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美股市值退市標准

美股市值退市標准

發布時間:2022-01-09 08:58:56

『壹』 美股退市風險小於A股嗎

1. 我國退市制度的特點及不足

美股退市制度最為明確,A股次之,港股最為寬泛。

美股及A股市場退市標准均採取量化及非量化指標相結合的方式,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更是全部採用量化退市指標,而港股市場僅採用非量化退市標准,香港證監會及港交所對於企業是否退市擁有很大的主觀判斷權。

從非量化指標來看,美股及港股較為相似,即強調公司運營及治理方面如財報披露、經營性資產是否充足以及公司合規守法等多方面內容;A股則主要看重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度和合法性,包括會計師審計意見、按時真實披露公司合法信息等。從量化指標來看,美股重市場類數據,A股重財務類數據。美股作為全球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股票市場,退市標准也相對市場化。

無論是紐交所還是納斯達克,都側重於在市值、股東人數及股價方面對退市條件做出明確規定,對財務指標規定較少;A股退市制度偏向財務指標,如凈利潤、凈資產及營業收入等。自2001年我國證監會發布《虧損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而正式推行退市制度至今,A股市場共有97家公司退市,其中有49家因為連續三年或四年虧損被執行退市,盈利不達標成為當前A股企業退市的首要因素。

相較而言,市場類退市指標更高頻有效,而財務類指標更易控。雖然A股退市條件里亦包括收盤價、成交量等市場交易類指標,但在我國此類退市指標缺乏有效性,自2001年以來,在A股市場沒有一家公司是因為股價等市場交易類原因而退市。

美股退市執行力度強,港股、A股弱。

2013年以來,美股年均退市公司達到近300家,港股僅為10餘家,而A股退市企業僅為個位數。13-17年間美股退市率約為6.24%,港股約為0.59%,A股約為0.14%。

美股中退市公司大約一半是被強制退市,並且由於退市企業和IPO企業數量相當,美國上市公司家數穩定在4500家上下,保持著良性的「新陳代謝」。類比美股,雖然A股也一樣採用量化和非量化標准結合的方式制定退市指標,但退市實施效果卻大相徑庭;類比港股,盡管A股採用看似比港股更清晰明確的退市制度,這些退市標准卻執行不夠充分,A股退市公司及退市率均不及港股市場。

另外,根據A股風險警示的規則,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2001年以來,A股被實施*ST或ST公司數量為779家,而被撤銷*ST或ST公司數量達636家,撤銷/實施*ST或ST比例達到82%,這說明超過80%的公司在實施退市及其他風險警示之後,都沒有進一步被暫停上市,可見我國A股市場退市制度的實施效果仍不盡人意。

A股退市難,難在哪裡?

A股市場公司上市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都相對較高,「殼資源」珍貴,公司通過各種方法來「保殼」的動機較強,而A股市場退市制度的不足助推了這一情況。

具體而言,一方面,A股退市制度有效性不足,側重財務指標的退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逃避退市提供了可能性。例如A股退市制度規定,若公司最近兩年連續虧損(含追溯重述)則被實施*ST;若第三年仍連續虧損,則被暫停上市,這里「連續虧損」的判斷依據是「凈利潤」。而若公司第四年仍繼續虧損,則被強制退市,這里的判斷依據則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凈利潤孰低者」,規則上的不統一使得很多本應退市的公司可以通過調節非經常性損益來規避退市標准,從而一次次成為「漏網之魚」。

2013年以來,A股以凈利潤為判斷依據的虧損公司平均每年有269家,而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為判斷根據的虧損企業每年有528家,這也意味著可通過非經常性損益而扭虧為盈的公司比率達到50%。而美國退市制度側重於採用市場交易類指標,投資者們實行「用腳投票」,退市指標高頻且較難控,因此也更有效。

另一方面,A股退市去向單一,退市後流動性不足。對比美國,美股市場的多層級資本市場體系以及靈活的轉板機制為退市企業提供了多個退市去向。美國主要證券所級別從高到低可排為:紐交所、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納斯達克全球市場、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場外櫃台交易系統(OTCBB)、粉單市場(Pink Sheets)等。

