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經營分析主要包括哪幾方面
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析:
1、資產負債表分析
主要從資產項目、負債結構、所有者權益結構方面進行分析。資產主要分析項目有:現金比重、應收帳款比重、存貨比重、無形資產比重等。負債結構分析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等。所有者權益結構是分析:各項權益占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重,說明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及所有者的權益構成。
2、利潤表分析
主要從盈利能力、經營業績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增長率等。
3、現金流量表分析
主要從現金支付能力、資本支出與投資比率、現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指標主要有:現金比率、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債務現金比率、股利現金比率、資本購置率、銷售現金率等。
(1)動漫總體企業的能力狀況及差異性分析擴展閱讀
財務報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進行的,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點,也有共同的要求。從企業總體來看,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企業權益的結構,估量對債務資金的利用程度。
2、評價企業資產的營運能力,分析企業資產的分布情況和周轉使用情況。
3、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企業利潤目標的完成情況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變動情況。
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內容互相聯系,互相補充,可以綜合的描述出企業生產經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以滿足不同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基本需要。
其中償債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穩健保證,而營運能力是企業財務目標實現的物質基礎,盈利能力則是前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也對前兩者的增強其推動作用。
我國企業目前的生存環境變得非常復雜,特別是在企業數量非常多的前提下,要想在有限的市場中獲得優勢,就必須要重視企業的內部管理,特別是對於財務報表的分析。
財務報表能夠給企業管理者提供關於企業長期以來各類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會計信息,給企業的戰略發展決策提供必要的基礎資料支持。但目前很多企業還不明白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性,在決策過程中不能充分的利用報表中的信息,提高的決策風險。
❷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都包括哪些方面
企業復經營情況分析主要包括六個制方面,分別是:
企業籌資分析:
籌資成本分析:指企業因獲取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或費用,包括籌資費用和資金使用費用兩部分;
企業籌資結構分析。
企業投資分析:分析指標包括投資產值率、投資盈利率和投資回收期;
企業生產經營成果分析:
生產成果分析:包括產品產量、產品品種、產品質量、計劃完成情況及產量增長情況;
銷售成果分析:包括全部產品銷售完成情況、銷售合同執行情況和市場佔有率分析。
企業成本分析:主要為成本結構及其變化情況的分析;
產品盈利分析:主要是對企業銷售的所有產品和服務分項進行盈利細化核算;
財務分析:主要包括企業盈利能力、成長潛力、財務狀況是否穩定、企業資產的管理能力和經營業績的綜合評價。
以上分析的相關意義在於:
企業籌資分析:有利於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順利進行、降低企業籌資成本和權衡收益與風險;
產品盈利分析:可以反映具體業務、具體合同、具體產品、具體項目等明細項目的盈利情況,助企業實行最優的產品銷售方案;
財務分析:可以通過具體的分析數據,確定相關決策、指導企業各項業務的開展。
❸ 誰知道中國動漫產業基地早期發展概況、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對策分析任何部分都行。貼網址也行!
雖然「動漫」的產生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但在此之前,我國的連環畫、漫畫以及美術片等曾經流傳甚廣,在美術藝術方面成就巨大。
「動漫」與舶來語「卡通」相比,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文詞彙,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和本土色彩。在此之前,它所指的內容人們往往稱之為:漫畫、連環畫、美術片、動畫以及卡通等等。在詞彙更迭的背後,並不僅僅只是一個稱呼的變化,而是因為以上這些詞語都難以概括這個逐漸浮出水面的新興產業。世紀之交,動漫產業在我國悄然發芽。
中國動漫產業的由來和界定
雖然「動漫」的產生只有短短幾年的時間,但在此之前,我國的連環畫、漫畫以及美術片等曾經流傳甚廣,在美術藝術方面成就巨大。令人遺憾的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以電視媒體崛起為代表的信息時代的到來,它們開始日薄西山,逐漸淡出社會大眾的主流視野。歐美以及日本,甚至我國港台地區的漫畫和動畫,開始乘虛而入,短短幾年之間成為廣大青少年的新寵,隨後在我國盛極一時,影響至今。
中國動漫的誕生,固然與我國過去的連環畫和美術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海外卡通的影響,但最為重要也最易被人們忽視的是,中國的市場經濟和信息革命推動了文化信息以圖形圖像的形式成為一種供大眾消費的文化產品。當西方已經完成工業化過程、正昂首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時候,中國則像一條正在穿越時空隧道的巨龍,龍頭已經開始和世界對接,探向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而龍身還處在完成工業化的過程中,至於龍尾。
尚處在落後的農業時代。與此同時,我國傳媒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報刊業基本實現市場化運營,影視業日趨成熟完善,互聯網快速崛起,移動媒體勢頭迅猛。在信息革命的推動下,人們正在迎來「讀圖時代」。從信息傳播角度來看,動漫是一種綜合應用文字、圖畫、圖像和聲音等多種載體進行藝術創作,並傳播信息內容的文化產品,其生動形象的表現形式較單一的文字更討受眾喜歡。動漫具有濃厚的文化商品屬性,它運用藝術再現創作手法開發的作品,必須通過商業化運營,藉助現代傳播創造出經濟和文化價值。
