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當代國際關系分析

當代國際關系分析

發布時間:2021-12-21 08:32:34

⑴ 當代國際關系論文1500左右

論文綱要
1、 當今世界形式介紹
2、 當代中國周邊安全形式介紹
3、 中國和平崛起戰略的含義
4、 中國和平崛起戰略提出的歷史,及其重要意義
5、 中國實施和平崛起戰略的原因
6、 中國在和平崛起戰略指導下的發展介紹
7、 中國的和平崛起戰略的約束因素以及面對的艱巨挑戰
8、 應對政策
中國的和平崛起戰略

⑵ 談談如何理解在當代國際關系中的"中國的定位"問題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⑶ 當代國際關系給我的啟示

自1945年以後,世界形勢風起雲涌,從美蘇爭霸演變到一超多強的局面,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地區間經濟的區域化發展迅猛,日益發展的信息技術使得強勢文化沖擊全球。如此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給我的啟示是:一個民族要屹立於世界就要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紀律,甚至將這種紀律升華成為每個人的生活規律。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紛紛攘攘的幾個戰後大國的爭吵聲中結束了,這場戰爭的結束並沒有讓世界的局勢塵埃落定,全球冷戰局部熱戰的世界格局在幾個大國的操縱下進行著。大國間爾虞我詐,鬥智斗勇。例如:「三和政策」,「馬歇爾計劃」,「星球大戰計劃」等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比拼競賽中,巨人們思索著世界的發展,也給了我們當代人很多的啟示和教訓。

1991年蘇聯這做超級大廈轟然倒塌了,他的倒塌將世界引領到了一超多強的新局面,在這個世界新格局中,我們不難發現,超級大國美國隨心所欲的操縱著世界,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人一呼百應。美國人以美國式的思維方式理解世界安全問題。雖然恐怖事件時有此消彼長之勢,但大體上已現頹勢。美國人以其美國式的紀律指導著美國人,直到今天,他們仍然一枝獨秀。美國的伙計——英國,以其謹慎的英國式紀律指導英國,從丘吉爾開始英國人將自己的命運與美國聯系在一起。今天英國仍是世界舞台上的政治大國有賴於這則紀律。同為歐洲大國的法國,以其特有的法式紀律指導法國,從戴高樂到希拉克,自由獨立的紀律根植法國。法國仍獨領歐洲大陸。今天中國開始崛起,同樣需要一套屬於中國自己的紀律,他將成為中國的指南針,發展的奠基石。

遙想當年,美蘇冷戰,各自為營。兩家頒布了一套經濟互助辦法,開啟了經濟集團化,區域化的大門。冷戰結束以後,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了,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加入世貿,建立了一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我們在國際間,地區間的經濟交流也越來越廣。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了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快速發展也讓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問題,經濟實體間的差異。曾聽聞:我們用一船的鋼鐵與某集團交換一枚小小的晶元。這其中的差異是不言而喻的。如此強大的經濟實體請問有幾家民營跨國企業,如此高的增長勢頭,百強企業為何位居人後。從大視角講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高消耗,低效率,欠精華的粗方型增長。從小視角講是中國的上市公司缺乏機制。中國的股市機制就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特點,股東向中小股民圈錢是中國股市的詬病。西方尤其是美英,政府對上市公司有著嚴格的監察力度,在大小股東間有著相互的約制,企業的管理者與中小散戶間有這特定激勵機制。這是美英的普通法系的市場經濟紀律,而法國、德國有著大陸法系的市場經紀律,日本有著自己特有的市場經濟紀律。這些紀律是經濟危機後,經濟大發展中不斷總結歷練出來的。中國今天要提高經濟效率就需要紀律——經濟紀律。運用這種紀律來優化我們的機制,優化我們的經濟思維,最終優化市場。粗放型經濟的發展是一條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要更好地、更快的過渡到高效率經濟發展,就要培養紀律將紀律變為規律。從個人到企業到政府,優化管理,我們經濟的火車頭才能開的更遠,更穩。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隨著美蘇之間的冷戰開始了,今天美國壟斷了世界上所有含有字母T的技術。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大量的信息充實著整個世界,強勢文化,橙色演變一度摧毀了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優等生們。美國人開始了他特有的文化侵略。我們自己的系統軟體WinRich和中文之星無人問津,自己的傳統技術和民族產品備受冷落,牙牙學語的孩子接受雙語學習。中國自古謙遜收斂文化在外來文化的壓力下舉步維艱。再看看國外,法國對外來文化以立法來建立文化紀律,韓國開始了全民文化保護運動來創立自己的文化紀律。面對強勢文化,橙色演變,我們不能自亂陣腳、自卑膽怯。我們要建立我們自己的內斂的文化紀律,我們要將這種紀律

變成一種規律和精神。

洋洋灑灑間說了好多,從大國間的政治軍事,到全球化、集團化的經濟,再到目前的文化科學的沖擊。我們的啟示是中國要建立一套屬於中國特有的紀律並將這種紀律化為規律,融入每個人的血液之中。這種紀律是一種有著強烈的法制觀念,高度的誠信意識,赤誠的愛國精神,創新型的理念。他應該以法律為基礎,道德為准繩,自強不息為精神注入每個人的血液之中。環顧二戰至今,日本崛起、歐洲復興、蘇聯瓦解、東歐劇變,這一系列的量變到質變都與其自身的紀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直至今日,我們應該從中得到啟發,運用與實踐之中。

