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浦東張江這一帶有沒有KTV是按小時算的
3個小時的如何呀?碧波路就有,不過你說的這個多少個小時還是要看是晚上還是白天的
來本地論壇看看吧,360搜索搜「張江視窗」
㈡ 誰有以「慶祝建黨90周年」為主題的朗誦詩把朗誦的詩歌和配樂一起發到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謝謝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作者:舒婷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
我是干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你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你簇新的思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1979年4月20日
(選自《雙桅船》,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版)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作者舒婷,1952年生於福建廈門。70年代末,她的詩作便受到人們的關注,不久即作為朦朧詩潮的代表人物而聞名文壇。結集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會唱歌的鳶尾花》等。舒婷的詩既有鮮明的時代的叛逆精神,又有執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發自內心而優美,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一種深情。與以往同類的詩作相比,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與個性特色——既有當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與歡欣的希望,又有女兒對祖國母親艾艾的不滿與獻身的真情。全詩立意新穎,感情真摯,一反過去某些詩的浮泛與「神話」式的歌頌,從一個別致的角度來吟唱祖國母親的歌。正如詩中所唱:「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詩人以赤子的目光,掃瞄著祖國的貧窮與落後,以拳拳的女兒之心,表達著哀怨的深情:「我是貧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輩輩/痛苦的希望啊,/是「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後,又表達出希望的歡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為實現這美好的希望,詩人表達了一種獻身的願望:「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為表達這種赤子的深情,詩人採用了由低沉緩慢走向高亢迅疾的節奏。低沉緩慢方能如泣如訴、似哀似怨;高亢迅疾才可熱烈奔放、一往無前。為表達詩人對祖國的交融感與獻身感,全詩運用了主體與客體交錯換用、相互交融的手法。主體是詩人的「我」,客體是「祖國」,而在全詩的進展中,讓其合二而一——我即是祖國,祖國也就是我。祖國是我的痛苦,我是祖國的悲哀;祖國是我的迷惘,我是祖國的希望;我是祖國的眼淚和笑渦,而祖國正在我的血肉之軀與心靈上起飛和奔跑。
內容 感情 語調
第一小節:貧困、落後的祖國 深沉、悲痛 舒緩、低沉
第二小節:痛苦、追求的祖國 痛苦、希望 舒緩
第三小節:新生、希望的祖國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節:養育、獻身的祖國 深情、強烈
你好,我也是一名大學生,現在的很多贊美黨國的詩歌,真他媽的爛。假情假調,虛張聲勢,想來想去,還是推薦最真誠的這首《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贊美祖國的詩,不驕作,不浮誇。最主要的是,作者真正的從心底發出來的聲音,發人肺腑!!希望對您有幫助。 追問恩 我也不喜歡假情假調的詩歌 ········· 我想要緊扣時代的詩歌,有沒有以「建黨90周年」為主題的詩歌?要一一講述建黨以來的偉大成就的,比如澳門回歸,奧運會的舉辦,世博會····· 回答我是一隻世博鳥
一隻五光十色的不老鳥
150年的沉澱
使我披上了歷史的霞光
歐美亞的周遊
讓我染上了文化的五彩
朋友的情意
為我綉上了民族的斑斕
我是一隻世博鳥
一隻見多識廣的記憶鳥
英國的水晶宮
美國的自由女神
法國的埃菲爾鐵塔
還有蒸汽機、薩克斯、電話機、蛋筒冰激凌
我歷歷在目
雖然沒有到過中國
但湖絲、茅台、還有航天技術和新能源
我仍記憶猶新
有趣的事、新鮮的物、好吃的食品
說不完、道不盡
我是一隻世博鳥
一隻承載夢想的快樂鳥
春暖,花開了
飛到了中國,來到了上海
世博的工地上
一條條馬路,為世博的暢通而架
一座座建築,為美好的未來而砌
一幢幢大樓,為朋友的光臨而起
一盞盞燈火,為明天的盛會而亮
工地的窩棚里
