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部鑽塔公司、塔里木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哪個更好一些
當然是塔里木啊,克拉瑪依已經快衰落了!塔里木工作辛苦點,但待遇好,而且我認為比較有潛力。
Ⅱ 廣匯能源今年有望到什麼價位
摘要 您好,價值分析:1、管理層目標遠大;2、上游資源儲備豐富;3、煤炭分質利用項目技術成熟,風險小利潤高;4、凈利潤分析:13年10億多點不錯了,14年哈密煤化工正常生產是大概率事件,甲醇產量不錯,LNG達不到設計要求,原估計年利潤15億,現在看10億差不多了。天然氣方面,吉木乃不錯,鄯善差一些,保守估計總共8億。煤炭價格下跌但產量增長8億還是有的,大約總凈利潤25——26億,鐵路股權轉讓如記入有5億投資收益,總的30億出頭吧。上半年煤炭分質利用一期可投產,利潤應該不多,作為其他項目有可能不及預期的補充吧,就不算進去了。15年煤炭分質利用二期如投產,可增加至少20億利潤,加上與酒剛合作項目部分投產,總的30億沒問題,加上其他項目共55億。如果取的原油進口資質,哈國的兩處油田投產,利潤還會更多。16年煤炭分質利用全投產,利潤淖毛湖40億加酒泉20億共60億,加其它項目可超100億。17年要看哈國項目進,煤制氣項目,酒泉二期。如取得原油進口資質,個項目都順利推進,18年利潤可達200億以上,當然這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從總體講來,廣匯能源未來有希望做到中石油的一半,市值可到5000億。到那時就只能給8倍市盈率的估值。散戶在市值到3000億就可離場,保守的2000億就可離場。
Ⅲ 廣匯能源怎麼樣,幫看這只股票的的前景
近期考驗10.5元支撐,支撐成立將反彈第一高度11.5元。一旦打穿將尋求9.5支撐。
Ⅳ 油價下跌,油價便宜了,中國石油,廣匯能源是不是成本低了,是利好嗎
不是,中國石油以採油為主,油價下跌對它不利。
Ⅳ 關於克拉瑪依石油發展史
克拉瑪依油田邁向智能化
這是一座為共和國的建設立下過特殊功勛的油田,這是一座開采了半個世紀依然充滿活力的油田,這是一座身處戈壁荒漠卻能自覺以保護環境為己任的油田,這是一座偏處西北卻能把數字化做到全國領先的油田。
她就是過去由新疆石油局開發、現在由新疆油田公司開發的克拉瑪依油田。
功勛油田
共和國石油工業長子建立三大功績
1955年10月29日,在准噶爾盆地西北緣的黑油山下,克拉瑪依1號井噴出了強勁的油流。從此,新中國的第一個大油田誕生了,西方學者言之鑿鑿的「中國貧油論」破產了。
1913年到1915年,美孚石油公司與北洋政府簽訂協議,派地質師克拉普和富勒到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山東、東北和內蒙古地區進行石油地質調查,行程12800公里,均未發現有開采價值的石油資源。
1914年至1919年,美孚耗資270萬美元,在陝北的不同地質構造上打了7口探井,均未獲得工業油氣流。
據此,富勒發表了幾篇論文。他在《中國東北部的含油遠景》一文中寫道:「中國東北部的絕大部分地區……沒有含油可能性。」在另一篇文章里他認為中國「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石油開發工作……不可能像美國那樣生產出大量石油。」
美國斯坦福大學地質系教授希洛埃1927年在《遠東礦業與工業》一書中說:「中國石油的儲量充其量也不過美國的1%。」
美國德士古石油公司經理羅傑斯在1932年出版的《美國實業發展史》一書中斷言:「中國大部分及西藏大山脈……都沒有儲存有開采價值石油的可能。」
從此,「中國貧油論」成了一道令人喪氣的魔咒。
因此,克拉瑪依油田的誕生,不僅在現實層面為對石油如飢似渴的新生共和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工業血液,而且在精神層面上打破了「中國貧油論」的迷思,為共和國在更廣闊的領域開發更多更大的油田掃清了觀念障礙。
這是克拉瑪依油田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功績。
初生的克拉瑪依油田自落地之日起就開始奔跑。從發現之日起僅僅4年之後——到1960年,克拉瑪依油田年產原油達到161.6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38.5%,成為當時我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基地。截至2010年,克拉瑪依油田共生產原油近3億噸、天然氣534億立方米。2010年,克拉瑪依生產原油1089萬噸,生產天然氣38億立方米。
克拉瑪依蘊藏著全國儲量最大的環烷基稠油,生產著全國品質最好的環烷基稠油系列產品。目前,克拉瑪依所生產的原油中,「環烷基稠油」的產量超過了1/3。「環烷基稠油」可以比喻為石油中的稀土。從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到要承受冬夏達70攝氏度以上溫差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從遠赴南極的「雪龍號」到超過國際最高標准2倍以上的食品級白油,它都不可或缺。