⑷ 幫忙解釋或者是梳理一下當代國際關系的大概內容

說句實話,這個題目實在是太大了。光一個美蘇關系就寫了多少本書的。
這里推薦一本書,是由北京國際關系學院的朱立群和肖月主編的《簡明國際關系史(1945-2002)》,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對上面這幾個問題都有相應論述,應該能讓提問者滿意。

⑸ 當代國際關系

中國跟非洲的國家關系不錯

⑹ 當代國際關系理論的分析維度是什麼

大國博弈。
還有零和思維

⑺ 當代國際關系的特點與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這個問題有難度啊,難怪分數那麼高.我試著答答看吧.
當代國際關系主要分為合作與沖突兩類.由於經濟全球化和生產社會化的國際社會發展特點,當代國際關系的兩種形式也是相伴出現的.兩國或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必然同時包含著合作與沖突.其發展趨勢應該是機會與挑戰並行,簡單與復雜並存.

⑻ 分析當前國際關系和國際形勢特點。

⑼ 當代國際關系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現代國際關系,從主流看,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但世界仍不安寧,安全問題突出,發展問題日益不平衡,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仍未建立,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是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從發展趨勢看,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日益形成若干政治經濟力量中心.
從國際競爭看,以經濟與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出現了國家間力量對比的不平衡發展.

希望採納!謝謝!

