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真實的案例告訴你現貨投資為什麼總是虧損
目前黃金外匯騙局越來越多,花樣更是層出不窮。他們通過各種「高收益」版、「穩賺不賠」的誘惑權,一步一步將投資者給套牢。或是通過直播間指導操作吸引投資者或者打電話、拉微信群和老師喊單等各種渠道誘導投資者在虛假黑平台進行投資,先讓投資者盈利賺到甜頭,再通過惡意操作將投資者的本金全部虧完,以此來騙走投資者的資金!多年積攢的血汗錢就這樣被這些不法份子騙進他們自己的口袋!
黑平台多會用老師喊單套路,前期喊單,發一部分造假的盈利截圖,並且找托加上投資者的號,做些跟著老師做的偽投資,盈利截圖給投資者看,且每單必賺,誘惑投資者開戶入金。
入金前期這些喊單老師的准確度會很高,之後會找一個時間,編一個借口,誘騙客戶加金,虧損了就說,因為客戶資金量太小,繼續加大入金金額,給你介紹更高端的分析師等言辭,不斷催促入金,稱兩天就能挽回以前所有損失,中後期喊反單或者頻繁操作。喊反單你就要扛單要麼就止損,頻繁操作那就不用說了,刷出高額的手續費,剩下的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懂一些。
Ⅱ 有些上市公司弄虛做假,欺騙上市,做假帳,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該怎麼處理
上市公司弄虛做假,欺騙上市,做假帳,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這些事情聽上去好像很嚴重,但是在A股股票市場上卻並非是什麼新鮮事了,該怎麼來處理,早有案例和處理結果,典型如欣泰電氣——無非就是股票被啟動強制退市、設立專項資金賠付補償投資者、參與造假的公司高管等相關人士被罰款、證券市場禁入。
然而實際上參與造假上市、做假賬的人往往最終還是賺到不少了,一方面是在東窗事發之前直接的減持、股權質押變現了不少,另一方面等事情萬一不幸被踢爆之前往往也需要若干年的時間,也為其企業成功融資、借雞生蛋提供了足夠多的資金運轉時間。欺騙上市、做假賬的代價不夠慘重,懵一腳成功了還有很大賺頭,也助長了一些人鋌而走險運作企業上市的舉動,這說到底還是監管不夠完善和處罰不夠嚴格所至。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Ⅲ 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受到欺詐的案例
長篇大論我就懶得寫啦。。。在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黃埠鎮,吉隆鎮也就是我家鄉這邊有很多大型男(女)鞋廠給外資企業騙了差不多將近30億元人民幣。。我爸爸也是受害者之一。。哎。。我很好奇你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可以加你QQ嗎??我的QQ是41786259。。
Ⅳ 給出一個最近出具虛假財務報表的具體案例
用虛假財務報表騙取銀行信任 空殼公司詐騙2億元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6/20070904/000000077795.shtml
Ⅳ 以虛假手段騙人投資不合法的項目,損失怎麼追回
虛假+手段騙人的投資不合法損失的話,可以直接報警。
Ⅵ 中國投資失敗的案例,請寫出案例,~在寫出失敗原因及其應對方法,謝謝
這個東西有點大,很大,非常大!咋可能在這些哦
Ⅶ 虛假信息的證券交易案例 多多益善
這方面的案例如近期的002044這股票,已經被立案調查。
【2010-04-10】
江蘇三友(002044)仍不承認"欺詐上市"
在「江蘇三友通過隱瞞實際控制人變更騙取上市資格」被本報曝光兩周後,江蘇三友諸位高管終於對此事作出公開回應。有意思的是,盡管公司欺詐上市證據確鑿,但作為該事件當事方之一的江蘇三友董事長張璞似乎仍不願接受這一事實。
在江蘇三友昨日下午舉行的「2009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公司究竟有無造假上市成為中小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有投資者在說明會伊始便向江蘇三友發問:「鑒於本次欺詐上市的負面影響已給公司市場形象造成有極大的損傷,公司有沒有考慮讓殼?」對此,公司董事長張璞卻十分敏感地表示,提問中所用的「欺詐上市」一詞是不恰當的,該事件最終如何定論,一切都應在監管部門調查後。
事實上,本報此前獲取的大量證據已顯示,無論是江蘇三友原實際控制人紡織工業聯社,還是包括公司董事長張璞在內的上市公司8位高管,均知曉江蘇三友上市前變更實際控制人是明顯違規行為,但為了公司在上市審批中「矇混過關」,相關方最終均選擇了故意隱瞞。而江蘇三友控股股東友誼實業(由江蘇三友眾高管持股)在2006年向工商部門申請變更工商登記時也承認,此前未能及時辦理變更登記,主要是考慮到江蘇三友上市資料要求的連續性。由此可見,江蘇三友欺詐上市的事實已不容辯駁。
在昨日的說明會上,眾多股東還就「公司高管是否違規動用信貸資金MBO」、「友誼實業股權轉讓事宜公司高管此前是否已知情」等外界關心話題向江蘇三友諸位高管求證,但江蘇三友方面對此均未給予明確回應。
【2010-04-02】
監管機構正式立案調查江蘇三友(002044)
通過故意隱瞞實際控制人變更而欺詐上市的江蘇三友,將為自身的荒唐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江蘇三友今日披露,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公司已於4月1日被江蘇證券監管部門正式立案調查,這是江蘇證券監管部門2010年第1號調查案件。
江蘇三友此番被立案調查,源於其在2005年上市前夕故意隱瞞了實際控制人變更的事實。據悉,江蘇三友原實際控制人紡織工業聯社早在2004年6月便已將友誼實業(江蘇三友控股股東)53.125%股權協議轉讓給張璞(江蘇三友董事長)等9名自然人,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此發生變更。但為達到上市目的,江蘇三友及其他當事方卻故意隱瞞上述事實以逃避市場監管,直至今年3月27日方對外披露。
獲取的大量證據顯示,無論是南通市政府直接管理的紡織工業聯社,還是江蘇三友董事長張璞在內的上市公司8位高管,均知曉江蘇三友上市前變更實際控制人是明顯違規行為,但為了公司在上市審批中「矇混過關」,相關方最終均選擇了故意隱瞞,而且控股股東的內部文件也承認了欺詐上市的事實。不僅如此,為收購上述股權,張璞等人更是置當時的《貸款通則》於不顧,違規動用逾六千萬信貸資金進行MBO。
江蘇三友事發後,監管部門全面介入調查,各方高度關注此事。
如今,隨著江蘇三友被立案調查,公司上市過程中的種種「黑幕」也將揭開。
除此案件外,還有去年比例轟動的000858的虛假陳述事件,歷史上比較註明的還有000682、000502、600709等這幾只股票的虛假信息的證券案例也是比較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