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償債能力分析常用的財務比率有哪些,應如何應用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能否及時償還到期債務,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標志.企業償債能力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個方面.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實力;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有無足夠的能力償還長期負債的本金和利息.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主要運用以下財務比率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為了便於說明,下面有關財務比率指標的計算舉例將以上述遠大股份有限公司的2001年度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資料為依據.因此,遠大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初和年末的流動比率可計算如下:
年初流動比率=9502800÷5302800=1.792
年末流動比率=8278670÷3145299.7=2.632
流動比率是衡量短期債務清償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風險的指標.從該指標的計算可見:流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大,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不過,由於各行業的經營性質不同,對資產的流動性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商業零售企業所需的流動資產,往往要高於製造企業,因為前者需要在存貨方面投入較大的資金.另外,企業的經營和理財方式也影響流動比率.比如,採用寬松信用政策,以賒銷為主的企業,其所需的流動比率就高於那些以現金銷售為主的企業.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應維持在2:1左右,因而也稱之為2與1比率.過高的流動比率,說明企業有較多的資金滯留在流動資產上未加以更好的運用,如出現存貨超儲積壓,存在大量應收賬款,擁有過分充裕的現金等,資金周轉可能減慢從而影響其獲利能力.有時,盡管企業現金流量出現紅字,但是企業可能仍然擁有一個較高的流動比率.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又稱酸性實驗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同流動負債的比率,它反映企業短期內可變現資產償還短期內到期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是對流動比率的補充.計算公式如下: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是企業在短期內可變現的資產,等於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後的金額,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和應收賬款等.存貨是企業流動資產中流動性最差的一種,其變現不僅要經過銷貨和收賬兩道手續,而且存貨中還會發生一些損失.因此,在分析中將存貨從流動資產中減去,可以更好地表示一個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根據表所舉遠大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的資料,可計算該公司年初,年末的速動比率如下:
年初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9502800-5160000)÷5302800=0.819
年初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8278670-5149400)÷3145299.7=0.995
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應維持在1:1左右較為理想,它說明1元流動負債有1元的速動資產做保證.如果速動比率大於1,說明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償還短期債務,但同時也說明企業擁有過多的不能獲利的現款和應收賬款;如果速動比率小於1,企業將會依賴出售存貨或舉借新債償還到期債務,這就可能造成急需售出存貨帶來的削價損失或舉借新債形成的利息支出.如同流動比率,各企業的速動比率應該根據行業特徵和其他因素加以評價.在對速動比率進行分析時,要注重應收帳款變現能力這一因素的分析.
(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指企業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反映企業的即刻變現能力.這里所說的現金,是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項比率可顯示企業立即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
根據資料,假設遠大股份有限公司無現金等價物,則該公司年初,年末的現金比率如下:
年初現金比率=2812600÷5302800=0.53
年末現金比率=1630870÷3145299.7=0.52
這項指標近幾年隨著現金流量信息在財務分析中受到的關注而被日益重視,運用它可以更准確地評價企業短期的償還能力.
(4)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也稱負債比率或舉債經營比率,是指負債總額對全部資產總額之比,用來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根據資料,可計算遠大股份有限公司年初,年末資產負債率如下:
年初資產負債率=6502800÷16802800×100%=38.70%
年末資產負債率=5465299.7÷16116670×100%=33.91%
從以上計算可見,該公司資產負債率年末較年初為低.企業的資金是由所有者權益和負債構成的,一般來講,企業的資產總額應大於負債總額,資產負債率應小於100%.如果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低(50%以下),說明企業有較好的償債能力和負債經營能力.
在企業資產凈利潤率高於負債資本成本率的條件下,企業負債經營會因代價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因此,所有者總希望利用負債經營得到財務杠桿利益,從而提高資產負債率.但債權人希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低一些,因為債權人的利益主要表現在權益的安全方面.如果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等於甚至大於100%,說明企業資不抵債,債權人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可向人民法院申請企業破產.可見,企業負債經營要適度.
