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二期金風

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二期金風

發布時間:2021-11-07 18:47:20

⑴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工程的詳細情況

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位於上海市臨港新城至洋山深水港的東海大橋兩側1000m以外沿線,風電場最北端距離南匯嘴岸線5.9km,最南端距岸線13km,全部位於上海市境內。風電場在東海大橋東側布置4排35台風機;西側布置2排15台風機,共安裝風機50台,總裝機規模10萬kW,預計年上網電量25851萬kWh。
發電機出口電力經過風電機組自帶的升壓後由風電場電氣接線接入岸上升壓站和控制室,電力升壓至110kV後就近接入220kV變電站並升壓納入上海市電網。工程施工主要分為陸上變電站部分和海上風電場兩部分。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已經同意開展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建設前期工作,要求提出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國家發改委批准後建設。

⑵ 即將建成的亞洲首座海上風力發電場

上海 東大橋海上風電場所有機組安裝完成
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是全球歐洲之外第一個海上風電並網項目,中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範項目。該項目位於東海大橋東側的上海市海域,距離岸線8-13千米,平均水深10米,總裝機容量102兆瓦,全部採用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34台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預計未來年發電量可達2.6億千瓦時,所發電能將通過海底電纜輸送回陸地,可供上海20多萬戶居民使用一年,相當於每年節約燃煤10萬噸,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

目前,該項目首批風電機組已成功實現並網發電,並通過240小時考核,累計發電量735萬千瓦時。該風電場將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實現全部風電機組並網發電,為世博會奉獻清潔能源。

⑶ 今年2月22日,上海東海大橋風力發電示範工程第32、33標號的風機在拖輪拖帶下由海事局巡邏艇護航,歷時6h

(1)風機的速度為: v=
s
t
=
60× 10 3
6×3600
m/s=2.78m/s ;
受到的阻力為: f=
P
v
=
10 4
2.78
N=1.44×1 0 4 N ;
(2)風的功率為 P=
1.02× 10 8
34×0.5
w=6×1 0 6 w ;
每台風機每年利用的風能為 E 風 =Pt=6×1 0 6 ×2000×3600J=4.32×1 0 13 J ;
(3)每台風機發電功率為P 0 =3000kw
發電煤耗=1.8×10 6 /(3000×2000)kg/kwh=0.3kg/kwh
答:(1)風機組被拖運時受到的阻力約為1.44×10 4
(2)每台風機每年利用的自然界風能為4.32×10 13 J;
(3)發電煤耗(煤質量/千瓦時)為0.3kg/kwh.

⑷ 下圖為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場景觀圖。繼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之後,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場於2012年11月底全部

(8分)自然區位優勢:海岸線綿長,大陸架寬廣(1分);海上風能資源豐富(2分)。
意義: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短缺(2分);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2分);利於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1分)。

⑸ 洋山深水港有多少個風力發電機

洋山深水港至東海大橋,至少有20台。

理由:一期安的10萬千瓦機組,總容量要達到20.42萬千瓦,故至少20台。

相關參考資料:

全長32.5公里的東海大橋連接著上海浦東和洋山深水港,從空中俯瞰這座跨海大橋,水天一色,大橋一直延伸到天際線的盡頭,分布在大橋兩側海面上的風車「森林」,就是東海大橋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它是國內第一個也是歐洲以外第一個海上風電場,總投資40.8億的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從勘探設計到主機製造再到設備安裝,都是完全由中國人自主研發、製造、完成。

2010年東海大橋海上風電一期10萬千瓦機組並網發電後,建設者繼續挑戰二期工程,2015年9月1日,隨著二期工程投入商業運營,上海東海大橋風電項目總的裝機容量達到20.42萬千瓦,整個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從一期投入運行以來,已經累計發電將近12億度,和火力發電相比,少使用了54萬噸標煤。(央視記者 郭臻 梁洋 候非)


