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螞蟻結構分析

螞蟻結構分析

發布時間:2021-01-02 19:51:45

⑴ 螞蟻的形態結構的特點

螞蟻(ant)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目前有21亞科283屬(after Bolton 2003)(主流沿用的是16亞科的分類系統和21亞科的系統相比,新的系統從猛蟻亞科中分出了若干亞科)。螞蟻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識別。一般體小(0.5mm-3cm),顏色有黑、褐、黃、紅等,體壁具彈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4~13節,柄節很長,末端2~3節膨大。腹部第1節或1、2節呈結狀。有翅或無翅。前足的距大,梳狀,為凈角器(清理觸角用)。為多態型的社會昆蟲據估計,僅有大約半數的螞蟻——目前約為11700種——被描述了。一個更大范圍的螞蟻區系研究也有待進行。常見的有小家蟻Monomorium pharaonis L.等。螞蟻的型與分工發育為完全變態。所有的蟻科都過社會性群體生活。一般在一個群體里有四種不同的蟻型。l、蟻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和統管這個群體大家庭。2.雄蟻:或稱父蟻。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職能是與蟻後交配。3.工蟻:又稱職蟻。無翅,一般為群體中最小的個體,但數量最多。復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上顎、觸角和三對胸足都很發達,善於步行奔走。工蟻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蟻的主要職責是建造和擴大巢穴、採集食物、伺喂幼蟻及蟻後等。4.兵蟻:頭大,上顎發達,可以粉碎堅硬食物,在保衛群體時即成為戰斗的武器。螞蟻建立群體,也是以通過婚飛方式兩性相識結交為起點。相識後一見鍾情,在飛行中或飛行後交尾。「新郎」壽命不長,交尾後不久死亡留下「遺孀」蟻後獨自過著孤單生活。蟻後脫掉翅膀,在地下選擇適宜的土質和場所築巢。她「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暫時造一小室,作為安身之地,並使已「受孕」的身體有個產房。待體內的卵發育成熟產出後,小幼蟲孵化出世,蟻後就忙碌起來。每個幼蟻的食物都由她嘴對嘴地喂給,直到這些幼蟻長大發育為成蟻,並可獨立生活時為止。當第一批工蟻長成時,它們便挖開通往外界的洞口去尋找食物,隨後又擴大巢穴建築面積,為越來越多的家族成員提供住房。自此以後,飽受艱苦的蟻後就坐享清福,成為這個群體大家族的統帥。撫育幼蟻和喂養蟻後的工作均由工蟻承擔。但蟻後還要繼續交配,不斷產生受精卵,以繁殖大家族。她的壽命可長達15年。蟻巢有各種形式,大多數種類在地下土中築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並將掘出的物質及葉片堆積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狀,起保護作用。也有的蟻用植物葉片、莖稈、葉柄等築成紙樣巢掛在樹上或岩石間。還有的蟻生活在林區朽木中。更為特殊的是,有的蟻將自己的巢築在別的種類蟻巢之中或旁邊;而兩「家」並不發生糾紛,能夠做到和睦相處。這種蟻巢叫做混合性蟻巢,實為異種共棲。無論不同的蟻類或同種的蟻,其一個巢內蟻的數目均可有很大的差別。最小的群體只有幾十隻或近百隻蟻,也有的幾千隻蟻,而大的群體可以有幾萬只,甚至更多的蟻。在我國華南一帶的闊葉林中,還有一種翹尾蟻,顧名思義,就是它那帶有螯針的尾端常翹起來,像是躍躍欲試,隨時准備進攻的樣子。它有種怪脾氣,經常與樹打交道。