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國印刷/包裝/造紙公司有哪些
1. 山東晨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 金東紙業(江蘇)有限公司
3. 華泰集團有限公司
4.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5. 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6. 山東博匯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7. 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 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
9. 金華盛紙業(蘇州工業園區)有限公司
10. 山東(臨清)銀河紙業集團有限公司
11. 芬歐匯川(常熟)紙業有限公司
12. 寧波中華紙業有限公司
13. 東莞理文造紙廠有限公司
14. 山東照東方紙業集團有限公司
15. 漯河市銀鴿實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16. 武漢晨鳴漢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17. 玖龍紙業(太倉)有限公司
18. 山東華金集團有限公司
19. 珠海經濟特區紅塔仁恆紙業有限公司
20. 安徽山鷹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21. 山東亞太森博漿紙有限公司
22. 福建南紙股份有限公司
23. 浙江景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24. 江蘇理文造紙有限公司
25. 廣州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26. 維達紙業(廣東)有限公司
27. 亞龍紙製品(崑山)有限公司
28. 山東晨鳴紙業集團齊河板紙有限責任公司
29. 新鄉新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0. 東莞建暉紙業有限公司
31. 山東泰山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32. 江西晨鳴紙業有限公司
33. 福建省青山股份有限公司
34. 山東望島集團公司
35. 寧波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
36. 乳山市乳華紙業有限公司
37. 大宇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38. 民豐特種紙股份有限公司
39. 蘇州紫興紙業有限公司
40. 山東省郯城縣紙板廠
41. 寧夏美利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42. 濱州黃河造紙有限公司
43. 湖南恆安紙業有限公司
44. 保定鈔票紙廠
45. 東莞金洲紙業有限公司
46. 牡丹江恆豐紙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7. 延邊石峴白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48. 無錫榮成紙業有限公司
49. 河南省恆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50. 山東齊峰化輕集團公司
51. 河北永新紙業有限公司
52. 上海泛亞潛力紙業有限公司
53. 中山聯合鴻興造紙有限公司
54. 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沅江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55. 金城造紙股份有限公司
56. 德州滬平永發造紙有限公司
57. 陵縣泰華漿紙有限公司
58. 中山市中順紙業製造有限公司
59. 宜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60. 保定市三聯紙業有限公司
61. 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2. 佛山華豐紙業有限公司
63. 廣州威達高實業有限公司
64. 鎮江大東紙業有限公司
65. 杭州華豐紙業有限公司
66. 江陰長江紙業有限公司
67. 德州華北紙業(集團)有限公司
68. 山東貴和紙業集團有限公司
69. 廣州造紙集團有限公司
70. 浙江永泰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1. 金奉源紙業(上海)有限公司
72. 昌樂世紀陽光紙業有限公司
73. 雲南紅塔藍鷹紙業有限公司
74. 山東晨龍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75. 新密市三明紙業有限公司
76. 中山聯興造紙有限公司
77. 中山市永發紙業有限公司
78. 綏寧縣寶慶聯紙有限公司
79. 河南省龍泉集團實業有限公司
80. 江西廣夏包裝印刷有限公司
81. 棗庄市常興紙業有限公司
82. 許昌市魏都宏發造紙廠
83. 內蒙古塞外星華章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84. 德州昌源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85. 山東正大紙業有限公司
86. 延邊晨鳴紙業有限公司
87. 東莞市百信紙業有限公司
88. 滕州市華聞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89. 崑山鈔票紙廠
90. 日照華泰紙業有限公司
91. 杭州永利紙業有限公司
92. 山東萬通紙業總公司
93. 浙江天聽紙業有限公司
94. 山東省單縣天元紙業有限公司
95. 東莞市振興造紙有限公司
96. 山東天和紙業有限公司
97. 龍口市玉龍紙業有限公司
98. 四川省犍為縣鳳生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99. 曲阜市造紙廠
100. 河北泛亞龍騰紙業有限公司
2. 一個中型紙廠每月需求多少噸廢紙
明年紙張市場的總體走勢和幾種主要產品的產銷分析
由於國家繼續堅持實施擴大國內需求的方針,進一步執行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努力擴大投資與消費,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預計2002年我國國內生產增長率為7%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經濟增長率要高出全球經濟增長率4個百分點左右,國家宏觀經濟持續較快的發展,將給我國造紙工業發展提供平穩的運行環境。根據上述幾個主要產品和造紙原料以及國內國際紙張市場趨勢,我們預計明年國內造紙生產和市場總體形勢。