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的茫茫荒原頑強拼搏,幾十年如一日為祖國奉獻巨量石油、特種石油,這是克拉瑪依油田的第二大功績。
就在克拉瑪依人快馬加鞭力促增產的1959年,中國發現了大慶油田。1960年,克拉瑪依油田從僅有的幾萬名石油工作者當中,選派出了包括克拉瑪依油田最高行政領導——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長張文彬在內的6000多名骨幹支援大慶會戰並紮根在黑土地上。在此後三四十年間,在江漢、勝利、華北、塔里木等油田的勘探開發過程中,克拉瑪依油田都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了人員、技術和一切需要奉獻的物資。
可以說,中國陸上的大部分油田,都有克拉瑪依油田的血脈傳承。
因此,克拉瑪依油田不僅是共和國石油工業的長子,而且是共和國石油工業的搖籃。「石油聖地」的譽稱,並非虛至。這是克拉瑪依油田的第三大功績。
百年油田
專家對克拉瑪依持續繁榮充滿信心
作為新中國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今年已經56歲了。歷數全世界的油田,能在勘探開發50年後仍然保持青春活力的,屈指可數。那麼,克拉瑪依油田是否也垂垂老矣?
從1981年到2010年這29年中,除2009年因國際金融危機降低產量外,克拉瑪依油田的油氣產量一直保持著逐年增長的態勢。2002年,克拉瑪依油田原油年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我國西部第一個千萬噸大油田。
那麼,這種上升的態勢還能持續嗎?
在技術層面上,油氣產量持續上升的決定性因素是油氣儲量。克拉瑪依油田的主要勘探領域——准噶爾盆地的油氣總資源量為107億噸,其中石油86.8億噸,天然氣2.5萬億立方米。截至2009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1.19億噸、天然氣儲量2175.8億立方米,油氣資源探明率僅僅分別為24.4%和8.7%。
2005年,中國石油地質與構造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時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地質師的賈承造說:「全國有很多老油田發展到一定的高點之後,產量都在下降,只有克拉瑪依油田的產量一直穩步上升……未來的前景十分廣闊……中油集團公司和中油股份公司領導與專家對克拉瑪依油田率先建成百年繁榮的油田充滿了信心!」
綠色油田
環保優先讓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綠意蒙蒙
6月25日,新疆測繪局航拍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時發現:除抽油機所佔地基被硬化外,連綿起伏的沙丘基本上被生機勃勃的梭梭、紅柳、綠草所覆蓋。現在,在這片4.88萬平方公里的沙海中,有克拉瑪依所屬的石西、石南、陸梁、莫北、莫索灣等5座油田的數千口油氣井在日夜噴涌。它們年產油氣當量近500萬噸,占克拉瑪依油田總產量的近35%。
截至201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而這個我國第二大沙漠固定沙丘的植被覆蓋率達40%至50%,半固定沙丘的植被覆蓋率達15%至25%。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能綠意蒙蒙,和克拉瑪依油田從上世紀就開始堅持環保優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20世紀90年代初期,伴隨著挺進沙漠腹地的大規模勘探開發,環境保護被列入了全程監督下的油氣田開發的技術方案中:凡是人為動過的沙丘作業面,施工完畢後,全部進行固沙處理。在陸梁油田的開發中,曾有一家施工企業的職工不按規定線路在沙漠中開車行駛了約500米的路程,被新疆油田公司處以巨額罰款,並被責令恢復地表植被。
沙漠油田開發20年來,新疆油田公司對沙丘作業面做到了100%固沙處理。僅此一項費用,就占油田開發總投資的5%。
從2007年9月開始,新疆油田公司開展了以「油氣田地貌恢復到自然狀態,生態環境得以保持,油氣田設施統一規范,給員工創造一個綠色、舒心的工作環境」為目標的「創建綠色油氣田」活動。目前,這項活動已建立起了長效機制,油田實現了生產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2007年,地處沙漠腹地的石西油田獲得了「國家級環境友好型企業」的榮譽,陸梁油田也已於近日通過了「國家級環境友好型企業」的評審。
數字油田
在全國乃至世界都處於領先水平
克拉瑪依油田是名副其實的邊陲油田。在一些人心目中,邊遠就意味著落後。事實果真如此嗎?
