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九芝堂經營分析

九芝堂經營分析

發布時間:2021-11-22 05:08:19

A. 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文化

【南葯瑰寶 歷久彌新】
它,源自1650年,是湖湘大地上一朵瑰麗的奇葩,悄悄綻放在中國博大精深的醫葯文化之中。三百年來,它歷經了朝代變遷、時代動盪,在經過辛亥革命、文夕大火、公私合營、改革春風後的今天,它已不再是那間斗室大的葯鋪,而成為與北京同仁堂齊名的南葯瑰寶,品牌價值在全國中葯行業居於前五。
如今,站在坡子街上,你可以想像,當年這里商鋪林立,一派繁華景象。但是,多少葯鋪由興入衰,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唯有它,三百年堅守信義仁德,終於成就「中華老字型大小」的傳世美名。
九芝堂的產品不僅帶給國人值得信賴的品質和無法言說的親和力,還遠銷海外多個國家,對外經貿由港澳、日本,擴展到韓國、東南亞以及歐美地區。九芝堂的產品不僅是濟世良葯,也是一種文化載體,九芝堂人不僅是客商,也成為了文化使節。
「九州同濟,芝蘭同芳」的企業理念,質朴卻充滿情感,深深蘊涵在九芝堂的品牌文化之中,伴隨「三百年的承諾」,帶給世人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葯者當付全力,醫者當問良心」,這句傳承了三百多年的祖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九芝人,以品質為先、以仁德為本,帶著「九分情,一分利」的經營宗旨,向廣大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中華老字型大小」凝結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馳名商標」注入全新的發展動力。這是九芝人三百多年來的精神財富,是向未來昂首展望的源源動力,更是因為使命、因為責任而奮勇向前的崇高理想。
【歲月錘煉 生機勃發】
公元1650年,一位名叫勞澄的老者來到古城長沙坡子街開了一家未名小葯鋪,這就是勞九芝堂的前身。勞澄之子勞楫取其父所繪《天香書屋圖》(圖中植雙桂,桂生九芝)之意,給葯鋪取名「勞九芝堂」。
公元1918年,葯鋪經營遇到瓶頸,族眾推舉勞昆僧出任經理。他自墊銀洋300元,充實流動資金,竭立整頓店務,使葯鋪重現生機,出現了一個中興局面。
公元1930年,葯鋪年營業額達到18萬銀元。抗日戰爭前夕,勞九芝堂累計資金達40萬銀元(包括不動產)。
公元1938年11月,長沙「文夕」大火,店房被燒毀,資金損失在半數以上。
公元1944年,日軍侵陷長沙,葯鋪遷址蘭田鎮(今漣源縣)作小規模經營,直至抗日戰爭勝利,方回到長沙復業。
公元1953年,全國解放的春風給勞九芝堂帶來了復甦與振興,成立了私營性質的「新中制葯廠」。
公元1956年,公私合營中以勞九芝堂葯鋪為主,合並多家葯店,成立了「九芝堂加工廠」,並設計啟用了「芝」字牌商標。從此,勞九芝堂葯鋪告別了漫長的風雨飄搖歷史,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公元1959年,改名為「九芝堂制葯廠」。
公元1967年,更名為「長沙中葯廠」。
公元1971年,改稱「長沙中葯一廠」。
公元1978年,更名「長沙市中葯一廠」。
公元1992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恢復「長沙九芝堂制葯廠」廠名。
公元1993 年6月,「九芝堂葯鋪」在長沙市黃興路隆重復業。
公元1994年6月,改制為長沙九芝堂葯業集團公司,實現了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轉軌。
公元1995年,兼並了國有中型商業企業長沙市葯材公司,有效地實現了工商結合、優勢互補的目標。
公元1996年8月,為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實施集團發展戰略,與長沙神箭制葯總廠實現強強聯合,正式組建了長沙九芝堂(集團)有限公司。
公元1999年5月,集團公司與國投葯業投資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為國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海南湘遠經濟貿易公司(現已變更為海南湘遠工貿有限公司)、湖南省醫葯公司、湖南長沙友誼(集團)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為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發起人以發起設立方式成立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公元2000年6月,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4000萬A股並於同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融資3.6億元。
公元2003年7月,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增發新股5100萬股,融資5億元。
公元2004年,九芝堂在中國上市公司醫葯行業深滬兩市排名第二位,在深市排名第一位;整體實力在湖南省醫葯行業排名第一位。6月,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公元2005年,相繼完成九芝堂工業、商業的戰略整合。
公元2006年5月,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以高票通過股份分置改革,推動著九芝堂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公元2008年6月,九芝堂中葯文化被列入中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目錄,標志著以「葯者當付全力,醫者當問良心」為代表的九芝堂文化已經深入人心,並將獲得政府的支持與保護。
【同舟共濟 展望未來】
今天的九芝堂,以長沙為總部,分別在瀏陽、成都、海南建立了多家子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總資產15.5億元、凈資產12.3億元,下轄7家直接控股子公司、3家間接控股子公司,年銷售過12億元,利稅過3億元的工商一體化的現代大型醫葯企業。
在未來,九芝堂將繼續以中成葯為主,努力向生物制葯等領域拓寬,發揚三百多年的優良制葯傳統,同時積極採用現代高新技術,力爭躋身中國醫葯工業10強和中國企業500強,把一個嶄新的九芝堂融入公眾心中。
胸懷九州的氣概,期盼芝蘭的美好,與國家發展同步,和時代潮流一致,這是九芝堂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九芝堂三百年來一如既往的承諾。如今,歷史把九芝堂帶到了新的時代,既帶來了機遇,又迎來了挑戰。經過風吹雨打的九芝人,以「欲與天公試比高」之豪氣,以「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的信心,以「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開創者姿態,外抓機遇,內促改革,繼續腳下延伸的路。