1、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市場對紙張的需求量將繼續擴大,國內生產總量會繼續保持增長,但國內生產總量仍有不足。高質量的印刷用紙和包裝用紙需求仍然強勁,特種紙的市場需求會擴大,但部分紙張品種市場仍有缺口,這一趨勢將會促進我國造紙工業進一步發展。尤其在當前世界經濟普遍低迷,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保持高速增長的形勢下,國內造紙生產總量供給又不足,必將使中國造紙工業成為外資和內資的投資熱點。另外近兩年投資建設和改造的造紙項目相繼投產,產能發揮可保障明年國內造紙工業有穩定增長,但受國際大環境影響等因素,預計明年要保持大幅度增長的難度也加大。
2、由於市場需求的擴大,國內生產總量的增加以及國內造紙原料缺乏,預計明年國內對商品漿和廢紙的需求量會繼續擴大,進口量會增加。
3、按照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明年我國紙張關稅稅率還將下調,加上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國外產品將會繼續爭奪市場空間,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市場價格也會產生波動,部分產品的價格會有所下降。
因此,造紙企業要適應市場需求,加快產品結構調整,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才能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並求得發展。下面就幾個主要產品的產銷形勢分析如下:
1、新聞紙
新聞紙是我國近年來產量增長和品質提高較快的品種之一。國內原有的主要新聞紙生產廠近兩年紛紛加大了技改力度,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裝備,擴大產能和提高產品質量,如福建南紙18萬噸、齊齊哈爾紙廠20萬噸、武漢晨鳴紙業15萬噸、廣州紙廠18萬噸、山東華泰紙業16萬噸、上海泛亞潛力12萬噸的新建機台以及吉林紙業公司的改造機台相繼投產,還有吉林白麓紙業20萬噸、湖南嶽陽紙業12萬噸將要投產,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使我國新聞紙又形成160多萬噸的生產能力,加上原有的生產能力和那些原來不生產新聞紙的中小企業改產新聞紙,使我國新聞紙的生產有了快速發展。
據統計,今年1~9月份新聞紙生產已完成135.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6.85%,同時進口新聞紙還有14.49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20.75%,預計今年國內全年新聞紙產量可完成200萬噸,消費量將超過220萬噸。由於產能增加較快,消費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預計明年國內產量可達到230萬噸,消費量將超過240萬噸。
根據新聞出版署統計,2001年全國報紙印刷增長較為突出,印張數近940億印張,比上年增加140億印張,增幅達17.40%,摺合用紙量215.96萬噸,這也是近年來增長較快的一年。
但近期一些情況應引起我們新聞紙生產廠的注意,即由於國際經濟持續疲軟,世界范圍內新聞出版廣告下滑,至此市場對新聞紙的需求從去年開始回落,國際上各主要生產廠家出貨量都已減少,價格也較低,由於中國對美國、加拿大、韓國新聞紙進口實施的反傾銷措施明年還有最後半年,市場將如何發展,各新聞紙生產廠要研究、關注新聞紙的走勢情況。
2、書刊紙和凸版紙
書刊紙和凸版紙仍然是書刊、教材、雜志的主要用紙,也是我國多數中小紙廠的主要產品。據有關資料統計,2001年全國圖書、期刊總印張數506億印張,摺合用紙量119.31萬噸,較上年增長6.91%,其中圖書用紙量95.6萬噸,比上年增長7.93%,期刊用紙量23.71萬噸,比上年增長0.85%。
由於國內書刊紙生產多以非木漿為原料,部分小紙廠由於制漿帶來的環保問題而被迫停產,使得中型規模企業生產銷售平穩增長,價格也較穩定。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規模以上企業,今年1~9月書刊紙、凸版紙完成85.56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24.39%。根據今年市場走勢情況,預計今年全年書刊紙和凸版紙可完成140萬噸,比上年略有增長,明年市場需求量預計將與今年大體相同。
3、銅版紙
國內銅版紙的生產情況近兩年來已發生重大變化,兩年前國內銅版紙市場還是進口產品佔主導地位,但隨著鎮江金東紙業、蘇州紫興公司、牡丹江大宇紙業、山東泉林紙業、萬豪紙業等企業的相繼投產,尤其是鎮江金東紙業二期工程完成後形成100萬噸能力和山東晨鳴紙業30萬噸銅版紙項目在今年投產後,使得國內銅版紙的生產能力已達200萬噸,且品質已能滿足市場需求。
據統計,2001年國內進口銅版紙97.71萬噸,國內產量約為110萬噸,消費總量約為200萬噸,今年1~9月份進口量為50.89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30.9%,預計今年全年國內可生產150萬噸,全年消費量約為220萬噸,比上年增長10%左右。預計明年國內產量將達到180~190萬噸,消費量將達到250萬噸。
由於近兩年國內銅版紙產能和消費量的增加,國外同類產品加大了銷售力度,為不失去中國市場,則採取了低價銷售辦法,而給國內銅版紙生產企業帶來了傷害,因此,今年初國內金東紙業、山東泉林紙業、萬豪紙業、上海江南紙廠等企業代表國內銅版紙產業對來自韓國、日本、美國、芬蘭等國的同類產品向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提出了反傾銷訴訟,國家已於今年2月6日正式立案調查,預計近期將公布初裁結果(11月26日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已發布初裁公告)。由於初裁的勝訴,預計明年國內銅版紙的生產和銷售將好於今年。(另外在這里也說明一下,今後各企業可以時刻關注進出口情況,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保護自己的利益,我們協會將積極協助企業做好反傾銷的有關工作。)
4、白板紙及白卡紙
白板紙及白卡紙作為高檔包裝用紙,近年來倍受紙廠和消費者的親睞,尤其是塗布白板紙和白卡紙增幅較大。
2001年全國白板紙及白卡紙的產量為300萬噸,比上年增長7.1%,同年進口98.7萬噸,全年消費量為396萬噸,比上年增長3.13%,其中塗布白板紙和白卡紙為250萬噸,比上年增長25%,消費量達到337萬噸,增幅為17.83%。
由於國內市場對白板紙及白卡紙的需求增長,國內部分生產企業近兩年來也紛紛擴建和改產白板紙及白卡紙,尤其是塗布白板紙和白卡紙的生產能力增長較快,近幾年投產的塗布白板紙和白卡紙生產企業有寧波中華紙業50萬噸,珠海紅塔仁恆紙業24萬噸,山東太陽紙業30萬噸,煙台福斯達紙業10萬噸,上海開倫紙業10萬噸,廣東威達高紙業10萬噸等,另外,浙江富陽地區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近幾年也上馬了一批塗布白板紙生產廠,總生產能力約有100萬噸,雖然企業技術裝備不很先進,但產品質量中等,價格優勢明顯,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目前寧波中華紙業、山東太陽紙業對此類產品的擴建項目也在進行之中,且規模都較大。
