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轉債市場四大投資策略是哪些
您好,可轉債市場投資策略主要有:穩健性投資、進取型投資、尋找套利機會和錯誤定價機會。
B. 如何進行可轉換債券投資
可轉換債券具有股票與債券的雙重屬性,而天平傾斜的決定因素是債券利率。如果轉債的利率較高,則投資者傾向於將其看作債券。如果利率較低,利息收益遠不及一般債券的水平,則投資者更傾向於獲取轉股的增值收益。從已經推出的轉債發行方案來看,利率普遍較低,如民生銀行和上海機場轉債只有0.8%,低於活期存款利率,只具有象徵意義。所以,用股票眼光看待目前市場上可轉換債券,可能更切合實際。
一、從行業景氣周期等角度考察發行人的業績情況。
發債公司一般規模較大,主業經營相對穩定,大規模資產重組的可能性小,也難以利用非經常性損益迅速提升業績。行業情況對公司的業績往往影響很大。投資者可以在鞍鋼轉債(5898)上得到啟示。2000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的整體景氣,提升了鞍鋼新軋(0898)的業績,鞍鋼轉債也從最低的95元漲至151元,漲幅達59%。當然,鞍鋼債券能夠成為已上市公司轉債中表現最好的一個,其籌碼集中度也是重要因素。因先期發行的機場轉債(100009)上市後出現跌至一元的異動,轉債成為市場避猶不及的對象,鞍鋼轉債的發行中簽率高達79.27%。鞍鋼轉債上市後,基本上沿襲了一隻庄股的走勢,原因就在於此。
二、雖然轉債的走勢往往受制於股票,但並不是說,兩者不會出現背離。
一是時間背離。一般來說,轉股期開始後,由於轉債籌碼減少,流動性下降,對股票的依附程度更高。而轉債上市至轉換期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兩者並無直接聯系的渠道,轉債的走勢可能獨立於股票,投資者可以依據對轉債的分析進行投資。從已有轉債的走勢看,技術分析的實效性高於股票,為投資者充分賺取差價提供了條件。二是轉換期存在套利機會。轉債的交易費用低於股票,以上海市場為例,轉債的手續費為千分之二,券商自營更只有萬分之一,遠遠低於股票,交易成本較低。轉債沒有漲跌幅限制,持倉限制也寬於股票,投資的靈活度較高。加上轉債有還本付息的保證,其轉換期內的價格也往往不完全同步於股票,從而帶來套利機會。例如,機場轉債(100009)在接近面值時,其下跌速度慢於股票,就是面值保本效應的體現。
三、投資轉債要有良好的心態。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實施辦法》發布實行後,未上市公司發行轉債基本上成為絕版。已上市公司發行的轉債,由於發行前股本規模較大,轉股後往往成為一隻「巨無霸」,因而轉債持有人獲取暴利的難度很大。轉債吸引投資者的原因也在於其有一定的安全性。所以,投資轉債要有良好的心態。在操作中,良好心態反過來有可能帶來較好的收益。例如,茂煉轉債(5302)在2000年9月因中期巨額虧損原因,曾經再次跌至100元面值附近。認真分析該公司就會發現,茂煉轉債年度扭虧並發行新股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而一旦發行新股,該價位的收益就相當豐厚。退一步說,即使公司不能發新股而執行回售條款,收益也不低於一般債券。此時投資,可謂進可攻,退可守。就目前市場看,機場轉債(100009)處於十分安全的區域,值得投資者長線關注。
C. 什麼事可轉債投資裡面的轉股價和轉債價
轉股價格是當初可轉債上市的時候就設定好的,每張可轉債的價格當初都是10元每張。
D. 可轉債投資的可轉債投資的策略
從上述可知,可轉債兼具了股票和債券的屬性,結合了股票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債券的安全和收入優勢。但為了提高可轉債投資收益,投資者應依據自身的資金數量和要求的收益水平選擇合適的投資策略和投資時機。
(一)可轉債投資的基本策略
投資者應根據發行公司的償債能力、行業地位、發展戰略以及財務、產品、管理、技術、市場等綜合基本面因素,重點對其未來業績和現金流做出預測,確定可轉債投資品種。
一是穩健性投資,即投資於市價接近債券本身價值的可轉債,從而在有效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獲取穩定的投資收益;