看,一張張黑臉,這是勤奮的色彩
聞,一陣陣汗味,那是努力的回味
聽,一聲聲小曲,就是精彩的前奏
我不想飛
飛向其他國度
我要飛
飛翔在美麗而富饒的國家
我要留
留在中國、留在上海
見證2010,目睹偉大的時刻
享受世博軸「陽光谷」的「天地人合一」
穿越「里弄」與「老虎窗」間的生態、環保和科技
在「東方之冠」俯瞰中國人民的幸福安康
我是一隻世博鳥
一隻傳遞幸福的和平鳥
我要將中國,一個古老國家復興壯大的故事
傳遍世界
我要讓上海,「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旋律
響徹五洲
我要將世博,「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
㈢ 從街頭賣藝吞火,到成立頂級演藝公司年入9億,他是怎麼做到的
多年過去後,我依然記得那幅景象,站在峭壁之上,遠望一望無際的大海,背後是夕陽映照金碧輝煌的摩納哥皇家賭場。
太陽馬戲團的創始人拉里貝特站在賭場的陽台上,轉身對我們說:“我曾經街頭賣藝一無所有。使盡全力維持生計,我從未上過任何商業培訓課程,但是我今天站在了這里,我追尋到了我自己的夢想。”
那一瞬間,我確定他是一個完美的表演者。
這位表演者和藝術家追尋到了自己的夢想,但是今天這個偉大的馬戲團最終還是消失了。我依然覺得這是一個極富想像力的偉大組織,這是本世紀最宏大的吉普賽大篷車全球化之旅,也是對於沉浸式演藝的最佳創新。
所以當聽說,在本次疫情災難中,太陽馬戲團正在尋求破產的時候,我把多年前的那篇專訪重新翻了出來,與大家復盤下這個獨特而有魅力的存在。
真心期待有一家VR公司能夠買下它,這樣那些絕美的瞬間,會依然在我們心中。
————湯維維
當人們突然在上海發現一頂黃藍色相間的巨大帳篷的時候,太陽馬戲團的大帳篷剛在韓國駐扎了60多天,之後將遷徙到墨西哥。
每天表演者在裡面的主要工作就是訓練、表演,再訓練、再表演。表演者盡量彼此保持快樂而輕松的關系,然而勞累和疲倦往往會在重復的遷徙中蔓延。有的人在旅途中結婚,甚至帶著孩子一起漫遊世界。
給予這些流浪的表演者心理慰藉的就是一成不變的大帳篷。在很多方面,這個帳篷都是一個舒適而超然物外的存在。
馬戲團的標志性建築巨大帳篷
對於創意團隊來說,拉里貝特的想法和改變就是最終執行的標准,最初確定的表演時間也是不可更改的一條金線。
而創意人員所能做的,就是在時間和成本的限制下,無限地接近拉里貝特的要求。那就是他們的目標。
離太陽馬戲團最少還有500米的距離,計程車司機對我說:“你說的地方是遠處那個藍黃顏色相間的大帳篷吧?”我放眼望去,真的,雖然周圍有樹叢和高樓遮擋,但依然無法掩蓋那耀眼的色彩和巨大的篷頂。
這個大篷每個夜晚上演著狂歡的劇目,每個白天靜悄悄的如同一出啞劇。
在太陽馬戲團,人們更願意用“開心”的方式來達到協調。
㈣ 沒有才藝為了兩千塊錢參加選秀的楊超越,憑啥落戶上海
01隨著女團選秀節目《創造101》的風靡,「錦鯉女孩」楊超越因軟萌可愛的長相,敢於直言的性格大火,並且順利加入《火箭少女101》組合,以第3名的好成績高位出道。
此後,楊超越的資源不斷,歌壇,綜藝,影視全面開花。而即使《火箭少女101》組合解散後,楊超越的發展也絲毫沒有受限。
最近,她不僅在上海臨港區注冊成立了新公司,還以特殊人才的身份得到落戶上海的資格。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收到好消息的同時,楊超越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質疑,甚至扒出了她成名前後的經歷。
4. 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並為之不斷努力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楊超越身上的誹謗和批評聲也越來越響,但是她從不過分在意和自卑,就像她自己說的:現在還沒有實力去說服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只有有能力的時候才可以選擇做自己。
而她現在能做的,是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實現自己的目標。楊超越的目標很直接也很單純:賺很多錢,買房子。不虛幻,對她來說,也不遙遠。
為了這個目標,她懶理非議,拚命三郎似地工作,掙錢。如今,終於離目標越來越近。
05誠然,楊超越的成功是帶點偶然因素,如果不是因為2000元參加選秀,如果評選人沒有隻是因為漂亮而選上她,如果觀眾對她的性格不買賬,那到現在,她仍然是個默默無聞,不知道在哪個餐廳端盤子的服務員。
但另一方面來說,她的成功也絕非毫無道理,如果她自己不夠堅強,不夠果敢,沒有為人處世的能力,那她也絕對不可能走到今天這一步。
楊超越身上的非議之所以大,是因為草根出身,各方面能力都不超群的她,一點點地抓住了所有機遇,用非常短的時間爬上了很多人奮斗一生都難以登上的高峰。
而不管別人服不服氣,她就是成功了,猝不及防,但又無可辯駁。
不過,這還遠遠不是楊超越的人生終點,也所幸這不是終點。因為22歲的楊超越,還需要努力,還需要提升,還需要用實力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要知道,流量只是一時的,來得快去得也快,要想真正立足娛樂圈,還需要過硬的實力。
否則,短暫的輝煌過後,只會是一夜隕落的凄涼。
