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3月8日大跌之後的股票分析

3月8日大跌之後的股票分析

發布時間:2021-10-29 11:22:49

股票為何突然大跌

老兄,那不是大跌。
安徽水利 那是除權。
安徽水利2010年度利潤分配實施公告
安徽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實施2010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為:每10股送2股轉增3股派0.7元(含稅,扣稅後每10股送2股轉增3股派0.43)。
股權登記日:2011年6月2日
除權除息日:2011年6月3日
新增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份上市日:2011年6月7日
現金紅利發放日:2011年6月9日
實施後總股本為334,620,000股,增加111,540,000股。

給分吧。

㈡ 近三月股市大跌日匯總

下午開盤十五分鍾過後,雖然大盤依然紋絲不動,但投資者手裡的股票與創業板指卻是雙雙殉情,想必不少投資者心中又在掙扎。「啊,又跌了,怎麼辦?是不是又要破底?」火燒螞蟻完全迷失方向,悲傷後悔一股腦湧上心頭。但在筆者看來,拉回卻是絕佳的買點。
 
回顧隔夜歐美股市,雖然漲跌互現,但還普遍呈現健康走勢。再來大宗商品市場,黃金原油則是收獲頗豐,創出本輪反彈以來新高。目前全球經濟尚在搖擺不定,使得推動本輪大宗以及股指上漲之因不可能為基本面因素,而是在於熱錢的再度回籠。黃金之所以能夠往上推升,並非避險資金的拉抬,是投機買盤蜂擁的結果。這也就是為何筆者頻繁提到外資以及大型機構動向的原因。在熱錢效應之下,正真具有主導權並非在游資或主力,而是在機構法人、在於外資手中。
 
因此在個股選擇之時,考慮到全球熱錢再度迴流之勢持續,機構法人、外資為熱錢回籠的最佳收益者。相比尚無業績支撐的小型投機股,機構法人、外資所偏好的白馬藍籌股則為選擇時的最佳標的。以今日盤面為例,在上證微幅上漲0.5個百分點但創業板傾瀉近5個百分點之時。市值排名前50的個股之中,僅有5隻微幅下跌。而市值排名後50的滬深個股,僅有寥寥數只以紅盤報收。果不其然,再翻閱市值前50檔個股的十大股東,港資、QFII赫然在列,中金、匯金立足其中,而後50檔個股則絲毫不見機構外資蹤影,使這100檔個股今日有如此之大的差異亦不足為奇。再看到此檔2月23日及所提及教學個股。當時在其平均每筆委買委賣比中,以6.7比4.8的委買委賣比映入眼簾。直至今日相對於5.8的委賣比,18.9的委買比亦能看出其中機構法人之意圖,果不其然,其收盤時與創業板指呈現出天壤之別外,甚至完全跑贏大盤指數。
 
若伴隨著成交量的穩步放大,指數挑戰頸線壓力指日可待。挑戰指數壓力關口時,濃縮才是精華的中小創顯然無法擔此重任,唯獨碩大無比的白馬藍籌才能抗起沖關的大旗。但在指數沖關之時,筆者亦提醒各位,別為了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也別賺了指數,賠了差價。

㈢ 股票月線三個月下跌放量十字星

月線三連跌之後,在國家救市,匯金護盤,社保進場,惡意做空被查禁的大背景下,收出月線十字星,是一種止跌啟穩跡象,8月份有望收出陽線,建議關注軍工概念、國企概念,有望帶動大盤上漲。

