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為什麼要脫歐
英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不少事務都要由歐盟說了算,而歐盟委員會官僚很嚴重,辦事拖拖拉拉,各方面的限制很多,導致不少英國人不滿。
對於英國多數民眾投票選擇退歐的理由,江時學指出,首先是經濟原因,英國認為留歐在經濟上的成本太大了,每年要向歐盟繳納數十億英鎊的會員費。
英國在歐盟的地位一度非常尷尬和邊緣化,這讓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非常沒面子,英國也很難接受自己「屈居人下」的地位。
英國加入歐盟後,所有東西都要共享,包括歐盟面臨的難民危機。大批難民進入英國,這讓英國非常不滿,大部分支持脫歐的人都希望通過脫歐能夠減少接受難民。於是在經濟下滑、內外交困、民眾不滿的情況下,英國開始了漫長的脫歐之旅。
(1)英國脫歐的原因分析擴展閱讀
英國自2017年3月29日正式啟動脫歐程序,期間歷經數度延後脫歐日期及2次大選。近期,英國下議院終於通過了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法案。
歐洲議會將於1月29日對脫歐協議進行最後的審議和表決,為1月31日英國脫離歐盟鋪平道路。之後,英國和歐盟將進入過渡期,展開貿易協議談判。
2. 你覺得英國脫歐的深層原因是什麼
英國想要脫離歐盟的原因很現實,為了維護自己國際的最大利益:
4. 美國在後面的推波助瀾。英國的背後還有著美國這個後台來撐腰,歐盟要求英國能夠真正加入歐盟,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不是作為美國傀儡來損壞歐洲的利益。歐盟和美國之間的競爭從未停止,關系微妙。美國總是試圖擾亂全球,自處製造紛爭,好介入全球事務中做所謂的爭議調解,增加商品和軍事武器銷售。歐盟關系更加鬆散化,存在矛盾對美國來說就是個絕好的機會,美國在有意識地帶領輿論的方向。
5.就業問題日漸嚴峻。歐盟開放的政策,讓歐洲其他國家的人有機會移民至歐洲,這些人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工作勤奮,奪走了本屬於英國人的工作機會。英國失業人口增加,這部分人將怨憤轉嫁到脫歐問題上。在情緒的激化下,脫歐呼聲愈加強烈,最終走向不可控。
3. 英國脫歐保守黨成功的原因
英國脫歐的根本原因是源於英國人的大陸均勢主義的傳統思維和歐盟一體化的思維沖擊,也就是說大家目標壓根就不一致,短期的合作權當投機取巧吧!熟悉英國的歷史的人都知道,除了北方的愛爾蘭人不太聽話惹點事之外,大部分的外來問題都來自於隔著英吉利海峽的歐洲大陸。
4. 英國脫歐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
歐盟成立之初,英國費盡心思想要加入。現在卻多次想要脫離歐盟,這其中有幾個主要原因。一個是英國有光榮孤立的傳統。英國是一個歐洲島國,由於地域位置的影響,在日不落帝國最巔峰的時候一直對歐洲大陸奉行光榮孤立政策,不幹預歐洲大陸內部事務,但也不能容忍有一家獨大的現象,正是有這個傳統才讓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關系若即若離,甚至有些英國人認為未來歐盟很可能會做出損害英國利益的事,所以這也是他們想脫離歐盟的一個原因。
5. 英國為什麼要退出歐盟 英國脫歐的三個原因
英國脫歐看似意料之外,如果從經濟角度來分析卻在情理之中,首先從歷史上看,英國在經濟上總愛孤立於歐洲之外,搞自己的小圈子。反對把建設聯邦歐洲作為歐洲聯合的目標,1951年4月,歐洲經濟共同體誕生。1959年11月,英國卻與奧地利等國形成7國「小自由貿易區」,對抗歐洲一體化。上世紀60年代,英國曾先後三度申請加入歐共體,兩度遭遇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否決。直到1973年1月1日,英國才正式加入歐共體。但英國疑歐主義的影響力依舊存在。迄今為止,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
第二個是現實原因是,英國勞工擔心外來移民搶飯碗。英國的勞工歐洲區域一體化的進程中,本來分到的一杯羹就不多,現在隨著世界經濟下行,因為工資高,工作機會反而會被歐洲其他地區低工資的勞動力搶去,於是出現了 反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思潮,英國脫歐現實原因就在於此。
如果這兩槍還不行,第三槍是擊倒留歐的關鍵,這個理由叫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雖然英國財政部專門發表悲觀分析報告顯示,如果英國投票脫離歐盟,將使英國陷入長期經濟衰退,但英國中小公司都支持脫離歐洲。它們認為,現在世界增長最快的國家是中國、方興未艾的大國是印度、發達國家中最具活力的國家是美國。歐盟都沒有和最重要的經濟體建立自由貿易關系, 歐洲怕開放,怕競爭,總想搞自己的小圈子。上不能趕上美國,下擋不住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追趕,反而在討論是否救希臘,歐盟經濟必然停滯不前,長痛不如短痛。早脫,英國早振興。
英國內部因為脫歐而撕裂,而這個傷口也同樣撕裂了歐洲。首先從歐洲方面來看,在歐盟援助希臘等問題上,強國和弱國矛盾不斷,英國走了,要法、德繼續扛下去,除了英國,有接近一半歐洲人希望有公投「脫歐」的權利。「脫歐」最踴躍的是義大利和法國:48%的義大利受訪者希望「脫歐」,41%的法國人想投票給「脫歐」。現在歐盟的經濟融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成了雞肋。甚至歐盟二十年的一體化可能開倒車。
從世界更廣的角度說,現在隨著世界經濟的下行,發達國家反全球化浪潮上升,出現孤立主義,美國也出現了特朗普現象。發達國家的中下層因為工資高,擔心工作機會被其他地區低工資的勞動力搶去,於是出現了反對全球化的,反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思潮,英國退歐公投就象一把利刃正好插中世界經濟的軟肋。
再從歷史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個公投反映出歐洲經濟的致命弱點, 就是歐洲的經濟無法有效地整合,美國高科技公司雲集加州築就矽谷, 中國新興公司奔赴深圳把當年小縣城建設成一線城市,但這種景象不會在歐洲出現,希臘房價低, 不會有德國人和法國人去那裡創業, 柏林經濟好也不能吸引義大利人來工作。
曾幾何時,歐洲的精英們也在規劃著歐洲經濟統一的藍圖,希望能整合歐洲, 通過信息、貿易、人才的自由流動來振興歐洲,但如今人們發現,歐洲各國卻是一個再練習也無法合奏的交響樂團,各唱各調,現在甚至連經濟弱國義大利都想著索性不要歐元,用自己的貨幣自己過,歐盟是全球區域經濟一體化最深入的地區,如果歐洲不能抱團,全球其他區域經濟整合就不知路向何方,世界貿易從區與區談判變成國與國之間談判,這樣大國如中國、美國會占據有利地位。所以歐洲的衰退,對經濟的大國比如中國和美國來說,反而是相對有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