從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無論是漫畫還是動畫,都經歷了一個內涵不斷拓寬的過程,「動漫」一詞同樣處於動態的發展過程中,目前我們還難以准確界定它。目前,動漫比較通行的解釋是動畫和漫畫的統稱,特別是指現代連環漫畫和動畫片。實際上,動漫的概念日益寬泛,囊括漫畫、動畫片、游戲、角色扮演、舞台劇,以及以動漫形式表現的各種應用服務等,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泛動漫」。這一定義是從作品角度來說的,另外,動漫也可以指一種藝術創作手法,還可以指一個產業。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等部門〈關於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2號文件)對動漫產業的界定,動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製品、舞台劇和基於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這是目前國內最為權威的界定,但這一概念在產業界和學術界還存在一定爭議。
現狀:欣欣向榮與盲目沖動並存
按照專業研究機構對動漫的剖析,認為動漫包括有形象、劇情、場景、道具、文字、色彩、聲音、樂曲、動漫等八個內容要素,同時還具有功能性、價值性、體驗性和娛樂性等四個非內容要素。按照包含內容要素和非內容要素的多寡,動漫產業可以劃分為三級市場。初級市場只包含部分內容要素,可能存在部分非內容要素,具體產品形態主要包括動漫形象和漫畫作品等;中級市場強調八個內容要素俱全,包括電視動畫、動畫電影、動畫特技和FLASH動畫等;高級市場則強調非內容要素的存在,又可進一步細分為低端和高端衍生品,主要包括游戲、玩具、服裝、收藏工藝品、舞台劇和主題樂園等。
從市場發育過程來看,從初級到中級進而到高級市場無疑是為了有一個理想的模式。但實際上,企業的優勢和資源各不相同,發展模式也五花八門。
目前,漫畫企業大都走從初級到高級路線,也開始嘗試進行三步走;動畫企業大都偏重從中級到高級;玩具和游戲等企業則採取從高級到中級的策略。國內知名的奧迪玩具悄然變身為奧飛動漫,在全國玩具行業中率先從單純的玩具生產向以動漫創意設計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鏈延伸。
動漫產業快速發展
動漫雜志異軍突起。在利好政策推動下,我國漫畫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據國內權威報刊發行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動漫雜志在期刊陣營中異軍突起,在以發行為主要收入的雜志類別中,有8種動漫和相關雜志進入全國期刊零售市場單期發行量前30強,占其中近四分之一的份額。我國現有雜志9400多種,而動漫類雜志銷量在其中所有市場化雜志的整體銷售數量中占據7.87%。特別是動漫雜志領軍企業憑借多品種的策略,積極搶灘期刊市場,形成了以期刊連載帶動圖書發行的良性市場體系,為漫畫產業化發展夯實了基礎。與此同時,中國原創漫畫圖書欣欣向榮,市場表現不俗。敖幼祥經典漫畫作品《烏龍院》不斷推陳出新,傾力打造的《烏龍院大長篇漫畫》系列作品市場表現強勁。迄今為止,《烏龍院》系列漫畫圖書總銷量超過2000萬冊,連續5年位居中國暢銷漫畫榜首。原創漫畫不僅在國內逐步升溫,同時出口到海外,在世界漫壇初露鋒芒。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漫畫對外輸出版權近50個品種,其中神界公司《四大名著》系列以1000萬元成功出售了其國際經營權,創下中國原創漫畫出口國外的最高紀錄。寂地人氣繪本漫畫《我的路》系列,不僅刷新國內繪本圖書銷售業績,還輸出版權到亞歐各地。
動畫產業規模初見端倪。據統計,2007年全國製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共186部101900分鍾,比2006年增長23%。國產影視動畫播映體系初步形成,廣東電視台嘉佳卡通頻道正式開播,北京卡酷動畫衛視頻道正式上星,目前全國共有4個動畫頻道和33個地方少兒頻道,每天播出國產動畫片約8000分鍾。電視頻道運營能力逐步提高,其中央視少兒頻道廣告收入突破1億元,上海少兒頻道達到8千萬元,上海炫動卡通頻道僅上半年就實現營業收入3158萬元,凈利潤1895萬元,較2006年全年實現的凈利增長近2倍。一批原創國產動畫企業圍繞動畫片大力開發圖書、音像、玩具等衍生產品,品牌增值效應顯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投資3600萬元的52集動畫片《小鯉魚歷險記》,僅圖書出版的授權費用就高達800萬元,隨後動畫圖書授權費用水漲船高,像《福娃奧運漫遊記》和《中華小子》等也都取得了幾百萬元不等的版稅收入。許多優秀國產動畫片通過參加展會、合作合拍等方式,開始走出國門,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為我國影視動畫開拓發展空間、壯大自身實力,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擴大國際影響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其中,三辰卡通集團的《藍貓淘氣三千問》系列節目,已輸出到美、英等36個國家和地區,成交總額達1136萬美元;上海今日動畫公司的《中華小子》,尚未開拍就通過全球預售簽訂了4000萬人民幣的合同,2007年暑假期間在法國首播創下了當地收視率新高。包括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浙江中南集團卡通影視有限公司、三辰卡通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山貓卡通有限公司、湖南宏夢卡通傳播有限公司、江通動畫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神界漫畫有限公司等在內的14家動漫企業,以及包括《小鯉魚歷險記》、《西遊記》、《魔盒與歌聲》和《藍貓淘氣3000問》等在內的4部動漫作品,分別列入2007~200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目錄,並獲得了獎勵。
此為神界漫畫公司繪制的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的漫畫稿。神界漫畫公司總編輯陳維東回憶說,8年前,當他計劃把四大名著打造成漫畫時,很多朋友都說他瘋了。但他堅持了自己的思路,「長期以來我們受漫畫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的影響和制約非常大,某種程度上使我們的視野和思路固化了、定型了、狹隘了。神界的漫畫完全是按照我們自己的思路和風格在創作,能打入日本市場、能在海外面市,首先我們有自己的審美標准和理論構建,立足於自身。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只是模仿國外的模式,永遠都會追不到頭!」
治圖傳媒率先發布的「招財童子:國粹京劇」系列動漫,一經發布,即颳起網上到現實生活中的強勁旋風,全國各地,從線上到線下均有「招財童子」系列可愛形象的出現,已呈火爆燎原之勢!上億次瀏覽,數百萬家網站、社區、論壇甚至國外都有轉載,好評如潮。也讓國產原創動漫超級巨星招財童子與更多的朋友親密接觸!