二是進取型投資,即投資於基本面較好、具有成長性、轉股價格修正條件優惠的可轉債,從而在風險相對較低的前提下獲得不低於基準股票的投資收益;
三是尋找套利機會,即市場存在一定的無效性,當處於轉股期內的可轉債市價低於轉股價格時進行套利操作。
(二)不同價位的可轉債投資策略
可轉債在不同價位下會顯示出不同的特性。因此,投資者應區別對待不同價位的可轉債。
一是債券溢價在30%以上的高價位可轉債。這類可轉債的下跌空間相對比較大,但如果投資者看好其基準股票,則可以投資於該類可轉債。因為一方面可轉債買賣的手續費低於股票,可以降低投資者買賣成本;另一方面可轉債在中長期持有的情況下能夠獲得一定的利息收入。此外,在股市長時間下跌的情況下,可轉債還具有一定的抗跌能力。故該類可轉債的未來收益相對於普通股票還是有比較優勢的。
二是債券溢價在15%到30%的中價位可轉債。這類可轉債股性和債性都適中,其轉換價值比其市價要低得多。在股市上漲時,獲取收益相對要慢一些;但在股市下跌時,其損失也會小一些。進行這類可轉債投資時可多關注轉換溢價率相對較低而基準股票的波動性又較高的可轉債。
三是債券溢價低於15%的低價位可轉債。這類可轉債的債性較強,下跌空間有限,進行中長期投資時一般不會有大的損失,而且也很可能在未來分享到股市上漲的收益。這類可轉債比較適合低風險、期望在中長期投資中獲益的投資者進行投資。
(三)可轉債投資時機的選擇策略
可轉債還本付息的特性確保了穩定的收益;可轉換成股票的特性提供了獲取更高收益的機會。總的來說,可轉債的操作方式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分為三種:
一是當股市向好,可轉債股票特性表現較為明顯,市場定價考慮股性更多;可轉債價格隨股市上升而上漲並超出其原有成本價時,持有者應拋出可轉債以直接獲取價差收益。
二是當股市由弱轉強,或發行可轉債的公司業績轉好,其股票價格預計有較大提高時,投資者可將可轉債按轉股價格轉換為股票,以享受公司較好的業績分紅或股票攀升的利益。
三是當股市低迷,可轉債債券特性表現較為明顯,市場定價考慮債性更多;可轉債和基準股票價格雙雙下跌,賣出可轉債及將可轉債轉換為股票都不合適,投資者應保留可轉債以獲取到期的固定本息收益。
E. 如何投資可轉債
1、 找溢價率低的品種,溢價率=可轉債的現價*轉股價/正股價/100-1,溢價率代表可轉債轉股後的溢價,比如說某個可轉債溢價率是10%,那麼就是如果現在轉股,而且正股次日價格不變,那麼現在的可轉債的價格貴了10%。所以溢價率肯定是越低越好。
負的溢價率,也就是折價,可以使得可轉債轉股後有盈利。但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可轉債的溢價率是負的,為什麼持有人不轉股呢?那是因為任何可轉債發行後一般在半年內是不允許轉股的,所以這個折價只能看不能吃。
2、 找價格低的,一般來說,低於100元,可轉債的債性就起作用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可轉債會隨著正股的上漲而上漲,但如果正股下跌,可轉債在100元左右的時候下跌速度明顯放滿的原因。所以還有很多人採用可轉債在100元或者105元攤大餅,期望在6年裡能漲到130元以上。
3、 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直接找價格低確實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但畢竟每個可轉債的到期不同,期間的利息也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稅前或者稅後都可以,得到的名單和前面找低價的差異不是很大,但相對來說更加科學的體現可轉債的債性。
4、 找到期時間短的。到期時間短,如果上市公司不想還錢,就會想辦法調低轉股價使得可轉債轉股。歷史數據統計大部分下市的可轉債都是在130元以上強贖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調低了轉股價,到期時間短的更加有動力。
5、 找級別高的,現在常見的可轉債等級有AAA、AA+、AA、AA-、A+等五個等級,同樣條件下,當然是等級越高越好,但等級低的可轉債,只要不違約,其實更有動機轉股。這個條件只是在價格定位的時候起作用。