㈤ 上海復讀學校有哪些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
對於選擇學校,很直觀的當然是網上了解,或者是口碑了解。建議還是從歷年的成績去考量一下,看看自己到底適合在怎麼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習,管理模式還有學校老師的教學風格等方面。其次就是可以去學校實地參觀了解一下,看看平時學生上課的情況或者是平時學校的管理,這樣選擇下來我相信肯定就能選到最適合你的學校了。
選擇專業其實還是要看自己,旁人只能給點建議,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自己手裡。不過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參考一下:
1、現在高薪行業比較多,熱門的電子商務、平面廣告設計、網站網頁設計、室內裝修設計、汽修、烹飪、整形、美容等都是就業情景好,薪資待遇高的行業。
2、選擇什麼專業還要看自己,最起碼自己也要感興趣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了才能學得更好。並且自己學起來也不吃力。不管什麼專業,只要能夠選自己所愛,愛自己所選,那一定會學得很好,並且也會是以後給自己帶來優厚的物質條件的專業。
3、選擇學校建議還是要到學校實地參觀了解的,特別現在職業學校比較多,對於學習者來說是很難選擇的,建議還是要多對比、多了解再做決定。可以多問問自己身邊的人上過的學校。
最後,當然是祝你選得一所好學校,選得一個好專業,擁有一個好未來。
㈥ 長城汽車攜多項「黑科技」亮相2019上海CES展,這些黑科技的優勢體現在哪裡
四大體驗區展示長城汽車前沿「黑科技」
而車載健康檢測系統更是可以通過使用77GHz毫米波雷達監測人體微動來實現對心率和呼吸的監測,達到對駕駛員健康狀況監測的目的,進一步保障駕駛員的駕駛安全。
㈦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AI作曲,四位虛擬歌手在線合唱是怎麼回事
2020年7月9日上午9點30分,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開幕式將在上海世博中心金廳拉開帷幕。作為開幕式亮點,微軟小冰、網路小度、小米小愛、B站泠鳶等四位虛擬歌手合唱全球首支人工智慧作曲MV《智聯家園》。
雲端峰會中馬斯克、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張文宏等嘉賓雲聚一堂,共同參與極具時代性、科技性、互動性的全景式智慧峰會。本次大會將呈現全球首次大型會議現場真人全息投影,發布全球首支人工智慧合唱MV,實現首場實時3D雲嘉賓體驗,首創3D虛擬環境雲展覽——AI家園。
(7)上海復歌科技擴展閱讀
讓世界更有「AI」
這是一場極為特殊的相聚:馬雲、馬化騰、馬斯克、李彥宏等行業大咖以「雲上見」的方式,跨越大洲、匯聚雲端;這是一次提振信心的亮相:人工智慧(AI)不僅是防控疫情的援兵,也是經濟復甦的「後手」。
7月9日至11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召開,以「雲端」方式參加的國際嘉賓超過500位。「最先一公里」——在大數據支撐下,人工智慧演算法創新為疫苗葯物研發提供支撐;「最後一公里」——人工智慧與5G、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加速融合,為經濟復甦注入「智力」。為全球智慧城市探索「樣板間」,為世界經濟轉型開放新場景,從「互聯網+」到「智能×」,透視大會,技術將讓世界更有「AI」。
㈧ 關牧村1984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她當時31歲怎麼師從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她水平高1987年畢業
教 授(按漢語拼音排序):蔣立平 蘇 斌
副教授(按漢語拼音排序): 陳 勤 田 園 王 健 祝煉坪 匡 昉
陳泱泱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陳泱泱,女,湖南長沙人。鋼琴系講師。1988年考入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1994年進入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1998年獲學士學位,並留鋼琴系任教。曾先後師從多位中外專家、教授,如:烏克蘭鋼琴家芭波娃卡琳娜教授、蘇霍姆尼諾夫教授、白俄羅斯鋼琴家列奧尼特教授等。2003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師從著名旅法鋼琴家許忠。曾於1998年成功舉辦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曾於2001年及2002年先後兩次赴法國參加楓丹白露藝術夏令營的鋼琴大師班學習。
所擔任課程由鋼琴主科,數碼鋼琴機體課。除教學工作外,一直擔任鋼琴藝術指導工作,曾赴北京為我院參加「第二屆全國長笛比賽」的選手擔任伴奏;代表學院赴天津參加「第二屆全國藝術院校鋼琴藝術指導研討會」;為竹笛大師詹永明先生的獨奏音樂會擔任鋼琴伴奏等。還經常參加鋼琴系舉辦的一系列專場音樂會,如參加鋼琴家許忠與鋼琴系教師四手聯彈專場音樂會;舉辦紀念莫扎特誕生250年專場雙鋼琴音樂會等。
