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軟銀在阿里巴巴的佔比從34%到26%,其持股比例為何降低了
軟銀集團在拋售了阿里巴巴8%的股份之後,此次交易完全是由於軟銀集團的資本結構和降低負債規模的需求。軟銀集團近年來的經濟效益並不樂觀,對此軟銀對於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也是在正常的水平。負債一度達到千億美元,處於這種情況,拋售阿里巴巴的股份也是情理之中的。
當然,對於素來以收購和擴張著稱的軟銀來說,拋售阿里巴巴的股份也有可能是孫正義的又一新的擴張計劃。孫正義認為一家公司想要做大,就不能固步自封,只有不斷變化才能持續發展。他的話也就印證了,可能阿里股票的拋售真的是他未來在其他時差高投資的一步棋。
⑵ 軟銀15年來首次虧損,2019財年預虧1.35萬億日元
對於62歲的孫正義來說,這是一個戲劇性的轉變。就在兩個月前,他還在東京表示,WeWork失敗之後,軟銀業務正在好轉。「艱難的冬季過後總會迎來春天。」他當時說道。
他強調了軟銀大量持股的Uber股價大幅飆升,公司很可能從這筆股份中獲利。他還宣布WeWork將卷土重來。
但冠狀病毒爆發打亂了這些計劃。由於疫情防控,從中國到美國,人們不再共用辦公室。打車軟體公司(軟銀持有全球四大打車公司的股份)的業務也大量蒸發。就連UberCEO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Khosrowshahi)都公開宣稱,「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們坐Uber。」
軟銀另一個麻煩是它投資了15億美元酒店預訂服務公司Oyo。隨著全球旅遊陷入停滯,該公司的商業模式正受到沖擊。
這家預訂服務公司的創始人兼CEO里特什·阿加瓦爾(RiteshAgarwal)4月表示,為應對疫情,公司將在印度以外的國家暫時解僱員工。
令情況更加復雜的是,26歲的阿加瓦爾還借了約20億美元增持自己在公司的股份,孫正義還親自擔保了這筆貸款。
軟銀備受爭議的會計慣例也加劇了其收益的波動性。當初創公司的估值上升時,願景基金會記錄收益,但這些利潤只是賬面上的,沒有出售股票。在基金創立初期,WeWork和Oyo都貢獻了收益。
如今,隨著資產被再次減記,被孫正義稱作公司未來的願景基金的虧損正不斷累積。據彭博社統計,自軟銀開始公布業績(包括最近一個季度的預測)以來,該基金已經累計虧損2400億日元。
軟銀將美國子公司Sprint從其資產負債表中剔除後,預計2019財年的銷售額將下降約36%,至6.15萬億日元。Sprint已與T-Mobile合並。
「冠狀病毒是最後一擊,但糟糕的投資和錯誤的判斷是開始。」Hirai說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出售的原因是什麼
近日,在遠程出席一場活動時,日本軟銀集團首席執行官孫正義表示,目前軟銀正大舉拋售資產囤積現金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最糟糕情況。孫正義表示,他的公司原本計劃出售價值400億美元的資產,但為了保障流動性,最終出售了800億美元的資產,這其中包括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英國晶元設計商安謀(ARM)以及價值2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孫正義認為,有800億美元現金在手,一旦軟銀股價下跌,他就可以更積極地回購更多的股票,也可以繼續投資私營企業和公開上市公司。
⑷ 軟銀賣出價值22億美元阿里巴巴股份是怎麼回事
7月17日晚間消息,據外媒報道,軟銀集團近日又悄然拋售22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此舉旨在籌集資金以償還債務,並回購公司股票。
這筆交易包含了一個領子期權合約(collar contract)和期權價差(call spread),預計於2024年5月至2024年6月間結算。事實上,在6月25日發布的年度財報的第276頁,軟銀曾報告過這筆交易的細節,但媒體一直未曾報道。
對於該交易,軟銀集團發言人已給予證實。分析人士稱,軟銀此舉是兩家公司之間長達20年的緊密關系開始「解體」的最新舉措。眾所周知,軟銀創始人孫正義是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的早期支持者。到目前為止,阿里巴巴仍是孫正義最成功的投資。
2000年初,孫正義向當時還不為人所知的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元。如今,這筆投資為軟銀帶來的價值超過1500億美元。上個月,孫正義和馬雲分別從對方公司的董事會辭職。這筆交易使得軟銀今年出售的阿里巴巴股票總額達到了137億美元。