動漫產業加速融合。我們欣喜地看到,2007年的中國動漫產業正在加速融合發展。動畫裝幀圖書成為出版市場一大亮點,市場銷量較好的作品主要有《虹貓藍兔七俠傳》、《小鯉魚歷險記》、《福娃奧運漫遊記》、《喜羊羊與灰太郎》等。這些圖書的共同特點是從動畫的連續畫面中抽取關鍵幀,演變為平面「動畫」作品。這可以稱之為「動畫作品漫畫化」,盡管這類圖書在製作方法和市場運作上與一般的漫畫書不同,但從表現形式上來看,卻沒有本質差別。在流媒體傳播方面,北京卡酷動畫衛視打造的《漫畫天下》欄目,將漫畫、FLASH、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融為一體,動感展現漫畫作品,可以稱之為「漫畫作品動畫化」。這一點特別是在網路動漫和手機動漫方面表現得更加明顯。在網路上流行的頭像和表情符等動漫形象,簡單處理一下,漫畫即可變成動畫,讓人很難說清網路漫畫和網路動畫的區別。無獨有偶,在手機上,漫畫和動畫亦不再涇渭分明。手機漫畫是一種新媒體漫畫,藉助於動畫技術,手機漫畫的表現更加豐富立體。手機漫畫也在嘗試添加動態效果和聲音配樂,同時採用FLASH技術製作,可以認為是動畫式的漫畫。也許將來有一天,我們一律稱之為「手機動漫」。
動漫產業深受資本追捧,投融資案例明顯增多。國內動畫知名企業宏夢卡通繼2006年獲得紅杉中國和涌金集團合計1000萬美元投資後,去年再度獲得以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為首的國內外投資商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追加投資。北京中卡世紀動漫文化傳媒公司收購台灣電視豆股份有限公司,獲得由智基創投、遠邦投資和Miven三家風險投資機構共計1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香港漫畫巨頭玉皇朝集團繼2006年底收購香港龍動畫有限公司的51%股權後,加快進入動畫領域的步伐,並開始進軍廣闊的內地動漫市場。旗下全資附屬公司玉皇朝多媒體有限公司以4080萬港幣,收購蘇州鴻揚動畫製作有限公司51%已發行股本及其兩家聯營公司(南京鴻鷹動漫娛樂有限公司和上海三鼎動畫創作有限公司)的全部權益。國內知名動漫網站「貪婪大陸」,被廣東鴻波通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全資收購,收購價為400萬美元。水晶石數字科技公司獲得聯想投資,共同成立水晶石影視動畫科技有限公司,其中聯想風險投資公司約佔30%的股權。與此同時,漫畫企業也獲得了海外首筆投資,中韓合資企業「村人(天津)漫畫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韓國福樂林出版社投入資金300萬元人民幣佔有30%股份,陳維東以個人無形資產作價700萬元,成為控股者。此外,打出「中國動漫第一股」概念的拓維信息的上市首發申請雖然被證監會發審委否決,但仍未能阻擋其上市步伐。動漫企業目前盈利狀況大多差強人意,因此亟需資金,融資沖動較大。由於國內上市門檻較高,一些企業正積極尋求國外上市的通路,據稱宏夢卡通最快將在今年內在納斯達克上市。動漫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其高投資、高風險、高回報、投資周期長的產業屬性,註定了行業的龐大資金需求,可以預見,動漫產業投融資和並購風潮將會愈演愈烈。
問題與不足
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2002年到2006年,全國動漫製作機構從120多家猛增到5400多家,目前動漫機構仍在不斷擴充。然而,中國動漫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後,也帶有很強的瘋狂、盲目和沖動,一些不夠條件的項目也在拚命上馬;動漫企業良莠不齊,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只是鳳毛麟角。原創電視動畫年產量超過1萬分鍾的動畫製作機構,只有宏夢卡通和三辰卡通兩家,雙方現已完成交叉持股,合計年產量佔全國的25%。絕大部分動畫製作機構的原創動畫年產量只有幾百分鍾,甚至幾十分鍾,有盈利能力的動畫企業甚至不超過1%。從2007年度全國電視動畫片製作發行情況來看,湖南、廣東、江蘇、上海和浙江五個經濟發達的省(直轄市),合計動畫產量佔全國的79%;長沙、廣州、上海和杭州等十大城市合計動畫產量佔全國的86%;2007年全國原創電視動畫片生產機構前八強合計產量佔全國的51%。這些數字提醒後來者一定要理性對待,科學發展。
與此同時,國產動畫產量從2004年以來連續三年幾乎翻一番的局面,在2007年得以改變,與2006年相比增長率為23%。2007年國產動畫製作備案計劃量為30萬分鍾,實際只有10萬分鍾,可見受制於資金和人才等方面的不足,短期內國產動畫在較高的基數位上難以再有大幅遞增。中國動畫最缺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盡管全年產生了33部優秀國產動畫片,但國產動畫總體質量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更為重要的是,許多動畫片製作完成後,難以進入播出環節,絕大多數動畫企業僅靠播出不足以收回製作成本,尚未找到理想的盈利模式。
另外,從動漫產業鏈來看,原創漫畫是動漫產業金字塔的根基。漫畫是動漫產業的基礎環節,用漫畫在市場試水,成本很低,風險也小。當有漫畫整套書在市場上銷售非常好的時候,這套漫畫書做成動畫的時機就成熟了。漫畫作品的角色形象、故事情節、場景道具等內容和設定,可以很容易地應用到動畫片、游戲、影視、文學作品和玩具等產品形態中,從而貫穿起動漫產業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但如果先從動畫做起,動輒投入幾千萬,成本高,風險大。因此,日、美等發達國家的動漫產業有一條清晰、完整的產業鏈:在雜志上連載漫畫作品――選擇讀者反饋好的發行單行本――改編成動畫片――根據漫畫造型製造玩具、服裝、日常用品等衍生產品――開發游戲。而我國動漫界則是「重動輕漫」,近幾年來90%以上的資金都投向了動畫製作環節,這種不成熟的做法也直接導致了原創動畫企業的尷尬困境。
「只要80℃就好」。這被稱為姚非拉式的愛情。這部被年輕人愛不釋手的漫畫,又獲得了2007年第五屆中國漫畫獎「最佳長篇漫畫獎」。
140班3月5日開班,現正接受... 動漫遊戲美術就業班 影視動畫(三維)美術設計班 游戲程序開發就業班