陳勤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陳勤,男,漢族,鋼琴系副教授、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鋼琴考級評委會評委、湖北省鋼琴學會理事。
1989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陳婉教授;1993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師從陳婉教授,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後師從多名外國鋼琴專家,如:加拿大鋼琴家舒爾茨教授、白俄羅斯鋼琴家列奧尼特教授、加拿大鋼琴家阿蘭·弗雷澤教授等。曾多次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鍾音樂廳、湖北大劇院舉辦各種形式的鋼琴專場音樂會演出。
在教學中成績顯著,學生在德國「威斯巴登」國際比賽、全國「星海杯」比賽、中法「咪多」鋼琴比賽、「海資曼杯」東方青少年鋼琴,鍵盤大賽等獲得獎項。多篇學術論文也在國內重要刊物上發表,如《黃鍾》、《江漢大學學報》、《湖北教育》等。參與完成了院科研項目《麥克道威爾練習曲》的研究工作。此外,還多次參與湖北省鋼琴輔導叢書詮釋的編寫工作。
曾獲第二屆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園丁獎,中法咪多比賽園丁獎, 「海資曼杯」東方青少年鋼琴鍵盤大賽園丁獎等。
胡楊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胡楊(1973——),男,漢族,碩士,副教授,鋼琴系主科教研室主任。
1988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於姚敬庄副教授(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95年從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任教於武漢音樂學院。1999年在職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師從於武漢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作曲家彭志敏教授和鋼琴教育家、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蔣立平副教授,2002年獲音樂學專業鋼琴演奏方向碩士學位。2004至2005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留學進修,隨俄羅斯著名鋼琴家、人民藝術家V.傑涅索夫教授和A.瓦西里耶娃教授學習。
在校期間曾先後隨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著名鋼琴家R.彼得洛維奇,美國鋼琴家S.赫波特博士等外國專家學習鋼琴演奏,2002、2005年在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科研成果有:《俄羅斯現代鋼琴藝術研究》,2005年4月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
撰寫論文:
《作為完整系統的肖邦前奏曲OP.28及藝術特色》發表在《黃鍾》2000年
《與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OP.33有關的一些特點》發表在《黃鍾》2002年
《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鋼琴專業教學簡論》發表在《黃鍾》2005年
《四季——在俄羅斯留學的日子》發表在《黃鍾》2005年
立平
職稱:教授 院系:鋼琴系
女,漢,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鋼琴考級評委會副主任。湖北省鋼琴學會副會長。湖北民族學院名譽教授。
曾擔任香港第二屆中國作品鋼琴比賽賽委副主任、評委;擔任香港TOYAMA亞洲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評委;擔任上海「大劇院杯」少年兒童鋼琴比賽評委;擔任第65屆施坦威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評委(華東、華中賽區)。擔任第八屆、第十屆「星海杯」全國少兒鋼琴比賽評委;擔任第一屆、第二屆鼓浪嶼全國少年鋼琴比賽評委等。
曾負責完成了《雙鋼琴演奏技術與教材建設研究》的院級科研項目;曾參與完成了《新型高科技電子樂器的演奏技術、技能訓練的理論與實踐》的省級科研項目;現正主持《武漢音樂學院鋼琴作品集成及演奏研究》的省級重點項目的研究。曾在《黃鍾》、《音樂探索》、《天籟》等學術刊物中發表論文、譯文多篇。主要論文有:《注重培養鋼琴學生的立體思維的能力》該論文曾獲湖北省高校藝術教育類論文評選一等獎;《雙鋼琴演奏技術研究》;《鋼琴學習中音樂分析的重要性》;《論巴赫三套世俗性鋼琴組曲的風格特徵及演奏技巧》;《論斯特拉文斯基鋼琴奏鳴曲的創作特點及其演奏風格》;《論鋼琴演奏中的層次問題》等。譯文:《羅季翁.謝德林24首前奏曲與賦格》。著作有:《電子琴演奏手冊》(合著)。此外,還在湖北省鋼琴考級輔導叢書中撰文多篇。
