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物價上漲問題
我以經濟學和價格學的原理來解釋一下,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具體的物價上漲原因有以下幾點:
1.供求規律的長期表現形式為供不應求;
2.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況是一年之內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上漲了5%,也就是增值了5%,現在我國的各種工業產品大部分是出口銷售,國內自己人消費的其實很少,因為大家的錢都拿去買高價房了,誰還有多餘的閑錢用來自己消費???
3.寡頭壟斷行業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競爭;
4.國家宏觀調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銀行利率,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資金流入市場,刺激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必然帶動物價上漲;
5.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是指太多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額需求狀況; 其實通貨膨脹有3種解釋,這只是其中一種。
6.生產要素價格,其中土地是最關鍵的,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受國家嚴格控制,導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帶動其相關的產業鏈條同時受影響; 當然房地產價格上漲還有很大原因是因為炒房引起的。
7.國家財政購買力度,包括國家政策性銀行,國家認為某種商品的價格高了,就減少對某種商品的購買,反之道理一樣。
8.物價指數,資金具有投資回報率或資金價值,也就是折現率和本金化率.說白了就是未來的錢不如現在的"錢"值錢,未來同樣的錢購買力不如現在買的東西多;
9.國際經濟對我國有很大影響,包括外匯儲備情況。目前我國大概有2000萬億美圓的外匯儲備。自從加入WTO以來,跟國際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了。
10.這一條本人認為非常關鍵。美國大型金融投機集團對中國30年改革開放成果的掠奪。
中國外匯制度改革以來,尤其2007年,人民幣對美圓上升5%,這是美國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對日本進行經濟掠奪一樣。舉個例子:2006年1美圓=10元人民幣,美國人在2006年用1美圓換了10元人民幣,用這10元人民幣買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價翻一翻,美國人把房子賣了得到20元人民幣,而2007年人民幣升值,假設1美圓換8元人民幣了,美國人再將20元人民幣換成美圓就是2.5美圓。如此可見,美國人的1美圓在一年時間就變成2.5美圓,他賺了中國多少???2.5倍的利潤啊。而且這2.5美圓回到美國又可以繼續投資美國,美國經濟又可以發展了,美圓重新升值。還有1美圓換成人民幣10元投資固定資產後,市場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銀行就會發行10元人民幣來彌補這個空擋,而這2.5美圓走了以後留給中國的卻是市場上多了10元人民幣,還不通貨膨脹才怪。中國被掠奪後,人民幣再度貶值。就跟日本一個結局,看著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
再來看看價值規律,它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綜合了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
商品價格的本質是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內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決定價值量的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價值規律的作用:
1.自發的調節生產和流通;
2.自發的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生產率;
3.造成貧富兩極分化.