中國動漫發展現狀 中國動漫發展現狀 48 在網路風雲榜之本日動漫排行榜中,位居前五名的動漫為《火影忍者》、《海賊王》、《死神》、《喜羊羊與灰太狼》和《奧特曼》,前三名和第五名都是處於上升趨向中,而獨一殺入前五名的國產動漫《喜羊羊與灰太狼》卻處於低迷的降落趨向,除了一部國產動漫外,其餘基本都是日本動漫。試想,有多少觀眾在屏幕前對其戀戀不舍。據一項很不悲觀的觀察效果顯現:在青少年喜歡的動漫作品中,日本、韓國佔60%,泰西佔29%,中大陸地和港台地域首創動漫比例僅有11%。
為什麼日美動漫成為天下動漫市場這浩大宴席上的座上賓,而我們卻吃了個閉門羹?這就需求詳細剖析一下日本和遠在美洲的美國的動漫了。
說起日本動漫,首先讓人們想起的是巨子宮崎駿老師的作品。他的每一部動漫的畫面都是在享用一次唯美的視覺盛宴,毫無疑問,他總能憑此感動觀眾的心田,叩開那些囚禁在心底的過往,而這也恰是他作品深入人心的緣由。
宮崎駿的動漫可謂具有廣闊市場需求的動漫,並且其受眾的多元化是較之國產動漫所無法媲美的。雖然宮崎駿老師是一個共同的動漫派系,但他卻和一切的日本動漫一樣,勝利地塑造了每一個籠統的人物,讓人真實可感。
拿《海賊王》和國產動漫比照,最間接的一個緣由便是人物抽象描寫勝利與否。關於國產動漫,我們能一想便知的動漫抽象寥寥無幾,除了如今熱播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我們還能再想到其他的嗎·而喜羊羊除了智慧些彷佛別無其他,懶羊羊便是懶,好吃好睡,美羊羊愛英俊之外,彷佛一個動漫所包羅的性情也就雲雲罷了。而《海賊王》之以是能顛末二三十年照舊收視長紅不衰,是由於它有幾個有血有肉的腳色來支持,而一部好的動漫能不得人心,在於它用人物來轉達出一個不敗的主題和一個不朽的頭腦傳奇。
而泰西動漫,最讓人慨嘆的便是過細。在浩繁的動漫中,《功夫熊貓》的製造是最典範的。由於這部動漫中有著諸多的中國元素被本國人圓滿地加以運用,而我們,作為文明輸入國,卻在被本國人取來運用之後成為文明輸出的國度,這此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尋思的中央。
由動畫夢工場推出,約翰·斯蒂文森和馬克·奧斯本執導的《功夫熊貓》製造期長達5年,而他的美術總監研討中國藝術以至達8年之久。這可由一組數據來停止闡明:故事配景「安定谷」有多達1478名差別外型的村民;最雄偉的配景「翡翠宮」由多達88100塊組件建成;腳色外型過細,「蓋色五俠」中的仙鶴身上便有多達6019根羽毛。別的,影片內里簡易而新奇的亭台樓閣,絢麗而又濃厚的山川風景使整部影片竹苞松茂,另有許多中國風的物品的運用,如:卷軸、漢服、兵刃、牌樓、瓷器的斑紋等,都是來自有著長久文明汗青的中國
❹ 企業現狀包括哪些內容
(一)重要提示
該信息主要供投資者判斷這份年報總體的可信度問題。首先是董事會和董事的聲明,如果有董事對年報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存在異議,他必須另行作出聲明。
其次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意見,如果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財務報告出具了有解釋性說明、保留意見、拒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則投資者應引起警覺。
(二)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摘要
這些數據主要代表了公司的總體經營狀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總資產、股東權益(不含少數股東權益)、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凈資產收益率等。投資者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以較快地判斷出公司的基本狀況。
(三)公司治理結構、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
這部分信息主要表明公司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機構及相互之間的運作是否規范,公司是否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是否充分考慮了中小股東的利益。股本及股東特別是大股東的變動以及前10名股東之間的關聯關系。
(四)董事會報告
其主要內容有:公司報告期內的經營情況,主要控股公司及參股公司的經營情況及業績,主要供應商和客戶情況,經營中的問題與困難及解決方案,盈利預測與利潤實現數差異的原因,公司的對外投資情況,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及新年度的經營計劃,本次利潤分配預案等。投資者能夠從中獲得有關公司的大量信息。
(五)監事會報告
從這里投資者可以看到監事會是否履行了各項職權和義務,是否充分行使了對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監督職能,是否維護了股東的合法權益等信息。
(六)重要事項
這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包括:公司重大訴訟、仲裁事項;報告期內收購及出售資產、吸收合並事項;重大關聯交易事項;公司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況;受中國證監會稽查、行政處罰、通報批評,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的情形。
(七)財務報告
財務報告主要是《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及會計報表附註。它提供給投資者的是公司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數據以及對重要數據的說明和計算依據等。
❺ 如何運用價值鏈分析企業的資源和能力狀況