B. 九芝堂的發展歷程

公元1650年,一位名叫勞澄的老者來到古城長沙坡子街開了一家未名小葯鋪,這就是勞九芝堂的前身。勞澄之子勞楫取其父所繪《天香書屋圖》(圖中植雙桂,桂生九芝)之意,給葯鋪取名「勞九芝堂」。
公元1918年,葯鋪經營遇到瓶頸,族眾推舉勞昆僧出任經理。他自墊銀洋300元,充實流動資金,竭立整頓店務,使葯鋪重現生機,出現了一個中興局面。
公元1930年,葯鋪年營業額達到18萬銀元。抗日戰爭前夕,勞九芝堂累計資金達40萬銀元(包括不動產)。
公元1938年11月,長沙「文夕」大火,店房被燒毀,資金損失在半數以上。
公元1944年,日軍侵陷長沙,葯鋪遷址蘭田鎮(今漣源縣)作小規模經營,直至抗日戰爭勝利,方回到長沙復業。
公元1953年,全國解放的春風給勞九芝堂帶來了復甦與振興,成立了私營性質的「新中制葯廠」。
公元1956年,公私合營中以勞九芝堂葯鋪為主,合並多家葯店,成立了「九芝堂加工廠」,並設計啟用了「芝」字牌商標。從此,勞九芝堂葯鋪告別了漫長的風雨飄搖歷史,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公元1959年,改名為「九芝堂制葯廠」。 公元1967年,更名為「長沙中葯廠」。
公元1971年,改稱「長沙中葯一廠」。
公元1978年,更名「長沙市中葯一廠」。
公元1992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恢復「長沙九芝堂制葯廠」廠名。公元1993 年6月,「九芝堂葯鋪」在長沙市黃興路隆重復業。
公元1994年6月,改制為長沙九芝堂葯業集團公司,實現了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轉軌。
公元1995年,兼並了國有中型商業企業長沙市葯材公司,有效地實現了工商結合、優勢互補的目標。
公元1996年8月,為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公元1999年5月,集團公司與國投葯業投資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為國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海南湘遠經濟貿易公司(現已變更為海南湘遠工貿有限公司)、湖南省醫葯公司、湖南 長沙友誼(集團)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為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發起人以發起設立方式成立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公元2000年6月,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4000萬A股並於同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融資3.6億元。
公元2003年7月,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增發新股5100萬股,融資5億元。
公元2004年,九芝堂在中國上市公司醫葯行業深滬兩市排名第二位,在深市排名第一位;整體實力在湖南省醫葯行業排名第一位。6月,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公元2005年,相繼完成九芝堂工業、商業的戰略整合。
公元2006年5月,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以高票通過股份分置改革,推動著九芝堂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
公元2008年6月,九芝堂中葯文化被列入中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目錄,標志著以「葯者當付全力。

C. 同仁堂、養生堂、九芝堂,是什麼

1、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是全國中葯行業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創建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葯,歷經八代皇帝188年。

2、養生堂

養生堂葯業有限公司於1993年10月7日在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鍾睒睒,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葯品的生產、銷售;食品、保健品、醫用營養品生產等。

3、九芝堂

九芝堂,前身「勞九芝堂葯鋪」創建於1650年。2004年2月,「九芝堂」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6年9月,「九芝堂」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型大小」;2008年6月,九芝堂傳統中葯文化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3)九芝堂經營分析擴展閱讀