由於國內白板紙和白卡紙的產量增長較快,使得近兩年這一品種的進口量有所減少。據海關統計,2000年進口量為104.5萬噸,比上年下降15.95%,2001年進口98.70萬噸,比上年下降5.56%,今年1~9月份進口量為71.29萬噸,比上年同期又下降4.76%。 根據國內生產情況及進出口情況預計,今年全國白板紙及白卡紙可完成330—340萬噸,消費總量可達420~430萬噸,預計明年該產品國內產量還會增加,但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5、牛皮箱紙板及牛皮卡紙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國內對箱板紙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與此同時我國箱板紙的產能也在快速發展,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華北地區的三大生產基地,規模較大的企業有廣東東莞玖龍紙業,東莞理文紙業,中山聯合鴻興紙業,安徽山鷹紙業,無錫榮成紙業,浙江景興紙業,河北冀騰紙業,山東太陽紙業,山東淄博板紙公司,青島海王紙業,山東晨鳴齊河紙業等,這些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國內市場對箱板紙需求的增長。目前國內市場需求,除部分高檔產品需依靠進口解決之外,大量中檔和部分高檔產品國內已能生產並可滿足市場需求。
據資料統計,2001年全國箱板紙生產完成460萬噸,其中牛皮箱紙板及牛皮卡紙生產量220萬噸,進口牛皮箱紙板及牛皮卡紙86.34萬噸,比上年下降22.67%,全年箱板紙消費量545萬噸,其中牛皮箱紙板和牛皮卡紙306萬噸。今年1~9月份進口牛皮箱紙板和牛皮卡紙64.90萬噸,比去年同期上升3.08%,根據生產和消費情況,預計今年箱板紙產量可達500萬噸。全年消費量將達到580萬噸,預計明年產量可達550萬噸,消費量將超過600萬噸。
由於近兩年新上馬的箱板紙和牛皮箱板紙項目較多,產能還將進一步擴大,短期內可能會對箱板紙和牛皮箱板紙的市場價格帶來負面影響,相關造紙企業要及時做好調查和預防,避免市場的惡性競爭,同時要深入研究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加快產品創新,以滿足市場不斷變化和增長的需求。
6、瓦楞原紙
近年來,隨著包裝業需求的發展,以及國內瓦楞原紙生產現狀,瓦楞原紙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進口量年年上升,尤其是高強瓦楞原紙,國內供應一直緊張。
2001年國內瓦楞原紙生產完成600萬噸,其中高強瓦楞原紙為180萬噸。2002年瓦楞原紙預計可完成650萬噸。在瓦楞原紙產品中,高強瓦楞原紙多年來一直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每年還需大量進口。據統計,2001年全年進口瓦楞原紙117.87萬噸,比上年增長13.49%,2002年1~9月已進口105.39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1.73%,仍是紙張進口中增長幅度較大的產品之一。
由於瓦楞原紙價值較低,獲利不高,國內許多紙廠並不重視該產品的生產,近年來多數企業普遍看好牛皮箱紙板和白板紙等附加值相對較高的產品,紛紛擴建改造、增大產量,因此也更加增大了與之配套的瓦楞原紙的缺口,現在已有不少企業意識到這一問題,正在千方百計利用現有裝備以及國內外資源來提高瓦楞紙的生產能力,但要改變這一現狀,還需一定時間。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包裝量的增加,瓦楞原紙尤其是高強瓦楞原紙市場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8、商品紙漿
我國造紙工業是目前世界上保持高速增長的國家之一,由於快速的發展,原料缺乏,國內市場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商品漿的需求量會很大。2001年—2002年6月18個月平均每月進口商品漿42萬噸,其中漂白針葉漿每月平均進口量約為15萬噸,漂白闊葉漿每月平均進口量約16.5萬噸。這18個月的平均月進口量比2000年月平均進口量增長50%。隨著國內造紙工業的不斷發展,大型、高速紙機的投產和產品結構的升級以及國內紙漿發展的滯後,預計商品紙漿進口還將增長數年,由於中國市場對商品紙漿需求的巨大潛力,所以世界上多數商品漿供應商也都瞄準了中國市場。
但國內紙廠在采購商品漿上目前還沒有象國際上大的廠商一樣,建立長期穩定合約,目前基本上還是以購買現貨商漿為主,而這樣的貿易方式又極易對國際商品漿市場價格產生沖擊,同樣國內紙漿市場也會產生波動。而商品漿價格對於國內許多紙廠的生產成本來說也存在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也會對成品紙張市場帶來波動。
今年商品漿的市場波動較大,首先在今年初漂白針葉漿中國到岸價已到了360美元,歐美市場最低價也到了380—400美元的歷史低谷,而今年1—3月份以中國和韓國為主的商家在低價位時又點了一把火,促使國際漿價從4月份開始,連續5個月上漲了120美元,達到480—490美元,歐美市場達到500美元,漲幅達到了30%,而進入9月份後,市場則又呈現了疲軟觀望態勢,進入10月份俄羅斯和南美智利的生產商又率先降價,接著北美的廠商只能跟隨降價,目前商品漿價又快回到了年初的價位。
此次商品漿價格波動原因,一是連續一年多的低價位,生產廠商難於維持;二是經濟不景氣,市場需求又不旺,生產廠商只能實施減產或停產措施,以減少庫存,保護價格。但價格上升太快,原有富餘產能又很快得到發揮,使庫存量得以增長。大家可以從國際上五大商品漿生產國每月庫存量的變化情況來看這個問題,150萬噸庫存量是被商家認可的常規警戒線,今年1—9月五大產漿國商品漿庫存量分別為1月181.2萬噸,2月181.6萬噸,3月169.5萬噸,4月150.9萬噸,5月141.2萬噸,6月134.3萬噸,7月150.3萬噸,8月160.6萬噸,9月160.1萬噸。今年商品漿庫存量的增減帶來的商品漿價格變化,再一次說明了庫存量對價格的影響。
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進口各類商品漿407.76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5.11%,由於近期價格的下滑,預計後幾個月商品漿進口量會有所增加,全年進口總量預計將在550萬噸左右。
9、廢紙情況
隨著我國造紙產量的提高以及國內原料結構的調整,廢紙用量已越來越大,由於國內廢紙原料非木材纖維含量較高,在紙張生產中難於提高產品質量,加上國內回收體系和分類不健全,因此國內不得不大量進口一些木材纖維含量較高、質量較好的廢紙用於國內紙張生產,。
據統計,2001年全國造紙工業原料中廢紙漿比重已佔到44%,摺合廢紙量約為1700萬噸。其中進口各類廢紙642萬噸,比上年增長72.9%,今年1~9月份進口各類廢紙已達544.3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8.69%,按此增長速度,預計今年進口廢紙將在700萬噸左右,2003年對進口廢紙的需求將會接近1000萬噸。