所謂企業的資源和能力分析指的就是企業的內部分析,我們在分析企業內部資源時,包括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能力包括研發、生產、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等方面的能力平台。運用價值鏈分析指的是從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比如說研發、生產、加工、物流倉儲、銷售等各個環節去分析企業所具備的能力和資源。這個是基於你之前對行業、市場及競爭對手的一個分析得出來的。目的是從價值鏈中找到你企業的盈利模式。
❻ 如何通過企業近幾年的年報分析企業發展能力的好壞
可以通過財務分析的方法從財務報表中看出經營狀況: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回表資料及其他答相關資料為依據,採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
財務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包括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❼ 企業經營情況怎麼寫(包括哪些方面)
企業經營狀況包括:公司成立的時間;主營業務;注冊資金;目前的銷售收入、利潤,繳納稅金;主要的業務合作夥伴。
對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分析:
一、首先要為分析提供內部資料和外部資料。內部資料最主要的是企業財務會計報告,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包括會計主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表、會計報表附註等;外部資料是從企業外部獲得的資料,包括行業數據、其他競爭對手的數據等。
二、根據財務報告:按照分析的目的內容分為:財務效益分析、資產運營狀況分析、償債能力狀況分析和發展能力分析;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為:資產負債表分析、利潤表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
(一)按照分析的目的內容分析
1、財務效益狀況。即企業資產的收益能力。資產收益能力是會計信息使用者關心的重要問題,通過對它的分析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的依據。分析指標主要有: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2、資產營運狀況。是指企業資產的周轉情況,反映企業佔用經濟資源的利用效率。分析主要指標有: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不良資產比率等。
3、償債能力狀況。企業償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能力強弱,是企業經濟實力和財務狀況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企業是否穩健經營、財務風險大小的重要尺度。分析主要指標有: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動負債比率、速動比率等。
4、發展能力狀況。發展能力是關繫到企業的持續生存問題,也關繫到投資者未來收益和債權人長期債權的風險程度。分析企業發展能力狀況的指標有: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技術投入比率等。
(二)按照分析的對象不同分析
1、資產負債表分析。主要從資產項目、負債結構、所有者權益結構方面進行分析。
資產主要分析項目有:現金比重、應收帳款比重、存貨比重、無形資產比重等。負債結構分析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等。所有者權益結構是分析:各項權益占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重,說明投資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及所有者的權益構成。
2、利潤表分析。主要從盈利能力、經營業績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增長率等。
3、現金流量表分析。主要從現金支付能力、資本支出與投資比率、現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指標主要有:現金比率、流動負債現金比率、債務現金比率、股利現金比率、資本購置率、銷售現金率等。
(7)動漫總體企業的能力狀況及差異性分析擴展閱讀:
企業經營情況效益性分析方法
企業不僅關心投資的報酬,更關心高報酬率的持續性。因此,企業獲取高利潤的持續性分析成為被關注的另一點。企業的產品成本、宏觀經濟條件、各種政策規定等競爭環境相同時,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勝,只有以提高效益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企業效益,是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投入的勞動、資源、設備、材料等各種經營要素,經過經營者和職工有效地運用,產出更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貢獻。它用來衡量勞動力與資產的有效利用程度。具體指標有:
1.附加價值率
投資者選擇投資項目時,最關心的是能否產生高附加價值的問題。附加價值是企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創造出的新增價值。用公式表示為:
附加價值=稅前凈利+人工費+資本化利息+租金+費用稅金
附加價值的計算,可通過查找損益表、管理費用明細表、製造費用明細表來計算。
附加價值率是附加價值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它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附加價值。一般來說,越是資本密集的行業,其產品附加價值越高,凈利潤也隨之提高;反之資本密集程度相對較低的行業,產品附加價值較低,凈利潤也就較低。
2.勞動生產效率