例如從紐交所退市的企業,可以選擇在OTC及粉單市場繼續交易,納斯達克的分層制度也提高了上市企業的流動性。而目前A股被強制退市的企業只有一個去處,就是轉入流動性不足的新三板市場進行交易,導致企業不願退市。



2. 退市制度不完善導致A股低成交個股不斷涌現

對比其他成熟市場,退市制度不完善導致A股低成交個股不斷增加。

我們將月成交額低於全部股票月成交額中位數1/2的個股定義為低成交個股,通過統計低成交個股絕對數值與其在全部股票的相對佔比來判斷低成交個股的變化。回顧2005年至今歷年A股市場股票的成交額表現,剔除每個月上市的新股,統計低成交個股數量。2017年之前A股的月均低成交個股數量在340隻左右波動。

但是,2017年以來低成交個股數量不斷攀升,截至18年7月底接近800隻,是2017年前低成交個股均值的兩倍有餘,低成交個股相對A股市場全部上市股票的佔比也從2017年初的10%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22%。歷史上在2010年雖然也出現過低成交個股數量上升的現象,但從漲幅亦或是增速上相比,此次低成交個股數量劇增的特徵和趨勢更突出。

對比港股和美股市場,統計港股1998年以來的月成交額數據,逐月對全港股的低成交個股進行統計,發現香港的低成交個股逐年增多,從1998年的月均200餘只不斷增多上升到了2018年7月底的接近月均843隻,低成交個股相對香港市場全部上市股票的佔比從2002年的35%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37%。

美國市場與香港市場同為成熟市場,歷史上低成交個股數量變化趨勢卻截然不同。統計紐交所上市美股1997年以來的月成交額數據,逐月對美股的低成交個股進行統計,發現美國的低成交個股保持平穩下行的趨勢,從1998年的月均600餘只下降到了2018年7月底的月均不足500隻,低成交個股相對美股市場全部上市股票的佔比也從1999年初的56%下降到2018年7月底的25%。趨勢上來看,A股市場的退市制度和執行結果和香港市場極為類似。

盡管退市制度一直在完善,但是A股上市公司退市率過低,仍然是一個難以迴避的話題。自2001年A股啟動退市制度以來,18年間滬深兩市因業績連續虧損而被退市的公司僅有97家,相比現在超過3500家上市公司的數量來講,這個比例明顯偏低。

目前,中國股市正處在快速擴容階段,隨著IPO常態化,殼價值急劇下滑,沒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將逐漸被邊緣化,在市場還未到達IPO家數與退市家數大體相當的局面前,低成交個股可能會繼續增加。

伴隨投資者結構變化,低成交個股不斷涌現或成常態。

低成交量個股普遍估值偏高、盈利偏低。回顧統計截至2018年7月底市場上的795隻低成交個股的基本情況。從估值來看,剔除估值PE(TTM)為負的股票,PE(TTM)位於0-10倍的股票僅有13隻,位於10-20倍的股票有110隻,位於20-30倍的股票有146隻,PE(TTM)大於30倍的股票有406隻,佔比一半以上,低成交個股按估值分布普遍估值偏高。

從盈利上來看,2018Q1歸母凈利潤同比小於0%的股票有309隻,位於0-10%的股票有99隻,位於10-20%的股票有63隻,位於20-30%的股票有55隻,大於30%的股票有252隻,盈利增速小於0%的股票佔比40%,低成交個股按盈利分布普遍增速偏低。

從投資者結構角度,當前港股市場與A股市場存在著投資者結構的差異,且市場的投資理念和風險偏好都不相同。A股散戶較多導致投機性較強,一些市值小但主題概念豐富的股票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而在港股中,佔比較高的機構投資者更偏好大市值、低估值的大盤藍籌股。隨著A股機構投資者佔比不斷增加,市場趨於成熟,中長期A股市場可能出現類似於港股成交額分化的趨勢,低成交個股不斷涌現或成常態。



3. 借鑒美國,A股退市制度該如何改善

退市制度指標明確化,簡易化,同時保護投資者權益。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根基性制度,優勝劣汰、吐故納新是股市健康發展的基礎。