㈣ 大跌的股票有什麼預兆

股票大跌前特徵:
1、 個股連續上漲,放出巨量後,量增價滯或價升量縮,均是見頂信號,應賣出,至少應在反抽至雙頂附近賣出。
2、 個股連漲後放量,卻以當天最低價收盤。這是主力在出貨,是開跌的徵兆。
3、 個股連漲至高位,上方出現層層大筆賣盤,而下方只有零星接盤,這表明,主力出貨願望強烈。
4、 個股處中高位時出現漲停板,若量小,可持股觀望;若量大,系主力在出貨,至少應賣出一半。若第二天又是漲停板,但經常被打開,且量較大,這是主力在採取少買多賣的手法,誘騙買盤,必須果斷清倉。
5、個股的日成交量放大到5天均量的2倍,甚至2倍以上。若是在低位,持股無妨。若是在中位,必有回檔,可賣出一半。若是在高位,則屬頂部無疑,應清倉。
6、個股股價跌破了頸線,是破位,堅決賣出。
7、 個股業績增長或送股的利好見報之日,通常是主力出貨之時。因主力早就對此利好消息了如指掌,已拉高了數周或數月,萬事俱備。只等消息出台、人氣最旺時出貨。因此,此時不應存有幻想,而應果斷賣出。
8、 個股某日若放出近期的巨量,不論是收陰還是收陽,次日半小時內,若成交量達不到前一天的八分之一,應堅決賣出。即使不是逃在最高價,也是高位區域。
這些在平時的操作中多去觀察就會發現一些規率,炒股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一定的經驗和技術,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相對來說要靠譜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㈤ 2021年3月8日A股突然暴跌,對此你怎麼看

首先我覺得這種情況非常正常,因為每到周一的時候,市場情況都會出現一些變化莫測的問題,比如市場的投資情緒和市場的投資風格會發生一些轉變,也有可能是股民對相應的板塊失去了信心,但是不管怎麼樣,周一的情況往往不能反映整周的表現。

很多人都特別看好A股的表現,因為他們覺得A股現在已經處在一個牛市當中,殊不知這樣的牛市是一個未知數,因為我們現在很難知道這個牛市是處於慢牛還是屬於一個快牛的狀態當中,如果現在已經是一個慢牛,那麼從長期來看,整個A股都會出現一個上漲的情況,但是如果現在判定環境是一個快牛,這就意味著馬上就要有熊市到來了。

這個新聞是怎麼回事?

這要說到A股的一些信息,在周一開盤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A股出現了突然暴跌的情況,很多板塊都跌破了5個點,有些板塊甚至已經跌破了7個點。這樣的景象讓很多人感到恐慌,因為很多人都擔心整周會出現大幅暴跌的情況,在我個人看來,股市不是一成不變的,出現了暴跌就必定有回落,當然出現了連續的上漲也會有相應的回調,所以都是非常正常的。對於那些喜歡博取短線收益的小夥伴來講,現在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入場時機,因為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市場的情況。

㈥ 大跌之後,股票非公開增發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關於股票增發,上市會進行發布,很多股民小夥伴就會看到,至於股票增發是什麼,有的小白並不明白,對於增發是利好利空也是不確定。現在就為大家揭秘。首先,大家看看這些福利,先領取一波--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增發是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為了再融資而再次發行股票的行為叫做股票增發。簡述一下,針對股票的發行量,要讓其變得多起來,獲取更多的融資,得到更多的資金。對企業來說是十分有利的,但對市場存量資金是很不友好的,會破壞股市的正常發展。一般情況下,股票的增發類型有三種,公開增發、配股、非公開增發也就是定向增發。下圖將對具體的區別作出分析。股票增發的消息、公告最好的查詢方式是什麼呢?投資日歷可以成為我們的好幫手,哪些股票增發、解禁、上市、分紅等重要的信息,它都會及時提醒我們,馬上點擊進行領取!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二、股票增發對股價的影響,是利好還是利空?

1、從股票增發的用途來看

相對來說,用於企業並購的增發,可以幫助企業增強整體實力,增長業績,極少能低於增發價格;而那些用於企業轉型的增發募集,其實具有非常高的風險不確定性;還存在上市公司通過增發獲得的資金,但投資項目不是它的主營業務,而是投資於風險高的行業,會造成市場上的投資者慌張,賣出手中的股票,會造成股價下跌,這明顯是一種利空手段。

2、從股票增發的方式來看

上市公司對於股票的增發,一般採用定向增發,主要針對於大股東和投資機構,戰略投資者、優質資產都可以引進的話,這樣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市場上的消費者,促使他們買入,讓股價上漲。對於一些企業而言,想做項目卻不具備吸引力,定向增發是不能做的,往往會採用配股的方式強制銷售。採用這種方案,剛拋出來就開始下跌,因為公開向市場換取大量現金。