勞動生產效率是附加價值與總人數之比。它反映一人所創造的附加價值。
計算公式為:
勞動生產效率=附加價值/總人數
該指標越高,說明勞動利用效率高,創造了更多的附加價值,因而成為衡量同行業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3.附加價值與總資本的比值(總資本投資效益)
該指標反映投資的總資本在一年內創出的附加價值,該指標高說明資本的有效利用程度高,創出的附加價值多,創出的凈利潤多。
❽ 怎樣分析企業的發展能力
一、以價值衡量企業發展能力的分析思路。 1、企業發展能力衡量的核心是企業價值增長率。
通常用凈收益增長率來近似地描述企業價值的增長,並將其作為企業發展能力分析的重要指標。
凈收益增長率是指當年留存收益增長額與年初凈資產的比率。
2、凈收益增長率的因素分析:
凈收益增長率=留存收益增加額÷年初凈資產 =當年凈利潤×(1—股利支付比率)÷年初凈資產 =年初凈資產收益率×(1-股利支付比率) =年初凈資產收益率×留存比率 該公式表示企業在不發行新的權益資本並維持一個目標資本結構和固定股利政策條件下,企業未來凈收益增長率是年初凈資產收益率和股利支付率的函數表達式。企業未來凈收益增長率不可能大於期初凈資產收益率。
從上式可以看出,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和留存比率是影響企業凈收益增長的兩個主要因素。凈資產收益率越高,凈收益增長率也越高。企業留存比率越高,凈收益增長率也越高。
由於凈資產收益率的重要作用,在實際運用中經常把凈收益增長率擴展成包括多個變數的表達式,其擴展式為:
凈收益增長率(g)=年初凈資產收益率×留存比率 =年初總資產凈利率×(總資產÷凈資產)×留存比率 =年初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年初權益乘數×留存比率 綜上,企業在各方面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只能以g的速度每年增長(該增長率是可持續增長率),當企業增長速度超過g時,上述四個比率必須改變,也就是企業要超速發展,就必須要麼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總資產周轉率),要麼增強企業的獲利能力(銷售凈利率),或者改變企業的財務政策(股利政策和財務杠桿),也就是說企業可以調整經營效率、獲利能力及財務政策來改變或適應自己的增長水平。
例如,企業的留存比率為0.75,銷售凈利率為10%,資產周轉率為1,權益乘數為2,此時的凈收益增長率為1×10%×2×0.75=15%;
如果企業增長率要達到20%,可以改變股利政策,調整留存比率為1,或者調整財務杠桿(權益乘數)為2.67,或者提高總資產利用效果,使得總資產周轉率達到1.33,或者提高銷售凈利率到13.33%
當然也可以對上述幾方面同時進行調整和改變。不過上述調整和改變在現實中並不是很容易做到的。(P111)
在實際情況下,實際的凈收益增長率與測算的凈收益增長率常常不一致,這是因為上述四項比率的實際值與測算值不同所導致的。當實際增長率大於測算增長率時,企業將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當實際增長率小於測算增長率時,企業存在多餘資金。
3、評價
以凈收益增長率為核心來分析企業的發展能力,其優點在於各分析因素與凈收益存在直接聯系,有較強的理論依據;缺點在於以凈收益增長率來代替企業的發展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業的發展必然會體現到凈收益的增長上來,但並不一定是同步增長的關系,企業凈收益的增長可能會滯後於企業的發展,這使得我們分析的凈收益無法反映企業真正的發展能力,而只能是近似代替。
二、以影響價值變動的因素衡量企業發展能力的思路 影響企業價值增長的因素主要有:
1、銷售收入
2、資產規模
3、凈資產規模
4、資產使用效率
5、凈收益
6、股利分配
3指標編輯
企業發展能力分析指標:
一、銷售增長率 1、什麼是銷售增長率
銷售增長率是指企業本年銷售增長額與上年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反映銷售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增長率=本年銷售增長額÷上年銷售額 =(本年銷售額-上年銷售額)÷上年銷售額 2、銷售增長率分析
(1)銷售增長率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佔有能力、預測企業經營業務拓展趨勢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擴張增量資本和存量資本的重要前提。
(2)該指標越大,表明其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
(3)銷售增長率的趨勢分析和同業分析
(4)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Image:銷售增長率計算.gif)×100%
98年銷售額16944.28萬元,99年18294.2萬元,2000年19248.58萬元,
三年銷售平均增長率=
3、銷售增長率與資金需求關系的討論
(1)銷售百分比法確定融資需求 = 1 \* GB3 計算敏感項目的銷售百分比 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66.67%
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6.17%
= 2 \* GB3 根據銷售增加量確定融資需求 (本年銷售額3000萬元,計劃新增銷售額1000元,計劃銷售凈利率為4.5%,股利支付率為30%)
外部融資需求=資產增加-負債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新增銷售額×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1000×66.67%-1000×6.17%-3000×(1+33.33%)×4.5%×(1-30%)
=666.7-61.7-126
=479萬元
(2)銷售增長與外部融資的關系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 :銷售每增長一元需要追加的外部融資額.