(5)可轉債輪動投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 輪動,比如價格低的漲到高的了,賣出高的換入低的,但這種方法不能太頻繁,幾個月換一次足夠了,太頻繁一是交易成本,二是很容易輪動到溝里去。
2、 到了130元賣出,一般來說,可轉債都有強贖條件,130元(少量的還有120元)以上上市公司有權強贖,強贖的價格就是100元加上利息,所以理論上超過130元,上市公司都有發強贖公告的權利,但這只是權利不是義務,很多可轉債超過了130元也沒發什麼強贖公告。
3、 持有到期。按照統計如果持有到期,在發強贖公告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賣出,按照退市的69隻可轉債統計,退市前平均價格是147.85元,平均持有時間是2.12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0%,就算你的成本比100元高,平均怎麼也有15%,最保守10%總會有的。
F. 可轉債基金有什麼投資技巧
因為從歷史數據上看,目前可轉債的價格處在歷史低位(也就是「下跌有限」),同時考慮到可轉債的特性(股性:漲起來像股票),所以主要投資可轉債的可轉債基金,千萬不要錯過了。
從國內外的市場來看,可轉債不是一個主流的投資品種。對股市了解不多的投資者,不知道有「可轉債」這個投資品種,也並不奇怪。
比如以A股為例,截止到目前,也只有112隻可轉債(不包括可交換債)。與3500隻股票相比,這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與5000多隻公募基金,就更沒法比了。
但是這並不妨礙,它當下的投資價值。不信的話,三思君就用可轉債的歷史數據說話。
依據Wind數據顯示,剔除2000年之前上市的4隻可轉債以後,在交易所裡面退市的可轉債一共有112隻。
這112隻退市的可轉債,在存續期間最低價的情況為:
如果大家對可轉債基金有興趣的話,不妨從這些基金中選擇。
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
G. 如何進行可轉換債券的投資
可轉換債券(Convertible bond;CB)
以前市場上只有可轉換公司債,現在台灣已經有可轉換公債。
簡單地以可轉換公司債說明,A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言明債權人(即債券投資人)於持有一段時間(這叫閉鎖期)之後,可以持債券向A公司換取A公司的股票。債權人搖身一變,變成股東身份的所有權人。而換股比例的計算,即以債券面額除以某一特定轉換價格。例如債券面額100000元,除以轉換價格50元,即可換取股票2000股,合20手。
如果A公司股票市價以來到60元,投資人一定樂於去轉換,因為換股成本為轉換價格50元,所以換到股票後利即以市價60元拋售,每股可賺10元,總共可賺到20000元。這種情形,我們稱為具有轉換價值。這種可轉債,稱為價內可轉債。
反之,如果A公司股票市價以跌到40元,投資人一定不願意去轉換,因為換股成本為轉換價格50元,如果真想持有該公司股票,應該直接去市場上以40元價購,不應該以50元成本價格轉換取得。這種情形,我們稱為不具有轉換價值。這種可轉債,稱為價外可轉債。
乍看之下,價外可轉債似乎對投資人不利,但別忘了它是債券,有票面利率可支領利息。即便是零息債券,也有折價補貼收益。因為可轉債有此特性,遇到利空消息,它的市價跌到某個程度也會止跌,原因就是它的債券性質對它的價值提供了保護。這叫Downside protection 。
至於台灣的可轉換公債,是指債權人(即債券投資人)於持有一段時間(這叫閉鎖期)之後,可以持該債券向中央銀行換取國庫持有的某支國有股票。一樣,債權人搖身一變,變成某國有股股東。
可轉換債券,是橫跨股債二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由於它身上還具有可轉換的選擇權,台灣的債券市場已經成功推出債權分離的分割市場。亦即持有持有一張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投資人,可將債券中的選擇權買權單獨拿出來出售,保留普通公司債。或出售普通公司債,保留選擇權買權。各自形成市場,可以分割,亦可合並。可以任意拆解組裝,是財務工程學成功運用到金融市場的一大進步。