三、股票增發定價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股票要增發,一定會有股份數量和增發定價。這個增發定價指的就是增發融資的股票價格。需要謹慎的是,為了讓股票增發的價格增長,在實行股票增發以前,可能存在公司串通機構哄抬股價。當確定了發行價格的時候,其股價就不會上升了:如果是定增的話,主力買入很有可能是為了它較低的價格,股價打壓一般會在定增之前進行,也就是定增之前,把一部分籌碼賣掉,招致股票下跌,在定增的時候,再用稍低的價格購入,拉升股價,同時,股票定增時,市場形勢較差,也可能致使股價下跌。如果增發的價格相較於目前的股價是高的那一個的話,那我們很有可能見證股價的上漲。(情況極少,很可能增發失敗)倘若比不上當下的股價的話,那麼對於股價的帶動就很小了。把增發的價格簡單地理解成投資者入場的成本價就可以了。短期之內,股票的最低保底線往往就是增發價,新的一輪就會開始上漲。也有某些個股,不會隨之上漲,但股價一般也不會跌破增發價格。要是你認為自己去研究利好還是利空很費腦筋的話,這里有個免費的診股平台,只要輸入你的股票代碼就可以立即得到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8-20,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㈦ 2014年3月10今天股票暴跌什麼原因

六大利空導演了大跌:
一、量能萎縮觀望氣氛濃 大盤股持續走弱
作為三中全會前的最後一個交易周,市場觀望氣氛日漸濃厚,即便是周末消息面偏暖,市場也選擇「暫時止步」進行震盪整固。短期來看,在領漲板塊缺失、量能逐步萎縮以及成長股持續「擠泡」的影響下,市場很難擺脫「震盪市」的格局,轉折點或就在「三中全會」所釋放的改革信號。量能不足大盤難有起色,短線大盤或許延續窄幅震盪走勢,但中線畢竟是又一個大底,操作上一般以持股為主。
二、改革長期利好短期利空 地產銀行股將遭遇考驗
在383方案中,利率市場化是重頭戲,這對於銀行股是一個重大利空,但對於中小銀行利好。地產雖然國家領導人在開會時沒有提到房價,並不是說對眼下的房價是認可的,是因為這屆領導很清楚,房價他們說了根本不算,只有市場說了算,所以才在供給上了下了功夫,想辦法用市場的手段去解決問題,但這個最終的歸結點還是會體現在供求關系的緩解,以至於滲透房價的慢慢合理回歸上,對地產的增長模式必然起到顛覆作用,也根本不可能是利好,這應該是市場的理解有誤。
三、 逾千億元解禁市值空襲 中小板成減持重災區
對於在2200點上下煎熬的A股來說,11月份要承受的壓力更大。11月份,A股市場將迎來一波解禁小高潮,有77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股數共計122.36億股,解禁市值為1075.39億元,環比10月份增加31.45%。值得一提的是,11月份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創業板。根據同花順(300033,股吧)(300033)iFinD數據統計顯示,11月份,有17家創業板公司迎來限售股解禁,合計解禁市值為144.84億元,占當月解禁市值的13.47%,這些創業板公司包括:紅日葯業(300026,股吧)(300026)、星輝車模(300043,股吧)(300043)、南都電源(300068,股吧)(300068)、信維通信(300136,股吧)(300136)、先河環保(300137,股吧)(300137)、晨光生物(300138,股吧)(300138)、福星曉程(300139,股吧)(300139)、啟源裝備(300140,股吧)(300140)、和順電氣(300141,股吧)(300141)、沃森生物(300142,股吧)(300142)、通光線纜(300265,股吧)(300265)、利亞德(300296,股吧)(300296)、梅安森(300275,股吧)(300275)、長方照明(300301,股吧)(300301)等等。
四、重要股東出逃 中小板成減持「重災區」
10月份,在大盤大幅回調的背景下,產業資本的減持意願有所消弱。10月份共有127家公司合計減持5.54億股,套現市值為64.15億元,相比9月份的303家公司合計減持15.93億股,套現市值175.08億元相比,減持市值大幅縮水。
據業內人士分析:這一是因為按照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在本公司三季報公告前30日內,不得轉讓解除限售股份。隨著三季報的披露,不少有減持沖動的大股東不得不將時間推遲至11月份,這也是導致10月以來環比減持大降的原因。同時,10月市場轉弱,創業板指數高位回調,當月減持額也迅速縮減。
被減持對象主要集中在消費品如紡織服裝、化工、電子元器件製造業等行業中。減持市值過億元的公司由9月份的44家減少至20家,套現市值前三甲的公司分別是美邦服飾(002269,股吧)(002269)、金正大(002470,股吧)(002470)、亞盛集團(600108,股吧)(600108)。
五、中國石油11月8日迎全流通 業績下滑拋售壓力加大
中國石油今日公告,社保基金持有的公司4億股股份將於11月8日起解除限售並上市流通。這是中國石油最後一筆限售股份,隨著這部分股票解禁,中國石油將實現全流通。資料顯示,中國石油於2007年首次公開發行40億股A股,並於當年11月5日在上證所上市,總股本為1830.21億股。上市之初,中國石油集團持有1579.22億股A股,其承諾36個月內不予以轉讓。但經境內有權機構批准其持有的股份到境外交易場所上市流通部分,不受上述36個月鎖定期限制。
在中石油的三季報中,高達1.68萬億元的營業額、953億元的凈利潤似乎未能掩蓋中間的薄弱環節—1-9月,中石油共加工原油7.345億桶,煉油與化工板塊經營虧損200.04億元。其中,煉油業務虧損53.21億元,化工業務虧損146.83億元。
六: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IPO可能三中全會後重啟
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在紐約出席中國金融協會年會時表示,隨著三中全會在11月12日結束,中國A股市場IPO有可能在今年年底重啟。