由於外部融資需求=新增銷售額×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新增銷售額×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計劃銷售額×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基期銷售額×增長率×(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基期銷售額×(1+增長率) ×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因此,
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外部融資需求÷新增銷售額 =外部融資需求÷(基期銷售額×增長率) =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1+增長率)÷增長率] ×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66.67%-6.17%-[(1+33.33%)÷33.33%]×4.5%×(1-30%)
=47.9%(=479÷1000)
如果銷售增長500萬元(增長率為16.7%),
外部融資額=500×[66.67%-6.17%-(116.7%÷16.7%)×4.5%×(1-30%)]
=500×38.43%=192.15(萬元)
外部融資需求不僅取決於銷售的增長,還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銷售凈利率.
(3)內含增長率 內含增長率是不從外部融資,僅靠內部積累所能達到的增長率.
銷售額增加引起的資金需求增長.有兩種途徑來滿足:一是內部保留盈餘的增加;二是外部融資(包括借款和股權融資,不包括負債的自然增長)。如果不能或不打算從外部融資,則只能靠內部積累,從而限制了銷售的增長。此時的銷售增長率.稱為「內含增長率」。
設外部融資為零。
0=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1+增長率)÷增長率] ×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0=66.67%-6.17%-[(1+增長率)÷增長率]×4.5%×(1-30%)
增長率=5.493%
驗算:
新增銷售額=3000×5.493%=164.79萬元
外部融資額=164.79×(66.67%-6.17%)-3164.79×4.5%×70%=0
在內含增長率增長的情況下,公司資產不斷增加,其資金來源於負債自然增加和留存收益的增加.而負債自然增加的比率和留存收益增加的比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可能會發生變化.
(4)可持續增長率 ①可持續增長率的概念
由於企業要以發展求生存,銷售增長是任何企業都無法迴避的問題。企業增長的財務意義是資金增長。在銷售增長時企業往往需要補充資金,這主要是因為銷售增加通常會引起存貨和應收賬款等資產的增加。銷售增長得越多,需要的資金越多。
從資金來源上看,企業增長的實現方式有三種;一是完全依靠內部資金增長。有些小企業無法取得借款,有些大企業不願意借款,它們主要是靠內部積累實現增長。完全依靠內部來源支持的增長率.就是前面提到的「內含增長率」。內部的財務資源是有限的.往往會限制企業的發展,無法充分利用擴大企業財富的機會。二是主要依靠外部資金增長。從 外部來源籌資,包括增加債務和股東投資,也可以提高增長率。主要依靠外部資金實現增長是不能持久的。增加負債會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加.籌資能力下降,最終 會使借款能力完全喪失;增加股東投入資本,不僅會分散控制權,而且會稀釋每股盈餘,除非追加投資有更高的回報率,否則不能增加股東財富。三是平衡增長。平衡增長,就是保持目前的財務結構和與此有關的財務風險,按照股東權益的增長比例增加借款,以此支持銷售增長。這種增長率,一般不會消耗企業的財務資源,是一種可持續的增長速度。
可持續增長率是指不增發新股並保持目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公司銷售所能增長的最大比率。
可持續增長率的假設條件如下;
1.公司目前的資本結構是一個目標結構.並且打算繼續維持下去;
2.公司目前的股利政策是一個目標股利政策,並且打算繼續維持下去;
3.不願意或者不打算發售新股,增加債務是其惟一的外部籌資來源;
4.公司的銷售凈利率將維持當前水平.並且可以涵蓋負債的利息;
5.公司的資產周轉率將維持當前的水平。
在上述假設條件成立時,銷售的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相等。
雖然企業各年的財務比率總會有些變化,但上述假設基本上符合大多數公司的情況。大多數公司不能隨時增發新股。據國外的有關統計資料顯示,上市公司平均20年出售一次新股。我國上市公司增發新股亦有嚴格的審批程序,並且至少要間隔一定年限。改變經營效率(體現於資產周轉車和銷售凈利率)和財務政策(體現於資產負債率和收益留存率),對於一個理智的公司來說是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當然,對於根本就沒有明確的經營和財務政策的企業除外。
平衡增長的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的關系如圖1所示。
Image:平衡增長分析.gif
可持續增長的思想,不是說企業的增長不可以高於或低於可持續增長率。問題在於管理人員必須事先預計並且加以解決在公司超過可持續增長率之上的增長所導致的 財務問題。超過部分的資金只有兩個解決辦法:提高資產收益率,或者改變財務政策。提高經營效率並非總是可行的,改變財務政策是有風險和極限的.因此超常增 長只能是短期的。盡管企業的增長時快時慢.但從長期來看總是受到可持續增長率的制約。
②可持續增長率的計算
1.根據期初股東權益計算可持續增長率
限制銷售增長的是資產,限制資產增長的是資金來源(包括負債和股東權益)。不改變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的情況下(即企業平衡增長),限制資產增長的是股東權益的增長率。因此可持續增長率的計算公式可推導如下:
(由於總資產周轉率不變,銷售增長率=資產增長率;由於資產負債率不變,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 =股東權益本期增加額÷期初股東權益 =本期凈利潤×本期收益留存比率÷期初股東權益 =期初凈資產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 =期初總資產收益率×期初權益乘數×本期收益留存比率 =期初總資產周轉率×本期銷售凈利率×期初權益乘數×本期收益留存比率 應注意,「權益乘數」是用「期初股東權益」計算的,而不要用期末權益計算。
根據可持續增長率公式(期初股東權益)計算如下:
可持續增長率(1996年)=期初凈資產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16.67%×60%=10% 實際增長率(1996年)=(本年銷售額—上年銷售額)/上年銷售額 =(1100—1000)/1000=10%
其他年份的計算方法與此相同。
2.根據期末股東權益計算的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也可以全部用期末數和本期發生額計算,而不使用期初數。其推導過程如下:
由於:企業增長所需資金的來源有增加負債和增加股東權益兩個來源。
所以:資產增加額=股東權益增加額+負債增加額 (1) 假設:資產周轉率不變即資產隨銷售正比例增加
