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港口振華重工董事長

上海港口振華重工董事長

發布時間:2022-01-03 15:57:01

A. 中國能建董事長是誰

中國能建黨委書記、董事長 宋海良

中國能建現任領導班子成員和個人背景:

1.中國能建黨委書記、董事長 宋海良

男,漢族,1965年7月生,中共黨員,1987年參加工作,教授級高工,天津大學管理博士。

人物履歷:

1987年07月-1993年08月,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先後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

1993年08月-1998年12月,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先後任航道室副主任、主任(後改稱為設計二所所長);

1998年12月-1999年11月,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任院長助理兼經營處處長;

1999年11月-2001年09月,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任副院長;

2001年09月-2006年06月,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任院長;

2006年06月-2012年12月,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期間2012年8月任上海振華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

2012年09月-2013年12月,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上海振華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

2014年01月-2014年02月,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兼上海振華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

2014年03月-2014年12月,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兼上海振華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總裁;

2015年01月-2017年04月,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兼上海振華重工董事長;

2017年05月-2018年10月,任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裁;

2018年10月-2020年08月,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

2020年08月,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中國能建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孫洪水

男,1962年1月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工學、管理學雙學士。

人物履歷:

歷任水電六局工程部副部長、部長、水電六局副局長兼總工、水電六局局長;

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黨委常委、中國水電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黨委常委、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黨委常委、中國水電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黨委常委、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黨委常委、中國水電股份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常委等職務。

於2020年6月30日獲委任為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及副董事長。

3.中國能建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馬明偉

男,1964年6月出生,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講師。

歷任中國工運學院(現稱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工會學系教師、副處級幹部,全國總工會基層工作部外商投資企業工作辦公室助理調研員,中組部幹部五局副處級調研員,國資委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一局副處級幹部、副處長、調研員、處長,國資委機關紀委副書記,國資委機關黨委副書記,國資委機關黨委副書記、機關紀委書記。

於2020年6月30日獲委任為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4.中國能建黨委常委 吳春利

男,1963年3月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文地質專業工學學士學位。

歷任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院長助理兼人事處處長、副院長,中國電力建設工程咨詢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及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於2017年12月28日獲選為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5.中國能建黨委常委 周厚貴

1962年11月出生於湖北枝江市。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9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文化,工學博士學位。

人物履歷:

1978年9月-1982年7月武漢水院治河工程專業學習;

1982年8月-1993年2月長江葛洲壩工程局技術處、工管處技術員、副科長、副總工程師;1993年3月-1997年5月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三峽指揮部副總工程師兼工管部副部長、總工程師;

1997年5月-1998年6月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科技部部長;

1998年6月-1999年5月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期間: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任宜昌市西陵區政協兼職副主席;

1999年5月-2001年6月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三峽指揮部總工程師,期間:1997年3月-1999年12月清華大學水工結構工程專業學習;

2001年6月-2002年4月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總工程師;

2002年4月-2007年1月宜昌市政協副主席,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2007年1月- 宜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期間,2006年1月至今任中國民主同盟宜昌市委員會主委。 聯系市人大農村經濟委員會相關工作及與人大代表的聯系工作。

6.中國能建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李子勇

法學學士,中國能建集團黨委常委、紀委書記,中國能建股份黨委常委、紀委書記。2016年加入本公司。

李先生曾供職於公安部。

7.中國能建黨委常委 吳雲

1964年8月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工學學士學位。

歷任中南電力設計院系統處系統科副科長,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規劃處副主任工程師、副處長、副處長(主持工作),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規劃處處長、副總工程師兼規劃研究部主任、總經理助理、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總工程師。

於2017年12月28日獲選為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8.中國能建黨委常委 陳曉華

男,1974年8月出生,199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7月參加工作,碩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人物履歷:

歷任葛洲壩國際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國際業務部主任、外事辦公室主任,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葛洲壩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現任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總經理,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2021年8月,任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