1993年,當時的克拉瑪依油田決策層決定在油田整體上進行「信息化建設」。在中國石油石化行業,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經過兩年的摸索,1995年,克拉瑪依正式踏上了數字油田的建設征程。
1999年11月,「克拉瑪依數字油田信息平台」的第一個版本在北京正式發布。次年5月,這個平台就在中石油集團全國范圍內的其他油田推廣。2008年,這個平台已經不斷完善升級至6.0版。平台上80多套系統一共開發了16000多項功能,並且實現了所有系統的集成。
如今,克拉瑪依人這樣說:克拉瑪依油田有兩個,一個在准噶爾盆地38萬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中,另一個在虛擬的計算機網路中。也就是說,通過數字化,克拉瑪依油田已經被裝進了計算機里。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各油田中都處於領先水平。現在,只要你坐在裝有相關系統的電腦前,輕點滑鼠,全油田的任何一口油井的任何情況,一切均可盡收眼底。
一個最近發生的事實說明了數字油田的力量——
勘探風城油田,用了28年。在前24年的時間里,一直採取的是「分層勘探」模式,也就是科研人員以小組的形式,對這個區域中一個個有希望的「點」進行攻關。依靠這種「螞蟻啃骨頭」的方式,24年間,總共才探明6000多萬噸原油儲量。
這是因為信息化手段的制約,研究處於分立的狀態。
2007年,數字油田基本建成,克拉瑪依的科研人員開始在一個叫做「勘探協同工作環境」的虛擬空間中上班。他們有了對風城油田進行「整體勘探」——將整個區域作為基本單元來進行研究的條件。於是,僅僅4年的時間,一個擁有4.2億噸環烷基稠油資源量的、中國最大的整裝稠油油田全盤托出。
數字油田不是結束,而是開始。1月15日,「智能油田」建設開始全面實施。
「智能化油田就是能夠全面感知的油田,能夠自動控制的油田,能夠預測趨勢的油田,能夠優化決策的油田。」克拉瑪依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智能化油田的定義。根據項目實施方案,5至10年後,初步建成的智能油田可以根據世界石油天然氣市場的情況,自動調整戰略戰術,做出生產決策。克拉瑪依石油人還將可以在網路終端上操控准噶爾盆地的任何一口油井、任何一條管線和任何一個閥門。
代表著現代科技先進水平的「數字油田」已使克拉瑪依油田發生了鳳凰涅槃式的變化,而「數字油田」的升級版「智能油田」的建設,又將使克拉瑪依油田煥發出怎樣的活力呢?
Ⅵ 克拉瑪依油田是如何發現的
上早已記載過當地的「黑油山」。1951年中蘇石油公司開始普查勘探。1955年獲工業油氣流。1956年投入試采,年產原油1.6萬噸。至1960年達163.6萬噸,占當年全國天然石油產量的39%。是大慶油田投入開發之前全國最大的油田。以後經全面開發,1985年原油產量達494.5萬噸。1998年,以它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產原油871萬噸,天然氣4.71億立方米,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 克拉瑪油田克拉瑪依油田 克拉瑪依位於新疆准噶爾盆地西北邊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石油工業十分落後,最大的玉門油田年產量不過10餘萬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雖然經過三年恢復期,但到1953年全國原油年產量也只有43.5萬噸,這個產量僅僅能滿足社會生產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蘇聯專家烏瓦洛夫為隊長,地質師張愷、實習生宋漢良、朱瑞明等十人組成地質調查隊,對新疆黑油山——馬爾禾地區完成1:10萬的地質普查後,明確提出該地區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議進行地球物理詳查和探井鑽探。 1955年1月,全國石油勘探會議舉行,把新疆確定為重點勘探地區之一。經過半年的准備,技師陸銘寶任隊長的1219青年鑽井隊由獨山子開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側1號井開鑽; 10月29日完鑽,次日噴油。從此,「克拉瑪依」這個象徵著吉祥富饒的名字傳遍了五湖四海。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麵積290平方千米;克拉瑪依——馬爾禾油田先後發現克拉瑪依、白鹼灘、百口泉、烏爾禾、紅山嘴等多個油田,整個輪廓呈現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瑪依己經建設成為一個依託石油立體發展的工業城市。 之後改革開放年代,克拉瑪依追蹤世界石油勘探開發的先進設備和高新技術,通過引進、消化和創新,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使探明儲量和原油產量連續25年穩步增長。20世紀80至90年代 克拉瑪油田陸續探明百口泉、紅山嘴、烏爾禾、夏子街、火燒山、北三台、彩南、石西和瑪湖等一批油氣田,進入新世紀又相繼找到陸梁、石南、莫索灣和安集海等油氣田,油氣勘探連年獲得重大突破。 現代迄今為止,克拉瑪依累計發現油氣田25座,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8.29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766.6億立方米;2004年生產原油 1111萬噸,生產天然氣25.5億立方米,分別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今天的克拉瑪依油田,已不再是原來十幾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為基點,向南、北、東三方輻射的千里油區。 隨著油氣資源的加快開發,克拉瑪依石油煉制及化學工業蓬勃發展。在半個世紀以前只有7萬噸煉油能力的基礎上,油田建成擁有50多套先進生產裝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1000多萬噸的石化企業,石油化工產品已達220多種,其中一批主導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現在,克拉瑪依-獨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經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克拉瑪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對象准噶爾盆地,發育著巨厚生油岩層,蘊藏著86億噸石油資源和2.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目前探明率分別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開發潛力巨大
