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分析利用現金流量表
其主要目的是為報表使用者提供企業會計期間與現金收支、投資、籌資有關的信息;相對於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而言,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編制的一張動態報表,是聯系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橋梁,可以彌補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中找不到的會計信息,滿足企業管理者,投資人,債權人的需要,為此,本文擬對現金流量表利用不佳的原因作一些簡要分析,並對現金流量表相關信息利用所涉及的幾個問題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一、現金流量表利用現狀的分析根據《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規定,現金流量表作為企業會計報表的三張主表之一,在會計報表體系中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處於同等地位。但從會計報表實際利用的現狀來看,現金流量表明顯落後了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現金流量表替代財務狀況變動表的時間還不夠長。由於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的編制基礎不同(前者是現金收付制,後者是權責發生制),由此產生的財務數據的利用應進行相應角度的轉換,這需要一定的會計基礎,而會計基礎知識的普及又需要一定的時間。
二是對現金流量表作用的認識還有待提高。從表面上看,現金流量表是一張獨立的會計報表,但如果從其相關數據的產生來看,卻是依附於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至少在主要方面)。這種既獨立又依附的特性,決定了現金流量表作用。
三是現金流量表的相關披露標准相對較低。由於,影響現金流量表信息披露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企業會計准則——現金流量表》和《企業會計制度》等,均沒有對現金流量表項目注釋提出具體明細的要求,因此,《年報准則》和《財務報告規定》事實上也就成了約束上市公司現金流量表具體信息披露的最高標准,由於披露標准較低,客觀上減輕了財務報告編制者披露現金流量表信息的責任,從而也一定程度地影響了財務報告使用者利用現金流量表信息的程度。
二、現金流量表利用所涉及的幾個問題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所實現的凈利潤進行相提並論不恰當。
若一定時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數,表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大於流出,說明該期間企業經營活動資金流轉存在節余,反之,表明存在不足。而一家企業所實現的凈利潤為正數,則表明這家企業實現了盈利,反之,則表明虧損。
2、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的大小推斷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效性及凈利潤的質量不一定正確。
實務中,很多人習慣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的大小。作為分析評價企業經營活動業績,甚至作為凈利潤質量的主要標准之一。因此,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的大小,來分析評價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效性和凈利潤質量的可靠性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恰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是一個很重要的財務數據,但這個數據的具體利用,離不開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所有項目的具體考察。離不開對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具體復核及對會計報表附註的具體分析:任何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其他會計信息割裂開來的做法都是不恰當的,單獨披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而不加輔助說明,也會影響這一數據的利用,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還會產生誤導作用。
三、改進現金流量表相關信息利用的幾點建議1、提高對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信息重要性的認識。
在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部分反映的是企業經營活動主體,但這並不是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不重要的理由。
投資活動,特別是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的購建,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增加將來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也可以說是為來年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做准備。籌資活動,其本質是為了彌補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所需現金的不足。
因此,提高對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信息重要性的認識是很有必要的。
2、充分利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和「支付的各項稅費」兩個財務數據。
前者反映企業與企業員工之間的分配結果,後者反映企業與國家(包括各級有權收費部,下同)之間的分配結果。兩個財務數據的大小,直接說明了企業為社會和國家所做的貢獻以及企業員工勞動的回報程度。
3、建議將分配股利、利潤從「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中單列出來。
理由有二:一是分配股利、利潤所支付的現金與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是性質完全不同的現金流出,前者面對的是股東,後者面對的則是債權人(主要是銀行);二是可以將企業財富分配的三大環節所及的數據在現金流量表中進行全面體現。
4、建議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單列「非經常性現金流入」和「非經常性現金流出」項目。
按照現金流轉的性質、頻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可以劃分為經常性現金流入、流出和非經常性現金流入、流出。