B. 宋海良的工作簡歷

宋海良1987年參加工作,1993年8月至1998年12月,先後任交通運輸部水運規劃設計院副所長、所長,1998年12月至1999年11月,任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院長助理,1999年11月至2001年9月,任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副院長,自2001年9月起,任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院長,自2003年起,任上海中交水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自2005年起,任北京中交紫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自2006年起,兼任中國交通信息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2009年又任中交鐵道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自2008年4月起,擔任本公司獨立董事。2012年8月14日起任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任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13年7月9日起兼任任裝備製造/海洋重工事業部總經理。

C. 中交集團董事長周紀昌是哪裡人

中國建築500強之中交集團

關鍵字:中國建築500強 中國建築 500強 中交集團

這是中國建築施工企業聯合會連續第六次對中國建築業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企業實力發展調查研究宣傳發布工作。今年我們對超過12,000家利潤總額在3000萬元至90億元之間的中國大陸建築施工、勘察設計、工程監理等中國建築企業進行了數據採集研究,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資信等級、社會貢獻、業主滿意度等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排名,並對部分候選企業進行實地拜訪,從中遴選出500家中國建築500強企業。

中交集團高居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榜首。

在江蘇泰州長江大橋建設工地上,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員工們正揮汗如雨地加緊施工。這是一座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的連續雙主跨超千米懸索橋工程。裝水泥等施工材料的編織袋被收集起來整齊堆放著。以往工地上塑料編織袋隨風到處飄舞、污染環境的景況,如今看不到了。

「泰州長江大橋只是中交人承擔的國家重點交通建設工程之一。」在位於北京德勝門外的辦公大樓里,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紀昌說。他辦公桌後的牆上,掛著一幅條幅——「讓世界更暢通」。作為中國公路、橋梁、港口建設的主力軍,中交集團正朝著世界交通建設市場上的「王牌軍」邁進。

修路架橋築港通航

「對於一家中央企業來講,我們首先要為社會提供優質的交通基礎設施產品,在國家『高、新、特、難』工程中發揮骨幹作用,推動交通行業進步;其次,不斷提高效率和效益,確保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最後,通過企業的強大推動國家的強大。這就是我們基本的央企責任觀。」周紀昌坦言。

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中交集團旗下的中交一公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公路一師轉制而來,是我國公路建設中名副其實的「國家隊」。截至2008年底,中交集團旗下力量共完成我國二級及以上高等級公路里程超過3萬公里。特別是在「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的建設中,中交集團旗下力量完成高速公路超過2萬公里。許多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工藝結構復雜的特、難、精、尖的工程,其勘察、設計、施工都由中交人承擔。中交人占據了目前中國公路建設40%的市場份額。

在港口建設方面,中國所有大中型港口均由中交集團旗下力量設計和建造,中交占據了近100%的市場份額;在港口外的航道上,則活躍著中交集團旗下的航道建設隊伍。中交旗下的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廣州航道局,是我國航道疏浚業的主力軍,占據了航道疏浚市場60%的份額。

16年前,我國大型港口機械只能依賴進口。中交旗下的上海振華重工生產的集裝箱起重機等港口機械作業設備,如今佔領了世界75%以上的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裝備製造商。

在激烈競爭中壯大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振華港機廠2009年上半年的訂單只有生產能力的六分之一。周紀昌感慨地說:「像這樣為拿不到訂單、拿不到項目而著急,我們經歷的太多了。中交集團稱雄交通建設市場,不是依靠央企的壟斷地位、不是靠國家保護獲得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了發展壯大之路。」

1995年,周紀昌被任命為中交的前身原中國路橋集團總經理的當天,公司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他回顧說:「銀行貸款第二天必須還,但資金還沒著落,我不得不到處借錢還債。」

今天的中交集團不可同日而語。到去年底,中交集團資產規模達2724億元,凈賺了98億元真金白銀的利潤。9萬多名職工人均年收入8萬多元。

「中交集團職工最困難的時候,為了糊口,曾組織起來承包上街掃馬路。」周紀昌說。

我國交通行業是開放最早的行業。以公路建設市場為例,我國有資質的公路建設企業有400多家,一個公路建設標段,有上百家企業競標。

回首發展歷程,周紀昌感慨地說:「作為央企,我們經歷了非常痛苦的過程。」他舉例說,僅激勵機制的改革就經歷了降低成本中提取獎金、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制、崗位技能工資制、成本核算控制、戰略激勵等多個階段。國企經歷從「等飯吃」到「搶飯吃」脫胎換骨的轉變後,依靠科技創新,勇打硬仗,建別人做不了的工程,中交逐步崛起為我國交通建設市場中的「王牌軍」。