Ⅶ 克拉瑪依油田發展前景如何
克拉瑪依是一座工業城市,是隨著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的勘探開發而形成和建設起來的石油工業城市。從這個城市誕生之日起,她就是一個走在新中國工業現代化道路上的先行者。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1世紀,克拉瑪依也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由工業現代化向全面現代化的重大轉折——怎樣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和諧發展,擺在了她面前。
面對新的時代課題,克拉瑪依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嶄新的發展戰略:打造一個以石油石化經濟為主導,現代農業、旅遊業、第三產業並舉的新興工業城市。在做大做強做精石油石化產業的同時,依託豐富的水土資源、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啟動農業綜合開發和旅遊業開發,逐步形成以石油石化經濟為主導,現代化農業、旅遊業、新興第三產業等產業快速發展的產業格局,建設新疆最大的工業城市和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力的北疆區域中心城市,到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在新疆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新世紀的「克拉瑪依戰略」,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的精神,顯示了克拉瑪依追求和諧發展的大智慧。
克拉瑪依是一個靠資源起家的城市,經過50多年的艱苦創業,克拉瑪依已經形成了集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石油煉制、石化下游產品加工為一體,上中下游一體化的較為完整的石油工業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石化生產基地。可以說,克拉瑪依的發展,是我國工業現代化的一個縮影。
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不能脫離它的歷史和現實優勢。克拉瑪依提出,到2010年力爭實現年產油氣2000萬噸,基本形成現代化大油氣田格局;到2015年力爭實現年產原油1500萬噸以上、天然氣100億立方米,實現大油田向大油氣田轉變的歷史性跨越。這樣的發展目標,完全符合克拉瑪依的實際。在此基礎上,克拉瑪依提出要在成為國家大型石化產業基地基礎上,整體帶動石化下游產業、石化關聯產業及與之配套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的戰略目標,超前規劃並啟動了克拉瑪依石油石化工業園區建設,投入巨資,加快石化園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入園奠定了重要基礎。這就為克拉瑪依石油石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鋪平了道路。
這是一座現代化內涵極其豐富的城市。它不僅包括工業現代化,還包括農業、服務業的現代化;不僅包括城市的現代化,還包括農村的現代化;不僅包括各項社會事業的現代化,還包括人的現代化……在發展石油石化主導產業的同時,克拉瑪依提出了以改善荒漠生態環境為主,按照資源充分利用、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企業化運作、社會化服務發展的模式,發展以林草業為主的生態節水農業、種植業、養牛業、特種養殖業和加工業的高科技、現代化農業的思路,通過滾動開發和招商引資,建立了「開發區管委會+專家+農戶」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同時,克拉瑪依把旅遊業確定為新興產業的發展重點,並明確了將克拉瑪依市建成以石油文化、乾旱區荒漠景觀為旅遊資源依託,以魔鬼城、石油城、荒漠自然保護區、觀光農業等為主導產品,具有新疆西部特色的旅遊區的定位。這樣一種發展思路,避免了產業格局的單一,有利於各個產業之間的和諧發展,從而為克拉瑪依走向全面繁榮創造了條件,豐富了城市的內涵,提升了城市的品質。
資源是一個地區發展的基礎。今天,資源的內涵已經有了新的拓展。石油、天然氣、土地、水等有形資源是寶貴的資源,而文化、品牌、特色、生活方式等無形資源,同樣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有形資源總是有限的,而無形資源的潛力卻是無窮的。新世紀的「克拉瑪依戰略」,正是把有形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無形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結合了起來,把科學發展的要求落實到發展的內涵之中,謀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體現了「油城」人的發展理性與智慧。