㈧ 2019年3月保險股下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價值與價格背離保險股何時「翻身」
發布時間:2014-05-0809:09:20作者:中國保險報數據中心李忠獻來源:中國保險報·中保網
■今年一季度,A股四家上市險企保費收入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除中國人壽外,其他三家公司凈利潤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飄紅的業績下,保險股估值水平仍處歷史低位
■四家險企的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保險股存在一定的「安全邊際」
■保險股的估值修復有望在下半年迎來,優先股試點鋪開和滬港通啟動或將成為助推器
隨著A股四家上市險企一季度報告的相繼出爐,四家險企一季度的成績單也全部揭曉。數據顯示,四家上市險企的保費收入都保持兩位數增長,但盈利表現卻出現分化。擁有壽、產險業務的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6.2%和44.3%,另兩家險企則差強人意,新華保險凈利潤小幅增長6.5%,中國人壽則同比下降28.3%(如表一所示)。
表一A股四大上市險企2014年一季度經營情況
保險股價值被低估,中國平安被嚴重低估
面對上市險企的這份成績單,投資者卻不給面子。截至4月30日,保險股指數跑輸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圖一上的點描述的是今年初投資一定數額並持有至該時間點的投資收益率)。今年以來,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下跌10.8%、6.5%、13.3%和12.4%。
近年來,我國保險業發展勢頭有所放緩,保險股也隨之一路走低。2013年,保險業開始表現出復甦之勢。年報顯示,2013年四大上市險企共實現凈利潤666.0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70.2%。增幅最低的中國平安也有40.4%,增幅最高的中國人壽更是高達123.9%。然而,亮眼的業績並沒有反映在股市這個晴雨表上,2013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股價分別下跌30.44%、8.69%、17.64%和20.61%。保險股存在一定的價值背離。
到了今年一季度,除中國人壽外,其他三家險企的凈利潤都有不同的增長,而保險股卻仍呈下跌趨勢,價值與價格相背離的程度不斷擴大。特別是盈利能力較強的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其價值與股價相背離的程度最大。即使是凈利潤下滑的中國人壽,我們也認為其股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被低估,其凈利潤的下滑主要受總投資收益率下滑和責任准備金計提規模較高的影響,公司的其他盈利指標均表現良好。
從P/EV(價格和內含價值比,可以看出一個公司股票的估值程度。EV是險企的內含價值,類似於其它公司的凈資產,是保險公司的清算價值。用EV而不用凈資產,就在於險企的保單是有價值的)的角度來看,近年來,保險股估值持續走低,與行業歷史估值數據相比,均處在最低位。四家上市險企的P/EV值已經全部跌至1倍以下或接近1倍(如圖二、三、四、五所示)。
從市盈率的角度來說,四家上市險企的市盈率都位於10倍到20倍的合理區間內。截至4月30日,中國人壽為15.53倍,中國平安為10.99倍,中國太保為15.99倍,新華保險為14.06倍。其中,中國平安的市盈率最低,被低估的程度最嚴重。
從今年一季度報告披露的股東名單來看,四家上市險企前10大流通股東已經罕見公募基金的蹤跡,主要為國企或者海外投資者,甚至中國人壽的10大流通股東裡面還出現了境內自然人投資者。對比近年來的股東名單,會發現前十大股東穩定,持股集中,並呈現長期投資的趨向。如果未來前10大股東長期持有上市公司,這幾家險企真正的流通市值其實並不大。