它喜歡用叼來的腐質物以及從樹上啃下來的老樹皮,再攙雜上從嘴裡吐出來的粘性汁液,在樹上築成足球大的巢,巢內分成許多層次,分別住著雄蟻、蟻後和工蟻,並在巢中生兒育女,成為一個"獨立王國"。開始時一樹一巢,當群體過大,而且又有新的蟻後出生時,新蟻後便帶領部分工蟻另造新居。有時為爭奪領域,常展開一場惡斗。為了在樹上捕捉其他小蟲為食,它可用細長而有力的足在樹冠的枝葉上奔跑。如兩樹相距較近,為免去長途奔波之勞,它們能巧妙地互相咬住後足,垂吊下來,借風飄盪,搖到另一棵樹上去,搭成一條"蟻索橋"。為了能較長久地連接兩樹之間的通途,承擔搭橋任務的工蟻還能不斷替換。樹上的食物捕盡,又結隊順樹而下,長途奔襲,捕捉地面上的小動物。獵物一旦被擒獲,翅尾蟻便會用螯針注入麻醉液,使獵物處於昏迷狀態,然後拉的拉,拽的拽,即使是一隻超過它們體重百倍的螳螂或蚯蚓,也能被它們輕而易舉地拖回巢中。人們從有這種蟻巢的樹下經過,可要十分小心。如驚動了它們,會傾巢出動,順樹而下或從空而降,進行攻擊,使你遭受挨蜇之苦。大家可要小心螞蟻!!蟻類的食性在不同亞科和不同種類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一般可分為肉食性、植食性和雜食性。螞蟻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在辛勤地勞動。那麼到了嚴寒的冬天它們又到哪裡去覓食呢?它們是如何過冬的呢?原來聰明的螞蟻在入冬之前早有準備。它們首先搬運雜草種子,准備明年播種用;同時搬運蚜蟲、介殼蟲、角蟬和灰蝶幼蟲等到自己巢內過冬,從這些昆蟲身上吸取排泄物做為食料(奶蜜)。螞蟻為什麼知道冬天快來了呢?從現代科學的觀點看,螞蟻的這種本能是受它們體內的年生物鍾控制而起作用的,換句話說,它們是按照年生物鍾的運行規律做好越冬期食物儲備的。與螞蟻互動形成的生物達到了驚人的程度。與螞蟻共生(symbiosis)的生物,或專性或間性,植物超過了52科465種(Jolivet 1996),動物則達到了數千種(Kistner 1982; Hölldobler & Wilson 1990),還有大量未知的真菌和微生物(Schultz & McGlynn 2000; Mueller et al. 2001)。螞蟻正在使用著非凡的生存策略——種植真菌,收獲種子,放牧產蜜昆蟲,編制巢穴,合作捕食,社會性寄生,蓄奴——這些都極大地刺激著科學家和公眾的好奇心。螞蟻在世界各個角落都能存活,其秘訣就在於它們生活在一個非常有組織的群體中。它們一起工作,一起建築巢穴,使它們的卵與後代能在其中安全成長。螞蟻有不同的類型,每一類都有其專門的職責。蟻後產卵,大部分卵將發育成雌性,它們被稱為工蟻。它們負責建築並保衛巢穴,照顧蟻後、卵和幼蟲,以及搜尋食物。到了一定的時候,雄蟻與新的蟻後會產生出來。它們有翅膀,從巢穴里集群飛出。交配以後,雄蟻即死去,新的蟻後則開始領導起又一個群體的生活。在群體中,蟻後是最重要的成員。它是唯一能產卵的。這意味著它是這一群體中所有螞蟻的母親。工蟻喂養它,替它清潔身體,並將它的卵帶到另一處去照料。某些澳大利亞螞蟻將它們的工蟻作為一種活的儲藏罐。當工蟻採集了大量的花蜜,即一種源自花中的甜甜的液體,將它吞進體內、身體變得膨大起來之後,它們就將自身掛在巢穴的天花板上,一直到有別的螞蟻需要食用它們體內儲藏的那些花蜜為止。兵蟻正在林地上覓食。為搜尋食物,它們有時會在林地上排成長隊。它們總是很飢餓,因此幾乎會向任何東西發起進攻,有時甚至是大的哺乳動物。不同的螞蟻吃不同的食物。收獲蟻吃種子,它們將種子收藏在地窖里;而割葉蟻吃蘑茹,它們將葉片搬運到地下,用來培植蘑茹。有些螞蟻則貯存一種叫蚜蟲的昆蟲,它們人蚜蟲體內抽取一種含糖的物質作為食物,這同人類從母牛身上擠奶的方式非常相似。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螞蟻在洞穴里缺少糖份,對自己的生長發育很不好,為了能夠找到充分的糖份,所以螞蟻一旦發現甜的東西,觸角就會自主的硬起來,這是螞蟻的一個天性。 摘抄中科院爬行動物研究室螞蟻是社會性很強的昆蟲,彼此通過身體發出的信息素來進行交流溝通,當螞蟻找到食物時,會在食物上撒布那樣的信息素,別的螞蟻就會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東西拖回洞里去。 