曾應邀赴美國進行學術交流,曾率學生赴日參加「濱松國際鋼琴比賽」。
曾獲香港第二屆中國作品鋼琴比賽園丁獎;北京「海資曼杯」東方青少年鋼琴、鍵盤樂器大賽優秀園丁獎;「蒲公英」全國鋼琴比賽園丁獎等。
匡昉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匡昉,女,生於1968年,自幼隨外祖母柯央教授學習鋼琴。1980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陳婉教授,1986年以優異成績直升大學本科。1988~1989年考入加拿大鋼琴教育家威廉·舒爾茨教授專家班學習。1990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廣西藝術學院音樂系任教。1995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攻讀「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碩士學位,師從蔣振瑞教授、趙德義教授。1996年進入專家班,得到白俄羅斯鋼琴家尤什克維奇·列奧尼特·彼得路維奇教授的悉心指導。1997年5月成功舉辦了畢業獨奏音樂會,同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現任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工作之餘,撰寫並發表了多篇論文,如:《貝多芬〈「熱情」奏鳴曲〉演奏中的結構感覺》、《中國鋼琴作品織體的民族風格六議》、《論貝多芬〈「熱情」奏鳴曲〉演奏中的音色聯想》、《貝多芬〈「熱情」奏鳴曲〉演奏版本之比較研究》、《關於採用鋼琴專業「小組課」教學的思考與嘗試》等。
巍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羅巍,女,漢族,鋼琴系講師。湖北省鋼琴學會會員。
2003年畢業於烏克蘭敖德薩國立音樂學院鋼琴與理論系,師從鋼琴教授A.吉利斯基和鋼琴教育家E.卡娃連卡教授,獲碩士學位。
2000年獲敖德薩國家音樂研究院「吉利爾斯」鋼琴比賽優秀獎。2003年代表敖德薩國立音樂學院參加在基輔舉行的第二屆「21世紀藝術」國際鋼琴重奏比賽,獲第二名。2003年五月被授予烏克蘭國家鋼琴演奏專業「演奏家」稱號。曾成功舉辦個人鋼琴獨奏重奏音樂會,參加了各種形式的專場音樂會,並多次擔任鋼琴藝術指導。
現擔任鋼琴系主科教學工作。
魯曉玲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魯曉玲(1980——),女,漢族,鋼琴系手風琴專業講師。
1999年從天津音樂學院鍵盤系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任教於武漢音樂學院。2001年在職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2003年獲音樂學專業手風琴演奏方向碩士學位。2004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俄羅斯進修。
曾先後師從於我國著名手風琴演奏家、教育家王域平教授,莫斯科師范大學V.羅金教授,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國際手風琴大師Lips教授。曾在1998年成都「美視」杯國際手風琴大賽中獲青年組第二名,國內賽青年組一等獎;在2002年天津國際手風琴比賽中獲「演奏特殊才藝獎」。1999年作為國內最早的巴揚(鍵鈕式雙系統自由低音手風琴)演奏者赴德國參加克林根塔爾國際手風琴比賽,獲得專家好評。曾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及參與專業音響資料的錄制工作。
論文《手風琴復調作品演奏中的風箱處理》發表在《黃鍾》2003年第1期。
蘇斌
職稱:教授 院系:鋼琴系
男,漢,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碩士生導師。
1972年入湖北藝術學院(現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鋼琴專業,師從陳婉教授;1978-1980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專修班,學習鋼琴專業,師從楊峻教授;1983-1988考入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作曲理論專業;1987-1989年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學習鋼琴藝術指導、總譜讀法,同年考入YAMAHA株式會社上海音樂學院高級電子琴師資訓練班,隨日本著名電子琴演奏家日野正雄先生學習;1996、1998連續兩年在白俄羅斯鋼琴專家班學習;1999年在瑞士爵士樂專家班學習。
