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兩會結束後,大盤中級調整是否開始
兩會前一片綠,莊家都在吸籌。
兩會後新一屆政府,新的利益集團,必將有大動作。
❷ 股市中級調整何時到
誰也無法預測,但憑感覺到調整時間不多了。
❸ 股市中的中級調整是怎麼回事,它所需要的時間會很長嗎對股民有什麼影響
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❹ 股市調整的目的
1如果你學過經濟學 就會知道國家發展股市的目的 是發展壯大企業經濟 企業經濟通過專上市獲得資金 投入企業進行生屬產 使企業做大做強 股市類似賭場 但要有價值投資理念才能與企業同獲利 公平是相對的 只是目前我國股市運行機制還不夠成熟 導致散戶虧多賺少 機構畢竟掌握領先的信息 等到網路新聞出來 大部分是 機構主力已經建倉完畢准備出局 我想 勞動創造財富的觀點是對
,股市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戰場,大盤與個股調整目的的關鍵就是把「對手」盤套住或者清理出去,把盈利機會把握在手中、做到利益最大化
❺ 股市的調整要持續多長時間,目標點位是多少
1、股市的調整一般都會持續兩到三個月,目標點數理想的話大約在三千到三千六之間震盪。
2、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❻ 大盤的調整的目標點位是多少,什麼時候是入場的好時機選什麼股票呢
【大盤陡然急跌跌勢形成,進入走弱下探態勢;回調到位洗盤完成蓄勢,後市機會還可看好】本周四(17日),兩市早盤小幅高開,其後即迅速跳水,盡管銀行股一度力圖護盤,但個股的全線跳水使得大盤逐級下挫。午後開盤不久,大盤即失守3200點,恐慌盤隨之蜂擁而出,創業板跌幅最為慘重。大盤此後在3200點下方振幅震盪,股指雖有小幅反彈,但權重股的低迷使得大盤上行乏力。截止收盤,滬綜指收於3179.08點,跌76.14點,跌幅2.34%,成交額1265.6億元;深成指收於13391.72點,跌273.25點,跌幅2%,成交額771.9億元。長陰促使大盤重新進入階段性調整,這使得年內再次創出新高,頓時成為泡影。從而,大盤在重回階段性調整過後,進而大盤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而對於元旦節前,大盤可能還會以調整為主,量能仍然不支持放量大跌,調整可能也會以中小幅調整為主。操作上,逢中幅下跌,加倉,逢連續中幅下跌,加重倉,反彈則減輕倉,高拋低吸,倉位逐次加重。預計後市,短線大盤還將進行短時間的震盪整理,進入一個整理向下尋底的階段,支撐位在底部抬高的3150點。大盤周四急跌,明天跌勢將會趨緩,即使往最壞的打算,60日均線的3111點,會有強力支撐。對於此,不必過度悲觀,回調到位,還有機會!大盤即使有了深幅的當日急跌,但仍然處在一個合理的箱體區間。只有經過一個蓄勢的過程,才能夠依然保持相對的強勢地走好,才可以較為樂觀地還可看高一線,暫可看高到3360點。盤中盡管有大多的個股在走低,但是,盤中依然有在技術上逢低走高的個股、和受到資金關照的個股,呈現了異彩紛呈的良好表現。但是,那些早於大盤調整的個股,目前深幅回調到短線底部區域,成為盤面中的「蹺蹺板現象」。操作上,投資者可以關注回調到低位的個股,或者持有強勢股待漲為主,保持一定的倉位,追高的投資者還要謹慎一些。逢高減持一些今年以來反復炒作的、升幅過高的個股。
年內大盤的中線走勢,是為底部抬高的箱體震盪走高,後市還將不斷創出新的高點,因此,中線操作,不妨積極樂觀一點,在操作上不妨重倉一點。目前的短線大盤,經過多日的回調整理和下探蓄勢,但短時間還未回調到位,在大盤回調到位之後,依然可以再次看好,即使是有所回調,其跌幅總體也還是很小。而其熱點的急劇轉換,無形中增加了投資者操作的難度。建議還是保持觀望,做多必須捕捉到切實的的熱點,逢低補倉、建倉還需以控制風險為主,除非是短期真正的熱點,還是切忌追高。地產股的000002萬科A;600383金地集團,早於大盤回調走低,股價已經是回調到低位,或者是低位的區域,處在跌無可跌的地步,建議關注,適時介入。(團隊成員的個人簽名:冰河古陸) LOVEMUSIC大盤在周線120線的壓制下已經壓制近5周了。這周日線經過弱勢橫盤再次失守30日線,大盤的爭奪焦點再次回到之前關心的30日線,如果後市大盤不能夠在短時間內收復30日線,那再次走弱下行去日線的60日線和120日線夾角的位置3110~3095就很有可能了(星期五已經到了),後市在120線附近出現明顯的資金抄底動作,反彈力度強的情況下大盤還有回到前期盤整平台的機會,在盤整情況下重個股,追蹤強勢股,如果反彈力度太弱,建議暫時觀望。如果最終行情發展到那種情況那又回到了我以前的觀點,120日線的有效得失決定這次行情的中期方向了。大盤弱勢失守120日線奪不回來弱勢下行的情況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守住120日線還可以繼續保持部分倉位看高,如果無法守住120日線繼續破位下行,中期觀點我是建議大幅度降低倉位,謹慎的投資者甚至需要空倉迴避風險。而這周這么弱除了政府針對地產行業的政策將更加嚴厲使得大多數地產股破位下行,資金流出明顯外,以後我們還要關注消息面提示的另外9個存在潛在壓力的版塊。