H. #可轉債#可轉債是如何投資的,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你好,可轉債得投資策略:
一、找溢價率低的品種,什麼叫溢價率呢?溢價率=可轉債的現價*轉股價/正股價/100-1,溢價率代表可轉債轉股後的溢價,比如說某個可轉債溢價率是10%,那麼就是如果現在轉股,而且正股次日價格不變,那麼現在的可轉債的價格貴了10%。所以溢價率肯定是越低越好。負的溢價率,也就是折價,可以使得可轉債轉股後有盈利。但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可轉債的溢價率是負的,為什麼持有人不轉股呢?那是因為任何可轉債發行後一般在半年內是不允許轉股的,所以這個折價只能看不能吃,一般折價多的可轉債都是等級低的或者大家不看好正股的,如昨天折價最多的超過10%的兩只可轉債:晶瑞轉債、英聯轉債,都是評級只有A+的。那麼如果在轉股期內有折價的品種是不是一定就是好的品種呢?也不一定,比如昨天富祥轉債的溢價率是-0.58%,從利潤上說不考慮交易成本,有0.58%的套利空間,但因為轉股後賣出需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所以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溢價率低,可轉債的股性就很強,如果可轉債的價格很高,那麼正股如果下跌的多,可轉債也會下跌多,但如果可轉債已經接近100元或者低於100元,那麼可轉債的債性就會起到一個保護作用。所以我們又希望可轉債的價格很低。
二、找價格低的,一般來說,低於100元,可轉債的債性就起作用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可轉債會隨著正股的上漲而上漲,但如果正股下跌,可轉債在100元左右的時候下跌速度明顯放滿的原因。所以還有很多人採用可轉債在100元或者105元攤大餅,期望在6年裡能漲到130元以上。那麼如果正股跌的多了,溢價率很高,很難轉股怎麼辦呢?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用非常低的成本獲得的資金,都不想還錢,都想讓可轉債轉股,那麼有什麼辦法呢?既然溢價很高,那我就想辦法降低轉股價,這樣可以使得可轉債持有者有轉股的動力了。但調低轉股價也不是上市公司隨便可以調整的,一般都要正股的持有者同意。所以我們會看到一次通不過繼續二次。溢價過高大部分都會調低轉股價,這樣價格低的就有機會了。
三、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直接找價格低確實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但畢竟每個可轉債的到期不同,期間的利息也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稅前或者稅後都可以,得到的名單和前面找低價的差異不是很大,但相對來說更加科學的體現可轉債的債性。
四、找到期時間短的。到期時間短,如果上市公司不想還錢,就會想辦法調低轉股價使得可轉債轉股。歷史數據統計大部分下市的可轉債都是在130元以上強贖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調低了轉股價,到期時間短的更加有動力。
五、找級別高的,現在常見的可轉債等級有AAA、AA+、AA、AA-、A+等五個等級,同樣條件下,當然是等級越高越好,但等級低的可轉債,只要不違約,其實更有動機轉股。這個條件只是在價格定位的時候起作用。比如按照昨天收盤統計,評級最高的AAA的平均溢價率為29%,而評級最低的A+只有21%,但將來的漲跌卻很難說高等級的一定比低等級的好。俗話說「好股爛債」就是說的這種情況。
當然實際上我們可以綜合以上這些因素來選債。至於賣出的方法,大概也有以下幾種
一、輪動,比如價格低的漲到高的了,賣出高的換入低的,但這種方法不能太頻繁,幾個月換一次足夠了,太頻繁一是交易成本,二是很容易輪動到溝里去。