曾負責完成了省級科研項目《新型高科技電子樂器的演奏技術、技訓練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參與了《雙鋼琴演奏技術及教材建設研究》、《特殊節奏訓練》的院級項目和《武漢音樂學院鋼琴作品集成及其演奏研究》的省級重點項目的研究工作。曾在《鋼琴藝術》、《黃鍾》、《音樂探索》等學術刊物中發表論文、譯文多篇。主要論文有:《羅季翁.謝德林25首前奏曲的構思特點與演奏風格》;《雙鋼琴演奏技術研究》;《論總譜讀法中的移調彈奏技術》;《鋼琴學習中音樂聽覺訓練的若干問題》該論文曾獲湖北省高校藝術教育類論文評選二等獎。譯文:《羅季翁.謝德林24首前奏曲與賦格》。著作有:《電子琴演奏手冊》。此外,還在湖北省鋼琴考級輔導叢書中撰文多篇。
曾獲「全國第四屆音樂作品評獎」優秀演奏獎;香港第二屆中國作品鋼琴比賽「園丁獎」;北京2005「海資曼杯」東方青少年鋼琴、鍵盤樂器大賽優秀園丁獎。創作的鋼琴曲《木偶進行曲》獲「全國首屆少年兒童鋼琴作品評獎」二等獎。
田園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女,漢族,鋼琴系副教授、藝術指導教研室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湖北省音協鋼琴考級評委會評委。
1990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並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後師從多位中外專家、教授,如:加拿大專家舒爾茲教授、烏克蘭鋼琴家,布加耶夫斯基教授、蘇霍姆尼偌夫教授、白俄羅斯鋼琴家尼奧.尼特教授等。曾成功舉辦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及各種形式的專場音樂會。
除教學工作外,一直擔任鋼琴藝術指導工作,多次代表武漢音樂學院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各種類型的器樂比賽,並使選手在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還先後多次為來漢舉辦音樂會的加拿大、法國、等國的器樂演奏家擔任藝術指導。在國內多家權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王健
職稱:教授 院系:鋼琴系
王健,男,漢族,1961年3月生,高級演奏家文憑(碩士),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書記,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鋼琴考級專家評委會副主任、湖北省音樂家協會表演委員會委員。
1984年畢業留校任教至今,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鋼琴演奏人才,在全國各地大專院校、藝術中心任教,多名學生在美國、加拿大、奧地利、白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留學。多名學生在不同層次鋼琴比賽中獲獎,如:匡力 2001年11月參加日本第七屆國際高中生鋼琴比賽獲復賽獎;2002年參加香港柴科夫斯基鋼琴大賽國內選拔獲第二名;香港決賽獲第四名;除教學工作以外,還一直擔任鋼琴藝術指導,為武漢音樂學院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國際聲樂比賽國內選拔賽選手江明、丁平、黃灝、李大新等擔任鋼琴伴奏,曾獲「最佳伴奏獎」。先後為德國、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國歌唱家來漢舉辦音樂會擔任鋼琴伴奏。為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周小燕教授來漢舉辦聲樂大師班擔任鋼琴伴奏。
1996年9月—1997年12月,先後隨白俄羅斯和美國鋼琴專家班學習。1997年12月,作為武漢音樂學院領隊赴香港參加鋼琴比賽。2001年11月,隨武漢市外事代表團赴日本考察和交流。2003年1月—2004年5月,赴加拿大多倫多音樂學院鋼琴系攻讀高級演奏家文憑(碩士),師從著名鋼琴家亞歷山大·蓋茨教授學習鋼琴演奏及教學法,師從著名的指揮家、鋼琴家威廉·肖可夫教授學習歌劇藝術指導,為國際著名的義大利歌劇大師在加拿大舉辦歌劇大師班擔任鋼琴伴奏。2004年5月,在多倫多赫利孔山音樂廳舉辦了畢業音樂會,當地《世界日報》、《星島日報》等眾多媒體進行了報道。
多篇論文在《黃鍾》、《琴童》等刊物發表,編著《鋼琴音樂教程》(由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擔任湖北省《鋼琴考級教程》副主編(長江文藝出版社發行),策劃和監制《鋼琴考級CD》(揚子江音像出版社發行)。