參照成熟市場的退市制度,A股退市制度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①提高市場類量化指標(股價,股東人數,市值以及市場流動性指標)在A股退市中的參與度,市場類指標最能反映市場本身對於公司的判斷,高頻有效且不易操控,能夠體現上市公司的資質。②A股退市制度對公司前三年虧損的凈利潤判斷口徑與第四年不一致,規則上的不統一使得不少本應退市的公司可以通過調節非經常性損益來規避退市標准,應該保持財務類指標的一致性,同時簡化退市制度。③嚴格推行退市公司投資者保護機制,強制退市會給投資者帶來風險和問題,投資者利益受損也使得監管機構在退市方面束手束腳,目前的制度設計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是有限的,對於因重大違法退市的上市公司,可以採取回購股份等一些強制手段補償投資者。

退市制度作為注冊制推行的前提條件,對於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優勝劣汰的前提下,資金不會因為公司的終止上市受到影響,資金在市場上能有效的集聚於優質或成長性較好的公司上,推動A股市場良性發展。

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建立「梯級」轉板機制。

目前我國雖然已有滬深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等多層級市場,新三板還進一步劃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但實質上主板市場一板獨大,其他市場也未完全發揮其功能性及特色性。對此我國應致力於進一步凸顯我國資本市場的層次性,明確上述各市場的定位。

借鑒美國股市的層級結構及市場定位,我國位於第一層次的滬深主板市場應主要為大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第二層次的中小板及創業板則服務於中小企業及創新企業,位於第三層次的新三板市場服務於中小微企業,而位於第四層次的區域性市場則主要針對小型企業的場外交易。此外,要建立靈活的「梯級」轉板機制,實現各層次市場間的升降互通和有效銜接。

縱觀我國已有的實現升板的案例,均是從原有市場退出後再去其他板塊重新申請IPO,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升板。在降板方面,我國退市企業去向單一,均放在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即新三板中,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以來,新三板摘牌數大於掛牌數就已開始。

2018年1-7月以來,掛牌企業數量除了2月正增長(24家)外,其他5個月全部負增長,分別為-24、-71、-177、-73、-66、-135家,股票交易方面,截至2018年7月底,今年前7個月,新三板股票交易金額為144.56億元,同比下降42.77%,幾乎腰斬,反映出的是新三板流動性的嚴重不足。未來建議退市渠道應多元化,結合降板機制,退市企業可降板至各個低層級市場。

而已退市至新三板的企業若滿足一定條件可先轉至新三板的基礎層掛牌,如果達到一定標准再可以升至新三板的創新層,甚至升板至創業板、中小板或主板。另外,需適當加快我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進程,早日實現股票發行制度轉向注冊制。推行注冊制後,公司上市進程有望加快,且難度降低,上市公司「殼資源」將不再稀缺,因此公司「保殼」的動機也會有所下降,劣質企業將會被市場淘汰。

$恆生指數(HKHSI)$ $恆生ETF(SZ159920)$

$華夏恆生ETF聯接(F000071)$ 蛋卷申購鏈接:網頁鏈接

@今日話題 @蛋卷基金

風險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

『貳』 美股退市規則是什麼

1.據美股研究社調查美國所有退市的案例總結得出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2.上市公司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就必須退市:⑴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⑵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值少於100萬美元;⑶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⑷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⑸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⑹連續5年不分紅利。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叄』 美國股票的「退市」是什麼意思

根據新的管理辦法,如果外國公司過去一年在美國股市的成交量低於該股票全球總成交量的回5%,該公司即可答從美國退市。

根據美國證交會的統計,目前約1200家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中,約360家公司的股票成交量低於5%的最低成交比例。但SEC企業融資部主管約翰·懷特表示,應該不會出現外國企業的「退市潮」,因為美國股市仍是一個富有吸引力的地方,這些企業中的一部分已經表示並不打算退出美國市場。