2005年,中國路橋集團和中國港灣集團兩家重組為中交集團。重組給中交集團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提供了平台。中交集團2006年在香港整體上市,把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結合了起來。2007年,中交集團昂首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榜。

重組後的5年,是中交集團發展最快的5年。集團總資產從重組時的660億元提高到去年的2724億元,利潤由21億多提高到去年的98億元,相當於再造了三個中交集團。

「我們之所以能佔領世界同行制高點,靠的是瞄準世界科技前沿,不斷創新。」周紀昌剖析企業勝出奧妙。他舉例說,上海振華重工有一支1000多人的科技創新隊伍,每年開發出至少一個世界第一的港機產品。振華重工對重大創新功臣的獎勵可以達到100萬元。

在發展壯大中,中交集團還成為吸納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周紀昌介紹,從2005年以來,中交集團每年吸納5000名大學生、提供50萬個農民工就業崗位。上海振華重工的4.5萬名農民工,已成為港機生產中熟練的產業工人。

「賺外國人的錢才是最牛的」

周紀昌心中的夢想是把企業做成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他說:「中國的企業別老是關起門來稱大王,要到國際上去賺外國人的錢,才是最牛的。」

這位來自於江蘇的農家子弟,同濟大學橋梁專業畢業後,1977年跨入交通建設行業,曾在英國學習過橋梁技術。1983年回國後,由於沒有計算機,所學竟沒有用武之地。

「如今,中國交通建設人不再生活在外國人的陰影下了,中交企業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周紀昌認為,作為央企,要從本行業的高端入手,在裝備、技術、管理、產品等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標准,帶動行業在國際市場中領先。而把行業中的低端市場讓給中小企業,帶動中小企業一起發展。目前,由中交經過篩選的中小企業合作夥伴有1萬多家。

為做成國際一流企業,中交集團近年來一直對標世界交通建設領域排名第一的法國萬喜集團。中交集團成立了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專職參與境外市場的競爭。2010年中交名列全球最大國際承包商第18名,在中國公司中名列第一,並高居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榜首。

盡管遭遇嚴重的國際危機,中交海外業務去年仍逆勢上揚,海外業務板塊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80.4億元,完成營業額31.9億元,實現利潤同比增長90%。烏克蘭等中亞國家、古巴、巴西等南美國家的港口、公路、航道疏浚行業,都活躍著中交人的身影。

打造可持續發展平台

「要實現世界一流跨國公司的目標,中交必須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構造能可持續發展的公司架構。」周紀昌認為。

中交集團過去的業務一頭沉,都集中在交通建設上。周紀昌說:「今後,要通過調整,使基建施工、疏浚、裝備製造、投資等業務板塊均衡發展。」

中交集團目前投資了38個交通基礎項目,獲得19億元利潤,初見成效;公司加大鐵路市場開發力度,承擔的鐵路基建合同超過1000億元。

「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後勁在國際市場。」周紀昌指出。中交集團2006年提出海外業務要佔總業務40%比例的目標,目前已經接近30%。

「更重要的轉變是,追求環境和交通建設和諧發展已成今後交通建設領域新的主流,適應不了新形勢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周紀昌認為。「科技創新是節能減排第一推動力。」周紀昌說,中交2009年節能減排共投入技改資金4300萬元,設立123項技改項目。

「2008年,中交集團的規模只有世界同行第一法國萬喜集團的一半,利潤是萬喜的37%。中交全球同行中排名只是第六位。」周紀昌對記者念出一組數字。

企業的競爭力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競爭實力。「中國企業在國際舞台上無法稱雄,就談不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周紀昌展望未來10年說:「我們將通過打造可持續發展平台,推動中交集團在全球市場上配置資源,崛起為世界一流的跨國公司。」