其中,中國人壽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93.6%,其剩餘A股的市值只有182億;中國平安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27.4%,其剩餘A股的市值為1360億,為四家險企之首;中國太保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64.9%,其剩餘A股的市值為360億;新華保險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82.1%,其剩餘A股的市值為僅為75億。
基本面向好,保險股內在價值不斷上升
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商品的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的時候,估值將重新迎來修復。
無論是從上市險企去年的年度報告來看,還是從今年的一季度報告來說,我們認為保險行業已經走出了前期低迷的發展階段,隨著保費收入增速的逐步提高、投資收益的增加、保險環境的逐漸改善、監管政策的不斷放鬆,保險行業的基本面在向好發展,而目前保險股票被明顯低估,用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話來說,保險股具備一定的安全邊際。
盡管受去年基數較高、一季度總投資收益率下滑和責任准備金計提規模較高的影響,中國人壽一季度利潤下滑28%,但是公司已經度過了2013年的滿期給付高峰,壓力大幅減輕。由於債券結構的持續優化、另類投資佔比的提升,凈投資收益率有所上升,並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2014年,中國人壽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著力推進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公司持續發展能力。在保持規模業務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大力發展首年期繳業務,積極發展短期險業務,著力提升業務價值。
中國平安一季度在計提減值高達52.6億的情況下(去年一季度減值僅為18.3億),凈利潤仍然實現大幅增長46.2%,增速領先同業,遠超市場預期;保費和投資收益增速均領先行業。其中,壽險業務同比增長23%,個險渠道佔比87%,從各家壽險公司首年保費渠道結構和繳費結構對比中也可以看出,中國平安渠道結構和繳費結構的優勢遠遠領先於行業。產險業務一季度同比增長28%。在車險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公司產險仍能保持快速的增長,產險承保競爭力顯著,並且綜合成本率也好於同業平均水平。
同時,中國平安的金融互聯網布局領先同業,已布局了陸金所、萬里通、車市、支付、移動社交金融門戶等業務,建立了客戶價值分群體系和客戶大數據分析平台,推進客戶遷徙,完善交叉銷售。2014年,中國平安將繼續圍繞「醫、食、住、行、玩」等生活需求切入門戶,建立領先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平台。
中國太保「聚焦營銷渠道,聚焦期繳業務」的發展策略成效初現,一季度營銷渠道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在壽險保險業務收入中,營銷渠道實現新保業務收入72.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3.8%。營銷渠道新保業務大幅增長,將推動公司新業務價值的迅速增長,為全年新業務價值增速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但財產險業務增速放緩,產險依然處於盈利向下周期,公司將注重控制綜合成本率。一季度公司實現投資收益79.11億元,投資資產比2013年末增長7.8%。投資資產中固定收益類資產佔比接近80%,未來保險公司以投資債券、定期存款、債券投資計劃等為主的投資模式將延續,公司的投資收益率的波動性將繼續減小,穩定性增強。
新華保險一季度凈利潤和凈資產同比分別小幅上漲6.5%和4%。雖然一季度滬深300指數下跌7.9%,但新華保險依然取得了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1%的好成績,在四家上市險企中最高,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在另類投資(基礎設施和不動產債權計劃、信託理財產品)佔比的放大。而且資產減值損失相對較少。公司現有融資計劃包括發行50億次級債和發行50億債務融資工具,用以增強償付能力。