(5)有形資產負債率.有形資產負債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有形資產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有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無形資產凈值)×100%
這項指標是資產負債率的延伸,是一項更為客觀地評價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企業的無形資產如商標,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不一定能用來償還債務,可以將其視為不能償債的資產,從資產總額中扣除.這項指標的作用及其分析方法與資產負債率基本相同.這里應注意,在資產總額中若待攤費用和長期待攤費用的金額較大,在計算該指標時也應從資產總額中扣除.根據表資料,計算遠大股份有限公司年初,年末有形資產負債率如下:
年初有形資產負債率=6502800÷(16802800-1200000-200000)×100%=42.22%
年末有形資產負債率=5465299.7÷(16116670-1080000)×100%=36.35%
(6)產權比率.產權比率也稱負債對所有者權益的比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這一比率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其計算公式如下: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產權比率用來表明由債權人提供的和由投資者提供的資金來源的相對關系,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所有者提供的資本大於借入資本為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論.該指標同時也表明債權人投入的資本受到所有者權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說是企業清算時對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根據表資料,計算遠大股份有限公司年初,年末產權比率如下:
年初產權比率=6502800÷10300000×100%=63.13%
年末產權比率=5465299.7÷10651370.3×100%=51.31%
計算結果表明,該公司產權比率年末較年初下降了11.82%,說明債權人投入的資金受到所有者權益保障的程度提高了11.82%,這對債權人來說顯然是有利的.
(7)已獲利息倍數.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反映企業用經營所得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公式中利息費用是支付給債權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和計入固定資產的利息息稅前利潤是指企業支付利息和繳納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一般來說,已獲利息倍數至少應等於1.這項指標越大,說明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強.就一個企業某一時期的已獲利息倍數來說,應與本行業該項指標的平均水平比較,或與本企業歷年該項指標的水平比較,評價企業目前的指標水平.
根據表的資料,假定遠大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度利潤表中的財務費用全部為利息費用,則計算該公司2001年度的已獲利息倍數如下:
已獲利息倍數=(620600+83000)÷83000=8.48
2. 根據資產負債表計算反映項目各年償付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是什麼
償付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是通過企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對比得出。包括營運資金、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和企業支付能力系數等。
1.營運資金
營運資金是指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後的差額,也稱凈營運資本,表示企業的流動資產在償還全部流動負債後還有多少剩餘。其計算公式為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越高,表示企業可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資金越充足,企業的短期償付能力越強。
2.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表示每一元的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其計算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X 100%
流動比率越高越好,表示企業的償付能力越強,企業所面臨的短期流動性風險越小。
3.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又稱酸性試驗比率,是指企業的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速動資產變現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X 100%
其中,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
速動比率可以用作流動比率的輔助指標。用速動比率來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消除了存貨等變現能力較差的流動資產項目的影響,可以部分地彌補流動比率指標存在的缺陷。所以,用速動比率來評價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相對更准確一些。
4.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是指現金類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該指標有以下兩種表示方式。
(1)現金類資產僅指貨幣資金
當現金類資產僅指貨幣資金時,現金比率的計算公式表示如下。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流動負債X 100%
(2)現金類資產包括貨幣資金和現金等價物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X 100%
現金比率可以准確地反映企業的直接償付能力,當企業面臨支付工資日或大宗進貨日等需要大量現金時,這一指標更能顯示出其重要作用。
5.企業支付能力系數
企業支付能力系數是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根據企業支付能力反映的具體時間的差異,支付能力系數可以分為期末支付能力系數和近期支付能力系數兩種。期末支付能力系數是指期末貨幣資金額與急需支付款項之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期末支付能力系數=期末貨幣資金/急需支付款項