⑹ 中國海上風電的分布主要在什麼地方

江蘇如東150MW海上風電場示範工程於2012年9月22日全部機組並網發電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BTM數據顯示,2014-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將新增26117MW;到2018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有望達到32948MW,佔到全球風電裝機規模的6%。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先天條件優越,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常規能源缺乏、環境保護要求高、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建設條件好、工業基礎雄厚,已具備開發建設海上風電的良好條件,隨著國家的重視和產業自身的逐步成熟,中國海上風電將健康、規模化發展,並逐步展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12月2日,在中歐海上風電海上風電工程及裝備製造技術論壇上,水規總院 謝宏文處長對中國海上風電發展規劃進展及海上風電發展面臨挑戰等問題做了介紹,北極星電力網編輯整理講話主要內容分享給風電行業人士供參考。
一 海上風電發展現狀
1、風能資源儲量及分布基本摸清。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冬、春季受北方冷空氣影響,夏、秋季受熱帶氣旋影響,海上風能資源較為豐富。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為2億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5億千瓦;另外,還有部分潮間帶及潮下帶灘塗資源,深海風能資源也較為豐富。
2、海上風電建設已起步。從2007年中海油渤海鑽井平台1.5mw實驗機組開始,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場已投產約38.9萬千瓦,次於英國、丹麥、比利時和德國,位居世界第五位。其中主要包括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102mw、江蘇如東32.5mw潮間帶試驗風電場和江蘇如東200mw潮間帶示範風電場。
3、海上風電機組研發能力明顯增強。目前國內已經可以生產製造5mw和6mw等大容量風電機組,金風、明陽、華銳、上海電氣、海裝、三一電氣、聯合動力、湘電、遠景能源等企業已均有海上風電安裝業績。
4、專業隊伍逐步形成。在施工方面,中交第三航務局、南通海洋水建、龍源和振華港機聯合等承擔了海上風電的施工工作;中交第一、二、四航務局等具有以主要設備參與海上風電施工的經驗;中海洋石油、江蘇電建、天津港航、上海電建、上海港務、水電八局、中鐵大橋、三一、葛洲壩、道達重工等單位在海洋施工、大型海上施工設備研製和海上施工技術研究做了大量技術積累。
在勘測設計方面,華東院、中南院、西北院、上海院和廣東院,從規劃到前期、施工,配備了專業隊伍,加強科技投入研究,參與了標准技術制定,具備了海上風電專業勘測設計能力。
在開發建設方面,五大電力企業和中廣核、國華、三峽、河北建設、魯能、粵電等能源投資企業,在國內已經或正在開發建設一些海上風電項目,並積極推進一批大型海上風電項目預可研、可研階段的前期工作
5、海上風電標准體系初步建立
國家能源局已《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實施細則》 。也有關於海上風電的13項技術標准,涵蓋海上風電規劃、預可研、可研、風能資源測量及海洋水文觀測、地質勘察、施工組織設計、鋼結構防腐、概算定額、概算編制規定、變流器等。
6、海上風電臨時電價發布
今年6月,發改委發布了《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了海上風電臨時電價,有利於投資方評估項目風險,從實質上推進海上風電開發建設。
二 規劃工作進展
2009年1月啟動海上風電規劃工作。上海、江蘇、山東、河北、廣東、遼寧(大連)海上風電規劃已獲得國家批復;海南省海上風電規劃為報批階段;福建、浙江省海上風電規劃已完成審查正在完善;廣西規劃正在編制中。
截至2013年底,獲得國家或省能源主管部門同意推進前期工作的項目共計17個,主要分布在江蘇、河北、福建、廣東、海南、上海、浙江等地區,總裝機容量為410萬千瓦。此外,全國約有1100多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正在開展可研、可研階段前期工作,其中超過7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預可研報告編制完成。規劃中建設重點布局地區主要是江蘇南通、鹽城南北部、連雲港;山東萊州灣、渤中、長島、半島北海和半島南海;廣東粵東、粵西、珠三角;上海東海大橋、南匯、奉賢;河北唐山、滄州;浙江杭州灣、舟山東部、象山、台州、溫州;遼寧瓦房店、花園口、庄河等海域。

⑺ 上海市東海大橋10萬千瓦風電場的項目簡介

東部沿海的海上可開發風能資源約達7.5億千瓦,不僅資源潛力巨大且開發利用市場條件良好,只是由於我國沿海經常受到台風影響,建設條件較國外更為復雜。上海在崇明、長興、橫沙三島和南匯、奉賢沿海區域具有較豐富的風力資源。因此上海將重點建設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和崇明、長興風電場一期工程等,到2010年風電規模達到20~30萬千瓦。
09年3月22日,有華銳風電科技公司研發的我國第一台海上風電機組實現吊裝。2010年2月,34台機組全部吊裝完畢,同年7月實現並網發電。
該項目是我國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⑻ 東海大橋的海上風電場

2010年07月06日,總投資23.65億元的我國第一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示範工程並網發電,標志著我國基本掌握了海上風電的工程建設技術,為今後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積累了經驗。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也是亞洲首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由上海東海風力發電公司投資建設。該項目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採用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34台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的海上工程於2008年9月正式開工,2009年3月首台風機吊裝成功,同年9月首批三台風機實現並網。2010年2月,34台風機吊裝完成,6月8日全部風機並網試運行,7月6日實現並網發電。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在我國風電場建設史上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次採用自主研發的3兆瓦離岸型機組,標志著我國大功率風電機組裝備製造業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第一次採用海上風機整體吊裝工藝,大大縮短了海上施工周期,創造了一個月在工裝船上組裝10台、海上吊裝8台的記錄;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高樁承台基礎設計,有效解決了高聳風機承載、抗拔、水平移位的技術難題。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並網發電儀式上表示,東海大橋風電場積累了豐富的海上風電工程建設經驗,為我國大規模開發海上風電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和管理基礎。他表示,再有3到5年時間,隨著一批海上風電項目的建設,我國海上風電技術將全面成熟,海上風電將進入大規模發展的階段,成為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
裝機容量10萬千瓦的東海大橋風電場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獲政府有關部門批准,二期工程計劃使用單機容量更大、技術更先進的風電機組。
國家能源局啟動了我國首批100萬千瓦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其中,2個近海風電項目設在江蘇濱海、射陽,各裝機30萬千瓦;兩個潮間帶項目位於江蘇大豐和東台,裝機容量各20萬千瓦。此次招標預計今年9月份宣布中標結果。

與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二期金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穿插 瀏覽:440
鈷酸鋰的股票 瀏覽:537
馳宏鋅褚股票 瀏覽:590
重點融資 瀏覽:181
信用卡融資功能是什麼 瀏覽:276
基金凈值查詢值查詢系統 瀏覽:791
銀邦股份資金流向 瀏覽:434
港股融資打新暫緩上市 瀏覽:668
塑料1909期貨行情 瀏覽:871
怎麼投訴網易貴金屬 瀏覽:463
投資中國公司 瀏覽:630
中國農業銀行有什麼基金 瀏覽:993
信託控股好嗎 瀏覽:662
信託名門 瀏覽:711
主要的融資模式有哪些 瀏覽:675
2013年貓郵票價格 瀏覽:317
上海仟家信貴金屬 瀏覽:319
戰略投資家 瀏覽:760
杭金投理財 瀏覽:968
融資租賃內控 瀏覽:331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