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超臨界壓力對汽輪機有哪些影響
超臨界壓力的影響:
1、對汽輪機效率的影響
採用超臨界壓力蒸汽後,汽輪機通流部分中的理想焓降增加,蒸汽流量減少,排汽損失相應地降低,有利於提高汽輪機效率;但由於蒸汽密度增加,流量減少,調節級及高壓級葉片高度降低致使級效率下降;另還會導致排汽端濕汽損失、高壓汽封漏汽損失及給水泵耗功增加等,因此採用超臨界壓力對汽輪機組的熱效率亦有一些負面影響。為此在採用超臨界壓力時應盡可能地提高新蒸汽與再熱蒸汽溫度並相應地提高機組容量。超臨界壓力機組的新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選用范圍為538~600℃,機組容量一般在500~600MW以上。新蒸汽壓力在16.6~31.0MPa及新蒸汽與再熱蒸汽溫度在535~600℃范圍內時,新蒸汽壓力每提高1MPa,汽輪機的熱耗率下降0.18%~0.29%。一般當新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為538℃時,新蒸汽壓力從16.5MPa提高到24.0MPa,汽輪機凈熱耗率下降2.0%,如果再將新蒸汽、再熱蒸汽溫度提高到590℃,凈熱耗率還可下降2.5%,若採用二次中間再熱,凈熱耗還可下降約1.6%。
2、對運行的影響
主要包括對負荷適應性、軸系穩定性的影響。見超臨界壓力機組運行。
3、對負荷適應性影響
新蒸汽壓力提高導致主蒸汽管道、導汽管、主汽閥、高壓調節閥噴嘴組、高壓內外汽缸等承壓部件的壁厚增加,金屬材料內部溫度場和應力場的不均勻性增加,直接影響了汽輪機組起停及調峰運行的靈活性。為此高壓內、外缸採用高窄波形法蘭、內缸採用圓筒形汽缸或內外缸均採用圓筒形(見汽輪機汽缸)更顯示其必要性。
4、對軸系穩定性的影響
蒸汽密度提高,使汽輪機徑向動靜間隙不均勻性變化導致轉子自激振動的敏感性增加,由此引起的振動現象稱蒸汽激振。(見軸系穩定性)
5、固體硬粒沖蝕
當新蒸汽溫度高於480℃、壓力大於8.5MPa時,就可看到鍋爐管道和蒸汽導管的剝落氧化物對汽輪機噴嘴造成的沖蝕,當壓力達到超臨界值時,這種沖蝕是必然的。為此可在鍋爐管壁、噴嘴和葉片上採用塗層,也可用加大動、靜葉間隙的方法減輕其影響。
超臨界壓力汽輪機是新蒸汽壓力高於臨界壓力值(22.12MPa)的汽輪機。其中通常又將新蒸汽壓力高於27.0MPa的汽輪機稱為超超臨界壓力汽輪機。目前較多採用的超臨界壓力值為24.0~25.0MPa。當汽輪機輸出功率、新蒸汽及再熱蒸汽溫度、排汽壓力等與亞臨界壓力汽輪機相同時,採用超臨界壓力可以提高汽輪機的效率,但高壓部件壁厚的增加或採用耐熱合金鋼將導致造價上升,並對運行產生一定的影響。
㈡ 汽輪機新蒸汽的臨界壓力,超臨界壓力,超超臨界壓
高壓7.8~10.8MPa
超高壓11.8~14.7MPa
臨界壓力22.129MPa t=374.15攝氏度 臨界體積比v=0.00326
超臨界壓力P>22.2MPa
超超臨界壓力P>27MPa
㈢ 超超臨界汽輪機葉片的發電效能為百分之幾
高壓缸為一個調節級+7個壓力級,中壓缸為6個壓力級,低壓缸為28個壓力級,合計有42級葉片。
㈣ 上海汽輪機廠
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汽輪機廠(簡稱STP)是由上海汽輪機廠和德國西門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是中國電站設備行業唯一大型合資企業。
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汽輪機廠建立於1953年,是中國第一家汽輪機製造廠。佔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擁有主要設備1300台;現有員工約3200人,工程技術人員佔20%,高級工佔39.3%;上汽以設計、製造火電汽輪機、核電汽輪機和重型燃氣輪機為主,兼產船用汽輪機、風機等其它動力機械。產品國內市場份額佔有率達到35%以上,汽輪機機組出口到東南亞多國。2006年汽輪機產量3600萬千瓦,達到了全球第一。企業在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的基礎上,博採眾長、融合提煉,引進型30萬千瓦汽輪機已達到當今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機械行業唯一的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60萬千瓦汽輪機業績卓越;超超臨界100萬千瓦汽輪機在全國首台投運成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上汽的主力產品已保持「上海市名牌產品」十二連冠。
五十多年來,上汽人製造了中國第一台6千千瓦汽輪機、第一台引進型30萬千瓦汽輪機、第一台31萬千瓦核電汽輪機和第一台超超臨界100萬千瓦汽輪機,創造了中國汽輪機製造史上的多項「第一」。
㈤ 高超超臨界汽輪機機組中的蒸汽參數為35MPa/700℃/720℃/720℃,其中各溫度代表什麼意思
主蒸汽壓力35兆帕,主蒸氣溫度七網路,一次再熱溫度七百二十度,二次再熱蒸汽溫度七百二十度。
㈥ 請問,上汽超超臨界汽輪機高壓缸第一級是斜置靜葉,那它算不算調節級請詳細說明。
是否是調節級,與葉片型式無關,只看是不是第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