通常所說的物價其實就是生產價格,而生產價格是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加上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生產價格就是價值的轉化形態.
② 關於當今中國物價膨脹的一些問題。
近來,中國大陸物價一路扶搖直上,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3月份漲幅達3.3%,4月上漲達3%。CPI漲幅超過3%就是通貨膨脹的警告信號,連續兩個月突破3%的警戒線,很多人明顯感到通貨膨脹逼近。而本次的通貨膨脹,有專家預測最後會導致貧富懸殊問題更嚴重,社會矛盾更激化。
物價上漲食品為最
這次物價上漲有一個特點,就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價格上漲尤其快。以肉為例,據《華商晨報》報導,沈陽豬肉價格創十年新高。沈陽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稱,今年豬肉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已超出99%。濟南、南京等多地的豬肉價格也已達歷史最高點。而自進入5月以來,北京、上海、武漢、長沙等大城市豬肉價格也都不斷上漲,短短幾個星期每公斤就漲了5元至8元。據農業部網站消息稱,5月以來,全國多數省區市豬肉價格同比大幅上漲。
其實不僅是豬肉價格在上漲,糧油肉菜價格都在上漲。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對全國31000個農業生產經營戶和農場的價格調查,今年一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7.3%。其中,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而漲幅又較大的品種是:穀物價格上漲8%,油料價格上漲13%,生豬價格上漲18%,家禽價格上漲12.7%,禽蛋價格上漲11.8%。可以說這些構成居民膳食主要部份的農副產品價格上漲。
漲價讓窮人更窮
漲價讓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響非常大。承受能力最薄弱的城市低收入及困難家庭則倍感壓力沉重。
據中國甘肅省統計部門分析,目前在甘肅城鄉最低收入居民家庭中,食品消費支出佔到消費支出的六成。此輪物價上漲後,一般城鎮低收入家庭即使節衣縮食,人均每月也要增加支出45元左右,而2007年低保人口人均收入每月僅增加15元。據對當地低保戶的調查,一個3口之家在物價上漲前每月有550元左右即可維持基本生活,但此輪漲價後,每月至少需要700多元才能保障基本生活。這對於低保線剛到168元的甘肅城鎮低收入群體來說,生活之艱難可想而知。
農產品漲價農民未獲利
以糧食為核心的食品漲價。有人不禁會想,受益者首先是農民。可統計數據傳遞出的信息卻讓人感到,此次漲價農民未必能得到多少實惠。一季度我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增長2.1%,比上年同期提升0.6個百分點,盡管說增速「創出10年來同期新高」,但隨之而來的是,一季度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漲幅由去年同期的2.2%上升至4.4%,整整高出一倍。
而且,隨著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多,農民工越來越多。農民工吃住、消費在城裡,收入水平又比城裡人相對較低。統計表明,今年一季度,宛村外出務工人員收入增長18.8%,增幅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可見外出務工農民收入增速正在放緩,而生活消費支出卻要大增。
工資沒有物價漲得快
日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司司長邱小平提出將通過五大措施提高普通職工工資後,引起輿論熱議。當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漲工資」上面之時,另外幾條關於物價上漲的新聞卻似乎被忽略了。
在中國法院網上一篇題為《當心物價上漲「吃掉」上漲的工資》一文中,作者說:「漲工資當然是好事,但這畢竟還僅僅是一個『將來時』,到時候工資能漲到什麼份上,誰也說不準。但物價上漲卻是實實在在讓你每天都要多掏錢的,甚至『工資漲得像眉毛一樣慢,物價漲得像鬍子一樣快』成了民間廣為人知的順口溜。」
即便是機關事業單位已經加薪的居民也在埋怨:寧肯不漲工資也別漲價啦。因為,在他們的家庭賬本里「增收」還抵不上「增支」。
貴陽市民劉阿姨一個月的退休工資有800多元,以前每個月吃飯大概要花400多元,自從今年食品價格上漲後,每個月的花銷都要多百把塊錢。劉阿姨說:「原來40多元一桶油,現在賣到70多。每斤米也漲了三四毛錢,再加上最近豬肉價格高得嚇人,好不容易漲的一點工資都被上漲的物價抵掉了,感覺工資沒有物價漲得快。」
