微觀兩大原因決定了銀行業前景不妙。從全球宏觀面看,最少在兩個方面對傳統銀行非常不利。首先,針對全球經濟低迷,各個經濟體特別是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體採取的負利率、零利率、超低利率政策將商業銀行經營逼到了死角,使其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吸收資金的價格競爭力被大大削弱。加之,歐元、英鎊、日元匯率波動使得歐洲銀行業衍生品風險凸顯出來。經營陷入了空前困境。其次,全球對銀行業金融業務監管力度加大、標准提高,使得銀行業業務被束縛,違規成本大幅度提高,處罰金額動輒百億美元,生存環境與空間越來越不寬松。金融業已經深度開放的中國銀行業不可能獨善其身。
對全球銀行業最大的沖擊還是互聯網金融或被歐美稱為科技金融的沖擊。這種沖擊從業務種類看,幾乎涵蓋了銀行所有主體業務。支付結算業務,信貸資產業務,存款等資金來源業務,理財等中間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等等。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使得銀行業束手無策,直面沖擊,歐美日本銀行業尤甚。中國互聯網金融興起早,沖擊來得早、來得快特別是在科技金融領域,對中國銀行業或沖擊更大。
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整個社會融資的多元化,搶走了銀行業不少地盤。同時,互聯網金融直接促進了全社會直接融資的大發展,而直接融資又是傳統銀行間接融資的墳墓。
在以上宏觀環境與科技金融多重沖擊下,傳統銀行業已經凸顯衰退與日落西山的景象。這個時期,既是主權財富基金的梧桐樹投資銀行業,民間資本投資與個人投資者都不應該盲目跟進,特別是不應該作為長期投資目標。當然,在梧桐樹、中金、證金將銀行股作為護盤托底時,短期短線有短暫機會。
當然,對於極度保守的個人投資者投資大型銀行股,總體看比儲蓄甚至貨幣基金理財回報要高一些。畢竟一個「國有銀行」地位,在安全性上還是高枕無憂的。
4. 我國二十三家金融央企分別是
目前中國的中央金融企業為24家。
1、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太平保險集團公司、再保險(集團)公司
2、人民保險集團股份公司、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公司、光大(集團)總公司、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央金融企業是指在國務院領導下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並監管的國有金融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
(4)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來歷擴展閱讀
1、國家開發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 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2)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3)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4)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2015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7位。
(5)國開行在中國內地設有37家一級分行和3家二級分行,境外設有香港分行和開羅、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加拉加斯、倫敦、萬象等6家代表處。全行員工近9000人。旗下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中國進出口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政策性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目前在國內設有9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和5個代表處,在境外設有東南非代表處和巴黎代表處;與 140 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為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簡稱中國信保,英文Sinosure) 是我國唯一承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也是我國四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之一。[3]於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運營,公司資本金約300億,資本來源為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基金,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
(2)201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復了中信保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和章程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政策性定位,大幅補充了公司資本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公司)200億元人民幣注資已於2011年6月底到位。
(3)2011年11月,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中信保領導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2年3月17日,中信保升級副部級央企。
(4)中國信保的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國內信用保險業務;與出口信用保險相關的信用擔保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應收賬款管理、商賬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及信息咨詢業務;進口信用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準的其他業務。
(5)中國信保還向市場推出了具有多重服務功能的「信保通」電子商務平台和中小微企業投保平台,使廣大客戶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網上服務。
(6)公司成立以來,出口信用保險對我國外經貿的支持作用日益顯現。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出口信用保險充分發揮了穩定外需、促進出口成交的杠桿作用,幫助廣大外經貿企業破解了「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在「搶訂單、保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截至2012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的規模約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項目、大型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大型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等,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43.4億美元。
(8)中國信保現有15個職能部門,營業機構包括總公司營業部、18個分公司和6個營業管理部,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並在英國倫敦設有代表處。
(9)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通過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保險等服務,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重點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等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
4、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1)中國華融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2)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設有32家分支機構,旗下擁有華融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託、華融租賃、融德資產、華融渝富、華融期貨、華融置業、華融致遠投資、華融匯通資產10家子公司,服務網路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可以為客戶提供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金融租賃、信託、投資、基金、期貨、置業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3)截至2011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185億元,凈資本收益率達12.58%。公司注冊資本258.35億元,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在成立大會上,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穩步推進增資擴股,適時引進海內外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擇機完成IPO實現海內外整體公開上市 。