D. 上海振華港機公司的懂事長

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 管彤賢先生
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執行董事 劉啟中先生
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 王珏先生
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事務代表 李敏女士

E. 振華重工的靈魂人物

管彤賢
「你看這個米老鼠,我們員工3至6歲的孩子一人一套,它會跳舞、也會唱歌。」76歲的管彤賢,指著面前書架上的迪斯尼禮盒,笑容很是卡通,而他身後的牆上,又是一張米老鼠的大圖。
「美國人把最醜陋、大家最不喜歡的東西,打扮成大家都喜歡的,這就是藝術。」他這樣解釋自己喜歡的理由
而身為上海振華重工集團總裁,管彤賢的「藝術」便是,領導著一家不像國企的、另類而強勢的央企。
17年前,曾先後擔任交通部水運司工廠處副處長、中港總公司船機處處長等職的管彤賢,從北京來到上海浦東,從100萬美元資產起步,闖出世界知名品牌「ZPMC」。如今,振華港機已進入73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個港口,占據全球港機市場78%的份額。
更體現管彤賢個人風格的,則是他在國企體制和市場規則之間自由的遊走。在他看來,在振華重工,「嚴格貫徹公司法」與「從思想政治上絕對與國家一心一意」可以並行不悖。
76載時光,用管彤賢自己的話說,「有得意也有倒霉,行時過也落魄過」,但「在上海17年最有意義」。
我需要的是事業發達
2009年,在這個特殊時刻,在「能拒則拒」的情況下,管彤賢還是獲得了多項榮譽:60周年60位「感動交通人物」、上海2009《走近他們》年度十大人物、60周年上海十大科技人物。
17年前,全球港機市場還是歐美日韓產品的天下。憑著中國交通建設集團50萬美元的出資、上海港機廠作價50萬美元的一塊地皮,以及十幾個人的團隊,管彤賢面對的對手,是日本三菱、韓國現代、芬蘭科尼、德國克虜伯等巨頭。
但他當時便放出「狂言」:「全球各大集裝箱碼頭,都要有我們中國人製造的超大型集裝箱起重機。」然後,這一切變成了現實。
「我運氣好,企業這么多人的努力,榮譽都跑到我身上來了。」言談之間,他更愛提及企業、業務與員工,「咱們國家有時容易拜物拜人,其實不好。我需要的是事業興旺發達。」
領導著全球最大的港機集團,但管彤賢的工資,卻讓人大跌眼鏡。
相對振華的增長,作為總裁,他的年薪可能是最低的。振華重工每年的產值增速在25%至30%,但管彤賢2008年的年薪僅為35萬元,比2007年多了1.8萬元。而他手下14個副總裁中,有13人的年薪高於他,最高者為42.67萬元。
「為什麼我的工資不高,因為我外語太差了,沒有這部分津貼。」說這話時,管彤賢又露出了很卡通的笑容。他所指的是,振華推行的一年兩次的外語考試,員工每月1000至2000元的外語津貼,與考試成績掛鉤。
誰管理企業?總裁!
在不少人眼中,管彤賢不像國企領導人,而振華重工則是一家「不像國企」的央企。
對此,管彤賢開玩笑說:「我們是國有控股,但天高皇帝遠,北京的官隔得遠,上海又對我們比較客氣,支持但不幹預。」提及當初上海將長興島5公里的深水岸線及5平方公里的腹地給予振華,他很感嘆「地利人和」。
「我們公司是最徹底按照公司法組建的現代企業。公司制有很多優點,如副手由總裁提名,經董事會批准,而非上級委派」;「企業屬於誰?應是股東所有,公司法規定,總裁對股東會負責」。
而對於「黨組織」在國企中的角色,管彤賢亦有獨特見解。「黨章規定,黨的基層組織不領導本單位的業務工作」,「按照公司法來說,黨組織在企業里不是管理幹部的,而是管理黨員的。」
「誰決定管理人員,就是總裁。如果我連管理人員都不能決定,我們怎麼經營這個企業。」管彤賢認真地說:「振華公司,一是,嚴格貫徹公司法,一是,從思想政治上絕對與國家一心一意的企業。」
我從沒想過退休
在滬深16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振華重工核心管理層的年齡可能是最大。事實上,振華重工的總工程師鄔顯達,今年已79歲,但他不僅親自畫圖紙,還是公司緊急事務的「救火隊隊長」。
「從一開始,我們企業就沒有退休一說。」76歲的管彤賢說,「我從來沒想過退休,老覺得要做點事情才有意義。很多時候,要努力做成一件事,沒有5到8年是不行的。」
據振華員工介紹,他晚上工作經常至深夜,但哪怕凌晨三四點睡下,第二天照樣堅持在7點半准時上班。
「人有用的時間那麼短,只有安心才能做點事,首先要熱愛一個職業。不安心,一晃就過去了。」或許是那段他不願提及、被浪費的歲月,造就了他今日對時間的珍惜。1957年,時為交通部海河運輸局技術員的管彤賢,被錯劃為「右派」,赴 北大荒勞動改造,直到1970年代末,才平反回京。
如今,在將港機業務做到全球最大之後,管彤賢還有新的「野心」——海工裝備。此前,振華已拿下伊朗22億美元石油裝備訂單,正式進軍全球海工裝備領域。
「傳統市場太小,不過30億美元。而我們的目標是一年50億美元產值,需要到別的地方找飯吃。整個海工領域僅僅裝備提供這一塊,就至少有1000億美元的份額,我們佔3%,就不得了。」管彤賢說。