B. 如何分析現金流量表煩請舉例子消息說明!謝謝!
現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實現制為編制基礎,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情況的報表。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該表的結構及特點,分析其內部構成,又要結合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進行綜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觀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因此,現金流量表的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現金流量及其結構分析
企業的現金流量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三部分構成。分析現金流量及其結構,可以了解企業現金的來龍去脈和現金收支構成,評價企業經營狀況、創現能力、籌資能力和資金實力。
(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l、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購進商品。接受勞務付出的現金進行比較。在企業經營正常、購銷平衡的情況下,二者比較是有意義的。比率大,說明企業的銷售利潤大,銷售回款良好,創現能力強。
2、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總額比較,可大致說明企業產品銷售現款占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突出,營銷狀況良好。
3、將本期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上期比較,增長率越高,說明企業成長性越好。
(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當企業擴大規模或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時,需要大量的現金投入,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補償不了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但如果企業投資有效,將會在未來產生現金凈流入用於償還債務,創造收益,企業不會有償債困難。因此,分析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應結合企業目前的投資項目進行,不能簡單地以現金凈流入還是凈流出來論優劣。
(三)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一般來說,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大,企業面臨的償債壓力也越大,但如果現金凈流入量主要來自於企業吸收的權益性資本,則個僅不會面;臨償債壓力,資金實力反而增強。因此,在分析時,可將吸收權益性資本收到的現金與籌資活動現金總流入比較,所佔比重大,說明企業資金實力增強,財務風險降低。
(四)現金流量構成分析。首先,分別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和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占現金總流入的比重,了解現金的主要來源。一般來說,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占現金總流入比重大的企業,經營狀況較好,財務風險較低,現金流入結構較為合理。其次,分別計算經營活動現金支出、投資活動現金支出和籌資活動現金支出占現金總流出的比重,它能具體反映企業的現金用於哪些方面。一般來說,經營活動現金支出比重大的企業,其生產經營狀況正常,現金支出結構較為合理。
二、現金流量表與損益表比較分析
損益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期間經營成果的重要報表,它揭示了企業利潤的計算過程和利潤的形成過程。利潤被看成是評價企業經營業績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但卻存在一定的缺陷。眾所周知,利潤是收入減去費用的差額,而收入費用的確認與計量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廣泛地運用收入實現原則、費用配比原則、劃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則等來進行的,其中包括了太多的會計估計。盡管會計人員在進行估計時要遵循會計准則,並有一定的客觀依據,但不可避免地要運用主觀判斷。而且,由於收入與費用是按其歸屬來確認的,而不管是否實際收到或付出了現金,以此計算的利潤常常使一個企業的盈利水平與其真實的財務狀況不符。有的企業帳面利潤很大,看似業績可觀,而現金卻入不敷出,舉步艱難;而有的企業雖然巨額虧損,卻現金充足,周轉自如。所以,僅以利潤來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獲利能力有失偏頗。如能結合現金流量表所提供的現金流量信息,特別是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信息進行分析,則較為客觀全面。其實,利潤和現金凈流量是兩個從不同角度反映企業業績的指標,前者可稱之為應計制利潤,後者可稱之為現金制利潤。二者的關系,通過現金流量表的補充資料2揭示出來。具體分析時,可將現金流量表的有關指標與損益表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以評價企業利潤的質量。
(一)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比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利潤的質量。也就是說,企業每實現1元的帳面利潤中,實際有多少現金支撐,比率越高,利潤質量越高。但這一指標,只有在企業經營正常,既能創造利潤又能盈得現金凈流量時才可比,分析這一比率也才有意義。為了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計算口徑一致,凈利潤指標應剔除投資收益和籌資費用。
(二)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較,可以大致說明企業銷售回收現金的情況及企業銷售的質量。收現數所佔比重大,說明銷售收入實現後所增加的資產轉換現金速度快、質量高。
(三)分得股利或利潤及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現金與投資收益比較,可大致反映企業帳面投資收益的質量。
三、現金流且表與資產負債表比較分析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期末資產和負債狀況的報表,運用現金流量表的有關指標與資產負債表有關指標比較,可以更為客觀地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
(一)償債能力分析。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而流動資產體現的是能在一年內或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的資產,包括了許多流動性不強的項目,如呆滯的存貨,有可能收不回的應收帳款,以及本質上屬於費用的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和預付帳款等。它們雖然具有資產的性質,但事實上卻不能再轉變為現金,不再具有償付債務的能力。而且,不同企業的流動資產結構差異較大,資產質量各不相同,因此,僅用流動比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往往有失偏頗。可運用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資產負債表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作為流動比率等指標的補充。具體內容為:
l、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之比。這指標可以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獲得現金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比率越大,說明償債能力越強。
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全部債務之比。該比率可以反映企業用經營活動中所獲現金償還全部債務的能力,這個比率越大,說明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
3、現金(含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與流動負債之比。這一比率反映企業直接支付債務的能力,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債能力越大。但由於現金收益性差,這一比率也並非越大越好。
(二)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分析。由於利潤指標存在的缺陷,因此,可運用現金凈流量與資產負債表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作為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盈利指標的補充。