當螞蟻死掉後,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當有別的螞蟻路過時,會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螞蟻不會像活的螞蟻那樣跟對方交流信息(互相觸碰觸角),於是它帶有信息素的屍體就會被困惑的同伴當成食物運回去。 通常情況下,那樣的屍體不會被當成食物吃掉,因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窩的螞蟻都有自己特定的識別氣味,有相同氣味的東西不會受到攻擊,這就是同窩的螞蟻可以很好協作的基礎。【關於螞蟻搬家】在一些介紹自然常識的書上,螞蟻搬家,燕子低飛,蛇過道等現象,都被認為是即將下雨的先兆。事實果真如此嗎? 如果說螞蟻能夠憑借本能准確地感覺出即將下雨,甚至能准確地感覺出下雨量的大小,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螞蟻是一種低智慧生物,其視力范圍很短,主要依靠嗅覺感知周圍的事物,測量自己的家與周圍較大區域地勢的相對高低,是一項較復雜的工作,必須依靠很好的視覺,鼠目寸光,螞蟻的目光比老鼠還短,因此,螞蟻不大可能會有測量自己的家與周圍較大區域地勢相對高低的本能。至於根據預測未來幾天的雨量來判斷自己的家是否會被雨水淹沒,其判斷難度更大,就連人類目前也很難准確做到這點,難道螞蟻比人還厲害,可以准確的計算自己的家是否會被雨水淹沒?是否需要通過搬家迴避雨水淹沒? 螞蟻窩幾乎無處不在,在我家的附近就有很多,我發現,每當連續下大雨的時候,茫茫大地一片汪洋,一連好幾天積存著很深(相對於螞蟻來講)的雨水,放眼望去,那些螞蟻的家也不乏有被水完全淹沒的,那末,在那深深的水下被一連浸泡了好幾天的那一窩窩螞蟻,是否都遭到了滅頂之災呢?根本沒有,只要雨過天晴,積水一退,那些螞蟻窩的洞口又迅速地出現了一隻只繁忙的螞蟻,只見它們忙裡忙外,絲毫沒有死傷慘重的跡象。這表明螞蟻的窩根本不怕雨水短時間的浸泡,當雨水的浸泡使得螞蟻窩上部沒有空氣時,窩內的螞蟻可採用堵住通道,向窩內下面較深處轉移的方法避免雨水浸泡的傷害,土壤的疏水作用,以及螞蟻窩內部較深處的結構特徵,使得螞蟻根本沒有必要一感覺到要下雨就開始考慮是否搬家。 為了驗證被水完全淹沒的螞蟻窩內的螞蟻是否會被水全部淹死,還可以通過水淹實驗加以驗證,試驗表明:受到水淹4個小時,沒有看出對窩內螞蟻的生命產生影響。既然被水淹的螞蟻窩內的螞蟻不會被水淹死,則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螞蟻就沒有必要進化出在即將下雨前選擇搬家的本能。生物進化的選擇往往是最科學的選擇,為了防止螞蟻窩被水淹,更科學的選擇應該是在開始建螞蟻窩時就將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而不是一次次地採取「勞民傷財」的搬家行動。難道螞蟻在建窩時沒有服從生物進化的選擇? 由此看來,螞蟻搬家不一定是螞蟻擔心自己的家是否會被水淹沒採取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比如,由於蟻群數量增加造成在螞蟻窩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由於在螞蟻窩附近出現別的蟻群造成一種威脅,需要迴避危險,或者是每群螞蟻本身就有一種建立多個蟻窩的習慣等等。至於螞蟻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為了防止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由於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於是,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系了起來。