『肆』 美股退市賠償制度

造假退市會得到賠償。根據損失賠償。
1、造假退市會得到賠償。美國股市實施了一個注冊系統。超過6000隻股票已經在八年內爆發了。如果投資者得到賠償,那麼它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當上市公司參與偽造和退市時,美國法規將把主要股東告進監獄中,然後賠償投資者。一旦上市公司提交欺詐,它不僅會失去金錢,而且也將由法律負責。贊助商需要彌補大量資金,並且在欺詐和退市方面,跨越雷霆的股東也將獲得雙重賠償,美國股市的補償制度相當成熟。
2、舉例;美國安然的欺詐仍在資本市場上討論。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能源服務公司之一,但它於2001年12月破產。由於該公司破產的原因是它製作了虛假的賬戶,並且錯誤地報告了6億美元的利潤,是終於罰款5億美元,企業面臨著荒唐和破產。此外,首席執行官已被判入獄24年並罰款4500萬美元,股東收到71.4億美元的賠償。至於公司和贊助商的2億和22億罰款,這項罰款也造成了美國資本市場的湍流,沒有人敢於假裝。
3、美國投資者主要是機構。美國股市也經歷了由零售投資者支配的時期。那時,大多數零售投資者也面臨著巨大的損失過程。在許多公司退出市場後,股東也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後來,系統聲音,股市逐漸成為一個機構投資市場。許多問題股票被賣掉了,成為童話股,藍籌股受到青睞,雖然登記系統的風險增加了,但市場仍然保持穩定的發展。
拓展資料;
1、股市的發展過程有三個階段:發展期; 穩定的時期; 成熟。美國股市無疑是在成熟的階段,因為系統和投資者結構都使美國股市成為真正的經濟晴雨表。面對強勢的經濟實力,美國股市也成為全球股票市場的風向標。
2、然而,在成熟的股票市場,仍有人賺錢,虧錢。在全球股市中有很少的人喜歡巴菲特。即使美國股市已經迎來了十年的牛市,也有投資者損失。至於對投資者的賠償,如果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運營損失,他們將不會得到補償,因為它是猜測,沒有倡導。
希望能夠給到你幫助。

『伍』 美股退市的股票怎麼處理

接著放著,這個已經沒有用了。
主動申請退市: 比如: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企業(中芯國際),2019年,就主動向美國申請退市,主動退市是繼續保持ADR(美國存托憑證),只是轉移到OTC(場外交易)市場。很多企業在美國退市後,就會轉到A股市場上市。
被動摘牌退市: 如最近很火的「中國三大運營商被紐交所摘牌退市」,根據美國的退市制度,退市後上市公司需要回購股民手裡的股票。
三大運營商被強制退市,實施了兩種方案。
一、 退市後上市公司會自掏腰包以1美元的價格回購投資者手裡的股票;
二、 如果持有三大運營商的股票,可以將存托憑證給三大運營商指定的投行,換取三大運營在香港發行的港股,推動投資者來說沒有直接損失。
對於股票市場來說,是否建立完善的上市及退市機制是判斷市場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完善的退市機制有助於保證上市公司的總體質量,並發揮股市優勝劣汰的功能。但其實在美股市場上退市並不等於破產,也不等於股票完全退出流通。 美股市場上退市並不等於破產,也不等於股票完全退出流通。股退市分兩種情況:被並購或者私有化退市被交易所強制摘牌。
拓展資料:從主要交易所摘牌的公司股票仍可以繼續在場外櫃台交易系統(OTCBB) 或是粉單市場(Pink Sheets)進行交易。 OTCBB和粉單市場均為報價服務系統,進入門檻和監管度均遠低於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等主板市場。
在OTCBB交易不需要進行完善的財務信息報備或達到股價方面的要求,但需要在美國證監會注冊和提交有效文件,而在粉單市場交易甚至不需要向證監會進行注冊,只需有至少一家做市商願意為其報價即可。由於透明度低、缺乏完備的信息披露,這兩個市場上流通的證券投資風險很大、投機性強,而且由於參與者少、交易量小,對企業來說這兩個市場的融資功能也較差。
如果企業在場外交易市場上也無法生存最終破產倒閉,投資者的資產就可能付之東流;但如果在強制退市之後企業能夠重新整頓並達到在交易所上市的標准,將有望實現再上市,這樣一來股東手中的股票也可以重新進入交易所流通。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就恭喜你了,一般會給你一個回購價格,往往比原來的股價還高。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基本是血本無歸了。