l、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總股本之比。這一比率反映每股資本獲取現金凈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說明企業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強。
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資產之比。這一比率反映投資者投入資本創造現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創現能力越強。徑一致,凈利潤指標應剔除投資收益和籌資費用。
(三)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較,可以大致說明企業銷售回收現金的情況及企業銷售的質量。收現數所佔比重大,說明銷售收入實現後所增加的資產轉換現金速度快、質量高。
(四)分得股利或利潤及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現金與投資收益比較,可大致反映企業帳面投資收益的質量。
C. 如何利用現金流量表的分析研究
近些年來,投資者的現金流量意識大大提高,從僅重視利潤轉而關注現金流量。特別是隨著2001年上市公司造假事件頻頻曝光,現金流量表更加受到重視。 1 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現金流量表在提高財務報表信息的相關性、可比性及可解釋性上,更能體現財務報告的目的。 1.1 現金流量表能夠說明企業一定期間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 如企業當期從銀行借入3000萬元,償還銀行利息21萬元,在現金流量表的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分別反映借款3000萬元,支付利息21萬元。這些信息是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所不能提供的。 1.2 現金流量表能夠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在某些情況下,雖然企業利潤表上反映的經營業績很可觀,但財務困難,不能償還到期債務;還有些企業雖然利潤表上反映的經營成果並不可觀,但卻有足夠的償付能力。產生這種情況有諸多原因,其中會計核算採用的權責發生制、配比原則等所含的估計因素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現金流量表完全以現金的收支為基礎,消除了由於會計核算採用的估計等所產生的獲利能力和支付能力。 1.3 現金流量表能夠分析企業未來獲取現金的能力 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代表企業運用其經濟資源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便於分析一定期間內產生的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的差異;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代表企業運用資金產生現金流量的能力;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代表企業籌資獲得現金的能力。通過現金流量表及其他財務信息,可以分析企業未來獲取或支付現金的能力。 [BT(4+1*2][STFZ][WTFZ]1.4 現金流量表能夠分析企業投資和理財活動對經營成果和財務 狀況的影響 資產負債表能夠提供企業一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情況,它所提供的是靜態的財務信息;利潤表雖然反映企業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提供動態的財務信息。現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時期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動態財務信息,表明企業在報告期內由經營活動、投資和籌資活動獲得現金,企業獲得的這些現金是如何運用的,對能夠說明資產、負債、凈資產的變動的原因,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起到初充說明的作用,現金流量表是連續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橋梁。 1.5 現金流量表能夠提供不涉及現金的投資和籌資活動的信息 現金流量表除了反映企業與現金有關的投資和籌資活動外,還通過附註方式提供不涉及現金的投資和籌資活動方面的信息,使會計報表使用者能夠全面了解和分析企業的投資和籌資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能夠給廣大報表使用者提供大量有關企業財務方面尤其是關於企業現金流動方面的信息,但這並不意味著對現金流量表進行分析就能夠替代其他會計報表的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只是企業財務分析的一個方面。 2 現金流量表分析的局限性 2.1 報表信息的有效性 報表中所反映的數據,是企業過去會計事項影響的結果,根據這些歷史數據計算得到的各種分析結果,對於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動,只有參考價值,並非完全有效。 2.2 報表信息的可比性 可比性一般是指不同企業,尤其是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之間,應使用相類似的會計程序和方法,將不同企業的現金流量表編制建立在相同的會計程序和方法上,便於報表使用者比較分析一企業在不同時期,以及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償債能力和現金流動狀況的強弱和優劣。對於同一個企業來說,雖然一致性會計原則的運用使其有可能進行不同期間的比較,但如果企業的會計環境和基本交易的性質發生變動,則同一個企業不同時期財務信息的可比性便大大減弱。對於不同企業來說,它們之間可比性比單一企業更難達到。由於不同企業使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例如,存貨的計價、折舊的攤提、收入的確認以及支出資本化與費用的處理等,為運用各種分析方法對各個企業的現金狀況進行比較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3 報表信息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提供的財務信息,應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觀的事實為依據,而不受主觀意志的左右,力求財務信息准確可靠。事實上,編制現金流量表所採用的各種資料的可靠性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使得報表分析同樣顯得不夠可靠。 因此,投資者決不能完全依賴於報表分析的結果,而應和其他有關方面的資料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價。 3 綜合評價主要表現 (1)全面、完整、充分地掌握信息,不僅要充分理解報表上的信息,還要重視企業重大會計事項的揭示以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另外還要考慮國家宏觀政策、國際國內政治氣候、所處行業的變化情況等方面的影響,了解行業情況及公司相關背景,了解傳媒中關於該公司的其他信息等等。這樣可以直接加深對現金流量表的理解,比如,企業投資活動現金為負,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以外的其他信息披露,進一步審查其是否有帶來良好效益的項目投資及項目進展情況、發展前景等,以進一步判斷企業的整體經營素質和管理水平 (2)特定分析與全面評價相結合。投資者應在全面評價的基礎上,選擇特定項目進行重點分析,如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現金比率(經營活動中凈現金流量/流動負債)等,並將全面分析結論和重點分析的結論相互照應,以保證分析結果的有效。 (3)多表並看,將現金流量表的有關項目與其他報表結合起來閱讀分析。由於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有內在邏輯勾稽關系,可以從另外兩張報表各項目的變動中尋找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增減的實質。因此,投資者應檢查現金流量表中的「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項目和利潤表中的主營業務收入以及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收賬款等項目的對應關系;檢查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與利潤表中的主營業務成本、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項目的對應關系;重視「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投資所支付的現金」與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的對應關系研究。僅從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表中獲取有關現金流量方面的會計信息是片面和狹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