近年來,國際上每年用於貿易的廢紙量約為3000萬噸,廢紙輸出來源最多的是美國,約佔世界貿易量的30%,而我國進口廢紙總量中約70%來源於美國,因此美國的廢紙回收量和出貨量將直接影響國內的廢紙價格。今年由於受到廢紙貨量和美國西岸碼頭罷工的影響,目前廢紙價位有所上升並且部分廢紙品種貨源偏緊,預計今年底到明年初廢紙的價格趨勢將會在中高價位上波動。另外一個情況請大家關注,就是今年5月24日中國政府對美國實施鋼鐵貿易保護(201條款)提出了制裁措施方案,待世界貿易組織(WTO)調查裁定後,將對來自美國的廢紙加征24%關稅,針對這一情況,協會已及時地將這一問題對國內造紙工業可能帶來的影響向國家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並引起了高度重視,國務院領導已作出重要批示。雖然這一決定尚未開始執行,並且雙邊還在談判中,但是,這一問題的產生,也給依靠進口廢紙生產的企業提出了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以上為國內造紙業的一些情況以及本人對這些問題的認識,不當之處請指正。
3. 造紙業原材料消耗最新情況!!!
在國際上,造紙是僅次於電信和鋼鐵的第三大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目前,造紙產業也逐漸成為我國重要的產業之一。在外資沖擊下,專家認為「廢紙回收渠道開通」是邁向行業發展的第一步。
行業主導權考驗中國造紙業
對中國造紙業,外資是一個不容迴避的話題。目前外資在國內造紙業的資本結構比重已經超過了警戒線,且三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一。因此,中國造紙工業的行業主導權問題應當引起國內企業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造紙行業資深專家任永森表示。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造紙工業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國內造紙工業一直未能滿足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以至於我國造紙業每年都保持著高於GDP的增長速度。這讓遭受成本激增和需求平淡的國際造紙巨頭艷羨不已,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幾年來,APP、芬歐匯川、斯道拉恩索、國際紙業、金鷹集團等跨國公司紛紛搶灘中國,不惜投入巨資,以合資或獨資的形式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
面對外資紙業巨頭們咄咄逼人的攻勢,中國的企業已經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較強實力,8月30日,國內最大的民營造紙企業山東太陽紙業集團與中國工商銀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不僅獲得15億元的銀行授信,更贏得了企業在對資金需求方面更大實惠與便利。國內新聞紙巨頭華泰集團也花巨資引進的世界最先進的40萬噸新聞紙生產線近日開工運行,其新聞紙產量將達到全國總產量的1/3,也進一步增強了國內新聞紙行業同國際新聞紙巨頭對話的實力。
此外,為了改變國內造紙企業單打獨斗的局面,紙業商會還成立了「全國工商聯紙業商」由國內157家造紙及上下游關聯行業企業組成。紙業商會有關專家介紹,「造紙行業的國際化、集中化和專業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而紙業商會的成立,將為下一步紙業的兼並重組創造良好的先決條件。目前,中國造紙業企業涉及造紙、造紙化工、造紙機械、包裝、印刷等多個行業。
原材料障礙猶存
原材料是制約我國造紙業發展最大的瓶頸,由於近年來我國對廢紙進口的需求強勁,已經使國際市場上廢紙的價格不斷攀升,造紙工業因廢紙進口價格快速增長而深受影響。目前我國造紙原料中,廢紙所佔比重高達44%,國內市場造紙原料需求量巨大,卻長期依賴進口。
據了解,我國每年有1400萬噸廢紙沒有回收利用。據專家介紹,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0.8噸好紙,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
上海泛亞潛力紙業有限公司綜合資源部總監周駿誼表示,目前,中國的木漿消耗量比較低,也有1130萬噸,不是中國造紙企業不喜歡木漿。而是我們沒有這么多木漿,沒有這么多木材,沒有這么大的木漿廠。
中國輕工集團造紙二次纖維利用協作中心主任顧民達曾表示,目前我國紙業當務之急是研究如何加快發展木材制漿造紙問題和建立有效的回收渠道。我國的廢紙回收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主要是廢紙回收的渠道未開通,尤其是產生專業類廢紙的行業機關大戶的通道「關閉」。
僅以新聞紙為例,北京現在有上百種報紙發行,每日發行噸數起碼有幾十噸,這其中有70%-80%的廢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實際回收的數量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標准,大量的廢紙被白白浪費掉了。
4. 我想去上海做廢紙回收,請問需要什麼手續
在國際上,造紙是僅次於電信和鋼鐵的第三大產業,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目前,造紙產業也逐漸成為我國重要的產業之一。在外資沖擊下,專家認為「廢紙回收渠道開通」是邁向行業發展的第一步。
行業主導權考驗中國造紙業
對中國造紙業,外資是一個不容迴避的話題。目前外資在國內造紙業的資本結構比重已經超過了警戒線,且三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一。因此,中國造紙工業的行業主導權問題應當引起國內企業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造紙行業資深專家任永森表示。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造紙工業提供了巨大的成長空間,國內造紙工業一直未能滿足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以至於我國造紙業每年都保持著高於GDP的增長速度。這讓遭受成本激增和需求平淡的國際造紙巨頭艷羨不已,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幾年來,APP、芬歐匯川、斯道拉恩索、國際紙業、金鷹集團等跨國公司紛紛搶灘中國,不惜投入巨資,以合資或獨資的形式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