二、到了130元賣出,一般來說,可轉債都有強贖條件,130元(少量的還有120元)以上上市公司有權強贖,強贖的價格就是100元加上利息,所以理論上超過130元,上市公司都有發強贖公告的權利,但這只是權利不是義務,很多可轉債超過了130元也沒發什麼強贖公告。130元賣出只是一種比較保守的方法。
三、持有到期。按照統計如果持有到期,在發強贖公告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賣出,按照退市的69隻可轉債統計,退市前平均價格是147.85元,平均持有時間是2.12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0%,就算你的成本比100元高,平均怎麼也有15%,最保守10%總會有的。
當然賣出也可以綜合考慮以上各種方法。雖然相對來說可轉債的風險比正股小很多,但也會面臨正股退市可轉債無法兌現的風險,雖然過去沒發生過,但不代表將來不會發生。再好的品種,分散投資是王道。至於投資可轉債的更加高級的方法,比如用B-S期權定價模型等等,只不過是錦上添花,基本的方法大概就這些。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I. 怎麼分析可轉換債券能否投資
01
什麼是可轉債?
可轉債的全名叫做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為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到期可收取本金和利息。
可轉債集合了債券和股票的優點,既能轉化為股票進行交易獲得高回報,也可以作為債券有保底利息。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繞?
那就舉個例子,比如頓頓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我發行了一個頓頓轉債,所對應的就是頓頓股票。
在發行的時候,我規定了頓頓轉債的面值是10元一張,同時規定轉為股票的價格是2元。
那麼即使頓頓股票的價格漲到5元,你依然可以按照2元一股把手裡的可轉債轉化為5股股票,在市場上交易盈利。
如果股票的價格跌了,或者你不想轉化為股票,那麼既可以直接賣掉可轉債來賺錢,也可以一直持有等到期獲得本金利息。
所以說可轉債是一種比較靈活的投資標的,既有債券的安全性,又有股票的高收益性。
02
可轉債怎麼購買?
那麼可轉債這么好,怎麼去購買呢?
首先你需要開通一個券商的賬戶,現在很多券商都有可轉債的購買入口,只不過有的做的比較詳細清晰,有的比較差勁。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懶的人,建議去選擇那種有簡訊提示,或者一鍵打新功能的券商APP
一般是從新債申購的入口進去,就可以申購了。我們再來看看最近可轉債的收益,可以看到很多都在10%以上,上市破發的很少。
但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的是,可轉債的交易單位是10張,也就是1簽,如果你中了1簽,那存1000元到賬戶里就可以了。
另外申購也是有上限的,最多申購10000張,由於中簽的概率比較低,如果真的想申購可轉債,可以頂格申購增加中簽概率。
在申購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分配簽碼,第二個交易日,就可以在賬戶中看到中簽結果了。
當然中簽之後也不是說立馬就能獲得收益,一般在申購完成後,2-3周才會上市,有時候還會更久一點,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備。
03
可轉債什麼時候賣出?
那麼可轉債中簽之後什麼時間賣比較合適呢?最好的策略是:
上市當天就賣,除非開盤漲停,就算漲停,也要在開板之後賣出。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通常來說上市第一天的收益是最高的,這個時候賣比較劃算。
有朋友或許會問:如果上市第一天就破發了,那怎麼辦,豈不是要虧錢?
這種情況其實也不用著急,持續拿著就行,等到行情好的時候賣出。
即使行情一直都不太好,也可以持有等到期之後拿利息,雖然說利息會低些,但總比虧錢強。
這么好的東西,既能保底又能博取高收益,買的人也肯定多,怎麼提高中簽率呢?