⑽ 怎樣認識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關系

北京理工大學1953屆畢業,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調研咨詢小組成員,高級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國際戰略協會高級顧問,北京大學,國防大學等十所著名高校兼職教授。很早就從事蘇聯問題研究後又擴展到國際問題以及國際關系理論,在中央級報刊上發表了有關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的論文200多篇,出版了專著二十多部,1999年9月當選為國際自然和社會科學院院士,同時為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俞邃:諸位老師、諸位校友、諸位同學,我今天這個講座的時間是一個半小時,把世界上那麼多的問題要講清楚,最少三個小時。我們用一種敘述取精的辦法加以簡化。大家都很關心國際形勢,我覺得研究認識國際形勢的目的是什麼呢?明確促進,我們在什麼環境中學習、工作,趨利避害,面向未來。是為了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提高警惕性,發揮主觀能動性,所以對國際問題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是當今的國際形勢?安全環境和我國的外交戰略,如果我將它用最濃縮的語言來概括的話,國際形勢是四個大字「復雜多變」,我們的中央文件和領導同志的講話,談到國際問題少不了這四個字。我們的安全環境也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居安思危」,總的環境不錯,但是存在各種危險。我國的外交戰略可以說一大串,它的核心也是四個大字「趨利避害」。世界上好事情我們想著拿到,不好的事情要想到避免。我今天的講座分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如何認識世界形勢?第二層意思,如何應對這個世界形勢?也就是我國的外交戰略。第三層看時間,如果沒有時間的話,我就一帶而過。就是在認識、觀察和應對國際形勢中間特別需要注意講究方法論。實際上兩層意思,一個如何認識,一個是如何應對。關於當前世界局勢,我想把最精彩的、大家最關注的問題能夠講到,而且能夠講的盡可能充分一些。我分兩部分說,第一部分就是對世界形勢一個總的概念,這個需要有,你不能一開始就講台灣問題、朝核問題,必須講,但是要有一個總的概念。第二部分把世界上各個地區的、富有特點的引人關注的重點問題歸納起來講幾個方面。 首先,對當前世界局勢我們有一個什麼總的評價?按照我們中央領導同志說法,一般是這么幾句話:叫「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穩定,局部動盪」,這三句話可以管現在,也可以管將來。我想不在這裡面花時間了,我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以來的世界局勢劃分為三個階段給老師們、同學們做一個刻畫。然後就現實問題加以剖析。蘇聯作為一個超級大國,解體之後,我們稱作冷戰結束。這個包含了多重的說法,我個人認為冷戰並沒有完全結束。冷戰思維依然存在,我還用冷戰結束這個概念。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和西方世界消化蘇聯解體成果的五年。1991年12月,第一蘇聯解體,蘇聯解體究竟是哪一天?報刊上有各種說法,12月21日,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頭目在阿拉穆圖開會,宣告蘇聯結束,成立一個既不是國家也不是超國家實體的多聯體,這是1991年12月21日,實際上也就是解體。12月25日也是報刊上說的最多的,戈爾巴喬夫持續了蘇聯總統的職務,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降落,這是一個表現形式。26日,也就是第二天,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總要開一個會,法律上要宣布一下,蘇聯成立的時候是經過一個法律程序的,盡管是走過場,這樣宣布蘇聯結束了。因此是三個日期,實際上是12月21日,法律上是12月26日。這兩天是什麼時間呢?12月21日斯大林的生日,12月26日毛澤東的生日,發人深思啊!那麼這個五年,美國和西方借力推動俄羅斯等原蘇聯東盟社會主義國家徹底拋棄原來的社會主義拉把式痕跡,走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這個是國粹,美國西方給他們援助,民主化、私有化,就是政治民主化,經濟私有化,軍隊國家化,這是從美國來講。 從外國來講,美國和西方開始加快北約東擴的步伐,一方面是誘導你倒向西方,另一方面用北約東擴的辦法來迫使你接受西方的要求。這個五年就是消化蘇聯解體成功,事實證明這五年中間,西方的援助是口惠而實不至,比方俄羅斯,西方一直關注俄羅斯的局勢是不是能夠倒向西方,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為什麼不放心?第一,共產黨還有很大的勢力,兩次總統選舉,特別是是第一次總統選舉,差一點共產黨主席上台,不放心。第二,俄羅斯擁有原蘇聯大量的和美國相當的核武庫。這個國家不能強大,一強大很危險。因此所謂的援助是口惠而實不至。使得葉利欽大為失望,不得不從1996年開始調查他的對外政策。大家看到報紙上講,從倒向西方一邊倒轉向全方位。第二個五年,可以從1996年到2001年為標尺,是美國和西方國家想進一步擴大蘇聯解體成果的五年。就是推動你完全倒向西方很難成功,北約東擴的步伐加快,而且其中一個突出的標志是什麼呢?他認為南國聯盟領導的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在東盟的最後一個紅色堡壘,並以置之死地而後快。因此1999年發動了科索沃戰爭,這是一個標志性的。第三個五年,小布希上台以後,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傲視全球,不可一世,上台以後,把柯林頓政府所確定的跟中國要致力於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戰略夥伴關系完全拋棄,跟俄羅斯的關系也處於對立關系,宣布俄羅斯和中國都是美國的潛在敵人,是對手,不是什麼合作夥伴。結果,「格勒英」上台一年發生了「911」事件,「911」事件的後果是什麼呢?美國歷來自稱為是一個當今世界上絕對富有、絕對強大、絕對安全的三絕國家。這就叫超級大國。而「911」事件就是在絕對安全這個環節上沖開了一個缺口,但是小布希政府沒有痛定思痛,而是利用一個反對恐怖主義,這個大家都能理解、接受、甚至支持的這個旗幟在世界范圍內更進一步的推行它的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反恐不能不支持他,他在反恐的名義下來謀取冷戰時期達不到的目的。比如排擠俄羅斯,法國、德國在中東地區的實力,甚至進一步想在前蘇聯這個原蘇聯范圍內滲透。
第二個確定是反對恐怖主義的嚴重性輿論加重。確實具有全球性,但是不要把反恐的重要性看成是超過反霸的重要性。第三個確定是從國際形勢這樣一種變化,伊拉克戰爭的後果來看,建立國際政治性秩序確實非常迫切,我們的領導人提出的建立和諧地區、和諧世界的主張確實是很高尚,但是任重而道遠。 第三個微變,盡管美國是唯一超級大國,它的經濟總量、政治經濟的綜合國力超過了人家。大搞單極化,但是世界多極化的趨勢沒有變。所謂多極化的趨勢就是世界上發揮作用的不是某一家,而是多種力量在起作用。第二,經濟全球化不斷的發展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操縱的,對發展中國家來講,有利有弊,而且副作用在明顯的增多,在國際社會裡面,反對全球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盡管如此,但是全球化的大趨勢沒有變。第三個沒有變,盡管美國還在繼續鼓吹它的價值觀,推行它的所謂民主模式,針對中國、針對俄羅斯都有。但是世界各個國家發展模式的多樣化沒有改變,所以概括起來講,中央領導同志講的世界多極化,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模式的多樣化,還是當今世界從宏觀上講,這是一個主流。這是前面概貌的講一下,下面是主題。當今世界局勢怎麼看?六個字作為我今天講座的標准,一個叫全面,一個深刻一點,一個通俗一點。所以,在這個前提下,我把當今世界上的方方面面的局勢劃成四個地段,第一個地段叫做重點地段,是八國關系。八國關系可以涉及八個方面,但是我重點講四個方面。中美關系,中俄關系,中日關系,再加上俄美關系。其他還有四國關系,中英關系,中歐關系,日美關系,美國和歐洲關系都很重要。恐怕沒有那麼多時間展開講。這是重點地段。

閱讀全文

與當代國際關系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手續低 瀏覽:403
睿信財富理財 瀏覽:19
建行理財產品什麼時間到賬 瀏覽:530
國家外匯網上平台 瀏覽:810
龍騰影視股票 瀏覽:972
美圖控股股票 瀏覽:751
融資租賃空置率 瀏覽:467
5000剛郎兌換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957
4十N融資 瀏覽:577
股票交易形式 瀏覽:415
鉭股票 瀏覽:245
全國融資租賃企業 瀏覽:506
國外匯款工行幾天到 瀏覽:130
合肥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447
11億韓元匯率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479
大智慧交易資金賬號 瀏覽:759
今日謝克換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105
正大杭州灣慈溪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75
普天匯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01
國內外匯如何開戶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