九芝堂品牌來源

公元1650年,一位名叫勞澄的老者來到古城長沙,在坡子街開了一家小葯鋪,並許下承諾:立下心願,要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普救天下生靈。勞氏後代繼承了祖業,苦心經營,並在夢中夢見庭中桂樹生出九顆靈芝得到啟示,給葯鋪起名為勞九芝堂。

勞氏族人為了這一美好的心願,一代代精心勞作,終於使家業有了發展。清末民初,政局動盪,民生凋敞。

D. 九芝堂為什麼大跌

短期復的漲跌因素神制仙也說不清楚,根據九芝堂的業績來看,目前的股價處於較合理的區間,建議耐心持有。
2012年三季度,九芝堂的業績有所下滑,凈利潤增長率下降19%,由於2012年年報公布日期為本月24日,到時候再看公司實際經營情況來決定是留還是清倉為宜。

E. 九芝堂的銷售業績怎麼樣

今天,筆者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的寓意用在鼓勵「80後青年營銷人"身上,希望他們清醒的認識自己,冷靜分析自我優勢和劣勢,戒驕戒躁,在前輩的帶領和管理下,力爭在成長歷程中步步為營,事業突飛猛進,業績越做越大,為實現自我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有意識磨練自己的德行操守,逐漸趕超70甚至60年代老營銷人。 本文針對80後的營銷人固有的優勢和劣勢,筆者結合自己和其他無數成功營銷前輩的市場拼殺經驗,開出六大處方,希望能幫助年輕營銷人少走彎路,讓自己早日為理想插上豐滿「羽翼",在營銷道路上大展手腳。 優勢一:骨子裡敬佩成功者,並渴望進步,會主動學習理論知識 劣勢一:說的、想的比做的多,缺乏吃苦精神 處方一:做行動上的巨人而非言語上的自大狂 在業內眾所周知,每個成功的營銷人士都是經過多年的營銷實踐、艱辛的磨練才最終走向成功彼岸,他們今日的輝煌完全是建立在「實操"、「行動"和「業績"上,而不是靠「關起門來喝茶閑聊"輕松獲得的;也不是坐在大學課堂上,「兩耳不聞天下事"簡單取得的,實乾的營銷人都信奉:光說不練假把勢,說比做易,做比說強!。 80後的營銷人,大都是獨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志高氣傲,個人英雄主義過強,團隊能力差,心態欠端正,過於浮躁,職業精神匱乏,管理起來的確不易。艱苦銷售之路走過來的管理者提醒那些壓力一大就不想干,不知道珍惜職業機會的新手,首先要「做"起來,義無返顧的「做",持之以恆的「做",無論面臨的困難有多大。 不管是從「名人傳記"中獲得還是從「身邊"親眼所聞,那些成功營銷人很少誇誇其談,他們情願把更多的精力、時間用在具體的、實際的營銷工作中,骨子裡討厭那些開口閉口空談理論、不切實際的所謂「專家"「學者"的言論,市場業績的取得,唯一的因素是「行動"而非「言論"。 相比之下,80營銷人似乎青睞一些匱乏市場體驗的權威「實戰真經",並把它們視為絕世「秘籍",他們信仰理想化,脫離實際的「理論",自己實踐太少,這樣只會越弄越糟。因此,年輕營銷人必須改掉這種妄想不勞而獲的思想流毒,多實踐,多吃苦,多做事,少做夢。 當然,作為管理者,有責任引導那些崇尚創新思想的80後營銷人走到理性的營銷道路上來,帶領他們將自己融入到當地國情中,然後盡力找出合適的對策去做市場,幫助他們干凈利落的完成銷售業績;他們或許言語表達能力不強,但管理者可以鼓勵他們去實踐、去體驗,而不能讓很多青年人整日空想,卻忘記了手腳的存在,這樣下去,再好的方案也因為不能付之行動,得不到有力的執行而夭折。 管理者面對網路直銷、終端促銷、事件營銷、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也不是要求每個80後營銷人的思維指引下的行動每次都走在別人面前,但總要有所實踐;也不一定每次都取得很好的「戰績",但新人只有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往往才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行勝於言",80營銷人要努力培養這種心態,更要將「行動"堅持下去。這是劣勢變優勢的必經之路。 優勢二:能在經驗豐富的主管前輩帶領和管理說服下,清晰認識溝通缺陷 劣勢二:不願意和意見客戶過多溝通、交流,致使好多機會付之東流 處方二:做事,溝通應先行 經驗豐富的老營銷人都有體會:溝通的重要性,並能身體力行。 在營銷領域,無論是客戶,還是終端消費者,無疑都潛在著一種迫切需要與廠家、商家溝通交流的渴望,以期進一步被產品企業了解自身的想法、建議和反饋。而營銷人的聆聽、溝通恰恰可以滿足客戶、消費者的這種需求。 80後的營銷人也許都會犯不願意和「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輩客戶交流的詬病,致使好多機會付之東流,也一定程度上給企業、產品的品牌度,美譽度留下不可小視的硬傷。聰明的營銷人會經常與自己的客戶進行電話聯系或面談,仔細聆聽客戶的抱怨、訴說,並不失時機的插入一些評論,贊同客戶的觀點,認可他們的價值,尊重他們,通過這種「聆聽"、「溝通",客戶心中的抱怨會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營銷人的認同,並高興自己找

