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觀察股票的主力動向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通常可以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並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數量統計加入外盤。
也就是說:內盤是所有買家相加的總和,外盤是所有賣家相加的總和,內盤+外盤就是成交量。
根椐內盤,外盤兩個數據 可以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表明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在使用外盤和內盤時,要注意結合股價在低位和高位的成交情況以及該股的總成交量情況。
1、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下跌,處於較低價位,成交量極度萎縮。此後,成交量溫和放量,當日外盤數量增加,大於內盤數量,股價將可能上漲。
2、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上漲,處於較高價位,成交量巨大,並不能再繼續增加,當日內盤數量放大,大於外盤數量,股價將可能繼續下跌。
但是外盤、內盤的數量並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在許多時候外盤大,股價並不一定上漲;內盤大,股價也並不一定下跌。
莊家有可能利用外盤、內盤的數量來進行欺騙。
1、在股價陰跌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外盤大、內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明股價一定會上漲。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拋單將股價打壓至較低位置,然後掛賣單在賣1、賣2上,並自己買自己的賣單,造成股價暫時橫盤或小幅上升。此時的外盤將明顯大於內盤,使大家認為莊家在吃貨,而紛紛買入,結果股價還是繼續下跌。
2、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內盤大、外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示股價一定會下跌。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買單將股價拉至一個相對的高位,在股價小幅下跌後,再掛買單在買1、買2上,大家以為股價會下跌紛紛賣出股票,這時莊家分步掛單,將拋單全部買下。這種先拉高後低位掛買單的手法,常會顯示內盤大、外盤小,達到欺騙投資者的目的,待買入足夠多籌碼後,再迅速推高股價。
也就是,當股價已上漲了較大漲幅時,如果外盤大量增加,但股價卻不漲,就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准備出貨。 當股價已下跌了較大幅度時,如果內盤大量增加,但股價卻不跌,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假打壓真吃貨。 再看成交量
1、成交量有助研判趨勢何時反轉,價穩量縮才是底。
2、個股日成交量持續5%以上,是主力活躍其中的標志。
3、個股經放量拉升橫盤整理後無量上升,是主力籌碼高度集中控盤拉升的標志。
4、如遇突發性高位巨量長陰線,情況不明時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導致崩潰性下跌。
資金流入就是投資者看好這只股票,上漲機會就較大,若是資金流出相對來說投資者不看好該股票的未來走勢,或是已有一定漲幅有獲利回吐出現。再結合看股票的運行趨勢,中線看趨勢。
② 如何從個股的資金流向分析莊家(主力)動向
辨識主力動向:
第一,達到目標。有一個加倍取整的理論,這個方法在股市中還沒有被廣泛的應用,而一種理論在市場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這是判斷股票高點的一個好方法。簡單的說,我們准備買進一隻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聯合起來用,當你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預測的都是某一個點位的時候,那麼在這個點位上就要准備出貨。當然,還可以用其它各種技術分析方法來預測。故當預測的目標位接近的時候,就是主力可能出貨的時候了。
第二,該漲不漲。在形態、技術、基本面都要上漲的情況下不漲,這就是要出貨的前兆,這種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形態上要求上漲,結果不漲。還有的是技術上要求漲,但該漲不漲。還有的是公布了預期的利好消息,基本面要求上漲,但股價不漲,也是出貨的前兆;技術面決定了股票該漲而不漲,就是出貨的前兆。
第三,正道消息增多。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報刊上電視台、廣播電台里的消息多了,這時候就是要准備出貨。上漲的過程中,報紙上一般見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傳開始增加,說明莊家萌生退意,要出貨。
第四,傳言增多。一隻股票你正在作著,突然這個朋友給你傳來某某消息,那個朋友也給你說個某某消息,又一個朋友又給你說某某消息,這就是主力出貨的前兆。
第五,放量不漲。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是放量不漲,就基本確認是處理出貨。
③ 股市裡怎樣觀察主力動向