面對外資紙業巨頭們咄咄逼人的攻勢,中國的企業已經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較強實力,8月30日,國內最大的民營造紙企業山東太陽紙業集團與中國工商銀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不僅獲得15億元的銀行授信,更贏得了企業在對資金需求方面更大實惠與便利。國內新聞紙巨頭華泰集團也花巨資引進的世界最先進的40萬噸新聞紙生產線近日開工運行,其新聞紙產量將達到全國總產量的1/3,也進一步增強了國內新聞紙行業同國際新聞紙巨頭對話的實力。
此外,為了改變國內造紙企業單打獨斗的局面,紙業商會還成立了「全國工商聯紙業商」由國內157家造紙及上下游關聯行業企業組成。紙業商會有關專家介紹,「造紙行業的國際化、集中化和專業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而紙業商會的成立,將為下一步紙業的兼並重組創造良好的先決條件。目前,中國造紙業企業涉及造紙、造紙化工、造紙機械、包裝、印刷等多個行業。
原材料障礙猶存
原材料是制約我國造紙業發展最大的瓶頸,由於近年來我國對廢紙進口的需求強勁,已經使國際市場上廢紙的價格不斷攀升,造紙工業因廢紙進口價格快速增長而深受影響。目前我國造紙原料中,廢紙所佔比重高達44%,國內市場造紙原料需求量巨大,卻長期依賴進口。
據了解,我國每年有1400萬噸廢紙沒有回收利用。據專家介紹,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0.8噸好紙,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
上海泛亞潛力紙業有限公司綜合資源部總監周駿誼表示,目前,中國的木漿消耗量比較低,也有1130萬噸,不是中國造紙企業不喜歡木漿。而是我們沒有這么多木漿,沒有這么多木材,沒有這么大的木漿廠。
中國輕工集團造紙二次纖維利用協作中心主任顧民達曾表示,目前我國紙業當務之急是研究如何加快發展木材制漿造紙問題和建立有效的回收渠道。我國的廢紙回收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主要是廢紙回收的渠道未開通,尤其是產生專業類廢紙的行業機關大戶的通道「關閉」。
僅以新聞紙為例,北京現在有上百種報紙發行,每日發行噸數起碼有幾十噸,這其中有70%-80%的廢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實際回收的數量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標准,大量的廢紙被白白浪費掉了。
5. 我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和我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分別在哪
我國第一家外資新聞紙業公司上海泛亞潛力紙業(SPP),日前計劃在上海寶山
區建成中國最大的新聞紙製造基地。
中國最大內燃機生產基地·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
6. 廢紙的消費量
世界廢紙利用狀況
在過去的35年中,廢紙的消費量從1970年的3000萬噸劇增到2005年的19000萬噸。從圖1中可以看出這種增長趨勢,以及不同地區廢紙消費量的分布狀況。
在過到2010年,世界總的廢紙消費量將接近22500萬噸。從圖1可以看出,1990年中國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廢紙使用國,發展到2000年已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廢紙消費國。展望到2010年,廢紙消費量增長最大的區域將是中國和亞洲的遠東地區。
在過圖2給出了全球不同地區從2003年到2007年期間新增廢紙回收產能的投資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中國將是亞太地區投資最大的區域。但值得注意的是,像北美和日本這樣發達國家的廢紙回收量開始萎縮。不管怎樣,歐洲將加大在這段時期內的廢紙回收量。
在過圖3給出了全球不同地區對不同紙種進行回收的新增產能投資情況。從圖中可以得出:(1)中國利用廢紙生產包裝紙和新聞紙(主要採用ONP或OMG),其廢紙用量在全球增長是最快的;(2)北美和日本利用廢紙生產包裝紙和新聞紙(主要用ONP或OMG),其廢紙用量開始明顯萎縮;(3)大量使用回收纖維生產不含機械漿的紙,主要是生活用紙,同時少量用於生產印刷書寫紙,將越來越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分頁符$ 使用廢紙狀況
過2003年中國廢紙缺口量是940萬噸,到2004年激增至1200萬噸,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1650萬噸。從2001年到2004年期間,中國對廢紙的進口量就翻了一番,未來3年仍將繼續加速增長。
在過圖4給出了從1996年到2010年這段時間內中國使用廢紙的進口增長情況。圖5給出了中國使用不同種類廢紙的情況。從圖5可以看出,除了用於脫墨高級紙(註:用於脫墨的不含機械漿的廢紙,以下同)之外,幾乎所有其它種類的廢紙使用量都有巨大增長,其中以OCC和混合廢紙的增長最為明顯。
在過過去的3年中,中國對OCC和牛皮廢紙(註:瓦楞紙箱的新邊角料,以下同)的進口量一直都在增加。圖6給出了不同月份中國對這兩種廢紙進口時的變化過程。
◆ 中國進口廢紙的主要地區
過中國從世界的許多地方進口廢紙,其中北美(美國和加拿大)是中國最大的廢紙進口地區,歐洲位居第二。最近日本也逐漸成為中國重要的廢紙供應國。澳大利亞/大洋洲以及其它亞洲/遠東地區(如新加坡),為僅次於上述地區的中國廢紙供應地區。圖7給出了10年來中國從不同地區進口廢紙情況。
在過中國對美國和世界廢紙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除了墨西哥和加拿大之外(這兩個國家一直都是美國廢紙主要出口地區),現在中國已成為美國廢紙最大的出口國。隨著未來3年一些新增紙機的投產,中國的造紙廠將更加依賴美國的廢紙。中國廢紙資源的60%來自美國,這種狀況使得幾年來廢紙的市場價格不斷上漲。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混合廢紙多於OCC。
在過美國為什麼能保持對中國廢紙出口的增長,其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美國國內造紙工業的衰退。圖8給出了11年來美國國內紙廠的關閉情況。
過從圖8可以看出,在1997年前美國每年關閉紙廠的數量不到4家,這一數字往往被眾多新開工的紙廠/紙機所填平。但是從1997年到2004年期間,這種平衡被破壞了,不斷有紙廠被關閉而少有新紙機投產。與世界其它地區相比,由於廢紙的富餘,導致美國成為更大的廢紙供應國。
在過圖9給出了6年來美國廢紙的出口情況。從圖9可以看出,這一時期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廢紙量在不斷增加,而其它亞洲/遠東地區的進口量在不斷減少,雖然拉丁美洲、加拿大以及其它地區的進口量依然保持穩定不變。
在過圖10給出了去年美國OCC的出口目的地,幾乎一半到了中國。中國進口廢紙的30%來自西歐。圖11示出6年來西歐廢紙出口情況。
在過與美國相比,其它亞洲/遠東地區的廢紙對中國的出口量也將有一定的增長。