⑵ 螞蟻的結構是什麼

一、螞蟻的外部形態
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6足,體壁薄且有彈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二、螞蟻的生長概況
從卵到小工蟻要經過14天,通過幼蟲、蛹等兩個環節。卵為白色或淡黃色,細長形,大小為0.5毫米,形如米粒狀。幼蟻為乳白色,前端較細,常做彎曲狀,易被人們誤認為是「蟻卵」。蛹是最後一齡,幼蟻體縮短,不食不動,被稱為前蛹,前蛹蛻皮後即為蛹。蛹初為乳白色,後漸變為黃褐色。常堆放在一起,也被誤認為「蟻卵」。
螞蟻的壽命比較長,個別螞蟻的壽命長得驚人,有的工蟻可活7天,蟻後壽命可長達20年。但一隻離群的螞蟻只能活幾天。這是由於蟻群內部明確分工和各負其責、相互依存的群體結構所致。這是其繁殖的基本因素。
三、螞蟻的食性
螞蟻因食性分為:低等種類,肉食性,以昆蟲、小動物乃至病、死的大動物為食;臭蟻亞種,切葉蟻亞科及蟻亞科中的較高等種類,對動植物均能取食,尤喜蚜、蚧蟲分泌的「蜜露」;其他大部分蟻類為草食性,多以枯物葉片、種子、果實、枝乾等為食。
擬黑多刺蟻屬較高等雜食性種類,可喂米糠、麥麩、豆類、糖類、瓜果類及動物性飼料如魚粉、蠶蛹、骨頭、雞蛋、死活蟲等,也可用雞飼料或自配飼料。
四、螞蟻的生理習性
1.螞蟻在15℃~40℃之內都可正常生長,但最佳溫度為25℃~35℃之間。冬季低於10℃就進入冬眠。
2.蟻的土壤濕度應控制在10%~20%之間;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70%~90%之間。
3.蟻是群集而居的社會性昆蟲,而且戀巢性很強。多數種類築巢於地下,且食性雜,一般植、肉兼有。擬黑多刺蟻和其它螞蟻一樣,一般以窩為一個家庭。一窩中有蟻王(雄蟻)蟻後(雌蟻)有一個或數十個。工蟻專築巢、覓食、育幼等,數量最多;兵蟻保衛群眾安全,數量較少。
五、螞蟻的繁殖習性
螞蟻的繁殖的過程一般分為交配、產卵、分窩三個部分。當一窩螞蟻達到一定數量時,蟻後就提前繁殖出雄性螞蟻和雌性螞蟻,時機成熟後雌性螞蟻飛出窩巢交配後建立自己的窩巢開始繁殖後代成為一個新的家族。螞蟻屬完全變態的昆蟲。完全變態就是由卵到成蟲要經過幼蟲期和蛹期這樣一個變化過程。
回答者:michealee3721 - 大魔導師 十二級 10-9 17:46