6.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輔助指標分析
1)應收賬款周轉率和應付賬款周轉率的比較分析
(1)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的周轉期相同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賒銷商品所回收的現金恰好能滿足償付因賒購業務而產生的債務,不需動用其他流動資產來償還,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不會因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存在而改變。
(2)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快於應付賬款的周轉速度
假定企業應收賬款的平均收賬期為30天,而應付賬款的平均付款期為60天。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流動比率就會降低,以流動比率反映的企業靜態短期償債能力就會相對差一些。但是由於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快,而流動負債中的應付賬款周轉速度慢,從動態上看,企業的實際償債能力較強,因為在企業的應收賬款回收兩次的情況下僅支付一次現金去償付應付賬款。
(3)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低於應付賬款的周轉速度
假定企業應收賬款的平均收賬期為60天,應付賬款的平均付款期為30天,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流動比率就會提高,以流動比率反映的企業靜態短期償債能力就比較強。從動態上看,企業的實際短期償債能力是低於以流動比率表示的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水平的。
2)存貨周轉率分析
就一般企業而言,存貨在流動資產中佔有相當比重。盡管存貨不能直接用於償還流動負債,但是如果企業的存貨變現速度較快,意味著資產的流動性良好,會有較大的現金流量在未來注人企業。因此,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時,必須考慮存貨變現速度。存貨周轉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一般來講,在銷售規模一定的情況下,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和應收賬款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存貨的周轉速度就越慢。
3. 償債能力分析需要哪些數據
償債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如:營運資金、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 )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如: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權益乘數、利息保障倍數)
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各種應收款項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總額*100%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全部利息費用 息稅前利潤=凈利潤+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所得稅
全部利息費用包括資本化利息部分
償債能力分析還需要關注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或授信額度、資產質量、或有事項和承諾事項、經營租賃
4. 項目償債能力分析及綜合評價報告內容包含什麼
以下是項目運營及償債能力綜合分析報告內容:
企業的債i務包括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是使用流動資產來償還的債i務或通過取得另一筆流動債i務來償還的債i務。典型的流動負債包括:應付賬款、應付票i據、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預收賬款以及長期性債i務中當年到期的那一部分債i務。
流動資產分析存在的兩個主要問題是:資產的合理估價和變現能力計算。但是,對於流動負債分析只存在一個估價問題。負債的估價應該考慮時間價值,對未來償付的債i務計算現值。但是,流動負債是短期到期的債i務,其終值與現值之間的差額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流動負債計價很簡單,只按報表上列示的實際數據計算。
長期償債能力又可稱為資本結構利率,顧名思義,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和企業的獲利能力、資本結構有著密切聯系。之所以要分析一個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主要是為了解該企業償還債i務本息的財務能力。長期償債能力指標的計算與分析。分析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權益總資產率。
負債比率,又稱為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由於不同的利益驅動,不同的利益主體往往從不同的角度來評價資產負債率。
產權比率,是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之間的比率。也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它反映的是債i務負擔和償付保證程度相對關系的指標。它的經濟意義與資產負債率、股東權益比率相同,但從負債受到股東權益保護的角度來說,產權比率更為直觀。
權益總資產率。權益總資產率是資產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權益總資產率越大,說明對負債經營利用越充分。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i務(包括本息)的能力。能否及時償還到期債i務,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標志。通過對償債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和風險,有助於對企業未來收益進行預測。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期債i務與短期債i務的能力。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i務能力,是企業能否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關鍵。
以上信息由專業從事項目運營及償債能力綜合分析報告公司的高瞻管理
5. 償債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什麼
償債能力分析的意義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能否及時償還到期債務,及償債能力的強弱,是反映企業財務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通過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客觀分析,可以准確評價企業財務經濟狀況及其變動原因,幫助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做出正確判斷和決策。