「紅網」一篇題為《國民收倍增政策不應被物價上漲『吞噬』》一文中稱:「就數據以外所表現出的上漲,似乎遠不止這個水平。近年來,給公眾印象最深的是,水、電、油氣、交通等公共消費品都一直在漲。依目前的物價漲速,工資再漲,農民收入再增,也是水漲船高,高物價早就讓居民收入那點漲幅消弭於無形。」
人民幣升值與貶值並存
對於在人民幣匯率升值之時,為何會出現物價上漲(貶值)這么一對表面看來非常矛盾的關系,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說,首先必須明白中國為什麼需要經濟高速增長?中國近三十年來的改革,是一個社會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大餅需要重新分,如果這個過程過於剛性的話,會引起很大的社會矛盾。所以便需要大餅作大,底層社會沒有太多的明顯損失,利益重新分配可以暗中進行。這個過程,就是通貨膨脹的過程。
中國有一個特意的統一政策,一是低利率,二是高投資率,三是社會保障低限度化。低保障,促使大家存錢(而不是消費),低利率等於是資金成本低,投資成本降低促使高投資率。 最後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
而貨幣匯率,主要和一國對外貿易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順差或逆差導致。雖然和物價程度有關,但卻沒有直接關系。尤其是目前,中國基本物價和西方主要國家仍有差距,所以在巨大貿易順差的情況下,貨幣必然會有升值壓力。但關鍵的問題是,這個過程是否能夠促使中國進口更多外國物品,如果沒有,那麼中國人民幣升值在國際上的壓力會持續。
瘋狂的結果
石藏山說,中國人賺錢每年在增加,但暗中貶值(相對物價)的幅度更大,大部份人不會有明顯的意識。因此可以緩和社會矛盾。
通貨膨脹的結果,老百姓會尋找更大回報的資金處置方式,房地產和股市的升值,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出現的。1988年通脹,大家買彩電和傢具;這次的通脹,大家去買房地產和股票,含義是相同的。由於資金風險大增,尤其是股市,最後會導致貧富懸殊更加劇,矛盾激化。
石藏山說:「我估計,中國會進入一個更加瘋狂的年代。」而股市與樓市狂漲的結果就將會是社會解體,或者社會學家比較文雅的說法,是社會解構,大混亂。
英雄所見略同,《商業信息報》一篇題為《超速漲價於國於民兩不利》的文章,作者也認為:「漲價極易產生連鎖反應,甚至引起惡性循環。這會加劇社會矛盾、直接危及社會穩定。」
③ 中國當前物價上漲的原因
交警與瘋漲的物價,
這兩年物價漲不停,時不時爆個天價,出個新鮮新聞,或房價上天,或兩根蔥十元,或豬肉價持高煉鋼的想去養豬,平頭百姓抱怨著,這年代什麼都漲,政府氣憤地斥責房產商,運輸商,經銷商是黑心奸商.其實在社會的基礎層走走,體驗一下基礎層的生活,跟蹤一下一根蔥,一處房,一斤肉的生產,流通以及到咱老百姓的手中,經手的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但是有一些人有一些組織與生產,流通銷售關系不大,卻拿得最多.這些人就是管理執法的人,這些組織就是地方政府的各種部門和組織.政府說那些生產流通領域的做從業者是奸商,多少有點賊喊捉賊,讓別人背黑鍋.
交警是流通中最易接觸到的管理執法者,其職責是保持道路暢通,使流通速度加快,可你想想交警除些之外,又做了些什麼呢?罰款,增加物流成本,滯停流通時間,每月,每年下達的罰款任務和指標,以及由些衍生的交警們的黑色收入,都要加到物價里,而這部分平均增加的成本要佔到總成本的多少呢?我們跟蹤一斤桔子,一根蔥,過過州縣也許就會明白,我們親愛的交警哥的黑手怎樣把這些原本十分便宜的東西變得昂貴,以我的一次進貨為例,桔子原產地兩毛一斤,到本地後核算成本已至一元一斤,這其中給交警的錢與耗油相當.一塊八的一個小藝術品,在路上給交警的錢佔到油錢的一半,還是不開票,給個現錢求個方便過去,總體合算到本地需加價兩元才不賠錢,還不算自己的勞動與花費.有關這方面的記者調查,訪談其實很多,中央台的也有,都知道瘋漲的物價原因在哪兒,但是我們的物價還是企高不下,真正物資生產流通銷售的從業人員,其實在總物價中,分得的利潤都很微薄,但是在這各環節之外的那個大沿帽團體分得的卻最為豐厚,最理直氣壯,還可以說別人奸商,大沿帽的背後就是我們的各種政府部門和政府.
交警與我們的物價似乎並不相干,但是親愛的大沿哥正是推動我們物價上升,加大我們生活成本的推手,有人會說把兩者聯系在一起有些牽強,但是你要去社會的基礎層走走,這種最直觀淺顯的道理誰都明白.農民的農產品賤得爛在地里,市民的菜價貴得離譜,賣菜的起早貪黑掙些薄利,弄不好還要賠錢,跑運輸的為了口飯冒風險來回奔波,日子也很緊巴,倒騰經銷的弄不好就要賠錢,還要背個黑心的黑鍋,這中間的利潤哪兒去了,大沿哥們拿去了.管理部門拿去了,大沿哥們正是瘋漲的物價的推手.