新世紀的「克拉瑪依戰略」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是克拉瑪依率先奔向全面現代化的嶄新構想,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完成這樣一項偉大的事業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僅需要克拉瑪依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更需要調動和利用各個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需要以非凡的智慧和寬廣的胸懷,善於借勢、借力,形成合力,推進這一偉大進程。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克拉瑪依近年來把招商引資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投入巨大財力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使城市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公用服務設施體系不斷完善,城市品位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在這次 「克拉瑪依——2008投資環境與合作項目推介會」上,廣大客商踴躍投資的實際行動,正是對克拉瑪依發展思路的一種充分肯定,同時也展現了廣大客商對克拉瑪依未來發展的信心。
這一切,還僅僅是個開始。
Ⅷ 廣匯能源兩大油氣田是什麼
哈國齋桑油氣區塊和南伊瑪謝夫油氣區塊。
Ⅸ 克拉瑪依油田的發展歷程
195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克拉瑪依市,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屬地級市。經過30多年的艱苦創業,昔日的戈壁荒灘,已建成為一個具有勘探、鑽井、採油、輸油、煉油、建築、運輸、機修製造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石油工業生產基地和科研、文教衛生、商業貿易、公共事業基本配套的石油工業新城。 上早已記載過當地的「黑油山」。1951年中蘇石油公司開始普查勘探。1955年獲工業油氣流。1956年投入試采,年產原油1.6萬噸。至1960年達163.6萬噸,占當年全國天然石油產量的39%。是大慶油田投入開發之前全國最大的油田。以後經全面開發,1985年原油產量達494.5萬噸。1998年,以它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產原油871萬噸,天然氣4.71億立方米,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
克拉瑪依位於新疆准噶爾盆地西北邊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石油工業十分落後,當時最大的玉門油田年產量不過10餘萬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雖然經過三年恢復期,但直到1953年全國原油年產量也只僅有43.5萬噸,這個產量僅僅能滿足社會生產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蘇聯專家烏瓦洛夫為隊長,地質師張愷、實習生宋漢良、朱瑞明等十人組成地質調查隊,對新疆黑油山——烏爾禾地區完成1:10萬的地質普查後,明確提出該地區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議進行地球物理詳查和探井鑽探。
1955年1月,全國石油勘探會議舉行,把新疆確定為重點勘探地區之一。經過半年的准備,技師陸銘寶任隊長的1219青年鑽井隊由獨山子開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側1號井開鑽; 10月29日完鑽,次日噴油。從此,「克拉瑪依」這個象徵著吉祥富饒的名字傳遍了五湖四海。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麵積290平方千米;克拉瑪依——馬爾禾油田先後發現克拉瑪依、白鹼灘、百口泉、烏爾禾、紅山嘴等多個油田,整個輪廓呈現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瑪依已經建設成為一個依託石油立體發展的工業城市。 迄今為止,克拉瑪依累計發現油氣田25座,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8.29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766.6億立方米;2004年生產原油 1111萬噸,生產天然氣25.5億立方米,分別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今天的克拉瑪依油田,已不再是原來十幾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為基點,向南、北、東三方輻射的千里油區。
隨著油氣資源的加快開發,克拉瑪依石油煉制及化學工業蓬勃發展。在半個世紀以前只有7萬噸煉油能力的基礎上,建成擁有50多套先進生產裝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1000多萬噸的石化企業,石油化工產品已達220多種,其中一批主導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現在,克拉瑪依-獨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經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克拉瑪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對象准噶爾盆地,發育著巨厚生油岩層,蘊藏著86億噸石油資源和2.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目前探明率分別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開發潛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