『陸』 美股退市 股票怎麼辦

美股退市了,手裡的股票可以在整理期賣出去。
1、股票退市後,交易將有退市合並期。可以理解為,一隻股票一旦觸發退市條件,將被強制退市,在此期間可以賣出該股票。退市整合期結束後,公司將退出二級市場,不得再次買賣。
2、如果退市整合期過後,股東仍將其股份留在自己手中,則只能在新三板市場進行相應交易。新三板的主要作用是處理退市股票。如果朋友需要在新三板買賣股票,要交易就必須在三板市場開立交易賬戶。
拓展資料:
1)要知道,股票退市後有一個「退市整理期」。雖然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時期賣出股票,但本質上對散戶不利。一旦股票進入退市盤整期,首先大資金必須先出逃。小型散戶投資者出售小型基金並不容易。因為賣出交易的原則是時間、價格和大客戶優先,所以當股票賣出時,股價現在已經下降了很多。
2)股票退市還指上市公司因不符合與交易相關的財務等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即上市公司轉為非上市公司的情形。公司退市時有兩種情況:主動退市和被動退市。公司能夠自主決定的,屬於主動退市;被動退市通常是由於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對公司來說非常重要的許可證將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
3)退市公司在代理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認和再託管手續,否則可能趕不上上市首個交易日的交易。公司。退市公司上市後,股東可繼續辦理股份確認和託管過戶手續,但其股份須在兩個交易日後(即三板交易)方可轉讓。
4)美股退市一般有兩種:並購退市;交易所強制退市(指公司在主板的表現不佳。如果股價連續30天低於1美元或市值低於標准,則符合退市條件。)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往往極有可能恢復交易。屬於資本重組再上市范疇。上市後,公司將以高於市場價格的價格回購股東手中的股份。第二種情況,復牌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公司經營不善退市無異於買入「垃圾股」。注意不要購買市值過低的股票,尤其是那些接近1美元的股票。

『柒』 中國和美國股票的退市制有什麼不同

中國和美國股票的退市制有2點不同:

一、兩者的退市條件不同:

1、中國股票的退市條件:

(1)連續虧損;

(2)追溯調整導致連續虧損;

(3)凈資產為負或追溯調整導致凈資產為負;

(4)審計報告為否定意見或拒絕表示意見;

(5)未改正財務會計報告中的重大差錯或虛假記載;

(6)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中期報告。

2、美國股票的退市條件:

(1)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

(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值少於100萬美元;

(3)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

(4)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

(5)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

(6)連續5年不分紅利。

二、兩者的退市程序不同:

1、中國股票的退市程序:

(1)簡化終止上市和恢復上市程序,上市公司出現終止上市情形的,本所在該情形出現後15個交易日內對其股票作出終止上市決定。

(2)明確審核期限,對暫停上市公司提出的恢復上市申請或者終止上市復核申請,本所均自受理申請之日起的30個交易日內作出決定。上市公司補充材料的期限不計入審核期限。

2、美國股票的退市程序:

(1)交易所在發現上市公司低於上市標准之後,在10個工作日內通知公司;

(2)公司接到通知之後,在45日內向交易所作出答復,在答復中提出整改計劃,計劃中應說明公司至遲在18個月內重新達到上市標准;

(3)交易所在接到公司整改計劃後45日內,通知公司是否接受其整改計劃;

(4)公司在接到交易所批准其整改計劃後45日內,發布公司已經低於上市標準的信息;

(5)在計劃開始後的18個月內,交易所每3個月對公司的情況進行審核,其間如公司不執行計劃,交易所將根據情況是否嚴重,作出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6)18個月結束後,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標准,交易所將通知公司其股票終止上市,並通知公司有申請聽證的權利;

(7)如聽證會維持交易所關於終止股票上市的決定,交易所將向SEC提出申請;

(8)SEC批准後,公司股票正式終止交易。由上述情況可見,交易所決定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最長要經過22個月的時間。