由此我想了很多,物價高,賣東西的被指是奸商,誠信缺失老百姓被指人心變壞了,道德滑坡,是老百姓麻木,其實就像交警與瘋漲的物價一樣,真正的根源並不在被指的人,倒是叫喊的人和組織有可能是真正的製造者.
④ 中國物價為什麼會如此迅速上漲
1、08年4萬億投資規模欠缺考慮,大部分資金流入投機行業,而不是經濟發展基礎行業,比如房地產、炒作期貨等,投資不均衡導致生產供給的盲目擴大,增加了供給,虛增了經濟,這就導致今年央行上調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目的很明顯就是收回多餘的投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經營融資成本,這些成本需要轉嫁到消費者;
2、多年來的貿易順差,導致中國人民幣升值,外幣進入中國投機保值(歐元債務危機、美元貶值),俗稱熱錢湧入,根據中國的外匯管理制度,每1美元進入中國,就需要增加印刷相應的人民幣(6.8)來夠買美元,這個印發貨幣不是根據國內需要,而僅僅是因為外匯管制政策,多發行的人民幣一定程度削減了國內人民幣的購買力,也就是現在看到的物價上漲;
⑤ 物價上漲的原因、分析及解決的方法與途徑
物價上漲原因:
首先是需求推動,內需強勁和外需回暖。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1.92%,反映出中國經濟有很強的需求動力。這包括,大量在建項目加速建設和激活民間投資短期內都會推動投資繼續強勁增長;刺激消費政策力度不減,未來消費增長趨勢仍可保持;受歐美發達經濟體持續復甦影響,出口趨勢仍然較好。
其次是成本推動。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甦,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勢頭明顯,今年以來世界能源、金屬及礦產品、農產品及原油價不同程度上漲。
第三,去年信貸高速投放,形成的過多貨幣供給
價格上漲趨勢有些是長期的,有些是短期的,比如農產品價格由於土地、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價格會是一個長期的上漲趨勢,但是像蔬菜的漲價是受氣候的影響,這就是短期的因素。解決的根本措施是要發展生產,目前我國糧食完全可以自給,都是產大於需,個別餘缺要靠進出口調劑。
我國很多商品對外依存度高,例如鐵礦石、大豆、油料、石油、銅等,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是50%左右,鐵礦石更高。周望軍表示,這確實不是政府通過國內的政策能調控的,需要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發展壯大,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話語權增強了之後,才能影響國際市場。他表示,這是我國一個長期的艱巨任務。
>>途徑
對低收入群體適當補貼
專家說,建議採取四項措施應對生活必需品價格過快上漲。第一就是要發展生產,重點是發展農業生產,只要糧食、生豬等農產品和基本的消費品供應能夠保障,應對通貨膨脹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再通過物資調配、進出口等手段調節,供應肯定沒問題。接著就要對低收入群體予以適當的補貼,包括城鄉低收入群體、在校家庭貧困學生等,通過財政的渠道進行適當的補貼,使他們的生活水平不因為物價上漲而降低。
防止游資炒生活必需品
對於目前「游資炒作」對物價的影響,周望軍說,首先不允許炒作群眾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糧油蛋等。同時要完善制度,因為游資能炒作的產品肯定是供小於求的產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為減產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同時要建立專門的機制,對游資動向進行監管,嚴格制止他們進入實體經濟,特別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場炒作。
減少流通環節控製成本
針對農產品價格,周望軍說,目前我國蔬菜流通環節費用占成本比例偏高,達到50%,甚至三分之二。產地是9毛錢的蘿卜,到消費者的餐桌上賣3塊,換了5次手,加了5次價。所以要減少流通環節的倒手次數,鼓勵農超對接,就是超市直接到農民手上采購。
同時,他建議農民組成蔬菜合作社,一家一戶沒有談判的基礎,一個縣組成一個蔬菜協會跟若干超市采購單位進行談判就容易得多。亂收費問題要繼續治理,他說,很多城市為了綠化、美化,「退市進超」,超市的價格比路邊攤的價格要高。另外,不是城市的核心景觀區也沒有必要「退市進超」。
⑥ 當前中國物價上漲的原因及危害.