(4)軟銀股價為何下跌擴展閱讀:
軟銀今年5月曾表示,其在4月和5月與銀行簽訂了幾份預付式遠期合同,利用阿里巴巴的股票獲得了總計115億美元的資金。
其中15億美元的遠期合同將於2024年4月進行結算,15億美元的保底合約將於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結算,85億美元的領子期權合約將於2022年1月到9月結算。
軟銀正在出售4.5萬億日元(420億美元)的資產,用於股票回購和削減債務,以安撫今年早些時候遭遇股票暴跌的投資者。除了阿里巴巴,軟銀還將以高達2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T-Mobile US Inc。的股份及其國內電信部門的股份。
隨著軟銀出售資產並回購股票,其股價已有所回升。軟銀股價已從3月的低點上漲了約140%,本月觸及20年來的最高水平。
⑸ 關於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一事,你有何看法
關於孫正義出售軟銀800億美元資產一事,是為了應對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讓公司私有化。
孫正義在全球都有龐大資產,任何一點舉動都會讓他資產及他所在公司有巨大變化。在這次新冠疫情以及美股下跌背景下,迫使孫正義不得不採取保守措施,將自己的美元資產進行部分拋售。
孫正義在全球經濟下滑情況下,囤積現金的行為就體現出一個企業家寶貴的優秀品質,沒有一勞永逸,一直以未雨綢繆的安全措施進行對公司和他個人資產的把握,為最快的情況做好一個准備。
從孫正義為應對新冠疫情從而拋售大量的美元資產讓其公司有充足的流動資金這件事情中,我們要學到自己應該如何為最壞情況做好一些准備,防止壞情況到來時措手不及。比如說如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開源節流以應對一些不時之需。
⑹ 軟銀的困境,孫正義的倔強
1981年,24歲的孫正義以1000萬日元注冊了「SoftBank」。公司成立那天,孫正義雄心勃勃地踩在一個蘋果箱上向僅有的兩名員工發表演講;若干年後,要使公司發展成為幾兆億日元銷售規模。但兩名員工很快就辭職了。
如今,孫正義已經打造出一個龐大的軟銀帝國。或許這個帝國有不堅固的地方,一些投資看似有失誤之處,但是投資就會失敗的概率,能承受失敗不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嗎?況且,現在看起來是失誤的投資放在更大的時間尺度里,或許會被證明是一種高瞻遠矚呢。
我們相信,以孫正義的個性,軟銀對未來的投資並不會停頓下來。畢竟,看得見未來的人,不會甘心困於當下。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如何看待日本軟銀集團將暫停在中國開展新的投資
我覺得這只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沒有必要過分解讀。
我們現在一直在講內循環和雙循環,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很多人會把目光放到我們國內市場上。對於那些之前投資國內市場的國外資本來說,很多國外資本確實已經不看好國內投資,這是非常主觀的一種投資策略。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日本軟銀集團的一個新聞,我們都知道日本軟銀集團是阿里巴巴的大股東,同時也是馬雲起家的伯樂。對於這樣一個投資集團來說,很多人往往會把日本軟銀集團當成投資的風向標,有些人甚至會去研究日本軟銀集團的投資比重和投資策略。目前日本軟銀集團已經正式暫停了所有在中國境內的投資行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躲避風險。
⑻ 軟銀有34%的阿里巴巴股票 價值680億美元。軟銀總市值才912億美元 ,為什麼不直接買下軟銀
這個是商業策略,你試想一下,你比如說自己去外地務工,要去找工作,找到工作要適應,要是不適合你干,耽誤的時間不說,還得再找工作。如果你那邊有個朋友,在你沒去的時候他就在那邊已經混的很不錯了。
你去之前和他約定了,幫你找個適合你的工作,到時給他好處,他會怎麼做呢。再說說阿里巴巴的事,他想要立足生存,不可能破壞掉自己生存的環景,再者說,他還是一個很好的幫手。錢不是一個人能掙完的,如果沒有對方的加入,那邊的那塊蛋糕你也一口都沒有。
⑼ 日本軟銀集團股價走勢圖
股價高低其實都是和抄業績有關,即便是重組之類的大漲,也是預期業績大漲有光,業績漲了每股收益多了,分紅的金額就可能多,所以業績越好的股價越高,茅台的去年每股收益是5元多,五糧液的股價並不是出了問題才20多,不然往年怎麼股價也比不過茅台呢?