(4)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支持國有銀行改革發展、國有企業減債脫困、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的「安全網」和「穩定器」作用。
(5)在圓滿完成國家賦予的政策性資產處置任務後,從2006年開始啟動商業化轉型。特別是2009年以來,經營業績連續三年實現翻番,進入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截至2012年6月末,中國華融集團總資產為2463億元,集團所有者權益為344億元。
5、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1)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太平保險」)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由私營金城銀行獨資開設,資本為法幣100萬元。1933年,金城銀行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銀行參股,並將資本增為法幣500萬元。之後通過收購豐盛、安平、中國天一等華商保險公司,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太平保險撥款法幣100萬元,獨資設立太平人壽保險公司。
(2)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立總公司外,又在國內各大口岸廣設分支機構和代理處,最鼎盛時,太平保險在全國的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成為當時我國保險市場上一家實力雄厚的民族保險公司。
(3)1949年5月,上海解放。經上海市軍管會批准,太平保險於1949年6月20日恢復營業。50年代,國家對民族資本保險公司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經過1951年和1956年的兩輪改組,包括太平保險在內的28家華商私營財產保險公司合並重組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4)根據國家的整體安排,從1956年起,國內保險市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太平保險停辦國內業務,專營境外業務。太平保險從此移師海外,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開拓經營了整整45年。
(5)200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財產保險業務,並對公司進行股權改造。
(6)改造後,太平保險的股東共有三家,分別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保險」,持股47.52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保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保險業首家上市公司,持股40.025%)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簡稱「工銀亞洲」,中國工商銀行在港上市公司,持股12.45%)。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深圳。
5. 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責任 都買了哪些股票
親,現在比較好的有復理財通制能通過微信手機來操作的
理財通是微信里的一個「理財超市」裡面有保險、基金等理財產品,
可以通過手機微信操作,簡單,和銀行的活期存款差不多
但是比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要高,一樣是可以隨時支取的。
6. 中國注冊資金最高的公司排名
部分名單:
1、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投公司的注冊資本金為2000億美元,來源於中國財政部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籌集的1550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
2019年11月19日,2019年度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榜單公布,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獲得「2019年度亞洲卓越零售銀行」獎、「2019年度傑出金融科技銀行」獎。,注冊資金34,998,303.3873萬。
7. 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是誰
絲路基金法人股東為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責任公司、賽里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
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成立日期是2014年11月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是單一股東,法定代表人為何建雄。
賽里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0萬元人民幣,成立於2014年12月23日,單一股東為中投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李克平。經營范圍包括投資、投資管理、投資咨詢。
除了股東背景高大上以外,絲路基金高管團隊亦可謂豪華。工商資料顯示,絲路基金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金琦,董事、總經理為王燕之。
央行官網信息顯示,金琦,女,1955年生,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1984年至1992年在中國人民銀行外事局工作;1992年至1994年在新華社香港分社經濟部工作;1994年10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外資金融機構管理司副司長;1999年11月任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副執行董事;2003年11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2005年5月起兼任中國人民銀行港澳台事務辦公室主任);2009年1月任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黨委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2010年10月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黨委委員。
而王燕之在出任絲路基金總經理之前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儲備委託貸款辦公室主任。外匯儲備委託貸款辦公室成立於2012年。央行和外管局除了希望通過其能嘗試更積極、更市場化的外儲運用方式、創新外匯儲備運用,也意圖以此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走出去」戰略。
綜合工商注冊登記資料及媒體公開報道,除金琦和王燕之外,董事會成員還包括: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司長田錦塵、財政部金融司副司長胡學好、國開行投資總監兼國開金融總裁樊海斌、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劉勁松、中投公司專項投資部總監張勍、商務部財務司副司長郭婷婷、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司長劉薇、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袁興永。
8. 中國工商銀行的股東是那幾個
中國工商銀行的大股東如下: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34.71持股總量(股):123717852951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持股比例(%):34.6 持股總量(股):123316451864 ;
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4.33 持股總量(股):86721570319 ;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3持股總量(股):3687330676 ;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66 持股總量(股):2362841594 ;
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0.4持股總量(股):1420781042 ;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0.28持股總量(股):1013921700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11持股總量(股):388570049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08持股總量(股):290882510;
以上數據來源於中國經濟網,截至日期為2018-10-15;數據公告日期2018-03-31 。
(8)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來歷擴展閱讀
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2005年10月28日,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日,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聯交所同日掛牌上市。經過持續努力和穩健發展,已經邁入世界領先大銀行行列,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將服務作為立行之本,積極建設「客戶首選的銀行」,向全球627.1萬公司客戶和5.67億個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