當主力尚未准備拉抬股價時,股價的表現往往很沉悶,成交量的變化也很小。此時研究成交量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好斷定主力的意圖。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價
時,其行蹤就會暴露。我們把這種股票稱為強勢股,此時研究成交量的變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了。此時,如果能夠准確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盤跡象,並果斷
介入,往往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理想的收益。實踐證明,根據成交量變化的特徵,可以對強勢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盤,作出一個較為准確的判斷。
1、由於主力的積極介入,原本沉悶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顯放大推動下變得活躍起來,出現了價升量增的態勢。然後,主力為了給以後的大幅拉升掃平障礙,不得不
將短線獲利盤強行洗去,這一洗盤行為,在K線圖上往往表現為陰陽相間的震盪。同時,由於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資者出局,因此,股價的K線形態往往成明顯的
「頭部形態」。
2、在主力洗盤階段,K線組合往往是大陰不斷,並且收陰的次數多,且每次收陰時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像主力正在大肆出貨。其實,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
當出現以上巨量大陰時,股價很少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對股價構成強大支撐,主力低位回補的跡象一目瞭然。
3、在主力洗盤時,作為研判成交量變化的主要指標OBV、均量線,也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特徵,主要表現為:當出現以上大陰巨量時,股價的5日、10日均量線
始終保持向上運行,說明主力一直在增倉,股票交投活躍,後市看好。另外,成交量的量化指標OBV在股價高位震盪期間,始終保持向上,即使瞬間回落,也會迅
速拉起,並能夠創出近期的新高。這說明單從量能的角度看,股價已具備上漲的條件。
④ 我們如何判斷一隻股票的莊家倉位和動向呢
判斷主力持倉量三招,根據持倉量的增減來看莊家,股價的漲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該股籌碼的分布狀況以及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的:動用的資金量越大、籌碼越集中,走勢便較為穩定,不易受大盤所左右;動用的資金量越小、籌碼分散在大多數散戶手中,股價走勢漲難跌易,難有大的作為。
這些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和技巧才行,在此之前最好還是多去學習高手的操作方法和規率來總結經驗,這樣分析比較靠譜,我現在也一直在追蹤牛股寶里的牛股達人學習,效果還不錯。
如何估算主力持倉數量呢?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法求和平均來判斷:
1、通過實戰的摸索,在判斷主力持倉量上可通過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公式一如下:當日主力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至少換手達到100%以上才可以。
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
2、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這段時期主力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左右。所以忽略散戶的買入量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3或總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或1/4,為謹慎起見可以確認較低量。
3、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公式三: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計算結果除以3,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主力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主力手中的持倉量。 最後,為了確保計算的准確性,將以上三個公式結果進行求和平均,最後得出的就是主力的持倉數量。
總公式:准確主力持倉量=(公式一+公式二+公式三)/3
⑤ 如何判定主力的動向
如何通過上壓板、下托板看主力意圖和股價方向?
大量的委賣盤掛單俗稱上壓板;大量的委買盤掛單俗稱下托板。無論上壓下托,其目的都是為了操縱股價,誘人跟風,且股票處於不同價區時,其作用是不同的。
當股價處於剛啟動不久的中低價區時,主動性買盤較多,盤中出現了下托板,往往預示著主力做多意圖,可考慮介入跟庄追勢;若出現了下壓板而股價卻不跌反漲,則主力壓盤吸貨的可能性偏大,往往是大幅漲升的先兆。
當股價升幅已大且處於高價區時,盤中出現了下托板,但走勢是價滯量增,此時要留神主力誘多出貨;若此時上壓板較多,且上漲無量時,則往往預示頂部即將出現股價將要下跌。
如何看待連續出現的單向大買賣單?