螞蟻的基本習性

一、螞蟻的外部形態
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6足,體壁薄且有彈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二、螞蟻的生長概況
從卵到小工蟻要經過14天,通過幼蟲、蛹等兩個環節。卵為白色或淡黃色,細長形,大小為0.5毫米,形如米粒狀。幼蟻為乳白色,前端較細,常做彎曲狀,易被人們誤認為是「蟻卵」。蛹是最後一齡,幼蟻體縮短,不食不動,被稱為前蛹,前蛹蛻皮後即為蛹。蛹初為乳白色,後漸變為黃褐色。常堆放在一起,也被誤認為「蟻卵」。
螞蟻的壽命比較長,個別螞蟻的壽命長得驚人,有的工蟻可活7天,蟻後壽命可長達20年。但一隻離群的螞蟻只能活幾天。這是由於蟻群內部明確分工和各負其責、相互依存的群體結構所致。這是其繁殖的基本因素。
三、螞蟻的食性
螞蟻因食性分為:低等種類,肉食性,以昆蟲、小動物乃至病、死的大動物為食;臭蟻亞種,切葉蟻亞科及蟻亞科中的較高等種類,對動植物均能取食,尤喜蚜、蚧蟲分泌的「蜜露」;其他大部分蟻類為草食性,多以枯物葉片、種子、果實、枝乾等為食。
擬黑多刺蟻屬較高等雜食性種類,可喂米糠、麥麩、豆類、糖類、瓜果類及動物性飼料如魚粉、蠶蛹、骨頭、雞蛋、死活蟲等,也可用雞飼料或自配飼料。
四、螞蟻的生理習性
1.螞蟻在15℃~40℃之內都可正常生長,但最佳溫度為25℃~35℃之間。冬季低於10℃就進入冬眠。
2.蟻的土壤濕度應控制在10%~20%之間;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70%~90%之間。
3.蟻是群集而居的社會性昆蟲,而且戀巢性很強。多數種類築巢於地下,且食性雜,一般植、肉兼有。擬黑多刺蟻和其它螞蟻一樣,一般以窩為一個家庭。一窩中有蟻王(雄蟻)蟻後(雌蟻)有一個或數十個。工蟻專築巢、覓食、育幼等,數量最多;兵蟻保衛群眾安全,數量較少。
五、螞蟻的繁殖習性
螞蟻的繁殖的過程一般分為交配、產卵、分窩三個部分。當一窩螞蟻達到一定數量時,蟻後就提前繁殖出雄性螞蟻和雌性螞蟻,時機成熟後雌性螞蟻飛出窩巢交配後建立自己的窩巢開始繁殖後代成為一個新的家族。螞蟻屬完全變態的昆蟲。完全變態就是由卵到成蟲要經過幼蟲期和蛹期這樣一個變化過程。

⑶ 螞蟻洞的結構

蟻穴在家白蟻的群體里蟻巢白蟻王國的國土,也是它們的家,每個群體只有一個主巢,但副巢則不止一個,可能有幾個或十多個以上。主巢相當於王國的首都,副巢相當於一些大城市。它們之間都有粗大的蟻路相通聯,好象我們的鐵路或高速公路來往十分密切。

白蟻的副巢里巢頁一般象蜂窩狀、質量較鬆散,而白蟻主巢里巢頁是呈片狀的其中分布許多空格,像一個個不規則的小房間,質量較密實。蟻王、蟻後居住的皇宮在主巢裡面,皇宮的頂部是拱形或拋物線形,底部是水平的。

每個蟻巢都有空氣孔,白蟻在巢里生活通過空氣孔來調節巢內的溫度,空氣孔使巢內空氣產生對流更換新鮮空氣。空氣孔的作用像我們的門窗,它的大小有些像針眼大小,有些像綠豆般大小,都是幾個一堆地排列起來。

分飛孔是白蟻繁殖蟻飛出來的地方,一般都在蟻巢的上方較高的位置或修一條粗大的蟻路到較高的地方修築分飛孔。分飛孔比空氣孔大些、裡面有一定的空間,是繁殖蟻停留准備飛翔的地方,也叫「候飛室」。一般在分飛季節白蟻才將分飛孔擴大,平時或冬天會將其堵上或縮小。分飛孔和空氣孔都有較多兵蟻守衛,防止敵人的侵入。