(7)美股市值退市標准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退市的相關規定:

1、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2、退市公司股東必須先開立股份轉讓賬戶(個人股東開戶費30元,機構股東開戶費100元),並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個人股東確權手續費10元,機構股東確權手續費30元)。個人股東開立股份轉讓賬戶時應攜帶身份證。

3、退市公司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否則有可能無法趕上在該公司第一個交易日進行交易。退市公司掛牌之後,股東可以繼續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但其股份需要經過兩個交易日之後方可轉讓(即三板交易)。

『捌』 美股股票退市了手裡的股票怎麼辦

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分析,手裡退市的股票是由於什麼原因引起的。美股退市一般情況下有兩種:被並購或者私有化退市;被交易所強制摘牌(意思是主板的公司業績不行,股價低於1美元連續30天或者市值少於一個標准,就達到了退市的條件。)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往往復牌的可能性很大,屬於資本重組重新上市一類,上市後還會出現公司以高於市價的價格回購股民手裡的股票。第二種情況復牌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公司經營不善退市,等於是買到「垃圾股」了,注意不要購買市值過於低的股票,特別是接近1美元左右的。
拓展資料:
1、美股,即美國股市。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3月第二個星期日到11月第一個星期六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3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目前國內存在著不少參與美股交易的投資者。
2、道·瓊斯指數,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
3、納斯達克(Nasdaq)是全美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英文縮寫,納斯達克。納斯達克始建於1971年,是一個完全採用電子交易、為新興產業提供競爭舞台、自我監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電子交易市場。
4、S&P500股價指數乃是由美國McGraw Hill公司,自紐約證交所、美國證交所及上櫃等股票中選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業類股、40家公用事業、40家金融類股及20家運輸類股,經由股本加權後所得到之指數,以1941至1943這段期間的股價平均為基數10,並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廣提倡。因為S&P指數幾乎占紐約證交所股票總值80%以上,且在選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動性及產業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數貨一推出,就極受機構法人與基金經理人的青睞,成為評量操作績效的重要參考指標。