1、盤口意義
連續的單向大買單,顯然非中小投資者所為,而大戶也大多不會如此輕易買賣股票而濫用自己的錢。大買單數量以整數居多,但也可能是零數。但不管怎樣都說明有大資金在活動。比方如用大的買單或賣單告知對方自己的意圖,像666手、555手;或者用特殊數字含義的掛單,比如1818手(要發要發)等,而一般投資者是絕不會這樣掛單的。
大單相對掛單較小且並不因此成交量有大幅改變,一般多為主力對敲所致。成交稀少的較為明顯,此時應是處於吸貨末期,進行最後打壓吸貨之時。大單相對掛單較大且成交量有大幅改變,是主力積極活動的徵兆。如果漲跌相對溫和,一般多為主力逐步增減倉所致。
2、掃盤
在漲勢中常有大單從天而降,將賣盤掛單連續悉數吞噬,即稱掃盤。在股價剛剛形成多頭排列且漲勢初起之際,若發現有大單一下子連續地橫掃了多筆賣盤時,則預示主力正大舉進場建倉,是投資人跟進的絕好時機。
3、隱性買賣盤
在買賣成交中,有的價位並未在委買賣掛單中出現,卻在成交一欄里出現了,這就是隱性買賣盤,其中經常蘊含莊家的蹤跡。單向整數連續隱性買單的出現,而掛盤並無明顯變化,一般多為主力拉升初期的試盤動作或派發初期激活追漲跟風盤的啟動盤口。
一般來說,上有壓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買盤(特別是大手筆),股價不跌,則是大幅上漲的先兆。下有托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賣盤,則往往是莊家出貨的跡象。
⑥ 股市裡怎麼看莊家的動向
莊家動向:在股市中要完成盈利就必須經歷幾個步驟,吸貨,洗盤,拉高,派發。只有通過這個過程才可能賺到錢。股價的變化就是買賣決定的,散戶的資金少很難控制股價,而大資金就可以做到這一點,比如基金,券商,主力機構可以控制股價來達到賺錢的目的,可以把他們叫莊家。
莊家想完成賺錢的目的也必須經過三個步驟。
吸貨是庄控制股票的第一步,庄吸貨是一長期的過程(短庄吸貨短些,不過比較急),所以它的成本不是固定的,是在變化的。當股價當前運行低於庄的成本時,它可以不斷的降低庄的成本,這是莊家樂於看到的,因此庄在吸貨時不到不得已是沒有動力拉高股價的,在K線上就會表現為不斷的下跌,當然雖然是吸貨,庄喜歡下跌,但在低位遇到散戶太大的買盤時,也會不得已的上漲,但上漲後散戶買盤跟不上時,股價就會從新下跌,往往會更低。只有在K線上看出庄在吸貨,才能確定莊家的股票成本在何位子,持有股票的數量是多少?莊家在吸貨時由於採用了大量的對倒來恐嚇散戶,因此在K線上就留下了痕跡,細細觀察每筆交易就能看出這些對倒。莊家吸貨的數量決定了這支股票後市上漲的時間和空間。
當庄完成吸貨後就必須把股價拉高到其成本之上,才可能派發賺錢,在K線上就會出現不斷的躍過各條均線,應注意的是庄在拉高的過程中一是可能會遇到散戶的大量拋盤從而對股價形成客觀的阻力,二是莊家人為的向下打壓,這是有原因的,就是洗盤階段,是符合庄的戰略的,由於庄向下打壓是故意的,就可以在K線上看出,往往股價在庄打壓後會很快拉起來,這就是為什麼股票一定要波段作而不能死捂。
當股價越過庄的成本後,庄就可以派發賺錢了,有一點散戶應清楚,庄一般不會在放量上漲中吸貨的,如果特別看好後市只會少量補倉。股價在高位能不能維持主要看散戶是不是跟風買進,庄是不會買單的。
從上面簡單的分析可以看出,散戶介入點是在庄完成吸貨後,拉高派發中跟隨庄操作是最佳策略,但即使這個過程,庄也反復來迷惑散戶。
總之其核心就是要在K線中看出庄的意圖(所謂的盤口語言),誰不能看出誰將會被消滅,誰看得出就會如魚得水,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准備與你交流探討,讓你看出庄的意圖,從而立足股市不被吃掉。
相信一點:股市是永遠有機會的,股市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股市是個少數人正確的市場,所以隨大溜是炒股者的悲哀!
⑦ 如何在股市中分析主力動向
最好是實盤看盤口,根據盤口情況分析,主力或者市場的意圖。
看看主力是否願版意吃貨,如果願意吃籌權碼,一般問題不大(這一點需要分辨是否真的願意吃籌碼),如果主力不願意吃籌碼,後市不樂觀(這一點也需要分辨是否真的?)
結合成交的單子判斷真假,得出結論。
⑧ 如何判斷主力動向(吸籌、洗盤、砸盤、拉升、出貨)
雖然技術分析的指標多達上百種,但歸根結底,最基本的就是價格與成交量,其他指標無非就是這兩個指標的變異或延伸。
量價關系的基本原理,是「量是因,價是果;量在先,價在後」,也就是說成交量是股價變動的內在動力。由此,人們導出了多種量價關系的規則,用於指明具體的投資。在實際中,人們會發現根據量價關系來進行具體買賣股票時,常常會出現失誤,尤其是在根據成交量判斷主力出貨與洗盤方面,失誤率更高,不是錯把洗盤當出貨,過早賣出,就是誤將出貨當洗盤,該出不出,結果痛失出貨良機。
那麼,在實際投資中該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正確判斷出主力的進出方向。或者說,如何根據成交量的變化,准確判斷出主力是在出貨還是洗盤呢?