(3)螞蟻結構分析擴展閱讀:

大多數螞蟻是地棲的,在地下土中築巢。樹棲螞蟻通常在中空的竹子,樹枝,樹干,草桿等地築巢,一些特殊的樹棲螞蟻,例如:黃猄蟻,擬黑多刺蟻,能通過幼蟲吐絲將樹葉粘合在一起形成蟻巢。還有一些螞蟻(石狩紅蟻,北京凹頭蟻等)通過樹枝等材料搭成高出地面的巢穴。

有些品種出口處會堆有土粒,細砂,樹葉等等,起到保護作用,也顯示出自己群落的強大。蟻後所在的位置通常比較靠內。在巢室內可以儲藏食物,哺育後代,並且巢穴設計合理,溫濕度穩定。

地棲螞蟻的巢穴有的是平面式的巢穴,巢穴只有單層或者2層,巢室分布在一個水平平面上;有的是立體式的巢穴,總體趨勢垂直向下,空間較復雜。樹棲的螞蟻巢室構造基本是利用了植物本來的樣子,有些品種會啃咬出蟻道與蟻室。

⑷ 請問螞蟻的身體以及內臟結構圖

如下圖所示:

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六足,體壁薄且有彈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頭部變化很多,通常闊大。頭部重量和體重相比,在陸生動物中是最重的。有性及無性雌蟻的觸角是膝狀,雄蟻觸角簡單,為4-13節。復眼小,退縮,偶有完全缺如。單眼3隻,位於頭頂,工蟻或無單眼。

口器發達,上唇退化,上顎有各種形狀,在寬而大,或長或短,也有直的或彎的,或有簡單的齒,下顎正常,有1~6節。內顎葉簡單。下唇有須,亞頦,有中唇舌和兩個小的側唇舌;下唇舌1~4節。



(4)螞蟻結構分析擴展閱讀

蟻群分工:一般有蟻後、雌蟻、雄蟻、工蟻和兵蟻5級。有些種生活在其他種的巢內,其幼蟲由宿主的工蟻喂養。

1、蟻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稱母蟻,又稱蟻王,在群體中體型最大,特別是腹部大,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胸足小,有翅、脫翅或無翅。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和統管這個群體大家庭。

2、雌蟻:交尾後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交尾後脫翅成為新的蟻後,俗稱「公主」或「天使」。

3、雄蟻:或稱父蟻。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螞蟻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職能是與蟻後交配,俗稱「王子」或「蚊子」。

4、工蟻:又稱職蟻。無翅,是不發育的雌性,一般為群體中個頭最小,但數量又是最多的。復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上顎、觸角和三對足都很發達,善於步行奔走。工蟻沒有生殖能力。工蟻的主要職責是建造和擴大巢穴、採集食物、飼喂幼蟲及蟻後等。為了冬眠,螞蟻們要在秋天吃大量的食物來儲存體內的脂肪,而在接下來的整個冬天它們是不進食的。

5、兵蟻:「兵蟻」是對某些螞蟻種類的大工蟻的俗稱,是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頭大,上顎發達,可以粉碎堅硬食物,在保衛群體時即成為戰斗的武器。



⑸ 螞蟻的身體構造有什麼特點

螞蟻軀體平滑,或有柔毛、刺、條紋、網紋、刻紋和瘤突。螞蟻的體色有黑、黃、棕、紅,還有黝藍、紫檀、黃褐與紅、紅與黑、黑與藍的混合色。不同種類的螞蟻體型大小非常懸殊,一般體長幾毫米,世界上較小的螞蟻要數一種稱 「賊蟻的蟻種」,其體長只有2毫米左右。