國家「擬」出台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的通知,協調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央行等諸多部門,以嚴厲措施,重點完成電力、煤炭、鋼鐵、水泥、有色、焦炭、造紙、皮革、印染等行業的落後產能淘汰任務。以後這幾個版塊不排除會成為下一個地產板。雖然現在還是個「擬」字,還在籌劃階段,但是一旦像地產這樣上了政府的檯面正式消息,這9個版塊不排除會出現和地產股近期遇到的小地震一樣的利空走勢。所以在選擇股票的時候盡量迴避這9個加地產一共10個版塊(機構已經提前出現出貨動作的股票更是要閃遠點)。選股的重點最好針對國家明年利好的消費類。其次才是環保類(環保類機構倉位太輕,持續性不夠)。
導致這周盤面這么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雖然8支創業板加18日的兩支中小板的股票的申請不會導致資金面有致命的影響,但是資金分流是肯定的,而下周一的中國北車的申購對股市才是考驗,該股的申購達到30億股,當天封凍的資金估計要過萬億元。而股票規模達到了中國建築材上市的水平,超級大盤股,對股市的沖擊要遠遠大於中小盤股,所以該股的申購到上市將決定未來股市資金面的對比了,如果再次走出中國建築那種上市就拖累大盤見頂的走勢,那該股又成為另外一顆股市毒葯了。所以這周資金這么謹慎不敢大膽做多也和該股的心理壓力不無關系。而瘋狂的新股上市比賽吞噬著股市上漲的原動力——資金,什麼時候資金支撐不住新股的沖擊的時候大盤的潛在危險就要爆發了(消息面提示近3周排隊等上市的股票超過25支,而未來中期的預期是近60支股還要上市)。如果資金面比較大的投資者現在可以轉出一部分資金去玩政府鼓勵的游戲,打新股。迴避現在大盤上下都為難的尷尬震盪走勢。而能量面90天能量(紅色)前期都是震盪走低,而這周第一次出現了加速下挫現象。如果後市90天能量繼續走弱下挫,那就和60天能量一樣了,處於前期大幅度流出後的低位盤整,那我們剩下要關注的就只剩下最後的120天能量了。該周期能量絕對不能夠出現90天能量的加速流出走勢,否則 大盤就要中期看空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❼ 股票升跌的基本原理
你好,一般而言,股票漲跌原理就是:一般情況下,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股票的漲跌是供求雙方決定的。
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價值投資取決於投資者認為一隻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個市場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紅和收益率指標與同行業競爭者以及整個市場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
股價波動時由供需原則決定,研究股價的波動的主要途徑為:
不考慮其他經濟活動的現象,僅單純考慮股票市場所呈現的技術性因素的各種現象預測股價(技術面)
股價與其他經濟活動的關系,利用這些關系的變化預測股價可能的波動(基本面)
股價大部分的時間是在進行調整,少部分的時間是攻擊走勢,通常攻擊走勢在股價波動的呈現上,都會相當明確而且容易辨識,調整走勢卻不容易察覺,因此學習認識股價波動的重點,便在分辨股價為什麼要進行調整?在什麼位置容易進行調整?調整的時間與幅度如何才能對原始走勢呈現有利情況?
股價的循環原理
A 是長期循環的轉賬位置,假設投資人在此切入該股,代表掌握到最低成本,要掌握此處,會花費過多心力,而且有其風險性存在,並不建議去追尋這樣的點位與技巧。
B 已經明顯的呈現循環,有機會向上攀升,切入的風險不高且成本相對較低,是最佳選擇,隨著循環向上,相對位置越高,多方操作者的風險也漸漸提高,當股價攀升到F時,正處於循環轉折的臨界點
❽ 在股市中,什麼叫中級行情
你好,中級揚升行情,一般的漲幅30%以上。99年5.19行情是超大行情,平均4元的股在30個交易回日漲到答30元。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❾ 什麼叫中級調整
股市有小級別調整、中級調整和大級別調整。小級別調整無論在牛市或熊市都會發生,調整幅度一般低於10%,時間一般不超過10個交易日。中級調整一般發生在牛市或牛市中間階段,調整的幅度一般超過15%,時間在一個月左右。大級別調整則是熊市。
❿ A股的中級調整是指什麼
A股的中級調整是指大盤區間波動 2 到3個月時間內,由於前期市場過熱,國家利用各種政策進行調控。以保證今後市場的平穩運行,防止泡沫。
大盤: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的股票。大盤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
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