一般說來,當主力尚未准備拉抬股價時,股價的表現往往很沉悶,成交量的變化也很小。此時研究成交量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好斷定主力的意圖。但是,一旦主力放量拉升股價時,其行蹤就會暴露。我們把這種股票稱為強勢股,此時研究成交量的變化,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了。此時,如果能夠准確地捕捉到主力的洗盤跡象,並果斷介入,往往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理想的收益。實踐證明,根據成交量變化的特徵,可以對強勢股的主力是不是在洗盤,作出一個較為准確的判斷。
1、由於主力的積極介入,原本沉悶的股票在成交量的明顯放大推動下變得活躍起來,出現了價升量增的態勢。然後,主力為了給以後的大幅拉升掃平障礙,不得不將短線獲利盤強行洗去,這一洗盤行為,在k線圖上往往表現為陰陽相間的震盪。同時,由於主力的目的是要一般投資者出局,因此,股價的k線形態往往成明顯的「頭部形態」。
2、在主力洗盤階段,k線組合往往是大陰不斷,並且收陰的次數多,且每次收陰時都伴有巨大的成交量,好像主力正在大肆出貨。其實,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當出現以上巨量大陰時,股價很少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對股價構成強大支撐,主力低位回補的跡象一目瞭然。
3、在主力洗盤時,作為研判成交量變化的主要指標obv、均量線,也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特徵,主要表現為:當出現以上大陰巨量時,股價的5日、10日均量線始終保持向上運行,說明主力一直在增倉,股票交投活躍,後市看好。另外,成交量的量化指標obv在股價高位震盪期間,始終保持向上,即使瞬間回落,也會迅速拉起,並能夠創出近期的新高。這說明單從量能的角度看,股價已具備上漲的條件。
⑨ 如何看莊家的動向
莊家動向:在股市中要完成盈利就必須經歷幾個步驟,吸貨,洗盤,拉高,派發。只有通過這個過程才可能賺到錢。股價的變化就是買賣決定的,散戶的資金少很難控制股價,而大資金就可以做到這一點,比如基金,券商,主力機構可以控制股價來達到賺錢的目的,可以把他們叫莊家。
莊家想完成賺錢的目的也必須經過三個步驟。
吸貨是庄控制股票的第一步,庄吸貨是一長期的過程(短庄吸貨短些,不過比較急),所以它的成本不是固定的,是在變化的。當股價當前運行低於庄的成本時,它可以不斷的降低庄的成本,這是莊家樂於看到的,因此庄在吸貨時不到不得已是沒有動力拉高股價的,在K線上就會表現為不斷的下跌,當然雖然是吸貨,庄喜歡下跌,但在低位遇到散戶太大的買盤時,也會不得已的上漲,但上漲後散戶買盤跟不上時,股價就會從新下跌,往往會更低。只有在K線上看出庄在吸貨,才能確定莊家的股票成本在何位子,持有股票的數量是多少?莊家在吸貨時由於採用了大量的對倒來恐嚇散戶,因此在K線上就留下了痕跡,細細觀察每筆交易就能看出這些對倒。莊家吸貨的數量決定了這支股票後市上漲的時間和空間。
當庄完成吸貨後就必須把股價拉高到其成本之上,才可能派發賺錢,在K線上就會出現不斷的躍過各條均線,應注意的是庄在拉高的過程中一是可能會遇到散戶的大量拋盤從而對股價形成客觀的阻力,二是莊家人為的向下打壓,這是有原因的,就是洗盤階段,是符合庄的戰略的,你可以考慮為什麼?在這里不細說。由於庄向下打壓是故意的,就可以在K線上看出,往往股價在庄打壓後會很快拉起來,這就是為什麼股票一定要波段作而不能死捂。
當股價越過庄的成本後,庄就可以派發賺錢了,有一點散戶應清楚,庄一般不會在放量上漲中吸貨的,如果特別看好後市只會少量補倉。股價在高位能不能維持主要看散戶是不是跟風買進,庄是不會買單的。
從上面簡單的分析可以看出,散戶介入點是在庄完成吸貨後,拉高派發中跟隨庄操作是最佳策略,但即使這個過程,庄也反復來迷惑散戶。
總之其核心就是要在K線中看出庄的意圖(所謂的盤口語言),誰不能看出誰將會被消滅,誰看得出就會如魚得水,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准備與你交流探討,讓你看出庄的意圖,從而立足股市不被吃掉。相信一點:股市是永遠有機會的,股市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股市是個少數人正確的市場,所以隨大溜是炒股者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