前一端社會上流行人民幣升值風,在不知不覺中,貌似貶值了``還說什麼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呢??那些政府領導們除了貪~``喜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會做點什麼無愧與你們身職的事???你們不越權```是的,但你們做好你們的本職工作了么?
⑦ 近十年來中國的物價呈一個怎樣的趨勢
10年來,中國的物價是成一個上漲的趨勢,10年來,中國的物價上漲的非常的迅速,至少上漲了50%。
⑧ 中國物價上漲的真正原因
你的問題有問題啊,物價漲某種程度上政府是控制不了的,加工資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緩解物價上漲帶給人民的傷害的,你的意思是??
別聽輿論在造謠,我承認中國通貨膨脹的厲害最近,但是我們的生活水平一直都在提高不是嗎??你想想,是嗎?消費品相對便宜多了。不是嗎。飲料,我小學喝的是一毛錢汽水,現在可口可樂都不想喝,不要怨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一直是上升的,就是最近影響的厲害,我給你分析一下物價為什麼上漲,為什麼政府很難控制。
第一,輸入性成本上漲,就是華爾街那邊操縱的進口原材料,例如鋼鐵,等。棉花和大豆比較復雜,先不談,食用油上漲和輸入性的大豆關系特別大,
第二,游資炒作,國外熱錢,最可恨的是國內大財團,前段時間的蒜,綠豆全是這幫人弄起來的,我認為國內游資炒作政府是可以干預的,我很奇怪為什麼不呢??
第三,至於什麼貨幣量發行過多啥的,不是最近的問題,
為什麼收入上不去呢??
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製造業生存艱難,這是根本原因,我國企業已經讓跨國巨頭壓榨的利潤極低,工資很難拔高,錢全讓蘋果那種狗屁公司掙了,就算面向國內的企業,和跨國巨頭競爭也是艱難無比,安踏和耐克的材料一模一樣,價格差一倍,甚至兩倍,你想安踏的人工成本能給高嗎,顯然不能。魅族和蘋果的對比也是。
第二;沉重的賦稅,使得國家,政府有錢,人民沒錢,
第三:樓市造就了太多有錢人,而不是普通民眾,對於普通民眾的收入基本沒有影響,
中國已經是惡性循環,人民收入低,消費上不去,造成企業利潤低,又造成人民收入低,所以解決收入問題歸根結底得解決企業的盈利問題,
可悲的是::手機只有魅族m89支撐,飲料只有哇哈哈,康師傅支撐,碳酸型全線崩潰,汽車只有吉利還行,但是也逃不出低價競爭,電腦只有聯想,彩電長虹康佳等也是在低端競爭,一樣的東西三星,夏普比中國的貴一倍,奢侈品更不用說了,中國沒有。
現在的情況是,有錢人什麼都用國際品牌,窮人連低端的都買不起,國內企業靠什麼盈利,
解決此問題的根本得國家得支持民族產業,真正的支持,作為我們。當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留在國家,留在國家的企業,不是為了一點點個人利益去外企,去移民。只有國家支撐國家的製造業發展了,我們的收入才能提高,我們才能消費,才能良性發展。
個人觀點,謝謝。
針對你的補充問題,我陳述一下我的個人觀點;
國產不是做不出來好東西,例如華為,魅族手機,李寧,可悲的是我國企業總是目光短淺,沒有長遠打算,{雖然原因有我國消費上不去的原因}但是我覺得更是企業家自己的責任,魅族,組裝的產品,但全是用的最好的零件,我覺得國企想要突出重圍重要的放棄短期的利潤率,打響品牌,像魅族學習,我敢肯定他用的東西和蘋果差不多,價格是一般,他的利潤率是極低的,但是贏得了口碑,智能手機里終於有國產的一席之地,我對國產有著復雜的感情,又希望他強大,又氣他總是質量不好,{本人買過兩個本色的mp4,兩個月全壞了,一氣之下買了索尼,}我國企業很多都是那樣的,海爾,李寧等企業是我國的驕傲,。
至於國家不支持我國企業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一。一直的政策是外企優先,因為外企有技術。總是想以市場換技術,但是現實是技術沒來,市場沒了,吉利起家時國家根本不支持,李書福一直在努力,才開放了民營進入汽車產業,所以我國企業是先天不足,後天不努力,也存在著惡性循環,近幾年中國政府也開始支持國產了,總算有所覺悟,地方政府也是崇洋媚外,對於外企進入想娶老婆一樣心急,根本不考慮後果。
2,國有資本講究的是最大收益率,他的錢會投到壟斷,高利潤{房地產},它才不管你民營的怎麼樣,遇到民營的和國營競爭時殘酷打壓,例如{民營的石油集團}。
總結道國產到底為什麼不行:我認為「
1;技術的先天性缺失,只能山寨,有些sb還認為什麼美邦,森馬,安踏,全是山寨,我擦。中國起步那麼晚,不山寨怎麼能行。總是有些有錢人愛裝孫子,
2:國企老總的目光短淺。
3:外資的侵入,財大氣粗的收購,導致國產很危險,
4:還是那個原因,人民收入低,導致消費上不去,有錢人都消費進口貨,窮人只能接受最低的價格,更造成國產的利潤率低。
5。地方政府不支持,國家政策例如匯率等對國企打擊的更大。利率匯率等,
6:政府有著wto的限制,也不能名目仗膽的支持國產,
7,很大的原因是中國在全球產業鏈里就是製造,其他的都由外企控制,導致研發等必須的投入都顯得無力,
作為我們普通人,多穿一雙李寧,少買一雙耐克,多買一個聯想,少買一個戴爾。。