在過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德國一直是歐洲最大的廢紙出口國。但是隨著德國廢紙水平達到一個穩定狀態(一個較高的水平),它的這個地位將逐步地降低,與此同時,德國國內的廢紙用量也在不斷增加。圖12給出了從1997年到2003年期間,德國廢紙的出口水平和出口地區情況。直到2000年,德國廢紙的出口量仍然在不斷增加,當時中國還並不是其重要的出口地區之一。但是從2000年到2003年,德國廢紙的總出口量開始下降,而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
在過5年來,英國已逐步成為歐洲廢紙出口大國之一。圖13給出了英國OCC在這一時期內的貿易差額情況。在2000年以前,英國廢紙回收率還處於相當低的水平,但是在循環利用和固體廢物管理部門的倡導下,使廢紙回收率5年來得到了急劇的增長。從圖13中可以看出,過去5年英國的OCC凈出口量有很大增長。
過日本逐步成為一個向中國供應廢紙的大國。中國和其它亞洲/遠東地區國家已經成為日本廢紙的出口區。圖14給出了6年來日本廢紙的出口情況。在2000年以前,日本幾乎沒有多少廢紙出口到中國。隨著日本國內造紙工業的衰退,廢紙的出口能力得到急劇增加。雖然亞洲其它地區和國家也一直從日本進口廢紙,但是從圖14中可以看出,中國進口的份額仍是增長中最快的。就像圖6描述的那樣,中國對OCC和牛皮廢紙這兩種紙進口每月都有著不斷變化。從圖15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出口這兩種廢紙有著相同的變化趨勢。
$分頁符$ ◆ 中國廢紙回收狀況
雖然中國國內廢紙收集量一直在增加,但是其收集方式仍是無序的,同時由於回收的廢紙和紙板中含有大量的非木材纖維,因此廢紙存在比較大的質量問題。中國國內許多紙廠有廢紙回收網路和分揀人員,以保證本地廢紙供應。
在過目前中國國內具體的廢紙回收水平還不清楚。Mooreand Associates估計2004年中國的廢紙回收率為33%,預計到2010年為40%。
在過雖然中國國內廢紙回收率每年增長的百分率並不大,但是這一時期內本地廢紙供應量將有巨大增長。這里給出一個重要的解釋是,中國國內生產的許多高質量的紙箱,是伴隨那些出口到歐洲特別是美國的商品而在中國國內得不到回收。隨著勞動力成本和高質量纖維價格的上漲,廢紙回收工作現在和將來都會得到主動地快速發展。
在過最近3年中國進口的廢紙量增加,使得世界廢紙市場的價格不斷上揚。圖16給出了過去3年美國OCC國內價格和出口價格變化趨勢。
在過從圖16可以看出,美國OCC出口到亞洲的價格一直高於美國國內的價格。我們相信2002年第三季度和2003年第二季度的出口價格可能出現了異常。在美國,出口價格從來沒有真正低於國內價格,能達到價格相當的情況都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為了保證美國廢紙在現貨市場有較大的佔有比率。在市場行情看漲的情況下,現貨市場的價格將高於本地市場的價格。當市場價格回落後,出口的現貨價格跌至與國內價格相當。出口交易的高風險以及額外的後勤和文書工作的需要,導致了出口價格的攀升。
在過圖17給出了紐約(NYC)和洛杉磯(LA)市場OCC的港口官方公布出口價格。由於更低的運輸成本,紐約港的價格明顯低於洛杉磯港的價格。圖17反映了去年的實際情況。
◆ 混合廢紙
在過3年來混合廢紙市場一直都是各類廢紙市場中最強大的。回顧10年前,那時由於價格的低廉,廢紙收集和回收時都避免產生混合廢紙。而今,由於中國大量進口混合廢紙,導致這種情形發生了巨大變化。圖18給出了美國混合廢紙的使用情況。
在過現在美國混合廢紙一多半用於出口。10年來紙板以及工業用紙生產企業一直都是混合廢紙的傳統用戶,現在這種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過通常認為,OCC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最大品種,但是近3年來,混合廢紙的進口量超過OCC。大多數混合廢紙被分揀成OCC、ONP等。不管怎樣,其中的一部分還是以混合廢紙的形式被使用。因此,導致中國在新建紙廠時投資先進的分揀系統和分揀技術。隨著凈化、篩選工藝的改進,與美國相比,中國能直接使用更多的混合廢紙。
在過中國對混合廢紙的需求,改變了這類廢紙的價格前景。圖19給出了以前只是OCC價格20%~30%的混合廢紙價格是如何演變到OCC價格的60%~70%的。
在過當混合廢紙的價格達到OCC價格的70%時,不管混合廢紙的分揀做得如何好,也不管其用作什麼用途,從經濟的角度講都是可疑的。混合廢紙中不同種類纖維的組成以及高含量非紙張污染物(通常超過3%或4%),導致混合廢紙的價格只能處於目前這個水平。
◆ 中國購買廢紙的特點
在過中國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從海外采購廢紙:代理商、直接采購以及利用「 采購團隊」,不斷增加供應量。例如,與東莞玖龍合作的美國中南公司(簡稱ACN)是美國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廢紙代理商;與晨鳴紙業合作的代理商是JCHorizons,Lee & Man-Ralison公司;與上海泛亞潛力合作的代理商是Abitibi-Consolidated Recycling公司。在美國以收購廢紙為目的而成立的各種公司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在過關於廢紙供貨交易的方式,其中很大一部分通過以委託購買為基礎(購買關系)方式,以及不斷增加購買合同數量的方式(其中許多合同的簽訂都由ACN促成)來實現。但是現貨購買仍然是重要購買方式。中國紙廠主要採取庫存策略來規避廢紙供應風險。例如,有些紙廠的生產現場(或附近)存貨量達到了45天,外加運輸途中的45天(如在海上、港口等)。□
7. 跪求本科畢業論文——論財務人員在內部控制中的角色開題報告,十萬火急
內部會計控制理論與實務
內容摘要:內部會計控製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自我調節和自我約束的內在機制,其建立、健全及實施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敗的關鍵。加強會計監督,強化內部會計控制,是解決當前會計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和維護所有者權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在論述內部會計控制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我過當前內部會計控制中的不足,並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 流動資產 公司治理結構
內部會計控制理論與實務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系日益完善對會計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但目前的會計工作無論是在保證信息可靠性、保護企業資產安全方面,還是在服務於企業管理目標方面都存在不盡人意之處,有的甚至達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鄭百文」、「麥科特」、「東方電子」、「銀廣廈」、「藍田股份」等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以及鄭州市合作銀行支行巨額小金庫案紛紛見諸新聞媒體,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缺陷、無效與不執行是誘發上述案件的關鍵因素之一。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研究對於企業發展有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內部會計控制理論研究