吳怡青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吳怡青,講師。自幼師從陳婉教授學習鋼琴,1989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並以優異成績畢業。1995年考入香港演藝學院師從鋼琴教育家、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院士、香港鋼琴教師協會主席、駐院藝術家黃懿倫女士,1999年赴新加坡學習,2000年獲澳大利亞昆士蘭音樂學院優秀海外留學生獎學金,赴該校隨鋼琴系主任、著名鋼琴家Stephen.Savage教授深造,主修鋼琴,並副修鋼琴教學和重奏。留學期間,先後獲演奏文憑、深造演奏文憑、音樂學士學位、碩士學位以及學位後深造文憑。
2003年回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 2006年評為講師。曾獨自完成了院科研課題《古鍵琴課程的設立與教材編寫》,同時在國內音樂院校中率先開設了《古鍵琴選修課》。以副主編身份參與編寫《新編數碼鋼琴教程》,在《黃鍾》雜志上發表論文《羽管鍵琴演奏之強弱表現》。
曾多次參與各種音樂會演出,合作舉辦鋼琴音樂會;指導多名學生在「貝多芬鋼琴大賽香港總決賽」、「舒曼鋼琴大賽」、「莫扎特鋼琴大賽」等比賽上獲獎,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張林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張林,女,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講師。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音協鋼琴考級評委會評委,湖北省鋼琴學會理事。
1994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獲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後師從多位中外專家、教授,如:陳婉教授、加拿大專家舒爾茲教授、美國鋼琴家桑德拉·赫伯特博士、白俄羅斯鋼琴家尼奧尼特·彼得羅維奇教授、加拿大鋼琴家阿蘭·弗雷澤教授等。參加各種鋼琴教材的編寫工作,並多次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鍾音樂廳、湖北大劇院舉辦各種形式的鋼琴專場音樂會的演出。
所教學生在香港莫扎特鋼琴大賽、TOYAMA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中法「咪多」鋼琴比賽、全國星海杯鋼琴比賽、「雅菲德」鋼琴比賽等賽事中獲得獎項。在國內多家學術刊物上發表《意象之意象》、《讓手指去歌唱》等多篇論文。
張瑩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張瑩,女,碩士,中共黨員,出生於1978年12月。現為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講師,兼任學生輔導員工作。曾就讀於武漢音樂學院附中、鋼琴系本科,2001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攻讀鋼琴演奏與教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師從張有成教授和錢仁平教授,同時還接受許忠先生的指導。2003年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
自工作以來,承擔鋼琴系本科、附中、附小鋼琴專業教學任務,並一直兼管本系學生工作,同時還應邀參加各類演出。科研成果有:《巴赫〈d小調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的版本及形態研究》,2005年4月參與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音樂考試學研究與實驗。
另擔任湖北省鋼琴協會公關部部長,參與《鋼琴考級教程》編委和演奏錄音工作。
祝煉萍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女,漢族,1982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現任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曾先後跟隨國內外六位鋼琴家、鋼琴教育家學習。1991年獲文化部、廣電部、中國音樂家協會等聯合頒發的「優秀伴奏獎」。2002年隨「東方交響樂團」出訪歐洲,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德國法蘭克福「世界劇院」等參加新年音樂會演出。
參與中、外民歌精選伴奏帶的錄制、主編鋼琴教材兩套、發表論文多篇。所授學生分別在德國「威斯巴頓國際鋼琴比賽」、香港「莫扎特鋼琴大賽」、「貝多芬鋼琴大賽」、「柴科夫斯基鋼琴大賽」及全國「海之曼杯」、「星海杯」等賽事中獲得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為大專院校培養了許多教師,多名學生在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留學。 曾擔任「第十二屆香港亞洲鋼琴公開賽」評委,多次獲全國、香港鋼琴大賽「優秀教師獎」及「園丁獎」。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