『玖』 美股退市後股票怎麼辦

一般而言,股票退市分兩種情況: 1、被並購; 2、私有化退市被交易所強制摘牌。
一、 如果你持有的股票通過並購或私有化途徑退市了,會發生什麼?
通常來說,在公司私有化退市的情況下,控股股東會發布公告在一段特定的時間內以特定價格回購市場上所有的流通股,從而使上市公司從交易所摘牌,變為私人公司。 私有化收購通常是溢價收購,收購價通常會比股票市價高出10%左右。 那麼私有化退市對持股人意味著什麼呢? 以美股市場上常見的要約並購為例,如果你持股的公司即將被要約並購,你接受要約,即代表同意以要約收購價出售當前的持倉。 如果你接受的是一個現金收購要約,你將會在收購完成後收到現金,並不再是收購公司或是被收購公司的股東。而如果你接受的是一個換股收購要約,你將在收購完成後收到收購方公司的股份或是新發行股份,同時代表你成為收購公司的股東或是合並後的新公司股東。 注意如果你是一名個人投資者,錯過或是拒絕要約收購可能意味著手中股票的流通性越來越小,因為市面上流通的該公司股票越來越少,當該股票不再繼續在交易所交易時,你可能會難以將手中的持倉變現。 雖然私有化提供的要約收購價相比股票市價通常會有溢價,但這並不代表投資者一定會通過接受要約而盈利,因為有些投資者在最初買入持倉時投入的成本要遠高於要約收購帶來的收入。
二、 至於被強制退市的公司(例如瑞幸咖啡)又怎麼樣呢?
從主要交易所摘牌的公司股票仍可以繼續在場外櫃台交易系統(OTCBB) 或是粉單市場(Pink Sheets)進行交易。 OTCBB和粉單市場均為報價服務系統,進入門檻和監管度均遠低於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等主板市場。在OTCBB交易不需要進行完善的財務信息報備或達到股價方面的要求,但需要在美國證監會注冊和提交有效文件,而在粉單市場交易甚至不需要向證監會進行注冊,只需有至少一家做市商願意為其報價即可。由於透明度低、缺乏完備的信息披露,這兩個市場上流通的證券投資風險很大、投機性強,而且由於參與者少、交易量小,對企業來說這兩個市場的融資功能也較差。 如果企業在場外交易市場上也無法生存最終破產倒閉,投資者的資產就可能付之東流;但如果在強制退市之後企業能夠重新整頓並達到在交易所上市的標准,將有望實現再上市,這樣一來股東手中的股票也可以重新進入交易所流通。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一般會給你一個回購價格,往往比原來的股價還高。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投資者可能要多加留意相關的風險。
三、 美國各大市場退市標准各有不同
1、紐約證券交易所 紐交所的退市標准在自願退市標准方面的規定較少,主要集中在強制退市方面。強制退市標准分為交易類指標、持續經營能力指標和合規性指標三類。具體是指: 一是是否擁有活躍的交易,這類指標要求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必須滿足一定的流動性標准,指標主要包括股東數量、公眾持股量、交易量、市值、股價等。 二是是否具備持續經營能力,這類指標要求上市公司應具備持續經營能力,指標主要包括主營活動是否停止、是否有破產清算、無法償還債務、沒有財務運營能力等問題。 三是是否滿足合規性要求,這類指標要求上市公司應當遵守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指標主要包括是否未按時披露年報、是否違反上市協議、是否違反公眾利益、是否召開審計委員會、是否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等。
2、納斯達克 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是納斯達克在美國最大的上市場所,內部設有全球精選市場(NASDAQ GS)、全球市場(NASDAQ GM)和資本市場(NASDAQ CM)三個市場板塊。全球精選市場的上市標准最高,主要吸引大型優質企業類上市資源;全球市場屬於中間層次,主要服務中型企業;資本市場是納斯達克建立初期最早設立的市場層次,上市標准最低,主要服務小微型企業。 根據不同市場特點,納斯達克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持續上市標准: 一是交易類指標,包括公眾持股數量、持股市值、做市商數量等; 二是持續經營指標,包括收入、資產規模、股東權益等; 三是合規性指標,包括信息披露、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等要求。 其中,前兩類為定量指標,後一類為定性指標,主要從公司內部治理進行規定。當上市公司未滿足持續上市條件,即觸發退市。但納斯達克在執行退市制度上並非一成不變,在2001年、2008年等市場大跌形勢下,納斯達克曾暫停執行最低市值和最低報價指標。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公司退市過程均較為順暢。一方面,紐交所通過新聞稿與網站等形式高效地與市場保持溝通,投資者不會被非官方消息所誤導。另一方面,美國市場投資者以機構為主,投資理念較為成熟,能夠理性地看到觸及退市風險的公司的估值通常會持續下行,市場炒作不多。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市場對公司被強制退市比較易於接受,利益相關方抵制退市的動機也不大,退市機制運行相對順暢。
在美國市場上,股票退市是十分正常的現象。 對於股票市場來說,是否建立完善的上市及退市機制是判斷市場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完善的退市機制有助於保證上市公司的總體質量,並發揮股市優勝劣汰的功能。 但其實在美股市場上退市並不等於破產,也不等於股票完全退出流通。


閱讀全文

與美股市值退市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代眾車理財是真是假 瀏覽:817
看懂股票k線 瀏覽:649
操縱股票罪 瀏覽:759
000372基金 瀏覽:142
603839股票 瀏覽:804
近期退市股票 瀏覽:979
股票數據線 瀏覽:647
力哥說理財第一季 瀏覽:645
蘇州鑫元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21
黃金價格近幾年變化 瀏覽:828
2019個人消費貸款怎麼貸 瀏覽:261
車子貸款網 瀏覽:448
個人如何開立期貨期權賬戶嗎 瀏覽:251
亮亮視野融資 瀏覽:190
理財手機銀行 瀏覽:705
米庄理財大嗎 瀏覽:571
信託疫情建議 瀏覽:348
年年有魚理財 瀏覽:745
股指期貨當月IC 瀏覽:870
天天基金開戶手機號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