(2)控制企業財務風險。舉債必須以能償還為前提,如果企業不能按時償還所付債務的本息,勢必影響企業籌措資金的信譽,從而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即使是盈利不錯的企業,也存在著由於資金調度不靈,不能及時償還債務而破產的風險。因此,企業負債經營的基本原則是舉債適度和收益與風險對等,其基本含義是負債的規模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即企業能夠以足夠的現金或隨時可以變現的資產及時足額償還所欠債務。了解並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正式償債能力分析的重要目標。
(3)預測企業籌資前景。企業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是維持正常經營活動的必要前提。正確評價企業償債能力,准確預測企業籌資前景,是企業債權人進行正確信貸決策的基礎。企業償債能力強,澤企業財務狀況較好,信譽較高,債權人的本金與資金利息的保障程度較高。因此,分析企業償債能力,准確預測未來籌資前景,對於企業顯示與潛在債權人的信貸決策至關重要。
(4)把握企業財務活動。籌資、投資與資本收益的分配時企業財務活動的基本環節。企業籌集資金的實際與數量,既取決於生產經營情況,也受制於債務償還。到期債務的償還,可以用企業自有資金償還債務,也可以是借新債還舊債。因此,通過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可以准確了解企業當前的現金與可變現資產狀況,合理安排企業的財務活動,提高資產的利用效果。
6. 流動負債分析的要點有哪些
在資產負債表中,"貨幣資金"被列為第一項,因為這是隨時可以用以支付、任何人都會馬上接受而且不打任何折扣的資產,其流動性最強。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備用金、各種銀行存款和在途資金等,以貨幣的金額列示。銀行支票、即期匯票之類的現金等價物或流動性較強的項目也屬於貨幣資金。但是,貨幣資金不包括遠期支票存款、臨時借條、銀行退票、停止銀行中存款、已指定用途的貨幣資金和有價證券。 我們可以看到上海汽車的貨幣資金總計15.05億元,隨時可用的資金非常多,約占公司流動資產的一般,可以從容應付公司日常經營中的各種現金支出。但是,上市公司的貨幣資金並非越多越好。公司不能像守財奴一樣囤積貨幣資金,資金需要不斷地參與公司經營周轉,提高使用效率,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一般而言,決定公司貨幣資金規模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業務規模。上市公司資產總額越大,相應的貨幣資金規模也越大;業務越頻繁,貨幣資產也會越多。 (2)公司籌集資金能力。公司信譽好,向銀行借款或發行股票、債券都會比較順利。公司就可以適當減少持有的貨幣資金數量。 (3)公司對貨幣資金的運用能力。貨幣資金的運用也存在"效率"與"效益"的問題。上市公司運用貨幣資金的能力越強,資金在公司內部周轉很快,公司就沒有必要保留過多的貨幣資金。 (4)公司的行業特點。對於不同行業的公司,合理的貨幣資金規模會有差異。有一些歷史的經驗數據,投資者可以通過網路或統計年鑒查詢。 有了對於上海汽車帳上貨幣資金的第一印象以後,我們將通過下文逐項解讀公司報表,分析上海汽車為何擁有這么多的貨幣資金,並判斷這種做法的優缺點。
7.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主要有哪些常用指標
企業償債能力的常用指標主要有以下五項。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100%
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等。
流動負債,也叫短期負債,是指將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暫收應付款項、預提費用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等。
流動比率越高,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越大,但是,比率太大表明流動資產佔用較多,會影響經營資金周轉效率和獲利能力。一般認為合理的最低流動比率為2。
2、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也稱資本負債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100%
公式中的「股東權益」,也就是所有者權益。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產權比率與資產負債率對評價償債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兩者的主要區別是:資產負債率側重於分析債務償付安全性的物質保障程度;產權比率則側重於揭示財務結構的穩健程度以及自有資金對償債風險的承受能力。
3、或有負債比率
或有負債比率,是指企業或有負債總額對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應對可能發生的或有負債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或有負債總額=已貼現商業承兌匯票金額+對外擔保金額+未決訴訟、未決仲裁金額(除貼現與擔保引起的訴訟或仲裁)+其他或有負債金額
4、已獲利息倍數
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一定時期息稅前利潤與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獲利能力對債務償付的保障程度。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指利潤總額與利息支出的合計數,利息支出指實際支出的借款利息、債券利息等。其計算公式為:已獲利息倍數=稅息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計算公式中的「利潤總額」,包括稅後利潤和所得稅;「利息費用」是支付給債權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也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
其中:
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已獲利息倍數越高,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該指標為3時較為適當,從長期來看至少應大於L
5、帶息負債比率
帶息負債比率,是指企業某一時點的帶息負債總額與負債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負債中帶息負債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未來的償債(尤其是償還利息)壓力。其計算公式如下:帶息負債比率=帶息負債總額/負債總額*100%
帶息負債總額=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應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