(一)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實質上內部控制是一種管理控制。具體而言內部控制主要有內部會計控制、內部管理控制、內部審計控制三種。
(二)內部會計控制
對於內部會計控制的概念,最早產生於1958年,美國會計師協會下屬審計程序委員會為了劃分注冊會計師審計責任,將內部控制分為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
1、內部會計控制的含義和范圍
按2001年6月22日,財政部以財會[2001]41號文件正式發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將內部會計控制定義為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此定義中是將內部會計控制定位為以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為主,同時兼顧與會計相關的控制。 按照《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的規定,內部會計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貨幣資金、實物資產、對外投資、工程項目、采購與付款、籌資、銷售與收款、成本費用、擔保等經濟業務的會計控制。
(三)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
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是指內部會計控制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和基本任務。具體而言內部會計控制主要有以下四個目標。
1、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防止舞弊現象。會計是對各個單位的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並在收集、加工和提供會計信息的過程中參與預測和決策,實行監督,旨在實現最佳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健全、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可以通過制定和執行恰當的業務控製程序,科學、合理地劃分職責范圍,建立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機制和及時、暢通的信息反饋系統,保證提供及時准確的經營管理信息,盡可能避免或減少會計活動中的差錯。
2、保證公司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財產安全完整,既是財產經管和使用部門及人員的內控目標,又是財會部門的內控職責,還是公司出資者及管理當局的內部會計控制目標。
3、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公司的經營活動必須在法律法規的約束下進行,公司的交易活動要符合公司內部制定的規章制度。通過有效的授權、復核、內部審計等程序,可以避免公司違反有關法律法規。
4、促使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這是整個經濟管理的基本目標,也是公司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這是實施公司內部會計控制,確保單位經濟管理目標實現的總體要求,也是公司內部會計控制好壞的最終標准。
二、我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現狀
內部會計控制與企業經營過程結合緊密,其建立、健全及實施是企業生產經營成敗的關鍵。然而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卻難盡如人意。
(一)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1、隨意編造虛假會計信息。一些單位因為內部管理鬆弛而削弱了會計基礎工作,帳目混亂,財產不實,數據失真,為了掩蓋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任意偽造、變造虛假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一些單位會計人員數量不足,素質不高,造成記帳隨意,手續不潔,差錯嚴重,會計資料散失,核算不實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等等。
2、內部管理職責不清。一些單位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單位內部沒有建立決算、執行、監督三權分立、互相制約的機制。單位法人獨斷專行,導致資金、資產調度等重大決策失誤;內部管理許可權失控,不相容職務沒有有效分離,職責不清,越權行事,給濫用職權,貪污舞弊造成可乘之機。
3、費用支出失控,資產流失嚴重。一些企業允許部門經理掌握開支一定比例的業務費用,但未規定具體的開支范圍,導致一些部門經理大手大腳,揮霍浪費;一些單位在材料采購、財產管理、產品銷售等環節監控不力,再加上經濟往來中審查不嚴,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加大了單位的虧損。
4、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有些會計人員違反會計職業道德,不認真行使會計監督職權,使一些主管財務的領導、業務經辦人員利用內控不嚴的漏洞,利用虛假發票,非法侵佔企業資金;有的財會人員參與違法違紀活動,收受賄賂、貪污、挪用公款,甚至為違法、違紀活動出謀劃策。
(二)在流動資產環節上的漏洞
企業流動資產主要分布在:現金、銀行存款、庫存物資和往來帳目等環節上,這也是內控制度最容易失控的環節。比如有的出納員開具只有自己簽名、與營業員的交款數額不一致的收據交會計作帳,部分現金被截留;有的出納員自行簽發現金支票去銀行提款,侍機貪污;有的營業員同時使用兩本沒有編號的收據,一本記載的款項交出納員,另一本記載的款項裝進自己的腰包;有的會計員瞞著領導把收回的貨款不交會計入帳,以私人的名義存入銀行;有的保管員月末既不盤點又不同會計對帳,私自把庫存物資拿出去賣掉;有的經營人員把采購回來的商品直接放在櫃台出售,既不通過庫房辦理出入庫手續,又不把貨款交財務入帳,搞「體外循環」。以上都是在管錢、管物、管帳的內控崗位上出現的違紀現象。
(三)會計監督制度與相應的產、供、銷配套制度脫節
在現行的國企管理體制中,由於企業經營者分口管理,造成管理上的條塊分割。財務部門主要是事後算帳,很難起到事前控制、事中監督的作用。往往出現產品已經發出,財務部門還不知道是否己實現銷售。由於供應部門的弄虛作假與失職造成購進材料質次價高,財務部門仍須照價付款。