兩大「起搏器」助推保險股抬頭
從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的差值角度來看,保險股的走勢短期內或還將繼續面臨調整(如圖六、七、八、九所示,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差值曲線向上表明市場上購買股票、做多的能量越大。反之,做空能量越大)。四家上市險企的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差值曲線都在維持不斷震盪的格局。
整個A股市場也因IPO重啟、房地產等領域風險持續發酵而承受巨大壓力。政府雖然發布了一些微刺激政策,有針對性的促進某些經濟領域的增長,但是經濟學家們也表示這些措施短期內不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基於此,我們認為整個5月份,市場依然維持弱市格局。隨著微刺激措施的效果顯現,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大環境之下,保險股的估值修復有望在下半年迎來,而優先股試點的鋪開和滬港通的啟動將成為保險股估值修復的「起搏期」。
優先股試點可使險企的投資和融資兩方面均可受益。投資方面,險企可以通過投資其他公司發行的優先股提高收益率。據了解,銀行板塊首隻優先股浦發銀行終於在4月29日浮出水面,相信四大行及一些其他大藍籌也將在不久之後推出優先股。我們預計國內優先股發行股息將在6%以上,高於目前保險公司的凈投資收益水平,有利於險資提高投資收益率。
融資方面,優先股也將是保險公司多元融資渠道的一個完善和體現。險企可以藉助發行優先股緩解資金來源壓力。但近期,上市險企可能會謹慎考慮優先股的發行,由於償付能力充足,暫不會通過優先股融資。
4月10日,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的聯合公告,批准上交所、香港聯交所等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4月30日,滬港通正式出台細則。盡管試行初期可能會有很多限制,但由於兩地投資者構成、風格偏好和上市牌照等差異,保險股長期存在很深的折價,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A股折價率接近20%,滬港通的落實有助於A股險企股價上揚,估值抬升。
另外,隨著滬港直通的擴大和外匯管制的放鬆,險資大量持有的藍籌股將受益於國際資本的流入,有助於體現保險股的高彈性。同時,險資在總資產15%的范圍內可投資境外資產,滬港通也給險資帶來更多港股投資機會。除此之外,滬港通還可促使A股入選MSCI新興市場指數,有望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提升藍籌股的估值。
隨著機構對藍籌股的價值再發現,偏好投資基本面清晰、業績明朗的藍籌股將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首選。優先股的啟動、滬港通的即將成行以及未來藍籌股率先實行T+0交易制度,藍籌股將成為各路資金熱捧的投資標的,價值投資的主流投資理念也將確立。

㈨ 3月的股市大跌嗎

3月5將會收陽迎來兩會 3月繼續2500點-3200的箱體震盪!~~~~

閱讀全文

與3月8日大跌之後的股票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一手漲跌多少點爆倉 瀏覽:611
新華制葯最新資金流向 瀏覽:30
秋林集團投資者索賠 瀏覽:311
2014年中國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886
股票雙鴨頭 瀏覽:500
多少錢可以炒股票 瀏覽:597
粘膠短仟股票 瀏覽:982
外匯分為那些 瀏覽:488
怎麼發現一字板的股票 瀏覽:948
鼎譽融資租賃深圳 瀏覽:440
海航投資金控 瀏覽:469
澄西新榮股票 瀏覽:765
共青城乾和投資創始人 瀏覽:346
怎樣學做貸款這行業 瀏覽:778
現貨白銀投資k線 瀏覽:200
大陸期貨開戶不入金可以嗎 瀏覽:377
湖南信託官網 瀏覽:654
典典養車融資 瀏覽:132
郵政儲蓄銀行貸款解押 瀏覽:309
浙江國承信貴金屬賠償 瀏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