這里教你一個辦法,可以用家裡人的多個賬戶一起打新,提高中簽概率。
04
可轉債好的行情在什麼時候?
一般什麼時候可轉債的行情比較好呢?
那就是熊牛轉換時。
根據天風證券研究所的報告,當市場由熊市向牛市轉換時,權益市場處於估值低點,就是配置可轉債的時機。
若牛市真的來臨,可轉債也會隨著正股上漲,收益率增高,若熊市繼續,那麼可轉債也可以轉為保守策略,藉助債券屬性來抗跌。
就近期的行情來看,處於調整期,向牛向熊都有可能,可轉債就屬於比較好的選擇。。
最後再啰嗦一句,可轉債投資不是股票,不要追漲殺跌,我們選擇可轉債的目的就是盡量用低風險獲取較高收益。
J. 可轉債投資策略的內容有哪些
可轉債投資策略
1.搶權和一級市場申購
熊市中發行的可轉債比較適合申購,因為流動性缺失而導致股價過低,流動性缺失同樣使得上市公司因缺錢而無法進行正常的投資運營,但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未發生大的變化,這時發行的轉債其轉股價偏低,因此在市場恢復正常時轉債投資人能以較低的轉股價促轉股,並獲利,而公司股東的權益則被攤薄。可轉債的定價方法可以幫助判斷是否值得申購,目前主要的定價方法有隱含波動率法和轉股溢價率法。
在隱含波動率法中,純債部分的計算較為簡單,只需根據發行條款,將未來現金流(包括利息、本金和到期利息補償)按照相應的利率進行折現即可。期權部分則通常簡化成一個普通的歐式看漲期權,運用b-s公式進行計算。其中,隱含波動率(σ)和正股股價(s),是隱含波動率法的關鍵之處。
轉股溢價率,又稱平價溢價率,是衡量可轉債的最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隱含波動率定價法計算比較復雜,對於個人投資者,我偏向於用轉股溢價法來計算可轉債上市首日的價格區間。以最近發行的白雲轉債為例:白雲轉債的發行規模介於2016年發行的國貿和廣汽之間,屬於規模適中的品種,定價上估計可能會接近目前廣汽的水平。
那麼按廣汽轉債上市首日的轉股溢價27%計算的話,假設正股價為12.5白雲轉債的合理價格大約是:
正股現價*轉股比例*(1+溢價率)=12.5*7.764*1.27=123.25
配售比例是決定是否搶權的關鍵:白雲轉債原股東的配售比便是3.043元,同樣以12.5元為例假設有白雲機場1萬股,那麼在2016年2月25日確權的隱含收益率是
1萬股白雲機場配售30430元白雲轉債,轉債的最小單位一手是10張,1000元,那麼轉債收益大約是30000*23.25%=6975元,除以一萬股白雲機場成本12.5萬元,隱含收益率為5.58%,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確權前是否拉升過大,這次白雲轉債確權前就是拉升過大的例子,如果拉升過大,還是建議不進行搶權。
6.可轉債的delta對沖套利策略
通過對美國等國外發達市場的研究,國外主流對沖基金較多採用可轉債的delta對沖套利策略來獲取超額收益。delta對沖套利策略的基本思路是,買入並持有一定數量的可轉債,同時根據其delta值,賣空一定數量的股票,使其組合的風險敞口不受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通過保持組合對股票風險的中性策略,規避了正股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其收入主要是可轉債的利息的現金流入,以及轉債隱含波動率上升帶來的收益。這樣對沖後的組合只是波動率的增函數,實際上相對於持有波動率的多頭,期權對正股股價波動率的導數(敏感度)稱為vega,可轉債內含期權的vega值總是大於零。這樣在正股的波動率上升時(股票價格波動強烈,不論上漲還是下跌),此策略均可獲利。可轉債的delta對沖套利策略的關鍵是要正確測算delta,這裡面不僅要涉及理論模型而且要結合市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