從我做起,支持國產,才是根本之道
⑨ 中國物價為什麼會上漲
最直接就是意味著我國的經濟在發展。但是這發展是好是壞。就是從本質方面看。 當前市場物價上漲主要原因有四點: 中國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今天就當前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形勢,在此間回答媒體提問。該負責人認為,今年以來市場物價上漲,是中國經濟步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反映,也是糧食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以及部分行業和地區投資增長速度過快,國際市場價格上揚共同作用的結果。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至八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上漲百分之四。同二000年至二00三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分別上漲百分之零點四、零點七、負零點八和一點二不可同日而語。對此,該負責人稱,從總體上看,今年的物價上漲尚屬於恢復性上漲;結構性特點突出;以及去年漲價對今年的滯後影響所佔比重較大。 從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個大類分析,價格水平上漲的和下降平分秋色。一至八月份,食品、居住、煙酒及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四類上漲,尤以食品上漲超過一成最為顯眼;交通和通信、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衣著、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則呈小幅下降。 該負責人認為,價格總水平上漲的主因有四: 一是隨著中國經濟逐漸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市場物價也逐步開始恢復性回升。連續多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促使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伴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在持續下降十四個月後,從二00三年一月開始回升。 二是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主要是受糧食價格恢復性上漲並帶動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據測算,今年前八個月,糧食零售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二十八,影響整個價格總水平上漲三點五個百分點,影響程度達到百分之八十七點五。 三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拉動生產資料價格大幅度上漲,並傳導到居住類價格上來。 四是國際市場價格上漲也對中國市場物價上漲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去年十月以來,國際市場食用油價和石油價格飆升,影響甚巨。 對於糧食價格上漲的利弊,該負責人認為,糧食價格上漲有利有弊,利大於弊。利的方面是可以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弊的方面是對城市低收入群體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為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中國政府已採取一系列宏觀調控和價格監管調控措施,促使當前價格走勢呈現穩中趨降態勢,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的價格漲幅會繼續下降
⑩ 中國物價上漲原因的分析
此輪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問題主要有以下原因:1、2008金融危機,全球經濟重創,為了刺激經濟增長,我國以中央政府為首推出了四萬億刺激經濟計劃,再加上地方政府通過地方融資平台的投資總計投資超過十萬億,從而導致通貨嚴重泛濫,影響至今,導致通貨膨脹。不過經過幾年的消化和央行緊縮政策,目前我國通貨膨脹問題已得到有效遏制2、美國幾輪量化寬松後,美元泛濫,美元貶值,進而推高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尤其是原油價格,導致國內外物流成本高企、原材料價格上漲,加劇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