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六足,體壁薄且有彈性,有膜翅,硬而易碎。頭部變化很多,通常闊大。頭部重量和體重相比,在陸生動物中是最重要的。有性及無性雌蟻的觸角是膝狀,雄蟻觸角簡單,為4-13節。復眼小,退縮,偶有完全缺如。單眼3隻,位於頭頂,工蟻或無單眼。口器發達,上唇退化,上顎有各種形狀,在寬而大,或長或短,也有直的或彎的,或有簡單的齒,下顎正常,有1~6節。內顎葉簡單。下唇有須,亞頦,有中唇舌和兩個小的側唇舌;下唇舌1~4節。胸部分明。第一腹節(並胸腹節與後胸相癒合而伸長。腹部位於並胸腹節之後,腹部前端顯著縊縮成為腹柄。腹柄為一節或兩節,如有兩節,其第二節稱為後腹柄。每節上有一個或兩個背瘤,或有直立的或傾斜的鱗片。柄後節膨大形成腹部,由7~8節組成,雄蟻較雌蟻多一節。腹部有氣孔8對。若干屬有摩擦發音器,由後腹柄上的一個銼與柄後節第一節上的摩擦面構成。

⑹ 螞蟻的造穴結構和特點

四通八達,互相串聯。

螞蟻的巢穴從上面看,只能見到一個小孔,其實它們地下的房子十分龐大而復雜,蟻穴中有很多房間,還有無數互相連接的隧道。所有這些房間都由工蟻照管,它們把一切搞得井井有條。

⑺ 螞蟻結構示意圖

據圖可見:螞蟻的身體身體有許多體節構成,身體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屬於昆蟲.
故選:D

⑻ 螞蟻的身體構造有什麼特點

螞蟻一般體形小,體壁具彈性,且光滑或有微毛。口器咀嚼式,上顎發達。觸角膝狀,柄節很長,末端2~節膨大,全觸角分4~13節。

螞蟻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感知氣味的觸角是主要的信息獲取器官,以及復眼和口器,顱內生有咽頭和前後咽頭腺。胸部生有六足,腔內主要是食道和腺管。腹部則是嗉囊、前胃和中腸、直腸等主要身體器官分布的區域。有生殖能力的個體長有兩對膜翅可以短距離飛行。

(8)螞蟻結構分析擴展閱讀:

螞蟻的用途及價值

螞蟻具有抗炎、鎮痛、鎮靜、解痙、護旰、平喘、抗驚厥、抗癲癇、增強紅細胞變形性、抑制胃酸分泌和阻止急性潰瘍等廣泛的保護作用。

(1) 骨關節系統:類風濕、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腰腿痛;

(2) 心腦血管系統:冠心病、心肌梗死、腦血栓後症、心絞痛、心肌炎、骯心痛;

(3) 呼吸系統:氣管炎、哮喘、肺結核;

(4) 泌尿尿系統:腎炎、陽萎、早瀉、性冷、前列腺炎;

(5) 神經系統:頭痛、失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6) 免疫系統:紅斑狼瘡 · 硬質病、皮肌炎、結節性動脈炎;

(7) 其它:糖尿病、少白頭、牙齒脫落等,起幫助調節、恢復作用。

螞蟻的葯用價值極高,作用很廣泛,螞蟻與酒製成的飲品能起到護膚、抗炎、抗衰老、平喘、鎮靜、解痛等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螞蟻

⑼ 螞蟻巢穴的結構說明

如果從功能上來分類的話,螞蟻的地下巢穴主要可以分為食物儲存區(不同的食物會有不同的儲藏室)、幼蟲室、卵室、王宮(蟻後住的地方)、蛹室、垃圾場、休息室等。其結構之復雜功能之完善令人嘆為觀止!

⑽ 小明在校園調查時記錄了以下生物:紅蜘蛛、松樹、榆樹、蚯蚓、柳樹、螞蟻、蚊子、鼠婦。請你按形態結構特

與螞蟻結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
外貿信託其他費用普通代扣 瀏覽:222
成都賣房買方貸款 瀏覽:317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