(四)重大投資環節上的失控現象
購置固定資產和對外投資是企業的重大經濟活動。按規定應事先召集有關會議,徵求多方面意見,進行市場預測,選擇最佳方案,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反之如果只憑企業的一把手主觀臆斷,就會使整個投資過程排除其它的參與和監督,輕視會計控制的作用,導致投資虧損直至倒閉。
三、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對策
良好的內部會計控制能為嚴格執行國家財經紀律及相關制度提供保障,有利於保護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在建立內部會計控制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
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有效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基礎。就會計控制而言單位負責人作為企業經營者,既是會計控制的主體,也是會計控制的對象,領導者個人自身素質及對會計控制的態度,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實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所有權、決策權、經營權既相互分離、又相互制衡的機制,解決內部人控制和監督不到位的問題,使經營者在董事會授權的范圍內決策管理,並受到嚴格的監督與制約,從而保證包括內部會計控制在內的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國有企業中有必要強化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監督職能,實行財務公開,增強經營者的自控意識。
(二)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體系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會計控制的核心內容。一般而言內部會計控制的環節設置受企業規模的制約。對於小企業,內部職務分工並不十分細致,往往不可能有足夠的管理人員來從事內部控制的工作,對於有足夠規模的企業,進行廣泛的內部控制就是切實可行的,它們有條件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對大型企業應該建立較高水平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會計控制的主要形式就是制度控制。企業應依據財政部《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健全和完善適合企業特點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各級控制主體會計及經濟行為的規范化和有效化,以達到會計控制的目的。
(三)強化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保障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強化內部會計監督的制度安排。通過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防微杜漸,及時發現並糾正各種欺詐、舞弊行為,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違法違章苗頭,從而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內部審計要具有相對獨立性,使之制度化、常規化,對內部設計人員要處處以企業利益和投資者利益為主,幫助堵漏、加強管理,使之成為企業領導的「法律顧問」和企業經濟行為的「診斷醫生」;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在時間上應從事後審計轉向事中、事前審計,在工作內容上從查處違規違紀審計轉向內控制度審計和績效審計,要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嚴格事前、事中控制,把企業的問題盡量消除在萌芽之中。在強化內部審計的同時要把管理審計作為內部審計的發展方向,從加強管理的角度彌補內部審計的不足。
(四)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對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實施有效監控的制度,它大大超過了財務會計的知識領域,是投資、金融、市場、營銷、法律、材料、信息、機構、生產等多方面知識的融合,如果企業財務人員沒有一定的綜合素質,內部會計控制就不可能完全到位。因此,企業財務人員要真正能擔當內部會計控制的重任,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操作能力就顯得刻不容緩。這就要求企業財務人員加強自覺學習的同時,還要加強各級財政部門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後續教育,不斷加深專業知識學習,加深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理論、會計手段和方法的學習。
結論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設計其基本日標應該是在保證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保證企業順暢運轉而又小失控制,同時,要能對非常規業務進行有效的反應,通過對內部控制的檢測和評價,保證企業內部控制能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文件:《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2001年6月22日
2.趙鑫道:「淺談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載《會計之友》,2002年第8期
3.李星辰:「內部會計控制與公司治理結構」,載《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4.陳娟:「淺談建立和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載《中南林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5.銀利紅:「新形式下內部會計控制的措施」,載《現代企業管理學報》,2004年第6期
6.張麗湘:「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應注意的問題」,載《機械管理開發》,2005年第5期
7.李鳳鳴:《內部控制設計》,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