F. 九芝堂的品牌介紹

公元1650年,一位名叫勞澄的老者來到古城長沙,在坡子街開了一家小葯鋪,並許下承諾:立下心願,要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普救天下生靈。勞氏後代繼承了祖業,苦心經營,並夢中夢見庭中桂樹生出九顆靈芝得到啟示,給葯鋪起名為勞九芝堂。勞氏族人為了這一美好的心願,一代代精心勞作,終於使家業有了發展。清末民初,政局動盪,民生凋敞。
勞九芝堂經過 200多年的風雨滄桑,雖然從產品質量到店務經營以及資金來源都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可是囿於封建的生產關系的束縛,長期舉步不前,一直是一個既不吸收外股,也不另設分店的保守的封建企業。特別是勞氏股東之間常發生內訌,致使業務逐漸衰落 ,到民國7年(1918年)已頻臨倒閉的邊緣。後由族眾推舉勞昆僧出任經理,他自墊銀洋300元 ,充實流動資金,竭立整頓店務,才使葯鋪重現生機,出現了一個中興局面,到1930年,年營業額達到18萬銀元,抗了一個中興局面,到1930年,年營業額達到18萬銀元,抗日戰爭前夕勞九芝堂累計資金達40萬銀元(包括不動產),但到1938年11月,長沙文夕大火,店房被燒毀,資金損失在半數以上。1944年日軍侵陷長沙,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時,店鋪已陷於一蹶不振之境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的春風給勞九芝堂帶來了復甦與振興,1953年成立了私營性質的新中制葯廠。
1956年公私合營中以勞九芝堂葯鋪為主,合並多家葯店,成立了九芝堂加工廠,並設計啟用了芝字牌商標,從此,昔日那個芨芨以求於封建生產關系之下的勞九芝堂葯鋪,告別了漫長的風雨飄搖的歷史,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1967年更名為長沙市中葯一廠。
1992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新聞發布會上,正式恢復了老字型大小廠名為長沙九芝堂制葯廠。
1994年實行公司制改組,組建長沙九芝堂葯業集團公司,實現了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轉軌。
1995年兼並了國有中型商業企業長沙市葯材公司,有效地實現了工商結合,優勢互補的目標。
1996年為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實施集團發展戰略,與長沙神箭制葯總廠實現強強聯合,正式組建了長沙九芝堂(集團)有限公司。
1997年10月,與國投興業有限公司結成戰略合作關系,這樣長沙九芝堂(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擁有多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和參股企業,成為湖南醫葯行業的龍頭。
1999年5月,集團公司與國投葯業投資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為國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海南湘遠經濟貿易公司(現已變更為海南湘遠工貿有限公司)、湖南省醫葯公司、湖南長沙友誼(集團)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為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發起人以發起設立方式成立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6月發行社會公眾股4000萬股,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2002年10月公司實施每10股轉增3股的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轉增後公司總股本變為16720.6萬股,其中社會公眾股5200萬股。
2003年8月公司增發5100萬新股。

閱讀全文

與九芝堂經營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租賃內控 瀏覽:331
基金一般投資回報率是多少合適 瀏覽:189
非公開發行價格和現價 瀏覽:517
440葡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63
7月25日外匯牌價 瀏覽:811
中國銀行貸款還款日期怎麼算的 瀏覽:816
杭州鴻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398
互金爆雷投資者 瀏覽:110
皓月譽金黃金328 瀏覽:576
基金從業資質咨詢電話 瀏覽:934
普陀山股票代碼 瀏覽:385
頂點軟體股票代碼 瀏覽:998
買股票時機 瀏覽:861
10年沱牌酒價格表 瀏覽:895
歷史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瀏覽:522
帝爾激光預估價格 瀏覽:352
中信銀行美元人民幣匯率 瀏覽:124
理財延期怎麼辦 瀏覽:928
融資怎樣開通 瀏覽:916
漢得融資融券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