則有:資產增加額÷期末資產總額=銷售增加額÷本期銷售額 資產增加額=期末資產總額×(銷售增加額÷本期銷售額) (2) 假設:銷售凈利率不變,
則有:股東權益增加額=留存收益增加額 =(基期銷售額+銷售增加額)×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 (3) 假設:財務結構不變即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同比例增加
則有:負債增加額=期末負債×(股東權益增加額÷期末股東權益) =(基期銷售額+銷售增加額)×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負債÷期末股東權益(4) 將(2)、(3)、(4)代入(1):
期末資產總額×(銷售增加額÷本期銷售額)=(基期銷售額+銷售增加額)×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基期銷售額+銷售增加額)×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負債÷期末股東權益 =(基期銷售額+銷售增加額)×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1+期末負債÷期末股東權益) 銷售增加額=(基期銷售額+銷售增加額)×期末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總資產/期末股東權益 令A=期末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總資產/期末股東權益 銷售增加額=(基期銷售額+銷售增加額)×A 銷售增加額= 基期銷售額×A/(1-A) 因此,
可持續增長率=期末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1-期末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權益乘數)
根據可持續增長率公式(期末股東權益)計算如下:
可持續增長率(1996年)=期末凈資產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1 –期末凈資產收益率×本期收益留存比率)=15.15%×60%/(1-15.15%×60%)=10%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兩個公式計算的可持續增長率是一致的。
3.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
通過上面的舉例可以看出.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是兩個概念。可持續增長率是企業當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決定的內在增長能力,而實際增長率是本年銷售額比上年銷售額的增長百分比。它們之間有一定聯系。
1)如果某一年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與上年相同,則實際增長率等於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例如,1996年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與1995年相同,1996年的實際增長率(10%)與根據1995年有關財務比率計算的可持續增長率(10%)相同。這種增長狀態,在資金上可以永遠持續發展下去,稱之為平衡增長。當然,外部條件是公司不斷增加的產品能為市場歷接受。
2)如果其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數值增加,則實際增長率就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例如,1997年權益乘數提高(其他比率不變)使得實際增長率上升到30%,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10%)。由此可見,超常增長是「改變」財務比率的結果,而不是持續當前狀態的結果。企業不可能每年提高這4個財務比率,也就不可能使超常增長繼續下去。
3)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數值比上年下降,則實際銷售增長率就會低於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例如,1998年權益乘數下降(其他比率不變)使得實際增長率下降到-5.42%,低於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10%)。即使該年的財務比率恢復到1995和1996年的歷史正常水平,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超常增長之後.低潮必然接踵而來.對此事先要有所准備。如果不願意接受這種現實,繼續勉強沖刺,現金周轉的危機很快就會來臨。
可持續增長率的高低,取決於公式中的4項 財務比率。銷售凈利率和資產周轉率的乘積是資產凈利率,它體現了企業運用資產獲取收益的能力,決定於企業的綜合實力。至於採用「薄利多銷」還是「厚利少 銷」的方針,則是政策選擇問題。收益留存率和權益乘數的高低是財務政策選擇問題,取決於決策人對收益與風險的權衡。企業的實力和承擔風險的能力,決定了企 業的增長速度。因此,實際上一個理智的企業在增長率問題上並沒有多少迴旋餘地,尤其是從長期來看更是如此。一些企業由於發展過快陷入危機甚至破產,另一些 企業由於增長太慢遇到困難甚至被其他企業收購,這說明不當的增長速度足以毀掉一個企業。
❾ 有關企業的發展能力分析指標
原發布者:lzd0907
企業發展能力分析指標1.銷售增長指標(1)銷售增長率該指標反映的是相對化的銷售收入增長情況,比絕對量的銷售增長額相比,消除了企業規模的影響,更能反映企業的發展情況。利用該指標分析企業發展能力時應注意:1)該指標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佔有能力、預測企業經營業務拓展趨勢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企業增長增量和存量資本的重要前提。不斷增加的銷售收入,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條件。2)該指標大於0表示企業本年的銷售收入有所增長,指標值越高,表明增長速度越快。3)在實際分析時應結合企業歷年的銷售水平、企業市場佔有情況、行業未來發展及其他影響企業發展的潛在因素進行潛在性預測;或結合企業前三年的銷售收入增長率作出趨勢性分析判斷。4)分析中可以其他類似企業、企業歷史水平及行業平均水平作為比較標准。5)指標值受增長基數影響,因此分析中還要使用增長額和三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等指標進行綜合判斷。2)三年銷售收入平均增長率為消除銷售收入短期異常波動的影響,反映企業較長時期的銷售收入增長情況而採用的分析指標。2.資產增長指標(1)總資產增長率資產是企業用於取得收入的資源,也是企業償還債務的保障。資產增長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發展性高的企業一般能保持資產的穩定增長。總資產增長率越高,說明企業本年內資產規模擴張的速度越快,但應注意資產規模擴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