F. 振華重工劉建波怎麼了

經AI快訊,振華重工(SH 600320,收盤價:3.22元)7月2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劉建波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副總裁)的職務。陳斌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副總裁)的職務。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關規定,劉建波先生、陳斌先生的辭呈自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2020年年報顯示,振華重工的主營業務為港口機械、鋼結構、南京寧高BT項目、船舶運輸、海上重型裝備,占營收比例分別為:63.81%、14.47%、10.44%、5.45%、4.69%。

據啟信寶數據顯示,振華重工的總經理、董事長均是劉成雲,男,52歲,中國國籍,碩士學歷,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經濟師。

G. 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區別

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同一公司,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更名為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H. 中國振華重工集團是央企嗎

上海復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制司(原名: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ZPMC)是重型裝備製造行業的知名企業,為國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控股方為世界500強之一的中國交通建設公司。振華港機已改名為振華重工,佔領海洋領域。 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於上海本地和南通、江陰等地設有8個生產基地,佔地總面積1萬畝,總岸線10公里,特別是長江口的長興基地有深水岸線5公里,承重碼頭3.7公里,是全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裝備製造廠。公司擁有26艘6萬噸~10萬噸級整機運輸船,可將大型產品跨海越洋運往全世界。 2016年5月13日,振華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噸起重船在上海長興島基地交付,並在現場命名為「振華30號」。

I. 振華重工 南通分公司的老總叫什麼名字

振華在南通有好幾個分公司,齒輪箱分廠的老總姓戴,還有一個更大的分廠老總貌似姓李

閱讀全文

與上海港口振華重工董事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鋼鐵產能置換投資 瀏覽:93
現代眾車理財是真是假 瀏覽:817
看懂股票k線 瀏覽:649
操縱股票罪 瀏覽:759
000372基金 瀏覽:142
603839股票 瀏覽:804
近期退市股票 瀏覽:979
股票數據線 瀏覽:647
力哥說理財第一季 瀏覽:645
蘇州鑫元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21
黃金價格近幾年變化 瀏覽:828
2019個人消費貸款怎麼貸 瀏覽:261
車子貸款網 瀏覽:448
個人如何開立期貨期權賬戶嗎 瀏覽:251
亮亮視野融資 瀏覽:190
理財手機銀行 瀏覽:705
米庄理財大嗎 瀏覽:571
信託疫情建議 瀏覽:348
年年有魚理財 瀏覽:745
股指期貨當月IC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